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岩溶地段桩基处理方案.(优选)

四通特大桥岩溶地段桩基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四通特大桥起始里程为DK746+849.24-DK750+510,桥梁全长3660.39公里,中心里程为DK748+672.695,桥墩为双线圆端实体墩,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孔跨布置20-32m简支梁+(32+48+32)m连续梁+88-32m简支梁。 该桥基底岩溶发育强,桩基穿越多层溶洞,成桩较难。岩溶发育给桥梁基础带来了较大隐患,对在岩溶地质条件下进行钻孔施工,主要应控制钻机平稳,防止斜孔、防止串孔、钻孔漏水和钻孔进度问题。 二、处理方案 要根据地质条件,可以分别采用抛填片石、高压注浆、钢护筒跟进等施工技术措施,确保钻孔施工顺利进行。为确保岩溶发育地段桥梁钻孔桩及扩大基础施工,高质量完成该地段施工任务,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①岩溶强烈发育区,所有桩孔均做到一桩一探,以实际的钻探资料来确定各个桩孔的桩尖位置,勘测设计阶段未逐桩钻探的桩,施工前要进行必要的地质钻探,并跟进地质资料重新设计。 ②桥址处存在无填充物溶洞地段,钻孔桩施工应采取钢护筒跟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③岩溶地段桩基础施工遵循先长桩,后短桩的顺序进行施工。 ④根据地质资料,部分岩溶发育地段存在裂隙发育现象,此地段基础应采用压浆处理后再进行基础施工。

⑤严格按照设计的有关规定进行溶洞处理,对于要求桩尖透过溶洞的钻孔桩基础,必须严格施工、精心探查,穿越溶洞时采取可靠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一)处理方法 ①岩溶处理原则 每根桩先用地质钻机钻探,详细记录地质状况、溶洞深度、高度、填充物类型,并画图列表,为制定相应施工方案提供详实依据。 对填充物进行土工试验,分析其物理力学特性,检测容重、含水量、孔隙率等,为注浆参数计算提供依据。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填充情况,为每根桩设计出相应的溶洞处理方案、成孔方法及施工措施。 对每种处理方案,都要进行仔细的计算,施工前在桥位外进行溶洞注浆及钻孔试桩试验,取得经验数据,完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遇到大溶洞时请监理工程师核查,明确处理方案,并报监理批准后实施。 根据溶洞的大小、形状、特征等分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具体见下表所示。 溶洞处理对策一览表

谈一谈岩溶和土洞对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1.谈一谈岩溶和土洞对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1)溶洞或土洞的埋深对地基稳定性影响;(2)抽水对土洞或溶洞顶板稳定的影响;(3)溶洞或土洞分布密度和发育情况 2.泥石流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1)预防:在上游汇水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调整地表径流,以降低流速;加固岸坡,尽力减少固体物质来源。2)拦截:在中游流通区,设置一系列拦截构筑物,以阻挡泥石流中夹带的物质。3)排导 3.何谓崩塌?崩塌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陡峻或极陡斜坡上,某些大块或巨石岩块,突然的崩落或滑落,顺山坡猛烈的翻滚跳跃,岩块相互撞击破碎,最后堆积于坡脚,这一系列过程称为崩塌。防止产生的措施包括削坡·清除危石,胶结岩石裂隙,引导地表水流,以避免演示强度迅速变化,防止差异风化以避免斜坡进一步变形及提高斜坡稳定性等。 4.说出阶地的三大类型及其特点。 (1)侵蚀阶地,特点:阶面上的基岩毕露,或覆盖的冲击物很薄。一般分布于山间河谷原始流速较大的河段,或者分布在河流的上游。(2)堆积阶地,特点:完全由冲击所组成,土层深厚,阶地面不见基岩。可分为上迭阶地,内迭阶地及嵌入阶地。(3)基座阶地,特点:属于侵蚀阶地到堆积阶地的过渡类型。阶地面上有冲积物覆盖,但在阶地陡坎的下部仍可见到基岩出露。 5.岩石风化治理的方法有哪些? (1)挖除方法:采取挖出一部分危及建筑物安全的风化厉害的岩层。(2)采取防止风化作用继续发展,或采用人工加固风化岩的措施,如1)覆盖防止风化营力入侵的材料;2)灌注胶结和防水材料;3)整平地区,加强排水,这是以防为主的方法。 6.特殊性土有哪些种类?各自特点? (1)软土,特点:富含有机质,天然含水量w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工程特性: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渗透性低;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较显著的触变性和蠕变性(2)湿陷性黄土,特点:颜色多呈黄色,颗粒组成以粉粒土为主,约占60%~70%,颗粒大小较均匀,粘粒含量较少,一般仅占10%~20%;含碳酸盐,硫酸盐及少量易溶盐;含水量小,一般仅8%~20%;孔隙比大,一般在1.0左右。(3)红粘土,特点:天然含水量和孔隙比很大,但其强度高,压缩性低,工程性能良好。物理力学特性:天然含水量高;密度小;高塑性;不具有失陷性(4)膨胀土(5)填土 7.土按地质成因可分为哪些种类?特点? (1)残积土,一般呈棱角状,无层理构造,孔隙度大;(2)坡积土,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颗粒组成有沿斜坡由上而下,由粗变细的分选现象;土质上下不均一,结构疏松,压缩性高,且土层厚度变化大;(3)洪积土,常具有不规则的交替层理构造,并具有夹层,尖灭或透视体等构造;(4)湖积土,具有明显的斜层理构造,近岸带土的承载力高。土的压缩性高,强度很低;(5)海积土,具有基本水平或缓倾的层理构造,其承载力较高,但透水性较大;(6)冰渍土及冰水沉积土,颗粒呈棱角状,无层理;(7)风积土,土质均匀,质纯,孔隙大,结构松散。 1.地质学定义: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和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 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也就是研究在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处理和正确的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不良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 2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成为地质构造。 3 构造谷:一般是受地质构造控制的,它沿地质构造线发展;侵蚀谷:是由水流寝室而成,侵蚀谷不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它可以任意切穿构造线。 4 滑坡:滑坡是斜坡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5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一些流域内,主要是在暴雨降落时所形成的,并由固体物质(石块,砂砾,粘粒)所饱和时暂时性山地洪流。 6 地震烈度:是表明地震对具体地点的实际影响,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震波的传播介质及表土性质等条件的强烈影响。 1.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3.摩式硬度计(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 英---黄玉---刚玉---金刚石)(硬度从一到十) 4.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沉积岩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变质岩分为(片理状岩类,包括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块状岩类,包括大理岩,石英岩) 5.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6 褶曲要素(核部)(翼)(轴面)(轴)(枢纽) 7 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向斜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 8 褶曲按轴面产状划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按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9 野外观察褶曲的方法有(穿越法)(追索法) 10按裂隙的力学性质分,构造裂隙分为(张性裂隙)(扭(剪)性裂隙)11断层要素包括(断层面和破碎带)(断层线)(上盘和下盘)(断距);断层的基本类型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三类。正断层是指(上层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是指(上层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12. 在野外根据(地貌特征)(地层特征)(断层的伴生构造现象)来识别断层。 13.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重量)(孔隙性)(吸水性)(软化性)(抗冻性) 14. 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有(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水)(风化) 15.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为(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 16. 岩土的水物理性质有(岩土的含水性)(岩土的给水性)(岩土的透水性) 17.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按补给源可以分为(包气带泉)(潜水泉)(自流水泉) 18.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有(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导电性)及(放射性) 19. 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大类;引起岩石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变化)和(岩石本身的性质);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水化作用)(氧化作用)(水解作用)和(溶解作用)20. 典型滑坡体本构造特点是(滑坡体)(滑动面,滑动带和滑坡床)(滑坡后壁)(滑坡台地)(滑坡舌)(划破裂缝) 21. 滑坡发展的过程(蠕动变形阶段)(滑动破坏阶段)(渐趋稳定阶段);马刀树和醉林说明滑坡处于(渐趋稳定阶段) 22. 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分为(水石流型泥石流)(泥石流型泥石流)(泥水流型泥石流) 23. 岩洞和土洞地基的防护措施有(挖填)(跨盖)(灌注)(排导)(打桩)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方案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方案

目录 1、总则 (1) 2、名词术语 (1) 3、一般规定 (6) 4、岩溶桩基组合模式及常见病害类型 (6) 4.1 岩溶桩基组合模式 (6) 4.2 岩溶桩基施工常见病害类型 (12) 5、岩溶桩基施工预防措施 (16) 5.1 施工准备 (16) 5.2 岩溶桩基施工预处理措施 (18) 6、岩溶桩基适用施工工艺 (22) 7、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7) 7.1 冲击钻机的要求 (27) 7.2 泥浆的要求 (33) 7.3 冲孔成孔施工工艺 (34) 7.4 混凝土灌注成桩施工工艺 (41) 8、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45) 9、岩溶桩基施工常见病害的处理措施 (49) 9.1 冲击钻孔施工中岩溶桩基病害处治49 9.2 人工挖孔施工中岩溶桩基病害处治技 术 (71) 9.3 小结 (74)

1、总则 1.0.1 为适应岩溶地区公路桥梁建设发展的需要,服务于我国岩溶地区尤其西部岩溶地区公路工程桥梁桩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法实用有效,特制订本指南。 1.0.2 本指南适用于岩溶地区高速公路、一般新建公路和改建的各等级公路,以及独立建设的桥梁项目的施工。 1.0.3 本指南仅包括公路工程桥梁施工与岩溶有关的内容,而施工中通用部分的技术方法与要求,以及岩溶地区中非岩溶桩基的施工,均应遵照国家或交通部现行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2、名词术语 2.0.1 岩溶裂隙地表水沿可溶岩的节理裂隙进行垂直运动,不断对裂隙四壁进行溶蚀和冲蚀,从而不断扩大成几厘米至1~2米宽的岩溶裂隙。裂隙与溶洞区别主要在形态上,裂隙三维方向上某一方向尺寸明显超过另外一个方向。裂隙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其连通性,如果为封闭裂隙其对桩基的影响等同于小溶洞,纵向裂隙对桩基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论叙,并对在不均匀地基的基础设计中应采取的结构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基;地基均匀性;稳定性;基础设计; 1.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在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关心的是由于地基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变形(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及局部倾斜) 而当前在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设计时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原则设计,即建筑物的变形是否超过变形允许范围值,而造成地基变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基存在不均匀的问题;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可供参考,往往仅一笔带过或者只停留在定性的评价上,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给岩土工程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而又有较大的差异,抗震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一致,则将造成过大的投资浪

费,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5b,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 (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 ? 式中符号意义可参考“地基规范” (3)对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按下式确定: ? 式中b:基础宽度。且对于大面积基础其评价范围应不小于1倍基础宽度范围。 (4)对于桩基础按等效实体深基础的底面积按应力比确定评价深度zn,即z 处的附加应力o z与土的自重应力o c应符合下式要求: 2 地基均匀性的评价内容 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审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发现大部份岩土工程师对该部份的评价显得空洞无物,或者根本就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基础设计时对地基土的均匀性难以进行考虑,给建筑物的安全带来隐患,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现代工程地质学》 读书报告 岩溶地区 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姓名:罗国才 学号:15121158 班级:硕1508班 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指导老师:王连俊教授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质构成常常会引起地基的不均与沉降、承载力不足以及地基的塌陷或滑动等严重破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在岩溶地区展开,岩溶地基就成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突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岩溶地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岩溶地区就是我们常说的喀斯特地貌,是硫酸盐岩、碳酸盐岩等可溶性的岩石在水的腐蚀和崩塌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形态、作用和现象的统称。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建筑物的基础很容易遇到土洞、溶洞等不良的地质问题。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都是由能够溶于水的石灰岩组成的,由于石灰岩长期受到水的冲刷和溶蚀,石灰岩的结构出现变化,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土洞和溶洞。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不管是大小还是分布都会造成工程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重大影响。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筑,地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更是重点。以下是岩溶地区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1)地基不稳及塌陷问题 由于地表的岩溶作用,石灰岩的表层会有溶沟发育,在这些发育的溶沟之间常常会残留尖棱状或者锥状的石芽,导致石灰岩地基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从而形成石芽地基。此外,石芽间的溶沟会被土填充,所以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高的压缩性,容易引起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无法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土洞地基和溶洞地基也容易在建筑物的荷重作用下产生塌陷,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突水和渗漏问题 在岩溶地区,由于岩体中存在的缝隙、溶洞和管道,导致在地基基坑开挖或隧道开挖时,如果有承压水,那么很容易引起地下突水,从而导致地基基坑的排水困难,严重的还会把地基淹没。 影响岩溶地基稳定性的自身因素有:溶洞顶板的厚度和跨度,洞体完整程度和充填情况,岩体强度和产状分布,岩溶裂隙发育和。外部因素有:荷载大小和作用时间长度等。 二、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 岩溶地基变形破坏主要形式有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地表坍塌等。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实例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实例 1 工程概况 广西某市中心广场拟建一座24层的贸易大厦,该大厦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土洞发育。基坑北5m紧邻七层高的图书馆及四层高的电影院,南面相距4m处为该市主干道。地基处理施工难度大,施工中引进一些新的施工措施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楼为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4~4.4m,采用一柱一桩独立基础形式,单桩最大垂直荷载21000kN。原设计为先开挖基坑,四周用毛石砌挡土墙,坑内采用人工挖孔桩。由于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抽取大量地下水,造成电影院、图书馆多处开裂,建筑物地基有向下滑移现象,同时挖孔桩没办法穿过多层溶洞,施工难以进行,造成停工。在此情况下,对该项工程进行了基础设计修改,采用冲孔和挖孔灌注桩相结合,并制订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程序,以保证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及施工的顺利进行。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及桩孔的超前钻资料,基坑开挖已经挖除了人工填土层及淤泥层,基坑底地下有6~9m厚的履盖土层,其下为灰岩。该地区属于岩溶发育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土洞、溶洞发育,尤其主楼部位岩洞最为发育,最深溶洞达32m,方向呈多方位;洞的大小不一,最大的顶底板间距21m,最小的仅有十几厘米,有的溶洞全被充填或部分充填,有的为空洞并形成地下暗沙。土洞埋藏较浅,常发展到地

面。多层溶洞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上,岩面起伏不平,高差较大并发育有大量溶槽、溶沟等。大部分基岩上部为块状风化堆积层,充填有黑色淤泥,且厚度大。 该场地地下水属于潜水及岩溶裂隙水,地下水系与相离不远的义昌江相联,场地地下水位高,常高于基坑底面,且流量大,为紊流状态。有的地段钻孔或桩孔地下水往上涌,有的溶洞夯穿时,数台抽水机也无法灌满,所灌浆水进入地下暗河流进义昌江。 3 岩溶地基处理方案 由于地基复杂,普遍存在土洞、溶洞,因此该楼采用一柱一桩的形式,要求桩端置于稳定完整的微风化基岩上。 a.在每个桩孔上钻进1~3个超前钻孔,钻孔深度进入稳定持力层不小于5m。主要目的:查明每个桩孔的地层结构及分布特征;查明土洞、溶洞分布及大小、规模、连通程度、充填情况;查明强风化层厚度,溶洞顶板厚度;查明稳定持力层的准确顶面标高及其标准承载力;初步判定地下水类型、大小及流向。 b.根据超前钻孔资料及建筑荷载进行桩的选型设计。当桩孔下无溶洞或厚层强风化带时,采用人工挖孔桩处理地基,人工挖孔桩要求进入稳定微风化岩石不得小于0.5m,对于起伏较大的持力层面,可打成30cm 宽的台阶;当桩孔下有溶洞或厚层强风化带时,采用大直径冲孔灌注桩处理地基。要求该桩穿过溶洞、土洞或厚层强风化带,进入稳定持力层不小于一倍桩径。

岩溶评价docx

第二节岩溶岩土工程评价 岩溶评价可分为场地评价与单体岩溶评价两部分。场地评价即在较大范围内,按岩溶发育强度划分出不同稳定性地段,作为建筑场地选择和建筑总平面布置的依据,而对地基稳定所涉及的单体岩溶形态的分析评价,则可分为定性和半定量两种方法。 一、岩溶地基类型 由于岩溶发育,往往使可溶岩表面石芽、溶沟丛生,参差不齐;地下溶洞又破坏了岩体完整性。岩溶水动力条件变化,又会使其上部覆盖土层产生开裂、沉陷。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建筑物地基的稳定。 根据碳酸盐岩出露条件及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可将岩溶地基划分为裸露型、覆盖型、掩埋型三种,而最为重要的是前两种。 1、裸露型 缺少植被和土层覆盖,碳酸盐岩裸露于地表或其上仅有很薄覆土。它又可分为石芽地基和溶洞地基两种。 (1)石芽地基: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裸露的碳酸盐岩节理、裂隙溶蚀扩展而形成。溶沟间残存的石芽高度一般不超过3m。如被土覆盖,称为埋藏石芽。石芽多数分布在山岭斜坡上、河流谷坡以及岩溶洼地的边坡上。芽面极陡,芽间的溶沟、溶槽有的可深达10余米,而且

往往与下部溶洞和溶蚀裂隙相连。基岩面起伏极大。因此,会造成地基滑动及不均匀沉陷和施工上的困难。 (2)溶洞地基:浅层溶洞顶板的稳定性问题是该类地基安全的关键。溶洞顶板的稳定性与岩石性质、结构面的分布及其组合关系、顶板厚度、溶洞形态和大小、洞内充填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 2、覆盖型 碳酸盐岩之上覆盖层厚数米至数十米(一般小于30m)。这类土体可以是各种成因类型的松软土,如风成黄土、冲洪积砂卵石类土以及我国南方岩溶地区普遍发育的残坡积红粘土。覆盖型岩溶地基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是地面塌陷,对这类地基稳定性的评价需要同时考虑上部建筑荷载与土洞的共同作用。

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处理方法

1.干作业成孔桩虚土多:孔底虚土过多,超过标准规定的不大于100mm的规定。 (1) 在孔内做二次或多次投钻。即用钻一次投到设计标高,在原位旋转片刻,停止旋转静拔 钻杆。 (2) 用勺钻清理孔底虚土。 (3) 如虚土是砂或砂卵石时,可先采用孔底浆拌合,然后再灌砼。 (4) 采用孔底压力灌浆法、压力灌砼法及孔底夯实法解法。 2.干作业成孔桩身砼质量差:桩身砼有蜂窝、空洞,桩身夹土、分段级配不均匀。 (1) 单桩承载力不大且缺陷不严重,可采用加大承台梁的方法。 (2) 如缺陷严重,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方法,一般可采用在轴线两侧补桩的方法。 3.湿作业成孔桩断桩:成桩后,桩身中部没有砼,夹有泥土。 (1) 当导管堵塞而砼尚未初凝时,可采用两方法:方法1是用钻机起吊设备,吊起一节钢轨或 其他重物在导管内冲击,把堵塞的砼冲开;方法2是迅速拔出导管用高压水冲通导管,重新下隔 水球灌注。浇筑时,当隔水球冲出导管后,应将导管继续下降,直到导管不能再插入时,然后再 稍提升导管,继续浇筑砼。 (2) 当砼在地下水位以上中断时,如果桩身直径在1米以上;泥浆护壁较好,可抽掉孔内水,用 钢筋笼保护,对原砼面进行凿毛并清洗钢筋,然后继续浇筑砼。 (3) 当砼在地下水位以下中断时,可用较原桩径稍小的钻头在原桩位上钻孔,至断桩部位以 下适当深度时,重新清孔,在断桩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其下部埋入新钻孔中,然后继续浇筑 砼。 (4) 当导管接头法兰挂住钢筋笼时,如果钢筋笼埋入砼不深,则可提起钢筋笼,转动导管,使 导管与钢筋笼脱离,否则只好放弃导管。 (5)采用超流态砼:螺旋钻成孔后,采用超流态砼浇筑,再下钢筋笼。 4.护壁桩缩颈:桩身局部直径小于设计要求,一般发生在地下水位以下、上层滞水层或饱和的粘性土中。 (1) 在淤泥质土中出现缩颈时,可采用复打方法。 (2) 在其他土中出现缩颈时,最好采用预制桩头,同时用下部带喇叭口的套管施工,在缩颈部 位采用反插法。 (3) 在缩颈部位放置一段钢筋砼预制桩。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论叙,并对在不均匀地基的基础设计中应采取的结构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基;地基均匀性;稳定性;基础设计; 1 .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在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关心的是由于地基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变形(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及局部倾斜) 而当前在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设计时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原则设计,即建筑物的变形是否超过变形允许范围值,而造成地基变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基存在不均匀的问题;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可供参考,往往仅一笔带过或者只停留在定性的评价上,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给岩土工程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1.1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 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而又有较大的差异,抗震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一致,则将造成过大的投资浪费,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 500m/s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 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 1.5b,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 5m; (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 式中符号意义可参考“地基规范” (3)对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按下式确定: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与应用剖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与应用剖析 建筑物的沉降,以解决高层建筑主体和裙房之间差异沉降问题。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如果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却有可能出现裙房与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因此,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除质量安全、材料、工艺要求外,首先要把握基础施工方案,这是关键。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地的造型和造价,所以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更值得探讨。 关键词: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与应用 引言 岩溶地区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兴建在岩溶地区,岩溶地基问题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采用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1 岩溶地区地基特点 岩溶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等)进行以化学腐蚀为特征,并包括水的机械侵蚀和崩塌作用,以及物质的携出、转移和再沉淀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这种作用产生的现象的统称。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可溶性岩体、具有溶蚀力的水以及水的循环交替。土洞是指埋藏在岩溶地区可溶性岩层的上覆土层内的空洞,是岩溶地基常见的一种岩溶作用产物。它的形成和发育与土层的性质、水

的活动、岩溶的发育等因素相关。其中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活动是土洞发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活动与运移,将对土层产生潜蚀作用及山脚解作用而形成土洞。土洞洞体形成后,其洞壁周围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当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时,将进一步改变土洞壁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并有可能导致洞边土体产生破坏,土洞进一步扩大而塌陷。岩溶地区的土层特点是厚度变化大,孔隙比高,地基很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破坏。 2 常用的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2.1岩溶地基加固法 溶洞灌浆主要面向的是机械设备小型化和辅助用房下的浅层岩溶的处理,由于其成本造价低,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对岩溶的处理原理是填实溶洞,使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强度,然后切断其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以防溶洞的再次扩大,进而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对于有粘性土或沙砾填充的场地溶洞,其本身的构成决定了其漏水现象严重,甚至有的还与上部溶洞相连,为了对溶洞的加固效果更加稳定,适合采用联合灌浆技术。对洞内无充填物则不进行旋喷洗孔。高压旋喷清水及注浆是为了保证灌注水泥混合浆液前溶洞内浆液的稳定,也保证了加固处理后形成的灌浆体性质均匀稳定,不存在软弱灶,并使溶洞没有继续发育的条件及空间。施工中应注意地层情况,准确控制需处理溶洞的规模、深度、范围及充填情况。对埋深较大的岩溶土洞,宜采用压力注浆法加固,压力注浆是将浆液通过压浆泵注浆管注入岩土层中,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驱走岩石裂隙中或土颗粒问的水分和气体,并填充其位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

第 25 卷 第 4 期 2004 年 月 8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Vol. 25 No. 4 Aug. 2004
文章编号 :1672 - 6871 ( 2004) 05 - 0075 - 03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
马琳琳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所 河南 洛阳 471039)
摘要 : 结合工程实际 ,重点介绍溶洞灌浆 、 旋喷桩和钢管桩在工程实例中的运用 。实践证明 ,针对建筑场地的 不同地质情况 ,采用溶洞灌浆 、 旋喷桩和钢管桩进行地基处理均是可行的 。溶洞灌浆和旋喷桩对多溶洞地基 处理效果明显 ,而钢管桩适用于基岩岩溶强烈发育 ( 特别是多层溶洞) 的地基处理 。 关键词 : 溶洞 ; 地基处理 ; 灌浆 ; 桩 中图分类号 : TU472 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岩溶是由石灰岩 ,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蚀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 [1 ] 。基岩内有溶 洞存在 ,在附加荷载或振动作用下 ,会使地基变形塌陷 ,建筑物倒坍 ,当其上履盖土层时 ,由于土层厚度 不均 ,往往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目前国内外对于建设在岩溶地区的高层 、 住 宅等民用建筑的地基处理已有一定的成熟的经验 [2~4 ] ,如大直径嵌岩桩基础方案就是多数设计部门设 计高层建筑时的首选基础方案 [2 ,5 ] ,而对于与工程质量 、 工程造价 、 工程进度等密切相关的工业建筑岩 溶地基处理还需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 ,如挖填或填充 、 、 跨越 灌注或支承 、 [6 ,7 ] 压浆 、 处理流动水 、 排导等 ,这些都是一些很常规的处理方法 , 现在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 , 岩溶地基 的处理的方法更加可靠 、 、 先进 经济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 ,就如何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 、 场地特征 、 工程实 际等探讨了针对不同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复杂岩溶地基 ,并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
1 工程概况
1. 1 工程概况
乳源东阳光精箔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城东面 , 占地面积大 , 约为 33000m2 ; 主要建筑物为铝板带箔工程压延车间 ,熔铸车间 ,为多跨 ( 5 跨) 单层装配式厂房 ,最大跨度 24m ; 车间内 有对沉降敏感的重型设备 ; 有多台吊车 ,最大吊车吨位为 50t ; 边柱柱距 6m ,中柱抽柱 ,柱距 12m ,柱底内 力大 ; 车间内还分布着许多小型设备基础 ,以及辅助设施 ,如通风机室 、 变压器室 、 过滤间 、 电控室 、 高压 配电室 、 办公室等等 。 1. 2 建筑场地的地质特征 1. 2. 1 地质情况 自上而下为 ( 1) 素填土 : 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 ,夹少量砾砂 、 卵石 ,土质均匀性较差 ,厚度约 0. 3~4. 5m 。 (2) 粉质粘土 : 湿~很湿 ,可塑 ,局部呈硬塑状 ,分布于场地的西南面 ,层厚约 1. 2~2. 5m 。地基承载 力建议值为 60~120kPa 。 ( 3) 中粗砂 : 含 5 %~8 %的卵石 ,稍密 ,湿 ,厚度约 0. 9~2. 4m 。 (4) 卵石层 : 主要成份为砂岩及石英岩 ,层厚为 1. 3~3. 4m 。 ( 此层在第一期的勘察报告中为 6. 5~ 10. 2m ,呈厚层状 ,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地基承载力为 350kPa) 。 (5) 砾砂 、 中粗砂粉土或粉质粘土 : 残积层 ,浅黄色 ,稍密或软塑~可塑 ,局部流塑状 ,湿 ,压缩性高 , 厚度一般为 0. 3~8m ,局部呈巨厚层出现 ( 厚度达 9. 8~19. 6m) 。
作者简介 : 马琳琳 (1972 - ) ,女 ,河南洛阳人 ,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收稿日期 :2004 - 05 - 26

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

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 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如下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通常涉及到岩土工程方面主要的内容有: (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 (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通常需要分析评价的内容总结如下: 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 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 足要求。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8.2.6~8等条款执行。 2、变形验算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在勘察阶段往往建筑物特征参数不明确,一味要求勘察报告中能有准确的结论也勉为其难,但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岩土变形参数,供上部结构计算条件具备时按照(GB50007-2011)5.3、(JGJ72-2004)8.2.9~1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有关条款计算。 3、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对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天然地基上的箱形或或筏形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1/15H;桩箱或桩筏基础不宜小于1/18H,H为建筑物高度。 4、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 应根据建(构)筑物基础形式,按照(GB50007-2011)5. 4.1~2有关规定确定基础距坡顶边缘的距离和基础埋深。需要时,还应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1~3有关规定验算坡体的稳定性。验算方法对均质土可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发育软弱结构面、软弱夹层及层状膨胀岩土时,应按最不利的滑动面验算。当坡体中分布膨胀岩土时应考虑坡体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具有胀缩裂缝和地裂缝的膨胀土边坡,应进行沿裂缝滑动的验算。 5、受水平力作用的建(构)筑物 ①山区应防止平整场地时大挖大填引起滑坡; ②岸边工程应考虑冲刷、因建筑物兴建及堆载引起地基失稳。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技术总结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广乐高速公路X合同段位于乐昌市内,标段内有网排前1、2号中桥,西安塘中桥,拐坭塘中桥,水头溪1、2号中桥,井塘背中桥等七座桥梁跨越岩溶裂隙非常发育地区,溶洞的遇见率达到70%左右。溶洞间相互连通且大小不一,并有不同程度的溶洞群出现(呈珠串型),溶洞内有的有填充物(如软塑状黏土),有的为空洞。各溶洞上下之间顶板薄厚不一。由于以上特点,在钻孔施工中经常出现漏浆、塌孔、串孔、斜孔、卡钻、掉钻、地面沉陷以及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混凝土流失大的情况频繁出现。根据地质勘查资料和施工现场的实际困难程度情况,对岩溶地区桥桩基础成孔进行总结,对其它相似地质情况下指导钻孔桩施工提供借鉴。 二、施工方案 岩溶地区,岩溶裂隙非常发育,在桥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成孔过程中不漏浆,或者产生漏浆但不发生塌孔,保护桩孔,保障施工人员及钻机的安全,保证桩孔顺利成孔。总结以前的施工经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溶洞处理方案,经过实际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施工准备 1.1地质核查 在设计院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对逐墩逐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地质核查,进一步探明岩溶的发育情况及分布规律。形成较为详细的地质勘察图。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对桩基处的地层的岩性情况(特别注意溶洞顶覆土层性质)、溶洞大小充填情况及现场实际位臵进行研究分析,以便于在桩基成孔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顺利成孔。 1.2 技术交底 根据地质核查的结果,在钻孔桩施工之前,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主要包括溶洞分布规律及溶洞的大小,充填情况,及溶洞处理应该采取的措施。使作业人员清楚岩溶的发育情况及溶洞的分布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提

地基稳定性分析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 地基稳定性是指主要受力层的岩土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避免由此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 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通常情况下,涉及到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对山东地区该问题常见的几种情况罗列如下: 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 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8.2.6~8等条款执行。 2、变形验算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在勘察阶段往往建筑物特征参数不明确,一味要求勘察报告中能有准确的结论也勉为其难,但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岩土变形参数,供上部结构计算条件具备时按照(GB 50007-2011) 5.3、(JGJ 72-2004) 8.2.9~1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条款计算。 3、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对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天然地基上的箱形或或筏形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1/ H;桩箱或桩筏基础不宜小于1/18H,H为建筑物高度。 15 4、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 应根据建(构)筑物基础形式,按照(GB 50007-2011) 5.4.1~2有关规定确定基础距坡顶边缘的距离和基础埋深。需要时,还应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5.1~3有关规定验算坡体的稳定性。验算方法对均质土可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发育软弱结构面、软弱夹层及层状膨胀岩土时,应按最不利的滑动面验算。当坡体中分布膨胀岩土时应考虑坡体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具有胀缩裂缝和地裂缝的膨胀土边坡,应进行沿裂缝滑动的验算。 5、受水平力作用的建(构)筑物 ①山区应防止平整场地时大挖大填引起滑坡; ②岸边工程应考虑冲刷、因建筑物兴建及堆载引起地基失稳。 6、土岩组合地基 该类地基下卧基岩面为单向倾斜时,应描述岩面坡度、基底下的土层厚度、岩土界面上是否存在软弱层(如泥化带)。

浅谈岩溶地区桩基施工要点

浅谈岩溶地区桩基施工要点 发表时间:2019-02-13T14:57:36.2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胡水志 [导读] 摘要:在岩溶地区开展桩基施工有着很多的风险,并且桩基施工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 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在岩溶地区开展桩基施工有着很多的风险,并且桩基施工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因此,要全面分析岩溶地区的地质情况,并结合不同的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施工方案,保障桩基施工各要点的质量,从而有利于缩短整体工程建设的工期和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促使工程建设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鉴于此,本文针对岩溶地区的桩基施工要点和常用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供广大同行业者参考评价。 关键词:岩溶;桩基;施工要点;钻孔工艺 一、岩溶地区地质情况分析 溶洞、溶槽、漏斗、暗河、裂隙以及钟乳石等等都是岩溶的主要形态,是通过化学和物理的作用产生的结果。同时具有可溶性岩层、流量足够的水、具溶蚀的能力以及地下水流动和下渗的途径称之为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就现在发展速度较快的是硫酸盐岩层和卤素类岩层,而发展速度较慢的是碳酸盐类岩层。质量好且岩层厚实的岩层的岩溶发育的强烈,其形态发育齐全良好,规模很大;但是含有泥质物质的还有其他杂质的岩溶发育较慢。颗粒结晶较大的岩石,其岩溶较为发育齐全,而颗粒结晶小的一般岩溶发育非常的弱。以为我们所知道的岩溶是发育缓慢的,所以说在建筑使用年限内我们可以认为是不变的。 二、岩溶地区桩基施工要点 1、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应急预案。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各桩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掌握周边建筑物的情况,结合岩溶区安全性评价及处治技术研究专题的成果,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应急预案。 充分了解桥梁各桩基所遇溶洞的发育规律、基本形态、规模大小、溶穴顶底板岩层厚度、完整性、洞内充填物形状等,掌握孔位所处岩溶地质分类和危险性分区等级,熟知安全性评价研究结论,施工应采取稳妥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桩基施工顺利,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2、完善岩溶地质勘察、探测工作。 岩溶区的地质勘察,在勘察设计阶段难以完全勘察清楚岩溶实际情况,故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超前钻”技术,对岩溶地质进行动态跟踪观测,必要时需增加物探工作。 3、积极配合全路段总体的安全性监控与量测方案、灾害应急预案。 为防止岩溶强发育区桩基施工过程中出现灾害事故,必须建立全面、严密的地面扩大化塌沉事故防范体系。施工过程中需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安全性监控与量测,同时启动预警、应急救援体系。 三、溶地地区桩基施工时常用技术处理 岩溶地区的环境非常复杂多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会出现各种问题。桩基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做足充分的技术准备。 1、岩溶地区溶洞处理技术 (1)预防准备对施工地点的地址资料如溶洞深度、高度、填充物类型等调查清楚。还要对填充物进行实地实验,确保材料选取无误。并根据每根桩基的具体地质条件选择施工方案。遇到大溶洞要报请建设、设计、监理共同制定处理方案。 (2)不同溶洞类型的处理技术。①轻微溶蚀,全填充、漏水或半漏水溶洞处理。该地质采用粉砂、硬塑或软塑状粘土,直接注浆固结即可。如果溶洞发育规模较小,漏浆量小的话,当填充物固话时,可直接冲孔。②半填充或空洞,洞高小于2m。该情况应先填碎石或干砂,然后注浆或直接灌注混凝土。洞高在2~5m时,填充物应为软塑状粘土、岩块或空洞,须向洞内填砂子或片石。③填充差或空洞,且洞高大于5m。此种情况为防止泥浆流失,造成孔壁坍塌,需要采取护筒跟进的方法。 2、岩溶区钻孔技术处理 (1)钻孔前及进行时的技术处理在进行开钻之前,首先要在保护筒里增添一些粘土,如果地表明显能够看出松散时,需要往里面添加适当比例的石片和干净的水。有时还会碰到漏浆和溶洞情况,此时为了避免发生隐患和潜在危险,可以采取如下技术处理方式: ①先注浆后钻孔。当对岩溶区的地质情况有了较准确的掌握后,进行桩基施工之前,要用适当的化学浆对各式各样的裂缝、小洞、小溶槽实施填补,保证桩基周围的环境完整,防止钻孔时出现塌孔、泄浆等隐患。 ②钻孔漏浆处理。一旦发生漏浆现象,要及时补填粘土、片石等掺杂物,同时用冲锤多次冲击,将填充物挤压密实,使护壁更加坚固,便于钻孔成型,此技术处理对串状溶岩和小型溶洞比较有效。 ③先灌混凝土后钻孔。如果钻孔发生漏浆且为较大的溶洞,此时需要具有和易性、流动性的填充物进行填孔,而混凝土刚好就满足要求,可以较为严密地封闭洞孔,使钻孔可以继续进行。 ④再钻孔处理。在下次钻进之前,应当将黏土和毛石补进孔里,这时要观察孔内的泥浆现状和进入的深度,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时刻补充黏土和毛石。 (2)钻孔完成后技术处理。完全完成钻孔后,一定要对倾斜度、直径和钻孔的深度进行检测,确保它们都在适当范围之内。接下来需要将孔里的一些石渣进行大清理,确保沉渣的厚薄程度和泥浆比例都满足施工要求,然后再将钢筋笼放入孔内。 3、岩溶地区钢护筒跟进法及加固技术处理 钢护筒的制作过程虽然不是很复杂,但却对整个桩基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其制作及安装过程必须确保合规。钢护筒要进行预埋,且比桩径大40cm厚8cm,长度5m左右,小型溶洞在钻孔前先压浆,为防止钻进过程中塌孔,采用膨润土护壁。另外特别要注意护筒缝隙的焊接,可以再加钢板进行补焊,从而避免桩锤在其内运动时致使筒壁缝破裂。 4、岩溶地区的钻孔清理处理技术 (1)清孔设备要求。应当根据具体的施工地质选取不同的钻机及与其配套泥浆反循环系统。 (2)第一次清孔在钻孔桩钻至设计标高的时候,首先利用泥浆循环系统对钻孔桩进行第一次清孔,随后进行检查,当孔径、孔深、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