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docx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docx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docx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docx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庄子的) “虚静”说

(庄子的)“虚静”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帅》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静”。(1分)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2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虚静。

2.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读者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3. 知人论世: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4. 发愤著书: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作家)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时它又强调了创作者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品格,以及极富于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B )。”

A.‘尽美矣,又尽善也’ B.‘思无邪’

C‘尽美矣,未尽善也’ 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这段诗论

出自( D )。

A.《论衡·艺增》 B.《孟子》

C《史记·屈原列传》 D.《毛诗大序》

3.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D )。

A陆机 B.钟嵘

C皎然 D.司空图

4.“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元好问的这首论诗绝句是( C )。

A.赞扬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有建安风骨,只是张华诗稍欠风力

B.批评晋代诗风流情多,风云气少,不如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歌有风骨和新意

C.认为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缺少“邺下风流”的建安风骨,主张诗尚壮美

D.批评张华诗缺少“邺下风流”,甚至没有温庭筠、李商隐有新意,主张诗尚婉约

5.“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种比较符合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的见解山自明代诗论家( A )。

A.谢榛的《四溟诗话》 B.李贽的《童心说》

C.王比贞的《艺苑卮言》 D.袁宏道的《序小修诗》

五、问答题

请简述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的实录精神,并结合学习过的文学史知识,谈谈其对后代的史学和文学产生过什么影响?

(一)“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5分)

(二)《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作者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

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一本“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的精神。(15分)

(三)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2. 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这确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3.《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6.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7.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兴寄”和“风骨”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想鲜明、语言精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的自身特点联系

9.李清照在《词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张炎的《词源》则对词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

10.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真心,提出了“童心”说;而后受其影响的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则提出了“性灵”说。

11.清代的李渔在《闲庭偶寄》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

要有主要

人物和中心情节。

12.王国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 . 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 D )。

A.“不平则鸣”说

B.“疾虚妄”说

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

D.“发愤著书”说

3. 提出作诗“取境”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古代诗论家是( B )。

A.南朝梁代的钟嵘

B.唐代的皎然

C.明代的谢榛

D.清代的袁枚

4. 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诗论家是( C )。

A.唐代的司空图

B.宋代的严羽

C.明代的袁宏道

D.清代的袁枚

5. 提出“格调”说的清代诗论家是( A )。

A.沈德潜

B.王夫之

C.叶燮

D.王士禛

五、简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结合文学史,谈谈他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答:(一)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5分)

(二)“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三)“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

2. 请结合王国维的具体论述,概括他的“境界”说理论。

答:(一)在王国维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人间词话》里,贯穿其中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人间词话》开宗明义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5分)

(二)关于境界说的美学特征的内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具体说明:首先,“境界”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响,体现出了“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美学特色。(5分)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他说:“大家之作,……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惟其如此,作品方能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5分)另外,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概括说明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是“一优美,一宏壮也”。(5分)

(三)王国维继承和融会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王士禛等人的理论,同时接受了西方美学的影响,创造了境界说,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始向现代转换。

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材指出: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2.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仪”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3.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

4.曹丕《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5.陆机《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要求。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深刻认识。

6.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期盛言宜”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教材指出:李清照在《词论》中,除了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外,还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别的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不平则鸣”,二、要有“不平则鸣”,三、讲“故事”,四、格调要高雅典重。

8.教材认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清空”的审美要求;第三,他还提出了“意趣”的审美要求。

9.明代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继承了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理论,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力图纠正前后“七子”派的复古模拟之风。

10.教材指出;清代诗论家叶燮创作分成“在物者”即创作客体与“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11.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诗界革命”、“文界”和“小说界革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1分)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2分)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1分)另外,由于作家个性

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1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D )。’”

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辞达而已矣”

C.“可以兴、观、群、怨”

D.“思无邪”

2.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教材认为,这里的“会意”是指( A )。

A.具体构思

B.文章立意

C.汇合多重境象

D.领会文章主题

3.陈子昂在《修竹编序》里评价东方虬《咏孤桐篇》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教材认为,这里的“正始之音”是( C )。

A.指曹魏后期出现的何晏、王弼等开创的玄谈风气

B.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作品具有建安风骨

C.泛指曹魏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

D.泛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宣扬玄理的作品

4.“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提出这种比较合乎诗歌创作规律的通达见解的诗论家是( B )。

A.袁宏道

B.谢榛

C.严羽

D.叶燮

5.根据教材的论述,在其著作中提出许多充满辩证思想的近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B )。

A.康有为

B.刘熙载

C.魏源

D.梁启超

四、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矣。(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

1. 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答:信中的指教,以及诗、赋和杂文,我览后都能熟知了。(这些文章)大体上像行云流水那样自然流畅,初看起来没有一定的形式规则,但是(它们)常常在应当行文的地方就自然行文,在不可不停止笔墨的地方就自然停笔,行文理路自然,描写的意向层出不穷。孔子说“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传播得很远。”又说:“文辞能准确表达意思就行了。”(孔子)说语言只要能表达意思,(有人)就怀疑好像可以不要文采,这是大谬不然的。写文章追求描写事物的微妙之处,就好像想把风栓住,把影子抓住(那样难),能够使这个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心里的人,大概千万人里也难遇到一个人,而况且能使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表现在语言和文章里的人呢?(那更是少而又少了)能做到使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表现在语言和文章里,这才是叫做(孔子所说的)“文辞能准确表达意思”。文辞到了能准确表达意思的地步,文章的用处是说不尽的。(10分)

2. 上面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观点?

答:苏轼在这段文字里主要是在说明和解释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这句话,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孔子不只是要求文辞仅仅是表达意思,实则是要求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即孔子曾经说过的所谓“文质彬彬”。在这段文字里苏轼还说出了另外两个文学理论观点:其一是注重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行文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二是在主客体关系上,认为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物”)要转化为审美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使是物了然于心”),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文字(“使是物了然于口与手”)(10分)

五、问答题

1. 试分析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a) 答: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子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就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10分)

b) 怎样才是“尽善尽美”呢?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还说过另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所注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从

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展。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6分)

c) 总之,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就是他所说的“尽善尽美”。怎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呢?就是要做到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即文学艺术作品要有“中和”之美。(4分)

2. 请简要论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提出的“境界”的美学特征,并评述它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他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所说的文学艺术的“境界”与“意境”含义基本一致,指的是文学创作中由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意象特征暗示出的含义深远、回味绵长的审美之境。

(二)关于“境界”的美学特征,根据王国维的论述,有以下几点:①“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②其次,他指出“意境”、“境界”具有真实自然之美,由此,他提出了“不隔”的美学要求;③对于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之境界,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引用西方美学理论,区分为“一优美,一宏壮也”。(12分)

(三)①以“境界”、“意境”评论诗词,并不自王国维始,唐代以来的许多文学理论家都从不同角度及意境问题,但惟有到了王国维,有关意境的理论才达到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②王国维的以“境界”说为核心的文艺美学理论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又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渗透影响的明显痕迹,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现代转换的开端。(5分)

汉语言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孟子·公孙丑上》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2.教材指出:《庄子》书中提出了“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认为只有这

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3.《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性,五曰雅,六曰颂。”因而提出了“诗有六义”说。

4.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异”。认为文章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这一点是共同的,但其具体表现形态(如体裁形式等)却各不相同。

5.教材认为:从陆机在《文赋》里对诗赋创作“缘情”和“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点:感情与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6.皎然在诗歌创作的“取境”问题时,已经关注到了“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对诗歌意境理论作出了贡献。

7.教材指出:李清照《论词》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学审美要求,主要有:一是勿“破碎”,二是讲“铺叙”,三是讲“故实”,四是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8.教材指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指出了“清空”的审美要求;第三提出了“意趣”的审美要求。

9.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一文中评说小说修诗“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的诗歌理论观点直接继承了李贽的“童心”说。

10.清代乾隆时期,当沈德潜的“格调”说盛行之际,袁枚则提出了“性灵”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供10分)

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4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1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教材指出:《毛诗大序》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要委曲宛转,必须( B )。

A.“劝一而讽百”

B.“主文而谲谏”

C.“怨而不怒”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3.陈子昂在《修竹编序》中赞扬东方虬的《咏孤桐篇》诗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这里的“正始之音”,教材认为是泛指( B )。

A.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开创的玄谈之风

B.曹魏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

C.曹魏正始年间出现的宣扬玄理的作品

D.建安正始时期具有建安风骨的作品

.就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诗论家是( A )。

A.宋代的严羽

B.宋代的李清照

C.明代的谢榛

D.清代的王夫之

5.教材认为,王国维的文学思想除了受到中国古代一些传统的文学思想影响外,还受到了西方哲学家、美学家( B )。

A.克罗齐的影响

B.黑格尔的影响

C.罗素的影响

D.康德、叔本华的影响

五、问答题

1. 简述钟嵘的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诗歌的本质只是表达人的感情。钟嵘指出:诗歌既是人的“性情摇荡”的产物,又可以反作用于人的性灵,使之受到陶冶教化。外界事物对诗人的感发触动,使诗人的“性情摇荡,”因而创作了诗歌作品,这就对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作了正确的解释。(6分)

诗歌创作以自然美为最高原则,提倡自然英旨。既然诗歌以自然美为最高原则,所以钟嵘提倡自然英旨,强调感情真挚,反对虚假的感情表现。(6分)

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和过分讲究声律,应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强调用典用事和过分讲究声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8分)

2. 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说明他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

答:陈子昂在《修竹编序》中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又说:“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出了“风骨”和“兴寄”说。(2分)

陈子昂的所谓“风骨”,根据他在《修竹编序》里说的“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特有的那种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俊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他自己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风格的作品。(7分)

所谓“兴寄”,根据他在《修竹篇序》里对齐梁诗歌“兴寄都绝”的批评,当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7分)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加上他的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世纪以来齐梁余风的影响,揭开了唐诗革命的序曲,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4分)

简答题(每小题分,共20分)

1、曹丕在《典论论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全新的文学观?

答:①本着文以致用的思想给予了文学的作用和地位相当高的评价

②着力于作家研究,提出“文气”说。

③对文学的体类进行了研究和区分

④对文学批评的方法及态度进行了研究

2、陆机的《文赋》就文学创作的哪些方面发表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答:①文学创作的基础②艺术构思③文体风格④灵感问题

3、简要说说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做了哪些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答:①文学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

②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③统治者对文学的重视与否,对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文学本身的继承性也是考察文学发展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自测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先秦时期的文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和道家。儒家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为后世正统的“”的文学观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是《》。道家强调人在面对自然时的超功利、超理智的态度,深通于艺术的审美观照与创作灵感,成为后世的滥觞。

2.是附在《毛诗·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提出了之说,即风、雅、颂、赋、比、兴。

3.庄子最早论述了言和意的关系,提出“”和“”的说法。

4.《》是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中的重要篇章,它集中地表达了金圣叹对《西厢记》这部戏剧的卓越见解,在我国戏剧批评史具有重要意义。

5.是第一篇系统探讨文章写作的专论。它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_ _ ”,“”。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6.的《诗品》第一次把“”说作为衡量诗歌的主要美学标准提出来。

7.是南宋严羽撰写的一部诗学著作。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自然英旨

2.刘勰的“风骨论”

3.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

三、翻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四、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道“的内涵。

2.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

3.简述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中的小说理论观点。

4.简述孔子的“兴、观、群、怨”主张。

五、论述题(20分)

结合所学的古代文学作品,论述王国维“境界说”的审美特征。

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文以载道论语审美理论

2.《毛诗大序》“诗有六义”

3.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得意而忘言

4.《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5.《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6.钟嵘滋味

7.《沧浪诗话》

8.《闲情偶记》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钟嵘的“自然英旨”说

1.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一是强调感情真挚。(1分)二是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1分)“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1分)“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然英旨”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一个意思。(1分)钟嵘提倡诗要“直寻”,即直接抒情叙事,使后人反对形式主义诗风有了理论根据。(1分)

2.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1分)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1分)“风”

和“骨”是相辅相成的,无“风”则无“骨”,“风”和“骨”不可能单独存在。(1分)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1分)“风骨”说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创作家和文论家无不标榜“风骨”以反对柔靡繁缛的文风。(1分)

3.所谓“隔”是指写情状物抽象模糊,给人以“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感觉。(2分)

所谓“不隔”是指作品的形象直观鲜明,话语“语语如在目前”,写情淋漓尽致、真挚感人,写景栩栩如生、豁人耳目。(3分)

三、翻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精神存在于胸中,情志气质管辖着它的“关键”;(1分)外物依靠耳目来感受,语言辞令掌管着它的“枢纽”。(1分)“枢纽”畅通,外物的形貌便能刻画得穷形尽相;(1分)“关键”阻塞,精神的活动便会消遁无遗。(1分)因此,酝酿文章的构思,贵在虚心静想,疏通内心,清净精神。(1分)积累学问以储藏(作文的)宝贵材料,斟酌事理以丰富(写作的)才智,(1分)仔细观察(物象)以明察物象,依循(次序)以理顺文辞。(1分)然后使深明奥秘的心灵,依照和谐的韵律以置辞定句,(1分)就像有独到见解的工匠,窥见想象中的形象来用斧一样(进行写作)了。(1分)这就是驾驭写作的首要技巧,谋篇布局的首要之处吧!(1分)

四、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第一层面,本原论。刘勰把文分为自然之文和人文之文。(3分)

第二层面,“六经”与“道”的关系。(3分)

第三层面,在文艺审美上,把自然作为一个重要的文艺美学原则加以强调,并贯穿在创作论中。(4分)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祗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著书”说。(3分)

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

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4分)“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3分)

3.1)他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5分)

2)金圣叹非常重视人物性格塑造。(5分)

4.“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2分)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2分);

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2分)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2分)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2分)

五、论述题(20分)

首先,他总结了古代文艺思想中有关意境的美学特征的论述,指出“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一如宋代严羽所说的“兴趣”、清代王士禛所说的“神韵”,皆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5分)

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不仅要求作品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5分)

另外,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实之美的作品,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5分)

《人间词话》对以意境为中心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又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渗透影响的明显痕迹,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现代转换的开端。(5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 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乐记》是代儒家文论的重要总结。 2、曹丕的《》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现存的文学理论专文。 3、《》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4、《》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著。 5、清代章学诚评价《》为“体大思精”、“笼罩群言”。 6“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的《》。 7、清代最富于创造性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人物理论。 8、“立主脑”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的《》篇中提出的。 9、我国古代第一篇词论专文是《》。 10、“诗有三境”是唐代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创造的看法。 11、《曲律》的作者是。 12、儒家有三不朽:、、。 13、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的思维方式,大体上分为、、。 14、先秦的思想文化主要指和。 15、《》最显著的特点是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成为实行儒道互补的最早的成功典范。 16、儒家将经籍《》《》《》《》《》尊为五经。 17、汉人的文学评论对象主要有三方面即《》《》和汉赋。 18、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 19、曹丕将文气大致上分为两类,清为之气,浊为之气。 20、作为创作时作家的心理特征,缘情又有三种情况即、、。 21、陆机论的主体心理包括:、、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钟嵘的文论思想分为:吟咏情性说、、、。 23、三教是指:、、三种文化思想。 24、儒道释三种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表现在:、、三大理论中。 二、名词解释 1、发愤著书: 2、诗无达诂: 3、象外之象: 4、兴趣说: 5、滋味说: 6、以己度物 7、物我同一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 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 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 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培训试题与答案.docx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培训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于2020年1月15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年第1 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起施行。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上市药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当遵守本办法。 3.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保证全过程信息真 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应当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依法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确保 生产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5.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履行 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对其取得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质量负责。 6.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规定 赋予药品各级销售包装单元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药品追溯,及时准 确记录、保存药品追溯数据,并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追溯信息。7.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生产监督管理,承担 药品生产环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工作。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药品追溯协同服务平台、药品安全信用档 案建设和管理,对药品生产场地进行统一编码。 9.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行政机关的网站和办公场所公示申请药品生 产许可证所需要的条件、程序、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试题答案汇编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中国近现代史纲》《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现代教育技术与当代科学》等自考资料,自考试题以及答案哪里找?最近在一网站发现资料,如获至宝,自考的朋友若正在寻求《教师能力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等自考资料,可以与大家分享一处——可参阅自考通关星的博客:进入网站务必在“谷歌”栏目 输入:“自考通关星新浪博客”找到资料试题答案汇编。《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修辞学》《文艺心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一、二》、《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西方文论》《教师能力学》、《现代教学设计与组织》、湖南自考《比较文学研究》《论文写作研究》《现代汉语修辞学》比较文学原理教程、赵炎秋、;论文写作概论、(论文写作研究)陈果安;汉语构件语法语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古代文论名篇选读》韩湖初、陈良运,中国书籍出版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冯特君主编;现代教学设计与组织、罗明东、高翔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历年试题答案、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试题答案汇编\胡经之主编、政治学原理、杨光斌、主编。加入QQ群号85783362 ,或联系上面的电话或15087电话004348。进入网站务必在“谷歌”栏目输入:“自考通关星新浪博客”找到资料试题答案汇编。 自考通关星更新资料如下: 中国古代文论(包括张少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皮朝纲、蒲友俊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韩湖初、陈良运,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解》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张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代文论读本李壮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李铎。) 教师能力学(李洪珍版)、《现代教学设计与组织》2000年版罗明东、高翔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包含胡经之版本北大出版社版本、华东师大出版社版本、西北大学出版社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 比较文学原理教程试题及答案、(比较文学研究)、赵炎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写作概论试题及答案、(论文写作研究)陈果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汉语构件语法语篇学试题及答案(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吴启主、岳麓书社、2002年版 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古代汉语、文艺心理学等资料。自考通关星的博客:进入网站务必在“谷歌”栏目输入:“自考通关星新浪博客”找到资料试题答案汇编。《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修辞学》《文艺心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

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论语为政》) 2.《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而在批判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_________”,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3.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_________”与“_________”与的文学批评方法。 4.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_________”的著名论断。 5.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_________”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_________”束缚的巨大作用。 6.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_______ 》和《 ________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7.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_________”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 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_________ ”论。 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 理论批评家 _________ 的著名书信体论《 ________ 》。 9.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__________ ”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10.明代袁宏道要求诗歌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提出了“ ________”说,这是与李贽的“________”说理论一脉相承的。 11.王国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__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 . 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 A.“不平则鸣”说 B.“疾虚妄”说 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 D.“发愤著书”说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和《》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提出了“”论。 7.“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着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的着名书信体论文《》。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的着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和“”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尽得”。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养护员GSP试题及答案.docx

精品文档 养护员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50 分) 1、药品储存对温度有很高的要求:常温库的温度为(),相应湿度为();阴凉库的温度为();冷库的温度为(),阴暗处是指温度为(),并且()。 2、养护员对库存药品定期进行()。一般品种,每季度检查(),效期药品和()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并认真填写()。 3、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对库存药品的有效期进行()和控制,采取及超过有效期自动锁定等措施,防止过期药品销售。 4、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遮光、 ()、防潮、 ()、防鼠等措施 . 5、药品与 ()、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分库存放 . 6、物料发放应严格遵守()的原则。 7、仓库的货物应码放整齐,在每一批号的货位前悬挂()。 8、仓库“五防”的内容:()、()、()、()、()。 9、仓库必须安装有适量的()和(),诱杀蚊蝇、飞虫及老鼠。 10、有一批物料,编码为“Y005160204”,系指()药材在()年()月第()次进库。 11、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工作的,应当具有()或者具有();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工作的,应当具有()或者具有()。 12、养护周期:每年()月份,应将中药材、中药饮片列为重点养护,每月检查,其它 时间按 ()循环检查。 13、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管理:合格药品为()色,不合格药品为()色,待确定药品为()色。 14、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垛间距不小于()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厘米; 15、对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等方法进行养护。 16、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养护过程中发现()、()、()等质量问题应立即在计 算机系统内锁定,停止销售。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0 分) 1.药品在库养护的原则为() A、以养为主 B、以防为主 C、以检查为主 D、以保管为主 2.药品库区色标管理中标识为绿色的是() A、不合格区 B、合格区 C、待验区 D、退货区 3.在汛期、霉季、雨季或发现质量变化苗头时,临时组织力量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检查为() A、三三四检查 B、定期检查 C、突击检查 D、上级检查 4.应严格实行专库(柜),双人双锁保管,专账记录的药品() A、针剂 B、处方药 C、麻醉品和放射性药品 D、非处方药 5.堆码时垛与墙的间距为() A、不小于 100cm B、不小于50cm C、不小于 30cm D、不小于 200cm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考研复习题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考研复习题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绪论部分: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1.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的学科? (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 (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 (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 2.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 (1)强调文艺源于情感,并对文艺的情感特征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中和”之美。 (2)认为大道由圣人表述于经典,因此圣人经典是文艺的最高典范,一切文艺应以儒家之道为指归。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3.名词解释:“三表法”。 (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第一讲先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

自考10401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试题 一、填空题(1分x14) 1、先秦时期,史伯与晏婴相继提出了()的美学观点与政治观点。 2、明确提出“技进乎道”观点的思想家是()。 3、司马迁最著名的文论观点是()。 4、第一部专门评价五言诗的专著是()。 5、“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是文论家()的名言。 6、“品”是()时期出现的批评术语。 7、署名王昌龄的《诗格》,把“境”分为“物境”、“情境”与()三种。 8、“穷而后工”是北宋文学家()首次提出的。 9、“文料说”是文学批评家()的重要观点。 10、“结构第一”是著名文学家()的戏曲理论主张。 11、将诗歌构成界定为“理”、“事”、“情”三要素的,是文论家()。 12、认为《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的,是文论家()。 13、第一个对屈原及其作品提出批评指责的思想家是()。 14、“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文学家()的著名观点。 二、单选题(1分x15) 1、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陈诗观风之风气的“季札观乐”,出自() a《国语》b《左传》c《论语》d《孟子》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3、认为“道”具有循环运动的特点,提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人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 4、“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出自() a《两都赋序》b《法言》c《西京杂记》d《文赋》 5、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 6、《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理论贡献主要是() a创作心理b艺术风格c文学发展d文学批评 7、最早运用“风骨”概念评论文学的人是() a陆机b刘勰c萧子显d萧纲 8、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 a陈子昂b殷璠c刘禹锡d司空图 9、“气盛言宜”的提出者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 10、提出“妙悟”说的文论著作是() a《六一诗话》b《沧浪诗话》c《原诗》d《薑斋诗话》 11、对文学创作过程的“情”、“景”关系讲得最透彻、最富辩证色彩的诗论家是() a王夫之b叶燮c王国维d严羽 12、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集大成者是() a李贽b金圣叹c张竹坡d脂砚斋 13、从理论上论述了文学语言向通俗化演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文论家是() a冯梦龙b金圣叹c李贽d梁启超 14、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民主自由观念和竞争观念的第一人是()

药品检验试题一. doc

药品检验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与()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2、2015版《中国药典》为第()版药典。 3、含量测定测定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原料及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可采用()、()或()。 4、药品贮藏项下规定的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或(),冷处系指()。 5、药用辅料生产用原料以及生产工艺应得到()的认可,药用辅料生产全过程中不得加入任何未经许可的物质成分。 6、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计。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 7、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系指用于()、()、()的标准物质。 8、2015版《中国药典》凡例中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的乙醇。 9、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为准。 10、()、()、()、()、()和()的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

11、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正文分为()、()、()三部分。 12、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鉴别项下通常包括()、()和()。显微鉴别中的()、()及粉末鉴别,均指经过一定方法制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特征。理化鉴别包括()、()、()、()等鉴别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药典中温度以摄氏度(℃)表示,微温或温水系指。() A. 10~30℃ B. 2~10℃ C. 70~80℃ D. 40~50℃ 2、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A. ±0.1% B. ±1% C. ±5% D. ±10% 3、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光区使用的光源是。()A.氘灯 B.空心阴极灯 C.硅碳棒 D.Nernst灯 4、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A.纯化水 B.纯净水 C.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D.蒸馏水 5、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毫克数不超过。() A.0.95~1.05 B.0.3 C.1.5 D.10 6、药典中规定,药品的近似溶解度中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的是。()

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前为课文篇名,后为作者) 1 《文赋》陆机 2 《诗品序》钟嵘 3 《文心雕龙》刘勰 4 《戏为六绝句》杜甫 5 《与元九书》白居易 6 《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 7 《论诗诗》(或:《题庐陵箫彦毓秀才诗卷后》)陆游 8 《答洪驹父书》黄庭坚9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王夫之10 《人境庐诗草自序》黄遵宪 二.名词解释 1.孔子这段语录,本意是在讨论君子的道德修养。后人受到启发,将其引申到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质,即质朴,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即文采,指人的外在文饰。孔子认为,缺乏文饰,就显得粗鄙;缺乏道德修养,则显得浮华。所以,孔子认为,文质彬彬才是真正的君子。从文学理论角度看,文质关系也就是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文质彬彬即要求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发愤著书说的主要观点为:一是“人皆意有所郁积,不得通其道”。指的是文学作者在遭遇不幸或挫折后,往往转而著书立说,从事文学创作。二是“述往事,思来者”。文学作者往往目光远大,把希望寄托于将来。三是“欲遂其志之思”。即对自己的理想追求有强烈的自信心,这是他们坚持写作的强大动力。 发愤著书说的意义,一是实质上是提倡文学要具有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性。二是司马迁把文学写作同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联系起来,扩大了情感表现的社会意义。三是发愤著书说在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韩愈“不平则鸣”、欧阳修“穷而后工”等观点,都可看到司马迁的影响。 3.王国维的境界说包含了两个内容:真景物与真感情。同时,他特别强调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表现方式(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与“云破月来花弄影”为例),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1.孔子论语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4.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7.西晋陆机《文赋》进一步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 8.陆机《文赋》:陆机,西晋文学家。 9.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10.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11.《典论?论文》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1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13.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认为是“直寻”。 14.钟嵘把诗经分为:小雅和国风。 15.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16.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出“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 17.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18.韩愈在《答李朔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 1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 20.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主张诗歌功利目的。 21.白居易主张诗歌达到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22.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之致耳。” 23.李清照著《论词》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4.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了“妙悟”说,这是他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 25.杜甫的组诗《戏为六绝句》. 26.王土禛是清初的诗人和诗论家,《带经堂诗话》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说。 27.《红楼梦》的开卷诗.“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8.王士禛认为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29.金圣叹说:“圣人之作书也以德,古人之作书也以才。”这是把作家从道德家中分离. 30.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31.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是讲意境性质。 32.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33.风骨:“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34.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35.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36.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37.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38.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39.《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40.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学考试资料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 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A、20 B、19 C、18 D、14 16、“光韵”是哪一位文论家使用的范围?() A、克罗齐 B、伽达默尔 C、本雅明 D、但丁 17、被称为“三M”之一的文论家是() A、萨义德 B、萨特 C、马尔库塞 D、巴尔扎克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马列文论资料 围绕【《马列文艺论著选读》系 陆贵山、周忠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整理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建议:论述试题,可尝试记主干,然后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 联系电话:15087电话004348、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一、单选(四号字体) 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作者是(马克思) 2、马克思的第一篇政治性文章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3、“风格就是人”是马克思引用的那一位法国作家的话(布封) 4、<<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发表于(1843年)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马克思)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为(巴黎手稿) 7、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已经同那一个政治团体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 9、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完成的标志性著作是(德法年鉴) 10、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不是非常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11、从理念世界中寻找美的哲学是(黑格尔) 12、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 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实践) 14、中的基本思想和宗旨所在是(阐明了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5、马克思把于人的联系和被改造的自然称为(人化的自然) 16、马克思在美学史上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美是劳动的产物) 17、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的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18、马克思提出人类劳动能够按照什么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 19、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使什么对象化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 20、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是(马克思) 2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见于与马克思的那一本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2、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 23、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4、提出“艺术表现感性事物的真理”的是(黑格尔) 2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几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3个)

药物检验工(高级)理论试卷(四)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药物检验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中国药典从( D )年开始分为三部。 A 、1953 B 、1995 C 、2000 D 、2005 E 、1990 2、 药品检验工作程序是(C )。 A 、性状、检查、含量测定、检验报告 B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原始记录 C 、取样、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与报告 D 、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E 、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检验报告 3、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收载在药典的(D )。 A 、凡例 B 、品名目次 C 、正文 D 、附录 E 、索引 4、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中的内容不包括(A )。 A 、试药、试液 B 、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 C 、滴定液 D 、标准品 E 、对照品 5、分光光度法中不影响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 )。 A 、溶液的温度 B 、溶液的浓度 C 、入射光的波长 D 、物质的性质 6、由于产品要进行检测,需要从399件产品中抽取样品,那么需要随机抽取(E )件样品进行检测。 A. 14 B. 3 C. 12 D. 10 E. 11 7、 中国药典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括的项目是(C )。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 姓 名 单 位 名 称 准 考 证 号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2、《》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著。 3、清代最富于创造性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人物理论。 4、“立主脑”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的《》篇中提出的。 5、我国古代第一篇词论专文是《》。 6、《》最显著的特点是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成为实行儒道互补的最早的成功典范。 7、儒家将经籍《诗》《书》《》《》《》尊为五经。 8、曹丕将文气大致上分为两类,清为之气,浊为之气。 9、儒道释三种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表现在:、、三大理论中。 10、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11、梁启超提出了小说的四种力,即:、、、。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以己度物 2、道家 3、言不尽意 4、用心 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荀子的文论思想 2、试述陆机的灵感心 3、概述李贽的“童心说”及他在小说评点上的理论成就 4、明清诗词理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四、论述题(20分) 论述发愤著书说的基本内涵及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文赋》 2、、《诗品》 3、、性格 4、《结构第一》 5、、《词论》 6、、《易传》 7、、《礼》《易》《春秋》 8、、阳刚阴柔 9、意境说、载道说、妙悟说 10、韩愈、柳宗元。 11、熏、浸、刺、提。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以己度物人类在原始时代,凡遇到自己不能理解不能解释的事物,便习惯以自身为衡量标准来推比、类比外物,这就是以己度物。 2、道家——以先秦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提出了以"道" 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本原。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庄子发展原始道家的思想,更强调"道"的从无生有、变化莫测的性质,认为万物都是相对的,提出"齐物"论,倡导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其文艺思想是反对儒家的教化论而主张自然真美,并提出创作主体的虚静心态和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 3、言不尽意:先秦庄子及其学派关于审美感受的特点的命题。在《庄子.天道》中提出。“言不尽意”既是哲学命题,也是美学命题。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其意是说,“道”是不可言传的,因为它是一个普遍、无限、绝对的抽象观念,人们的语言文辞不可能把它像一个有形有色的东 西那样,加以描述和规定。作为一个美学命题,意思是说,“意”即是美,美的境界是感受的对象,不能诉之于抽象的理智,只能通过直觉、想象和情感去体验,而不能像科学认识那样用语言去作明确的规定。所以“言不尽意”,乃正是审美感受的特点。这一命题对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批评方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用心——出自《文赋.序》:“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窍有以得其用心。”从字面上理解,“用心”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心之所在”,二是“心之如何用”。陆机“得其用心”是一个重要的文艺心理学命题,它所要深入探讨并努力揭示的,是创作过程中作家心理活动及心理功能的规律。后来刘勰受陆机“得其用心”的启发和影响,提出“夫文心者,为文之用心也”,并用“文心”作书名。 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近代有关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19 世纪 70~80 年代,早期改良派曾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口号,主要目的是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反对顽固守旧。到了 19 世纪末,发生了尖锐激烈的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事物都采取仇视和排斥态度。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积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