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周运星

湖南省汉寿县第一中学

【摘要】学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有利于加强沟通联络,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简单实用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我校在与企业联合开发“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并收到了较为理想的管理效果。但是,在完善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方面。因此,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和校园网的应用,是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学校管理;信息化;校园网络

学校信息化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活动效率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等具有深远意义。正因为如此,国家一直高度重视

教育信息化工作,自1994年启动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建设以来,特别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辟第十九章,论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任务,足以证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地位。

一、学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学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比如,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传递课堂教学观摩;各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模式等活动通过信息平台分享,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学校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教学信息化。如果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不提高,就不可能为师生创造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条件,就不可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管理工作是领导的事,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事,领导不带头走,教师就不会跟着走,所以只有学校管理信息化了,才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学校管理最具体的工作

在于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层面的。就物质层面而言,就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提供良好的服务。

为此,我校设立了六大职能科室和三个年级部,各科室部每天的日常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事务繁多,如:资源管理、教务管理、教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办公管理等各种管理活动,要想提高管理效能,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辅助作用才能有效地完成。因此各种管理系统、管理平台应运而生,比如,学校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广播网、监控网、网上阅卷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数字化校园硬件、软件系统。这些系统能否有效利用,能否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提高管理和教育教学效率,关键在于各系统质量高低,由于这样的产品很多且质量高低不同,则使用效果也不一样,特别是这些系统相对独立,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能选择好每一个子系统,且将各子系统统一在一个管理平台上供学校使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有利于学校与社会沟通

学校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特别是家校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了解社会对学校的办学反响和评价,便于学校改进工作,为了争取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和理解,学校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讯平台和通讯运营公司通讯平台进行通信联络,

这既能加强学校内部方方面面的沟通,也有利于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便捷的联系。师生在校活动是离不开消费的,选择好校园一卡通系统,能方便地、高效地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好良好的服务。

(四)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因此,我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广播网、监控网、网上阅卷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数字化校园硬件、软件系统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教师创建高效课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创设高效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够提供充分的交互性,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共同学习和个别学习以及学习互动能自如运用,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从而达到高效

的教学效果。因此,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有利于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所以学校建立一个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简单实用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非常必要。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从业企业多,涉及内容广。目前也有不少学校在上述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但真正将上述各个方面的系统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开放的、实用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还很少。我校经过慎重考察、认真研究,将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确立为我校办学特色之一,因此在学校管理信息化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

二、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过程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2001年我校信息化建设正式起步,先后建立了校园网、广播网、监控网、多媒体教室等系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也发挥过一些作用,但是,由于师生认识不高,系统更新换代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使用效率不高,设备闲置情况严重。特别是学校经费短缺和技术力量薄弱是最突出问题,怎么办?如何突破资金和技术瓶颈?一方面,学校领导集体通过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外出参观学习,特别是认真分析当前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时代所需,认真分析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的现状,最后一致认为,将学校办学特色创建定位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无论多大困难,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未来教育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给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教育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而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新课改正在大力推进,越来越注重个性化教与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和不断深化,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尽管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还有相当的差距,但电脑已经不是“物以稀为贵了”,以我们当地的情况为例,全是绝大多数学校都装配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由于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教育方式现代化评价机制不建全、教学软件资源匮乏以及来自教育观念的滞后等因素,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出现了有效使用效率偏低的现实。从教育投入和实际使用效能的比较来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有时不得不用“浪费”来形容。 一、教育信息化中要以“人的成长”为原则 (一)教师要树立信息化教学观念 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要增加一个工具,更应该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 (二)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师资培训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师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由于现有的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行而来,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的缺点,而其他各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更低,因此师资培训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学生应培养现代化学习观念 就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这里就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信息化。 具有现代化学习观念的学生,应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要有能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有一个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过程。此外,对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习惯和意识也要转变。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迈进,企业对内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侧面要求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本文将针对企业制约内部信息管理的难点,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推动企业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实践 一、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的难点 信息化管理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模式,而大企业管理仍然沿袭传统管理路线,因此企业在现有管理的基础上融入信息化模式,将存在一定的难度: (1)传统管理与创新管理的错位。相比于于大多数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的创新管理模式具有跨越性的特征,一般在没有承上启下原先管理模式的情况下,就直接推行,使得很多习惯传统管理模式的企业管理人员,觉得难以掌握和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可见企业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尚需一定的磨合时间。 (2)信息化软件管理的难点。信息化规划的缺失,使得信息共享出现问题,目前企业的硬件投入现状良好,但软件开发方面力度相对匮乏。某些企业拥有规模化的专业管理系统,但没有强有力的系统管理软件,使得这些系统无法

真正起到管理决策的支撑作用。再加上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未能结合自身的开发需求。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客观管理条件,这将决定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差异性,系统软件的开发,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为企业带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企业没有根据自己的管理需求而盲目模仿其他企业的信息化模式,很有可能使得系统的开发絮乱,缺乏规划方面的条理性,在系统建成之后,容易出现信息不畅通的问题,部门之间业务工作不协调,甚至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岛。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性建议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企业同样需要利用创新的模式提高自身的内部管理水平,而信息化是当今社会企业管理的主流模式之一,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优点,因此企业有必要对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并加强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一)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为促使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更加通畅,企业需要启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此笔者针对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客观存在的难点,提出以下几方面信息化管理基本原则: (1)管理理念的转变。解决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和信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 展规划 1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未来社会要求学校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当前很多发达国家教育领域都已相继建成了覆盖全国的以教育为服务内容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这种信息化网络以先进的应用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快了学校之间信息传递速度,为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应用环境,有效地促进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和科研合作,成为这些国家最重要的教育基础设施,推动了本国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几代新人的长远大计,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经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当前存在认识上的问题是: 1.大部分教师虽已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快速提高教学业绩,但对如何建设和发展,认识比较模糊。

2.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缺乏深入了解,对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还没有确立发挥各种教育媒体作用的观念。对教育媒体如何跟课堂教学和教室环境设计三者相适应的研究相当肤浅。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指导。 1.适用于校园辅助教育的软件资源太少,软件建设思路不明,课件制作问题上认识有偏差,受上级各种评比活动的导向影响较大。 2.骨干学科带头人对信息技术指导和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相应的教科研活动带动应用的开展。 3.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评估、教学管理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相应配套政策没跟上。 二、发展目标: 第一,继续全面推广应用视听传播技术,积极探索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

对于学校管理的几点看法

对于学校管理的几点看法 刘浪男 学校应该突出以个体成功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注重获得人生幸福的四大基本素质的培养(健康健美的身体素质、进取坚毅的心理素质、关爱自律的品德素质、适合自身的技能素质)。立意在个体获得人生幸福为根本,通过学生成才、具备基本素质、掌握实用技能,实现人生成功。 通过论坛的形式,不断学习更新前沿知识,及时发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学习和实践融为一体,把学校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以此推动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个氛围下实现共同的进步。 充分发挥自组织的作用,根据学校制定的规范引导,由学生、班级内部自己组织总结和检、评,以此锻炼学生。对良好的生活习惯、作风的养成,则严格要求。学校鼓励帮助学生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尝试,使其在亲身实践尝试中获得单凭说教无法产生的勇气、感知和自信。建立学生对学校各种工作起作用的评价机制和沟通机制。 强调以思想为指导,突出以兴趣为动力,以制度管理为激励和约束。通过科学的时间和空间的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最有效学习、休息、娱乐。 一般来说,教师工作的特点表现出较强的主体性,即教师劳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人智力性的学识能力,而且取决于他的世界观和道德、意志、情感等方面的修养。同时,教师工作的特点还表现在其劳动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而这种过程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意志和信念的考验。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是人性中非理性的重要内容,因而教师的工作需要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从而体现出非理性的特征。而且,老师是社会人,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老师的精神需要甚至比物质需要更强。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关键要在管理上关注老师对社会、心理方面的欲求,而不仅仅是关注老师的金钱欲望。 加强人性管理,增强对教师的情感关注,现代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学校管理者要了解教师的需要,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他们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正确估计他们的作用。要从内心上去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用过程和形式去限制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服务意识,变权力管理为服务管理,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在生活上要尽可能多地关心和理解教师。 办好一所学校,管理十分关键,它是办学的基础所在,尤其是民办学校,在生源参差不齐的状况下,管理的重要性尤显突出。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企业党建工作也正面临着与时俱进的要求。面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推进党建组织工作信息化进程,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和有效性,以信息化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本文结合实践,对如何加强和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建设;实践 一、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党建信息化是指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借助信息网络的传播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党的工作网络信息化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党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这对于党建工作创新、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加强和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 1、“软硬兼施”,做好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搭建高效运作的硬件平台,制定完备的制度体系,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整体进行推进,在稳步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总体计划,做到“软硬兼施”。首先要把党建信息化建设列入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要任务,形成考核制度,促进各级党组织根据自身条件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其次,建立统一的管理软件,进行统一管理和应用。第三,在实际运行中既要尊重党建工作规律和要求,又要适应信息化发展和技术条件,方便党建管理。第四,要认真做好党建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第五,党建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发展。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升级技术平台。第六,要加强党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点击力率,扩大影响力。 2、“打铁更要自身硬”,注重队伍培训与素质的提高 一要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培养一支专兼职骨干队伍。基层党支部书记首先要掌握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技能。二要做好培训,培养一支既懂党务又能熟练应用信息平台和具有技术服务水平并能提供技术支持的管理队伍。三要定期进行业务交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四要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党建信息化建设要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升科学化水平。 3、“固本培元”,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教育落实“三个面向”的战略之举,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之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强国之梦的关键之举。要更好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硬件配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制作与应用。必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要使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得心应手,像用黑板、粉笔那样习惯自如,就必须引导他们对教育信息化有全新的认识和定位。 首先,校长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程度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普及程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人,就没有告别昨天的勇气,就没有机会和明天握手。校长是学校的擎旗手,是学校工作的导航塔。如果校长不扑下身子钻研信息技术,不了解世界教育的前沿信息,仅凭老经验循规蹈矩泡时光,那么可断言他所带领的教师团队也只会抱着老皇历守昨天。即便能按照上级要求讲几节电教公开课,也不过是一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作秀课。只有校长对教育信息技术化认识真正到位,并勇于付诸行动,才能加快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步伐,普及教育信息化。 其次,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程度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程度。 当代人民教师,必须懂得:“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明天,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昨天。”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地球变小了,时空缩短了。教师作为知识化身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所有人都必须俯下身子虚心学习,不断充电,由过去的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课堂要呈现出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满足学生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的需求。实现上述目标,校本研修必不可少,但信息技术更重要。仅靠校本研修,很可能“萝卜炖萝卜还是萝卜”,要想有新跨越,必须借鉴与创新,而借鉴的有效路径就是借助网络平台。当然仅凭下载网络资源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创新,必须因材施教。否则,教师成了鼠标点击员,学生成了动画电影观众,由过去的黑板加粉笔的“人灌”变为屏幕加鼠标的电灌。课上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体现科学性、有效性,不能屏幕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动画代替板书。要使课件处于辅助地位,不能喧宾夺主。 再次,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规范程度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持久程度。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经常化、持久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能搞运动,不能虎头蛇尾,要使教育信息化工作如“虎头、熊腰、豹尾”,持之以恒地开展,学校应该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管理常规化、科学化。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水平及效率。本文主要根据湖南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管理信息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决定了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教学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规划》中明确表明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是我国目前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所谓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信息化应用在学校的各个方面,比如:日常的行政管理、学生及教学管理。在这么庞大的数据信息化管理中,管理人员发现大数据价值密度低,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其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即在教学管理信息化时,在教师及学生管理或服务中产生的数据经常都是未经过处理的“碎片数据”。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目前,湖南工业大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通过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高等院校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共享性。在教务系统管理中,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化处理技术,整合了统计、传输、检索这些优势,得出的数据既及时可靠又完整。 (2)有利于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教学管理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跟传统教学管理相比,新的处理方法在教学工作方面实现了4个统一,即数据打印格式、查询方式、处理方式与存储标准的统一。这有利于目前教学工作有序稳定的运转。 (3)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的公平性、透明度。例如: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试题卷库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章节范围、题型、难度、知识点等配题,要求自动选题、自动制作标准化试卷。考试用卷由试卷库中自动抽取,避免教师对试卷确定的问题,实现了教考分离,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考试管理的透明度。 (4)有利于加强教务管理部门与师生的联系,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及师生的满意度,提升学生选课的效率和各方面师资力量的利用率。 2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 湖南工业大学设有16个教学院(部)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有21个硕士学位点,51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34 50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52人,有教职员工2 581人。要对这么多师生的教与学实施有效管理,工作量是十分大的。目前,其使用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采用外包和内建相结合的信息化建设方法,外包是高校购买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体系结构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与C/S(客户机/服务器)相结合的三层体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实施目标 以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市教育资源库和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校园环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将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与学的转变、加强课程整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创建新型的现代化学校。 二、实施保障 1、各级政府在设备的配备和技术指导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以大连市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精神为指导,以各级政府的支撑为动力,学校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制度,保障实验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学校现状特点分析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学校现有学生数527人,班级数15个,教师数36人。学生来源为本学区、外区和外来民工子女。其中以本学区学生的比例居多。由于学校外区和外来民工子女家长自身的文化层次较弱,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到10%左右。家庭电脑的拥有率和上网率都偏低,不过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的实施,家长的信息化意识也会随着学校实验的进行而提高。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德育为先,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校园办公系统不够齐全,需要继续完善和开发。 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1、学校建有专题网页。

2、教师自制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3、部分学科购买了教学光盘资源。 4、市、区等教育信息资源库。 现有的资源少,对校外的资源的搜集和使用少,教师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较少,并且使用率较低。 除了量的增加,更需要质的飞跃,资源的类型要摆脱单一化,向多样性、实用性过渡,这样才会改变和日常教育教学脱节,使用率低的窘境。 四、主要任务 1、创设符合千山路小学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2、建设并完善学校应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 3、基于校本培训,开展多元培训,加速学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 4、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5、开展课题、专题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我非常有幸地作为青干班的一员参加了在武汉为期九天的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中专家们理论阐述、引经据典、谈心交心,无不使我产生共鸣。他们娓娓道来,环环相扣,给人启迪,促人反省,震撼人心。既气势磅礴,恢弘大度,又紧扣实际,细致入微。既让我们欣赏了名家的风采,又使我们饱食了无比精美的精神大餐;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九天下来,感受颇丰,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教育教学新动态,真正学到了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同时还对学校管理也有了许多新的体会和思考。 一、学校管理中要关心和信任教师 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 第一”的管理思想,我认为,这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应建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我觉得要教师用心教学, 就要得到教师的“心”;要真正地得到教师的“心”,就要真心关心教师、爱护教师,特别是尊重和信任他们。 (一)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 我觉得关心教师就要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把感动送给教师。比如我校在教师办喜事、丧事时,学校总会送去祝福与问候,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在过年过节,学校会请教师家属到学校做客,感谢他们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让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安心的工作;在教师生活上学校食堂专门开设了教师窗口,方便教师就餐等等,这些都受到了教师的好评。当然也有不足的方面,在一些细节上如果学校想的更周到一些,我想会更贴近教师的心。比如我校教师由于工作关系很多教师就在食堂就餐,学校为了关心教师也专设了教工窗口,但很多教师仍感到不便,特别每到学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xxxx〕24号)文件精神和《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发〔xxxx〕20号)要求,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老校区校园网始建于1999年,学校网站于xxxx年开通。xxxx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不惜重金,按照《江苏省“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从硬件建设来看,学校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局域网,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90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6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间,多功能阶梯教室4间,1000人学术报告厅1间,500人报告厅1间,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 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

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近几年在对外宣传、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已实现数字化办公。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办公应用软件。 我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整体规划和推进机制缺乏,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校本信息资源建设滞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教学等方面应用不足,网上教学、网上评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不强等。这些都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二、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阜宁中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城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从“建成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型智慧校园”的高度出发,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学校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教学来开展,要统一思想,然后再以制度的形式逐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二、强化学校的职业教育性质。首先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其次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是培养熟练操作人员的根本保障和关键环节,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企业参与问题,学校应统筹协调,结合“送教下乡”教学点,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成立校企合作联谊组织。由就业带动招生,从而建立起企业决定用人规格和质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义务分担,利益均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的问题。还有就是加强专业产业化建设。办学经费短缺是我校面临的客观事实。实行产教结合、推进专业产业化,也许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它既能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训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按照“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实施产教结合。结合专业设置创办家用电器维修培训中心、观赏植物生产实验

场、果蔬产品加工厂等。通过学校扶持这些企业性实体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教学走上融教学、实习、生产、经营、服务、就业为一体的产教结合之路。 三、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家型”师资队伍,是学校实施正常教学的根本保障。建议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着力优化师资结构。(一)立足岗位的校本培训。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教师搭建一个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平台,在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同时,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二)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学校应定期选送教学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教师到外地或相应高校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并鼓励专业教师考取各级各类的职业资格证书。(三)企业生产培训。学校应创造条件,将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集中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四)发挥企业的长短期专家优势,为学校培训教师,带动整体师资力量的提高。应制定计划和目标,定期邀请长短期专家来校任教。(五)聘请兼职教师。学校可以从企业和科技部门聘请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理论和校内实训课任务。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亲爱的朋友,非常感谢您的大驾光临!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是由我精心整理的新文档。阁下能在浩瀚的互联网蓝海中亲阅此文,说明我们思想一致,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完成同一个工作而努力。相信阁下通过阅读此文,通过我们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如果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篇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理解和体会 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解读》学习和郭绍青教授的详细讲解,让我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后一阶段的任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现把我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简单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修养是工作完成的基础 首先,了解了能力标准和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及依据,了解了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明确了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与能力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对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师专

业发展”方面提出的不同要求,形成了三个课程系列,构成了培训课程框架。了解了四类课程主题相对应的能力要求,知道了依据四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具体培训课程。 第三,了解了如何设计课程,形成课程体系。了解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的开发。 第四,了解了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要点。 第五,了解了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要点。知道了当培训机构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超市”之后,就要进入课程实施阶段,即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这些都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云课堂”、“翻转课堂”、“微课”、“微课堂”、“饥饿教学法”等等无一不冲斥着整个脑海,不由笑曰“我们被洗脑了”。从培训前的不知到知,从听说到了解,我对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任务和需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和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

对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对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也是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制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在宏观战略和具体操作上指导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帮助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益。 1 前言 对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企业明确信息化的战略和目的,有助于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计算并提高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改善竞争表现,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不失时机地抓住和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技术成果和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切实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调查分析显示,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过程逐步得到提高,绝大多数企业为信息化建设做了多方面的准备;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信息化应用环境继续改善;信息化应用给企业带来了积极变化和明显效益,企业对信息化效果的满意度提高,信心、决心增强;企业信息化的预算增加、投入力度加大,下一步重点将转向应用集成、信息共享和数据整合。 广州片区办公场地部署了800多个网络节点,共有500台工作站本地(LAN方式)接入公司网络,共享20Mbps LAN 专线连接Internet。另原开发的“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根据原公司的组织结构、业务范围、管理特点以及传统管理的弊端,有针对性开发的集成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三层管理体系,通过一个基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办公自动化平台,使总公司、分公司以及项目部之间通过网络及时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可及时了解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信息,及时处理和反馈工作中的问题,解决了因管理涉及面广、管理机构多、管理数据量大、机构分散导致的各部门之间协作配合难、管理效率低以及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等复杂的管理问题。 2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2.1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难点 (1)是信息化不是硬指标,缺少内在动力和外在压

学校教育信息化方案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信息化的学校,是以学校为对象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它将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通过信息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程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日新月异,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正成为营造新型学校文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推动着学校教育飞速创新与发展。信息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学习活动的开放性;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学习方式的创新性;教学方式的民主化。 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资源充实、丰富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新形势下,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已成为迫切需要。为适应这一需求,也为了使我我区各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进一步,我们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我区各校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现从以下四个方面: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优化的教学设计以及培训方案来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在广大教师参与的情况下,特制定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教育信息化设备初具规模, 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发展目标 (一)切实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 1 、教师全员培训

我对学校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各位领导,老师: 早上好!能有这样一次发言与锻炼的机会我深感荣幸。 在上周例会上,刘校长带领我们温习了一下学校的历史,得知我校距今已有八百六十多年了,一时间内心复杂了很多。多了一份对这所老校的敬畏之心,为能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又有了几分忐忑不安,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原泉教师。 优良的教育教学业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得益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营造富有激情、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我们在新一轮领导班子带领下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下面我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加强学校管理两方面谈谈自己一些不够成熟的想法。 一、认真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陶行知老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作为老师就不能满足于现有的那点知识,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地提升自己。老师除了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外,还要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学生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组织者,好的领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方案。 2.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老师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工作和中心环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观念是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时常采取“我说你听,我念你记”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教

企业信息化的利与弊

企业信息化的利与弊 张馨方 摘要:从本质上讲,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应用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加强企业运作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治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应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互联网和软件等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并充分整合、广泛利用企业内外的信息资源,进步企业生产、经营和治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比如,大量企业都建立企业网站,利用它发布企业信息、产品信息等,使这些信息可以很方便、很快捷地传递到各个角落,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它们当中的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初步实践中得到了好处,同时也开始尝试使用搜索引擎、企业邮箱、信息化模块化产品、CRM(客户关系治理系统)等信息化技术。 正文: 1.中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国企业信息化意识明显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企业信息化工作在提高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方面正在形成巨大的潜力。 调查中近50% 的企业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和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其管理和业务水平,还有30%的企业表示在未来一年内将启动自己的信息化项目;信息化投资的焦点从大型ERP项目及财务应用转向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及客服应用。 在总体水平提高的同时,仍与全球领先水平有较明显的差距;从成功实施信息化的四大影响因素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差距;从管理角度看,还面临许多事关信息化成败的关键性挑战。 企业高层领导人对信息化的意识有明显提高,但在战略落实、机制保障、执行力等方面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化进程和信息化程度有明显差别,相当多的企业在推进信息化进程时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 实施信息化/互联网解决方案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回报率。研究表明:50% 的受调查企业当前在实施信息化项目;90% 的受调查企业计划在两年内实施信息化项目。 信息化项目主要包括:目前66%集中在ERP和财务应用上;有74%~86% 准备投入ERP、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客户服务和生产制造等信息化应用。 政府对企业互联网应用的推动作用明显。 IT相关行业或具有跨国业务的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互联网服务、银行和金融、系统集成商和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在中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而服务娱乐业、公共事业、房地产、能源等传统行业的总体水平则偏低。 中国企业与全球500强企业之间在信息化方面还存在多方面的差距:全球最佳实践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网络就绪水平)比国内企业高出38%。 2.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信息不明、家底不清、经营状况信息紊乱,导致企业重复采购、库存臃肿、生产管理不规范、组织流程混乱。

对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认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不是替代基层学校的管理,而是在“促进学校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为学校领导施政减负”这两个目标上多做文章。本学期,教育局叶副局 长与中教科领导做了三件大事,基本实现了以上两个管理目标。这三件事:
一是重视学校常规管理的过程监控。教育局中教科在叶副局长的带领下,多次组 织下校调研,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常规检查。这些都是在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完 善与管理制度的落实。比如,进一步明确分管教学副校长的职、权、责,这实际上 是在帮助学校理顺各部门间的内部管理关系。这绝不是给副校长加压,而是让分管 教学的副校长工作起来更加理直气壮、更有明确的方向。
二是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不断提升。中教科把学校开展教师基本功考核工作列 入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专门发文进行部署,这有助于学校领导把管理重点转移到 师资队伍素质提升这个管理基本点上来。各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特 别重视教育局提供的这个契机,努力干他们原本想干又不好办的事。
三是重视学生学习基本习惯的养成。进修校中研室开学初就下发了《关于加强中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六点建议》,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中教科专门把它 列为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各校领导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有的学校开了学习习惯 的主题班会,有的学校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问卷,长乐三中还让老师撰写“如何养 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专题文章。各校正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养成。
根据叶副局长的要求,我室于本学期初提出了学校工作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学校的管理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学校的教学管理以课堂教学管理为 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与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想就常规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几点个人建议,仅供各位同行讨论,以便 在即将召开的教务主任会议上作进一步研讨。
一、教案可否采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簿
各校可独立或联合设计统一的教案簿,这有利于引导教师规范地书写教案。实践 证明,凡是采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簿的学校,教师在教案编写方面都比较规范,项目 也较完整。
教案设计中要保证有以下十个项目:一是日期、周次与课时;二是课题名称;三 是课型;四是三维目标;五是教学重难点;六是教具;七是教程。教程中要有“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八是分层作业布置;九是教学记;十是“板书设计”。 有的学校还可以考虑增设“作业反馈”这个新栏目,用以记录学生共同错题及作业需 要帮助与订正的学生姓名等;还有的学校可加入“主要教法”这个栏目,以增加教师 的教法选择意识。

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

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 1.学校信息化的规划 学校要根据地方政府的整体规划以及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条件,制定本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对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进行管理监控。学校信息化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三年规划、学校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应该从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角度思考,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具体方面与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因素和保障因素综合考虑。实践证明,学校信息化规划的制定需要区域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推进和相关业务部门的深人指导。 2.学校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必须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成长、学校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制订一系列政策、规范和标准,以规范和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化、秩序化。学校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不应该由学校制定,而是由区域信息化应用推进相关业务部门根据本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来制定。 3.学校信息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需要经费的保障,首先学校领导要有信息化经费投入的意识,同时要合理投入,信息化投入经费不仅仅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所需要的经费,而且还应该包括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更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管理等方面具体应用中所需要的经费,还应该思考为鼓励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应用推进所支付的人员奖金等。而且,学校信息化经费投人不应该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根据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的规划制定长远的经费预算。 4.学校信息化的安全保障机制 目前,学校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到学校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推进的重要问题,病毒、黑客攻击、不健康信息等威胁着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因此,学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学校信息化安全保障的内容具体包括技术安全与制度安全,一方面,构建积极防御的安全保障框架;另一方面,建立网络安全事故管理机制、学校网络安全规定等。对于一般中小学来说,可以考虑购买专业网络安全公司的服务,对于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学校可投入一定经费和人力进行自主研发。 5.学校信息化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效果的价值进行判断,对于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也同样如此,学校信息化的评价与考核对于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对各部门、各位教师开展信息化具体应用的情况建立考核评价制度,通过日常的考核,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对教师个人与学校各部门进行奖惩。 6.学校信息化的管理机制 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建设要从学校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管理者等方面思考,要建立要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的组织机构,选好学校信息化的管理人员,明确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与权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