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方针

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方针

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方针(1949年——2009年)
1、 建国初期教育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为人民服务”、“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0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
2、20世纪50年代教育方针: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3、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
4、、改革开放初期和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方针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劳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三个面向”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方针: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

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为对新旧世纪交替时期,我国教育发展蓝图的总体设想和规划,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教育法》正式颁布,教育方针也明确写入《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
6、新教育方针: 200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从建国初:“为人民服务”、“为工农服务”、“为建设服务”——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革”时期:“为阶级斗争服务”——20世纪8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