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小教134 顾嘉男136331855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P15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课标中针对不同学段对“估算”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具体如下(第一学段)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第二学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由此可见,随着学生学段的增加,对估算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五年级上册,因此整节课的重点是围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要让学生感受估算的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具体选择何种方法要以合适的背景作为基础。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经给定了数量和合适的量纲,我们需要做的是得到上界或者下界,为此要对给定的数量进行合适的放大或者缩小,然后凑整计算。由此可见本节课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估算,还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判断。

依旧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和数据特征灵活地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有条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自觉性,感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点: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估算,估算不是近似算,更不是精算以后的四舍五入。此外,估算也不是估计,估算也是要算的。据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估算问题要有一个合适的背景,否则就是失去了估算的意义。其次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估算。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主要方法是进一法和去尾法。其实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质是得到这个估算问题的上下界。所以估算问题,我概括出来的关键就是找上下界。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选择合适的方法找到上下界。

三.教法设想

(1)合作学习法,针对ppt上出现的实际问题,由学生四人小组之间合作交流,给学习方法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使学生由更多的参与机会。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各个小组的代表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3)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整堂课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适时点拨的作用,和在最后带领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收获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尝试方法,自己感悟方法的优劣和适合。

四.学法渗透

在史宁中老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中提到了一条关于数学思想的准则,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数学思想。一是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所必须依赖的那些思想。二是学习过数学的人与没有学习过数学的人的思维差异。那么通过

这节课的学习,我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了如何在一个合适的背景下去估算,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的思想。比如说进一法,往大了估,如果够了,那么一定是够了。去尾法,,如果往下的估,还不够,那么是真的不够了。这两种思想的渗透在数学中就是上下界的极限的思想。但一般来说,因为阅历不够,小学生是很难理解上下界这种具有逻辑背景的概念的。假如渗透在生活中呢?

我觉得有一点学生在学习后会有感悟,在相同的条件下,原来观察问题的视角不一样,可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那么留给同学们一个问题,同样的时间背景,假如我是竭尽全力在做一件事就像进一法这样,或者我毛姑姑的弄一下就跟去尾法一样的态度,那么我做事的效果是不是相同呢?当然这是题外话。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环节:

1.复习引入

2.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3.应用估算,培养数感

4.小结

1 ,复习引入

该节内容是在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小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等知识后,因此我复习引入,通过一些体现简便运算的计算题,让学生不仅复习到了之前学习的知识,也同时感受到了简便这两个字的意义,也间接的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估算呢?有一个原因就是简便。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形成铺垫。

2.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出示问题,学生进行理解。

小学生正处于皮亚杰所论述的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和认知较弱。因此对题目的理解是第一步,必须完全对题意有了高度的认识后,才可以对后续的问题进行探究。我会将题目信息转化成表格信息,这样会显得较为清晰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对大体内容的理解。

(2)合作交流

对于问题的理解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每个人都思路都不相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在合作中探讨中学习。我在这个环节中安排学生自主的进行合作交流。

(3)讨论研究

虽然有一千种思路,但是最优的思路是有限的。所以学生们经过讨论,自己发自内心的决定哪一种是方法是应该学习的,什么时候该用哪一种方法。这些都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你们要用什么方法。这其中的学习都是学士自己感悟出来的。新世纪的教育理念下人才的培养是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其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好学生讨论,并且及时给与肯定点拨。

3.应用估算培养数感

数感是数学素养的根本之一。而估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意识、理论永远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永远常青。在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估算的方法后及时应用巩固。在这个过程中感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应选择设计简单的,能够说明问题的背景,在学生初步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及时应用,及时感悟。如下题

4 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并且形成一个框架结构,符合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之间的潜移默化。触类旁通。并且感悟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已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三、说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受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四、说学法 本节课让学生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说课稿 一、说教材说目标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页例三及相关练习。“用除法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除法计算进行教学的。学生在获得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后,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将起到垫石铺路的作用。 教材的编排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建构形式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运用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的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方法说模式 (一)说教学模式 我校的教学模式是:核心导学,当堂训练。 我校的6个教学流程是:预习指导,预习交流,小组讨论,教学点拨,展示提升,反馈总结。 结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根据本节数学课的特点,我使用的教学模式是:1、复习旧知2、情景引入,明确问题3、合作探索,解决问题4、当堂训练,强化知识5、课堂总结,知识提升。 (二)说教学方法 在教材处理上,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直观演示、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搜集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解决数学问题》说课稿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例题7及相关内容。 教材编排特点: 例7将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于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对照编排,设计了两个情境相似、数据相同、问题相同但数量关系不同的问题,在“解答正确吗?”的环节,以文字出现了回顾检验的内容和顺序——先检查图再检查算式,教给学生回顾检验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技能与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1~6的乘法口诀都学完了,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我们来玩对口觉的游戏好不好? 师生对口决,复习1~6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帮忙解决两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7),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道题中都有4和5,但意思不一样。 生2:第(1)小题中有4排桌子,而第(2)小题中只有两排桌子。 生3:第(1)小题中的4排桌子都一样多,没排都有5张桌子;第(2)小题中的两排桌子不一样多,一排是4张,一排是5张。 师:同学们很认真,分析得也很透彻,那么该怎样回答呢? 生;我们可以先根据题意画出图,这样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分析题意,检查思路对不对。 师:对,画图更直观形象,画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代表桌子,现在就试一试吧,然后再解答。 学生尝试画图并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并板书。 二、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问题,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教材64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4=20(张)(2)5+4=9(张)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08《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第68页——69页的例题1、练一练及练习十一第1—3题。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增强策略意识,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假设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怎样假设及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说教法和学法 (1)引导发现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3)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1、在导入部分,从替换的意义入手,课件出示《乌鸦喝水》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乌鸦喝水的故事,重点说说故事中是把什么的体积替换成什么的体积,唤醒学生替换有关的经验。 过渡语:乌鸦都能想出了这么妙的解决办法,用石头的体积替换了一部分水

的体积,使水位升高了,喝到了水,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替换) 二、探究新知,探究策略 课件出示两道准备题: 1、算一算:假设老师把720毫升的液体倒入9只小玻璃杯里,正好都倒满,每只小玻璃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假设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6个小杯中,正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第一道题是初步感知假设的方法以及如何假设,第二道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式,同时也是本节课新知的生长点。通过这两道题帮助学生在新课的教学中能联想到将小杯换成大杯,或者将大杯换成小杯,为解决新知打下有效的思维基础。 3、课件出示例一: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一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注意:这道例题的呈现改编了例题,缺少了条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720毫升是1个大杯的容量与6个小杯的容量之和”,也就是出现了两种未知量,这也是产生困难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讨论:还需要提供一个怎样的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学生的关注点将自然地聚焦到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的关系上,这是假设的依据。 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种关系:A、倍数关系,B、分数关系。这样的情境能为学生学习假设策略提供空间和机会,使假设的策略呼之欲出,非常自然。 4、教学例一 (1)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假设成“小杯”,或把“小杯”假设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假设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引领学生发现假设的依据。根据这句话你能想到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的第三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1~9的乘法口诀求商,大多数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已知总价、数量,求单价或已知总价、单价,求数量的应用题转化为以前学会了的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的应用题,需要学会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并学会验算。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掌握简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并学会验算。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交流讨论完成练习。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熟悉解题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请大家完成下面两个题。 12个笑脸,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8颗红心,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2.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小结。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或者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4.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去商场里看一看吧! 2.出示主题图,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球9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辆小汽车?元 3.小明要帮地理老师采购一些地球仪,就在这时遇到了一个难题,请看图。

二年级下《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叙永县西外小学:朱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73页《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理解教材,读懂课标. “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虽然贯穿于第一学段的每个教学内容,但是以单独的小节出现,这是第二次,第一次出现是在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中让学生学会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几个几是多少?”这类问题。这一次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表内乘除法,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设计的,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注重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新课标》中第一学段的“解决问题”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教材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目标,进行了巧妙的编写。例1以到书店买书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场面为素材,呈现出学生实际生活中数学问

题,体现了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关注学情,理清思路。 二年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虽然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正确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却不能完整,清楚的表达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解决,而且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控能力弱。所以,如何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设计本节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组织好课堂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我一直深思与关注的问题。 三、把握目标,确定重难点。 综合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对学生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序地表述解题思路,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有序地表述解题思路。理解不同解法的算理。 四、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教师试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乘法的估算》

教师试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乘法的 估算》 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水平,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使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一、猜一猜 师:(电脑出示校园图)“同学们,谁了解我们学校多少啊!” 师:我们学校学生的人数有多少?(提供信息:大约是1700人,比1700人少)板书:1700 生1:1680师:少了生2:1695师:少了 生3:1699师:对并板书:16991700 师:我们学校的老师人数是多少?(提供信息:大约是70人,比70人多) 板书:70 生1:71师:少了生2:78师:多了 生3:75师;还是多了生4:73师:对 并板书:7370 师:我们的多功能教室的座位有多少个?(提供信息:大约是180个,比180个少)板书:180 生1:178师:多了生2:177师:真聪明

并板书:177180 师:我们学校的电脑有多少台?(提供信息:大约110台,比110台少) 板书:110 生1:109师:多了生2:105师:少了 生3:106师:你真棒!并板书:106110 师:这些数中1699、73、177、106是什么数?1700、70、180、110是什么数?那么它们之间能够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生:准确数,近似数。约等号。分别写出约等号。 板书:1699≈170073≈70177≈180106≈110 师:约等号象什么啊? 生1:“约等号象波浪一样,等号是直直的两个短横。” 生2:“我觉得约等号象飘扬的国旗。” 生3:“我觉得约等号象是等号喝醉了酒一样,歪歪扭扭的。” 师:揭示课题,板书:乘法的估算 二、学习新课 师:学校关心每一个学生,准备购置一些物品。 师:(出示电脑)每台电脑4980元,要购买6台大约需要多少钱? 生1:4980+4980+4980+4980+4980+4980=29880 生2:4980×6=29880 生3:不对,它只要大约数,不需要准确数。

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说课稿 说教材: 我上的这节课是苏教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例1提供了两个稍复杂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其面积是否相等。教材引导学生将它们转化成长方形再作比较,从而初步体验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化繁为简的作用。教材又引导学生回忆运用转化策略曾经解决过的问题,从而将以往运用的一些数学方法上升到策略的高度,以增强策略意识。“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3题分别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加以解决,从而深化策略的认识,提高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说教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说学法: 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观察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同伴互助法: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得不同的发展。 说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说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说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说教学流程: 一、交流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确定转化策略 1.课件出示两个图形,先让学生猜一猜,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然后再让学生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2.由于两个图形不能直接计算出面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出两个图形的面积,然后再比较。(这里本来是要让学生去操作一下的,就是先把方格线补画完整,然后再去数格子,从而分别计算出两个图形的面积。但出于时间关系,就没有这样做,我觉得就算没有亲自去数,学生也会知道这种方法不简便) 当然,也会学生提出“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以后再计算”的方法。这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然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从而让学生清楚转化的依据。说完以后借机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转化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即如何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知识,理解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以及掌握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为以后解决问题积累一定的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我认为本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学习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难点:是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中,经历使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同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很多数量之间都存有着倍数关系。使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多说,既培养了学生对数学术语的表述水平,又加深了对知识理解。 3、精心设计练习题的类型,培养学生灵活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学过程将分以下环节实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导入,直奔主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乘法估算 一、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校的市级教研课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效提问”专题研究实践而设计的。设计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本专题的研究实践,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各种方法融入了教学当中。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变换,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说教材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的策略基础上,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数来计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笔算末尾有0的数乘一位数的后面,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把估算方法的应用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切实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4.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白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估算习惯。 题。 (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

2015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已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是:根据不同实际问题的特点,通过合乎逻辑的思考,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出符合要求的各种情况。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游戏方式引入,以帮助王大叔“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一一列举”,并能熟练运用“一一列举”这种策略去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采取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思维冲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说学法:本节课让学生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发现等学习活动,课前我准备了一套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22根等长的小棍、表格。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知识我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教学:(一)游戏机导入,体验列举;(二)弄清题意,引发需要;(三)尝试列举,感知策略;(四)反思回顾,加深理解;(五)拓展应用,丰富体验。 (一)游戏机导入,体验列举 游戏的方式更容易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4人握手,每两个同学只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手导入。并找4位同学演一演,更形象的展示握手过程,顺势板书所有握手情况,并揭题。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主题。告诉学生用列举的策略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进入到下一环节。 (二)弄清题意,引发需要。 1.出示例题图,提问:中你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题意。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条件,主要明确以下几点:

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的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页42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材分析 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数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但并不出现名词。 2、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并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5、教学准备 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文文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篇1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说课稿(详细)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说课稿 天长市秦栏小学吴晏 我说课的内容是《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解读教材,明确目标。 1、教学内容 《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第1课时。 2、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小芳家果园”的情境,呈现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列表”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它将为以后学习用列表等方法来解答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初步体会“列表”策略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比较复杂的信息,能根据列表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 ②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

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③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把握和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认为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列表”策略的价值,并能主动运用“列表”整理、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会主动运用“列表”策略整理相关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二、分析学情,确定教、学法 1、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本节课只是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加深,呈现的信息更复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2、教法与学法 ①教法: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所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我综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乌鸦喝水、帮助小芳解决果园里的数学问题等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好学。 引导发现法:以教师的有效“引导”为手段,学生的自主“发现”为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交流等活动,主动参与“列表”策略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会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去掌握新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乐学。 ②学法: 本节课我融观察、操作、合作、比较、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我还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泾源三小:xxx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例5,例5借助于主题图”划船”,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图中有22个同学,每4人一条船,他们最多可以租几条船。教材呈现了两个学生的不同方法,分别是口算和笔算,目的是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恰当地选择计算方法。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课也是后继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及相关解决问题的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2、使学生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的问题,并能正确写出商

和余数的单位名称。3、在观察思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介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情境创设法和设问启发法,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课中创设“划 船”“买面包”等情境,同时结合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围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一知识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地向学生设问,促使学生动脑思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听讲注意力。 三、说学法。 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探索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课中学生借助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独立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在探究中学生不断提升认知水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中学生将已掌握的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知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技能等迁移到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来,使迁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努力做到“举一反三”。 四、说教学过程。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的例3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想一想”是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生活中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2、将处罚扩展到连续量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五、教学准备 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 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文文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数学 刘忠诚 一、 说教材 《用估算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要求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知道得数大约是多少就可以了,这就需要估算;学习估算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头验算建立数感为今后学习乘法、除法估算打好基础。在教学口算、笔算的同时也教学估算,在以前的练习中也散落着一些估算的习题,只是口头的练习没有书面表达。估算是要求学生理解求和估算的方法,并会用算式表示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通过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继续培养学生的“四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与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是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学习难点是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估算的意识。 二、 说教法和学法 计算类的课大体说来较为单调和枯燥,二年级学生的自制能

力也不强,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疲劳,因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猜价格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层层深入。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从贴近生活的购物情境里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自主探索加法估算的方法,从而达到增强估算意思和能力的目的。 三、说过程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准备分四步来实现我的设想。 (一)、复习引入 教师呈现如下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口算。 300+200= 400+600= 5000+4000= 700-400= 500-300= 700+900= 7000-4000= 1500-700= 学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掌握的很好。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用加减法的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 教师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巩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为学习估算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教师呈现第96页例13的情境图。 师:请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信息和问题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