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青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5年青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5年青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5年青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5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

(2016年3月17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措施,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入推进蓝色引领、全域统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909.70万人,增长0.56%;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90.22万人,增长0.54%。

表1: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分布情况

区市数量(万人)

总计909.70

市南区 57.16

市北区107.27

李沧区 54.38

崂山区 42.99

黄岛区149.36

城阳区 69.17

即墨市120.20

胶州市 87.60

平度市136.21

莱西市 75.47

高新区 9.89

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9300.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98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026.46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4909.63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比例为3.9:43.3:52.8。人均GDP达到102519元。

图1:“十二五”时期全市GDP总量及速度

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093.4亿元,增长15.1%(现价),占GDP比重为22.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589.8亿元,增长16.1%(现价),占GDP比重为27.8%,占服务业比重

为52.8%。

表2:2015年青岛市分行业增加值

行业总量(亿元)增速(%)

全市生产总值 9300.07 8.1 农林牧渔业 379.06 3.6

工业 3547.60 6.9

建筑业 486.83 8.9

批发和零售业 1167.98 8.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54.72 6.7

住宿和餐饮业 194.02 1.8

金融业 588.28 12.9

房地产业 479.93 11.1

其他服务业 1801.65 10.5

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2713.7亿元,下降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6.3亿元,增长12.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22.9亿元,增长13.8%。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 1200.1亿元,下降10.4%;其中,国内税收722.6亿元,增长4.5%。地税税收收入674.3亿元,增长12.6%。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涨幅为“十二五”期间最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3.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8%。12月份市区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下降2.2%;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0.3%。

表3:201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名称累计(上年同期=10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2

非食品价格指数101.0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3

消费品价格指数101.2

一、食品101.7

#粮食101.5 猪肉110.9

蛋 90.1

鲜菜109.4

二、烟酒102.3

三、衣着102.8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0.6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3.8

六、交通和通信 97.2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2

八、居住100.3

图2:“十二五”时期全市CPI年度同比上涨幅度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5万公顷,减少331公顷;花生播种面积8.2万公顷,减少0.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21.4万吨,比上年下降0.5%;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579.1万吨,下降2.7%;花生总产量34.6万吨,下降13.2%;水果(含果用瓜)总产量118.7万吨,与上年持平。现代农业园区695个,新增100个;“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805个,新增182个;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覆盖全市标准化园区及“三品一标”基地比重达到85%。

图3:“十二五”时期全市蔬菜、粮食、水产品产量

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万公顷。林木绿化率40%。

全年肉类总产量54.7万吨,下降8.2%;禽蛋产量18.3万吨,下降4.3%;奶类产量35.4万吨,下降5.7%。

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包括远洋捕捞)109.1万吨,下降0.3%。海、淡水养殖面积4.9万公顷,下降2.1%。远洋捕捞量13.6万吨,增长94.6%。

农机总动力854万千瓦,增加27万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9万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4万公顷。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分行业看,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2.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

造业增长10.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1.0%;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7%,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3.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2%。

表4: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指标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计7.5

其中:轻工业7.5

重工业7.5

其中:国有企业 -0.3

集体企业 -0.4

股份合作企业 -6.6

股份制企业8.4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6.8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12.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349.8亿元,增长7.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9.4%,占比为41.0%,较年初提高0.27个百分点;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产值增长7.8%,占比为75.0%;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2%。

表5: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 彩色电视机万台 1736.2 1.2

其中:液晶电视机万台 1736.2 1.2

家用电冰箱万台872.1 12.8

家用洗衣机万台595.1 0.7

房间空气调节器万台623.2 -9.1

卷烟亿支557.4 -0.5

啤酒万千升156.0 -4.1

碳酸钠(纯碱)万吨 68.9 1.6

橡胶轮胎外胎万条 5179.5 6.2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535.0 -12.6

粗钢万吨154.6 -27.9

汽车万辆 86.1 11.8

动车组辆 2070 7.7

金属集装箱万立方米 2140.3 15.5

原油加工量万吨 1288.1 -16.6

发电量亿千瓦时 173.5 -2.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15.2亿元,增长6.8%。实现利税1754.9亿元,增长15.0%。实现利润937.3亿元,增长15.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3.3亿元,增长32.8%;集体企业86.6亿元,增长13.1%,股份制企业577.8亿元,增长1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9.7亿元,增长12.6%。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86.8亿元,增长8.9%。实现利税总额83.4亿元,增长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农村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6555.7亿元,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15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投资3253.5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投资3187.2亿元,增长12.1%。

表6:2015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增速

行业投资额(亿元)比上年增长(%) 总计6555.7 14.2

农、林、牧、渔业115 9.8

采矿业12.1 -9.8

制造业3059.4 15.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4.3 55.2

建筑业107.7 21.2

批发和零售业287 19.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84.7 54.4

住宿和餐饮业58.8 7.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8.6 15.2

金融业 4.5 -51.2

房地产业1347.1 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96.2 9.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8.7 6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54 39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9 -5.3

教育77.7 5.6

卫生和社会工作21.4 70.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26.1 -35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68.5 31.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6894个,新开工项目6120个,竣工项目5074个;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含房地产)15951.9亿元。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524亿元,项目建成投产率73.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9%。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22.3亿元,增长0.4%;其中,住宅投资756.9亿元,增长3.5%。商品房销售面积1418.6万平方米,增长21.9%;其中,住宅销售1239万平方米,增长21.2%。

图4:“十二五”时期全市商品房销售情况

全年全市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的新开工项目(含房地产项目)545个,减少172个。从区域分布看,市区新开工项目266

个,四市新开工项目248个,红岛经济区新开工项目31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青荣城际铁路引入青岛枢纽相关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33.4亿元,本年完成投资33.4亿元;青岛-海阳城际(蓝色硅谷段)项目计划总投资194.7亿元,本年完成投资55.6亿元;红岛-胶南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135.5亿元,本年完成投资34.6亿元。重点板块建设:2015年西海岸经济新区完成投资1714.7亿元,增长15.8%;蓝色硅谷区域共有在建产业类项目(房地产开发类除外)210个,比上年增加12个,完成投资346.3亿元,增长15.8%,其中:核心区在建项目57个,比上年增加17个,完成投资211.2亿元,增长37.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13.7亿元,增长10.5%。分地域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109.1亿元,增长10.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04.6亿元,增长9.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246.0亿元,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67.7亿元,增长11.9%。

全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05.6亿元,增长9.6%。限额以上法人企业汽车类零售额308.7亿元,增长6.9%;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53.1亿元,下降10.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58.4亿元,增长17.7%;日用品类零售额32.4亿元,增长0.1%;化妆品类零售额21.8亿元,增长5.4%。

六、对外经济

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361.3亿元,下降11.1%。其中,出口额2818.2亿元,增长0.3%,进口额1543.1亿元,下降26.3%。

表7:2015年全市主要商品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元、%

项目

进出口

出口进口

金额增长金额增长金额增长

纺织服装470.4 -10.0 431.9 -8.8 38.5 -21.1 农产品603.8 -10.5 310.0 -2.9 293.8 -17.3 机电产品1606.6 2.4 1195.9 8.6 410.7 -12.1 高新技术产品474.3 -0.1 271.9 16.3 202.4 -16.0

表8:2015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增速

单位:亿美元、% 国别(地区) 出口额比上年增长进口额比上年增长

亚洲 190.5 -5.4 126.5 -22.8 香港18.8 30.2 0.7 -37.7 台湾 4.6 -12.3 10.9 -23.1 日本52.9 -11.6 18.7 -11.9 韩国41.4 -13.2 36.5 -13.9 东盟37.4 0.2 38.2 -8.6 南亚11.8 -10.4 3.5 -55.1 中东22.1 0.3 11.8 -58.5

非洲19.2 -21.7 10.6 -57.2 南非 3.4 -5.6 2.5 -55.0

欧洲90.6 -3.5 31.0 -20.5

欧盟81.0 -1.4 20.7 -16.4

英国14.3 0.2 1.7 14.4

德国16.7 3.1 6.6 -26.2

法国8.8 -1.7 2.6 13.7

意大利 6.3 -4.4 2.4 -23.9

独联体及东欧 6.6 -27.5 8.0 -28.8

俄罗斯 4.9 -28.6 7.1 -23.5

南美洲 30.0 -5.3 30.4 -27.1

巴西 3.9 -34.4 17.7 -28.6

北美洲 107.2 15.0 27.2 -9.1

美国 98.0 17.4 23.3 -3.4

加拿大 8.6 -1.5 3.6 -36.3

大洋洲 15.8 21.8 21.8 -41.1

澳大利亚 14.0 24.9 18.3 -46.0

注:本表非全口径。

据青岛海关统计,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8972.6亿元,下降11.1%。其中,出口额5451.1亿元,增长1.6%;进口额3521.6亿元,下降26.3%。

实际到账外资金额66.9亿美元,增长10.0%。引进青岛市以外国内资金1516.2亿元,增长9.8%。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金额36.6亿美元,增长60.6%;完成营业额36.4亿美元,增长1.3%;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7047人次,增长28.1%。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全市港口吞吐量5.0亿吨,增长4.3%;外贸吞吐量3.3亿

吨,增长3.7%;集装箱吞吐量1743万标准箱,增长5.1%。

表9:2015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运输量及增速

运输方式运输量(单位) 比上年增长(%) 客运周转量151.7亿人公里 4.3

铁路 73.9亿人公里 5.2

公路 77.6亿人公里 3.5

水运 0.3亿人公里-10.0

货运周转量 1166.3亿吨公里12.4

铁路166.8亿吨公里-1.4

公路443.8亿吨公里0.5

水运555.7亿吨公里30.2

年末拥有国内航线120条,国际航线19条,港澳台地区航线5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820.2万人次,增长10.9%;航空货邮吞吐量20.8万吨,增长1.8%。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8.0亿元,增长23.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1.6亿元,增长34.7%;电信业务总量176.4亿元,增长21.2%。快递业务量1.6亿件,增长53.3%。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累计达249.3万户,增长9.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13.8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1335.6万户。

全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7455.8万人次,增长8.9%;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270.0亿元,增长14.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人数133.8万人次,增长4.5%;入境游客消费91797.9万美元,增

长11.6%。接待国内游客人数7322.0万人次,增长9.0%;国内游客消费1132.5亿元,增长13.8%。年末拥有A级旅游景区113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24处,3A级旅游景区65处;拥有星级酒店124个,其中,5星级酒店9个,4星级酒店30个,3星级酒店75个;拥有旅行社460个,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38个,经营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旅行社422个。

八、金融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155.7亿元,比年初增加1275.1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2533.0亿元,比年初增加1191.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5023.6亿元,比年初增加381.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576.8亿元,比年初增加1046.2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0771.9亿元,比年初增加1051.8亿元。

全年全市承保金额83650.0亿元,增长36.3%,实现保费收入244.1亿元,增长20.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3.2亿元,增长5.8%;人身险保费收入150.9亿元,增长31.2%。赔款支出金额88.0亿元,增长14.7%;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50.2亿元,人身险赔付金额37.8亿元。

全年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累计代理交易额69394.1亿元,增长215.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初步统计,全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39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31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8项,科技进步奖22项。

全年共成交技术合同项目5206项,成交额89.54亿元。全年发明专利申请44962件,发明专利授权5170件。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含民办高校)23所,其中普通高校20所,全年研究生招生1.1万人,在学研究生3.1万人,毕业生0.9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9.2万人,在校生32.2万人,毕业生8.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1万人,在校生11.9万人,毕业生4.4万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0.5%。普通高中招生3.8万人,在校生11.7万人,毕业生4.1万人。初中招生7.3万人,在校生23.9万人,毕业生7.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9.2万人,在校生53.6万人,毕业生7.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3万人,在校生0.2万人,毕业生0.0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3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影剧院47处,文化馆(站)152处,博物馆53处,公共图书馆13处,艺术表演团体8个,广播电

台8座、13套节目,电视台10座、15套节目,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7.54万户。全市共有档案馆12处。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146处,其中,医院、卫生院308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7处,妇幼保健机构11处,门诊部(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2368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6万人,其中,医生2.7万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4.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4.5万张。

全市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28枚,银牌179枚,铜牌189枚。全市共有体育专业队1个,队员17人。重点体校2所,学员1032人,业余体校10所,学员1568人。

十一、城市建设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99%,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全市建成区面积570平方公里,增长16.1%。城市平均每天供水量119万吨,增长2.6%。城市全年实际用水量3.8亿吨,增长4.4%,其中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1.3亿吨和2.5亿吨。

城市使用液化气、煤制气、天然气的总户数达到161.6万户,全年供应液化气总量3.3万吨,供应天然气总量7.9亿立方米。城市气化率达到100%。

全年新增供热面积560万平方米,年末供热面积达到1.2亿平方米。

年末市区公共汽、电车线路417条,增长7.5%。共有营运的

公交汽、电车6748辆。共有出租汽车10019辆。

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4601公里,城市下水道总长度6992公里。

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1.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2.4平方米。

十二、能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统计,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84万吨标准煤,增长0.3%。其中,原煤消费量1283万吨,下降8.6%,原油消费量1292万吨,下降16.6%,天然气消费量4.7亿立方米,增长1.3%。全社会用电量342亿千瓦时,增长1.3%。其中,工业用电201亿千瓦时,下降1.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5亿千瓦时,增长7.9%。

图5:“十二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情况

全年全市能源生产量2308万吨标准煤,下降14.6%。其中,原油加工量1288万吨,下降16.6%,汽油生产量363万吨,下降18.8%,柴油生产量366万吨,下降21.5%,火力发电量161亿千瓦时,下降4.4%,风力发电量12亿千瓦时,增长28.7%。

图6:“十二五”时期全市能源生产情况

全市年平均气温13.7℃,平均年降水量为450.5毫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61.9小时。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3天,优良率80.3%。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为0.051、0.028、0.033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PM2.5下降13.6%,二氧化硫下降24.3%,二氧化氮下降23.3%。全市近岸海域水质达到或好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点位数占81.3%,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4.4%。全市重点考核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5.5%和11.2%。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7分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4分贝。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全市现有公

园、动物园108个。

全市七个行业(领域)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35起,死亡175人,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14.5%,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16.7%。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1.43人,下降9.5%。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85元,增长8.6%;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26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70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052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0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27元,增长8.3%。

表10: 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指标名称

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绝对值

(元)

增长

(%)

绝对值

(元)

增长

(%)

绝对值

(元)

增长

(%)

可支配收入32885 8.6 40370 8.1 16730 8.4 工资性收入20068 9.4 25040 8.7 9337 9.6 经营净收入6480 7.4 6277 7.9 6919 6.6 财产净收入2522 5.2 3580 4.2 236 9.3 转移净收入3815 9.2 5473 8.2 238 12.4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_T4754-2011)

附件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行业 industry 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 单位 unit 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2.4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2.5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 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5年)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 (2015) 编写提纲 —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是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的年度报告,紧密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或重大问题开展对策性、前瞻性研究,分主题每年正式出版。每个主题下,设总报告、专题报告和地区报告三部分。总报告是把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专题报告是把年度主题分解为若干个专题进行研究,地区报告根据年度主题的不同,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民族自治地方,就年度主题在地区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每年的年度报告最后,是对前一年民族地区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全国及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利用外资、财政金融等方面基本运行情况,经济运行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2015年的编写主题是“一带一路”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本框架结构是: 总报告 “一带一路”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 地区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新疆经济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西藏经济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内蒙古经济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宁夏经济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广西经济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云南经济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报告 中巴经济走廊研究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 专题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民族地区自贸区建设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民族地区口岸经济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与民族地区城镇化报告 “一带一路”与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与民族地区沿边对外开放研究 …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

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个产品进入山东名牌产品行列。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旅游、批发和零售等正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5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8.7%,总量和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市进出口总额46.92亿美元,其中出口29.97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19.5%;全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2亿美元、增长16.9%,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全面展开,年内落实关停机组总容量44.375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的"xx"压小任务的88.8%,并向国家申报4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1734家。14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

20090925建国60周年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六十年沧桑磨砺 重庆走向新的辉煌 ——建国60周年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六十年沧桑磨砺,六十年改天换地。1949年11月30日,随着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解放重庆,这座西南重镇从此焕发青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亘古未有的新阶段。建国60年来,重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改天换地,创造了波澜壮阔的光辉诗篇。改革开放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国民经济焕然一新,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教体卫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重庆已站上一个新的起点上,正努力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勾画的“314”1宏伟蓝图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 富饶的土地 悠久的历史 重庆位于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地处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 重庆地下、地表资源丰富,组合条件较好,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之一。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矿产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40多种, 1“314”总体部署具体含义参见“奋进的历程”第五部分。

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重庆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水能蕴藏量巨大,极具开发潜力。全市每平方公里拥有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水能资源开发量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热能和饮用矿泉水,开发潜力巨大。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1937年至1946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49年11月重庆解放,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四川省的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城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城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市、县政府及规划部门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城乡规划工作的战略部署,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加快工作指导转变,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规划,努力推进城乡规划由粗放型向精细特色型、由速度型向质量速度型、由把关型向把关调控型全面提升,各项规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措施 (一)围绕服务发展,完善规划体系,推行科学规划。 结合人大立法计划,加快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论证和立法步伐,配套出台《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控制性规划实施通则》等政府规章,逐步建立以地方性规划法规为主体,以政府配套规章、部门管理规定和行业规范标准为补充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为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划管理,把好规划审批关。理顺政府部门执法工作程序和运转机制,严肃查处严重违反城乡规划、损害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的违法建设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城乡启动了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和体育、文化、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深化完善供电、供气、供热专项规划;加快供排水专项规划研究,城市防洪规划编制,提升城市安全预警体系。做好各城乡街道卫生、建筑规划、河流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打开城市发展新格局。强化政府规划服务功能,充分体现关注民生,积极推进城乡改造规划,开展拆迁安置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的选址策划,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坚持把更新理念和创新思路作为推动规划事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认真做好规划工作。 (二)统筹兼顾,协调城乡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全面覆盖,构建和谐城乡。在大力发展城乡经济,投资开建各种工厂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的就业率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城乡环境的保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基础上,加强对各地县(市)行业管理和重点规划指导,开展村镇规划管理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论) 2010年03月22日00:00人民日报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经济发展遇到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逆势而上,为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而且与全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基本同步,反映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面临着新形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这将给农民创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就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更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农业领域,全面强化对农业的技术、人才、资本和体制支撑。 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初步完成、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从城乡结构来看,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同时,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

大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6年大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大足区统计局 2017年2月27日 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协调改善民生事业,实现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65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5711万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16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3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1.5:57.3:31.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7.2和3.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64.8%和30.2%。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3%,比上年下降0.5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4437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423545万元,比上年增长5.4%;畜牧业产值202263万元,比上年增长1.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5524公顷,比上年增长2.4%;油料种植面积19066公顷,比上年增长5.9%;蔬菜种植面积18057公顷,比上年增长3.5%。 全年粮食总产量43.9万吨。蔬菜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6.4%。油料产量4.7万吨,比上年增长7.5%。肉类总产量6.4万吨,比上年下降3%。 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832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规模工业总产值6109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2%。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48户;工业品产销率为98.7%,比上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904612万元,比上年增长16.2%;总资产贡献率为29.8%,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0.2%,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4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建筑业总产值1262885万元,比上年增长2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8147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51918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156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54454万元,比上年增长135.6%。第二产业投资2874918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874918万元,比上年增长29.8%。第三产业投资3052098万元,比上年增长6.1%。 五、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9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批发零售业937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1%;餐饮业2213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9%。

2014-2015农村电商发展报告

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近日,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中国食品业诚信联盟在京联合举办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高层研讨会,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发布并重点解读《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总结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指出2015年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概况 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电子商务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得到飞跃发展,我国有各类涉农电商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近4000家。 农产品电商进入第四轮电商热潮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商继图书、服装、3C三大电商热潮后,现已进入第四轮电商热潮,即农产品电商时代。 农产品特色电商形成“两超-多强-小众”格局我国农产品电商目前形成了“两超—多强—小众”的格局,所谓“两超”就是阿里系、京东系农产品电商;“多强”是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电商;“小众”是指具有成长性的特色农产品电商。生鲜电商被称为电商领域的新“蓝海”。据统计,2010年至今,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的年均增速为112.15%,农产品销售额2010年达37亿元左右,2014年预计突破800亿元。2013年,淘宝网生鲜产品(包括水产、肉类和水果)的增速高达194.58%,居所有品类排名首位。2013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130亿元,同比增长221%,预计2014年全国将达到260亿元,增长100%。 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特点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14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13年。 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融资高峰期据统计,本来生活、美味七七、京东、我买网、宅急送、阿里巴巴、收货宝、青年菜君等先后获得了大量PE/VC融资,这些融资大都注入农产品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 议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11803 【发文字号】中发〔2000〕16号 【发布部门】a01 【发布日期】2000.10.11 【实施日期】2000.10.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R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 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发〔2000〕16号)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第九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

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今年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远景目标,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二00一至二00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二0一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对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决不能因循守旧,丧失发展机遇。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

深圳市社会工作十年发展报告

深圳市社会工作十年发展报告 发展社会工作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创新社会治理、改善基本民生的重要安排。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同年,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对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简称“1+7”文件),明确的制度安排为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2009年7月,民政部与深圳市政府签订《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确定深圳市为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2014年9月,民政部、深圳市政府共同召开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会议,深圳被授予“创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称号。深圳初步建立了现代社会工作体系,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发展之路。 一、制度先行、系统建构,引领示范的社会工作十年 (一)高起点、高规格,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体系 深圳社会工作“1+7”文件是全国第一个围绕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机制和制度保障出台的综合性地方文

件,体系完整、措施得力、操作性强,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深圳市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体系,完善了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社会工作人才配置机制,明确了培育和发展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等配套政策措施。 在此基础上,通过近十年本土社会工作实践,先后出台了《社工机构行为规范指引》、《深圳市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运营标准(试行)》、《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守则》、《深圳市社会工作者登记和注册管理办法》、《深圳市社会工作者中级督导选拔考核管理办法》等20余个配套制度和行业规范性文件,在横向方面涵盖了社会工作者注册、继续教育、督导选拔与管理,社工机构行为规范与评估,项目运作及评估,行业规范与监管等5大方面,在纵向方面对社会工作者从准入、到培育、到晋升、到监督、到评估,再到退出等一系列程序进行了完整的规范。系统性的政府职能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和社工行业文件的出台与实施,初步构建起了深圳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的借鉴。 (二)政府主导,社会运作,形成具有深圳特点的社会工作模式一是实现社工购买与资助方式社会化。2008年,深圳率先按照“政社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招标、竞标方式向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购买服务,并以合同方式确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促进公益资源的共享及合理分配,推动政府从直接“养机构、养人、办事”向购买公益性民间组织服务转变。同时,在政府1:1配比的资助下,企业进行社工服务自主购买,形成了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有效补充。

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6年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南昌市西湖区统计局 (2017年3月1日)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打造‘四梁八柱’,建设‘幸福西湖’”工作主线,大力弘扬“争第一、创唯一”的西湖精神,激情工作,精干实干,一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幸福西湖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据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5062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37297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3613326万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0.00∶22.69∶77.31调整为2016年的0.00∶22.30∶77.70。人均生产总值87545元,较上年增长7.4%。 非公经济: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400896万元,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50.4%提高到51.6%。 财政收入:全年财政总收入893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47026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

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25563万元,增长121.2%;营业税28476万元,下降44.1%;企业所得税25720万元,增长8.7%;个人所得税16964万元,增长4.3%;城市维护建设税8680万元,增长5.2%;房产税5666万元,下降5.7%;印花税4059万元,增长76.3 %;城镇土地使用税1118万元,下降6.7 %;土地增值税10929万元,下降3.2%。 财政支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2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主要支出项目有:教育48854万元,增长12.5%;科学技术3106万元,增长34.3%;文化体育与传媒2898万元,增长15.4%;社会保障和就业51411万元,增长17.1%;医疗卫生18333万元,增长9.9%;节能环保881万元,增长32.5%;城乡社区事务60958万元,增长4.1%;农林水事务2421万元,增长20.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6104万元,增长18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476万元,下降22.6%。 物价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上涨5.3%,衣着下降0.2%,居住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持平,交通和通信下降1.0%,教育文化和娱乐增长3.4%,医疗保健增长1.2%,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3%。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RPI)比上年上涨0.4%。其中,食品上涨6.3%,饮料、烟酒上涨0.2%,服装、鞋帽下降0.9%,纺织品下降1.0%,文化办公用品上涨2.2%,日用品下降0.4%,体育娱乐用品上涨0.7%,交通、通信用品下降4.7%,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一、调整结构提振需求,区域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去年底提高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鹭洲水街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景区税收收入、景点收入分别达4560和31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 3、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成了“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团、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市工业50强和全市百强成长型企业,普天通信等6家企业被评为“高成长科技创新百优企业”,新增无线电厂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专利申请124项,软件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468万美元。全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二、拓展载体选资引强,项目园区在倾力推进中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选资效益,积极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等载体建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1、重点项目推进有序。突出分类推进,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管理,全区48项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从推进情况看,进展顺利的有明匙路拓宽二期、集庆路1号地块开发等28项,占项目总数的%,部分推进的有特易购生活购物中心建设、永乐路南侧果品公司地块开发等14项,占项目总数的%。从进展阶段看,处于实施拆迁阶段项目8个,开工准备阶段项目6个,施工阶段项目13个。 2、园区楼宇建设加速。全区15个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通济都市创意产业园南区,日华光电、大明路、双龙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稳步进行,完成无线谷产业园立项,水利公司、水建仓库产业园即将开工。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省电信通服大厦、大明路汽车街商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教大厦、润泰市场扩建主体封顶,金榜大厦、木材市场商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全区调整新增载体面积近12万平方米。 3、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推介招商资源,招商选资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园区引进了股份、网络、文化等30家企业;商务楼宇通服大厦引进了克缇集团、投资网、海底捞等企业,安利分公司迁至鸿意商务楼。全区新引进企业70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 三、改造老城打造景观,城市品质在人文传承中持续提升 加快老城改造和人文景观打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巩固文明创建和“三

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 二〇〇六年三月

目录 序言 (1) 一、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3) (一)总体要求 (3) (二)战略举措 (3) (三)发展目标 (5) 二、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8) (一)明确区域开发主体功能区划 (9) (二)“一副三组团”都市新区布局 (10) (三)“一区三走廊”产业发展布局 (12) (四)“一网三通道”交通网络布局 (14) 三、增强竞争能力,建设经济强区 (15) (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15)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7) (三)优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18) (四)创新产业提升发展路径 (21)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区 (23)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3) (二)强化环境污染治理 (24)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6) (四)节约利用要素资源 (27) 五、发展社会事业,建设文化名区 (29)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9)

(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 (30) (三)建设科技强区 (32) (四)建设教育强区 (32) (五)建设人才强区 (33) (六)建设卫生强区 (33) (七)建设体育强区 (34) (八)强化老幼妇残事业 (34) 六、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余杭 (37) (一)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37) (二)增强社会管理能力 (39) (三)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39) (四)着力打造平安余杭 (40) 七、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新农村 (42)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2) (二)强化城镇建设和管理 (44)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5) 八、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新区功能 (46) (一)加强交通市政道路建设 (46) (二)加快给排水设施配套 (47) (三)加紧能源项目实施 (48) (四)加速信息网络构建 (49) (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50) 九、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 (50)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表分析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行业 industry 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单位 unit 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 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 分类的原则和规定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 2016年2月

目录 报告摘要 (1) 前言 (3) 一、认识分享经济 (5) (一)定义内涵 (5) (二)基本特征 (7) (三)主要类型 (8) (四)驱动力量 (10) (五)影响作用 (13) (六)认识误区 (17) 二、全球态势 (18) (一)分享经济成为热点 (19) (二)分享领域不断拓展 (19) (三)初创企业快速成长 (20) (四)竞争格局尚不稳定 (20) (五)政策导向趋于明朗 (21) 三、中国概览 (22) (一)特殊意义 (22) (二)有利条件 (24) (三)发展历程 (26) (四)发展态势 (28) (五)问题与挑战 (33) 四、趋势展望 (36) (一)内涵持续深化,外延不断扩大 (36) (二)竞争日趋激烈,少数企业胜出 (37) (三)传统企业转型,积极拥抱分享 (38) (四)监管体系重构,社会协同治理 (39) (五)倡导开放包容,走向信息社会 (40) 附:分领域分享经济发展报告 (41) 一、交通出行 (41) 二、房屋住宿 (46) 三、金融 (50) 四、知识技能 (54) 五、生活服务 (57) 六、生产能力 (59) 致谢 (65)

报告摘要 (一)基础数据 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 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 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 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未来十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10家巨无霸平台型企业。 (二)主要论点 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 分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是连接供需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分享经济的六大特征:技术特征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主体特征是大众参与、客体特征是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与高效配置、行为特征是权属关系的新变化、效果特征是用户体验最佳、文化特征是“不求拥有,但求所用”。 分享经济的六大驱动力:用户需求的提升、提高收入的意愿、信息技术的推动、消费理念的转变、灵活就业的追求、资本市场的热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