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什么是文言文?

1.文言文很精彩。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

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的肃穆。当代文言文复兴的价值文言文复兴,是当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热点之一。它的产生与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产生一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是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复兴从表面看来是对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的否定,实质上则是对白话文运动的引伸。白话文的风行极增加了广义文化的受众,但却使传统中国文化的直接受众越来越少——因而就使中国文化的传承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正是基于完整、准确地传承中国文化的需要,文言文复兴才成为历史的必然。

文言文复兴不能否定白话文的存在和价值。中国大陆的文言文复兴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萌芽的。文言文复兴的概念是青年学者周在“中国文化复兴的第一步(倡议书)”中明确提出的。2007年《光明日报》“百城赋”的推出,表明了国家对待文言文复兴的态度。

文言文复兴的倡议书由一位青年学者提出,表明文言文复兴的发展后劲非常有力。

现代文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3、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6、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

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7、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8、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9、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2)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3)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4)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10、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1)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11、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12、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文言文的单音词与复音词

一般来说,古代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现代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一个显著的不同。

一、文言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的演变

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上一个辅助成分(也称后缀或前缀),加后缀

的如:鼻-鼻子,石-石头;加前缀的如:师-老师,姨-阿姨。

2.在原来单音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

的词作为语素之一)。例如,率-率领,议-议论,亡-逃亡,恭-恭敬,予-给予,奇-奇怪,寒-寒冷,饥-饥恶,旗-旗帜,巩-巩固。

3.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例如:岐-岔路,夷-平坦,傍-靠近,邦-国家,

眠-睡觉,冥-昏暗。

二、不要把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

有时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连用和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词词形相同,往往容易被误认为一个双音词而用现代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愿意。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方”是两个词,地-土地,方-方圆,周围。

三、文言中的复音词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即字)组成,其构成情况大致如下:

1.单纯的复音词。这类词包括:

联绵词:有双声关系的,如:踌躇、萧瑟、陆离、玲珑,辗转等;

有叠韵关系的,如,彷徨、逡巡、须臾、窈窕、仓皇、披靡等。

译音词:如,单于、可汉、葡萄、琵琶等。

叠音词:如,奄奄、翩翩、霏霏、区区等。

这类词两个音节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个音节不表示任何意思,所以不能拆开解释。

2.合成的复音词。从构词方式上看,包括:

联合式,如,社稷、旌旗、婚姻、殷勤、首领、干戈、倾覆等。

偏正式,如,天子、布衣、足下、太息、横行等。

附加式,如,阿母、森然、率尔等。

偏义复词,这类词是指两个由意义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实际使用时,意义只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缓急”(《谭嗣同》)中的“冀缓急或可救助”)偏指“急”,“利害”

(《〈指南录〉后序》

中的“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偏指“害”。

古文的语言特点

一、言文分离。

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文言是在先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

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

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

四、古奥难懂。

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所以,给古书作注,解决难懂的问题,历来是文人学者孜孜以求的工作之一。

文言词汇的特点

古今汉语相比较,差别最大的恐怕就词汇了。

(1)、从词的结构形式上看,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词汇则以从音节词为主。了解了这一特点,就要昼避免把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当作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来理解。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指示”就不能误认为是“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项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因为从两个人的关系上看,蔺相如既不是王的上级,也不可能是王的长辈。如果作为两个单音节词来看,就好理解了,“指”是“指出”,“示”是“给......看”,“请批示王”,就是“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这样,文意就贯通了。因此,在遇到与现代汉语双音词写法相同,但作为双音词来讲又讲不通或与上下文文意不贴切的情况,不妨试着当作单音词来解

当然,前面说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并不等于说古汉语中完全是单音节词,实际上,古汉语中不是有少量的不能拆开的双音节词的。我们不要把这些不能拆开的双音词,硬拆成单音词来理解。文言文中少数不能拆开的双音词大体包括以下几类:

联绵词如:犹豫、仓皇、匍匐、窈窕

外来词如:单于、可汗、葡萄、琵琶

偏义复词如:存亡、公姥、作息、异同

特定称谓如:布衣、社稷、天子、足下

遇到这类词语,切记不能拆双为单。

(2)、从容上看,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则更大。除了日月山川牛羊等一些基本词汇外,绝大多数词语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词义的扩大。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围狭小,后来围扩大了。如:“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仲淹《楼记》)这里的“国”指的是“国都”,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则指的是“国家”,词义围明显扩大。

第二种,词义的缩小。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围较大,后来缩小了。如:“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桥。”(杜甫《兵车行》)句中的“子”指的是子女,既可是男孩,也可是女孩。而现在的“子”,则只有“儿子”的意思了。

第三种,词义的转移。古汉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的意思转变成新的意思。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走”却变为“行走”了。

第四种,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发展到现在,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句中“偷”,是“暂且”、“苟且”的意思,是中性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偷”是“盗窃”的意思,是贬义词。

一词多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较常见,在以单音节词为主的文言文中则更为普遍。尽可能多地掌握词语的多种义项,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最基本的意义,我们称它为这个词的本义;这个词的其他义项,都是由这个本义引申而来的,叫做引申义;有时,一个词远有些义项与本义毫无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称这种义项为假借义。用打比方的方式形成的词义则叫比喻义。

如:

顾:本义是“回头”,其他如:“看”、“拜访”、“照顾”、“关心”、“顾虑”等义项都是由它引申而来的,都是“顾”的引申义。“但是”,“反而”两个义项与“回头”这个本义毫无关系,只是由于同音产生的假借义。

干城:本义是“盾牌和城墙”,后来喻指国家的保卫者。用得久了,成为一个固定的词义,这就成了比喻义。

如何确定词的本义呢?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查找工具书。《辞海》等工具书中,每个词的第一个义项往往就是它的本义。在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断。第一、是看这个词诸多义项之间,哪个是引申的起点。还以“顾”为例,在诸多义项中,除了,“但是”、“反而”这两个假借义外,其他义项的引申关系是:顾,回头─>看─>拜访─>关心─>思念......。这些义项都是由“回头”引申而来的,这里面引申的脉络是很明显的。第二、可根据字形推知本义。汉字的表意性决定了大多数字意都可从形体上推知。比如这个“顾”字,本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形旁是“页”。在甲骨文中,这个字写作“页”,突出一个人的头部,凡从“页”的字,均与头有关,如:“颈”、“项”、“额”、“颧”、“颊”都是这样。因此,我们可以推知“顾”的诸多义项中,“回头”应该是它的本义。尽管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却只能有一个义项。要确定一个词在某句话中的具体意义,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了。在词语的分类上,古今汉语基本是相同的,都分成实词、虚词两大类,只不过古汉语习惯上把代词归入虚词类。学习实词,要掌握教材后面常见文言实词总表上列举的365个实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学习虚词则要求从兼类情况多和用法灵活的角度掌握32个常用虚词。综上所述,词汇部分古今差别大,包含容多,并且掌握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理解,因此,可以说词汇部分是文言文学习的灵魂。

文言词语的特点〔上〕

〔说明〕本讲容包括五个方面:(1)容易混淆的古今单音词和双音词;(2)文言一词多义部分例词辨析;(3)文言虚词的复杂性及其用法的特殊性;(4)文言代词的特殊用法;(5)文言文中的词性活用现象。(1)至(4)为上篇,(5)为下篇。前两讲的主要容是古今词汇相比较的一般情况和异同之处,着重讲了两者的相同之处的继承性。本讲着重讲述文言词语和现代词语容易混淆的不同之处的发展性。

(一)容易混淆的古今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代词汇大多是一词

一义的单音词。到了现代,有不少古代单音词和它意义相同或相似、相类的另一个现代单音词组合成一个双音节的现代复合词

(即“合成词”),如“言(古)语(今)”;“茅(古)草(今)”;

“聪(古)明(今)”;“舍(古)弃(今)”;

“思(古)想(今)”等等。

有时这类复合词也会在文言文中出现,但它已不是原来意义的现代复合词了,而是文言文中的两个各自独立的单音词。例如“身不由己”中的古代单音词“身”,发展为现代复合词就是“身体”的意思,“身”与‘体”同义。而文言文中的“身体”二字的“身”与“体”的含义是不同的,是两个单音词。例如“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辞不辩”。句中的“身”指“自己”;“体”是“实践”之义。另如成语“身体力行”的“身”与“体”,也是同样的意思。其它如:

“将军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地:土地;方:方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代词,指“桔”和“枳”;实:果实。)//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于:介词,在;是:指示代词,这个(差使)。)等等。

(二)文言“一词多义”部分例词辨析——“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尤为普遍,词义的变化也很复杂。现代汉语由一个词引申出来的多个意义,一般只限于词义和读音的变化,如“方便”的“便”(bian)引申为“便宜”的“便”(pian)和“大腹便便”的“便”(pain)。但在古代汉语中,由一个词引申出来的多种意义,不仅词义和读音发生变化,而且往往连词性也发生了变化,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属于不同的词类。因此,阅读时要联系上下文仔细辨别它们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现列举在一般古文中经常出现的一部分一词多义的例词辨析如下,以供大家阅读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儿子,名词);治国家,子万民。(爱抚,动词);子何持而往?(你,代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人,代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语音提顿,表示单纯判断);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语助词);后世之谬其传而不能名者。(的情况,代词)。// 乐郊乐郊,誰之永号。(还、尚,副词);廉颇者,之良将也。(的,结构助词);均之二策。(这,指代);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和道理);道之不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表示句子的主谓结构,无实在意义);句读(dou)之不知,惑之不解。(结构助词,表示动宾倒置,无义);齐闵王将之鲁。(到,动词);曽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的,助词/ 到,动词/ 指代“曽子之妻”)。// 廉颇者,之良将也。(大将,名词);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将要,副词);将兵与备并力逆操。(率领,动词);王不听,遂将之。(“以之为将”:任命他做大将,动词)。// 括出锐卒自搏战。(士兵,名词);鲁肃闻表卒。(死,动词);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副词)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猝,副词)。// 死者不计其数。(数目,名词);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动词);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几,数词);几死者数矣。(多次,形容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使者,名词);晏子使楚。(出使,动词);使人索扁鹊,已逃矣。(派,动词);使不将括则已。(假使,连词)。// 君有疾在腠理。(病,名词);深知民之疾苦。(困难,名词);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激扬,形容词);疾恶如仇。(痛恨,动词);疾风知劲草。(快速,形容风大)// 所谓华山洞者。(说、称,动词);相如至,谓王曰。(对,介词);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认为,动词);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道理,名词)。//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誰,疑问代词);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王?(怎么样,疑问代词);其孰能讥之乎?(岂能,副词)。// 请以之为王寿。(给,动词);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被,介词);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替,介词);不忍为之下。(做,动词);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动词);蔺相如者,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是,连词)。//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因为,连词);由山以上五六里。(往,动词);也不以城予。(把,介词);请立太子为王,以绝望。(用来,动词)。// 从径道亡,归璧于。(给,动词);君幸于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被,介词;跟,介词);终不能加胜于。(过,助词);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介词);亮与权于柴桑。(在,动词);鲁肃闻表卒,言于权曰。(向,介词);肃追于宇下。(到,介词);于其身也,则耻学于师。(对于,介词;向,介词)。

(三)文言虚词的复杂性及其用法的特殊性——古代汉语的虚词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其它文言虚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些用法甚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文言中常用的副词有:“益、少、略、略无、但、方、几、既、既而、固、盖、乃、弗、非、未、毋、勿、莫、窃、谨、敬、请、幸、辱、愚、相、见”等;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及”等;常用的连词有:“而、且、则、虽、然、然则、固”等;常用的助词有:“也、矣、耳(尔)、焉、乎、欤(与)、邪(耶)、哉、夫、者、所”等。助词中除去者、所这两个特殊的助词外,其它都是语气助词,即叹词。

文言虚词的复杂性表现在它们的数量之多,使用的频率之高,且具体用法与现代汉语又大相径庭。文言虚词的特殊性表现在它们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用”和“一词多性”的特点上。现代汉语的虚词多数是一词一义,一种用法,词性一般也是固定的。古代汉语的虚词则不同,例如文言中极为常见的一个虚词“之”,多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有时也可用作代词(相当于“他”或“他们”);有时用作动词(相当于“到”、“往…去”)。其后两种用法已变成实词了。在汉语的发展变化中,唯独虚词的变化最大,只有少数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的某些特殊语句中继续使用,其余已极少使用,或虽在使用,但意义已完全变了。例如古汉语中的“所以”和“虽然”这两个虚词,“所以”是表示“…的原因”的意思;“虽然”表示“即使这样”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它们只是一般的连词,没有上述的意思。

确切理解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不仅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对于提高阅读、鉴赏古文的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如何才能正确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虚词呢?一是要多读一些名家的古文作品,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力求甚解,增加对文言词汇的感性认识。二是可将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并与现代汉语的相同词语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特别是不同点,熟悉它们在用法上的一般规律。久而久之,功到自然成。

(四)文言代词的特殊用法——代词是文言实词的一类。文言实词的分类和现代汉语一样,也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这五类。其中代词的使用最为频繁,几乎古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代词。古今汉语的代词分类相同,都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但文言代词的某些用法,在现代汉

语中已没有了。在代词的具体用字上,古今也有明显的不同。

(1)人称代词-文言人称代词也分为三种人称。其中最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我”、“吾”、“余”、“予”。它们都相当于“我”或“我的”,有时也可表示“我们”或“我们的”。例如:“余悲之”;“吾不能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第二人称代词有:“尔”、“而”、“汝(女)”、“乃(迺)”、“若”。它们都相当于“你”、“你们”或“你的”、“你们的”。例如:“尔从来”;“甚矣,汝之不惠”;“高帝骂之曰:‘迺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岂足托乎”。这里,要注意的是:文言第二人称代词中的“尔”、“汝”具有感情色彩,它们是不拘礼节,很随便的称呼,一般只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亲密者之间的称呼,否则就表示对对方的不尊重。第三人称代词是:“之”、“其”。在古代汉语中没有与现代汉语的“他”完全相同的第三人称代词。“之”主要用作宾语,“其”主要用作定语,两者都不能象现代汉语的“他”那样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之”充当宾语,一般都有具体指代对象。例如“瑜请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指代操)”;“募有能捕之(指代毒蛇)者,当其租人”。在特殊情况下,“之”也可表示“他的”。这类“之”的用法,实际上与“其”字相同。例如“项羽乃疑增与汉有私,稍夺之(“他的”)权”。

“其”字用作定语,相当于“他的”、“他们的”。例如“人有亡鈇者,意其(他的)之子”;“吾视其(他们的)辙乱,望其(他们的)旗靡,故逐之”。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的句式中,“其”字可用作主谓结构的“第二主语”(也称“小主语”)。例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他,指愚公)不已也”。整句中的“其不已也”是主谓结构,“其”是主语。而这个主谓结构又是“惧”的宾语,所以“其”是第二主语。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除“余”、“予”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外,其它所有人称代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都可以表示多数。例如:“战在我(指代军),非在贼也”;“吾与汝(你们)毕力平险”;“殚其(指代乡邻们)地之出,竭其(乡邻)庐之入”;“即除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指五人),且立石于其(他们的)墓之门,以旌其(他们)所为”。

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它们的后面加上“侪”、“辈”、“属”“”、“等”字表示多数。例如:“吾属(我们)今为之虏矣”;“尔(你们)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等等。再则,“侪、辈、属、”这些表示多数的字,本身就表示“成批”的意思,在文言文中一般都可以独立运用,如“马有上、中、下辈”;“汉使数百人为辈来”。但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们”字不同,“们”本身没有意义,更不能独立运用,如“我们、你们、他们”都是不可分割的“单纯词”,而“吾辈、尔、尔等、吾属”都是“合成词”。

(2)指示代词-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可分为表示远指的代词、表示近指的代词以及虚词和无指代词三大类。表示远指的有:“彼”、“夫”、“其”等。这些代词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样”相当。例如:“彼(那个)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o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那个)古书之不存”。表示近指的有:“是”、“斯”“之”、‘然”、“尔”、“若”等。这些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此”、“这”、“这个”、“这样”。例如:“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这样,指悍吏的骚扰)哉”;“是(这)时,操遗(wei)权书曰”;“吾斯(这)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这样)也”;“出若(这样)入若(这样),天下莫不平均”。古汉语指示代词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词-“他”,既非远指,也非近指,而是另有所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别的”、“其他的”。例如:“商君欲之他(别的)国”;“他(以后)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符夫”。此句中的“他日”指以后的日子。文言文中的“他日”也可指以前的日子。

再有虚指和无指代词。所谓“虚指”,即指代对象不明确。文言中的虚指代词主

要用“或”字表示,相当于“有的”、‘有人”。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师焉,或(有的)不师焉”;“既其出,则或(有的人)咎其欲出者”。所谓“无指”,即排除一切对象。文言的“无指代词”主要是“莫”和“无”,相当于“没有誰”、“没有什么”,如“非我莫属”、“攻无不克”。

(3)疑问代词-常见的文言疑问代词有:“孰”、“何”、“曷”、“安”、“焉”、“奚”、“胡”、“恶”(wu)等。现将这八个疑问代词分四组概述如下:

(A)孰——问人,相当于“誰”、“哪一个”;问事物,相当于“什么”、“哪一种”。例如:“人非生而知之,孰(誰)能无惑”;“此二家之言孰(哪一种)急于国?”。

(B)何、曷——问事物,相当于“什么”;问原因、情况,相当于“为什么、怎么”。“何”如果指代处所,相当于“什么地方”。例如:“王曰:‘何(什么)为者也?’”;“何(为什么)故怀瑾扼瑜,而自令见放为?”;“王曰:‘缚者曷(什么)为者也?”;“苟如君言,豫州何(为什么)不遂事之乎?”;“削其平,民犹瘁矣。曷(为什么)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豫州今欲何(什么)往?”。

(C)安、焉、奚——问情况、原因,相当于“怎么、为什么”;问处所,相当于“哪儿”。例如:“燕雀安(怎么)知鸿鹄之志哉。”;“奚(怎么)可以难夫道理之言乎哉!”;“沛公安(哪里)在?”;“且焉(哪里)置土石?”。“彼且奚(哪里)适也?”。

(D)胡、恶——“胡”只问情况、原因,相当于“怎么、为什么”;“恶”问原因和处所。例如:“子墨子曰:‘胡(为什么)不见我于王?’”;“学恶(什么),恶(什么)乎终?”;“且王攻楚,将恶(何处)出兵?”;“不稼不穑,胡(为什么)取禾三百廛兮?”。

综上所述,古汉语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誰”、“孰”;问事物的有:“何”、“曷”;问原因、情况、处所的有:“何、安、焉、奚、胡、恶”。这些疑问代词有时互相通用,因此我们既要掌握每个词的基本用法,又要熟悉它们的通用情况。至于各类代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其它特殊用法,视上下文的意义而定。

文言词语的特点(下)

(五)文言词语的词性活用现象——古汉语中的哪一类词经常充当句子的哪一种成分,如名词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常用作谓语、状语,形容词常用作定语,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这一点与现代汉语相同,说明词有常性的特点。但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在实际应用中需临时改变词性,充当句子的其它成分,同它们的常规用法不一。这种现象,叫“词性活用”。古汉语的词性活用现象,主要有以下七种情况。

(1)名词用作动词——古汉语的名词用作动词普遍表现为,名词在一个动宾结构中不作宾语,而作动词使用。例如:“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嗣君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贾。”(《史记*商君列传》)(语译:这时候,太子犯了法。商鞅说:‘新法令的不能实行,是由于上层犯法的缘故。’要想依法惩办太子,但是太子是继承王位的人,不能在他身上施加刑法,就对他的师傅公子虔施加刑法,对他的老师公贾施以墨刑。)这个例句中的“太子犯法”和“法之不行”的“法”,前者作宾语,后者作主语。两个“法”字都是“法令”的意思,都是“法”这个名词的一般用法。然而“将法太子”的“法”,在宾语“太子”的前面,同时在状语“将”的后面,在这个动宾结构中又没有其它的动词,于是“法”便充当动词了,原来“法令”之义临时变成了“照法令惩办”的意思,这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此外,“不可施刑”的“刑”在“施刑”这个动宾结构中作“施”的宾语,是“刑”(刑罚)这个名词的一般用法。可是,“刑其傅公子虔”的“刑”,在“其傅公子虔”这个宾语的前面,也没有其它的动词,“刑”便由名词充当动词,原来的“刑罚”之义也随之变成“施加刑罚”之义。其它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如:“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率领)兵与备(备)并力逆操(操)。”//“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舍(宾馆名)。”// “增数目(看,用眼色示意)耳。”

古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除上述最为普遍的现象,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个名词在一个补语的前面,而找不到另外的中心词(动词),这个名词便用作动词。例如:“商君亡至关下,欲舍(投宿)客舍(补语)。”// “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补语),而卒葬之。”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名词在一个状语的后面,而又找不到另外被状语修饰的中心词,这个名词也活用作动词。例如:“左右欲(状语)刃(用兵器杀害)相如。”

// “吾亦欲(状语)东(到去)耳。”

根据上述三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古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三个基本规律:(A)宾语前的名词,无其它动词时,作动词用;(B)补语前的名词,无其它动词时,作动词用;(C)状语后面的名词,无其它动词时,作动词用。

古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名词重叠使用,其中必有一个名词

用作动词。例如:“如曰今日一切当不事(做)事(事情)。”(注:成语“无所事事”的用法相同。)// “春风风(吹)人,春雨雨(淋)人。”// “请以勾践女女(嫁)于王。”

(2)形容词用作动词——古汉语形容词用作动词的前提条件,也是在一个动宾结构中,居于宾语前的形容词不作定语,而作动词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与“江南岸”组成一个动宾结构,居于宾语“江南岸”前,而在“绿”字前面仅有一个状语“又”和一个主语“春风”,没有其它动词,故“绿”活用作动词,为“吹绿了”之义。又如“今虽死于此,比我乡邻之死则后矣。又安敢毒邪?”句中的“毒”字前是一个作状语的能愿动词“敢”,故“毒”活用作动词,作“怨恨”解。“安敢毒邪”即“哪里敢怨恨(蛇的)毒呢?”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例如“密切党群关系(宾语)”、“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宾语)”。等等。不过,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这一类词性活用,仅限于双音的形容词。而在古汉语中的这类活用,单音的形容词较为多见,两者正好相反。

(3)数词用作动词——古汉语的数词,如在一个动宾结构中居于宾语的前面,不作定语,而又找不到其它动词时,数词便作动词用。例如:“孰能一之?”句中的“一”原为数词,后面的“之”是代词(指代“天下”),“一之”是动宾结构。而“一”的前面仅有一个作状语的能愿动词“能”和一个作主语的疑问代词“孰”,没有其它动词,故“一”活用作动词,作“统一”解。其它如:“凡用兵攻城之本,在乎一(统一)民。”// “所谓一者,刑无等级。”//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何赎兮,人百(百死)其身!”

(4)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有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动词的这种用法,叫“使动用法”。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时,也有这种使动用法,三者都称作“使动词”。现分别说明如下。

普通动词用作使动词,它使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例如:“今项伯欲活良,夜往见良。”//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也。”// “不如先斗。”// “君将哀而生之乎?”这四个例句中的“活”、“走”、“斗”、“生”均为“使动词”。“活良”即“使良活”;“走之”即“使之(指军)走”;“斗”即“使两国相斗”;“生之(指捕蛇者)”即“使之生”。而句中的“良”、“之(军)”、“”、“之(捕蛇者)”这四个宾语,各自产生动词“活”、“走”、“斗”、“生”所表示的行为,变成“良活”、“之逃走”、“斗”、“之生”的意思。

形容词用作使动词,它使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例如:“欲居之以为利,而高(抬高)其(指促织)值(价值)。”//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使..蹶(挫折))上将军。’”// “大王必欲急(使..急迫)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将尉醉,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使…气愤)尉(尉官)。”// “君子正(使…正)其衣冠。”

名词用作动词,它使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名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较为少见。例如:“先破入者王之。”(“王之”即“使之为王”或“让他做大王”。)// “先生之恩,生死肉骨也。”(“生死”即“使死者复生”;“肉骨”即“使骨成为肉”。)//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豫我也。”(“臣妾我也”即“使我们成为他们的臣妾。”;“豫我也”即“使我们成为豫”。)

一个动宾结构究竟是表示使动,还是一般的动宾支配关系,怎样去辨别呢?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如带宾语,一般表示使动。如“活良”的“活”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良”,故表示使动。另一种种是,如果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那就要考察它的上下文,才能确定是否使动用法。例如:“(项羽)杀角,虏王离。涉涧不降楚,自烧杀。”// “律(指卫律)知武(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武)。”这两个例句中都有一个“降”字,第一句的“降楚”即“投降楚国”,是一般的动宾结构。第二句的“降之”即“想使武投降”,是使动用法。因为从上下文分析,卫律将武不怕威胁的情况报告单于,绝不会是单于要向武投降,而只能是想让武投降。

(5)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即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者“将它看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的词简称“意动词”。凡形容词用作意动词,对宾语一般表示“认为它怎么样”;凡名词用作意动词,对宾语一般表示“将它看作什么”。意动词一般都由形容词、名词转化而来。古汉语中用动词表示意动的情况极为少见,故在此不于论述。现将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例释如下。

(A)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例如:“成以其小,劣之。”(“其”指代促织);“劣之”即“以之为劣”,认为促织低劣无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我”即“以我为美”,认为我很美。“私我”即“偏袒我”。)// “邑人奇之。”(“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这件事很奇怪。)// “巫医乐师百二三人,不耻相师。”(“不耻相师”即“不以相师为耻”,不认为相互学习是可耻的。)//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羞之”即“以之为羞”,认为这样做是羞耻的。)

(B)名词用作意动词。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万户侯”即“以万户侯为粪土”,将万户侯看作粪土。)//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其父”即“以其父为宾客”,将仲永的父亲看作宾客。“稍稍”为“逐渐”之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山之南为“阳”)名之也。“(“名之”即“以之为名”,将华山作为洞的名字。)

(6)形容词、动词、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古汉语中的形容词、动词和数词,一

般都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如果用作主语或宾语,则带有名词性,在意义上也近乎实体的概念。这种词语变化的现象叫“名物化”。形容词的名物化用法,例如:“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凶凶也辍行。”(荀子《天论》)例句中的“寒”是“恶”(讨厌)这个动词的宾语,其义为“寒冷的天气”(名词化);“辽远”也是“恶”的宾语,其义为“辽远的路程”(名词化);“广”是“辍”(中止)的宾语,意思是“广阔的围”(名词化)。可见,“寒、辽远、广”这三个形容词在句子中都是“名物化”用法。

动词的名物化用法,例如:“夫星之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之者也。“(《天论》)例句中的“坠”、“鸣”原是动词,现作主语用,应解释为“殒落的变化”和“发出的声响”,是动词的名物化。“坠”、“鸣”一方面作全句的主语,一方面又是被定语“星”和“木”修饰的中心词,更显示其名词性特点。可见,古汉语的形容词和动词即便不作主语或宾语用,如其作为定语的中心词受定语的修饰,也可作名物化用法,带有名词性。如例句中的“天地之变”的“变”、“阴阳之化”的“化”,以及前一个例句中的“小人之凶凶”的“凶凶”,“变”和“化”义为“变化反常的现象”;“凶凶”义为“吵吵闹闹的样子”。例句中的“物之罕之者”的“者”有指代性质,已经是名物化用法,作“现象”解。

数词的名物化用法,例如:“曩(nanga)与吾祖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这个例句中的三个单用的“十”作主语用,即“十户”之义,是数词名物化用法;“一”、‘二三”、“四五”作宾语,为“一户”、’二三户”、“四五户”之义,也都是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在词义上都具有实体的概念。

总而言之,形容词、动词、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其共同的基本规律是:如果它们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作定语的中心词,便具有名物化特点,作名词用。

文言文阅读20篇-答案

第一篇: 翠鸟移巢 1.解释加点字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灾难)爱之,恐坠,稍下作巢:(掉落) 2.翻译句子: 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等到生了孩子,翠鸟十分疼爱它们,怕小鸟掉下去,便在低些的地方筑巢。 3.从文章看,翠鸟爱孩子的结果是:被人偷走了小鸟,由此可知,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应太过宠爱孩子,会适得其反;考虑事情要全面,不应只想着一个方面。 第二篇:徐孺子 1.解释加点字 尝月下戏:(玩耍)人语之曰:(谈论) 2.翻译句子: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就如人的眼晴中有眼珠,没有它就一定不能看见东西。 3.这则故事中的徐孺子是个聪明的孩子。 第三篇守株待兔 1.解释加点字 宋人有耕者:(农民)兔走触株:(跑,逃跑)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再也得不到了,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3.请写出“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意思。 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着“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第四篇:王戎早慧① 1.解释加点字 王戎早慧:(聪明,有才能)七岁尝与诸儿游:(游玩) 2.翻译句子: 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压弯了枝条,许多小孩争着跑去摘那些果实 3.王戎是通过什么推理出李子是苦的? 树在道旁而多子

第五篇:文徵明习字 1.解释加点字 日以十本为率:(每天)书遂大进:(书法) 2.翻译句子: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要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从来不怕麻烦。因此,他越老,他的书法也更加精妙。 3.根据短文可知,文徵明每天要写多少字? 有同学根据文徵明每天写十本《千字文》而判断每天写一万字,不过我还不能确定“本”字何解。《文言文常用字辞典》上对“本”字是如此解释的: ①草木的根或茎干。引申为“根源”“来源” ②根本、基础的东西。 ③本来的,原来的。 ④根据,掌握。 ⑤自己一边的,如本国;现今的,如本月。 ⑥底本,版本。 ⑦本钱。 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⑨量词。株,棵,丛,撮。贾思勰《齐明要术·种薤》:“率七八枝为一本” 根据上下文可知,此“本”作量词,但辞典中的量词条竟没有合适的解释。 第六篇:车胤囊萤夜读① 1.解释加点字: 家贫:(贫穷)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捕捉) 2.翻译句子: 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 (车胤)长大后,广博地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当时的人们都赞美他。 3.“车胤囊萤”的故事已被人们用作成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学习 第七篇:自相矛盾 1.解释加点字: 誉之日:(赞美,夸赞)吾盾之坚:(坚固) 2.翻译句子: 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我的矛的锐利,没有东西可以不被刺破。 3.这个故事可概括为一个成语:自相矛盾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问:有时,我在语文练习册里能做到课外的文言文,一做到这,我就头疼,怎样才能做到,做这种题时游刃有余? 答:同学,你好!在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问:阅读课外文言文时碰到陌生的词句怎么办? 下面介绍几种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 : (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在古文中往往可从上下文的词义推断出某词的意义。如“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邑”颇为费解,但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很精彩。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 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B. 而或长烟一空/湖心亭一点 C. 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增其旧制/其西南诸峰 B. 不以物喜/策之不以其道 C. 感极而悲者矣/人不知而不愠 D.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水之乐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B. 文章第1段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第2段情辞转为激昂。第3,4段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及其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 C. 作者详写楼,略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然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可谓文章妙手。 D. 本文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明年,政通人和。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1)C (2)A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篇含答案及翻译.doc

……○…………○…………内…………○…………装…………○…………订…………○…………线…………○…… 鹏展学校九年级中考语文辅导资料 课外文言文练习(15篇) 1、引婴投江 【原文】 有过①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②,婴儿啼③。人问其故④。曰:“此其父善⑤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⑥?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⑦。 《吕氏春秋·察今》 【注 释】 ①过:经过。②见:看见。方:正在;正要。 欲:想要。之:代词,代“婴儿”。 ③婴儿:这里指小孩。 ④故:原因;缘故。⑤善:擅长、善于。⑥虽:即使。岂:难道。遽:就,遂。⑦以,用。任:处理。亦:加强语气。悖:荒谬。 【知识链接】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辑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阅读练习】: 1、根据《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 A .拉开弓 B .牵;拉 C .引用;征引 D .导引;诱导 ⑵ 此其父善游 ( ) A .交际;交往 B .旅行;游历 C .游水;游泳 D .河流中的一段,如上游、下游等 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2、凿壁借光 【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①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②大姓③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⑤问衡,衡曰:“愿⑥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⑦给以书,遂成大学⑧。 (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注 释】 ①发:启;打开。 ②邑人:同乡人;古代“县”通称为“邑”。 ③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④与:给。 ⑤怪: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⑥愿:希望。 ⑦资:资助,借给。 ⑧大学:大学问家。 【知识链接】 刘歆(约公元前46年至公元后23年)字子骏,汉哀帝时为应诚纬而改名秀,字颖叔。少子,西汉皇族,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颇有争议的人物 之一。 【阅读练习】 1、根据句子在原文中的语言环境,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 邻居有烛而不逮( ) A .捉;捕 B .趁;趁着 C .逮捕 D .及;达到 ⑵ 衡乃穿壁引其光( ) A .穿过 B .凿通 C .穿透,穿破 D .洞,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 3、草书大王 【原文】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 释】 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 òu ):责骂。⑥胡:为什么。 【知识链接】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阅读练习】 1、请你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使侄录之( ) (3)侄罔然而止( ) (4)执所书问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3、这则故事中,应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七年级文言文第二周练习答案 4、滥竽充数①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②。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⑤。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 【注 释】 ①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很象现在的笙。 “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

初中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教学计划

初中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属于初中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的基础课程。学员为初一、二预科班的学生。基本情况为,初一预科班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而初二预科班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但是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尽管这两部分学员学习情况不同,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就是打好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提高学习文言文阅读的兴趣。此外,加强现代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所选文言文作品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丰富语文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比较鉴赏能力,树立对待中国历史文化的正确态度,能够批判吸收古代文化遗产。 3、德育目标: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哲学的思考,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4,此外,附加现代文阅读,提高现代文理解和欣赏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所选文言文作品以其所在年代为线索,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根据其文学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选择了一些比较典型的文言文作为教学材料。 教材共九章,前八章为各个年代的文言文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存状况,还有利于我们充分开发古代文化,挖掘其政治、道德、伦理、教育、文学等人文资源,借其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尽承传其精髓之责任。 其中,选取了一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旨在通过这些知识性与趣味性兼融的寓言小故事,对课堂作适当的补充、延伸与拓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四、教学理念 第一,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尊重和满足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坚持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第二,文言阅读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通过进行基础性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掌握古汉语的差异,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品所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内涵和个人魅力。最终,让学生乐于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第三,专业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把寓言故事的幽默讽刺融合于有关文化、政治类的文言文中,寓教于乐。同时,学习有关古人礼仪和做人方面的作品,如论语,提高学生的自我涵养,树立起自主意识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德。实现“不求人人成大才,但求人人都成人”的教育目的。此外,除了掌握课本要求的知识以外,增加课外优秀作品和重要的人物知识,与课堂学习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五、课时安排: 16课时

2020-2021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2.术未尽也( ) 3.先则恐逮于臣( ) 4.夫诱道争远( )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2.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区别

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区别 我国的汉语诗歌从历史、时间上,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什么是古典诗歌?所谓古典诗歌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产生的各种诗歌体裁形式,它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艺术。古典诗歌,包括清代及清代以前的诗词,它从形式上包括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诗是四个字一句,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通常只有五言诗、七言诗两类。五言诗和七言诗又可分为古诗和律诗两大类。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又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古典诗歌又可分为古典风体诗歌和古典格律诗歌两类。什么是古典格律诗歌?古典格律诗歌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古典格律诗歌包括律绝、律诗和排律、词、曲。古典格律诗歌格律严谨,在字数、句数、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什么是古典风体诗歌?古典风体诗歌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古典风体诗歌包括诗经体诗歌、楚辞体诗歌、乐府体诗歌和古体诗。古典风体诗歌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言。 什么是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文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现代诗歌的特点是: 1.形式比较自由。 2.内容比较开放。 3.意象重于修辞。 4.形象性更为鲜明。 5.必须分行排列。 现代诗歌又可分为现代格律诗歌和现代风体诗歌。什么是现代凤体诗歌?现代风体诗歌是以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例如,我国当代诗人于进水的《姐姐》。于进水,字潇涵,号潇涵轩主。1970年生,山东荣成人。1987年开始诗歌创作与研究。他是当代的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旗手。出版了主题诗集《姐姐》、诗歌专著《论律体新诗》、《诗帜》等。 《姐姐》是一部主题诗集。整部诗集,有两大创新:一是体裁的创新,根据诗歌的发展规律,打造全新的现代诗歌体裁——“律体新诗”。二是修辞格式的创新,首次运用了大对仗、大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语势,升华诗歌的情感之美。“律体新诗”又有二大特点:一是以意传神,主题鲜明,昂扬向上,并采用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节奏,反复烘托意境,深化意象。二是以律立体,韵贯首尾,以韵律的回环往复,塑造诗歌的声韵之美。 什么是现代格律诗歌?现代格律诗歌是以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现代格律诗歌的格律要求与古典格律诗歌的要求一样,定字、定句、定节、定平仄、定韵等。例如,于进水的《诗帜》。《诗帜》是中华诗歌复兴的旗帜和纲领。《诗帜》分为:《诗帜》的核心思想和伟大意义;诗歌的本质;诗歌的概念和分类;诗歌的风格、特点和作用;诗歌的格式;诗歌的结构章法;诗歌的鉴赏方法;诗歌韵表;诗歌分类表和诗歌各种体裁范例十个部分。《诗帜》规范了诗歌的含义、概括了诗歌的特征、明

科技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新儒家”的困境和理论局限 所谓“现代新儒家”,是由一批抱持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而又具有现代经世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建立的、力图通过吸纳西方文明而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以抗拒全盘反传统思潮的攻击、寻求中国现代化理想道路的思想流派。这个思想流派是在儒学受到全面批判处于“花果飘零”时期在中国曲折成长起来的。从思想发展的背景看,现代新儒学主要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兴起的全盘反传统思潮(实质上是全盘西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的“文化回应”。这一思潮大体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奠基于张君劢、熊十力,系统化于牟宗三的“新心学”和冯友兰的“新理学”,而普及于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国际新儒学思潮。现代新儒家做了许多理论创新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熊十力、牟宗三和冯友兰。熊、牟二氏弟子众多,在台港形成一大学派,其理论臻于精密;冯友兰则是孤将独帅,虽有弟子而未成军立派,虽有理论而未臻精密。 然而,现代新儒家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严重的理论缺陷:第一,他们怀有过多的悲情意识,因此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马列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不能全面公正地认识与解释中国传统学术的缺陷以及西方新学的精华。第二,他们试图纯粹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开出或转出原本没有或极其贫乏的资源(诸如民主政治、现代科学与知识论)的努力是事倍功半的,在理论上充满矛盾与困惑。第三,他们虽然有“援西入儒”的思考,但他们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根本精神的认识是不深刻的。例如牟宗三提出“本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命题,仅从外王的制度之用去理解西方民主价值观,就反映了其固守传统不求变道的思想局限。第四,他们具有强烈的道统观念和卫道意识,缺乏新时代应有的博大胸怀和融摄多元文化的气度,因而在理论上表现为相当程度的主观独断性和排他性。至于冯友兰的“新理学”,更是一个粗糙而非精密的、矛盾而非一贯的理论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其人生遭遇了过多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批判运动,因而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 篇章一《与朱元思书》 (一)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 ③梅花为寒所勒.勒: ④山岚设.色之妙设: 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①猿则百叫无绝 B.

②月景尤为清绝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 ②皆在朝日始出 ①梅花为寒所勒 D. ②歌吹为风 2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23、甲、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 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12分) 20、①奔:飞奔的马。②作:发出。③勒:约束,阻止。④设:着,涂。 21、C 22、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 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二)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⑴,还觅薜萝⑵。梅溪⑶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⑷,孤峰限日⑸,

文言文现代文互译

正当四月仲春之时,水墨散开造就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春风慢慢吹拂着,更是展现了莺歌鸟舞的美景。各种树木高耸而苍翠,向上冲出了云霄;各色花朵争奇斗艳,迷倒了多少人的眼睛。乔木生长得十分齐整挺拔;花花草草相互交错掩映,极其好看。向远处俯瞰,房屋井井有条,一片碧绿。近察花蕊花萼的俏丽,香气四溢。抬头向四处看,有的十分娇好惹人注目,有的显得纯洁孤傲,不可近观,有的坚挺叠翠,有的美好让人喜欢。百花中最娇美的应当是分布在湖边的桃花了。枝干稀疏,花朵显得很丰满,红色和白色相间,更是衬托出它的美。美而艳的桃花让整个湖畔变得诗意化。早上单独一个人来这个地方,是一种说不出的雅致和情趣。广泛分布的白玉兰又是另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之美,像雪涛,像云海,花朵白的跟玉差不多,花香类似于兰花的味道,树干长得十分魁伟,高洁让人不敢靠近。紫荆花有玫瑰花的颜色,长得跟蝴蝶的样子差不多,在纤细的枝条上绽放,使整个树色彩鲜明,密密麻麻的长得很丰满,绚烂夺目,特别美丽。大片的杜鹃花更是多姿多彩,花朵红的像火一样。 時值四月,序屬仲春。水墨洇開,成姹紫嫣紅之畫卷;春風徐來,染鶯歌燕舞之秀景。萬木聳翠,上出重霄;百花流豔,下醉眾目。喬木儼然,即齊整之體勢;花草掩映,窮錯落之美感。遠俯房舍井然,碧綠鋪陳;近觀蕊嫩萼俏,清香四溢。舉目四望,或妍妍惹眼,或聖潔孤高,或堅挺疊翠,或俏麗可人。其中最嬌豔者乃湖畔“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之桃花了。幹扶疏,朵豐腴,紅白相間,相得益彰。美豔桃花將其詩化。晨一人來此,別是雅致風味。白玉蘭有雪濤雲海、詩情畫意之雅,花白如玉,花香似蘭,樹形魁偉,高潔逼人。紫荊攜玫瑰之色,仿飛蝶之形,纖嫩枝條之上驟然放出滿樹嫣紅,密密麻麻,鮮潤豐腴,絢爛耀目,煞是嬌豔。杜鵑體態多姿,殷紅似火。

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归顺 D.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掠取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B]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答: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答: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2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上)(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

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言文和现代文精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一)冯唐传(节选) 冯唐者,其大父①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②,杀北地都尉卬③。上以胡寇为意,乃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④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於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於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选自司马迁《史记·冯唐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大父:祖父。②朝:(zhū)那(nuó),古县名。③卬:孙卬,西汉人。任北地都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边,力战而死。④阃:门槛,这里指国门。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兴徙.安陵徙:搬迁。 B.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尽:完全 C.安.知尺籍伍符安:哪里 D.而拜.唐为车骑都尉拜:任命 【答案】B(尽:完全发挥,充分发挥。)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小升初20篇课外文言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上) (一)敏慧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 对;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