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新技术作业

计算机新技术作业

计算机新技术作业
计算机新技术作业

1、谈谈你对计算机摩尔定律的理解,当前还是继续有效的吗?

答:随着科技的发展,商品性能会变得越来越好,而价格却变得越来越便宜。这正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实惠。

摩尔定律是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名誉董事长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得之。计算机第一定律——摩尔定律Moore定律1965年,戈登·摩尔(GordonMoore)准备一个关于计算机存储器发展趋势的报告。他整理了一份观察资料。在他开始绘制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趋势。每个新芯片大体上包含其前任两倍的容量,每个芯片的产生都是在前一个芯片产生后的18-24个月内。如果这个趋势继续的话,计算能力相对于时间周期将呈指数式的上升。Moore的观察资料,就是现在所谓的Moore定律,所阐述的趋势一直延续至今,且仍不同寻常地准确。人们还发现这不光适用于对存储器芯片的描述,也精确地说明了处理机能力和磁盘驱动器存储容量的发展。该定律成为许多工业对于性能预测的基础。在26年的时间里,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了3200多倍,从1971年推出的第一款4004的2300个增加到奔腾II处理器的750万个。

“摩尔定律”还带动了芯片产业白热化的竞争。在纪念这一定律发表40周年之时,作为英特尔公司名誉主席的摩尔说:“如果你期望在半导体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你无法承担落后于摩尔定律的后果。”从昔日的仙童公司到今天的英特尔、摩托罗拉、先进微设备公司等,半导体产业围绕“摩尔定律”的竞争像大浪淘沙一样激烈。

对于摩尔定律对当今是否有效?毫无疑问,“摩尔定律”对整个世界意义深远。在回顾40年来半导体芯片业的进展并展望其未来时,信息技术专家们说,在今后几年里,“摩尔定律”可能还会适用。但随着晶体管电路逐渐接近性能极限,这一定律终将走到尽头。“摩尔定律”何时失效?专家们对此众说纷纭。

美国惠普实验室研究人员斯坦·威廉姆斯说,到2010年左右,半导体晶体管可能出现问题,芯片厂商必须考虑替代产品。英特尔公司技术战略部主任保罗·加吉尼则认为,2015年左右,部分采用了纳米导线等技术的“混合型”晶体管将投入生产,5年内取代半导体晶体管。还有一些专家指出,半导体晶体管可以继续发展,直到其尺寸的极限——4到6纳米之间,那可能是2023年的事情。

专家们预言,随着半导体晶体管的尺寸接近纳米级,不仅芯片发热等副作用逐渐显现,电子的运行也难以控制,半导体晶体管将不再可靠。“摩尔定律”肯定不会在下一个40年继续有效。不过,纳米材料、相变材料等新进展已经出现,有望应用到未来的芯片中。到那时,即使“摩尔定律”寿终正寝,信息技术前进的步伐也不会变慢

【附】:摩尔定律是著名芯片制造厂商美国因特尔公司(Intel)创始人之一的戈顿·摩尔对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趋势作出的推断。它描述了特定时期,特定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的性能或价格以18个月为周期的一种增长或下降规律。摩尔定律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表述:

(1)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数目,每隔18个月翻一番;

(2)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50%;

(3)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2、结合计算机硬件发展历史,谈谈你对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的看法?

答: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63):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4~1969):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0~1990):以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s)为标志的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VLSI)计算机

第五代(1991~目前):以互联网(Internet)为标志的信息系统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

1946年2月15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储存数据。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7-1964)

1948年,晶体管发明代替了体积庞大电子管,电子设备的体积不断减小。1956年,晶体管在计算机中使用,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导致了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1960年,出现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业领域、大学和政府部门的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还有现代计算机的一些部件: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操作系统等。计算机中存储的程序使得计算机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商业用途。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COBOL和FORTRAN等语言,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新的职业(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和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0)

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1990)

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 80 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 (ULSI) 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70 年代中期,计算机制造商开始将计算机带给普通消费者,这时的小型机带有友好界面的软件包,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程序和最受欢迎的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程序。1981 年, IBM 推出个人计算机 (PC) 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 80 年代个人计算机的竞争使得价格不断下跌,微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计算机继续缩小体积。与 IBM PC 竞争的Apple Macintosh 系列于 1984 年推出, Macintosh 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用鼠标方便地操作。

第五代以互联网(Internet)为标志的信息系统(1991-现在)

第五代计算机延续了第四代计算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并且在其基础上又有了

一定得提高。第五代计算机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系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完善逐步使计算机的发展法方向又有了一个新的定义,几乎覆盖世界任何角落的互联网庞大的信息储量和流量利用全世界的计算机共同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足不出户也能做成很多事,完成各种或大或小的商业活动,大大缩小了世界。并且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模仿人类的知觉,模仿人类的一切。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巨型化是指发展告诉、大存储容量和强功能的巨型计算机,这主要是为了满足诸如原子、天文、核技术等尖端科学以及探索新兴领域的需要。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微型化。因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计算机迅速向微型化方向发展。因为微型计算机可以渗透到仪表、家电、导弹弹头等中、小型机无法进入的领域,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异常迅速。

(3)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分支,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化就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互相通信,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

(4)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是“智能”计算机,让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感觉、行为、思维过程,使计算机具有视觉、听觉、语言、推理、思维、学习等能力,成为智能型计算机。

3、了解ACM图灵奖的现状,最新一届图灵奖得主及现状?

答:图灵奖于 1966年开始设立,是ACM(美国计算机协会)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中所授予的最高奖项, 享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美称。它是以英国的数学天才Alan Turing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图灵先生对早期的计算理论与实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图灵奖主要授予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推动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杰出科学家,而这些贡献必须对计算机科学技术有长久而深远的重要影响。虽未明确规定,授奖较偏重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技术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每年, 美国计算机协会将要求提名人推荐本年度的图灵奖候选人, 并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 说明被提名者为什么应获此奖。任何人都可成为提名人,美国计算机协会将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被提名者进行严格的审核,并最终确定当年的获奖者。通常每年只有1名获奖者, 少数的年份有2名(同方向), 但02、07年有3名。截止到2008年底共发奖43次,共有55位科学家获奖。目前图灵奖由英特尔公司和google公司赞助,奖金为250,000美元。从1966年到2011年的46届图灵奖,共计有58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美国学者最多,此外还有英国、瑞士、荷兰、以色列等国少数学者。

截止至2011年,获此殊荣的华人仅有一位,他是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

最新一届图灵奖得主是:沙菲·戈德瓦塞尔西尔维·奥麦克林。由于在密码学和复杂理论领域做出创举性工作获得2012年图灵奖。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 第1章 一.填空题: 1)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在这里,客户是服务请 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美国的IBM公司在1974年宣布了它研制的网络体系结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 3)通信线路的带宽是指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 (或通频带) ,单位是HZ。 4)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 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 . 二.单选选择题: 1)按照OSI参考模型分层,其第2层,第4层分别为B (A)数据链路层,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C)网络层, 会话层(D)数据链路层,会话层 2)下列哪个协议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B A.TELNET B. PPP C. FTP D.SMTP 3)TCP/IP协议有______层体系结构C A. 2 B. 3 C. 4 D. 5 4)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分组交换网是。B A.Internet B.ARPAnet C.Ethernet D.NSFNET 5)RFC是下列哪一个英文短语的缩写B (A)Reference For Computers (B)Request For Comment请求评论 (C)Registration Function Citation (D)Renewal Form Catalogue 6)下列哪一个(或几个)关于交换的描述是错误的?C (A)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B)电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较少 (D)使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可能出现序号颠倒的分组 三.问答和计算题: 1.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 解:从源站到目的站分组交换的总时延t1=(p/b+d)*k+(x-p)/b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4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将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转换为电参数的装置。 ( A ) A.传感器 B.A/D转换器 C.D/A转换器 D.互感器 2.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是()。( B ) A.接口 B.过程通道 C.模拟量输入通道 D.开关量输入通道 3.所谓量化,就是采用一组数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转换为()。 ( B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程序代码 D.量化代码 4.数控系统一般由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控制器和插补器等四大部分组成,这些功能 都由()来完成。 ( C ) A.人 B.生产过程 C.计算机 D.实时计算 5.外界干扰的扰动频率越低,进行信号采集的采样周期应该越()。 ( A ) A.长 B.短 C.简单 D.复杂 6.数字PID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规律,其中能迅速反应误差, 从而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稳态误差的是()。 ( C ) A.微分控制 B.积分控制 C.比例控制 D.差分控制 7.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的实现必须采用数值逼近的方法。当采样周期 短时,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后向差分代替微分,使模拟PID离散化变为()。 ( B )

A.微分方程 B.差分方程 C.积分方程 D.离散方程 8.香农采样定理给出了采样周期的上限,采样周期的下限为计算机执行控制程序和 ()所耗费的时间,系统的采样周期只能在Tmin和Tmax之间选择。 ( A ) A.输入输出 B.A/D采样时间 C.D/A转换时间 D.计算时间 9.在有交互作用的多参数控制系统中,振铃现象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 ( B ) A.可靠性 B.稳定性 C.经济性 D.通用性 1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前馈控制是一个(),因此,很少只采用前馈控制的方案, 常常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案。 ( A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稳定系统 D.不稳定系统 11.软件是工业控制机的程序系统;其中面向控制系统本身的程序,并根据系统的具体 要求,由用户自己设计的软件称作()。 ( B )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支持软件 D.控制软件 12.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程序设计人员选取一种适当地高级(或汇编)语言,书写程 序的步骤叫做()。 ( D ) A.编译 B.程序设计 C.调试 D.编码 13.一个12位的A/D转换器,其量化精度约为0.02%,若其孔径时间为10微妙,如 果要求转换误差在转换精度内,则允许转换的正旋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为()。 ( C ) A.2HZ B.3HZ C.4HZ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大作业 设计题目: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丁宏盟 学号:201103010029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方向)11-1 指导教师:赵凯 2014.06.07

目录 1、概述 (1) 2、设计要求 (1) 3、课程设计目的: (2) 4、性能指标: (2) 5、原理框图 (2) 6.1热敏电阻温度转换原理 (3) 6.2 热敏电阻仿真电路图: (4) 6.3 热敏电阻程序代码: (4) 7、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10) 6、参考文献 (11)

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 1、概述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仪器仪表的认识更加深入,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温度的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测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温度的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温度测量及其测量技术的研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目前温度计按测使用的温度计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2,利用热电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3,利用热阻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计4,利用热辐射原理制成的高温计5,利用声学原理进行温度测量本系统的温度测量采用的就是热阻效应。温度测量模块主要为温度测量电桥,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从而在电桥输出端有电压输出,但该电压很小。将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通过OP07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AD转换芯片,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2、设计要求 使用热敏电阻类的温度传感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用单片机采集下来,将被测温度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测量温度范围?50℃~110℃。 ●精度误差小于0.5℃。 ●LED数码直读显示。 本题目使用铂热电阻PT100,其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T后的100即表示它在0℃时阻值为100欧姆,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138.5欧姆。厂家提供有PT100在各温度下电阻值值的分度表,在此可以近似取电阻变化率为 0.385Ω/℃。向PT100输入稳恒电流,再通过A/D转换后测PT100两端电压,即得到PT100的电阻值,进而算出当前的温度值。 采用2.55mA的电流源对PT100进行供电,然后用运算放大器LM324搭建的同相放大电路将其电压信号放大10倍后输入到AD0804中。利用电阻变化率0.385Ω/℃的特性,计算出当前温度值。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1分 1.【第1章】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分组交换网是()。 A ARPAnet B Internet C Ethernet D NSFNET 正确答案:A 2.【第1章】关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描述准确的是()。 A 共享线路 B 共享硬件 C 共享数据和软件 D 共享硬件、数据、软件 正确答案:D 3.【第1章】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核心部分)和资源子网(边缘部分)两部分组成。下面列出的各项中不属于通信子网组成部分的是()。 A 链路 B 路由器 C 结点交换机 D 主机 正确答案:D 4.【第1章】Internet最早起源于()。 A 以太网 B ARPAnet

C NSFnet D 环状网 正确答案:B 5.【第1章】在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是()。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传输层 正确答案:C 6.【第1章】下列哪一个关于交换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B 电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C 报文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较少 D 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各个分组可根据序号重新拼装成报文 正确答案:B 7.【第1章】下列哪个协议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 TELNET B PPP C FTP D SMTP 正确答案:B 8.【第1章】根据TCP/IP实用协议标准,从下到上第2层、第3层分别为()。

A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即网际层) B 网际层, 应用层 C 网络层, 会话层 D 网际层, 传输层 正确答案:D 9.【第1章】下列不属于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A 总线型 B 关系型 C 星型 D 环型 正确答案:B 10.【第1章】TCP/IP协议一个()层体系结构。 A 2 B 3 C 4 D 7 正确答案:C 11.【第1章】通信子网(指因特网的核心部分)为网络源结点与目标结点之间提供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指的是()。 A 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 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 网络中间结点即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 选择通信介质

1两种 USB口的特点及区别?通用指标,传输模式,U SB 器件,硬件接口。 答: 两种 USB的特点: (1)USB 接口支持设备的热插拔功能 , 采用菊花式的连接 . (2)USB 有2电源线(5V),2 数据线 ,采用差分信号传输 ,可为连接在其上的设备提供 5V 电压 /100mA电流的供电 ,最大可提供 500mA的电流 . (3)一个 USB控制器可以连接多达 127个外设 ,而两个外设间的距离(线缆长度)可达 5 米. 两种 USB的区别 : 协议不同 ,USB1.1 传输速率是 12Mbps,USB2.0 传输速率是 480Mbps. 2光驱、硬盘、软驱的总线形式。 答: (1)光驱 :IDE ATA/ATAPI ,内部并行总线 . (2)硬盘:IDE SATA ,内部并行总线 . (3)软驱:软驱分内置和外置两种 ,内置软驱使用专用的 FDD接口 ,而外置软驱一般用于笔 记本电脑 , 使用 USB接口 . 3I2C、 SPI、SCI 总线的特点? 答: (1)I2C 总线由数据线 SDA与时钟线 SCL两条线构成通信线路,既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数据,在 CUP与被控 IC 之间,IC 与 IC 之间都可以进行双向传送,最高传输速度为 400Kbps. (2)S PI 是一个环形总线结构 , 是一种标准的四线同步双向串行总线 , 在 SCK的控制下,两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 , 可以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 . (3)S CI 是一种通用异步通信接口 UART. SCI 模块采用标准非归零( NRZ)数据格式 ,能够实现多 CPU之间或同其他具有兼容数据格式 SCI 端口的外设进行数据通信 . 4指出 RS-232、RS-485、 USB等总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答: (1)RS-232 的特点:全双工数据传输,单端输入输出 , 有地线、发送和接受三条线即可实现数据传输 , 传输速率 20kb/s ,传输距离限于 15m,采用单端驱动和接收电路 . 采用负逻辑高电平为( -5--15v ),低电平为 (5-15v) ,电源电压为 +15v 或 +12v. (2)R S-485 的特点:半双工工作方式,差分信号传输,传输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速率 10Mbit/s, 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 可连接 32 个设备 . 电平逻辑“ 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 (+2 — 6V)表示;逻辑“ 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 (-2 —6V)表示,外接电源电压一般为 5v. (3)USB 即插即用 ,菊花式连接 ,有 2电源线( 5V),2数据线,而两个外设间的距离(线缆长度)可达 5米,差分信号传输 , 可外接 127 个设备. 5、简要归纳 ISA、 PCI 和 STD三种端口的特点。 答: ISA:有 98 根信号线,数据线宽 16 位,地址线宽 24 位,总线时钟 8MHz,中断源为边沿触发,数据传输速度为 16MB/S。 PCI:64 位总线( 3.3V )或者 32 位( 5V),最高总线频率为 33.3MHz/66MHz,数据传输速度为 80MB/S,(最高传输速度为 133MB/S),支持 10 个外设。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解: 若将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功能用计算机或数字控制装置来实现,就构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基本框图如图1-1所示。因此,简单说来,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参与控制的一类系统。 图1-1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图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用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控制器与执行机构之间是DA转换器,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AD转换器则相反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 2.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分为几类? 解: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其所控制的对象、采取的控制方法密切相关。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照系统的功能、控制规律或控制方式等进行分类。 按功能及结构分类: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 按照控制规律分类:程序和顺序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最少拍控制、复杂规律的控制、智能控制。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解: 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数字模拟混合的系统。在连续控制系统中,各处的信号是连续模拟信号。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仍有连续模拟信号外,还有离散信号、数字信号等多种信号。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灵活方便、适应性强。一般的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硬件电路实现的,控制规律越复杂,所需要的模拟电路往往越多,如果要改变控制规律,一般就必须更改硬件电路。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需要改变控制规律时,一般不对硬件电路作改动,只要改变控制程序就可以了。 3.可实现复杂控制规律。计算机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和很强的逻辑判断功能,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4.离散控制。在连续控制系统中,给定值与反馈值的比较是连续进行的,控制器对产生的偏差也是连续调节的。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向A/D转换器发出启动转换信号,并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获得离散时间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产生的控制时间信号通过D/A将离散信号转换成连续时间信号输出,作用于被控对象。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计算机控制技术》2009级期末考查大作业 系别:电子电气工程系 班级:09级电气(2)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梁绒香

目录 一、PID算法的设计及分析 (2) 1.1 PID控制算法简介 (2) 1.2基于MATLAB仿真被控对象 (3) 二、大林算法 (5) 2.1大林算法简介 (5) 2.2确定期望闭环传递函数 (6) 2.3 基于MATLAB仿真被控对象 (7) 3.1 Smith算法简介 (9) 3.2 数字Smith预估控制系统 (10) 3.3采用Matlab系统仿真 (11) 四、PID算法、大林算法、数字Smith预估控制算法三种算法比较 (12) 五、参考文献 (14)

基于MATLAB 的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及仿真研究 一、PID 算法的设计及分析 1.1 PID 控制算法简介 PID 调节是连续系统中技术最成熟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方法。它结构灵活,不仅可以用常规的PID 调节,而且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采用各种PID 的变型,如PI 、PD 控制及改进的PID 控制等。它具有许多特点,如不需要求出数学模型、控制效果好等,特别是在微机控制系统中,对于时间常数比较大的被控制对象来说,数字PID 完全可以代替模拟PID 调节器,应用更加灵活,使用性更强。所以该系统采用PID 控制算法。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结构框图 具有一阶惯性纯滞后特性的电阻炉系统,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1()1s Ke G s T s τ-= + (1-1) 在PID 调节中,比例控制能迅速反应误差,从而减小误差,但比例控制不能消除稳态误差,p K 的加大,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积分

窗体顶端 1.【第1章】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核心部分)和资源子网(边缘部分)两部分组成。下面列出的各项中不属于通信子网组成部分的是()。 A 链路 B 路由器 C 结点交换机 D 主机 2.【第1章】下列哪个协议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 TELNET B PPP C FTP D SMTP 3.【第1章】关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描述准确的是()。 A 共享线路 B 共享硬件 C 共享数据和软件 D 共享硬件、数据、软件 4.【第1章】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分组交换网是()。 A ARPAnet B Internet

C Ethernet D NSFNET 5.【第1章】通信子网(指因特网的核心部分)为网络源结点与目标结点之间提供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指的是()。 A 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 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 网络中间结点即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 选择通信介质 6.【第1章】TCP/IP协议一个()层体系结构。 A 2 B 3 C 4 D 7 7.【第1章】下列哪一个关于交换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B 电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C 报文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较少 D 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各个分组可根据序号重新拼装成报文 8.【第1章】根据TCP/IP实用协议标准,从下到上第2层、第3层分别为()。 A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即网际层) B 网际层, 应用层

C 网络层, 会话层 D 网际层, 传输层 9.【第1章】在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是()。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传输层 10.【第1章】下列不属于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A 总线型 B 关系型 C 星型 D 环型 11.【第1章】按照理论的OSI参考模型分层,其第2层,第4层分别为()。 A 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B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C 网络层, 会话层 D 数据链路层,会话层 12.【第1章】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规定最大长度的分组。与报文交换方式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A 报文头 B 报文尾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哪级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作用硬件组成: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ROM、RAM、外部设备、网络通信接口、实时时钟、电源。软件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作用:硬件中有A/D 称为模拟数字转换器,它包括采样保持和量化,其输出为数字形式,何时采样由计算机控制。 D/A称为数字模拟转换器,它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形成控制量。应用软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系统软件包括 操作系统,开发系统。 .为适应控制现场的工作环境,对工业控制机有何要求 (1)适应性(2)可靠性(3)实时性(4)扩展性 结构:(1)基于通用计算机的结构(2)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结构 . PCI总线,CPCI总线,PC/104总线以及RS232,RS422,RS485有何特点,电平特性,适用场合 .何谓IO接口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什么要有IO接口 (1)解决主机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时序配合和通信联络问题 (2)解决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和匹配问题 (3)解决CPU的负载能力和外围设备端口的选择问题 .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交互信息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优缺点 (1)并行通信。优点:传送速度快、信息率高。缺点:传输线多,成本高(2)串行通信。全双工方式RS-422 ,RS-232。半双工方式RS-485 (3)同步通信。要求收发双方具有同频同相的同步时钟信号,每帧信息开始加特定的同步字符,不允许有间隙

(4)异步通信。开始位,停止位,发送的字符间允许有间隙 .模拟输入通道中为何要加采样保持器,采样保持器的组成及要求是什么(1)用采样保持电路使得在A/D转换期间保持输入模拟信号不变 (2)孔径时间:AD转换器完成一次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孔径误差:在孔径时间ta/d内,由于输入信号x(t)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称为孔径误差δ。 以ta/d=10μs的10位ADC芯片为例: 为保证不低于%的转换精度 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10V8位的ADC转换精度如何计算 (1). 接口特性(2). 量程(3). 分辨率(4). 误差和精度(5). 转换速率(6). A/D转换的方法 一个8位A/D转换器,孔径时间为100。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A/D转换精度(%)内,求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是多少 f=(2*pi*100*10^(-6)*100)= 请分别画出D/A转换器的单极性和双极性电压输出电路,并分别推出输出电压与输入数字量之间的关系式。 微机p328 什么是数字PID位置控制算法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设采样周期T=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解: 若将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功能用计算机或数字控制装置来实现,就构成了计算机控 制系统,其基本框图如图1-1所示。因此,简单说来,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参与控制的一类系统。 图1-1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图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用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控制器与执行机构之间是DA转换器,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AD转换器则相反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 2?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分为几类? 解: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其所控制的对象、采取的控制方法密切相关。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 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照系统的功能、控制规律或控制方式等进行分类。 按功能及结构分类: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 按照控制规律分类:程序和顺序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最少拍控制、复杂规律的控制、智能控制。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解: 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数字模拟混合的系统。在连续控制系统中,各处的信号是连续模拟信号。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仍有连续模拟信号外,还有离散信号、数字信号等多种信号。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灵活方便、适应性强。一般的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硬件电路实现的,控制规律越复杂,所需要的模拟电路往往越多,如果要改变控制规律,一般就必须更改硬件电 路。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 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需要改变控制规律时,一般不对硬件电路作改动,只要改变控制程序 就可以了。 3?可实现复杂控制规律。计算机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和很强的逻辑判断功能,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4.离散控制。在连续控制系统中,给定值与反馈值的比较是连续进行的,控制器对产生的偏差也是连续调节的。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向A/D转 换器发出启动转换信号,并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获得离散时间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产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2 —20 13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 103Z01A07 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大作业(二) 下图为氧化炉对象,工艺要求氧化炉内的反应温度恒定,一般通过氧化炉的氨气和氧气比恒定来实现,但氨管压力波动会影响氨气流量变化,空气含氧量会随环境发生变化。被控量为氧化炉温度,调节量为氨气管道阀门。 绪论 在硝酸铵生产过程中,氨氧化炉是关键设备。其工艺流程: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进入氧化炉,在铂金触煤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所需要的一氧化氮,这是一个多种参数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工艺控制指标的好坏关系到生产能否稳定运行,生产效益以及设备安全问题。 氨氧化法制硝酸是硝酸生产中比较普遍的方法,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经静化后,进入氧化炉,在铂金网的作用下,在绝压0.45 MPa,温度850℃的条件下,将氨氧化成一氧化氮气体,影响氧化反应过程的因素有氨的体积分数,压力,氧化率,反应温度,混合气流量,铂网活性等,氧化率是氧化反应的指标,但目前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率正比于反应温度,而氨气是氧化反应的主要成分,反应的温度取决于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而氨的体积分数又无法测量,只有氧化炉温度能间接反应出氧化率。为了获得更高的氧化率,氧化炉温度与氨的体积分数均控制在极值,而炉温超到1100℃会烧毁价值昂贵的铂金网,氨的体积分数超过14%会引起恶性爆炸事故毁坏生产设备,必需加设联锁保护系统,氧化炉温度及氨空比是最关键的控制参数,对仪表精度要求极高。因此氨氧化反应对氧化炉内的氨空流量比和炉温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氨空比与炉温的实时检测与稳定控制是氧化炉控制的关键。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一章 1.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算机代替模拟控 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主机、外部设备、过程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部分: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统称,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2.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种典型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数据处理、操作指导控制系统;计算机对被控对象不起直接控制作用,计算机对传感器产生的参数巡回检测、处理、分析、记录和越限报警,由此可以预报控制对象的运行趋势。 ②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一台计算机可以代替多台模拟调节器的功能,除了能实现PID 调节规律外, 还能实现多回路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补偿控制、多变量解藕控制,以及自适应、自学习,最优控制等复杂的控制。 ③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由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一级DDC 计算机, 完成直接数字控制功能;第二级SCC 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提供的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运算,给DDC 计算机提供最佳给定值和最优控制量等。 ④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基本控制单元,经高速数据通道与上一级监督计算机和CRT 操作站相连。 1.3.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 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计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与采用模拟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系统相比较,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 (1)控制规律灵活,可以在线修改。(2)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 (3)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4)可以得到比较高的控制精度。 (5)能同时控制多个回路,一机多用,性能价格比高。 (6)便于实现控制、管理与通信相结合,提高工厂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7)促进制造系统向着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 图1.3-2 典型的数字控制系统 给定

|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由四部分组成。 图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 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3)外部设备: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磁盘)。其中操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钮,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能;操作台还要保证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 — (4)检测与执行机构 a.测量变送单元: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采用了各种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其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参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例如热电偶把温度转换成mV信号;压力变送器可以把压力转换变为电信号,这些信号经变送器转换成统一的计算机标准电平信号(0~5V或4~20mA)后,再送入微机。 b.执行机构:要控制生产过程,必须有执行机构,它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根据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并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被调介质的流量或能量,使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的要求。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微机根据温度的误差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输出给执行机构(调节阀)来控制进入加热炉的煤气(或油)量以实现预期的温度值。常用的执行机构有电动、液动和气动等控制形式,也有的采用马达、步进电机及可控硅元 件等进行控制。 第二章输入输出过程通道 习题及参考答案 2.数字量过程通道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智能循迹小车——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考查作业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自动化越来越普及,对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多,要求精度越来越搞高,本设计面向机械自动化发展,采用了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利用红外对管传感器检测黑线达到循迹目的,以及自动停车,自动寻迹,整体系统的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 采用技术主要有: (1)AT89S52单片机应用; (2)L298电机驱动及PWN电机调速; (3)传感器的有效应用; (4)程序算法的应用。 1、系统方案的选择 1.1 智能循迹小车的主控芯片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作为智能小车的主控芯片,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工作电压为5V,32个I/O 口,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该芯片价格便宜,应用广泛,操作简单,硬件与软件设计相对简单。大学生广泛用于单片机学习与创作。资源足够用于智能小车的设计。因此,本设计选择了此芯片。 方案二:采用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F系列单片机MSP430F1611作为智能小车的主控芯片,MSP430F1611是一款超低功耗单片机,工作电压范围为1.8V-3.6V,48 位I/O 口线,16-Bit RISC架构,但相应硬件复杂,软件编写相对难度大,而且价格昂贵,用于智能小车资源过剩,造成浪费。经过讨论,我们放弃了此方案。 1.2智能循迹小车电源模块的选择 方案一:直接用直流电源供电。采用LM7812和LM7805稳压后产生12V和5V的直流电压,供给系统各个模块用。虽然直接用直流电源供电,功率大,但由于有电源供电线的限制,这样就会对小车的行动造成诸多不便,为了能使小车能够简便地行驶,只能放弃这一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 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 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 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 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 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试举出对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1)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3)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3.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 ① 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 层,而TCP/I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和应用层。严格讲, 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 ② 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 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 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③ 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在一起,后来认识到互联网协议 的重要性,才在网络层划出一个子层来完成互联作用。而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 网的互联问题,并将互联网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 OSI开始偏重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后来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而TCP/IP一开始就 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的数据报对于互联网中的数据传送以及分组话音通 信都是十分方便的。 ⑤ OSI与TCP/IP对可靠性的强调也不相同。对OSI的面向连接服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 运输层都要检测和处理错误,尤其在数据链路层采用校验、确认和超时重传等措施提供可 靠性,而且网络和运输层也有类似技术。而TCP/IP则不然,TCP/IP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 问题,应由运输层来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的链路或机器丢失数据或数据出错,网络本身 不进行错误恢复,丢失或出错数据的恢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进行,由运输层完成。 由于可靠性由主机完成,增加了主机的负担。但是,当应用程序对可靠性要求不高时,甚

水温控制系统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1升净水,容器为搪瓷器皿.水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最小区分度为1℃,标定温度≤1℃. (2)环境温度降低时(例如用电风扇降温)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 (3)用十进制数码管显示水的实际温度. 2.发挥部分 (1)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当设定温度突变(由40℃提高到60℃)时, 减小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 (2)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0.2℃. (3)在设定温度发生突变(由40℃提高到60℃)时,自动打印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设计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题目要求:能在40 ℃至90 ℃范围内设定控制水温, 静态控制精度为0.2 ℃.并具有快速性与较小的超调,以及十进制数码管显示,温度曲线打印.

测量部分 采用温度传感器铂电阻Pt1000.铂热电阻的物理化学 性能在高温和氧化性介质中很稳定,线性较好.在0—100 ℃时,最大非线性偏差小于0.5 ℃.铂热电阻与温度关系 是:Rt = R0(1+At+Bt*t) 其中Rt 是温度为t 时电阻; R0是温度为0 ℃时电阻; A,B 为温度系数. 驱动控制部分 此方案采用SPCE061A 单片机实现,此单片机内置8路 ADC,2路DAC.另外,该芯片内置JTAG 在线仿 真,编程接口,可以方便实现在线调试. 二,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1 电路方框图及说明 方框图说明 键盘设定 数据采集 SPCE061A 数据显示 串口接口--pc-- 打印 继电器 热电炉 语音提示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习题及参考答案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由四部分组成。

图1.1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3)外部设备: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磁盘)。其中操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钮,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能;操作台还要保证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 (4)检测与执行机构 a.测量变送单元: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采用了各种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其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参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例如热电偶把温度转换成mV信号;压力变送器可以把压力转换变为电信号,这些信号经变送器转换成统一的计算机标准电平信号(0~5V或4~20mA)后,再送入微机。 b.执行机构:要控制生产过程,必须有执行机构,它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根据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角位

《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大作业及参考答案 ========================================================== 一、选择题(共20题) 1、由于计算机只能接收数字量,所以在模拟量输入时需经( A )转换。 A.A/D转换器 B.双向可控硅 C.D/A转换器 D.光电隔离器 2、若系统欲将一个D/A转换器输出的模拟量参数分配至几个执行机构,需要接入( D )器件完成控制量的切换工作。 A.锁存器锁存 B.多路开关 C.A/D转换器转换 D.反多路开关 3、某控制系统中,希望快速采样,保持器的保持电容CH应取值( A )。 A. 比较小 B.比较大 C.取零值 D.取负值 4、在LED显示系统中,若采用共阳极显示器,则将段选模型送至( B )。 A. 阳极 B. 阴极 C.阴极或阳极 D.先送阴极再送阳极 5、电机控制意味着对其转向与转速的控制,微型机控制系统的作法就是通过( B )实现的。 A.改变定子的通电方向与通电占空比 B.改变转子的通电方向与通电占空比 C.改变定子的通电电压幅值 D.改变转子的通电电压幅值 6、计算机监督系统(SCC)中,SCC计算机的作用就是( B ) A.接收测量值与管理命令并提供给DDC计算机 B.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给定植并提供给DDC计算机 C.当DDC计算机出现故障时,SCC计算机也无法工作 D.SCC计算机与控制无关 7、键盘锁定技术可以通过( C )实现。 A.设置标志位 B.控制键值锁存器的选通信号 C.A与B都行 D.定时读键值 8、RS-232-C串行总线电气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就是(C)。 A.0.3 伏以下 B.0.7伏以上 C.-3伏以下 D.+3伏以上 9、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采集的数据常搀杂有干扰信号,( D )提高信/躁比。 A.只能通过模拟滤波电路 B、只能通过数字滤波程序 C、可以通过数字滤波程序/模拟滤波电路 D、可以通过数字滤波程序与模拟滤波电路 10.步进电机常被用于准确定位系统,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B )。 A.步进电机可以直接接受数字量 B.步进电机可以直接接受模拟量 C.步进电机可实现转角与直线定位 D.步进电机可实现顺时针、逆时针转动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 开始时间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16:20 状态完成 完成于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16:58 耗时37 分钟 45 秒 分数 成绩满分 窗体顶端 题目1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移动笔记本用户最理想的接入网络的方式是________。 选择一项: a. 同轴电缆 b. 光纤 c. ADSL d. 无线LAN 反馈 正确答案是:无线LAN

题目2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目前光纤接入网络的适用对象为________。选择一项: a. 校园计算机 b. 笔记本用户 c. 大中型企业用户 d. 个人用户 反馈 正确答案是:大中型企业用户 题目3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IP协议运行于分层模型的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物理链路层

b. 传输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反馈 正确答案是:网络层 题目4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网线(双绞线)内部有几根导线________。选择一项: a. 2 b. 8 c. 6 d. 4 反馈 正确答案是:8 题目5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Internet的通信协议是______。 选择一项: a. TCP/IP b. NWLINK c. NETBEUI d. OSI/ISO 反馈 正确答案是:TCP/IP 题目6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发送电子邮件时,如果接收方没有开机,那么邮件将________。选择一项: a. 退回给发件人 b. 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 c. 丢失 d. 开机时重新发送

反馈 正确答案是: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 题目7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TCP/IP协议中TCP协议负责______。选择一项: a.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b. 以上都不是 c. 接入互联网 d. 数据传输 反馈 正确答案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题目8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对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