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早期理论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

尽管新媒介日益进步,大众媒介并没有处于衰落中,相反,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

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民主政治过程的基本要素;成为权力行使的手段,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进行广泛宣传使它们所拥有的权力合法化。

二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社会现实的定义者与形象构成的主要来源,以及社会认同的主要表征;二是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最大的聚合场所,为人们提供共享的文化环境;

三是在经济层面上,随着媒介产业的成长,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呈现多样化与稳固化。

二、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依照自身的法则和实践,在社会内部建构一种单独的社会以机构,但媒介在本质上仍然是依赖社会的。

三、方法的基本差异

批判理论:试图揭露隐藏在媒介实践之下的问题,并且根据某些特定的价值,将这些问题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实用性传播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大众传播的运用更有效率。

另两个层面的理论取向: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并由此区分出四种主要方法。图见书P6页

四、不同类型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对媒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客观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运作和影响做总体阐述。

规范性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下,检查并规定媒介应如何运作。

操作理论:指媒介从业者在其工作中积累和运用的实践思想。

日常理论:从我们自己与媒介接触的经验中得出的知识。

四、传播科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传播的层次:根据传播发生的不同社会组织层次,大众传播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诸传播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它位于其他传播过程金字塔式分布的顶层。见图P9

在全社会这一层次下,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传播网络。一种是在地区、城市、乡镇层次下所建立的媒介机构;一种是在公司或行业组织内的传播网络;三是传播网络通过一些机构表现出来: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司法机构等。

五、不同的分析传统:结构分析、行为分析、文化分析

结构分析: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出发点是社会中心论,其首要关注目标包括媒介系统和组织,以及它们和社会的关系。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和媒介系统对内容的影响上。

行为方法:来自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方法倾向于以个别实验者为基础;而社会以学的方法集中在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口成员的行业,并倾向于对在自然条件下收集来的代表性调查数据进行多种不同的分析。

文化方法:主要被应用于意义和语言问题的研究中,还有特殊社会环境和文化经验的细节上。

六、定义大众传播

七、大众媒介机构

第二章大众媒介的兴起

一、大众媒介的形成

二、印刷媒介:书籍与图书馆

三、印刷媒介:报纸

四、身为大众媒介的电影

五、无线广播电视

六、录制的音乐

七、新电子媒介

当前的传播革命主要以两种主要的创新发明为基础:一是卫星传播;二是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的庞大力量来自数字化,这种数字化的

能够让各种资料以所有的格式传送,并且能够保持原有的效能并产生整合。

八、媒介之间的差异

分析媒介之间的差异,比从前困难,第一,现在某些媒介是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传送渠道来进行传播的,降低了媒介原有的独特性以及使用经验,EG:电影;第二,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技术整合,只会增强这种趋势;第三,全球化的趋势正在降低所有国家的媒介内容与机构之间的独特性;第四,全国性与全球媒介的持续合并趋势,导致不同的媒介变成“同在一个屋檐下”

自由与控制: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常包含了政治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即规范性。政治层面的核心正是自由与控制的问题。

重点提示:媒介的社会控制

控制的类型:第一,出于政治原因对内容的控制;第二,出于文化和道德原因对内容的控制;第三,出于技术原因对基础设施的控制;第四,出于经济原因对基础设施的控制;

控制的相关原因:第一,更大的政治颠覆力;第二,更大的道德、文化和情感冲击力;第三,更大的实行控制的可能性;第四,更多的进行管理的经济动力。

使用与接受的问题:重点提示:媒介使用的差异:一,家庭之内或家庭之外;二,个人使用还是经验分享;三,公共的不是私人用途;四,互动还是非互动。电视在本质上属于:分享性、家庭性与公共性。

九、媒介变革对公共兴趣的意义

第三章概念与模式

一、关于媒介与社会的早期观点

第一,媒介的力量:通过一战、二战中纳粹运用媒介进行宣传服务、以及冷战结束、海湾战争以及科索沃冲突等事件在内,都证实了媒介在任何国际斗争中,都是一种基本且强有力的要素。

第二,传播与社会整合:大众媒介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容易被看作是负面的,更多犯罪和道德沦丧以及个人主义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代传播对凝聚力和集体感做出积极贡献。大众媒介是形成新型凝聚力的潜成力量,能够把同一国家、城市或地方的分散的个体联合起来。

第三,身为大众教育者的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成为大众教化的有效力量,而且成为一般学校教育、公共图书馆与大众教育的补充及延伸。媒介传播信息与观念、揭露政治腐败,并为一般人提供许多无害的享乐。

第四,成为问题或者替罪羊的媒介:将媒介关于犯罪、性、暴力和社会混乱的表面增长联系起来。

二、“大众”的概念

早期的大众一词带有负面意涵:指平常人或普通群众,通常被认为未受教育、无知并且有可能是不理智、不驯服的。

在社会主义传统中,大众代表一般劳工为了集体的目标或是反抗压迫而组织起来所产生的力量与凝聚力。

主导倾向一直是对大众现象的否定,主流西方社会与文化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和精英主义,对集体的行动存在偏见。认为大众代表一种无组织性、缺乏个人色彩的个体的集合。

重点提示:大众的概念:庞大的集合体、没有差异、主要是负面形象、缺乏秩序或组织、大众社会的反映。

三、大众传播的过程

大众媒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是被设计出来向众多人传播的。传送者往往比接受收具有更多权威,地们或专门的知识。

大众传播的符号内容或信息,大多是标准化的产品,而且能够以同样的方式重复使用。

对于大众传播的接受也是特别的,受众通常被当作是松散的集合体以及被动的旁观者,缺乏反馈和参与的机会。

四、受众

公众:通常是相当庞大、分布广泛而且持久的。公众通常环绕着公共生活中的议题或目的而形成,其主要目标是促进某种利益、意见或者促成政治变革。公众是民主政治中一个必要的成分,公众的兴起下载是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特征。

受众:分布广阔,而且其成员通常彼此互不相识,它缺乏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而且无法以一处组织化方式的集体行动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在不断变化的范围内,其组成也不断变换。受众并不为自己而行动,容易受到操纵。受众是异质的,由所有社会阶级与人品意义上的不同团体的人组成;受众又是同质的,因为它们对某些兴趣的选择上是一致的。

重点提示:广大的受众:数量庞大;分布广泛;非互动性,匿名性;异质性;缺乏组织或自我行动。

注意:大众、受众、公众三个词的异同

五、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

精英文化:由文化精英创造的,在某种美学、文学或科学传统之内进行。其所依赖的系统化标准独立于其产品的消费者之外。

民间文化:这些文化来自人民,并且在时间上早于大众媒介以及大量生产的文化。最初是自然产生的,运用了传统的形式、主题、素材以及表达方式,而且通常融入了日常生活。具有包容性与简朴性。

通俗文化(即大众文化):为了大众市场而制造的文化产品,是一种普遍的、标准的文化。但是大众媒介吸收了一些流行文化潮流,并试图使其化文化潮流适应城市生活的状况,从而弥补工业化造成的文化空白。

大众文化兴起的原因:鲍曼认为由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化,而大众媒介不过是对这种必然趋势推波助澜而已。

六、理论与研究主流范式的形成

主流范式结合了大众强大的大众的观点和典型的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社会调查法、社会心理学实验法以及统计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大众媒介的效果以及能够帮助解释效果的过程方面的研究。主流范示假定了一种良好的社会即:自由、多元、公正,在支持和表达“西方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信息科学及功能论的源流

拉斯韦尔是第一个对传播在社会中的功能,即媒介在维护社会方面的主次任务进行了明确阐述的人。功能论倾向于认为传播的功能主要就是维持社会的整合、持续与正常,同时也有扰乱和有害的后果。(具体功能见第四章第九个问题)

另一个主导范式来自香农和韦弗的信息论。首先住处提供者选择某个信息,以信号形式传送,通过传播渠道到达接收者,由他将信号转化为信息,达到目的地。传送的信息和接收信息之间的差异被认为来自渠道中的噪音或干扰。

此范式在媒介效果研究中的偏差。这种模式是一种直线型、以效果为关注点的人类传播的研究方法。这和大众社会中一小部分拥有权力和金钱的精英能够利用强大的媒介渠道来达到劝服和告知的目的这一概念相吻合。

而来自米德、库利、帕克等人,把人类传播描述为在本质上是人性化的、社会的和相互作用的,注重意义的共享而不仅仅是影响。

重点提示:传播研究的主流范式:自由—多元的社会理论;功能论的角度;传播效果的线性模式;强有力的媒介受到团体关系的影响;量化研究及变量分析。

七、另一类范式

另一种社会观与媒介观。这种社会观并不承认盛行的自由、资本主义秩序是公正的、不可避免的,也不承认生活理性—计划的和功利主义的模式是适当的和令人满意的。它认为存在另一种理想主义,有时是乌托邦的意识形态。

另类范式的原始意识形态起源是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一是来自法兰克福学派,促进了一种与主导的商业大众文化不同的观点,为了解大众传播过程的操纵性和压迫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基础。

来源不同的挑战。另类范式的主要成分和支持:第一,认为媒介内容中具有更为隐藏的意识形态信息,倾向于维护已建立起来的权力机构以缓和对抗。第二,我们必须根据受众的社会地位和兴趣来把意义看作是构建的和可以进行解码的信息。

另类范式的地位。在这些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类范例,并不只是主流范式的镜像,或是机械的对衫的传播观念的反叛。它是在一种更为完整的分享性的传播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传播学研究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不同。主要三种不同的方法:社会科学的、诠释的以及批判分析的。

重点提示:另类范式:社会批判的观点,反对价值中立;拒绝传播的传送模式;对于媒介技术与信息采取一种非决定论的观点;采用诠释的视角质化的方法倾向于使用文化或政治—经济理论;广泛关注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对立的根源。

八、传播的四种模式(可能考点哦)

传输模式:在主流模式的核心,可以发现一种将传播视为一定量的住处传播过程的观点:信息是由传送者或信源决定的。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反映了传播的线性顺序。

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的成就在于:认识到大众传播涉及在社会和受众之间存在一个崭新的传播者的角色。传播的过程是:社会中的事件;渠道/传播者;信息;接受者。这种修正的版本认为大众传播者并非是信息的创造者,而是向潜在受众传达他们本向对于环境中所发生事件的说明,或者为某些想要接触更广泛公众的人物提供表达其看法的机会。这种完整模式有三项特征:一是强调大众传播者在选择上所扮演的角色;二是这种选择是根据受众将会对什么感兴趣所作出的评估而进行的;三媒介自身不以劝服、教育甚至告知为目的,而是以受众感兴趣为目的。这种模式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种由受众兴趣和需求所引导的自我控制的过程,以受众而不是住处传送者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

仪式或表达模式:强调传送者(或接收者)的内在满足,而非某种工具性的目的。以共同的理解与情感为基础,属于庆祝性、享受性以及装饰性,而非功利性的。仪式传播的性质是从文化中获得的而不是由参与者选择的符号和联想而定。仪式在情感及行动的统一动员上,担任着某种角色。我们可以在艺术、宗教、公共仪式及庆典的领域中,看到仪式性传播模式的实例。

作为表现和关注的传播:“注意力”模式。大众媒介的主要目的既不是要传送特定的信息,也不是要通过文化、信念或是价值的表达来团

结大众,而仅仅是要吸引、保持视觉或听觉的注意力。通过这种做法,媒介达到了一种直接的经济目的,也就是从受众那里得到了经济效益,以及通过将爱人的注意力卖给广告主而获得的间接的好处。

将传播视为一种表现与注意过程的观念相关的三项特征:竞争的、现实的短暂的、客观的疏离的(价值中立,形式和技术比信息内容更重要)。这些特征在商业性的媒介机构中尤为如此。

媒介话语的编码与解码:接受模式。这种模式源于批判理论、符号学和话语分析,更多的属于文化研究领域。其核心就是将意义的归属和构建同接收者联系起来,媒介信息总是开放而且多义的,而信息的诠释则是根据语境和接收者的文化而定。代表人物霍尔。

首先,传播者出于意识形态和机构的目的,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编码,并且为了那些目的操纵语言和媒介;其次,接收者并不是被迫接受所传播的信息,而是根据本身的经验或见解,透过不同或对立的诠释来抗拒意识形态的影响。

媒介内容意义的多样性;不同诠释群体的存在;接受者在决定意义过程中的首要地位。

对比。传输模式适用于制度性、信息性或宣传目的的媒介活动中;表达或仪式模式在捕捉艺术、戏剧、娱乐及许多运用传播符号的元素上,有突出优势;公众注意模式反映了媒介为了收视率或收入而吸引受众的中心目标;接收模式则提醒我们,媒介所谓塑造,表达或震撼的力量部分只是幻想,因为受众才是最终的裁判。

第四章媒介理论与社会理论

一、媒介、社会与文化:联系与冲突

社会文化关系类型表述。(见书P73页图)

相互依赖:意味着大众媒介与社会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把大众媒介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媒介对社会在信息和娱乐方面的需求作出反映,同时也刺激了革新,促使社会文化氛围的变化,这又引起了新的传播需求。

唯物主义:即认为大众媒介是社会的一个层面,文化依附于社会经济与权力结构,无论谁拥有或控制了媒介,谁就可以选择或限制他们的作为。

唯心主义:认为媒介主要就是本身的内容,文化因素较强。假定认为媒介具有潜在的强大影响力,不过,媒介所传递的特定观念和价值,才是造成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同时,还认为媒介形式和技术的变迁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经验的方式,甚至改变与其他人的关系。EG麦克卢汉的理论。

自主的关系:社会和大众媒介能相互独立地变化到一定的程度。有时在文化上非常相似的社会,会产生出不同的媒介体系。自主论的立场认为媒介文化是表面的,并不一定和地方文化发生联系。

二、作为一种广泛社会过程的大众传播:社会关系的中介

中介的概念。第一,它代表了那些我们无法直接亲自观察的事件与情况的二手的或三手的传递;第二,指社会中的其他参与者和机构出于他们自己的目的与我们联系的各种努力。中介指我们对我们身外的集团和文化形成认识的间接方式。

三、媒介与社会联系的参考架构

媒介有时候是根据需求,有时候根据自身的目的(赢利或影响力),有时候追随其他社会机构的目的向受众提供信息、形象、新闻和印象,可以看出,中介并非一个中立的过程。

同时,体验也并非完全由大众媒介来作为中介的,还有一些直接接触社会机构的渠道。

媒介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类型。

四、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1)权力与不平等(议题1-3考点)

支配媒介模式:媒介组织似乎是被少数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拥有或控制,它们传播由统治集团决定的关于世界的有限、一致的观点。受众被迫要接受所提供的对世界的看法,结果对现存的权力结构产生强化和合法化的作用,同时过滤不同的声音而阻止变化。

多元媒介模式:认为没有统一的、主导的精英,变化和民主的控制都是可能的。受众能够激发需求并抵制劝告。

主导模式将媒介视为文化帝国主义或者政治宣传的工具,多元观念是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导致的理想化模式。

五、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2)社会整合与认同

媒介的双重观点。媒介通常被认为具有最显著的个人主义、超越个人感情和社会道德沦丧的特征,因而有助于降低社会控制和团结的水准,潜在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地位;大众传媒与社会整合的另一个观点是它具有在广泛大众中凝聚零散个体的能力,透过一套共同价值观念与信息,将新来的人整合进入都市社群中,并促进认同的形成。大众传播的过程能够更有效地将大规模的、具有差异性的现代社会整合起来。

这两种力量,一个强调离心趋势,一个强调向心趋势,往往同时运作,一种力量作为另一种力量的互补

社会整合论的矛盾。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指示效果的方向:离心或向心;二是规范性,即媒介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即有

四种媒介的社会整合作用的理论(图见书P60):

自由多样化:离心理论的乐观观点;

整合团结:向心理论的乐观观点;

缺乏规范,丧失认同:离心理论的悲观观点;

支配和统一理论:向心理论的悲观观点。

媒介效果整合的不同类型及层次。

整合现象的不同层次:如整体社会、地方社区或个人认同感的层次。

不同类型的整合:功能的整合:没有冲突,为了共同的任务而进行合作;规范的整合:具有共同的规范和价值。

六、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3):社会变革

简而言之:媒介是社会变化的原因还是结果。

七、媒介与社会理论(1):大众社会(七至十三,七大理论)

大众社会理论:强调各种权力行使机构之间彼此相互依赖,因此媒介也和社会力量及权威相结合。媒介内容则倾向于为政治与经济的权力拥有者的利益服务。不能指望媒介会提供对现实世界批判的或另类的解说,它们的倾向是帮助具有依赖性的公众顺应他们的命运。

大众社会理论认定媒介会受到控制或形成垄断,并且也会成为人民大众组织成消费者、市场与选民的有效手段。

重点提示:大众社会媒介理论的主要特征:大规模的社会;原子化的公众;集中化的媒介;单向的传播;人们信赖媒介取得认同;媒介被用来进行操纵与控制。

八、媒介与社会理论(2)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传统的观点。强调大众媒介永远是受统治阶级控制的工具。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所有权和那些肯定阶级社会的合理性和价值取向的信息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现代,媒介所有权大幅集中于资本主义企业家之手,因此媒介内容趋于保守的倾向。

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经过修正的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将焦点更集中在思想而不是物质结构方面。阿尔图塞认为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比压迫性的国家机器(军队、警察等),能使资本主义不必诉诸暴力而维持下去;葛兰西的霸权概念,表明文化意识形态公开或暗地里偏向统治阶级或精英阶层。

重点提示: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大众媒介为资产阶级所拥有;媒介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媒介助长了劳工的虚假意识;拒绝政治上对立的势力接近使用媒介。

九、媒介与社会理论(3)功能论

媒介具体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向受众提供并告知新闻。通常表现为向人们发出危险警报,还包括媒介提供那些与经济、公众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新闻。

2、联系: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互关联以适应环境:它是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和解释。发挥联系功能就是媒介中那些社论和宣传性的内容。媒介通过对偏差行为的暴光来强化社会规范,帮助全社会达成共识,通过突出选择的个人授予其社会地位,并作为对政府行为的检查。

3、传承文化遗产:将信息、价值观和远东一代一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传承文化的功能使社会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凝聚起来。

4、娱乐(赖特):媒介中的大部分内容旨在娱乐。旨在给人们每天的难题提供喘息的机会和轻松的时间。

5、动员:大众传播广泛应用于政治和商业宣传,促进政治、战争、经济发展、工作与宗教领域的社会目标的活动。

十、媒介与社会理论(4):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

政治经济理论:主要把焦点放在媒介产业的经济结构与机制同媒介意识形态内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将研究精力集中在所有权结构、媒介控制的实证分析以及媒介市场力量动作的方式上。

在市场的压力下,媒介与其他商业机构发生横向或纵向的兼并,由此使独立的媒介减少、市场集中、对无利可图的媒介目的的投资减少(比如纪录片),忽视数量较少并且较为贫困的潜在受众,以及媒介类型在政治上的不平衡。

十一、媒介与社会理论(5):现代化与发展

这种方法产生的基础是相信大众媒介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有效地传播现代性的信息,把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机构和做法输送给世界上经济落后的国家。

这种媒介影响力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机械的传输模式,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现实。

十二、媒介与社会理论(6)传播技术决定论

多伦多学派:以英尼斯与麦克卢汉为代表。将历代文明的典型特征,归结于当时的主导传播方式的作用。

技术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兴起与印刷术和报纸联系起来,是因为这些技术使诠释与观念成为可能。而广播电视媒介从概念到图像符号主义的转变,导致了意识形态的衰落。

互动论。对社会变化的单一因素的解释都持谨慎的态度,并且也不笃信新科技的机械性影响。只有当发明得到接纳、发展与应用时,效果才会发生。

重点提示:技术决定论:传播技术是社会的基础;每一种技术都适用于特定的传播形式、内容与应用;技术发明的顺序和应用会影响社会变革;传播革命导致社会革命。

十三、媒介与社会理论(7)信息社会

新技术对社会造成冲击,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说法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和正在出现的社会类型的客观描述。新科技的三种重要特征:互动性、个人化、分散化。

十四、冲突与共识:媒介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

从两个层面对这些理论加以理解(图见书P75),

一个层面是冲突与共识的对立:冲突:社会状态是不断的冲突和贫富阶层之间的力量争斗;共识:认为社会是由力量的平衡、市场看不见的手所主导,可以实现良性发展。

另一个层面是媒介中心和社会中心的对立。媒介中心:媒介技术和内容是社会变革的动力;社会中心:社会本来蕴藏着变革的动力。

第五章大众传播与文化

一、设定场景:文化学派

二、传播与文化

定义文化。文化有如下一些特征:它是集体的,与他人共有的;一定有一些抽象表达方式,不管是否有主观倾向;它有模型、规律和秩序,因此有可评价性;文化具备动态的延续性;文化最基本的特点是可传播,因为文化没有传播就不能发展、生存、延伸和成功。

理论议题。第一个文化议题是由大众传播产生的“大众文化”,发展到对“通俗文化”的思考,通俗文化不再只被看成大众传播批量生产的廉价物,而是一种具有活动、文化创造力与享受的新兴流派。(第三至第八问题)

第二个议题与新技术有关。传播技术对于我们了解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具有许多重要意义。(第九、十问题)

第三个议题,大众媒介产业所代表的组织性文化生产,具有政治经济层面的内容。(第十一至十三问题:涵化、全球化、后现代文化)三、起源: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理论

(附:法兰克福学派:指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有关的一群德国知识分子,该研究所成立于1923年,1933迁往纽约,1949又迁回德国。该所将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融为一体,被称为“批判理论”。代表人物有阿多诺、本杰明、霍克海默尔、劳文托尔和马尔库塞等。攻击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对文化标准构成了威胁,并使工人阶级非政治化从而维护社会权威的统治。)

批判学派对媒介文化作为阻遏社会变革的力量的关注,体现在不同的理论中。

文化产品可以换得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娱乐感以及获得在社会上所处位置的虚幻观念,其结果经常导致对社会真正结构和我们在其中的附庸地位的模糊认识。

四、霸权

霸权:从葛兰西学派的理论中,某个居支配地位的阶级不仅统治着一个社会而且还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引导着这个社会。支配性的意识并非强迫性性的,而是凭借着一种不受质疑的共识而存在。它通过“话语”而非政治或经济力量使得对社会状况的定义变成一种现实。大众媒介并非自己定义现实,而是提供权威性定义。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现存的权力与价值体系看似自然而合理。

五、批判文化学派的后期发展:伯明翰学派。

20世纪70年代,霍格特在伯明翰大学建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为这一学派的大本营。

批判方法与伯明翰学说的结合导致了一个从关注媒介文本中的意识形态到关注这些意识形态如何被受众理解的转变。

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一个“编码-译码媒介话语模式”,将媒介文本置于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提出了交流中三色类基本代码:一是和权力相关的占有优势意义的代码;二是磋商性代码,作为信息的专门传送者和中立的媒介的;三是对立的符码,即人们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有关真实的信息。这种简单的模式认为,传送的意识形态并不等于接收的意识形态。

六、性别与大众媒介

七、通俗文化“救赎”

人民的(符号层面)权力。费斯克认为:同样的文化产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即使文化产品中可能含有特定的主流意义。他将文本意义的多元性定义为“多样性”和“交互性(指跨越不同的媒介产品的意义)”。

这种思想是从霍尔的译码理论得来的,所有的文本都可以用一种对立的方式进行解读,而文本中所编码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轻易破坏。费斯克主张有两种经济的存在,一种是文化经济,在文化经济中,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符号权力:即根据本身的喜好来塑造意义的权力。一种是社会经济,大多数人处于从属地位。

未有答案的问题。媒介文化看来仍具有以下的局限:重复的、肤浅的、在主题上受限的而且是盲从的。大多通俗文化是由大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所生产的东西。受众被视为可加以操纵与控制的消费市场。

八、商业化

商业化的内容更倾向于消遣和娱乐,更肤浅、因袭、缺乏原创性而且属于标准化的。

报纸的小报化,即更强调叙事,煽情主义的新闻观代替了理性主义,电视新闻也有个人化和戏剧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使新闻更容易接近大多数人,但也使人们实际从新闻中得到的东西变得琐碎化。

传播关系的商业化,使赢利变成唯一的考量动机。

重点提示:对媒介商业化的批评:一是低文化品质即琐碎化;二是剥削弱势的消费者;三是功利主义;四是为消费主义进行宣传;五是文化商品化,与受众的关系商品化;六煽情主义和个人化。

九、传播技术与文化

历史上传播技术的创新实际上没有成为社会形式转变的动因,但传播技术对传播过程本身会产生影响,文化与传播彼此交织。

麦克卢汉对文化变革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因此也是我们感觉的延伸。他把焦点放在我们如何体验世界上,而不是体验了什么(即内容)。每一种新媒介都超出了早期媒介所能触及的经验范围,且带来了进一步的变革。

(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媒介即讯息。除了媒介所传递的内容,媒介作为一种手段也影响着个人和社会。媒介作为人类思维的延伸,因此,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潮流都体现了当时所用媒介的偏向。即媒介决定了某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哪些事件具有历史意义的。

2、感官平衡:人们可以通过获得感觉上的某种比例或平衡来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某一时代的主要媒介能够带来这种特定的感觉比例,以此来影响人们的知觉。他把每种媒介都看作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对人类的感觉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变革的一个模式。技术对于文化实践不可能造成直接的冲击作用,而只是通过大众媒介的中介而产生作用。

十、媒介的逻辑与传播的倾向性。

媒介的逻辑:是技术决定论的另一个有用的概念。指媒介对“真实世界”本身以及真实世界的塑造和建构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理解和解释社会事件的方法。

重点提示:五种媒介技术的倾向性:一是克卢汉所说的感官倾向性,它使我们通过视觉形象来体验世界;二是形式和表现的倾向性,信息被代码化或像照片一样完全无代码;三是信息内容的倾向性,比如写实主义或多义性;四是使用环境的倾向性,一些媒介适合于私下及个人化的接收,有些适于集体性或分享性的接收方式;五是“关系”的倾向,即单向或互动的媒介。

十一、涵化以及认同的中介

“认同”是通过大众媒介有组织的广泛共享的信息中取得的。

格伯纳:大量看电视的人,环境被电视所垄断,电视促成了主要观点的培育和积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都系统地接触一些经过选择的社会观。

变动的社会空间界线。一个关于大众媒介和社会变化的最新的与麦及高夫曼有关的理论:人类体验传统上被人们担任的社会角色和环境切分,并割裂为个人的(后台)和公众的(前台)领域。这种由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们决定的不同经验区之间高墙林立。电视则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加区分地展示给所有人看,于是原来的区分便没有了秘密存在。

十二、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趋势是新传播技术产生的效果之一。

造成全球性媒介文化倾向的源头有几种,最重要的一是打破时空限制,以低成本来穿越国界,世界性地传送声音及影像的能力大幅增加;二是全球性媒介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全球化的组织架构和驱动力。

跨国化的一般结果被认为是接受跨国文化的国家的本土文化被替代或处于从属地位,并模仿国际流行的模式。

时间、空间与媒介。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表明媒介与文化的认同关系。(见书P95页)

整体来说,地主性、民族性以及比较个人化的媒介能促进恒久的认同和文化自主;而国际性的媒介内容则对肤浅的、短期的文化现象有

较大的影响。

十三、大众媒介与后现代文化

后现代主义削弱了将文化视为某种固定的、等级性的传统观念。它所偏好的是属于短暂的、当下的、肤浅性的愉悦且诉诸感官(而非诉诸理性)的文化形式。电视音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后现代主义被认为主张卸下政治意识形态,失去了对理性和科学之神的信仰。当前的“时代精神”不再共享任何固定的信念和承诺,而产生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活在当下”的倾向。

鲍德里亚提出“模拟”的概念,这个词汇指影像与真实之间的差别不再那么重要,大众媒介提供无穷无尽的、替代体验的“虚假-真实”影像,要分辨出影像和真实已经变得很困难。

(附:让?鲍德里来和媒介符号学1、理论:符号正逐渐与其所代表的事物分离开来,而媒介推进了这一过程,以至于导致了这样的状况出现: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2、仿真时代:符号不再是指代,而是创造了我们的现实状况。仿真决定了我们的身份和行动,我们的体验不再借助于外部工具来得以再现,符号建立起我们的体验。比如迪斯尼乐园、网络的仿真。

消费文化也体现了我们生活的仿真世界中的一个方面。)

第六章新媒介-新理论

一、新媒介与大众媒介机构

信息传播技术最根本的方面是“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过程,所有的文本能够缩减成二进制元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新电子媒介视为现存媒介的新成员,而非取代现有媒介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数字化及整合所可能带来的许多革命性的后果。

二、信息社会的崛起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生产和流动的增加,其原因是小型化与计算机化之后传输成本的降低,而成本的降低又进一步刺激了增长的速度。

三、“新媒介理论”的重要问题

在第4章中,从“权力与不平等”、“社会整合与认同”、“社会变革”三个方面方面来考察大众传播,也能够从相同的主题来探讨新媒介的理论观点。

在权力这个层面:传播并未主要以垂直或中心化模式来运行,尽管在接近使用及运用上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但是由于传播者、接收者、旁观者与参与者都拥有接近权,所以我们并不能说新媒介被统治阶级所拥有。

在整合与认同概念上:问题仍是新媒介宣传部是导致社会分裂还是促进社会整合,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新媒介信息的多元化,可能促进分裂;但是新媒介冲破地理限制,开启了不再限于既定的社会关系的认同。

就社会变革方面而言:一方面,传播者对内容方向和控制力的丧失;另一方面参与性也许更能够推动变革的进行。

四、“新媒介理论”的可能基础

新媒介依照他们共有的渠道分成四类,并以使用、内容、情境相区别:

1、人际传播媒介:包括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和电子邮件。其内容是个人的且易逝的,此外通过耸传播所建立与强化的关系,要比所传递的信息更为重要。

2、互动操作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游戏和视觉以及虚拟真实的装置。与传统媒介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互动性,以及对使用过程的控制而不是对使用目的的满足。

3、信息搜索媒介:互联网是最明显的例子,它们被视为一种具有空前的容量、实在的、易接近使用的图书馆与资料来源。

4、集体参与式的媒介:特别涉及网络的使用。运用的目的是为了共享和交换信息、观念、经验、发展活动。电话会议也属于此类媒介。从个别使用者的角度,区分出新、旧媒介的特点:一,互动的程度;二,使用者所经历的“社会现场感”或者“社交程度”;三,自主的程度;四,私人化程度;五,享乐的程度。

五、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训示:通过训示,信息能够由一个中心同时向许多四周的接收者进行传达。特征:训示是一种典型的、针对许多人的单向传播,而个人给予反馈的机会非常少;另外,传播的时间和地点是由传播者或中心决定的。EG:演讲、音乐会、无线广播。

对话:个人能够直接和其他人进行互动,而这是跨过某个中心或媒介物而进行的,并且能够自行选择传播的伙伴、时间、地点以及主题。其特征是在交换的过程中,各方面都是平等的。EG:个人信件的交流、电子邮件的运用。

协商:意味着某种范围内的不同传播情境,在这些情境中,个人在信息的中心:资料库、图书馆、计算机磁盘中寻找信息。“协商”的时间、空间及主题由处于边缘的接受者决定的。

登录:称为登录的信息交流模式,是协商模式的反转。登录是中心要求并接收来自周边参与者的信息,通常参与者本身并不知道。在登录模式中,就内容和信息交流的产生而言,中心普遍比周围的个人具有更多的控制力。EG:中心电话交换机中的自动记录、运用“电视人员记录器”的受众研究。

综合图景。(图见书P110)

六、以计算机为中介的社群的形成

社群:(早期的观点)意味着一群具有共同地点、认同、特定规范、价值与文化实践的人,而且这群人通常人数很少,中以彼此认识或进行互动。是一种评估社会社会变革冲击的工具,而且是大众观念的对照物。

虚拟社群:以共同兴趣为基础,有意识地组成,通常是围绕着特定的文本或是由非计算机中介传播领域引进的事项(比如肥皂剧或剧中角色)而形成。它能够由任何数量的人人,以选择或是对某些刺激的反应为基础,通过网络而形成。虚拟社群可能保有真实社群的特征,包括互动、共同目标、认同感与归属感,各种规范等,而且具有排斥或拒绝的可能性;虚拟社群也有惯例、仪式与表达模式。在线社群具有开放性、可接近性、互动性的优点。

对虚拟社群的质疑:一是经常缺乏意义,它们经验的联系通常是无目的性、偶然性的联系。同时,由机器来担任中介,会降低使用者“与他人接触”的感知。

七、政治参与、新媒介与民主(非重点)

大众媒介因公共事务信息向所有民众传播以及政治人物与政府被曝光于公众而引起的注意和批语,被认为对民主政治有利。但由于传播渠道被少数声音支配,垂直流动居于主导地位,以及媒介市场高度商业化等,导致媒介的民主角色遭到忽视。

新媒介提供了高度差异性的政治信息与观念方式,以及其在理论上几乎可以让所有声音无限制地接受使用,领导者和追随者可以有许多反馈与协商,所以新电子媒介为利益团体的发展以及意见的形成提供了新兴的论坛。

但是,没有其他社会基本条件的帮助,人们尚不完全清楚旧政治转变要如何才能产生。

八、新传播技术的全球化倾向(非重点)

新传播媒介虽然打破了传统“中心-边缘”式的大众传播模式,技术的拥有的确开启了信息与相互沟通的可能性,但是传播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对较贫穷、较弱小国家而言技术的成本与运用及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都是有利于既得利益者。

九、自由的科技(非重点)

和其他媒介相比,网络仍然是自由而且不受管制的,但随着网络的增长,有明显的倾向显示它的自由已经受到限制。

十、新的平衡器(非重点)

电子媒介有助于一种更为平等与自由的社会产生。对于对些想要传播自己声音的人来说,其优点是一种顺畅的接近使用渠道,不必以那些控制印刷媒介和无线广播频道的强势利益为中介。

但是,在未来还是有被管制的可能,同时,较富有的人首先掌握并获得新技术,并永远领先于穷人。社会和信息的鸿沟将会扩大而非缩小。

十一、结论

尽管普遍出现重塑大众传播理论框架的主张,但公共传播仍然像以前一样持续进展,上述的理论仍是不确定的。

第七章媒介与社会的规范理论

一、媒介与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媒介应当执行当代社会中若干重要的、符合大家的利益的任务。公共利益也意味着媒介运作体系应该是和正义、公平、民主以及当前值得向往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相符合。

布伦勒认为,第一,媒介的权力就像政府的权力一样,应该用合法的方式来执行,这和“责任”的概念相类似;第二,公共利益不同并优先于其他特定利益;第三,公共利益的观念必定在一个不完美且不单纯的世界中运作。

海尔德描述了两种关于公共利益组成及其内容的建构方式的主要观点:一是多数主义观点:公众利益就意味着给予公众所想要的,也就是满足媒介市场中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另一种是“单一论”,或“绝对论”,这会导致一种家长式或父权主义的体系,在其中由监护者或专家决定“什么是有益的”。

各地大众媒介都受到广泛的法律控制和制约,以及非正式手段的影响,而这些法律和非正式手段的用意是促进媒介执行那些“社会”所想要的事情,防止媒介做出“社会”所不希望的事情。

二、媒介社会理论的主要议题

媒介规范包括对媒介结构与组织和规范;及对媒介行为与内容上的规范。但同样的一套原则可以同时应用在这两种层面上。

结构与所有权。一是独立性,以便充分保护自由与开放的观念与信息的公开表达;二是多元性,即一种反对所有权集中与控制垄断的规范,社会中各种声音都拥有通过媒介向社会传播的机会。

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媒介既有维持秩序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也有引发冲突和失序的可能。所以对媒介进行一些合法的限制是必须的,但是政府也容易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由来控制和封杀媒介。

“公共领域”的前景。媒介通过对公共事务住处进行完整、公平与可靠的公布,促进多元观点的,给社会上许多声音表达的机会,让公民参与社会与政治生活。

文化价值。一般希望媒介能够支持社会主流的价值与道德标准。在文化价值领域,消极的规范理论多于积极的,禁止的多于改进的,例如对暴力与色情的做法。

个人的权利。媒介经常侵犯个人的权利,如人个名誉、隐私权、财产权等。但对于隐私权的侵犯因更广泛的公共利益的理由而获得正当性,EG:政治丑闻、公共名人的事件。

三、早期的理论:身为“第四权力”的新闻业

第四权力:由18世纪英国的伯克所引用。用来指称新闻界所拥有的政治权力,这种权力和大英帝国其他三种权力-上议院、教会、下议院的权力相等。新闻界的权利来自它具有的公布或隐藏信息的权力,以及其他提供信息的能力。而其核心的自由则是报道与评论政府的审议、会议及行动。此种自由乃是代议民主进步的基石。

18世纪后的所有革命和改良运动无不高举新闻自由的旗号,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个理论以推动自己的发展。

意见自由市场:当真理与谬误都得以自由发表时,自由表达的真理最终将战胜谬误。

新闻自由奋斗的脉络是与出版和某些权威之间的对立,最初是教会,后来的政府。

新闻自由主要从“自由免于限制”来下定义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自由成为赚钱的手段,以及新兴的资产阶级进行宣传的手段。

四、1947年的新闻自由委员会与社会责任论

新闻自由委员会:为了应对美国的报业,尤其是它的煽情主义、商业主义还有政治不平衡与垄断倾向的广泛批评,一个非官方的调查委员会在1942年成立。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提出了“社会责任”的观念。该委员会支持一种具有多元性、客观性、信息性与独立性的新闻制度,社会责任应该靠新闻界的自我约束,而非政府的控制来达成,但同时也不排除政府控制的情况。

重点提示:社会责任论:一,媒介对社会有义务,而媒介所有权是一种公共信托;新闻媒介应该是真实的、准确的、客观的、中肯的;三,媒介应该是自由的,且自我约束的;四,媒介应该遵守共同的伦理与专业规范;五、在某些环境下,政府可能需要介入以捍卫公共利益。

五、职业特性与媒介伦理

新闻职业特性具有多种形式,包括组成协会、创立新闻评议会,并且以制定行为准则和伦理的形式来规范良好的行为。

新闻记者的行为准则是指“新闻记者本身所采纳与控制的一套专业指导原则”。

这些现象反映出广泛的新闻专业化过程,也反映出媒介希望保护自己免受批语,尤其是远离外界干预与妨碍自主性的期望。

强调新闻必须促进人权、和平、国家自由、社会进步与民主,禁止种族、民族与宗教歧视、尊重隐私、禁止收受贿赂或牟利等。

六、《报刊的四种理论》与其他理论

四种理论:集权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根据最近的批评意见,认为该书就只有两种理论,自由主义和与它相对的集权主义。

集权主义理论:就是对近两个世纪或者更久各种压迫性政权对新闻实施控制的描述。

自由主义理论是从自由民主对抗暴政斗争的角度来描述的,主要原则:一是防止政府控制的消极的自由;二是“自我校正”精神,即“意见的自由市场”。

近来,一些评论家认为,除去上述两种理论,还需要一种“发展理论”:经历了从欠发达和殖民主义到独立过程的社会,通常缺乏金钱、设施、技术和受众,以维持一种广泛的自由市场式的媒介体系。在这种情境下,政府有选择性地分配资源,并且利用某些方式来限制新闻自由,就可能是合法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媒介体系仍然是属于“集权式”的。

七、另一种选择:公共服务广播系统

自由主义理论很难应用于无线广播体系,因为公共广播体系对于社会需求或公民集体需求的重视,超过对个人权利、消费自由或是市场力量的重视。

美国的“公共广播”一般是指由观众和听众自愿赞助所构成的网络,这种网络被赋予了推动特定文化发展的目标。

西欧的“公共服务广播”是指一种由法律所规定,且普遍由公共基金(通常是家庭所必须支付的使用费)所管理的系统。它具有广泛的编辑和营运独立权,它们运作的一般原则就是通过满足社会与人民重要的传播需求,来为公共利益服务。

一个满足公共利益的有效系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公共财源、高度独立于政府之外、与财政来源并行不悖、对受众和政治体系负有持续性的义务。

八、大众媒介、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最初形式是18世纪的咖啡馆,人们可以主动参与公共生活、讨论并形成政治计划。这些讨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有影响性的民意的形成,来检查政府的作为。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提出来的,处于私人生活领域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公共领域,能够广泛接近和公共利益相关的信息,讨论不受控制,而参与公共辩论的人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媒介通过提供一种自主与开放的公共论坛使公民以民意得以发表、讨论,使集会、结社、表达的自由受到保障。

九、对于当代公共领域不满的回应

由于新闻媒介商业化的原因,人们认为大众媒介走向娱乐化、煽情化,同时政客也热衷于操纵媒介以增进自我利益。媒介水准因为商业化的结果而下降。针对这些现象,美国新闻从业人员提出公众新闻学。

公众新闻学:新闻的目标是通过促进参与和辩论的方式,尝试改善公民生活的品质。公共新闻学是委托人模式,记者应该以专业团体的角色来提供他们认为公民应该知道的消息。同时公众新闻学需要一种从信息式新闻向交谈式新闻的转变。

民主参与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呼唤地方性与社区性广播电视的压力下,挑战了集中化、商业化、国家控制甚至是专业化媒介的主流。认为媒介最好是小规模的、非商业性的,而且最好是含有某种主张的,激发对政治生活的期望。“参与”和“互动”是主要的要领。

十、媒介的规范理论:未来之路

第二部分结构

第八章媒介结构与表现:原则与责任

一、评估框架

即评估媒介的原则。

规范的论点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讨论,一是对媒介结构与表现的要求,二是它们应该赋予社会的益处,也就是公共利益。

从六个方面来设立框架:自由、平等、多样化、信息品质、社会秩序与社会团结、文化秩序等。

二、媒介自由

(对自由的论述见第七章第三个问题:一是自由主义理论是从自由民主对抗暴政斗争的角度来描述的,自由是报道与评论政府的审议、会议及行动。此种自由乃是代议民主进步的基石;二是“自我校正”精神,意见自由市场:当真理与谬误都得以自由发表时,自由表达的真理最终将战胜谬误。)

自由是指表达的权利和意见的自由形成。传播自由的双重意义是:传播多种声音,并对众多的需要或需求作出反应。

自由的需求

媒介自由的益处。重点提示,媒介自由对公众的重要益处:一,对掌权者进行系统性与独立的公众监督,并充分供应关于这些活动的可靠信息;二,促进民主体系与社会生活;三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信念与理念的机会;四,文化与社会持续的创新与改变;五,增加可获得的自由的数量和种类。

三、媒介平等

平等原则运用在大众媒介上,有以下含义:一是在交流和政治权力领域,平等要求不给掌权者特殊的照顾,并且对持反对意见者提供媒介接触的机会;二,对媒介的商业客户,要求一切合法的广告商都在同等的基础上被同等的对待,意味着标准的市场准则被公平地动作。平等原则就是要求不带偏见地,尽可能地为传者和受众提供可行的通道。

三、媒介的多样化

一个媒介它能提供的多样性越多,它就越平等。

多样性的要求。多样性与自由的概念非常接近,多元性的概念假定,愈多不同的公众传播频道的存在,能够愈好地将愈多的内容传送给庞大的受众。对于传播内容来说是中立的。

客观性的概念。这是信息品质最核心的概念。客观性是媒介实践的一种特定形式,也是对信息收集、处理与分配过程的一种特定的态度。客观性的主要特征:一是对报道对象采取一种超然与中立的立场,没有主观性和个人的涉入;二是客观性意味着没有党派色彩,在争议事件中不采取立场或表达偏见;三,客观性要求精确以及完整性、相关性等原则,也意味着没有隐蔽的动机或是其他利益服务。

客观性的益处。一,国家或不同利益的倡导者,都能够通过媒介直接针对受众进行诉求;二,有助于增加公众对一般媒介所提供信息的信任度;三,媒介本身也能因客观性为其新闻产品带来更高、更广泛的市场价值。

客观性研究与理论的框架。(见P146图)

客观性涉及真实性:真实性是指对事件和议论的报道中对来源的核实,以及不含评论,或至少与评论相分离。真实性还包括对事件表述的完整、准确性,以及相关性,即能迅速地影响最多的人就认为最有相关性。

公正性:是一种“中立的态度”的前提,必须通过平衡和表达时的中立来实现。

有效性:指信息内容的品质,能使内容得到注意、了解与记忆。

主要的信息品质要求。

客观性的局限。

六、社会秩序和团结

一方面,掌权者希望从媒介那里获得心照不宣的支持以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多元的社会不能被设想为只存在单一的、必须被保持的占统治地位的秩序。

秩序的概念是有弹性的,可以应用在文化秩序上,如宗教、艺术与风俗,也可以用在社会秩序上;同时,这样的区分还包括视角的区分:从“上”看还是从“下”看。这一区别基本上是权利阶层与个人或少数群体上的区别。(图见P147)

和秩序相关的期望与准则。一是通过谴责那些对于冲突、失序、偏差行为,并提供不同的接近使用权或是正面符号来支持既定的“秩序性”制度与权威;二是团结的原则,即认知“社会是由许多小团体、不同身份和不同的利益所组成的”这一事实。

对大众媒介的规范性期望是,媒介应该认知到不同观点的存在,并且对于相关的团体以及观点提供接近使用与符号支持的帮助。

七、文化秩序

文化可以分为主流的、官方的或者是既存的文化和另类的文化与次文化。

文化品质的规范。规范理论支持更广泛的文化政策,对不同种类的文化品质也采取支持的态度。首先,它保护一个国家或社会“官方”的文化,尤其是教育、科学、艺术与文化方面;二,基于真实性和传统性的因素,规范理论支持这些传统在地区或地方层面的表达;三、认为所有文化表达和品位,包括通俗文化具有同等的权利。

八、媒介规范理论的应用范围

九、变化中的规范环境

十、义务的意义

媒介的义务:媒介针对出版品与出版的效果而向社会做出回应的所有自愿与非自愿的过程,特别是针对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务。

媒介义务应该符合三种普遍的准则:一,媒介应该尊重出版自由;二媒介应该防止或限制因出版/发行而对公众或社会造成伤害的状况;三,媒介应该促进出版而非单纯地限制。

十一、义务的两个不同模式

责任模式:强调媒介的出版所可能引发的潜在伤害与危险,而这种伤害可能出现在个人或社会上,如公共秩序或道德危机。根据这个模式,就存在个人或公共法律所加诸的物质惩罚。

答复模式:是属于非对立性的,而且强调辩论、协商、自愿与对话等方式是沟通媒介与批评者或是媒介与受众之间差异的最佳方式。这一模式中履行义务的手段主要是言辞而非物质的,而所有的惩罚也是属于言辞性的,例如刊登道歉、更正。

十二、义务的方向与关系

义务的两个不同层面:内部的:涉及一连串的媒介内部控制,但我们不能依赖内部控制或管理来满足广大社会对义务的要求。外部的:媒介和受媒介影响者或者利益攸关者的外部关系。

十三、义务的框架(可能考点)

法律和法规框架。这一框架指所有影响媒介结构与运作的公共政策以及法令规章。主要目的是要建立并维护社会的自由和广泛的沟通,促进公共利益,以及限制对正当的私人与公共利益的潜在伤害。

法律框架的优点:强制力量来维护社会主张的多元利益;法令规章运用在结构上,如所有权问题比在内容上容易。虽然法令规章对有钱

市场框架。市场是一种平衡媒介组织以及媒介客户与受众之间利益的重要手段。市场框架体系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校正,外在的规约或控制没有介入的必要。

市场的局限:高度商业化。一,目标是盈利而缺乏品质的水准;二,市场很少的完美的,当私人垄断出现的时候,会缺少有效平衡力量来遏制想获得最大短期利润的媒介政策。

公众责任的框架。这意味着媒介组织也是社会机构,这种机构履行着直接赢利目标之外的特定重要公共任务。

公众框架的机制与程序主要由压力团体的活动所组成,包括媒介消费者组织、报业或广播委员会。媒介产业采用这些方式来当作满足社会期望的手段。大量的公共辩论、评估与批评是非正式控制的重要手段。

优点:社会的需要可以通过在直接在媒介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来实现,其本质是媒介与社会持续性互动关系,是自愿性的并可以保护自由的。

局限:由于自愿性的特征,媒介可能以自由为借口而不负责任,也不为社会的需求提供服务。

行业责任框架。发源于媒介从业人员的自重和伦理发展,这些人会设定出一套优良行为标准通过自我约束来保护自身的权利。

这一框架的机制包括一套公开出版的伦理原则或行为准则。这些原则被媒介专业团体的成员所采纳。媒介专业主义通常受到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的支持。

优点:非强制性的,是自愿运作的,是为了媒介与专业者本身的利益,鼓励自愿性的自我改善和自我控制。

局限性:这种模式并不外在于媒介,应用范围狭窄,通常无法对势力强大的媒介产生压力。所以媒介内部的专业主义并没有得于强力的发展。

第九章媒介结构与机构

一、媒介不只是一般企业

不同的视角:一是经济/工业的视角,将媒介看作经济实体来观察;二是政治经济学视角,来自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涉及媒介的所有权的集中和商业化;三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检视媒介结构;四是从媒介内部和专业的角度来检视媒介机构。

我们可以将媒介定位在政治、经济、技术这三种力量之间。

二、媒介结构的基础与分析层次。

媒介系统:指一个国家社会中的大众媒介体系,一,多数媒介系统都是历史成长的结果,新技术的发展,使既存媒介对此进行调适。二,一个媒介体系,是由一套共同的政治经济逻辑所联结。三,媒介也被其受众和广告商看面一个连贯的系统。四,媒介体系中,有不同媒介形式的存在:报纸、电视、广播、音乐、电信传播等;五,主要的媒介如报纸或无线广播,经常是依据地理来划分的。

重点提示:媒介结构与分析层次:媒介系统(所有全国性的媒介);跨媒介公司;不同的媒介形式;发行/配送区域(全国、地方、地区);单一媒介(报纸、电视频道等);单一媒介产品(书籍、电影、歌曲等)

三、媒介结构的一些经济原理

不同的媒介市场及其收入来源。两个市场:“消费者市场”及“广告市场”,媒介经济的特点,依靠两种不同的收入来源。

另一种区分:一次性消费的产品市场,如书籍、录音带等;连续性媒介服务,如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和网络媒介

广告收益与消费者收益。

媒介市场占有与多样化。

收益竞争。为了单一的收益来源而竞争会造成相仿的统一性。EG:小报的低水准,因为竞争同一个低级的大众市场。

媒介成本结构。即高初始成本低复制成本。

(附:一、传媒的主要经济特征

(一)传媒的整体特征:分别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销售它们的商品。

1、传媒公司创造的两种商品:一是内容;二是受众。

2、听众、观众、读者所消费的娱乐和新闻内容是传媒公司销售的第一种产品;被传媒内容吸引的受众成为第二种有价值的产品被包装定价,销售给广告客户。

(二)传媒的公共商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穷尽性)

1、观众从传媒内容中获得的价值在于意义,而不在于信息的载体,所以传媒内容不会在消费过程中被耗尽或损坏,相同内容可以反复提供给不同的消费者。(非穷尽性)

2、公共商品的是高初始成本,低复制成本。即某一产品的消费者增多,边际收益也会增加。)

我们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所有权本身,更为广泛的问题是谁真正承担媒介的生产费用。大多数媒介有不同的经济来源,所有者中包括私人投资者、广告商、消费者、各种公营或私有性质的补贴提供者还有政府机构等。因以,所有权的影响方式通常是间接而复杂的,而且它也很少成为单一影响来源。

大多数媒介属于三类所有制之一:商业企业、私有非营得实体和公营部门。

所有权的影响。商业性的媒介必须获得方能得以生存,而这通常直接影响内容决策。公共拥有的媒介也无法逃离相同的经济逻辑;同时,也受到政府、广告主的倾向的影响。

遵循特殊的中立编辑方针是平衡这些压力的一种方式。

五、竞争与集中

横向集中与纵向集中。纵向集中:意味着一种所有权模式:涵盖了“生产与分配的不同阶段”或者“地理性延展”的所有权模式。横向集中:意味着在同一市场内进行合并。

(附:横向扩张:公司通过内部成长或接管经营类似产品的公司而获得在市场份额上的扩张。2、获得更大的市场力量和增加效率是横向发展的动机。(亦是其他两种扩张策略的动机)3、规模经济是传媒公司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见第一章第八点)与低复制成本有关。4、范围经济在横向扩张中的作用:当一家公司横向扩张,把特殊的资源或专门技术用在不止一种产品上就产生了范围经济。5、关于报业之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减低成本与报业质量的争论。6、临界质量:是大规模经营的另一优势,即大公司在与供应商和购买者(广告商)交易中处于更有利的谈判地位。

纵向扩张:不只在产品供应过程的一个单独环节中从事业务。2、纵向扩张的优势:由于垂直供应链相互依赖的关系

一是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公司具有一定控制它们运行环境的能力,有助于避免它们在上游或下游的环节丧失市场销路。)

其他形式的集中效果。集中类型的另一套区分方法:集中产生的“层次”。区分出“发行出版者/公司事业(所有权)”、“编辑”、“受众”等层次。

第一类层次:指增加所有者的权力,例如组建大规模的报业集团。组建这样的媒介行业的各个实体在编辑方面仍然保持独立,但编辑独立的程度却很难评估。

第二类层次:受众集中。即受众市场占有率集中的情况。假使多数受众都集中在一两家报纸的话,那么就算有数量庞大的独立报纸,也不能限制媒介的权力。

集中的程度。尽管并没有一种所谓最高极限的存在,但超过某种极限的程度可以被认为是不适当的。通常可以接受的限度是:排名前四位的公司对某产业控制超过50%或前八家公司对某产业控制超过70%。

图书、杂志的出版业通常出现相对高水平的竞争,即完全竞争;电视和全国性报纸通常出现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通常属于“自然性”垄断,如有线电视和电信传播。自然性垄断是出于成本和效益的考虑,独一无二的供应商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增加媒介集中与整合的理由是寻求规模经济及更大的市场力量。

通常单一国家对内部扩张的限制刺激了中国垄断形式的出现。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媒介跨国化的重要阶段,媒介主要被定义为一种商业,使得“对全国性的媒介进行公共介入”的行为变得更加困难。

日益突显的政策议题。媒介更大规模的兼并集中,引起了三类主要公共政策议题:一是关于价格:垄断的情况越严重,供应者设定价格的权力就越大;二是关于产品:垄断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三是和竞争者的地位有关:集中会伤害到同一个市场中的竞争者。

拉斯韦尔等四种传播模式及例子

五种传播模式及其对于在教育中的应用实例总结 ● 亚里士多德传播模式 亚里士多德模式列出五个最基本的传播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场合及效果,且被认为最适用于公众演讲。 案例:奥巴马演讲《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说话者:奥巴马; 演讲内容:《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听众:学生、在场人员及其视频收看者; 效果:让更多的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究竟为什么要选择学习,以及学习后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场合:学校; ●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也即5W 模式(Who 谁 、What 说什么、Which 通过什么渠道、Whom 对谁、 With what effects 产生什么效果),后布雷多克又增加两个W ,即(Why 案例:学习《荷塘月色》 传播者:课本的编纂者以及语文任课教师; 传播内容:通过多媒体声音、图片、动画、音乐等来展现荷塘月色的情景; 说话者 Speaker 演 讲 Speech 听 者 Audienc 效 果 Effect 场 合

传播媒介:书本、教师的声音介质、多媒体计算机及教学设备; 传播对象(受传者或受众):学习者(即学生) 传播效果:通过传播者对于课文的讲解,使得受传者对荷塘月色的情景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揣摩作者的情感;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传播过程的七要素: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反馈 案例:网络远程教学课堂 信源:教师及其在远程教学前所做的准备; 编码:利用网络,将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编码,使之成为符号等; 信道:传送内容的网络; 译码:学生计算机在接收到信息时计算机自动进行译码; 信宿:接受远程教育教学的学生; 干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来自外界的干扰以及网络的干扰; 反馈:学生可以在学习后进行在线测试,向教师进行反馈; ●贝罗传播模式 贝罗传播模式将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编码者)、信息、通道和受播者(译码者)。

四种最一般的传播理论如下

“四种最一般的传播理论如下: 1.结构功能主义(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克海姆、默顿、帕森斯):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的组织和结构提供了社会的稳定性,因此,媒介和大众传播的形式依赖于社会,并促成社会的均衡。 2.进化论的观点(达尔文、斯宾塞):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的变化遵从于一组自然法则,大众传播系统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决策者的传播需求的增长而发展。 3.社会冲突论(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这种理论认为,需求和目标互相对立的群体之间存在着斗争。在冲突的大多数领域,大众传媒都积极参与斗争。例如,作为不受政府控制的守望犬(watchdog)。 4.符号交换理论(库利--环境胜过遗传基因,米德--集体和个人生活的语言符号):这种理论认为传媒对现实结构的描述只提供了来源有限的信息,并创造了个人和集体所建构的现实。 这些一般的理论是社会学的范式(假设的集合或信念的体系)。能够与之争鸣的心理学理论通常作为一种单独的框架,主要原因是上述四种理论为大众传播研究中集体行为及其效果的探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在个体传播效果方面,我们必须求助于心理学范式。心理学框架内有好几种独立的方法。第一种是神经生物学方法,它关注传播对于神经和大脑的效果;第二种是比较研究法,它关注传播对于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效果;第三种是行为主义方法,它来源于刺激-反应理论,并同前两种方法联系紧密;第四种是精神分析法,它关注潜意识的反应;第五种取向是认知心理学方法,它关注伴随着知觉输入的人类行为。这就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以下是两种一般的说服模式: 1.社会文化模式:这种模式试图说明社会文化变量使特定的个体可以解释或表达现实和大众传媒中的现实。 2.心理动力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范式,它研究一则有效的讯息如何使人做出传播者希望发生的行为(发出外在可见的反应)--效果。从这种模式派生出来一种很有价值的理论,鲍尔-罗基奇(Ball-Rokeach)的价值观改变理论。测试者先参加价值观的测试,然后把测试结果与喜欢他们的人、他们喜欢的人进行比较,这将使特定的价值观发生改变,以适应他人的价值体系。” 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 传播学的研究逻辑起点是什么?媒介?社会?文化????都不是,是符号!因为无论在媒介、社会或文化的背景下,“人”都是一种符号动物。冯天瑜在《中国文化史》里将文化的实质称为“人类化”,顺着这一思路,文化其实就是是由各种不同的符号组成的体系,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制度的,甚至可以是精神的符号体系。而“人类化”的“化”字,无疑是一种动态

传播理论与技巧162

《传播理论与技巧》模拟试卷(B卷)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注:答案统一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霍夫兰 D.拉扎斯菲尔德 2.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在哪一本书或一篇论文中提出的?() 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B.《大众传播心理学》 C.《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D.《传播的数学理论》 3. 大众传播功能的“三功能”说是谁提出来的?() A. 皮亚杰 B. 拉斯韦尔 C. 施拉姆 D. 托尔曼 4.把关这个概念最早是谁提出的?() A.卢因B.怀特C.麦克内利D.巴斯 5.哪一本书被认为是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A.《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B.《传播的社会结构和功能》C.《传播的数学理论》D.《权力的媒介》 6.我国外交部最早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哪一年?() A.1949年 B.1978年 C.1983年 D.2003年 7.信息的实质是从什么理论中揭示出来的?() A.通信理论 B.控制理论 C.系统理论 D.信息理论 8.美国哪位工程师在1844年5月24日通过架设华盛顿特区和巴尔的摩之间20英里长的铜线,将“上帝创造了什么”这样一句话用电码传送出去,从而揭开了电信时代的帷幔?() A.贝尔B.莫尔C.马可尼D.尼葛洛庞帝 9.美国位于波士顿的一家咨询公司BBN公司职员汤姆森在哪一年发明了电

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异同及融合趋势角度分析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创新之路

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创新之路 ——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异同及融合趋势角度分析 王圣盐 (广播电视新闻学2班 080101235) 摘要:人际传播与大众媒体的结合改变的不仅是电视节目的语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大众传媒的传播观念。并且这种创新正在被社会肯定。电视谈话节目是众多大众传播方式中最接近人际传播的节目形式,但在这一看似简单的传播过程中却包含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节目的进行依赖于主持人在现场与嘉宾的信息交流,这体现了个人话语的特色,也就是人际传播的特色;但另一方面作为节目本身,这一人际传播的过程是在大众传媒中进行的,内容必须符合其规律和要求。所以如何将两者完美的结合以来,寻求电视谈话节目的创新之路是我们关注的中心。 关键词:谈话节目;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创新 一、大众传播 概括地讲,大众传播就是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向相对众多的人传递信息的过程。具体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以下是不同学者对大众传播的认识: 杰诺维茨1968年提出,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 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份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西方认为,1450年德国J.谷

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将人类带进了大众传播的时代。此后的 400年中,印刷媒介是大众传播的唯一渠道。20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信息的大量化、多样化,大众传播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大众传播推动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演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有传者、信息、大众传播工具和受众4个要素。它与其他传播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于:在传者与大量的受传者之间插入了一种或多种联系两者的传播工具。因此,大众传播也被称为通过传播工具的传播。 二、人际传播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将此称为“人际传播”。 基于人际传播媒体形式的差异,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古来已有的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需经过传播媒体而面对面的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类语言、体态语的传递进行的信息交流。间接传播是指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收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这就大大拓展了人际传播的范围。 人际传播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个人独白或自言自语等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发出的语言,不会构成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语言。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出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即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影响。 人际传播是CI的传播的主要形式,表现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企业的外部公众之间的沟通。人际传播的具体形式很多,如与员工的交谈,与客户的交流或电话联络,企业举办的报告会、恳谈会、洽谈会、联欢会、演讲会、座谈会等等。应当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对象、内容、情境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人际传播形式。 三、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在谈话节目中的融合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登上我国电视银幕。诸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节目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谈话节目能够梅开一度最重要的一点是其传播理念的新颖和表达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早期理论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 尽管新媒介日益进步,大众媒介并没有处于衰落中,相反,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 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民主政治过程的基本要素;成为权力行使的手段,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进行广泛宣传使它们所拥有的权力合法化。 二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社会现实的定义者与形象构成的主要来源,以及社会认同的主要表征;二是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最大的聚合场所,为人们提供共享的文化环境; 三是在经济层面上,随着媒介产业的成长,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呈现多样化与稳固化。 二、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依照自身的法则和实践,在社会内部建构一种单独的社会以机构,但媒介在本质上仍然是依赖社会的。 三、方法的基本差异 批判理论:试图揭露隐藏在媒介实践之下的问题,并且根据某些特定的价值,将这些问题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实用性传播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大众传播的运用更有效率。 另两个层面的理论取向: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并由此区分出四种主要方法。图见书P6页 四、不同类型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对媒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客观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运作和影响做总体阐述。 规范性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下,检查并规定媒介应如何运作。 操作理论:指媒介从业者在其工作中积累和运用的实践思想。 日常理论:从我们自己与媒介接触的经验中得出的知识。 四、传播科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传播的层次:根据传播发生的不同社会组织层次,大众传播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诸传播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它位于其他传播过程金字塔式分布的顶层。见图P9 在全社会这一层次下,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传播网络。一种是在地区、城市、乡镇层次下所建立的媒介机构;一种是在公司或行业组织内的传播网络;三是传播网络通过一些机构表现出来: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司法机构等。 五、不同的分析传统:结构分析、行为分析、文化分析 结构分析: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出发点是社会中心论,其首要关注目标包括媒介系统和组织,以及它们和社会的关系。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和媒介系统对内容的影响上。

对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的区别与联系的思考

对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的区别与联系的思考

对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的区别与联系的思考 摘要: 传播与沟通方式方法的进步,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迷离了我们的视线,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审视我们赖以进步的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大众传播是基于传媒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形式,而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大众传播与人际交流,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着人们的信息交流。 关键词: 大众传播人际沟通区别联系相互借鉴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人们就一直在从事着建构一个社会的工作,而建构一个社会,人们从来没有离开过传播与沟通,也没有离开过对传播与沟通方式方法的改进与突破。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人类,只能靠咿呀含糊的语言与简单的手势相互配合来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与思想,只能靠斫木为旗,画壁为图来传播文明,共同进步。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飞鸽传书、烽火狼烟、策马驿道一度成为传播与沟通的象征性画面。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电视机与电话、电报的问世,开辟了传播与沟通新的篇章。而人类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电脑与INTERNET的出现,更是开始了传播与沟通的一个神话时代,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从此演绎了新的传奇。 传播与沟通方式方法的进步,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迷离了我们的视线,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审视我们赖以进步的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 一、定义辨析 传播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具有的本能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传播与沟通,传播与沟通渗透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传播与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者与受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适当的渠道相互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预期达到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而大众传播是基于传媒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形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媒介对众多受众定时地、迅速地、不间断地生产、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活动。它的有效动作离不开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因特网等传播媒介。它是目前社会生活中人们最普遍应用的一种传播形式,也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人们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读书笔记1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ry 读书笔记

目录: 一、基本信息 二、作者与译者简介 三、本书框架与结构 四、主要知识点与概念 五、读书感悟

一、基本信息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ry)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丹尼斯·麦奎尔,译者崔保国、李琨。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翻译版。世界最著名的传播学教材之一。这是一本影响深远的西方经典传播学教材,凝聚了丹尼斯·麦奎尔毕生的研究精华,他也因此书而享誉国际传播学界。 二、作者与译者简介 作者 丹尼斯·麦奎尔(DenisMcQuail),英国传播学家,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终身教授,“欧洲传媒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学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牛津大学历史学学位,后在利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等大学担任教授或客座教授。后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任教长达二十多年。从1968年至今,麦奎尔出版了十几本著作,广泛涉及传播研究的诸多领域。 译者 崔保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日本东北大学信息科学教授。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日经传媒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传播学理论、信息社会研究等。 李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

大众传播学、西方传播学理论、国际传播、美国传播研究等。 三、本书框架与结构 本书共20章,分为8个部分。 “理论”部分(第二部分)涉及大众传播的最基本概念,特别讨论了媒介与社会及文化生活的各种关系。首先,回顾了大众媒介起源的历史,然后解释了学习媒介与社会、文化生活关系的多种不同的角度。本部分开头对大众媒介的历史做了回顾,然后解释了对大众媒介与社会的研究的不同方式。在本章中,关于媒介的理论有很多种,但是从根本上说,理论是建立在观察和逻辑推理之上的,探讨所观察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尽可能解释或者预测这种关系的命题。理论的主要目的是解释现实并指导对论据的搜集和评价。概念是理论中的核心词。概念对所研究的问题的重要部分做出提炼。概念可以用来搜集和解释资料。模式是以词语或是图示的形式对传播过程的有选择的表达。他可以用来描述一个过程中各部分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关系。 虽然“社会”与“文化”是不可分的额,我们也需要加以讨论。一般,“社会”主要指的是所有的社会关系,包括权利和权威(政府)、友谊和家庭关系,也包括物质生活的所有方面。“文化”指的是思想、信仰,包括语言、艺术、信息、娱乐、习俗和仪式等各种符号的表达。文化还有另外两类内容,一类是有关媒介组织行为的规范和价值,这里探讨媒介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另一类是关于媒介变革给理论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等新的互动媒介的出现。由于他们的可接近性,

针对四种传播模式试列教育中的传播实例

05教育技术学 20052801121 赵敏 针对四种传播模式试列教育中的传播实例 实例: (自己编写的)某地方的教育电视台准备了一档教育栏目,邀请了某大学知名教授针对学术中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探讨和分析。电视节目通过卫星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在家中,两个学术研究者小明和小白通过卫星信号接收了这档节目,并利用电视机观看了这档节目。信号传输过程中并不是很好,于是有时屏幕会出现“雪花”现象。但是这却丝毫没有降低他们观看节目的兴致。那边教授讲得有声有色,这边小明小白听得津津有味。教授的讲解在他们的生理、心理上都产生了反应。他们两人在这边就开始进行交流了,运用自己之前所掌握得知识,分别向对方阐述自己的观点,由于观点分歧,他们便争论得面红耳赤了。他们突然发现这个节目有个缺陷,于是向电视台反应说要提供一个给观众交流互动的机会。电视台允许了,于是设定了电话交流热线,让有问题的观众拨打热线,直接与教授进行交流。于是小明小白拨打了热线,和教授交流了起来。在向教授讲明了自己的理解之后,教授猛然发现,由于他没有考虑到听众的水平层次,讲得较为深了一点,导致他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于是他调整了自己教授的内容,这样,他们三人就能很好地沟通起来,大家畅所欲言,碰发出无数次思想的火花,这档节目就这样在传播者,受传者都有收获的情况下结束了。 根据这个例子,我将运用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贝罗的S-M-C-R模式去做相应的分析。 ●拉斯韦尔模式分析: 拉斯韦尔模式提出了5W传播模式,如图所示: 拉斯韦尔模式在大众传播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就如上面所举的例子。某地方教育电视台向观众播放由知名教授主讲的教育电视节目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教授是传播者,教授所讲的关于学术中的一些问题的探讨和分析就是信息,通过卫星电视广播这种方式就是媒介。而广大的观众,在例子中以小明和小白为代表就是受众。引起了小明和小白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继而使他们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去,就是这个传播模型产生的效果。这个传播模式存在的缺点分析:小明和小白所指出的缺少一个与教授进行交流互动的环节,就是这个传播模式的一大缺点,忽略“反馈“要素。同时,这个模式中没有解决到“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最后,这个传播模式突出了教授的地位,而对于受众而言,他们确实被忽视的一族。 ●香农—韦弗模式分析: 香农—韦弗模式针对原先的单向直线式模式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反馈”的环节,是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如图所示:

第八章 大众传播的社会宏观效果

第八章大众传播的社会宏观效果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理解大众传播的社会宏观效果研究,掌握创新扩散理论、“知识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及“培养”理论等。 2、明确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课题。 学习重点 (一)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题设置功能”理论 1.识记:(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3)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4)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评价。 2.领会:(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主要内容;(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重要意义和不足之处。 3.应用:分析“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 (二)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1.识记:(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2)“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3)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分析;(4)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评价。 2.领会:(1)“沉默的螺旋理论”中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两者的关系;(2)“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重要意义。 3.应用:通过传播实例说明“沉默的螺旋”理论。 (三)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理论 1.识记:(1)“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2)“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3)“培养”理论的外围研究: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 2.领会:(1)“培养”理论的主要内容;(2)“培养”理论的外围研究状况。 3.应用:运用“培养”理论分析传媒对电视观众产生的传播效果。 (四)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识沟”理论 1.识记:(1)“知识沟”理论产生的背景;(2)“知识沟”理论的基本模式和内容;(3)“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4)“知识沟”理论的研究领域。 2.领会:(1)“知识沟”理论的模式和主要内容;(2)“上限效果”假说是“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的原因。 3.应用:运用“知识沟”理论分析大众传播对受众知识沟扩大的影响。 关键词 创新扩散理论 “S”形曲线 “知识沟” “信息沟”理论 “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的三种机制 “沉默的螺旋”理论 舆论 “沉默的螺旋” “培养” “象征性现实”

传播学五大效果理论

一、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作为一种效果理论,议程设置假说具有三个特征: 1. 认知层面的效果 2. 长期、综合、宏观的效果 3. 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媒是一种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意义与问题 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E. 属性议程设置 二、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诺依曼 理论内涵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也就是说,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受到孤立,避免社会惩罚,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形成螺旋式的过程和舆论一边倒现象;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认为,影响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的信息源有两个,一是社会群体,二是大众传播,其中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大,包括了类似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持续与重复传播的累积效果、传播范围广的遍在效果等,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 ?舆论形成包括了三个要素: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播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的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 三、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又称教养分析、涵化分析。传播学者格伯纳主要对电视对受众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的理论。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与暴力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暴力内容对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产生了较大影响,即,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理论影响:传播与社会的关系阐释 (1)社会存在与发展需要成员共识; (2)传播培养与社会共识有很大关系。媒介时代,大众传播代替了教育和宗教,

几种著名传播模式的优缺点

几种著名传播模式的优缺点 (一)亚里士多德模式 优点:简单,简明扼要的列出了五个传播的要素,最适用于公众演说这类的传播模式。 缺点:对传播过程没有明确地说明。 (二)拉斯韦尔模式 优点:有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体分析、受众(对象)分析和效果分析,这种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率先开创了传播学模式研究方法之先河。 缺点:1.过于简单,忽略了“反馈”的要素。它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 2.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受众为何使用传播媒体、传播着和传播组 织为了什么去传播) 3.重视传播者的地位,忽视甚至剥夺了受传者的“主体参与”地位。 (三)香农—韦弗模式 优点: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同时还分析了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因素——噪音的问题。引申模式含义,用来解释一般的人类传播过程。 缺点:模式“非人类”。 (四)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优点:较好的反映了人际传播的情况。 缺点:不太适合大众传播,模式所暗含的传授两者的平等、等量的传播模观念,在大众传播中是找不到的。 (五)德弗勒的互动传播模式 优点:1.克服了单向直线模式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环节和渠道(大众媒介设施和反馈设施),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2.拓展了噪音的概念,指出噪音不仅对信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 素都会发生影响。加深了我们队噪音的认识。 3.显示了传者与受者产生含义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噪音的干扰。反馈可以增加 两者的一致性。 4.适用范围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传播的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 到一定的说明。 缺点:同样具有局限性。一是对人类,特别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为主的大众传播过程要素的众多性和复杂性反应不够,有简单化的倾向;二是对人类传播的新媒介和新技术未能足够重视,甚至“往往低估新的传播技术的效果的倾向”。 (六)贝罗的S—M—C—R模式 优点:揭示了教育传播的规律,把人么的注意力从“物”引向人,从信源引向受传者。

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

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 1、《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法》,[美]罗杰斯著 2、《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 3、《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著 4、《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 5、《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著 6、《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著 7、《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麦克卢汉著 8、《未来之路》,[美]盖茨著 9、《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 10、《信息崇拜》,[美]罗斯扎克著 11、《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著 12、《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13、《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 14、《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喻国明、李彪 15、《媒介革命:互联网逻辑下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进路》,喻国明 16、《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Klaus Bruhn Jensen)、吴信训 17、《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 18、《传播学引论》李彬 19、《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陈昌凤 20、《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斯坦利·巴兰(Stanley J.Baran)、丹尼斯·戴维

斯(Dannis K.Davis) 21、《人类传播理论》,李特约翰(Stephen W.littlejohn)、福斯(Karen A.Foss) 22、《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丹尼斯·麦奎尔、崔保国 23、《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李良荣 24、《网络传播案例教程》,彭兰 2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Shearon A.Lowery)、德弗勒(Melvin L.DeFleur) 26、《新新媒体》,保罗·莱文森 27、《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汤姆·斯丹迪奇 28、《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Klaus Bruhn Jensen) 29、《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尼克·库尔德利(Nick Couldry) 30、《数据新闻大趋势:释放可视化报道的力量》,西蒙·罗杰斯(Simon Rogers) 31、《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马歇尔·麦克卢汉 32、《帝国与传播》,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Innis) 33、《传播的偏向》,哈罗德?伊尼斯 34、《六度分隔:一个相互连接的时代的科学》,邓肯·J·瓦茨(Duncan J.Watts) 35、《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哈罗德·D·拉斯韦尔 36、《自我技术》,米歇尔·福柯 37、《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 38、《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崔保国 39、《大众传播与美帝国》,赫伯特·席勒(Herbert I.Schiller)

新媒体如何做好大众教育者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第三章 读后感

新媒体如何做好大众教育者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三章“概念与模式”读后感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凝聚了著名的英国传播学家、《欧洲传播学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的丹尼斯·麦奎尔的毕生研究精华。这本书按照板块式的结构来陈述理论,把媒介研究放在大众传播理论的中心位置,是试图解释大众媒介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和规律的研究结论的集成。作者用他独到的眼光、缜密的思维以及有逻辑的叙述给我们展现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播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也让我们更系统全面地认识大众传播的概念和模式等的理论,更引发了我们对当下现实的联想和思考。 (1)“媒介能够成为大众教化的有效力量,而且成为一般学校教育、公共图书馆与大众教育的补充与延伸。政治和社会改革者看出媒介整体的积极潜在作用,而同样地,媒介也将自己视为进步的贡献者,因为它传播信息与观念,揭露政治腐败,并为一般人提供许多无害的享乐来为进步做出贡献。” 首先无论是传统媒介的报刊、广播、电视还是作为当下新媒体的网络,都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和观念,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以其迅猛的传播速度和更新频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依赖于各种媒介。而各种媒介大多数都有教育大众的功能,发布的信息一般都会经过层层筛选才到达受众面前。而随着网路发展脚步的日新月异,媒介的功能也迎来了一次全新的改革。作为新媒介的网络,用其独特的运作方式让政治和社会改革者看出了媒介整体的积极作用。而成为最新反腐方式之一的网络反腐在众多反腐方式中显得格外耀眼,特别是微博反腐。微博上的一段视频、几张照片、三言两语都足以引发轩然大波,有网友戏称“微博一转,关注数万;纪委一动,倒下一片。”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5年来的39个网络反腐典型案例中,2008年2例,2009年3例,2010年7例,2011年8例,2012年19例,由此可见利用网络手段反映官员腐败问题的现象逐年递增。39个案例中,除1起涉及中国红十字会(即郭美美事件),其他涉及1名副部级官员,12

病毒式传播的八种方式

想想Facebook、LinkedIn、Youtube、Dropbox和Skype都有什么共同点?除了都非常成功之外,或许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在快速增长过程中运用很有效的病毒式营销了。 至于这些公司是怎么做到的,来看看下面这八种方式吧。 1、天生的传播特性(Inherent virality) 这是最原始的一种病毒式传播,可以称得上是口碑效应。简单说就是如果你的产品足够好,自然会将你的用户转变为“传播者”。虽然刚开始这种传播效果并不明显,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Skype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然这种方式效果最好,但也较难实现。 2、协同效应传播(Collaboration virality) 这种传播是指虽然一个产品对单独一个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但如果他推荐使用该产品的用户越多,这个产品对他来说产生的价值就会越大,那么使用者就会形成病毒式传播。比如Dropbox,你虽然可以用Dropbox存储文件,但如果可以和其他人共享文件,Dropbox就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价值。 3、沟通效应传播(Communication virality) 这种情况一般会在交流工具中出现。通过某种交流工具(比如邮件),某个名称经常会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记住这个品牌。比如使用某种工具定期、群发、设定对象的发送邮件或微博时,人们收到的内容最后经常会有“由xx工具发送”类似的标注,这样人们就会不经意的记住这个产品。这也是一种病毒式传播,就像你经常会在别人的微博下看到“来自FaWave”、“来自36氪”一样。 4、激励效应传播(Incentivized virality)

这个其实很简单。比如你在一个网站上邀请了其他人加入进来的时候,系统会给你相应的奖励,就像Dropbox会给你增加空间、某些游戏会给你发放金币一样。这种策略虽然很简单,但屡试不爽,只要你不搞得原用户对此感到恶心就行。 5、可植入性传播(Embeddable virality) 这种病毒式营销非常适合内容性网站,比如以文章、视频、资料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在这些内容里面,原创者会把原创信息植入进去,这样无论这些内容怎样传播,原创信息都会被用户看到。这看起来像是“软文”,但其实并不是软文。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已经泛滥的“视频广告”,前面来一段感天动地、制作精良的短篇,最后来了个毫不相干的品牌名称(当然,有一些广告还是有关联的)。 6、签名式传播(Signature virality) 顾名思义,就是在传播本体最后加上一个签名。最常见的比如你做在线调查,最后生成调查报告时,通常会有一句“来自xxx调查网站”。或者当你看到信息图的时候,最后都会有一个“本信息图汉化来自36氪”的小图标。 7、社交化传播(Social virality) 这种传播依附现有的社交网络,当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时候,社交网络会将相关信息显性或隐性地传播给其他用户。比如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络游戏商Zynga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当你在玩某一游戏时,其他好友就会收到你正在玩这个游戏的信息,这样吸引新用户的速度就会变得更快。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网站会通过Facebook、微博等社交网络来授权注册账户。 8、话题性传播(Pure word of mouth virality) 注意,这不是单纯的口碑效应。当然,这里面有一些口碑效应的因素,但不全是。话题性传播是指人们愿意讨论这款产品或和这款产品相关的事件。比如你的产品确实很酷,或者出现了一个很值得人们讨论的话题,人们在讨论中便会记住你的产品或相关信息。但这种效果很难量化,因为如果话题只是该产品创始人的八卦信息的话,很难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这个八卦信息而使用你的产品。最后要注意的是,话题有好有坏。如果你制造的是反面话题的话,那就不是病毒式营销了,而是公关危机了。 如何量化病毒性传播 说完了上面这八种病毒式传播的方式,那我们该如何量化它呢?最懒最聪明的建议就是——不要去量化它。

关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文库版

关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或个体系统与个体系统之间)的传播活动。其参与人数下限明确,上线模糊。 大众传播即职业化的传播机构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播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通过以上对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定义的对比,可初步得到一些此两种传播类型的区别,分列如下: (一)信息的传播双方 对于人际传播,是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好比朋友之间的交流,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身份亦可随时更替,具有随意性。 对于大众传播,传播者固定为专业的传播机构,而其传播对象为不定项的多数社会成员。 (二)传播内容及所传播信息的真实度 人际传播涉及人的内心世界,具有相对的私下性。同时由于不同人对信息在理解程度上具有差异,导致信息在其传递的中间环节容易由于一些主观因素而产生偏差,使信息失真。 反之,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且大众传播是由专业传播组织从事参与的,组织中成员需有基本的一致意识,从而使得大众传播能更为客观的传递信息,较少掺杂个人情感,传递的信息更为规范。 (三)信息传播途径 在人际传播众多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或是书信、电话、网络等工具进行交流。 在大众传播中则多于用一些先机的交流手段、技术,或是大众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浏览网上新闻等方式接收信息。 此外,人际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大众传播如报纸杂志等七印刷发行都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四)信息的传播方向及反馈 人际传传播为较强的双向传播,有直接,及时的反馈。 而大众传播为较弱的单向传播,虽然他也存在反馈机制,但此种反馈机制多为滞后的。 (五)传播效果 人际传播大众传播 规模小(人际圈有限)大 范围小大(广泛:接手者有不确 定性) 传播速度较慢较快 信息量小大(e.g.报纸的分栏) 1

大众传播学参考书目资料

《大众传播学》参考书目 一、书籍 推荐参考书书名 著译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传播理论概论: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传播学引论》 李彬 新华出版社 1993年 《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 新华出版社 1984年 《大众传播模式论》 [英]麦奎尔、温德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 《大众传播学诸论》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 新华出版社 1990年 《传播理论》 又:《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 [美]斯蒂文.小约翰 [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004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美]赛弗林.坦卡德 华夏出版社 2000年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英]麦奎尔 清华 2006年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 〔美〕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传播学》 鲁曙明 洪浚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美〕洛厄里、德弗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美]埃弗里特.罗杰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 《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1年 《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 〔美〕N .维纳 商务印书馆 1989年 《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 [美]迈克尔.罗洛夫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 《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 沙莲香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 《组织传播》 [美]凯瑟琳.米勒 华夏出版社 2000年 《传播政治经济学》 [加]文森特.莫斯可 华夏出版社 2000年 《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 [美]罗伯特.福特纳 华夏出版社 2002年 《大众传播社会学》 [日]竹内郁郎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9年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 陈力丹 开明出版社 1993年 《华夏传播论》 孙旭培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97年 《北美传播研究》 郭镇之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 《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美]彼得斯 华夏出版社 2003年 《话语与社会变迁》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 华夏出版社 2003年 《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张国良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美〕费斯克等 新华出版社 2004年

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 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642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上世纪 70 年代末起,多次到我国访问并带来了有关传播学信息的学者是( 2、《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的作者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 受信、 编码和译码功能的个人和团体称为 ( 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控制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和(l 、 A 、 施拉姆 B 、卢因 C 、 拉斯韦尔 D 霍夫兰 A 、 麦克卢汉 B 、 霍夫兰 C 、 布雷多克 D 、 梅罗维茨 3、 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的是( A 、 拉斯韦尔模式 B 、 德福勒模式 C 、 布雷多克模式 D 、 申农—韦弗模式 A 、 信源 B 、传播单位 C 、 信宿 D 反馈机制 5、 A 、 客观、系统、定量 B 、全面、准确、完整 C 、 客观、系统、定性 D 全面、准确、规范 6、 A 、 控制组 B 、 实验观测 C 、 实验组 D 、 实验条件 7、 首次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丹尼尔 B 、 赖特 C 、 麦奎尔 D 、 怀特 8、 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被称为(

2 10、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一种理论的发展,这种理论是( ll 、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A 、 工具说” B 、“游戏说” C 、 社交说” D “麻醉说” 9、 从整个社会系统看,信息流通渠道中的主要把关人是( A 、 记者 B 、广播电视 C 、 编辑 D 传播媒介 A 、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 、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 、报刊的极权主义理论 D 、 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A 、身体语言 B 、 类语言 C 、自然语言 D 12、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认为语言在语义上有三个特征,其中不包括 生成语言 A 、语言是静态的 B 、语言是抽绎的 C 、语言是有限的 D 语言是归纳的 13、为无线电通讯进入实用阶段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 A 、兹活里金 B 、费森顿 C 、尼普科夫 D 波波夫 14、麦克卢汉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 文字印刷传播时期又称( A 、部落前文化时期 B 、部落文化时期 C 、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 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15、有观点认为,人们对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的选择会受到家庭、朋友和熟人等的影响。该 观点属于受众理论中的( A 、个人差异论 B 、社会分类论 C 、社会关系论 D 选择性因素理论 16、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最后一关是受众的 A 、选择性注意 B 、选择性暴露 C 、选择性记忆 D 选择性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