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胡培

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高校法制教育是目前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不仅关系着高校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近年来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也明显得到了提高,但是大学生也存在法律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易感情用事、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缺点和不足,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高校;法律;法制教育。

1.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法律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实现法治是整个社会的共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但是,法治国家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考验,而法治教育对法治国家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国家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法治教育。

简单地说,高校法治教育就是高校向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最终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并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素质修养,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热情,但是大学生也存在法律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易感情用事、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等问题。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知识结构己经不再适应新的要求,社会需要的是高层次复合型素质的人才,大学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还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改进高校法治教育也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2.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了不懈努力和探索。从1986年开始,我国开启了全国性的普法教育工作,成绩斐然。1997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并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我国的治国方略。2014年10月,党的十八

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现“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依然整体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比中国,多数西方国家的法治进程先于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也先于我国。虽然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在近些年的改革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刘宁[1]通过比较国内外法制教育发现,在法制教育方法方面,国内外高校的共同之处是将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方法,但在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方面的差别相对突出,此外,在法制教育的途径上,国外高校的法制教育不仅突破了校园的范围,而且也注重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途径。

3.存在的问题

作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阵地,高校目前在法制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导致其在法制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不前。比如:教师队伍有待加强,教师内部结构有待优化,教师法律素养有待提升,教学内容有待充实,教材内容滞后,重视义务而轻视权利,教学方式有待改进,过分依赖理论灌输而缺少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不合理。

3.1 高校法制教育缺乏独立性

刘乾坤认为[2],大学生法制教育一直以来缺乏独立的地位,长期附属于德育教育。这样的状况源于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的一条 :“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这样的表述使得大多数人认为,法制教育是从属于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自身没有独立的定位。缺乏真正的独立地位,非常不利于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2 教师法律知识不足

高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大多由本校人文社科部的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或者政工干部兼任[3],这些老师并非法学专业毕业,他们一般不具备专业的法学背景,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在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比较薄弱,法律实践经验不足,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和纠纷的能力也比较欠缺。

3.3 教材内容更新较慢

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门课程所沿用的教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善。侯建业[4]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中指出,最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在2014年10月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最新修订是在2013年,教材中的第六章仍旧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种说法,比较滞后,需要革新。

3.4 教育方式创新不够

进入新时期后,法制教育具有鲜明应用性,对教学效果有较大要求。而当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还未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仍然比较保守,多限于课程教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5]。统计数据显示[6],对于法制教育的教育模式,93%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教学方式单一,不新颖。只有7%的同学认为法制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很有效。在访谈对象中,其中10人认为教学模式传统守旧,2人认为教学模式多样,能够适应形势要求。

3.5 实践教学投入不够

法治教育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教学经费也被削减,只用于最基本的课堂教育,教学内容依然仅限于教材里的知识,也就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单一,缺乏法庭旁听、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严重影响法治教育的效果。调查显示[6],对于法制教育实践课,97%的学生认为没有实践课程的经历,访谈对象中,11人认为法制教育实践课缺乏,只有1人持相反意见。

3.6 考核方式单调

高校法制教育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这种传统考核方式题型稳定,评分标准客观。但往往比较侧重记忆,过分拘泥于教材,一些教师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考前会根据考试内容划重点,学生只需在考前死记硬背便能考高分,考核除了获得好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与新时期教育要求差之甚远[5]。

4.改进对策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内部结构,提升教师法律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能力,紧跟时代步伐,以满足高校法治教育教学的需要。此外,还需要优化教师结构。通过公开招聘法学专业的教师,打造一支独立和专业的法治教育队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定期聘请一些宣讲能力强的社会司法人员亲临课堂现身说法,例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让他们兼任法治教育的教师或进行专题讲座,从而充实教师队伍。

3.2 提升教师法律素养

一方面,现有的高校法治教育教师必须主动更新法治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首先从观念上重视和认同法律的重要性,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围绕学生来展开,经常深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逐步引导大学生从消极被动学习的观念转变为积极主动求学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法治理论和法治精神的传播。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大法治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优化教师队伍。有计划的、有针对性地增加教师法律方面的培训与进修机会,培养和选拔

一批精英骨干,让他们成为高校法治教育的中坚力量,还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奖惩制度标准,将法治教育的成效纳入教师的考核体系,宣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7]。

3.3 革新课程与教材内容

教学改革必须从课程体系的健全和优化着手。除了与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外,高校还应该尽可能地多开设几门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选修课[8]。教材是学生和教师沟通交流的主要凭借,同时,教材也是高校法治教育内容的主要来源。所以,教材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教材内容也必须做到科学、完善、有针对性。崔楠[9]认为,应适当调整法制教材的内容,使其更具有指导性、理论性和广泛性。此外,学校可以根据最新的法律条款和法治理论,组织相关学者和教师整理和编订辅助教学资料,在这部分教学资料中还可以增加一些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教材案例。

3.4 勇于探索教学方式

在授课过程中[7],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传统灌输方式,而应当在现有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多管齐下,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又要改革法制教育方式,形成立体的教育模式[10],将各种方式相结合,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比如: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多媒体教学、多元教学、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网络法制教育。

3.5 完善现行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势在必行,高校应避免形式主义,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采用试卷考试、论文写作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考核方式[4]。传统的试卷考试是最基本的考核方式,也是最公平的方式,但应该减少客观题的比例,增加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比例。同时,可以将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团等相关法律实践活动记作成绩,从而将考核成绩与大学生的日常活动有机结合。5.小结

综上所述,高校法治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还是对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校法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笔者认为高校只有动用一切可用的资源,贯彻高校法治教育理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新型内容体系,勇于探索教学方式,才能形成适合我国高校开展的法治教育体系,促使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实现现代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还会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勇于面对新问题,敢于挑战新问题,将法治教育事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刘宁: 国内外高校法制教育比较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4(21):40-42.

[2].刘乾坤: 高校法制教育改革探析[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1):174-175.

[3].宋嘉: 新时期高校法制宣传的困境及对策[J]. 教育界2016(27):24-25.

[4].侯建业: 高校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硕士. 中北大学; 2016.

[5].牟艳娟, 杨程程: 浅析高校法制教育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理论月刊2016(03):64-67.

[6].冯东山: 高校法制教育问题及实践路径探究[J]. 改革与开放2016(6):96-98,101.

[7].高昕: 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硕士. 中北大学; 2016.

[8].荆秋: 高校法制教育改革的认识误区与反思[J]. 经济师2013(10):56-57.

[9].崔楠: 高校法制教育创新的探索[J]. 现代教育管理2012(05):109-111.

[10].李丁宁: 新形势下高校法制教育探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05):27-32.

浅谈中小学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中小学加强法制教 育的重要性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浅谈中小学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引言 法是治国之本,是保证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从2013年11月重庆女孩摔打男婴案到2014年3月,12岁女童火烧邻居房屋案,这一件件事件的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年幼的孩子无知的行为给社会、给家庭带来危害和悲剧,让学校、让社会意识到了加强中小学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加强法制教育,让法伴孩子成长。 那么,如何在学校中开展法制教育,让法律知识伴孩子成长。 一、充分认识到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法是治国之本,是保证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家庭、个人等的影响,在孩子当中出现了一些拉帮结伙、讲哥们义气、吸烟等不良现象,有的孩子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加之自身心理素质脆弱,缺乏自制力和挫折的承受力,常常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障碍,造成逆反心理及过激行为,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现象频频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形式比较严峻,由此可见,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孩子法制观念是势在必行的,是不容忽视的。 二、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 加强孩子的法制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

育人之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孩子法制教育,它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也不单单是社会或是家庭的责任,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的。 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让法伴孩子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大潮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学校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应把法制教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不可忽视。作为开展法制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将如何来开展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思想深入孩子心中呢?我个人认为: 1.学校应将法制教育工作列入W校常规工作之中,安排到课程中。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堂课就能搞定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学校应把法制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抓,而且要常抓不懈。 2.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邀请相关人员到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并到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法律讲堂等。 3.要求学校教师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去。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育中。”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利用班班通设备,出示了一些被人胡乱涂画的人民币,播放了一段小孩撕毁

浅析高校法制教育中的权利意识教育

浅析高校法制教育中的权利意识教育 [摘要]权利意识是实现现实权利和树立法律信仰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权利意识教育是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法制教育应当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利,并在突出权利本位意识、维权意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尊重、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权利;权利意识;高校法制教育 高校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权利意识教育又是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正确的权利意识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而且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育其良好的法治观念、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权利意识教育的认知前提:认识权利意识的重要性 在高校法制教育中进行权利意识教育,首先应当认识到权利意识的重要性。权利意识是关于权利的思想意识。权利是指公民按照正义原则和法律规定享有的利益和自由,权利从法律中获得生命,同时又还法律以生命。正是由于法律所设定的权利能够为人们带来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前者如挽回了经济损失,后者如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崇尚法律,发自内心地尊重、信仰法律。因此,“权利是法律的精髓与灵魂,法律的功效和价值恰在于权利的实现与保障”。[1] 而权利的实现离不开权利意识的作用。权利意识指的是“社会主体对权利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的总和”。[2]由于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3]因此,没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必然难以产生正确的行动。事实上,权利的实现不能依赖于法律抽象的保护,还应为权利主体所主张,因为“每一项权利,无论是民众的还是个人的,都是以坚持不懈地准备自己去主张它为前提。”[4]权利意识是主体内化的行动导向,正是在它的指引和推动下,人们善待权利,主张权利,勇敢地“为权利而斗争”,促使纸面的权利转化为现实的权利。 权利意识也是帮助人们树立法律信仰必不可少的心理要件和动力源泉。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的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表征了社会主体对承载崇高法律价值、切实保障其利益的权威良法的心理认同、情感依归和自愿服从,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境界。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进程强大的精神推动力量,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J·伯尔曼曾有如下经典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5]可见法律信仰对一国法治建设之重要。然而,法律信仰的树立却极其不易。究竟如何才能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实践证明,在正确的权利意识支配下主张权利、捍卫权利,“即为权利而斗争的精神和认真对待权利的态度是培养和塑造人们法律信仰的关键”。[6]因为正是在权利意识的支撑和作用下,公民积极地对待、行使权利,推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简单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为增强高校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应当积极拓展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激活校园系统的多维功能,重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 关键词:法治教育;高校;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践环节 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付成励案、药家鑫案等,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与法治素养的担忧较之于其给社会造成的实际损失更值得反思。目前,大学生不能较好践行法治素质要求的现象与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效果不够理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成功地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既是加速法制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精英层、中坚、骨干力量打造的需要,同时也成就了一支通过多种途径、运用不同形式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的重要力量[1]。关注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应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法治教育是指通过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法治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以不断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活动。高校法治教育主要依赖于相关法学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延展性法律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园系统的多维度功能拓展。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简单化等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不相匹配,缺乏科学性 高校法治教育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可谓贫乏,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零散的法学类课程,而其他工程类专业基本没有开设法学类课程。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能否发生实质性改观需要依托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缺乏科学性论证。现实中一个极为普遍现象是,全国各高校进行法治教育的课程教材基本与法学专业学生使用的一样。此外,由于从事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师主要是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采用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将自身的学习经验具体化为教学内容选择。法治教育需要科学规划并应当积极探寻适合普通大学生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大学生熟悉且与专业相关的教材。 2.教学模式过于依赖理论宣讲,实践性严重不足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选择较为简单固定,主要是相关法学类课程的理论

浅谈学校法制教育

浅谈学校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制经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法律素质是一个人对法律的认识、态度、知法守法、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陈腐、有害思想的侵蚀,预防青少年犯罪发生。因此,法制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而被吸纳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当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风行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法治精神是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是一种可以沉积的民族文化。中国有着几千年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

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就难以实现。 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大学有专门的法律教材外,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全部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孰不知“道德人”与“法人”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时,也是把有道德和有纪律(合理理解就是有法纪)并提的,而且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把纪律纳入道德范畴之意。 2、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

大学生法律案例分析汇编

案例: 19岁的大学生张某多次趁室友王某不注意时,使用对方的小灵通拨打电话。王某察觉话费异常后,打算查询话费清单。张某当心事情败露,于~年~月~日,携带事先准备好的尼龙绳,菜刀,水果刀,将王某骗至其居住寝室的楼顶,趁其不备持菜刀朝王某的头,颈,肩部,双手等部位连砍数十刀,直到自己认为已将王某砍死后才逃离现场。事后,倒在血泊中的王某被同学发现后送到医院抢救。经法医鉴定,王某已构成重伤并6级伤残。 分析: 一、 二、案例中张某已经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符合刑法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并且 没有正当防卫等违法阻却事由,故构成故意杀人罪。 三、 四、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犯罪行为引起的被害人损失,应负民事赔偿责任。可 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启示: 张某作为一名大学生却做出如此莽撞,冲动的行为,是一种法律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不高,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学校关于法律教育的课程明显是很少的,除了法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是 学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3、大学生学习已经不是以学习知识为目的,而是为了不挂科。导致学生只是在考前 一两个星期苦读,而平时没有注重。应付考试之后又把只是抛到九霄云外。 4、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了解普遍停留在皮毛的状态,就算知道,也不太重视。主要指 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5、 6、高校对于学生法律教育相对较少。比较注重本专业学习的督促。有关法律知识的 活动几乎为零,没有很好的让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2、增加法律教育的课程,较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 3、 4、开展更多关于法律知识的活动,可以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带学生旁听审判等 等。 5、大学生要树立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良好心态,不单是为了应试,还要为了提高自己的文 化素养,法律知识。 6、 7、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多浏览关于法律的书籍,观看法制节目,增强法制观念。

浅谈中小学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中小学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引言 法是治国之本,是保证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从2013年11月重庆女孩摔打男婴案到2014年3月,12岁女童火烧邻居房屋案,这一件件事件的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年幼的孩子无知的行为给社会、给家庭带来危害和悲剧,让学校、让社会意识到了加强中小学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加强法制教育,让法伴孩子成长。 那么,如何在学校中开展法制教育,让法律知识伴孩子成长。 一、充分认识到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法是治国之本,是保证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家庭、个人等的影响,在孩子当中出现了一些拉帮结伙、讲哥们义气、吸烟等不良现象,有的孩子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加之自身心理素质脆弱,缺乏自制力和挫折的承受力,常常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障碍,造成逆反心理及过激行为,从而走上了

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现象频频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形式比较严峻,由此可见,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孩子法制观念是势在必行的,是不容忽视的。 二、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 加强孩子的法制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育人之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孩子法制教育,它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也不单单是社会或是家庭的责任,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的。 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让法伴孩子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大潮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学校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应把法制教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不可忽视。作为开展法制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将如何来开展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思想深入孩子心中呢?我个人认为: 1.学校应将法制教育工作列入?W校常规工作之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法治教育政策的执行力不强,缺乏有力的监督我国自开始注重法治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都在凸显法治的重要性,下发颁布了众多的方针政策,涉及高校的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政策多并不意味着其执行实施的效果就好,形式之风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出台了很多有关高校法治教育的政策,但却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有一些高校之所以迟延执行实施法治教育政策,很大的原因也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没有相应严格的问责机制。而且有些重大的政策并未能转化为法律法规,由此致使其没有强大的国家强制力可以作为执行的保障,有些高校就会不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政策,而且即使有一些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政策,它们中也很少会规定有关执行不力的惩戒方式与内容。(二)高校法治教 育理念的偏颇,受限于传统观念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 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够完善,教育理念中因为缺乏一些有关民主人权、法律至上等作为法治基础的沉淀,因此很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在教学时更注重履行义务而轻视保障权利,“人治”的影响在我们的思维观念之中仍有余波。卢梭曾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内心。”在我看来,这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本源性问题。虽然现今我国在各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观念上有了巨大的转变,确立了崭新的治国理政的方式,法治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流,但在意识观念领域,一些固有的传统观念仍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三)高校法治课 程设置的不合理,缺乏长效机制如今,我国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体 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而且在教材(2015年修订版)中一共有八章内容,有关法治教育的只占了最后三章,分别为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树立法治理念、尊重法律权威与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很明显法律基础所占的分量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在内容安排上也是不尽人意,虽然在结构上囊括了整个法律体系,但是却只有一些框架性的浅显理论知识,鲜有法律学习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2]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二)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中国青年研究》(1999,2)[3]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对象是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如果你涉及到诉讼,你对法律的公正裁决”表示有信心的占35.1%,而58.1%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有6.8%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回答“不太平等”的占第一位为79.7%,“不平等”的占第二位12.8%,认为“平等”的占9.5%。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三)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时至今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4]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的17%。我们知道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现在知道了,自己

浅谈中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中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湖北省利川市建南民族初级中学余世华[摘要]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预防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法制教育重要性地位任务目标途径 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而全体公民能够学法、知法、守法、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能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法制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群众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预防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为此,充分利用学校主阵地的资源优势,高度重视中学阶段的法制教育,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对于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和依法行事的良好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法制教育的地位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基

本方略正式写进现行宪法,法制教育作为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而被吸纳到学校教育系统当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校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现阶段中学法制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学生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较弱,是中学生年年少无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等因素引起的。因此,高度重视中学阶段的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二、中学法制教育的任务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法制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法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制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成为合法公民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学法制教育主要的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

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要点】高校学生是祖国发展的坚实力量,也是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对国家的法制社会的建立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将通过高校学生目前的教育现状,分析法制教育的不足之处,以及造成这些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探索发现合适的解决策略与方式,最终实现学生法制法律意识的提升。 一、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高校学生关于法制的教育存在不规范,不全面的现状是从上个世纪末大学开始扩招起,。扩招开始,考上大学的难度越来越低, 也因此高校学生发生犯罪的概率越来越大,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被社会舆论热议。因此虽然高校学生素质不断提升,但是法制的意识却没有逐步增加,随着不断攀升的犯罪率,犯罪的年龄越来越低,所以目前急需增强高校学生法制意识。早在二十世纪初,教育部已经发出明确文件,为增强学生法律法制意识,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及其他活动。但是现实教育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求只是变成了要求,未被及时执行。高校并没有保质保量的执行法制教育的课程,因此导致当下高校学生接受的法制教育缺乏,更有严重的学校学生甚至不知道法律的相关要求,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范要求,更不会知道自己的某些违法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处罚。 高校学生本身的法制意识浅薄,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是计划生育一代,所以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因为从小以自我为中心,父母的溺爱,使得这部分人抵触法制教育,也造成了这些人对于法律缺乏敬畏心理,这些人往往遇到法律人体便不知所措。交友圈也没有法律从业者,平时也不会交流法律问题。并且高校学生为了能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忽视法律教育这样不能短期带来

高校法治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1)

高校法治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作为知识型人才的聚集地,其在社会上备受人们关注,因此高校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由此,为高校设定法律法规来规将能够起到积极引导社会的作用。要强化中国共产党的引领,就要规定高校的学习理念,要进行彻底的办学改革,极力推崇创新力,要从根本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理念,严格要求。为高校设定法律法规奠定基础。 高校的动向往往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发展趋势,因此如果为高校实行法制来管理,势必能够为加快发展法制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由于高校常常起到典范的作用,因此高校的法制建设能够引领向法治社会发展,高校法制建立的越全面、越人性化,其也会使得社会的法制建设受到法制高校的影响。在前几年我国曾推出相关关于推进法制搞笑的相关提纲。大纲中表明,各大高校应该推行法制高校。而在同年的第四季度在次推出相关纲要,大纲中表明,要求各个高校大力推展实行法制建设。建设并健全适合当前社会背景的学校校规。这个大纲的发布推进了我国高校向法治高校的发展进度。此举的目的在于推进高校法治,改善大学内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保证高效利益相关体各方的态势平衡。 但高校法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随着政策的推行,部分高校出现了一定的积极态势,但是部分地区的高校治理效果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就目前我国的高校形势而言,当下之际最为重要的就是应该正确的面对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不足,找出其不足的原因对症下药,制定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从而对症下药,让高校法治的建设进程走上正轨。 从目前来看,中国建设法制高校所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很少有高校设立关于法制个高校的课程。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高校并不注重法制高校的建设。大多数高校只是把建设法制高校当作普及知识来对待,只是说说而。因此其并没有真正的把建设法制高校当作重要的事情,所以这种思想就已经影响了我国建设法制高校的进程,也使得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想法丧失。 其次,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并不存在有着建设法制搞笑的教师,也就是说传播法制高校的教育资源短缺,这就造成了法制高校的信息流通度低,导致大多数

大学生法制教育心得范文

大学生法制教育心得范文 ·在高校,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认真、全面、深入的实施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法制教育总结。如: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规范着公民的行为,只有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法律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要素之一,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素质教育远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首先,观念陈旧,认为只要不违法、不犯罪,法律跟自己就没关系。就《法律基础》课而言,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方法简单、手段落后,且因内容庞杂课时少、教师理论说教和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多、实践环节少等,造成该课枯燥乏味,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很多学生在权利与义务、纪律与自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仍是模模糊糊,虽然学法、知法,但守法、用法意识差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些大学生知法犯法、违法犯罪。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和改进法制教育。 为此,我院在良好的法制教育基础的前提下,今年一年开展的丰富的法制教育。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活动,同时也让同学们提高的法律意识。下面我们对我院的法制教育活动进行简单的总结。 时间:12 月3日—12月7日晚7:00 地点:秋实楼105

负责单位:团委文体部 活动效果:活动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让全校的广大师生对普法这个话题有了更高一层的了解和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和用法,树立良好的法制道德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与法同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时间:12月4日 地点:湖心亭 负责单位:团委组织部 活动效果:通过签名活动增强广大同学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极大增强广大同学的法律意识。 时间:12月4日 地点:秋实楼礼堂 负责单位:团委组织部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教育部以传统文化、树德立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制知识,养成尊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能力;践行法律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制道德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扞卫者。 一、教育思路的调整体现 (一)加强法制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道德与法治》教材既是道德教材也是法治教材,教材要体现道德意识,法治意识。从原来偏重于德育调整为德育并育,教育思路的调整有助于从小培养中小学生道德素养,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规范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重 规范教育应该是小学法制教育的重点,加强法制教育在小学阶段重点在“法”教学中不要把规则教育排除在法制教育之外,规则教育应该是法治教育的内涵。 (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基地,要培养未来合格公民,必须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为社会主义普法和家庭普法的宣传者和行动者。学校的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一套法律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和实践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通过游戏式、情境式、参与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法制,充分体现了中国式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理念。 二、新编教材的特点 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充分吸收了十多年德育课题成果满足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理论。教材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教材凸显德育课程学科特色体现道德素养 (1)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2)关注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 (二)教材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有中国味 (1)运用儿童谣凸显传统文化例如歌谣、诗歌、词赋等让人读起朗朗上口;(2)教材配有插图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如:孝文化、节日文化、文化典故等。 (三)教材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原则 (1)关注学生的安全健康,过去的道德教材强调为他人、为集体、讲奉献,大公无私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安全和健康。而《道德与法治》以人为本,给予了重视关

浅谈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 稳坪镇中心完小简燕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本领,提高素质的地方,本应该是一片净土。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赌博、斗殴、上网收看色情音像、小偷小摸、拉帮结伙等现象累见不鲜,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青少年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校主要表现为下列五种原因: 1、学生的法制意识淡薄,心志不成熟,一心追求享受,或者讲哥们义气,报打不平,或者受到他人的唆摆或者好奇心的驱使,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学生有好友、好胜和好动的心理,有的学生喜欢拉帮结派,一旦和不良青少年为伍就很可能下水,也有的学生为了不受其他学生欺侮,而加到不良少年团伙中寻求保护,有的学生贪图,羡慕别人的高消费,于是不该伸手时却伸手,导致盗窃犯罪成为各类校园犯罪之首,有的甚至于铤而走险,发展到抢劫同学的财物。 2、家庭缺少温暖,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于溺爱,或者是家庭生活困难,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在当今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受到家庭的宠爱本无可非议。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把

这种关爱变成溺爱,对孩子明知有缺点也不纠正,就会培养子女的任性、骄横等不健康的心理。有的家庭则采取打骂等不正确教育方法,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脱离家庭的监管,有的夜不归宿到处游荡,有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还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后,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走向堕落。 3、我地偏远落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管理跟不上,上网的、进游戏厅的、赌博的,花样百出导致作业完不成,越学越差,而产生厌学、逃学、没有钱玩了,就去偷,有的在黄色录像的引诱下千百万犯罪。 4、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对于差生的转化工作不重视。现在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分数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及至教师的前途。一部分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关心有加,而对学生个人品德有所忽略。表现在对差生放手不管,缺少必要的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也不了解、下研究。有的学生因此自暴自弃,直到他们犯罪了,老师才如梦方醒。而且有的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学生不学法、不懂法,当然也不会有知觉守法的意识。 5、家长座谈会和教师家访工作不到位,造成校园管理和家庭管理脱节,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家长不知道,学生在家中的所作所为老师不晓得。导致学生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小纠纷不能及时处理,越演越烈,一发不可收拾。 二、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遵循学校教育的规律,充分利用校园这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doc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赵金和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20期 [摘要]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法律素质亟待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极其重要,不仅要从主动适应国际法制发展变化等外因因素影响来看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也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在因素的影响来看其重要性,才能搞好法制教育,并提高其实效性。 [关键词]高等学校法制教育 [作者简介]赵金和(1970- ),男,广西荔浦人,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广西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RL2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0-0164-02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实行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法制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但我国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仍时有发生,说明了大学生违法犯罪是社会需要重视的 问题。据有关司法机关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大学生法律素 质不高,与我们对高校法制教育重视不够有关,也与受国际新形势发展变化和资本主义的一些不良思想影响有关。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培养出既适应国际新发展又具有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合格大学生。 一、加强法制教育是扩大改革开放、适应国际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加强法制教育是适应国际新政治、经济秩序的需要。在和平与发展主题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各国为了建立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实现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做出积极的努力,不仅推动国际法律秩序的巨大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国内的法律制度。我国的社会发展受着国际 局势的重大影响。政治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在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国际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改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责任,也推动着国内法律思想由保守逐步走向开放。随着思想的变化,法律制度建设也逐步接受一些有利于我国建设的新措施、新制度。法制 教育必须适应因国际政治变化带来的影响,采用新思想,宣传新制度,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在国际的地位与责任,重塑大国雄心;在经济上,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不仅逐步融入了国际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体系,而且也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推动着国际新经济秩序与法制的重新构建与完善。我国承认国际法律在我国具有与国内法律同等效力并优先使

论法律法规在高校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法律法规在高校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某某某 【摘要】高校的法律法规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向前发展的必经的过程。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提高,作为高校管理者,也必须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摒弃一些旧的管理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制订出新的规章制度,更好的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全社会的发展做出表率。 【关键词】改革法律法规法治化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改革不断深入和急剧扩招,学校与学生之间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某些方面,以往没出现的过的矛盾和问题,现在也开始渐渐凸现,怎么利用好法律法规,利用科学的方式使我们的高校走向科学,规范的法治轨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的良性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改革及扩招带来的问题 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行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建设的新时期,同时,高校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完全按照国家的计划招生、分配,学生全部免学费就学,毕业后服从国家的分配,学校注重的是完成国家的任务,对学生的管理上强调同志的统一,强调学生的服从,在学生完全免费就学的情况下,这是可以理解的,学生往往

也都能够接受。但是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学生自费就学、自主择业,对高校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产生了严重冲击。但是,受传统思想和习惯的影响,高校几乎很少从法律角度认真思考学校与学生之间新的关系,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对法治原则与精神重视和遵从不足。所以,主观随意性比较大,特别是从严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对学生的权利根本就不重视。因此,造成了近年来发生多起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这都凸现了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缺乏法治观念。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的表现方式及产生的原因 通常,高校在行使自己的管理职权时,时常与学生法定权利产生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性: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全国都是在实行统一高考,不统一录取分数线的这一制度,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考生入学的不平等;以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相比,北京大学、青华大学对当地学生的分数相对就要宽松很多,在当地,学生往往四五百分就能读名牌大学,而全国其它地区,没有六七百分连这些大学想都不用想;同时,对待少数民族的学生政策也跟当地学生差不多,这就造成了每年就很多为应付高考而迁移户口的高考大军,本来在内地地区的学生,为了能考上个好的大学,把户口迁移到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以此来降低进入大学的门槛;甚至还有些学校,对残疾人都不能同等对待,任意剥夺他人的受教育权,这些学校,将患病或者残疾人拒之

[法律,教学]浅谈高校法律教学的反思与完善

浅谈高校法律教学的反思与完善 摘要法律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但是在当前的法律教学中,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育的弊端依然存在,造成法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依旧不高。本文就这些弊端简要分析法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几个改善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率。 关键词法律教学理论教育实践性 作者简介:曾涛,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目前,世界各国的法律教学主要有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两种类型,理论教学重在法律的理论知识教学,案例分析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实际案例,从中总结归纳法学知识,这种方法兴起于美国,这不是简单的案例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法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将法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案例中,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案例分析教学经实践证明是一种快速又有效的教学手段。而我国法律教学还是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分析教学虽有涉及,但是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未扩大使用范围。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的背景下,我国的法律教学如何有效地借鉴国外的案例教学,在此基础上取彼之长,补已之短,值得重视和研究。 一、我国高校法律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法律教学虽然是倾向于理论教学,但是各高校的理论教学还是有许多不一样。我国各高校法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不明确,并且对英语的重视度不高,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法律中存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法律专业的教学中,教育部和司法部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对英语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并且法律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低,理论老师没有解决实际案例的经历,而实践老师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好,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各高校法律的教材不统一,并且都力求面面俱到,但是都涉及的很浅,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能力;高校的法律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对媒体设备的使用程度较低,英语的练习还不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总的来说,当前的法律教学系统还不够完善,缺少趣味性,教学效果不明显,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的影响。 二、当前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法律教学一直受到教育部的重视,近些年,法律教学经过几次改革,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都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 (一)法律实践教学范围的界定不够科学 法律教学中有些内容不属于实践教学,例如课堂讨论、物证技术实验、社会调查和论文写作等,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法律实物的训练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所述的不属于实践教学的内容是由于其不具备实践教学的特

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措施

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措施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又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在一个健康、安宁、向上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不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放任自流,必然会导致社会问题。而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素质低下,加上明辨是非的能力弱,社会不良风气,家庭不谐环境,法制教育体制不完备等原因,造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比例逐年上升,影响了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引发了法制教育的危机。为使青少年摆脱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沿着正确的轨道走稳人生之路,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各级普法机构和教育部门有义务、有责任不断探索尝试青少年法制教育更有效更健康的方式,把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学校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本文是笔者在深入学校通过走访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等调研基础上得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 (一)我市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概况。 我市现有中小学125 所,其中小学72 所、初中36 所、普通高

中8 所,职高段7 所,特教中心1 所,在校学生13.5 万余人(含外来民工子女)。“五五”普法以来,市普法办、市教育局会同市关工委、团市委等部门,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校长为首,政教处、团委(大队部)和辖区民警为主,以班主任、政治(思想品德)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开展普法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活动。市教育局每年制定下发关于做好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从教学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抓起,在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如“法律进校园(进课堂)”、“模拟法庭”、法制竞赛、法制报告会等,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据不完全统计,“五五”普法以来,全市125 所学校做到依法治校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同计划、同实施,96.6 %的学校开展了平安校园创建活动,97 %的学校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全市学校都重新聘请了兼职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进一步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确保依法治校工作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有效途径。然而为什么在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问题”青少年反而多了,青少年犯罪呈大幅上升趋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