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夜视仪基础知识介绍

夜视仪基础知识介绍

夜视仪基础知识介绍
夜视仪基础知识介绍

夜视仪作为一个专业的光电设备,在购买前,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下面

中国专业的光学仪器集成商武汉欧卡为大家详细讲解夜视仪的一些相关

入门知识,相信会对大家选购夜视仪带来有一定的帮助。

【什么是夜视仪】

夜视镜(专业名称为夜视仪)是透过光学科技强化黑暗中光源的科技装置,通常用于军事用途。目前在民用安防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夜视仪的分类及运用】

夜视设备可以简单分为:微光夜视仪、近红外夜视仪、热成像仪、数码夜视仪。

一般来讲,夜视仪的用途包括:军用、执法、狩猎、野外观察、监视、安全、导航、隐蔽目标观测、娱乐等。

【夜视仪的原理及特点】

微光夜视仪

原理: 通过对微光敏感的材料直接接收物体反射的夜天光并显示出来的装置。微光夜视仪主要由光学系统(物镜和目镜)、像增强管和高压供电装置组成。景物反射的夜天光通过物镜进入像增强管,在像增强管内经过光电转换,得到增强,然后呈现在管内的荧光屏上,通过目镜就可观察到被增强的夜间景物图像。

特点:微光夜视仪需要微弱但既成的光源下使用,例如星光、月光、灯光、火光等,通常转供指挥、侦察人员和哨兵、巡逻兵进行夜间观察、监视和巡逻;供各种步兵武器进行夜间瞄准;供坦克装甲车等进行夜间活动;供直升机飞行员进行夜间飞行和着陆。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原理:通过红外辐射源照(红外探照灯)照射被测物体后,经物体反射的红外辐射通过光学物镜聚焦成像于红外变像管的光电阴极上,经外光电效应产生的电子经电子光学系统加速打在荧光屏上形成图像,实现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再通过目镜放大后直接观测。

特点:不受照度的限制,全黑情况下可以进行观察,且效果很好,价格便宜。但是观察距离近,在观察时很容易被对方发现,从而暴露自己,现军事上已很少采用。如今主要用于民用,造价相对要便宜些。

热成像仪

原理:热成像红外仪是根据凡是一切高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有辐射红外线的基本原理、利用目标和背景自身辐射红外线的差异来发现和识别目标的仪器。

特点:由于各种物体红外线辐射强度不同、从而使人、动物、车辆、飞机等清晰地被观察到,而且不受烟、雾及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白天和夜晚都能工作。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先进的夜视观测器材。但由于成本昂贵,目前只能被应用于军事上,虽热成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电力、地下管道、消防医疗、救灾、工业检测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市场,但目前仍难以普及。

数码夜视仪

数码夜视仪推出市场在过去十年中一个相当新的技术。与被动夜视装置类似,数字NV允许用户在近乎黑暗的查看图像。数码夜视仪的两个主要优势包括无需冒着损坏设备白天或夜间时工作的能力。

数字夜视技术是从传统的I2夜视很大的不同。的光通过物镜,在这之后,通过一个高度敏感的CCD处理,然后发送到液晶显示器LCD,其中显示图像进入该设备。

最新热学基础知识补充习题含答案精品版

2020年热学基础知识补充习题含答案精品 版

襄阳四中2012年物理热学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杯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这杯水静止时,水分子也处于静止状态 B.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每个水分子都在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 D.这些水分子的动能总和就是这杯水的动能 答案:B 2.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固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已知某种液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该液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以表示为答案:BD 3.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 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4.下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Skip Record If...?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BC ) A.当?Skip Record If...?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Skip Record If...?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Skip Record If...?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当?Skip Record If...?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5.1859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后来有许多实验验证了这一规律。若以横坐标?Skip Record If...?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v)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的是(D ) 6.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 A ) A.温度和体积B.体积和压强 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有效方法是看有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有效方法是看有没有一定的熔点 C.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 D.空气的相对温度等于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的区别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的区别 数码夜视仪是否会取代红外夜视仪成为民用夜视仪的首选?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话题。首先目前一部分不承认数码夜视仪这类产品是真正的夜视仪,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数码夜视仪不会取代红外夜视仪,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其实是大家对于数码夜视仪不是特别了解,而且对于两类夜视仪的差别不是很清晰。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类数码夜视仪及与红外夜视仪的差别。 红外夜视仪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红外夜视仪原理就是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简单来说,夜视仪原理就是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红外夜视仪工作原理

红外夜视仪的缺点: 目前市场上民用的夜视仪主要是集中在一代+的红外夜视仪的产品上。不过这类夜视仪也有其缺点。 1、白天不能使用 2、效果差,分辨率低,有效分辨率只有24线对,对红外不敏感,加红外也就4-50米距离 3、寿命短,一代管寿命只有1000小时 4、由于微光管放大倍数大概是0.5,镜头不容易做到大倍率 5、由于内部有高压升压电路,易发生故障,可靠性不容易做高 6、由于是玻璃管子,易碎 当然,唯一的优点就是省电了,合格产品做得好的话,只有100多MW的功耗。 数码夜视仪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区别于传统的红外夜视仪,数码夜视仪不是使用增像管作为图像增强器,而是使用低照度的CCD感光传感器作为图像增强器。低照度的CCD能够辨识非常暗的光线,然后转换为可见的数字信号,显示在夜视仪内部的液晶屏上。 数码夜视仪工作原理 数码夜视仪的优点:

双目单筒夜视仪

双目单筒夜视仪 夜视仪作为夜间户外工作的必备品,已经越来越进入人们生活工作中。在购买望远镜时,大部分人都是购买双筒的望远镜,因为双筒望远镜使用起来更适合人们的双眼观测。夜视仪也是一个需要人眼观测的设备。从理论上讲,肯定是双目的夜视仪比单目的夜视仪使用起来更为舒服。所以在资金够的情况下,是应该购买双目夜视仪的。但是,与双筒望远镜相比,双目夜视仪在内部构造上会更有学问,我们这里说的是双目单筒夜视仪,而不是双目双筒的,其实双目单筒与双目双筒没多大差别的,都是两只眼睛观看,这样就不会出现重影的现像。下面就详细给大家介绍,相信会对大家有帮助。 双目夜视仪相对单目夜视仪,具有更好的观测效果和观测距离,并且使用上也更符合人眼的观测。 一、双目单筒夜视仪的基本知识 在进入下面介绍主题前,需要介绍一下夜视仪最基本的知识: 1、增像管 增像管其实就是一个光源电子放大器,增像管是夜视仪最为关键的器件,也是影响夜视仪成本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增像管从原理角度说,可以分为1代,2代,3代甚至4代,理论上代数越高,越清晰 2、夜视仪代数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基本上没有4代的夜视仪。3代的几乎很少,但是市面上有商家把2代+的产品宣传成3代的去销售,价格从2代的价格上升一个阶梯。所以对于不懂的消费者而言,一定要了解清楚在下手。在这里我就不讲一代的产品了了,因为一代的产品不能满足较高的工作,只能在一般日常情况下使用。 1代+的夜视仪,双筒一般在5000-8000元。 2代和2代+的夜视仪,单筒价格一般在20000-40000元,双筒一般在30000-60000元。 2代+双目单筒的夜视仪,双目单筒价格一般在30000-50000元 3代数码夜视取证仪系统,单筒数码夜视取证仪的价格是在88000元,双筒数码夜视取证仪的价格是在118000元。 在讨论是应该买单目还是双目夜视仪之间,还需要了解双目夜视仪之间的本质差别 二、双目单筒夜视仪 这种双目夜视仪,在生产设计上,是直接在单目夜视仪结构上进行改造而成,简单的说就是在单目夜视仪的基础上,再前后增加一个目镜生产而成。虽然筒单,但是相对单筒的价格就会高很多,因为单目的夜视仪是用一只眼睛观看的,时间久了,就会头晕、眼睛酸痛。而双目的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两只眼睛观看,观看的很是舒服。下图是奥尔法S350 8X80 双目单筒二代+夜视仪,军用级专用夜视仪,长距离观测,据统计美军采购这款达到十万台。

热学知识点

热学 第一部分、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 (1)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 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第二部分、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第三部分、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5、说明 (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

反渗透设备设计基础知识-29页精选文档

反渗透设备设计基础知识 膜分离: 物质世界是由原子、分子和细胞等微观单元构成的,然而这些很小的物质单元总是杂居共生,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微观粒子都会倾向于无序的混合状态。膜分理技术得基础是分离膜。分离莫是具有选择性透过性的薄膜,某些分子(或微粒)可以透过薄膜,而其他的则被阻隔。这种分离总是依赖于不同的分子(或微粒)之间的某种区别,最简单的区别就是尺寸大小,三维空间之中,什么都有大上巨细而膜有孔径。 全量过滤: 全量过滤也称为直流过滤、死端过滤、与常规的滤布过滤相似,被处理物料进入模组件,等量透过液流出模组件,截流物留在模组件内。为了保证膜性能的可恢复性,必须及时从模组件内卸载截留物,因此需要定时反冲洗(过滤的反过程)等措施来去除膜面沉积物、恢复膜通量。模组件污染后不能拆开清洗,通常使用在线清洗方式(CIP)超滤/微滤水处理过程一般采用全量过滤模式。 错流过滤 被处理料液以议定的速度流过膜面,透过液以垂直方向透过膜,同时大部分截留物被浓缩液夹带出模组件。错流过滤模式减小了膜面浓度极化层的厚度,可以有效降低膜污染,反滲透、纳滤均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膜系统: 膜系统是指膜分离装置单元。压力驱动膜系统主要由预处理系统、升压泵、模组件(压力容器和膜元件)、管道阀门和控制系统构成。 膜污染: 各种原水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悬浮物主要由无机颗粒物、胶体和微生物、藻类等生物性颗粒。溶解性物质主要是易溶盐(如氯化物)和难溶盐(如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再反渗透过程中,进水的体积在减少,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在增加。悬浮颗粒会沉积在膜上,堵塞进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压力降)。难溶盐会从浓水中沉淀出来,在磨面上形成结垢,降低RO膜的通量。这种在膜面上形成沉积层的现象叫膜污染,膜污染是膜系统性能的劣化。 反滲透/纳滤基本原理: 半透膜: 是具有选择性透过性能的薄膜。当液体或气体透过半透膜时,一些组分透过,而另外一些组分被截留。实际上半透膜对任何组分都有透过性,只是透过的速率相差很大。在反渗透过程中,溶剂(水)的透过速率远远大于溶解在水中的溶质(盐分)。通过半透膜实现了溶剂和溶质的分离,得到纯水以及浓缩的盐溶液。 渗透:

爆料!军用数码夜视仪详细介绍

爆料!军用数码夜视仪详细介绍 军用数码夜视仪区别于传统的民用数码夜视仪,要求产品的性能更高。正是因为其特殊用途,在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给广大民众带来一种特殊的神秘感。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大众更加了解这类军用数码夜视仪。 一、军用数码夜视仪的工作原理 军用数码夜视仪也是数码夜视仪,只是用途范围不同,所以和所有的数码夜视仪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数码夜视仪又称为数字夜视仪,其英文名称为Digital Night Vision。大部分数码夜视设备是通过高灵敏度的CCD图像传感器处理和转换该低照度光线为电信号,然后传送到微型显示器。 数码夜视仪的工作原理简单示意:较暗光线—->CCD(CMOS)感光器—->CPU(经软件处理)—->内置显示屏—->可视图像 数码夜视仪工作原理 二、军用数码夜视仪划分定义 军用数码夜视仪是相对于传统的数码夜视仪来划分定义的。两种数码夜视仪的主要区别还是在于

其核心部件-图像感光处理器的级别。目前市面上感光器主要分类两类,CCD及CMOS,而由CCD感光器应用作为普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感光器元件,也分为几种级别。举例CCD感光器元件的级别分为A1,A2,A3,A4,A5等,其级别直接决定了数码夜视仪的级别,采用CCD-A1级别的感光器是一代数码夜视仪,采用CCD-A2级别的感光器是二代数码夜视仪,以此类推,目前民用市场上最高是三代级别的数码夜视仪,而更高级别的数码夜视仪则在军用级别的数码夜视仪应用较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索尼和奥尔法在CCD图像传感器A4、A5级别的研发上贡献巨大,已成为军用数码夜视仪专供品牌商。 一代数码夜视仪至五代数码夜视仪参数对比图 三、军用数码夜视仪的性能 军用数码夜视仪的观测目标通常隐蔽在草丛或树林中,由于野外环境极其复杂,人也容易产生错觉,很难找准目标。所以军用数码夜视仪的性能要求会高于民用的数码夜视仪,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军用对于的性能。 (1)关于图像清晰度 军用数码夜视仪基本使用环境是全黑下,而且完全不依靠红外辅助,所以对于观看图像的清晰度要求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全面很好

选修3-3热学知识点归纳 一、分子运动论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体积 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数量级是 (2)分子质量 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3)阿伏伽德罗常数(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1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这个数的测量值: 设微观量为: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 宏观量为: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1、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μ、物质密度ρ. 分子质量: 分子体积: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大小) 分子直径: 球体模型: V d N =3A )2(34π 303 A 6=6=ππV N V d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子的数量.A 1 A 1A A N V V N V M N V N M n ====ρμρμ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实验事实:扩散现象和布郎运动。 (2)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本身的 运动,但它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实验中画出的布朗运动路线的折线,不是微粒运动的真实轨迹。 因为图中的每一段折线,是每隔30s 时间观察到的微粒位置的连线,就是在这短短的30s 内,小颗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4)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大量液体分子(或气体)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简言之:液体(或气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5)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不可不知 数码夜视仪竟然可以做这些事

不可不知!数码夜视仪竟然可以做这些事! 什么产品可以实现昼夜两用?什么装备可以夜间拍照取证?一款双目数码夜视仪产品近日得到了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7月中旬,东北某地防火办组织了一场关于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当地媒体争先报道,关于讲解森林防护装备的部分成为了的焦点,其中ORPHA奥尔法数码红外夜视仪DB550L的投入使用更是引来多方关注。而事实上,随着数码夜视仪在产品功能特点上的不断革新,如今包括森林防火、家庭安全、夜钓、电力巡线等生活行业领域已开始广泛应用该产品,其全新的功能应用得到了业内广泛好评。 “从去年下半年我们配备使用了ORPHA奥尔法DB550L以后,提升了对辖区电缆电线的检查力度,尤其在预防突发电线事故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上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江苏某配电企业一位负责人表示,这种多功能双目双筒第三代数码夜视仪不仅具有传统夜视仪特点,更融合了一些更复合夜间实际使用需求的全新功能,实际使用效果更佳。 “尤其该夜视仪所具有的快速对焦,可帮助我们快速看清移动目标,红外照明亮度可调节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等等功能可让我们如虎

添翼”在某保安公司上班的张先生表示,ORPHA奥尔法DB550L不仅可支持1920X1080的高清录像,更可记录自己及周围的声音,有利于自己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保留证据。 图像处理更清晰,细节更完美。有别于传统夜视仪的是,ORPHA 奥尔法DB550L采用的是新一代三代CCD传感器,搭配新研发的图像处理系统。这一产品特性可让夜视仪的抓取目标更容易,图像更加清晰,细节更加完美。 翻折屏幕的应用,非常适合团队协作。“在具体使用时可通过显示屏的多人观看,对目标的分析和处理更直观”某户外探险团队网友留言。同时,ORPHA奥尔法DB550L夜视仪5倍至20倍的倍率调节功能可将目标拉近或推远,无论是您想“一览无余”纵观全景,还是想“身临其境”感受细节,奥尔法数码夜视仪都带给您非凡的体验。 全新手机操控,现代科技应用一应俱全。“ORPHA奥尔法DB550L 可通过WIFI连接夜视仪和手机APP进行多功能操作,将现代科技应用于ORPHA奥尔法DB550L是其受到使用者青睐的主要原因”研发人员介绍,像GPS定位功能、电子罗盘功能、水平仪功能的应用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所起到的实际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该仪器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隐蔽性好,非常适合移动侦察、

热力学的基础知识

热力学的基础知识

热力学的基础知识 1、水和水蒸汽有哪些基本性质? 答:水和水蒸汽的基本物理性质有:比重、比容、汽化潜热、比热、粘度、温度、压力、焓、熵等。水的比重约等于1(t/m3、kg/dm3、g/cm3)蒸汽比容是比重的倒数,由压力与温度所决定。水的汽化潜热是指在一定压力或温度的饱和状态下,水转变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或者蒸汽转化成水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KJ/Kg。水的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单位是KJ/ Kg·℃,通常取4.18KJ。水蒸汽的比热概念与水相同,但不是常数,与温度、压力有关。 2、热水锅炉的出力如何表达? 答:热水锅炉的出力有三种表达方式,即大卡/小时(Kcal/h)、吨/小时(t/h)、兆瓦(MW)。 (1)大卡/小时是公制单位中的表达方式,它表示热水锅炉每小时供出的热量。 (2)"吨"或"蒸吨"是借用蒸汽锅炉的通

俗说法,它表示热水锅炉每小时供出的热量相当于把一定质量(通常以吨表示)的水从20℃加热并全部汽化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3)兆瓦(MW)是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基本单位为W (1MW=106W)。正式文件中应采用这种表达方式。 三种表达方式换算关系如下: 60万大卡/小时(60×104Kcal/h)≈1蒸吨/小时〔1t/h〕≈0.7MW 3、什么是热耗指标?如何规定? 答:一般称单位建筑面积的耗热量为热耗指标,简称热指标,单位w/m2,一般用qn表示,指每平方米供暖面积所需消耗的热量。黄河流域各种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可参照表2-1

上表数据只是近似值,对不同建筑结构,材料、朝向、漏风量和地理位置均有不同,纬度越高的地区,热耗指标越高。 4、如何确定循环水量?如何定蒸汽量、热量和面积的关系? 答:对于热水供热系统,循环水流量由下式计算: G=[Q/c(tg-th)]× 3600=0.86Q/(tg-th)式中:G - 计算水流量,kg/h

制作简易夜视镜的方法

教你一个制作简易夜视镜的方法 真是意外的惊喜,在一次瞎玩中,竟发现了一个制作夜视效果很棒的眼镜的方法,不但夜晚戴着走路视线好,还对薄纱衣有些许透视作用!下面给感兴趣者简单介绍下做法: 第一步,先找到一款近视眼镜(普通的即可),和一块具有特殊成分的擦拭布,即“多功能美皮擦拭巾”(本是用来擦拭各种皮具的,能使皮具表面达到持久光亮如新的效果,这里我们 是要借用到它的化学成分),这种物品网上搜索即可找到零售点。 第二步,去药店买瓶紫药水(高锰酸钾)。 第三步,用紫药水洗一下这副眼镜的表面。 第四步,一分钟后用水冲干净紫药水。 第五步,用擦拭巾擦试两分钟,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第六步,反复一次,OK了! 夜视 前一段时间看到了博世出的夜视系统,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只有大奔上有这样的东西比较郁闷。不过看到实际的使用效果很让我心动,经过在网上寻找的大量资料,我准备自己动手DIY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自己造一个行车夜视系统。 首先夜视系统需要摄像部分,从现在的条件来说,让我自己买一个红外线夜视仪不太可能,不说贵不贵,用起来我也觉得不太好用,所以在网上搜索的资料,首先就看到了SONY出的一款老的数码相机,具有夜视功能(还有透视功能,呵呵)具体型号就不跟大家说了,有想知道的,搜索以下就OK了。这款相机价格有点贵,目前也要1000多块,对于我的试验来说比较浪费。所以,看过原理后,我知道普通的数码相机也可以进行改造,改造成红外线夜视照相机,所以,我买了一款老的佳能数码相机500万的A460,进行改造。(自己动手后果自负,千万要小心!没有动手经验的朋友最好找找朋友帮忙)具体改造见下图:

我从二手市场淘换来的佳能数码相机,480元,嘿嘿,4倍光学变焦,还是不错的,如果为了自己家里照相肯定够用了,呵呵 将前面板拆除掉,就是上面这个样子。

夜视仪介绍

夜视仪相关知识 夜视仪原理、夜视仪白天可以看吗?红外成像仪器分类夜视仪使用寿命关于微光夜视仪一、什么是夜视仪? 一提到夜视的很多人都会问有没有夜视望远镜,夜视眼镜,红外望远镜,其实望远镜跟就没有什么夜视的,红外的,这些指的都是夜视仪,望远镜和夜视仪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它只能在白天和有光线的条件下使用,而夜视仪以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夜间外瞄准具,其工作时不用红外探照灯照明目标,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标所反射光线通过像增强器在荧光屏上增强为人眼可感受的可见图像来观察和瞄准目标。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 二、视仪白天可以看吗? 经常会有顾客问这么一个问题,夜视仪白天可以看吗? 如果不可以的话,那我们怎样试验效果? 因为本公司晚上不营业,所以顾客很担心万一买回去产品再不管用怎么办。 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夜视仪本身是不可以在白天工作的,除非yukon 5X42除外别的在白天可以看,但并不是市面上所说的昼夜兼用的,而5X42就算白天可以看,但效果也是很差的,适用价值不是很高(白天的话)。不过最近新推出了一种夜视仪,统称全天候数码夜视仪,这个在晚上和白天都可以看,它里面是数码CCD管,它内置拍照和录像功能,只需要迷你SIM卡,像我们一般的手机内存卡也可以。但向其他以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夜视仪,如果想要白天试验效果的话,可以盖上盖子看下,因为盖子上大部分都会有个针眼或者是一个厚厚的和太阳眼镜似的片子,可以直接盖上测试下,因为有盖子的原因,视野会比晚上要小一些。这样可以模拟晚上的效果,购买的时候你可以看下,心里有个大概即可。 三、外成像仪器分类 能够将物体红外辐射(即热辐射)分布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并能进行检测的仪器统称为红外热像仪。红外成像仪器可应用于民用、工业、医疗等各个领域。 红外成像仪器主要有三大类: a.红外热像仪(简称热像仪)。 特点:光学机械扫描,光学探测器,使用液氮、高压氩气或热电元件制冷。 价格:国际市场上为每套4—12万美元。 性能:性能好(温度分辨率可达0.1℃)、功能多。 应用:由于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维修困难、除了研究等特殊场合使用外,不便现场使用。 b.红外热电视(简称热电视)。 特点:电子束扫描,热电探测,不需制冷。 价格:国际市场上为每套1.5—2.5万美圆,国内同类产品5-7万人民币。 性能:温度分辨率略底(接近0.1℃)。 应用:由于结构简单,携带、使用、维修方便,适合现场使用。 c.红外CCD成像(简称IRCCD)。 特点:全固体化,目前只能工作在3~5微米波段,需制冷。 价格:国际市场上为每套5万美圆以上。 目前尚未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 四、关于微光夜视仪

热学必背知识点

物理选修3—3模块必背知识点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基本概念 1.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①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 m.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 mol -1.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实验依据:布朗运动、扩散现象. ①扩散现象 由于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②布朗运动 现象: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本质:布朗运动间接反映.... 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特点:温度越高,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氧气分子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特点.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1)温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关系:T =t +273.15 K. (3)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4)分子的势能: ①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 ②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距. 宏观上——决定于体积和状态. (5)物体的内能: ①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②物体的内能大小由物体的温度、体积、物质的量决定.(气体由于分子间距太大,往往不考虑其分子势能,即理想气体的内能由它的温度和物质的量决定) ③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④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考点二 微观量的估算 1.微观量: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 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 、摩尔体积V mol 、物体的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体的密度ρ. 3.关系 (1)分子的质量:m 0=M N A =ρV mol N A . (2)分子的体积:V 0=V mol N A =M ρN A .(对于固体和液体是分子的体积,对于气体是分子所占据空间的体积) (3)物体所含的分子数:N =V V mol ·N A =m ρV mol ·N A 或N =m M ·N A =ρV M ·N A .

夜视技术中的微光成像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

夜视技术中的微光成像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 夜视技术中的微光成像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 1引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微光夜视技术靠夜里自然光照明景物,以被动方式工作,自身隐蔽性好,在军事、安全、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微光夜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基础上,第四代技术应运而生。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也走过了三代的历程,它以接收景物自身各部分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探测,与微光成像技术相比,具有穿透烟尘能力强、可识别伪目标、可昼夜工作等特点。可以说,微光成像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成为夜视技术的二大砥柱。2微光夜视技术及其发展2.1第一代微光夜视技术20世纪60 年代初,在多碱光阴极(Sb-Na-K-Cs)、光学纤维面板的发明和同心球电子光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完善的基础上,将这三大技术工程化,研制成第一代微光管。其一级单管可实现约50倍亮度增益,通过三级级联,增益可达5x104~105倍。第一代微光夜视技术属于被动观察方式,其特点是隐蔽性好、体积小、重量小、成品率高,便于大批量生产;技术上兼顾并解决了光学系统的平像场与同心球电子光学系统要求有球面物(像)面之间的矛盾,成像质量明显提高。其缺点是怕强光,有晕光现象。2.2第二代微光夜视技术第二代微光夜视器件的主要特色是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器(MCP)的发明并将其引入单级微光管中。装有1个MCP的一级微光管可达到104—105亮度增益,从而替代了原有的体积大、笨重的三级级联第一代微光管;同时,MCP微通道板内壁实际上是具有固定板电阻

的连续打拿级,因此,在恒定工作电压下,有强电流输入时,有恒定输出电流的自饱和效应,此效应正好克服了微光管的晕光现象;加之它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所以,第二代微光夜视仪是目前国内微光夜视装备的主体。2.3第三代微光夜视技术第三代微光夜视器件的主要特色是将透射式GaAs光阴极和带Al2O3,离子壁垒膜的MCP引入近贴微光管中。与第二代微光器件相比,第三代微光器件的灵敏度增加了4倍-8倍,达到800μA/Im~2600μA/Im,寿命延长了3倍,对夜天光光谱利用率显著提高,在漆黑(10-4lx)夜晚的目标视距延伸了50%-100%。第三代微光器件的工艺基础是超高真空、NEA表面激活,双近贴、双铟封、表面物理、表面化学和长寿命、高增益MCP技术等,又为发展第四代微光管和长波红外光阴极像增强器等高技术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图1所示是用三代微光夜视仪在同样条件下分别获取的图像,从图中可明显看出第三代要优于第二代,而第二代又远远优于第一代。 2.4微光夜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微光夜视器件的研究方向是致力于提高已有的几代产品的性能,降低成本,扩大装备;进一步延伸新一代产品的红外响应和提高器件的灵敏度。2.4.1超二代微光夜视技术超二代微光管采用与第三代微光近贴管结构大体相同的技术,主要技术特点是将高灵敏度的多碱光电阴极引入到第二代微光管中,并借用第三代微光MCP、管结构、集成电源以及结晶学、半导体本体特性等机理和工艺研究成果,其成像质量大幅度提高,由于工艺相对简单,价格相对较低,因而成为目前的主流产品。2.4.2第四代徽光夜视技术近来,微光管的设计者从MCP中去除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基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 力学基础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教学内容:热力学基础(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 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 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 的总和。 2. 表达式:。 3.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量Q 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取负值。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4)熵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越高,物体的熵就越大。 (五)说明的问题 1. 第一类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第二类永动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它虽然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六)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1. 能量与环境 (1)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量提高,导致“温室效应”,使得地面温度上升,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等不良影响。 (2)酸雨污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形成酸雨,酸雨进入地表、江河、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使生物死亡,破坏生态平衡,同时腐蚀建筑结构、工业装备、动力和通讯设备等,还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2. 能量耗散和能量降退 (1)能量耗散: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变成内能,而这些内能最终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流散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微光夜视仪原理

文章简介 微光夜视仪利用夜间目标反射的低亮度的夜天光星月光大气辉光等自然光,将其增强放大到几十万倍,从而达到适于肉眼夜间进行侦察、观察、瞄准、车辆驾驶和其它战场作业。 文章详细内容 微光夜视仪原理 微光夜视仪利用夜间目标反射的低亮度的夜天光星月光大气辉光等自然光,将其增强放大到几十万倍,从而达到适于肉眼夜间进行侦察、观察、瞄准、车辆驾驶和其它战场作业。 微光夜视仪是根据光电效应的物理学原理制作而成的。光子进入夜视仪后打在金属板上,产生光电子。这些电子又通过一个安放在光屏前的薄盘片,盘片上有数百万个微通道(即数百万个像素),电子进入微通道后实现电子倍增,最后投射到荧光屏上成像。 因微光夜视仪是利用夜天光进行工作,属被动方式工作,因此能较好的隐藏自己,对从事特殊工作的部门,如军事、刑侦、辑毒、辑私、夜晚监控、保卫的应用等、它都是最合适的。 一、微光夜视仪的发展趋势 现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为三级级联式微光夜视仪(由3个0代光电管串联组成)。第二代为微通道板式微光夜视仪,第三代为|||-V族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像增强器微光夜视仪。在第二代向第三代过度时发展了一种超二代的光电管称二代加,其技术性能仅次于三代产品。微光夜视仪如细分类那么就是0代、1代、2代、2代加、3代、共五个档次。微光夜视仪发展到今天,技术上已比较成熟且成像质量好,造价低、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里,它们仍然是世界夜视装备一主要装备。二代加和三代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图像清晰、功能全、实用等特点。是军队、公安、武警、海关、石油行业、新闻采访、旅游、水产养殖、大自然爱好者、及其它行业夜晚工作不可缺少的装备。 但是由于其核心部件微光像增强器属高科技产品,工艺特别复杂、成本高、价格相对较高。但从性能价格比看,还是相当好的。 二、微光夜视仪的主要参数指标夜视仪指标其实都不是很重要,特别是厂家标称的最远观测距离,一般都误差很大,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指标部分也就看看倍率和口很径。 厂家给出的数据很多是一种理论值。夜视仪的观测距离受到黑暗程度,天气质量(如雾,雨等)的严重影响。同时夜视仪的观测距离分为微光观测距离和全黑观测距离。其中全黑观测距离需要红外发射器的辅助光源配合,所以会受到红外发射器发射距离的远近的影响。 夜视仪的观测距离最为主要受到夜视仪的增像管代数的影响。 <1>. 微光观测距离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

夜视仪作为一个专业的光电设备,在购买前,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下文将介绍夜视仪的一些相关入门知识,相信对对大家选购夜视仪会有一定的帮助: 1.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荷兰的霍尔斯特等人成功的研制出世界上地一只近贴式红外变像管,它的出现标志着夜视技术的诞生,借助于夜视仪器,人类从此可以在黑暗环境中观察目标。简单的说夜视技术就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低照度条件下观察的光电技术。夜视技术基本上可分为红外和微光两个方面,主动式红外夜视仪造价较低,成像清晰,对比度好,使用时受环境照明条件影响小,但由于需要红外光源照射,用于军事上,有容易被敌方侦测仪器发现的缺点。微光夜视仪和主动红外夜视仪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且由于工作方式是被动的,使得安全性大为提高,不容易暴露。但微光夜视仪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作用距离和观察效果受环境影条件响很大,雨雾天不能够正常工作,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如山洞)则完全失效。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今的微光夜视技术已大为提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追溯微光夜视仪器发展的基本脉络。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就是现代军事的发展历史,主导夜视仪的发展,主要是美国军方。从1960年开始美国军方就与现在全球两大夜视仪厂商ORPHA和ITT合作,研发从一代到目前为止的四代夜视仪。现在民用的夜视仪,很多都是从美军夜视仪转变而来,比如非常知名的ORPHA TRACER560,G350+,ONV2+ 以及ITT 的SPOT450,SLIM450都是曾经在美国军方或者北约军方大量服役的优秀机型。 2. 什么时候会用到夜视仪产品? ---休闲娱乐时使用,例如野营,旅行,捕鱼,划船,或自然观测用。其它用途包括监视,搜索和救援,和保安等用途。 3. 为什么夜视仪用久后眼睛会难受? 夜视仪是图像亮度增强设备,所以一旦设计不好,就会导致眼睛非常难受。目前很多品牌在设计时没有投入成本,一味增大图像对比度,导致很多低端的夜视仪,人用一分种就会出现流泪的情况。 但是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特别是给军方合作的品牌,军方有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部队在使用时,夜视仪必须适合长期观看。所以像ORPHA和ITT这样的品牌,是可以使用比较长的时间,眼睛也不会难受。

反渗透和纳滤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反渗透和纳滤的原理 3.1 反渗透和纳滤基础 3.1.1 膜与膜过程 膜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尤其在生物体内。但是人类首次注意到由生物膜引起的渗透现象是在1748 年,法国学者Abbe Nollet(1700 – 1770)很偶然的发现包裹在猪膀胱里的水可以自己扩散到膀胱外侧的酒精溶液中。法国植物学家Henri Dutrochet(1776 – 1847)在1827 年提出了Osmosis(渗透)一词来定义Abbe Nollet 发现的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854 年英国科学家Thomas Graham(1805 – 1869)在实验中发现,放置在半透膜一侧的晶体会比胶体更快的扩散到另一侧,并提出了Dialysis(透析)的概念。这时人们才对半透膜产生了兴趣,并由德国生物化学家Moritz Traube(1826 – 1894)在1864 年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完整的渗透压理论直到20 世纪才由荷兰物理化学家Van't Hoff(1852 – 1911)提出。后来,随着各个学科的不断发展,膜分离现象也不断为人们发现并研究。1960 年,人类终于实现了从苦咸水中制取淡水的梦想,工作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Sidney Loeb (1917 –)和Srinivasa Sourirajan(1923 –)共同研制出世界第一张非对称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从那时起的近半个世纪以来,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和纳滤,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表3.1 列出了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表3.1 膜分离技术发展史

夜视仪详解

1)主动红外夜视仪 红外夜视仪是用目标(物件、人员)发出的或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进行观察的夜视仪器。现代坦克装配有驾驶员红外夜视仪、车长红外夜视仪、炮长红外夜视仪和炮长红外夜间瞄准镜。主动红外夜视仪靠自带红外光源(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利用被目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转换成可见图像,由红外探照灯、观察镜、电源三部分组成的。由于自然界物体的温度较低,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很小,不能满足仪器的成像要求,所以需要红外探照灯或带有红外滤光玻璃的白炽探照灯来发射人眼行不见的红外辐射。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接通电源后,红外探照灯发射出红外线,照射前方目标,由主动红外夜视仪中的观察镜的物镜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在红外交像管的光电阴极面上形成目标的红外光学图像,通过变像管将不可见的红外目标像换成人眼可见的目标图像,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于是人眼就可通过观察镜的目镜观察到目标的图像。目前,坦克驾驶员红外夜视仪的视距(目标是坦克)为60~100米,车长红外夜视仪的视距(目标是坦克)为800~1000米,炮长红外夜间瞄准镜的视距为1200米,有的可达1500米。主动红外夜视仪因为有红外探照灯照明场景,光束照射到目标上将使景物间形成了较显著的明暗反差,所以图像消晰,利于观察但是容易自我暴露(红外探照灯向外发射红外线、容易被红外探测器发现)而招来火力攻击,而且观察的范围只限于被照明的景物,视距也受到探照灯的尺寸和功率的限制,红外探照灯易被打坏,因而逐步为各种被动式的夜视仪器所代替。 (2)微光夜视仪 夜间的月光、星光、银河系的亮光和大气辉光等,通称为“微光”。利用夜空的微光并加以放大,使人眼能看得见目标图像的一种仪器称为微光夜视仪。微光夜视仪的总体结构与主动式红外线夜视仪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省去了红外线光源——红外探照灯,所以它是一种被动式夜视仪器。微光夜视仪的关键部件是像增强器,它把微弱夜天光(其照度低于0.1勒克斯)照明下人眼分辨不清的景物图像转换成人眼可看清的可见光景物图像。微光夜视仪工作原理如下:其光学系统的物镜接收目标反射的自然微光,在像增强器的第一级光电阴极面上形成极为微弱的目标光学图像,经像增强器增强(其亮度增益通常为几万倍)后,在最后一级荧光屏上显示可供人眼观察的目标图像。微光夜视仪构造简单,体积较小,耗电较少,特别是不需人工的红外光源,因而使用安全可靠,不易暴露,从而提高了坦克在夜间的隐蔽性。英军在马岛战争中,借助这种夜视设备最终占领了马岛,就是个明证。但是,微光夜视仪的观察效果和作用距离,受周围环境的自然照度(星光或辉光的亮度)和大气透明度影响较大,在全黑条件下几乎不能工作。与主动红外夜视仪相比,图像不如后者清晰。特别是当天空中有密布的浓云和贴近地面的烟雾与无定向的散射将使景物的照度和对比度明显下降,会严重地影响观察效果。所以在某些坦克上还同时装有主动红外夜视仪或被动红外夜视仪。利用级联式像增强器的微光夜视仪,基本上能符合战术性能要求,但它遇到炮口焰、爆炸闪光等会产生模糊现象,最后一级图像还有畸变,因而不得不时常中断工作。在像增强器的光电阴极和荧光屏之间插入一个具有电子倍增功能的器件,可以避免闪光造成的模糊现象。目前,较先进的微光夜视仪的夜视距离在星光下已达到1600米,月光下已达2700米。如果把像增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