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

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

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

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

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

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

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

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

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

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

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

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

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

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

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

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

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

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

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

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

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

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

6、农田生态系统

7、城市生态系统

8、河流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

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

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二

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

观察

三、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

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

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

1、种类:切片、涂片、装片

2、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1、模式图。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

核构成。细胞质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

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

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一、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模式图。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

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

细胞没有叶绿体。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

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

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

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

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

化。

2、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

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

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1、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

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

正常进行。

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2、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活

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

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种类。

1、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

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

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

肠杆菌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

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就会重新开始生命活动。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靠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

大危害。

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都是由病

毒引起的。

疫苗预防疾病。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单元小结

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

结构。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三

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

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

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

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

归纳:1、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种子生命力比

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

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

淀粉。

三、裸子植物

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种子植物。松球果不是果

实。

2、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

侧柏等。

四、被子植物

1、定义: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的植物

叫被子植物。

2、果实的结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3、常见的被子植物:刺槐、毛白杨、槟榔、玉米、小麦、

水稻、牡丹、菊、玫瑰等

4、果实保护种子。果实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

过程。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1、适宜的温度;2、一定的水分;3、充足的空

气。

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光照。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

2、储存时间过长不能萌发。

3、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

4、发芽率的公式: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1、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2、胚根发育成根。

3、胚轴伸长。

4、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一、幼根的生长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

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芽发育成枝条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无机盐

主要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2、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3、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一、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二、花的结构。

1、一般的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

组成。

2、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

3、花药、花丝组成雄蕊。

4、桃花的基本结构见第九页图。

三、传粉和受精

1、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2、受精过程:花粉管穿过花柱子房到达胚珠,花粉里的

精子和胚珠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受精过程如下图。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谢

2、子房发育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

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人工辅助授粉。完成受精过程。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2、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

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生有大量

的根毛。

二、水分的运输途径

1、水分沿茎、叶、根内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沿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

3、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使茎长得粗壮。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1、叶片的结构。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气孔的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护细胞围成的空腔。

4、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

5、蒸腾作用的意义: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

二、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我们应当保护森林。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等糖类。

二、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绿体

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五、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二、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

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

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

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

的产量。净化空气。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们主要的植被类型

1、植被的定义:一个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

的植被。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

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森林面积少。

2、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3、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我国是土地沙漠化

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

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每年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3、绿化祖国,从我做起。

单元小结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

物四大类群。

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

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3、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都是由

根吸收的,通过导管运送到各个器官。

4、绿色植物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

环。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生物

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

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课 认识生物 1、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生物的七大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植物产生的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假如调查范围很大,无法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生物的归类方法有三种: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课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3)设计生物实验的原则有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实验原则 第三课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 部分 非生物部分——光、温度、水、空气等 植物————生产者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消费者) 动物————消费者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蚯蚓、蜣螂是分 解者) 细菌和真菌—分解者(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习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成功的秘诀,是在养成迅速去做的习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不但没有阻力,而且能帮助你迅速地成功。下面是为大家整编的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家快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

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最全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致同学们 1、生物学(定义):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 ③生物能排除体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 (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 (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调查方案; ④填写调查记录;⑤整理调查结果;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①非生物因素—、空气、温度、水、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能举例说明并掌握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知道调查的一般方法,并学会做调查记录。 4、掌握生物圈的范围。 5、知道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 ★1、生物的特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调查的一般步骤: ① ② ③ ④ 3、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具体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① ② ③ 自学指导二 ★1、生物圈的范围。 2、思考: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导学案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学习目标 1、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3、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4、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掌握常见的生态系统的特点。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 ,另一类是 。 (2)生物因素是指 。 (3)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 ,此外还有 、 。 (4)在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探究可以分为六个环节,分别为 、 、 、 、 、 。在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置 的鼠妇,此实验为 。 ★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和 。 (2)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常见实例: 等。 (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 ,生物也在不断 ,适应环 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 自学指导二: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 例如: 、 、 、 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 ① ② ③ ④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概念: 。 食物网概念: 。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 的。 自学指导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1、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在 中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 和介于两者之间的 。 3、人工生态系统:在人工改造或建造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农田生态系统和 生态 系统为主。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完整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不需要吸收有机物 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大多数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少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3动物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的方式排出废物 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6、生物的分类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7、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包括生物的生存空间、存在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人和体内的蛔虫是寄生关系。 4、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适应:生物改变自己。例:荒漠中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夜晚的蛾;傍晚的蝙蝠。 (2)影响:生物改变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植物的蒸腾作用能调节空气湿度。 5、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产者(植物) 构成 生物消费者(动物)食物链 生态系统分解者(细菌、真菌) 环境(非生物)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1。定义: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链以生产者绿色植物为起点:草→蝗虫→鸟箭头由弱指向强,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6、食物链 3。营养级越高(越强大的生物),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越多。 4。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个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做生态平衡.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个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与食物网越复杂,它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 第一节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生物圈向上可达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的深处。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物有大部分鸟类、可飞翔的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离海平面150米的水层,主要生物有鱼类,水中的一些哺乳动物等; 岩石圈的'表面: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主要生物有大部分陆地不如动物,爬行动物等。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空气、水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捕食关系:如狮子捕食斑马、羚羊等;竞争关系:如同一块田中的庄稼与杂草争夺阳光和养料;合作关系:如蚂蚁、蜜蜂家族成员分工合作; 2.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为确保实验结果,一般都设计对照试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鼠妇喜欢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依赖环境:鱼必须生活在水中,苔藓必须在阴凉处生存。 生物适应环境:仙人掌叶子退化成针,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庞大。 生物影响环境: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可以防风固沙、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和环境不断的相互影响,生物又在不断的适应环境,却又依赖一定的环境。 第四节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成系统的组成: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3.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沿着食物链,营养级越来越高,生物数量越来越少,所含能量越来越少。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多种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物种类繁多。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 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认识生物的方法:①观察法;②调查法 四、生物归类法;①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②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 生生物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二、生物圈范围:①大气圈的底部;②水圈的大部;③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 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 作、寄生等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六、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等 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②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八、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九、生态系统:①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②组成:I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II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十、食物链和食物网: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 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十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背诵)

七年级上册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 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 1、试管婴儿; 2、杂交水稻; 3、克隆技术; 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三、环境问题: 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X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与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X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光是变量,其它条件是定量)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描述的是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1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3、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细菌、真菌—分解者 统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1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生物七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根本特征 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常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微生 物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无细胞构造,但是是生物,病毒。 因为可以繁殖后代〕 2.生物的根本特征: 〔 1〕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现象;新陈代谢包括三方面:摄取营养物质、呼吸、排汗。〔2〕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4〕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6〕生物体都能 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影响环境;〔 7〕除病毒外,几乎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生物圈的范围:海平面以下10 千米、海平面以下 10千米。而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外表以下各约100 米的范围内。 2.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根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不同栖息地的影响因素:土壤类型、 温度和湿度。 4.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的重要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 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探究的根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制定方案。 2.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3.设计对照实验的原那么控制单一变量。 4.巴斯德的实验中,提出了怎样的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么。 做出了怎样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实验的妙处在于用了曲颈瓶,曲颈瓶的妙处在于:空气可以进入,微生物不能进入。 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有两部分:〔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4、书写食物链的注意事项:①食物链的起始是生产者②食物链中只能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 ③箭头的方向被吃指向吃 5、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越靠近食物链顶端,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向上可达约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生物圈范围包括:〔1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2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

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今天谁把学习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当第一,未来就一定可以争第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上学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篇1 1、(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芽>根 必修三生物的学习方法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必修三生物的学习技巧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 “盖”、“染”、“吸”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病毒的种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6、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7、植物体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8、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8个):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如:长的像父母为遗传;长的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 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 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 2、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 150米以内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活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 1、科学探究的6步: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相同。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 影响时,变量是光线。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干燥和潮湿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相同。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探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的探究实验,纸盒被分为4个相同大小的区域 ①②③④。先在左边①③区内放入干土,再在右边②④区放入等量的湿土;在①②区放一黑纸板遮光,在③④区 放一无色玻璃板。把2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心,观察各区鼠妇的数量。 ⑴图中共有4组对照实验,各区的环境特点为: ①阴暗干燥②阴暗潮湿 - 2 -

七年级上册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2)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包括绝大多数动物、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菟丝子);(3)许多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蚯蚓、秃鹫、屎壳郎)是分解者,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8、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最完整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精华版)

第一课认识生物 1、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生物的七大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 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 能带走植物产生的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假如调查范围很大,无法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生物的归类方法有三种: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六个环节: 结论、表达和交流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2)实验中用10 只鼠妇而不用 1 只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3)设计生物实验的原则有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实验原则 第三课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部分——光、温度、水、空气等 植物————生产者(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消费者) 动物————消费者(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 解者)蚯蚓、蜣螂是分 生物 部分 细菌和真菌—分解者(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2)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包括绝大多数动物、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菟丝子); (3)许多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蚯蚓、秃鹫、屎壳郎)是分解者,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8、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9、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1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2、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相反。 13、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等。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仪器和工具;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常用的方法是设计对照实验。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