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应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王晶晶

应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王晶晶

应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王晶晶
应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王晶晶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我国1995年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参考标准: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减低。由于起病隐匿,早期可表现为心室增大,可能有心律失常,静态时射血分数正常,运动后射血分数降低;然后逐渐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1)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有心律失常,可发生栓塞和猝死等并发症。 (2)心脏扩大:x线检查心胸比>0 . 5,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尤以左心室扩大为明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27mm / m2,心脏可呈球型。 (3)心室收缩功能减低:超声心动图检测示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射血分数小于正常值。 (4)必须排除其他特异性(继发性)心肌病和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代谢性和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 淀粉样变性、糖尿病等所致的心肌病、遗传性家族性神经肌肉障碍所致的心肌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心肌病、中毒性心肌病等才可诊断特发 性扩张型心肌病。 有条件者可检测患者血清中抗心肌肽类抗体如抗心肌线粒体ADP / ATP载体抗体、抗 肌球蛋白抗体、抗B 1,受体抗体、抗M2胆碱能受体抗体,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临床上难与冠心病鉴别者需作冠状动脉造影。 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检查对本病诊断无特异性,但有助于与特异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 炎的鉴别诊断。用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或原位杂交,有助予感染 性病因的诊断;或进行特异性细胞异常的基因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 1.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有心律失常,可发生栓塞和猝死等并发症。 2.心脏扩大:X线检查心胸比>0.5,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尤以左心室扩大为显。 3?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4?必须排除其他特异性(继发性) 心肌病和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 5.若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检查患者血清中抗心肌肽类抗体如抗心肌线粒体ADP/ATP 载体抗体、抗肌球蛋白抗体、抗B1—受体抗体、抗M2胆碱能受体抗体明显增高更支持诊 断。 6 ?注意扩张型心肌病与风心病、心包积液、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心肌病鉴别。 扩心的口诀: 大二小 三薄 四弱 全心扩大,以左心更为明显,左室流出到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回声正常,运动呈 普遍一致性减弱,二尖瓣开放幅度减小,呈钻石样,呈大心腔小开口。 补充一下: 一大:心腔明显扩大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8-20T15:17:39.8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作者:孙晓冀 [导读] 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TC)主要是由于心理刺激或者生理刺激所诱发的急性可逆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一组综合征 孙晓冀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心血管内科 301500 摘要: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TC)主要是由于心理刺激或者生理刺激所诱发的急性可逆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一组综合征。目前临床上对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流观点认为由多因素共同导致,其发病机理可能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儿茶酚胺过负荷介导心肌顿抑、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的痉挛、雌激素减低、冠状动脉结构及功能障碍等。该病主要发病人群为绝经期的女性,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但是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本文将近些年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TC)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在1991年首先提出,该病主要发病人群为绝经期女性,她们在收到心理或者生理的刺激后表现出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致死性心律失常等,但是因该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案例较少[1-3]。该病在心电图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T段抬高、T波倒置等,同时伴有心肌损伤标识物出现与左心室受累程度不相符地升高,左心室造影呈现一种特征性心肌运动,冠脉造影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4]。但是该病如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多少患者可以完全恢复。 1 核心机理及临床表现特征 1.1 核心机理 该病之所以被称为应激性心肌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在发病前往往伴有心理和生理的应激诱因,如亲人离世、激烈争吵、严重疾病、重大手术等,且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的水平显著偏高。关于该病的发病机理目前临床上尚不明确,主流观点认为由多因素共同导致,其发病机理可能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儿茶酚胺过负荷介导心肌顿抑、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的痉挛、雌激素减低、冠状动脉结构及功能障碍等[5]。其中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儿茶酚胺过负荷介导心肌顿抑目前被认为是发病的首要环节。 该病主要的发病人群为绝经期女性,近年来也常见于青年男性。该病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和晕厥,有时也会出现背部疼痛、心悸、恶心、呕吐等情况。该病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T段抬高、T波倒置等;在心脏彩超上表现为左室心尖部呈球囊样扩张,室壁运动明显异常,心基底部运动代偿性增强等;心肌损伤标识物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其中钙蛋白升高最为常见;血浆BNP水平显著抬高,约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3-4倍;儿茶酚胺的水平大多明显增高,约为急性心肌梗死KillpⅢ级患者的2-3倍。 2 诊断 随着该病患者的逐渐增多,在临床上已经引起医师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明确、普适的诊断标准,因此在该病的诊断过程中主要采用排除法[6]。其中Mayo标准应用较多,其主要内容为:“(1)左室心尖和中部区域室壁运动出现短暂的、超出单支血管范围的、可逆的收缩功能障碍;(2)冠状动脉造影无有意义的狭窄(狭窄<50%),或无急性斑块破裂的证据;(3)新近心电图异常、肌钙蛋白升高;(4)排除近期颅脑外伤、颅内出血性疾病、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等。”同时其他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如Shao等(2012年)提出了Gothenburg诊断标准;ABE(2003年)将应激性心肌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基于这两类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 3 治疗 同诊断标准一样,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明确、标注的治疗方案。治疗的主要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去除诱因,消除应激因素;二是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三是对症支持治疗。因为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特征跟心肌梗死非常相似,因此在没有确诊之前可以采用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如对患者进行吸氧、镇痛、抗心肌缺血等对症处理,口服阿司匹林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同时对静脉应用肝素等。在该病确诊之后,应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确定治疗方案。如有冠状动脉疾病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如不能排除冠状动脉造影允许采用溶栓治疗,如有冠状动脉痉挛可使用钙通道阻滞剂。 关于β-受体阻滞剂专家建议长期服用,包括出院之后。因为β-受体阻滞剂针对儿茶酚胺过量刻意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也可以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如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或者心室破裂等[7]。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心室肌局部室壁活动异常时期,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关于并发症的治疗,如充血性心衰患者可以采用标准的抗心衰疗法配合正性肌力药物,心尖部血栓患者主要采用预防性抗凝治疗直至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缓解等。 4 结语 随着心肌病患者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于心肌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遗憾的是目前为止临床上依然没有对该病的病理机制研究清楚,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目前临床上依然没有统一、明确、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标准,但是很多医生学者开展大量的研究性工作,并将研究成果不断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先花,苏苹.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治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58-59. [2]赵海峰,李颖,付研.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激性心肌病诊疗回顾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6(2):12-15. [3]刘英.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治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0):5810-5810. [4]李林泽,李晓青,徐小丽.应激性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7,46(21):2986-2987.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SU)又称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是指在各种应激状态下,胃或十二指肠、食管发生的急性粘膜糜烂和溃疡。它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 据文献报道在各种严重应激状态下,患者在数小时到数天(多在3~5天)内即可出现胃、十二指肠或上消化道的糜烂和/或溃疡,内镜检查显示其发生率可达75%~100%,而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发生率在0.1%~39%之间,平均约6%左右,一旦发生大出血其死亡率高达50%~77%[1、4、11、14],因而预防SU是抢救重症病人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将对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指征、监测指标,预防措施及预防应激性溃疡与医源性肺炎、胃肠营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应激性溃疡的病因: 多种疾病可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有[2、3]: 1、重症颅脑外伤(又称为Cushing溃疡) 2、严重烧伤(又称为Curling溃疡) 3、严重创伤及各种困难、复杂的大手术术后 4、全身严重感染 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6、休克、心、肺、脑复苏术后 7、心脑血管意外 8、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 二、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理: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除了部分颅脑损伤的患者确实存在胃酸分泌增多外,大多数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最主要原因和最根本的条件是胃粘膜血流量(GMBF)减少、胃粘膜微循环障碍[1、5、13]。GMBF使胃粘膜保护机制损伤,攻击因子(如胃酸等)相对增强,最终导致消化道的糜烂、溃疡甚至大出血。

胃粘膜血流量(GMBF)降低,可以通过以下机制引起胃粘膜的损伤: 1、胃粘膜血管收缩,胃粘膜灌注不足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合成障碍,粘膜内cAMP含量减少,粘膜上皮合成减慢; 2、胃粘膜缺血,HCO3-的产生与转运功能减弱,细胞内外H+浓度梯度不能维持,大量H+逆向扩散,过多的H+又因GMBF降低而不能及时带走而局部积聚,导致胃腔内酸碱平衡失调; 3、胃肠道粘膜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增多,使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粘膜的水肿损伤; 4、循环障碍可导致胃肠运动紊乱,胃排空延缓,胃内容物潴留可使胃窦膨胀,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加,而致胃酸分泌增加;胃十二指肠的不协调收缩使反流物清除障碍,反流入胃的胆汁酸可进一步引起粘膜的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胃排空延缓和胃的高分泌状态。 三、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指征: 由于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应激性溃疡出血(SUB)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一旦应激性溃疡出血(SUB)发生,其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因此我们对高危人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目前国内外[3、4、14]普遍认为具有以下高危因素一项以上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 1)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2)凝血机制障碍 3)一年内有消化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史 4)颅脑损伤,GCS评分≤10 5)烧伤面积>35% 6)器官移植,部分肝切除术 7)多发伤(创伤程度积分≥16) 8)肾功能不全 9)肝功能衰竭 10)脊髓损伤

肥厚型心肌病发病机制

肥厚型心肌病发病机制? 本病以心肌肥厚和心脏重量增加为特征,可表现为全心、室间隔、心室游离壁、心尖及乳头肌肥厚,其中以室间隔肥厚最常见,肥厚的心室壁可超出正常3倍以上,常呈不对称(非同心)性肥厚,即心室壁各处肥厚程度不等部位以左心室为常见,右心室少见。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称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旧称“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室间隔肥厚程度较轻,收缩期未引起左室流出道明显梗阻者,称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前乳头肌也可肥厚,常移位而影响正常的瓣膜功能。心肌高度肥厚时,左心室腔减小。不成比例的心肌肥厚常使室间隔的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1.3,少数可达3。有一种变异型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尖区的心肌肥厚较着。此型的心包下冠状动脉正常,但心室壁内冠状动脉数增多而管腔狭窄。显微镜下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畸形,细胞分支多,线粒体增多,心肌细胞极度肥大,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此外,尚有间质纤维增生。电镜下见肌原纤维排列也紊乱。2/3患者二尖瓣叶增大增长,与二尖瓣前叶相对处的左室内膜壁上有一纤维斑块是二尖瓣与室间隔碰击所致。各年龄均可发生本病,但心肌肥厚在40岁以下者比40岁以上者严重,此种肥厚与年龄的关系原因未明。随病程发展,心肌纤维化增多,心室壁肥厚减少,心腔狭小程度也减轻,呈晚期表现。肥厚可为非对称性(占90%)、对称性(占5%)及特殊部位肥厚。有些病人可仅表现为右心室肥厚,严重者可形成右室流出道梗阻及收缩期压力阶差。根据室壁肥厚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可将本病分为3型:①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②对称性左心室肥厚;③特殊部位肥厚。 1.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肥厚型心肌病可由多个单基因突变引起,至今已发现有7个基因、70余种突变与该病有关,其中最具特征性的是位于第14号染色体上的肌球蛋白重链(MHC)基因突变。虽然不同的基因突变可产生类似的心肌肥厚,但有些基因突变似呈良性临床过程。约50%肥厚型心肌病病人有家族史,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见同一家族中多个成员自发地发生相同基因突变而无明确家族史者。1989年,Jarcho等对一个大的法兰西-高加索裔家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HCM,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和(或)调节功能异常可能是HCM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HCM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不尽相同,同一基因不同编码区的突变所致HCM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亦有差异,而且同一家系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成员,也并不全部表现有心肌肥大。上述导致HCM遗传异质性的原因尚不清楚,推测除遗传因素外,可能还受性别、生活习惯、运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基因型与HCM关系近年来亦引起人们的重视。(2)其他发病学说:①毒性多肽(poison polypeptide)学说:该学说认为,由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异常多肽可与其他心肌成分结合,使正常心肌纤维的生物合成发生障碍。②无效等位基因(null alleles)学说:是指基因突变可生成一种截断蛋白,使正常肌小节蛋白生成减少,从而影响到粗肌丝或细肌丝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导致整个肌小节结构和功能异常。含功能不全蛋白的心肌不能维持正常功能而导致代偿机制启动,心肌细胞c-myc、c-fos等原癌基因表达增强,促进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从而使心肌纤维增粗,心肌肥大。(3)钙通道异常:分析含α-TM基因Asp175Asn突变患者及转基因鼠的心肌纤维发现,它们对钙离子的敏感性均高于正常心肌纤维。因此,在较低的钙离子浓度时肌丝的张力较正常为高,肌纤维的收缩能力增强。持续增强的收缩状态可诱发心肌肥厚及心肌舒张功能不全。(4)儿茶酚胺活性增强:研究表明,胎儿时期儿茶酚胺产生过多或活性增强可导致心肌细胞排列紊乱以及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在HCM病人中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 心肌炎(Myocarditis)是一种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其特征为间质性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及变性。心肌炎与多种病毒及发病因素有关。感染性心肌炎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感染,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最多见。1952年首先在南非发现新生儿柯萨奇病毒心肌炎。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种类多,其中以柯萨奇病毒最多见[1],并以心肌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常认为在病毒感染初期,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出现心肌坏死、变性及细胞浸润,但严重的慢性持久的心肌病变却是免疫介导的。感染初期可见病毒引起的心肌细胞溶解,伴有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其中T淋巴细胞激活,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引起被感染的心肌溶解,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破坏未感染的心肌细胞,造成严重的心肌损害[2]。 1 病毒的直接损害 有动物模型研究证明心肌炎有病毒的急性感染和(或)持续感染。Li等[3]研究19例心肌炎或心肌病患者,针对病毒衣壳蛋白VPI

的肠道病毒特异性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测试心肌炎、心肌病患者,阳性率分别为81.8%(9/11)和75%(6/8),急性期感染明显,阳性信号出现在心肌细胞质,慢性期或心肌病仅出现在散在的心肌细胞中。用RT-PCR法,9例能检查出肠道病毒RNA,而对照组中无一例有VPI 衣壳蛋白和病毒RNA。该研究显示,肠道病毒在心肌持续感染期间,产生蛋白和RNA或少量后代,使心肌炎向心肌病转化[3]。有学者用优化免疫组织化方法研究了10例致死性心肌炎和89例扩张性心肌病的心肌组织VPI,7例急性心肌炎患者呈阳性,而37例对照组中只有3例阳性。VPI染色体呈单个或成群分布在心肌细胞质中。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肠道病毒出现在从急性期、恢复期心肌炎到心肌炎终末期的心肌组织中,并提示病毒持续感染期间蛋白的翻译[4]。Badorff 等[5]发现纯化的柯萨奇病毒蛋白酶2A在被感染的心肌细胞中可以分解为抗肌萎缩糖蛋白复合物,进而损伤心肌细胞的骨架结构并导致心肌功能的障碍。提示这种复合物可能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中有中有重要作用。Taylor发现多聚腺苷酸A结合蛋白(Poly A binding protein,PABP)在感染病毒后明显上调。PABP在真核细胞基因的翻译中有重要作用,在活的细胞需要高水平的PABP来提高蛋白质的翻译以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和正常心肌细胞的活性及其完整性。 病毒感染可直接导致心肌细胞的死亡或代谢功能丧失。Saraste等[6]用2种CBV3变异株(分别引起轻型、重型心肌炎)接种BALB/c 鼠,收集第1~14天的心肌组织和血清,2种毒株均使心肌细胞产生

应激性溃疡防止专家建议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 1 5版) 柏愚李延青任旭李兆申代表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组 一、定义 应激性溃疡( 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孑L,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二、发病率及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后的24 h内即可发生应激相关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发病后的1~3 d内胃镜检查发现75%—100%的危重症患者出现胃黏膜损伤,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1%~17%,平均为8%,SU并发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但出血、穿孔一旦发生,病死率将明显升高,可达50%~80%,为ICU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急性胃黏膜病变已经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常见原因纠。 三、应激源和危险因素 1.诱发SU的基础疾病称为应激源,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如下纠:(1)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2)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又称Curling溃疡);(3)严重创伤、多发伤;(4)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5)脓毒症;(6)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7)休克,心、肺、脑复苏后;(8)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9)心脑血管意外等。 2.在上述应激源存在的情况下,以下危险因素会增加SU并发出血的风险:(1)机械通气超过48 h;(2)凝血机制障碍;(3)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4)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5)急性肾功能衰竭;(6)急性肝功能衰竭;(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器官移植等。 四、SU的发病机制 在原发病早期发生的SU,常位于胃的近端(胃底、胃体部),而在原发病的后期,SU 常位于胃的远端和十二指肠陋1。尚不清楚两者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否有区别,但目前认为胃黏膜防御机能降低与胃黏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是SU发病的主要机制。 1.胃黏膜防御机能减低:在应激状态下黏膜局部发生的微循环障碍可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危重症患者常合并胆汁及其他毒素反流,使得黏膜屏障(碳酸氢盐)及上皮屏障功能降低。 2.胃黏膜损伤因子增强:在各种损伤因素中,胃酸的作用最为重要。在发病早期胃酸分泌增加,其他损伤因子如胃蛋白酶原等分泌增多,以及在缺血情况下可产生各类炎症介质。 3.神经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室旁核和边缘系统是对应激的整合中枢,促甲状腺索释放激素( TRH)、5一羟色胺(5-HT)、儿苯酚胺等中枢介质可能参与并介导了SU的发生。 五、SU的临床表现 (一)临床特征 1.原发病的程度越重,SU的发生率也越高,病情越加凶险,病死率越高。 2.患者常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如上腹痛、反酸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粪)与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对无显性出血的患者,若出现胃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0 g/L,应考虑有SU伴出血的可能。 3.SU发生穿孔时,可出现急腹症的症状与体征。 4.SU的发生大多集中在原发疾病发生的3~5d内,少数可发生在2周左右。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 等。 定义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发病率及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后24 h内即可发生应激相关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发病后1~3 d胃镜检查发现75%~100%的危重症患者出现胃黏

膜损伤,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1%~17%,平均为8%;SU并发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出血、穿孔一旦发生,病死率将明显升高,可达50%~80%,为ICU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急性胃黏膜病变已经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常见原因。国际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U患者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4.7%,具有临床意义出血的发生率为2.8%。我国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在原发病后14 d内的出血比例平均为12.9%,原发病后第1天的出血比例为6.8%,第7天的出血比例为11.3%,平均的出血时间为原发病后3 d。 应激源和危险因素 1.诱发SU的基础疾病称为应激源,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如下: (1) 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 (2) 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又称Curling溃疡); (3) 严重创伤、多发伤; (4) 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 (5) 脓毒症; (6)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7) 休克,心、肺、脑复苏后; (8) 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等;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与血管疾病同时伴行或单独发生的特殊性心肌病。DCM是心肌对糖尿病的急性反应而导致的慢性病理改变。这些急性反应包括基因表达异常、信号传导改变及细胞凋亡。高血糖是DCM的主要病因,但高血脂、高血压和炎症反应等其他因素,也同样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肌氧化损伤高血糖可诱导自由基的产生,并促进细胞凋亡因子的释放,导致心肌细胞死亡糖尿病可引起心肌细胞氧化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心肌细胞死亡是心脏对糖尿病的一个早期综合性反应,所以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在DCM的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报告,糖尿病患者心肌中有较高数量的心肌细胞死亡现象。糖尿病患者如合并高血压,心肌细胞死亡的现象更为明显。但在当时,这一现象对DCM发生的重要性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笔者利用转基因糖尿病小鼠模型系统地证明了在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可诱导心脏产生过多的氧或氮自由基,并降低心肌抗氧化损伤的能力,使心肌中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使其释放细胞凋亡因子、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因心肌细胞无分裂或再生能力,所以当心肌细胞死亡达到一定数量时,心脏组织结构和心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见图1)。心肌炎症反应 Ang Ⅱ、IL和TNF等炎性因子在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及DCM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都是导致心肌细胞死亡的直接病因,而三者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可加速心肌细胞死亡及DCM进展。已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系统中的关键效应分子,能诱导血管壁和心脏的炎症反应。AngⅡ激活受体 AT1和AT2,进而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途径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或氮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心肌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见图1)。菲奥尔达利索(Fiordaliso)等发现,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赖诺普利或抗氧化剂(NAC)或二者联用治疗糖尿病大鼠7周后,可明显降低其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8-OHdG)及羟基的浓度,减少糖尿病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或肥大以及心脏形态学的改变。韦斯特曼(Westermann)等也发现,应用AT1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处理糖尿病小鼠,能阻断心肌炎症反应及细胞死亡,预防糖尿病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及纤维化。所以,抑制AngⅡ的效应可通过减轻心脏炎症、心肌纤维化而减少DCM的发生。除AngⅡ以外,其他炎性因子如多种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心脏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以拮抗这类细胞因子为靶标的治疗策略都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病的危险。防治DCM的潜在途径他汀可通过抑制心脏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及心衰症状金属硫蛋白可抵抗TNF-α诱导的心脏毒性,对DCM具保护效应他汀:他汀除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以外,还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如抗炎效应。格尔根(Gurgun)等对氟伐他汀的抗炎及抗心力衰竭效应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40例患者中,20例为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另外20例为缺血性心肌病,用药(80 mg/d)12周后,氟伐他汀组心肌炎症反应显著降低,TNF-α和 IL-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超声检测的心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他们由此认为,氟伐他汀可增强心脏功能、改善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衰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脏炎症反应来实现的。金属硫蛋白(MT):MT是一类含有21个半胱氨酸的胞内金属结合蛋白质(61个氨基酸残基),是体内金属微量元素平衡的重要调节因子,同时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保护细胞或组织免受氧化损伤。MT具有广泛的抗超氧阴离子、羟基及过氧亚硝基等活性。近期研究发现,MT心脏特异性高表达的转基因(MT-TG)小鼠能有效抵抗乙醇、缺血再灌注和糖尿病诱导的心肌病。TNF-α是一种多能细胞因子,在人类多种心脏病(包括糖尿病心脏病)中都已经检测到这种因子。而心肌细胞既是该因子的分泌细胞,也是其作用的靶细胞。在慢性心力衰竭中,TNF-α的重要性表现在它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配体/受体介导的细胞死亡信号通路引起心肌细胞死亡。克莱因(Klein)等发现TNF-α通过激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信号通路诱导心肌细胞死亡,但在MT-TG小鼠的心肌细胞中,TNF-α诱导的细胞死亡效应受到抑制。笔者应用LPS

应激性溃疡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1000-1001 一、定义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因而预防SU是抢救重症病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SU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等。 二、应激性溃疡发生的病因(应激源) 多种疾病均可导致SU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有: 1.重型颅脑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 2.严重烧伤(又称Curling溃疡) 3.严重创伤及各种困难、复杂的大手术术后 4.全身严重感染 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6.休克、心、肺、脑复苏术后 7.心脑血管意外 8.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 三、应激性溃疡发病机制 胃粘膜防御机能削弱与胃粘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是SU发病的主要机理 1.胃粘膜防御机能减低:在应激状态下粘膜局部发生的微循环障碍,粘膜屏障(碳酸氢盐)及上皮屏障功能降低。 2.胃酸分泌增加:在各种损伤因素中,胃酸在发病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他损伤因子尚有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多,以及在缺血情况下产生的各类炎性介质等。 3.神经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室旁核和边缘系统是对应激的整合中枢,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5-羟色胺(5-HT)、儿苯酚胺等中枢介质可能参与并介导了SU的发生。 四、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1.临床特征:(1)原发病越重,(SU)的发生率越高,病情越加凶险,死亡率越高。(2)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如胃痛、反酸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粪)与失血性休克症状。对无显性出血的病人,胃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0g/L,应考虑有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的可能。(3)SU发生穿孔时,可出现急腹症症状与体征。(4)SU的发生大多集中在原发疾病产生的3~5天内,少数可延至2周。 2.激性溃疡的内镜特点:(1)病变以胃体部最多,也可见于食管、十二指肠及空肠。(2)病变形态以多发性糜烂、溃疡为主,前者表现为多发性出血点或出血斑,溃疡深度可至粘膜下、固有肌层及浆膜层。 五、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方法 有应激病史、在原发病后2周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症状,病情允许时应立即做内镜检查,若有糜烂、溃疡等病变存在,SU诊断即可成立。 六、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应激性溃疡重在预防,对高危病人应作为预防的重点,并作胃肠监护。 1.下列情况列为SU的高危人群。 (1)高龄(年龄≥65岁); (2)严重创伤(颅脑外伤、烧伤、胸、腹部复杂,困难大手术等); (3)合并休克或持续低血压; (4)严重全身感染;

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颅脑创伤后的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又称Cushing’s溃疡,可累及食管末端、胃及十二指肠的近端,溃疡通常较深在且具穿透性。应激性溃疡曾经是颅脑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6%-49%,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本世纪以来,由于重型颅脑创伤规范化救治水平的提高和抑酸剂的应用,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 一、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1. 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颅脑创伤后引起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胃黏膜血管强烈收缩,胃黏膜血流灌注减少。颅脑创伤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胃蛋白酶和胃酸的高分泌,胃黏膜屏障因此而受到破坏。 2. 神经内分泌失调:颅脑创伤后,原发性颅脑损伤或颅内压增高所致的继发性颅脑损伤,均可累及下丘脑的副交感中枢和延髓的迷走神经核,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胃酸、胃蛋白酶异常分泌增多而导致胃糜烂。

3. 颅脑创伤导致内脏低灌注与再灌注损伤:颅脑创伤可导致内脏血流减少,胃肠蠕动功能减弱,酸性物质从胃内清除减慢;胃肠道血流量减少还可导致黏膜屏障的破坏,H+反向弥散而与胃蛋白酶共同作用,导致黏膜和上皮细胞的进一步损害。胃肠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前列腺素(尤其是前列腺素E2)与碳酸氢盐水平的下降,从而使得胃黏膜的防御水平下降。 4. 颅脑创伤后的凝血功能障碍:颅脑创伤患者可出现创伤后凝血病,并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50×10^9/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或凝血酶原时间(PT)>1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60s,较正常上限延长50%以上]可导致创伤后的胃肠道出血。 5. 颅脑创伤后的营养不良:颅脑创伤后处于高消耗状态,负氮平衡,蛋白分解加速而合成不足,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而导致胃肠道出血。 二、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 颅脑创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1)严重的颅脑创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或合并脊髓损伤;(2)呼吸机机械通气;(3)凝血功能障碍;(4)急性肾损伤或肝损伤;(5)抗凝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考试题教学内容

病毒性心肌炎的考试题 低年资护士: 1病毒性心肌炎不会出现的症状() A.心悸胸闷 B.呼吸困难 C.心源性休克 D. 意识改变 2.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A.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B.出院后不需继续休息 C.出院后需继续休息3-6月 D.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3.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B.只能将患者安排于单人病房 C.注意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 D.应观察患者尿量,意识及皮肤黏膜情况 4.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并发症的是() A.心律失常 B.心力衰竭 C.猝死 D.栓塞 5.下列哪项是病毒性心肌炎不必做的辅助检查() A.心脏CT B.病原学检查 C.X线检查 D.心电图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很多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 B.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及严重性C.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心源性猝死

D.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早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7. Fiedler心肌炎病因是什么() A、细菌感染 B、真菌感染 C、原虫感染 D、CoxsackieB病毒感染 E、立克次体感染 8.病毒性心肌炎早期不会出现的症状() A.发热B、咽痛 C、咳嗽 D、呼吸困难 9.关于心肌炎的预后哪项是错误的() A、急性心肌炎的预后差 B、多数可以治愈 C、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或死亡 D、可能转为心肌病 E、可出现心功失代偿 10.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是() A. 柯萨奇A病毒 B. 柯萨奇B病毒 C. 副流感病毒 D. 流感病毒 E. 埃可病毒 中高年资护士: 1.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 A.病毒对被感染的心肌细胞的直接损害 B.心肌间质组织淋巴细胞侵润 C.病变分布为局灶性和散在性 D.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溶解

应激性溃疡

疾病名:应激性溃疡 英文名:stress ulcer 缩写:SU 别名: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应激性胃炎 ICD号:K31.8 分类:消化科 概述:应激性溃疡泛指休克、创伤、手术后和严重全身性感染时发生的急性胃炎,多伴有出血症状。由于目前对此病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有了较多的了解,在外界非特异性的突发强烈刺激下,机体各系统本能地做出功能上和结构上的剧烈反应,牵涉到神经、体液和诸多炎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的介入问题,采用应激性一词,可能准确地概括病因的含义。目前的看法是,无临床表现,仅内镜发现有胃黏膜表浅性损害,称之为应激性糜烂(erosion)。如合并出血则称之为应激性溃疡(SU),但并非所有的SU都合并出血。烧伤和颅脑损伤引起的SU仍可分别称之为Curling溃疡和Cushing溃疡。流行病学:SU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重症监护的加强,生命器官的有效支持,以及抗感染药物的更新,使不少病人免于死亡,但无疑迁延了危重期,从而增加了发生SU的机会。因为有些无症 状的黏膜糜烂只能通过内镜才能发现,而临床上需要处理的是有出血症状的SU,况且SU又不一定都发生出血,所以所能统计到的发病率显然要低于实际发病率。黄莚庭等曾对9例烧伤病人做过内镜检查,在烧伤面积大于30%的9例中,有8例在烧伤后1个月内出现急性胃黏膜病变,其中3例为糜烂,5例为溃疡,但只有1例有短暂的大便潜血阳性,亦即如果不进行内镜检查,只1例病人可考虑SU的诊断。目前文献所报道的多指有出血症状的C D D C D D C D D C D D

SU。Fogelman (1968)报道1500例住院的溃疡病患者,88例为SU,占5.8%,其中30例为大手术后,20例为创伤后,其余为其他原因。Brooks(1985)收集6篇文献的上消化道出血1081例,528例(48.8%)为良性溃疡出血,其中174例(32.9%)为胃黏膜病变出血,其余为慢性消化性溃疡出血。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外科统计1982年前23年间确诊的SU15例,平均每年不到1例,1983年后5年间确诊27例,每年超过5例。1988~1994年已有20例。由于ICU的监护技术和设备的在不断提高与完善,将有更多的危重病人获得生存的机会,所以从防治的角度来看,SU仍是个重要课题,而且绝非少见。 病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原因主要有: 1.严重创伤 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创伤有: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颅 内疾病、脑外伤、腹部手术等。 2.长时间低血压 如休克、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衰竭等。 3.药物使用 如抗癌药物和类固醇激素治疗后,阿司匹林、消炎痛等的长时间使用。 4.其他因素 如胃酸、缺血及胃黏膜屏障的破坏等。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SU是一种急性胃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SU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SU有其本身的发病特点。Szabo(1984)提出的溃疡病三 角,比较清楚地说明胃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图1)。C D D C D D C D D C D D

病毒性心肌炎的考试题

病毒性心肌炎的考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1病毒性心肌炎不会出现的症状() A.心悸胸闷 B.呼吸困难 C.心源性休克 D. 意识改变 2.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A.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B.出院后不需继续休息 C.出院后需继续休息3-6月 D.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3.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B.只能将患者安排于单人病房 C.注意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 D.应观察患者尿量,意识及皮肤黏膜情况 4.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并发症的是() A.心律失常 B.心力衰竭 C.猝死 D.栓塞 5.下列哪项是病毒性心肌炎不必做的辅助检查() A.心脏CT B.病原学检查 C.X线检查 D.心电图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很多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 B.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及严重性C.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心源性猝死

D.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早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7. Fiedler心肌炎病因是什么() A、细菌感染 B、真菌感染 C、原虫感染 D、CoxsackieB病毒感染 E、立克次体感染 8.病毒性心肌炎早期不会出现的症状() A.发热B、咽痛C、咳嗽D、呼吸困难 9.关于心肌炎的预后哪项是错误的() A、急性心肌炎的预后差 B、多数可以治愈 C、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或死亡 D、可能转为心肌病 E、可出现心功失代偿 10.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是() A. 柯萨奇A病毒 B. 柯萨奇B病毒 C. 副流感病毒 D. 流感病毒 E. 埃可病毒 11.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 A.病毒对被感染的心肌细胞的直接损害 B.心肌间质组织淋巴细胞侵润 C.病变分布为局灶性和散在性 D.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溶解 12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A 保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应激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应激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是一种临床表现似急性充血性心衰,心电图似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但冠脉造影无闭塞性病变,心肌收缩时左室心尖部的膨出、心底部狭小的左心室造影影像的急性心脏综合征,也叫Tako-tsubo心肌病,可逆性心尖部气球样综合症[1](transient 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心尖部气球样心肌病[2](apical ballooning cardiomyopathy),破心综合征(broken heart syndrome )[3],应激诱发的心肌顿抑(stress induced stunning),是一种突发短暂的心肌收缩力减弱的非缺血性心肌病。已经公认应激性心肌病是急性心衰、致命室性心律失常、心室破裂的原因之一[4]。 这种病最先是由日本报道的[5],心尖部的膨出和心底部狭小的特点将其命名为Tako-tsubo(日本古代捕章鱼的瓦瓶)心肌病。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更多的报道了本病。应激性心肌病在绝经后妇女更易发病[6]。通常有强烈心理或躯体应激史[7]。发病原因主要为高浓度的儿茶酚胺(主要是肾上腺素)假说。冠脉造影无有意义的狭窄。左室功能在2个月内恢复。见图1、图2。 应激性心肌病(A) 正常人(B). 图1应激性心肌病示意图 图2应激性心肌病收缩期左室造影 1病因學 本病发病机理一直存在争论,已提出以下几种发病机制。 1.1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肌损害压力(精神或身体上)导致儿茶酚胺增多,进而导致心肌损害的理论已被提出,并且儿茶酚胺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介导的心肌顿抑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左室心尖部易于受到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脏毒性物质的作用而发生顿抑现象支持该假说[8]。 1.2前降支旋段指数增大前降支从心尖部到终末点的一段被称为前降支的旋段,旋段占整个前降支的比例,叫旋段指数。绝大多数患者左室前壁是由前降支供血的。如果前降支包饶了心尖部,那心尖部及心前壁由其供血。研究表明:如果旋段指数加大,本病的患病率加大[4]。又有研究表明:由于前降支解剖上的多样些无法完全解释本病[9]。这种理论也不能解释已有报道的室间隔及心底部

Takotsubo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Takotsubo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TC)也称为心碎综合征、急性应激性心肌病等,常由突然的精神刺激或身体应激诱发,主要特征为可逆性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近年发现,其实TTC的发生并不罕见,而且其危害不容小视。自TTC发现以来,研究者们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理论及证据。这些研究成果及进展对揭示TTC的发病原因有重要意义,并对TTC的诊断及治療有指导意义。 标签:Takotsubo心肌病;心碎综合征;发病机制 1990年Sato等人在日本首次报告了TTC。Takotsubo是日本一种用来捕捉章鱼的壶,因其与TTC患者的心脏外形相似,故以此命名。此后,TTC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TTC也称为心碎综合征、急性应激性心肌病等,好发于有情绪压力或身体应激的绝经后中老年妇女。TTC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相似,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但是二者有很多不同之处。TTC有典型的发病特点,即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其中以左室壁常见,在心室收缩期可见左心室明显的向外膨胀突出,就像充气的气球一样。目前对于TTC的发病机制有多种争议,本文综述了目前的主流研究成果及最新想法,具体如下。 1 儿茶酚胺的直接心脏毒性 多个研究表明TTC的发生可能与儿茶酚胺的直接心脏毒性有关。Wittstein 等人研究发现,TTC患者血浆中的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2~3倍[1]。此后很多研究者对上述现象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解释。机体在面对突然的、严重的情绪压力或身体应激时,表达雌激素受体的自主神经网被激活,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激素水平明显升高。之后,由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和由分布在心臟及心脏以外的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壁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引起血管快速收缩,进而导致体循环血压明显升高,心脏后负荷增大。与此同时,由于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增多及再摄取减少,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浓度进一步升高,与分布于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进而导致心脏毒性。而且,还有研究发现,TTC患者的心肌组织学改变与遭儿茶酚胺毒性的动物或人(如嗜铬细胞瘤患者)心肌组织学改变十分相似。 另外,高浓度的儿茶酚胺可以通过AMPK介导引起心肌细胞钙超载,进而导致心肌细胞功能障碍[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儿茶酚胺也会导致氧自由基增多,而过多的氧自由基会干扰心肌细胞的钠钙交换,引起钙内流增多,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总之,心肌细胞钙超载是儿茶酚胺对心脏产生毒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2 肾上腺素介导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 adrenergi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