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善意性别偏见

善意性别偏见

善意性别偏见
善意性别偏见

中国妇女报/2018年/9月/4日/第006版

新女学周刊行范

善意性别偏见:“天鹅绒下的铁手”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实验师张珊珊

随着女性主义理念的普及,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已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批判。生活中明确地、公开地贬低女性的现象有缓和之势,但对女性的另一种隐性的偏见在日常生活、公众舆论和人际交往中仍大行其道,对女性的发展造成隐蔽而致命的杀伤力——这就是善意性别偏见。

什么是“善意性别偏见”

长久以来,社会心理学界秉持奥尔波特(Allport)“偏见是一种基于错误刻板印象的反感态度”的观点,性别偏见的消极态度论调深入人心。但是心理学者格利克(Glick)和菲斯克(Fiske)发现,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客观贬低和对女性的主观好感往往是相随相伴的:有些男人一边否定着女性的权利,一边却向她们寻求亲密情感,也更愿意向她们伸出援手。

据此,他们提出矛盾性别偏见理论,指出为满足维持父权和生殖繁衍两方面需求,性别偏见不仅包含对反传统的女性的厌恶打击,也包含对符合传统角色规范的女性的肯定赞扬。这种矛盾态度的一体两面可区分为敌意性别偏见和善意性别偏见。在同一个体身上,这两种偏见是同时存在和相辅相成的,分别指向违反传统性别角色规范的“坏女人”和遵从规范的“好女人”。

根据性别偏见主要体现在社会权力、性别身份认同和性兴趣等领域,研究者将善意性别偏见的内涵界定为父权保护、性别差异互补和异性亲密三个维度。持有者倾向于将女性置于需要保护的、具备优良品德和寄托浪漫情感的妻子、母亲和恋爱对象的传统性别角色地位,宣扬一种满足男性需求的“美好而柔弱”的女性形象,并对符合这些规范的女性给予高度评价和关怀保护。比如柔弱善良,需要王子来拯救的公主们;无私奉献、作为丈夫“贤内助”的家庭主妇;作为美的化身、寄托爱与欲的灵感缪斯,男性对她们作出“我来保护你”“我来养你”“我被你的爱拯救”之类的赞美与承诺。

这些角色形象虽然被寄托了许多美好的特质,却都是情感属性的,不具有代表自主性和胜任权力的理性特质;女性的角色是限制化和客体化的,是男性“需要的”,其最终意义是使男性的形象更伟大更完美;男性的肯定与保护,是对这些服从父权社会结构的女性的奖励,从而让她们心甘情愿地弱化自我。善意性别偏见看似“甜蜜”的外表下,本质和敌意性别偏见一样,其核心是合理化性别不平等的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可被比喻为“天鹅绒下的铁手”。

对女性发展的消极影响

对女性持有善意性别偏见的不仅是男性,还有女性自己。相比敌意性别偏见,善意性别偏见因表面上的主观好意难以被感知为偏见,更容易为女性接受。越是在性别平等水平低的地区,女性越是渴望得到男性给予的“奖励”,比如经济上靠男性养家,得到男性的保护等。

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善意性别偏见对女性的角色限制和权利削弱展现在家庭教育、婚恋关系

例如,家庭是个体最早遭遇和习得性别刻板印象的场所,父母的性别偏见会影响对孩子们的性别角色规范教育。国外一项母女配对调查研究显示,母亲的善意性别偏见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青春期女儿的善意性别偏见水平,负向预测女儿的学业目标期望(获得学位)和学业成绩,展示了善意性别偏见对女儿们的学业成就的消极影响,并通过影响女儿们的教育水平实现家庭的代际传承。在婚姻角色分工的研究中,男女的善意性别偏见水平显著正向关联倡导“妻子支持男性事业是天职”的婚姻规范信念。此外,女性在维持亲密关系稳定和事业成功中往往处于一种“非此即

彼”的两难困境,现代社会中职业发展决定了个人经济社会地位,但善意性别偏见会促使女性为维持亲密关系稳定牺牲这一权利主张。

至于女性在职业情境中所受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求职竞争力上,当女性应聘者遭遇善意性别偏见的招聘情境时,其认知任务的表现水平会显著降低。在职业选择上,当遭到恋人反对,从事涉及辅导危险男性或面试罪犯的实习工作时,无论对方说明理由与否,自身善意性别偏见水平高的女性更愿意服从这种限制。在职业期望上,比起遭遇敌意性别偏见情境,善意性别偏见情境下的女性对自己成为管理和政治领域的领导者前景预期更不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善意性别偏见是对符合传统角色的女性持有正向态度,在特定情境中可能会产生表面上“受欢迎”的结果,这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例如有研究发现善意性别偏见与反骚扰态度、支持受害者寻求法律援助间呈显著正相关。但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善意性别偏见的“好处”仅限于那些不威胁男性权力的女性及言行。因此,对善意性别偏见的评判,其参照对象应该是无性别偏见的情境,而不该是和敌意性别偏见的“两弊相衡取其轻”。

期待后续研究深化

善意性别偏见引起后续研究者们的注意,因为它与敌意性别偏见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对女性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自主消极行为表现出的,比如女性主动降低对自己的学业成就和职业发展预期。对于善意性别偏见作用于女性的心理机制,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如刻板印象威胁论、成就恐惧论和制度正当化理论……

有些立场偏颇的观点责备女性对这种偏见的迎合甚至是“共犯”,但更具有开放性观点则认为,性别偏见的研究不该局限于个体的心理感受水平和个人层面的归因,而应该看到她们的实际处境,看到她们的身份地位是如何被社会化建构以及由此遭到的对待。也许善意性别偏见理论的首要作用,就是让我们看到女性自我代理的力量,这不禁令人想起桑德伯格的著作《向前一步》。而在探索为何女性无法撕开施加于己身的束缚时,也许最好的做法是首先看清这些束缚的来源。

未来随着善意性别偏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对这一现象予以更多的关注,相信对于改善女性发展的境遇,将女性权益维护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将具有借鉴价值。

谷歌图片搜索中存在性别偏见问题—与百度对比

谷歌图片搜索中存在性别偏见问题—与百度对比 不是所有的医生或者CEO 都是男性,同样,也不是所有的护士都是女性。不过可能在人们心中的偏见就是如此,要不然为什么在谷歌图片中搜索这些职业名词出来的结果都是与我们对该职业的刻板印象趋于一致的呢? 根据华盛顿大学与马里兰大学的最新研究,在对某些职业进行图片搜索时出来的结果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该研究发现由于图片搜索的结果中女性比例明显偏低,这已经在实际上影响了人们对于真实世界里某些职业从业者的性别认识。 不相信吗?那就来搜索看看吧: 当你在谷歌图片中搜索“护士”一词时得到的结果 当你在谷歌图片中搜索“医生”一词时得到的结果 当你在谷歌图片中搜索“CEO”一词时得到的结果

搜索CEO 图片得到的结果中出现的几乎都是白人男性,其中之意已经不言而喻。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当上CEO ,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了这一人群中的女性与非白种人。 研究人员针对45 个不同职业进行了图片搜索,并选取了排在前100 的搜索结果作为分析对象。他们统计了每个职业图片搜索结果中的性别比例,并将这个比例与美国劳工统计局给出的每个职业真实性别比例做比较。事实证明,在针对「首席执行官」这样的搜索词时,谷歌图片的搜索结果中其性别比例不平衡的程度要远胜于实际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在搜索「首席执行官」时出来的图片中只有11% 为女性,而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有27% 的CEO 为女性。同样的,当搜索「电话销售员」图片时出来的结果中有64% 为女性,而实际中从事该职业的男女比例应该是对半开的。在现实生活中,有60% 的调酒师都是女性,但是在针对该职业进行图片搜索时,出来的结果里女性仅占23%。 并不是所有的职业在现实与搜索结果之间都存在如此巨大的鸿沟,但是据研究人员观察,女性在总体职业搜索结果中还处于稍微弱势的地位。 该项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的Matt Kay 表示:「让我惊讶的是,图片搜索结果中的性别偏见要好于我们想象,虽然仍然存在对于女性从业者比例的低估以及对于女性所从事职业的刻板印象,但是搜索结果还没有完全脱离现实。」 再试着搜索一下「女性建筑工人」(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有2.9%的建筑工人为女性)

性别差异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男女性别差异资料 男女有别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男女的生理、心理方面,同样也体现在男女生的思维方式、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举几个在在平时生活与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女孩子好像更喜欢干净,姻门的校服不像男孩子那么脏兮兮的,她们喜欢做游戏,但是不会像男孩子那样动来动去,也很少跟别人打架、骂人。男孩子总是对周围的空间充满好奇,活泼好动,喜欢挑战;女孩子比较安静、情绪化,注重秩序、合作和友爱。女生比较文静,在学校的表现总是规规矩矩的,很少为学校和教师惹麻烦。而男生则更活泼,虽然这样的性格没什么不好,但是却经常或因此而破坏学校和班级的纪律,遭到老师的批评。在学习上,女生的成绩要好一些,因为她们比较听话,上课听讲也更加认真,作业什么的也比男生做得仔细。相对来说男孩子可能更活泼一点,对新鲜事物更加容易感兴趣,也很讲“江湖义气”和“哥们义气”;女孩子跟大人和教师交往的能力要强一点,她们更容易受到大人和教师的喜欢,这一点男孩子是很难做到的。 在更深层次上有研究发现,在面对挫折时,男女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女姓多指向自己、行为方式也比较软性化,比如自责、自伤,自我暗示、自言自语、以泪洗面,疯狂购物、狂吃食物、蒙头大睡、倾诉、寻求他人的慰藉、自我幻想等:而男性反应多指向外界,且行为方式激烈,具有攻击性,比如摔东西、攻击小动物、攻击他人、拿老婆孩子出气、飙车、剧烈运动、大声喊叫、借酒浇愁、性侵害、自杀和杀人等。 以上几个例子表明了在大多数人眼中男女生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只是上面的种种认识基本只停留在对男女生差异的表面解读和思考,那么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差异对男女生的学习成绩又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呢?本节以下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 。男女面对挫折反应不同受4个因素影响: 1.在性格上,男性比女性更争强好胜、固执、紧张和多疑;而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幻想、自律、谨慎和随和。因此,在遇到挫折时,男性比较主动、好强,能直面挫折,不轻易放弃,但也容易妄自尊大、固执己见、狂热冲动;女性则严于律己、耐心细致,但也容易藕断丝连、产生幻想、飘忽不定、优柔寡断、缺少主见,渴望得到外部的帮助、暗示和建议。 2.在男女性别的社会期望上,人们对男性角色的期望是自立、自强、精干、乐观、冷静、有权势等,而对女性的期望是温柔、贤惠、文雅、富有情趣,小鸟依人、多愁善感等。因此,从孩童时代开始,男孩子表现出摔打、攻击他人等行为,人们的容忍度要高于女孩子;而女孩子表现出哭哭啼啼的行为,人们的容忍度则要高于男孩子,甚至会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结果强化了双方各自的行为。 3.在对挫折的归因上,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而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把败因归结为个人的因素。比如,同样是面试失败,男性会认为是由于考官对自己有偏见或者有人做手脚,继而迁怒他人,发泄自己的不满,或者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千里马,总会遇到伯乐,而女性则容易认为这是由于自己能力不行或者自己不适合于这个职位,因此会将宣泄指向自己,并苦练内功。 4.在对外界的依赖性上,遇到挫折时、男性相信自己完全能够解决,较少求助于他人而女性则更喜欢求助于他人的力量,来化解挫折造成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比如倾诉、寻求朋友的安,等等。

生活中的性别偏见

广告中的性别偏见 洗衣粉广告、食用油广告、洗衣机广告都是女性形象,这涉嫌性别歧视,现在荧屏广告几乎只要涉及家务产品,形象都是或娟淑或能干的女性,她们在电视上洗衣服、做饭、抹地板,鲜有男性出现。有广告商对此解释:“男性做家务的广告看上去多别扭啊,没女性做起来和谐自然。”这种反驳就是下意识的性别歧视!为什么女性做家务就比男性看着顺眼?还不是因为人们心底认为女性应该多做家务?这就违反了男女平等大原则,所谓劳动工作中男女平等就体现在不能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让女性从事社会分工中层次低级的劳动,而家务劳动就属此列,一味使用女性形象的家务产品广告就可以视为对女性的歧视。 还有我们汉字中也明显的体现出了性别歧视的现象,即汉字中许多贬义词都是女旁的现象。据学者统计,《辞海》中所发现的女旁字共有257个,实际褒贬评价的有100个,含贬义评价的有35个,(包括“奸,娼,妓,婊,嫖,姘,奴,婢,妒嫉,嫌,妖、婪、妄、嬖”等,奸淫的“奸”字甚至用三个女表示,写作“奸”),褒义评价的47个,褒贬参半的18个。且不说女旁贬义字比较多,无论褒贬,拿女字来造字本身就有不平等之嫌。谚语和俗语中的例子也不少,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子无才便是德”、“惟小人和女子难养”、“养男不养女,养女要受苦”“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造字之初及其演化和应用过程中社会对女性的态度,折射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

语言体系中的有些单位也会映照出一定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如在封建社会中,夫妻之间地位很不平等,丈夫是一家之长,妇女要遵守三从四德,在家庭和社会中没有任何地位,丈夫对妻子有许多卑称,如:“贱内,贱人、拙削、糟糠、内人、内子、内助、贱妾”等,映照出封建伦理中“夫为妻纲”的道德观。现今社会虽然这些封建伦理纲常没有那么严格,但在许多地区特别是落后偏远的农村,男人仍然会称自己的妻子:“做饭的、烧火的、孩儿他娘”等明显贬低女性地位的称呼。这无不表现出汉民族的伦理观念中对妇女的歧视和贬低。 在词序中,先男后女的词语排序也反映了汉民族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如我们习惯说父母,夫妻,夫妇,兄妹,男女,哥嫂,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夫唱妇随,男耕女织,男女授受不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等等,而倒过来说则会让人觉得怪异可笑,不为社会和语言文化规范所接受。 诸如上述所谈及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在我们周围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食物消费中的不平等,喝酸奶的大多数是女性;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女性在职场升迁中比男性更困难;还有劳动分工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等等。造成这些性别刻板印象的原因是男女先天生理上的差异,但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媒体宣传等等这一后天因素的塑造,所谓的男女更多的是我们后天成就的。

(完整版)性别歧视基础理论分析

第二章性别歧视基础理论分析第一节就业性别歧视的相关理论一、性别歧视的定义歧视的定义:确定所谓“歧视”的定义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偏见” 因素多种多样,而这种所谓的“偏见”即为歧视。除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那些种类外,几乎所有用于区别对待的“偏见” 因素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歧视或者差别对待的考虑,究竟对哪些“偏见” 因素进行概括性定义,这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程度所决定的。现代汉语词典将“歧视”定义为:由偏见的视角和区别对待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影响偏见或区别利害关系人的那些差异性的否定行为。1958 年通过的《消除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中第 1 条 a 款中对歧视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就本公约而言,歧视一词包括: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虽然宪法和普通法律通过强制力对所谓“偏见”因素下了概括性定义,但是由于上述所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偏见”因素多种多样,只有社会达到一定共识的情况下才能将某些“偏见” 因素列为歧视的定义范围,因此单纯依靠宪法和普通法律的概念性定义是无法对歧视进行完整论述的,这也导致了当前学术界对歧视的定义成多角度发展的原因之一。就业性别歧视,是在上述所谓“偏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它是指由于社会性别或生理性别的差异而引发的所谓“偏见” 。就业性别歧视最早形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世界女权运动,并在美国对这一词汇进行上述定义。但由于当时女权运动的盛行,所有认为与男性价值理念相关的事物都被贴上性别歧视的标签,故而上述所谓性别歧视的定义有些偏离性别歧视的本意。联合国于1981 年实施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首次确立了性别歧视的法律概念,对性别歧视作了以下定义。公约第 1 条规定:对妇女的歧视' 是指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斥或限制。其影响或其目的均足以妨碍或否认妇女(不论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劳动市场的性别歧视。该领域的性别歧视从歧视的框架结构进行分析,包含三种层面:一为偏见对待;二为不公平对待;三为不利影响。第一个意义倾向故意伤害性的行为,第二个意义是指对于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标准,第三个意义则指偏见导致的伤害性行为,而非故意的意图性为。因此,劳动市场的性别歧视的现象,有的来自主观的故意行为,可能因个人的偏好所致,但有的则是非意图性行为,而是雇用过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前者是直接歧视概念,后者是间接歧视概念。根据以上的意义,劳动市场歧视依劳动者在进出劳动市场上的流程,大致可分表现为四中类型的歧视,依序为:前期劳动市场性别歧视,是指在未进入劳动市场前而受到某种因素的歧视(2)雇用歧视,是指进入劳动市场所遭遇之歧视,通常包含三类型:招募升迁和解雇歧视。(3)薪资歧视,女性通常早秃同工不同酬之待遇,福利给与有性别歧视。欲避免和减少两性就业歧视现象,除非能打断这个连锁线上任何一个歧视结。 第四章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4.1 我国现行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的概述当前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主要在《宪法》 、《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就业 促进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的《部门规章》,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1980 年、1990 年、2001 年、2005 年签署的一系列关于平等就业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多边国际文件构成我国现行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的大体框架。 4.1.1 宪法 宪法通过相关平等权利规定对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进行根本保护。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也是我国制定其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以及众多规章的根本性依据。宪法第33 条第 2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第4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宪法第48 条规定:中华人民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

治安1402 陈澍楠201402110224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 经过了一个学期社会心理课程的学习,学到了不少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关于偏见与刻板印象一方面的学习,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偏见现象,我就主要对生活中的偏见现象及其原因作出一些自己的分析。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即不和逻辑,也不和情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路上有时会遇到有的车开的缓慢而扭捏,这个时候,常常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能是个女司机,但是这却是没有任何道理和科学依据的,“男性开车技术比性强”是我们广泛可见的一种偏见,即使并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男性开车技术更强,甚至的确有开车很好的女性或者开车技术差劲的男性,但是很多人依然持有这样的观点。 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心理学上,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见或信念的陈述,更是一种包括像轻视,反感,嫌恶等感觉的一种态度。而通常偏见的产生,都来源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原本是指用来复制一个印刷过程,后来被比作「脑子里的图片」或者现实的心理复制品,专指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性看法。刻板印象其实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捷径,就像标签一样,帮助大脑归类和整理。但如果完全用刻板印象替代了现实,忽略了现实中某个群体内部的差异,或无视某个群体的变化和发展,还用早就过时的刻板印象套到现实里,那就有问题了。一方面,你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可能会有严重的偏差而你却不自知,最后可能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另一方面,拿某个群体的平均特征或某个群体中一小部分人的特征去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所有个体是对每个个体的不尊重,且这种不尊重往往与刻板印象是否负面没有关系。你对女生说“你是女生,你肯定做事很细心吧”和“你是女生,你肯定觉得数学很难吧”都是不尊重的表现。只不过在一些相对更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比如美国),人们对这种不尊重会比较敏感,会觉得“我就是我,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有独立人格,而不仅仅是女生中的一员,别的女生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凭什么拿她们来代表我?” 而在一些不是那么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人们可能没那么敏感,甚至会觉得一些正面刻板印象是对自己的褒奖。 「女性开车技术差」或「男性开车技术好」就是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的产生原因较多,从深层次来讲,这是一个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延伸。我们的社会通常有「女性不太理性」和「女人更适合做家务」这类刻板印象,延伸到各个领域当中,可能就是女性既不适合当外科医生,也不适合做一名律师,当然也不会好好开车了。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加强人们这种刻板映像。新闻的报道,在报道车祸的时候,如果是女司机,会刻意的加上一个“女司机”的标签,让大家产生一种女司机车祸几率更高,车技更差的感觉,但是事实上,根据数据统计,男司机车祸几率更高。除了“女司机”,我们的身边还有“富二代”“00后”这些标签。 其实刻板印象本身不一定有害,可以有正面的“刻板印像”,如德国人的严谨,法国人的“浪漫”这些不会产生偏见或者歧视。 从上可知,偏见源自于刻板印象,简答的说,就是偏见的产生源于经验、传闻、个人偏好、价值判断,天时地利人不和偶发因素。人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很难去除的,如果没

性别差异心理学结课论文

性别差异心理学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中最敏感、也是最微妙的一种交往,异性间最简单的关系也比同性间复杂。无论是从文化传统还是从社会现实中来看,男人和女人在恋爱上的心理差异始终存在。正如英国诗人拜伦所说:“爱情是男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却是女人生活的全部。” 一、男女性别差异 男人和女人都属于人这一种族,有其共同性。在生物学上,男女同是一种高级动物。在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在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虽然男人和女人具有很多共同性,但这也掩饰不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首先,在思维方式上,男人比较理性,女性比较感性。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男人一般都比较冷静,遇事淡定,看问题比较客观,不会被私人情绪所影响。而女人则做不到这一点。女性在遇到事情后大多数会慌乱,不知所措,然后在对待或处理一个问题的时候会掺杂私人的情绪,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例如在遇到一些行乞的人的时候,男人会先去思考这些行乞的人是真是假,区别开后再选择不同的方法去对待。而女人,只要自己觉得他们可怜就会不遗余力的帮组他们。“觉得”是多数女性的处事方法。而就是这种处事方法让女性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容易上当受骗。就像女人经常说什么“第六感”,或者“女性的直觉”,这些或许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靠的,而男性则不会相信“感觉”这个东西,这就是男女思维方式差异的根本所在。 第二。是观察能力的区别。何为观察能力?观察就是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而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观察能力强调的是细致,这就是关键之所在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女性比男性是要心思细腻的多的,而正是这份细腻,让女性在观察能力上胜过男性。例如在平时的生活中,女性会仔细观察生活,会发现什么时候花开,什么时候叶落。而身为母亲的女性会做到更为细致一些,因为她们需要细心的照顾自己的孩子。男性因为工作的压力,平时没有闲心去观察生活,这也就是男性不如女性的观察力强的原因了。 第三,是记忆力的差别。女性一般是机械式的记忆,而男性则是理解式的记忆。何为机械式的记忆,顾名思义就是死记硬背,而理解式的记忆,就是先理解再记忆。大家都是读过书的,就背书这一点上就可以明白。在背书时,女生往往选择死记硬背,虽然当时效果很好,能一字不差的记下来,答题的时候也能取得高分,但长此以往弊端就会显现,一次你可以记得,那第二次第三次以及以后呢?总有会忘记的时候。而且只要是长时间不复习,这些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很快就会忘掉。而男生则不会存在这样的烦恼。男生平时记东西都是靠理解的,先理解再记忆,虽然他们不能一字不落的记住,但是大致意思还是会记住的,这样在考试的时候,虽然不能全部答出来,但是总体方向不会出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记住的东西不会忘记,而女生记住的差不多会忘记,这样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加之男生在经验的累积上,会形成自己的答题方法以及思路,这样男女的差别就会更加显著了。 二、男女交往的好处

社会心理学--男女性别差异资料

研究发现,在面对挫折时,男女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女姓多指向自己、行为方式也比较软性化,比如自责、自伤,自我暗示、自言自语、以泪洗面,疯狂购物、狂吃食物、蒙头大睡、倾诉、寻求他人的慰藉、自我幻想等:而男性反应多指向外界,且行为方式激烈,具有攻击性,比如摔东西、攻击小动物、攻击他人、拿老婆孩子出气、飙车、剧烈运动、大声喊叫、借酒浇愁、性侵害、自杀和杀人等。 男女面对挫折反应不同受4个因素影响: 在性格上,男性比女性更争强好胜、固执、紧张和多疑;而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幻想、自律、谨慎和随和。因此,在遇到挫折时,男性比较主动、好强,能直面挫折,不轻易放弃,但也容易妄自尊大、固执己见、狂热冲动;女性则严于律己、耐心细致,但也容易藕断丝连、产生幻想、飘忽不定、优柔寡断、缺少主见,渴望得到外部的帮助、暗示和建议。 在男女性别的社会期望上,人们对男性角色的期望是自立、自强、精干、乐观、冷静、有权势等,而对女性的期望是温柔、贤惠、文雅、富有情趣,小鸟依人、多愁善感等。因此,从孩童时代开始,男孩子表现出摔打、攻击他人等行为,人们的容忍度要高于女孩子;而女孩子表现出哭哭啼啼的行为,人们的容忍度则要高于男孩子,甚至会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结果强化了双方各自的行为。 在对挫折的归因上,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而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把败因归结为个人的因素。比如,同样是面试失败,男性会认为是由于考官对自己有偏见或者有人做手脚,继而迁怒他人,发泄自己的不满,或者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千里马,总会遇到伯乐,而女性则容易认为这是由于自己能力不行或者自己不适合于这个职位,因此会将宣泄指向自己,并苦练内功。 在对外界的依赖性上,遇到挫折时、男性相信自己完全能够解决,较少求助于他人而女性则更喜欢求助于他人的力量,来化解挫折造成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比如倾诉、寻求朋友的安慰等等。 男女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男女在遇到挫折时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这些行为各有长短,因此,从性别互补的角度看,双方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攻击性上,女性表现出的软性攻击行为,比如摔枕头,撕床单等,要比男性的暴力攻击行为更可取。因此,有暴力攻击倾向的男性不妨也准备一些耐摔打的东西,比如橡胶、毛绒玩具等。但要注意的是,攻击并不是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式。要彻底消除挫折带来的负面效应,还需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主动从自身找原因。 在对挫折的归因上,外部归因倾向高的男性需要理性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锻炼自己,而内部归因倾向高的女性则要认识到挫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自身因素外,还有环境、运气等,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化解部分负面情绪。 在性别的角色期望上,对男性而言,自立自强与合理的外部求助并不矛盾,向他人倾诉和掉眼泪也不是掉价的事儿,对女性而言,要意识到眼泪和过于依赖别人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哭泣和倾诉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自己的主见。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第1框男女有别消除性别偏见教学设计人民版72(1)

青春相册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青春期是性别角色化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男女性别认同的重要阶段,因此,务必帮助青少年了解男生和女生的性别角色,学会在社会舞台中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由于长期 受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现象仍然存在, 导致许多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自卑或自傲,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性别 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让孩子从小就有男女平等、自尊自强的意识以及对中学生的 异往方面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男生女生性别差异,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并学会在社会舞台中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认识到在生活中,不少人对女性存在偏见甚至持歧 视态度;性别偏见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扎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从 具体情境中掌握走出闲言碎语困扰的方法和异性同学正常交往的技巧,能帮助别人走出 异往的困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学习, 小组协作的意识,形成探究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性别差异,增强性别意识,促进男女生间的沟通,培养与异 性同学积极交往合作的态度。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向性别偏见开战,为创 建和谐、平等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学生认识到异往的好处,自觉地与异性同学交 往,并且正常交往,努力成为更出色的男生或女生。 教学重点1、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差异、交往中的合作。 2、性别偏见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3、男女生 如何正确交往。 教学难点1、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并学会在社会舞台中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2、消除性别偏见的方法。3家长、老师对异性同学交往非常担心,关注,少男少女该如何做才能让他 们放心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采用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归纳法、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1、自制课件。2、教学光碟。3、绘画用具,如油画棒、纸张等。4、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

女性主义心理学 (1)

女性主义心理学 女性主义心理学是在20 世纪60-70 年代的西方女权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它以女性主义立场和态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着重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男性中心主义和价值标准,揭示主流心理学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女性主义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对正确、全面地认识人类心理,探索心灵的奥秘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女性主义生成背景研究现状本土化 1.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生成背景 1.1社会文化背景 1.1.1女权运动:孕育的摇篮 艾宾浩斯说,“心理学虽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女性主义心理学。如果把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起作为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前身,那么女性主义心理学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但把女性主义心理学真正作为一门正规的科学来研究,已经是19世纪后半叶的事了。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在1970 年才真正得到国际心理学界承认,其主要标志是:1969 年美国女性心理学者成立了女性联合会,1973 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第35 分会——女性心理学分会,以及1977 年《女性心理学季刊》杂志出版。女性主义心理学受女权主义运动启发女性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女权主义运动是一场旨在消除社会性别基础上的压迫的社会运动,它要求从社会的各个层面上改善女性地位。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浪潮”是指19 世纪中叶到20 世纪20 年代的妇女运动。这一时期的妇女把男女生来是平等的当做自己的口号,从要求改善她们在就业、教育、政治和家庭中的位置和机会出发,逐渐过渡到为争取妇女参政权的斗争。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浪潮”是指20 世纪60-70 年代的妇女运动。第二浪潮的基调是要消除性别差别,并把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第二浪潮提出“个人即政治”的口号,不仅力图从社会政治、经济原因认识妇女的处境,也看到妇女作为被压迫群体所伴随的心理压迫,并且懂得从社会中而不是男性生来的心理差异中寻求被压迫的根源。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进程,在后现代运动的影响下,女权主义运动进入“第三浪潮”。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既不愿意通过寻找男性和女性的共同特质而使得男性和女性达到平等的地位,也不想确立女性的独特之处,弘扬女性对男性的高贵之处,它要解构和消解性别差异,从中发现社会怎样建构了男性和女性范畴,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建构了男女不同的形象,最终达到解放妇女的根本目的。 1.1.2“父权制”:革命的镖靶 西方主流心理学根植于西方主流文化—父权制文化。男性中心主义是父权制文化的本质特征。在父权制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主流心理学推崇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追求客观性与价值中立,忽视主观性和个人经验的价值,忽视和歪

存在性别偏见的原因有哪些 全国大多原生家庭存在性别偏见 喜男不爱女

存在性别偏见的原因有哪些全国大多原生家庭存在性别偏见喜男不爱女 过去很多非独生子女家庭里,父母分给每个孩子的爱并不均等,甚至相差悬殊。数据就显示,在有“重男轻女”陋习传统的中国,像苏家这样的原生家庭可能不在少数,有着明玉一样童年隐痛和委屈的中国女孩也很多。 热播电视剧《都挺好》刚刚迎来大结局,编剧直击了中国家庭中重男轻女、多子女资源分配不均、生活观差异等问题,抓住了很多人对原生家庭的痛点。 剧中苏家三兄妹,因为母亲重男轻女,两个哥哥几乎占去了家里所有的资源,小女儿明玉在年少时吃得没有哥哥们好还要包揽家务,母亲为了省钱更是苛刻地压缩明玉的教育资源,原生家庭带给明玉的伤害后来深深影响着她的生活。 剧情:明玉中学时,跟父母和两个哥哥同桌吃饭。妈妈心疼两个儿子,给他们一人夹了一个鸡腿,然而并没有她的一份。(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在很多非独生子女家庭里,父母分给每个孩子的爱并不均等,甚至相差悬殊。数据就显示,在有“重男轻女”陋习传统的中国,像苏家这样的原生家庭可能不在少数,有着明玉一样童年隐痛和委屈的中国女孩也很多。 原生家庭的性别偏见从出生开始 性别比,是指每100名活产女婴对应的活产男婴数。国际上公认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区间通常为103到107。 而中国从197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在1980年开始进一步严格生育调节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以后,出生人口性别比就开始偏高并持续上升从1982年的108.5上升到2005年前后的最高值118.6。 如果出生人口性别比还不能充分说明中国一些家庭存在的“男孩偏好”,那分胎次性别比的严重失衡则体现的更为直观。据统计,1982年至2015年间,全国分胎次出生人口性别比随胎次增加而提高。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3.5,第一胎和第二胎的出生性别比开始向正常区间靠拢,但第三胎及以上胎次的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达到148.5。一些家庭的“男孩偏好”直接或间接推高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某些省份。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份仅有7个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范围,而广西、湖南、广东等省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119.0-122.9)。 1 感谢您的阅读!

心理学的性别偏见

心理学的性别偏见 大小报刊上常常刊登一些心理的自测试题,虽然其中不少只是游戏的性质,当不得真,但也反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期望与诉求确比以往更高了。而在关注心理健康的时候,是否想到这个问题、或心理学这个学科与女性主义是怎样的关系呢? 在过去20年,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显得非常紧张。一位名为纳欧米·威斯坦的美国女性主义心理学家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心理学是建构了女性,还是建构了男性心理学家的幻境》的论文,不仅题目够长,更具震撼性的是该论文把矛头瞄准了心理学的实验室与心理诊所的候诊厅,向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自居的美国心理学界打响了批判的第一枪。 威斯坦的批判直接针对心理学的男权中心主义问题,以及当时的心理学研究有意或无意地把女性受歧视、受压迫及社会地位低下的情况,归咎于她们拥有比男人“低级”、“不健全”的心理。威斯坦指出,以“科学”自居的心理学,实际和高等院校中许多学科一样,对于女人究竟是怎样的、她们到底需要什么,根本就一无所知。心理学及这类学科,甚少把女性作为人类的一部分认真考察。一些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女性的所谓“理论”,大都是以陈旧、传统的性别观念为依据的,根本不可能真正维护妇女的心理健康,而且充满着误导,是有害于女性的。如有心理学家提出在社会交往中建立所谓“性别的适宜行为”,实际不外乎是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差异模

式上,加上各种心理分析概念,恰似给旧观念套上了一件“新”的科学外衣。女性按这种“适宜”模式去规范自己,即是限制自身发展以顺应男权中心主义,获益的当然是男权制社会及其文化。 女性主义批判还举出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一书中的记载——较早期的心理学家法兰西斯·高尔顿对9337名个人心理进行了研究,得出的是一个充斥偏见的结论:女人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比男人差。类似的结论也发生在种族差异的心理学研究及论断中,那些生活在欧洲以外地域的、有色种族的人大都被研究定论为心理素质低劣,并认为这是造成他们野蛮、愚昧、落后、贫困的原因。令人深思的是,支持这些充满种族和性别偏见的结论,都来自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进行的那些心理测试、智力测验。对此,女性主义的批评十分尖锐:不可否认,“科学”在此充当的是父权制社会价值的奴仆,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及其“科学方法”的神话性质,以及在“科学”旗帜下掩盖的性别偏见和种族偏见。从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男性对女性的压制,最根本的并非在于政治或经济,而是心理上的,即通过把女性界定为心理上的劣等者而确立男性对女性的优越地位。在这样基础上建立的心理学,只能是一种具有性别霸权性质的男权中心主义言说。 女性主义认为,所有的心理学研究者其实都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之中,作为个人,他们不可能避免包括性别偏见在内的一些偏见。所以在父权制社会中,从他们决定研究什么的时候,男权中心主义的偏见就已开始了。在如何进行研究的探讨过程之中,偏见会越

(完整版)性别歧视基础理论分析

第二章性别歧视基础理论分析 第一节就业性别歧视的相关理论 一、性别歧视的定义 歧视的定义:确定所谓“歧视”的定义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偏见”因素多种多样,而这种所谓的“偏见”即为歧视。除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那些种类外,几乎所有用于区别对待的“偏见”因素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歧视或者差别对待的考虑,究竟对哪些“偏见”因素进行概括性定义,这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程度所决定的。现代汉语词典将“歧视”定义为:由偏见的视角和区别对待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影响偏见或区别利害关系人的那些差异性的否定行为。1958年通过的《消除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中第1条a款中对歧视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就本公约而言,歧视一词包括: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虽然宪法和普通法律通过强制力对所谓“偏见”因素下了概括性定义,但是由于上述所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偏见”因素多种多样,只有社会达到一定共识的情况下才能将某些“偏见”因素列为歧视的定义范围,因此单纯依靠宪法和普通法律的概念性定义是无法对歧视进行完整论述的,这也导致了当前学术界对歧视的定义成多角度发展的原因之一。 就业性别歧视,是在上述所谓“偏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它是指由于社会性别或生理性别的差异而引发的所谓“偏见”。就业性别歧视最早形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世界女权运动,并在美国对这一词汇进行上述定义。但由于当时女权运动的盛行,所有认为与男性价值理念相关的事物都被贴上性别歧视的标签,故而上述所谓性别歧视的定义有些偏离性别歧视的本意。联合国于1981年实施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首次确立了性别歧视的法律概念,对性别歧视作了以下定义。公约第1条规定:对妇女的歧视’是指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斥或限制。其影响或其目的均足以妨碍或否认妇女(不论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劳动市场的性别歧视。该领域的性别歧视从歧视的框架结构进行分析,包含三种层面:一为偏见对待;二为不公平对待;三为不利影响。第一个意义倾向故意伤害性的行为,第二个意义是指对于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标准,第三个意义则指偏见导致的伤害性行为,而非故意的意图性为。因此,劳动市场的性别歧视的现象,有的来自主观的故意行为,可能因个人的偏好所致,但有的则是非意图性行为,而是雇用过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前者是直接歧视概念,后者是间接歧视概念。根据以上的意义,劳动市场歧视依劳动者在进出劳动市场上的流程,大致可分表现为四中类型的歧视,依序为:前期劳动市场性别歧视,是指在未进入劳动市场前而受到某种因素的歧视(2)雇用歧视,是指进入劳动市场所遭遇之歧视,通常包含三类型:招募升迁和解雇歧视。(3)薪资歧视,女性通常早秃同工不同酬之待遇,福利给与有性别歧视。欲避免和减少两性就业歧视现象,除非能打断这个连锁线上任何一个歧视结。 第四章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4.1我国现行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的概述 当前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主要在《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的《部门规章》,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1980年、1990年、2001年、2005年签署的一系列关于平等就业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多边国际文件构成我国现行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的大体框架。 4.1.1 宪法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

治安1402 陈澍楠0224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 经过了一个学期社会心理课程的学习,学到了不少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关于偏见与刻板印象一方面的学习,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偏见现象,我就主要对生活中的偏见现象及其原因作出一些自己的分析。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即不和逻辑,也不和情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路上有时会遇到有的车开的缓慢而扭捏,这个时候,常常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能是个女司机,但是这却是没有任何道理和科学依据的,“男性开车技术比性强”是我们广泛可见的一种偏见,即使并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男性开车技术更强,甚至的确有开车很好的女性或者开车技术差劲的男性,但是很多人依然持有这样的观点。 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心理学上,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见或信念的陈述,更是一种包括像轻视,反感,嫌恶等感觉的一种态度。而通常偏见的产生,都来源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原本是指用来复制一个印刷过程,后来被比作「脑子里的图片」或者现实的心理复制品,专指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性看法。刻板印象其实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捷径,就像标签一样,帮助大脑归类和整理。但如果完全用刻板印象替代了现实,忽略了现实中某个群体内部的差异,或无视某个群体的变化和发展,还用早就过时的刻板印象套到现实里,那就有问题了。一方面,你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可能会有严重的偏差而你却不自知,最后可能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另一方面,拿某个群体的平均特征或某个群体中一小部分人的特征去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所有个体是对每个个体的不尊重,且这种不尊重往往与刻板印象是否负面没有关系。你对女生说“你是女生,你肯定做事很细心吧”和“你是女生,你肯定觉得数学很难吧”都是不尊重的表现。只不过在一些相对更崇尚个人主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性别偏见及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8226764.html,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性别偏见及原因分析 作者:王芳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年第03期 性别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近当代以来,男女平等似乎基本得到实现。诸多数据表明,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日趋接近,女性择业的层次也逐步提高。然而这些只能说明显性的性别偏见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消除,社会文化中还普遍存在着对两性的传统看法。思想品德教材作为 社会文化的载体之一,必然反映出主流文化对性别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识。作为中学生学习 的媒介,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学生提供了一种现成的社会化模式。因此,研究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性别形象、性别意识和观念,对把握中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培养中学生的性别平等意 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品德教材中存在的性别偏见 1.插图中性别问题的分析 本文主要是对课本中带有人物的插图、能辨别出性别的人物数量进行统计。 (1)主题插图中男女数量失衡,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在呈现每课标题的书页上,都有一幅体现本课主题的插图,占据了本页的篇幅。在19 幅以人物为主的主题插图中,全部是男性的有4幅,占到21.1%;全部是女性的仅有一幅题为“拥有财产权利”的农家女,仅占5.3%;以男性为主或绝大多数为男性的有9幅,占到48.9%;以女性为主或女性居多数的有4幅,仅占26.3%。可见,女性被严重忽视。 (2)文中插图男女角色数量比例失调显著 在教材的221幅人物图片中,以男性为主角的有141幅,占总数的63.8%;而以女性为主角的只有55幅,仅占25%。同时,从男女出现的频次来看,在教材的221幅人物图片中,男性出现的频次为423,占总人数的62.8%;女性出现的频次为252,占总人数的37.2%。显而易见,无论是男女 主角出现的频次,还是男女出现的频次,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 (3)插图内容反映了女性缺失问题及性别刻板现象依然严重 首先,女性的缺失问题严重。在将图片内容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某些图片中存在严重忽视女性地位,甚至忽视女性存在的现象。在“我爱我的老师”的两幅插图中,

矛盾的性别主义量表

一.矛盾的性别主义量表 指导语:下面是一系列有关男性和女性以及他们在当代社会中关系的句子,请按照下面的等级写下你对每个句子的同意和不同意程度。 0=完全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不同意3=同意4=比较同意5=完全同意 1.()不管他是如何实现的,男人只有拥有女人的爱才是真正的男人。 2.()许多女性实际上在请求“平等的”伪装下一直在寻求特殊的关照,例如雇佣警 察帮助他们越过男性。 3.()在灾难中,不一定应该先营救女性。 4.()大多数女性把一些无辜的评论解释为性别主义。 5.()女性很容易被冒犯。 6.()在没有卷入与异性的浪漫关系中的话,人们常常是很幸福的。 7.()女权主义者并不是为女性谋取比男性更多的权力。 8.()许多女性都非常纯洁,但很少有男性很纯洁。 9.()女性应该受到男性的珍爱和保护。 10.()许多女性不能完全意识到男性为她们所做的一切。 11.()女性通过控制男性来寻求获得权力。 12.()每个男性都应该有一个喜爱他的女性。 13.()若没有女性,男性是不完整的。 14.()女性夸大了她们工作中的问题。 15.()一旦女性获得男性对她的承诺,她一般就试图严格地束缚住他。 16.()当女性在一个公平的竞争中输给男性以后,她们通常会抱怨受到了歧视。 17.()好女人应该被她的男人崇拜。 18.()实际上几乎没有女性从用好像能得到的性爱挑逗男性然后拒绝男性的进一步行 动之中获得快感。 19.()女性倾向于有更高的道德敏感性。 20.()男性应该为了给女性提供经济上的保障而牺牲掉自己的幸福。 21.()女权主义者对男性提出了完全合理的要求。 22.()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有更加优雅的修养和品味。

善意性别偏见

中国妇女报/2018年/9月/4日/第006版 新女学周刊行范 善意性别偏见:“天鹅绒下的铁手”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实验师张珊珊 随着女性主义理念的普及,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已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批判。生活中明确地、公开地贬低女性的现象有缓和之势,但对女性的另一种隐性的偏见在日常生活、公众舆论和人际交往中仍大行其道,对女性的发展造成隐蔽而致命的杀伤力——这就是善意性别偏见。 什么是“善意性别偏见” 长久以来,社会心理学界秉持奥尔波特(Allport)“偏见是一种基于错误刻板印象的反感态度”的观点,性别偏见的消极态度论调深入人心。但是心理学者格利克(Glick)和菲斯克(Fiske)发现,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客观贬低和对女性的主观好感往往是相随相伴的:有些男人一边否定着女性的权利,一边却向她们寻求亲密情感,也更愿意向她们伸出援手。 据此,他们提出矛盾性别偏见理论,指出为满足维持父权和生殖繁衍两方面需求,性别偏见不仅包含对反传统的女性的厌恶打击,也包含对符合传统角色规范的女性的肯定赞扬。这种矛盾态度的一体两面可区分为敌意性别偏见和善意性别偏见。在同一个体身上,这两种偏见是同时存在和相辅相成的,分别指向违反传统性别角色规范的“坏女人”和遵从规范的“好女人”。 根据性别偏见主要体现在社会权力、性别身份认同和性兴趣等领域,研究者将善意性别偏见的内涵界定为父权保护、性别差异互补和异性亲密三个维度。持有者倾向于将女性置于需要保护的、具备优良品德和寄托浪漫情感的妻子、母亲和恋爱对象的传统性别角色地位,宣扬一种满足男性需求的“美好而柔弱”的女性形象,并对符合这些规范的女性给予高度评价和关怀保护。比如柔弱善良,需要王子来拯救的公主们;无私奉献、作为丈夫“贤内助”的家庭主妇;作为美的化身、寄托爱与欲的灵感缪斯,男性对她们作出“我来保护你”“我来养你”“我被你的爱拯救”之类的赞美与承诺。 这些角色形象虽然被寄托了许多美好的特质,却都是情感属性的,不具有代表自主性和胜任权力的理性特质;女性的角色是限制化和客体化的,是男性“需要的”,其最终意义是使男性的形象更伟大更完美;男性的肯定与保护,是对这些服从父权社会结构的女性的奖励,从而让她们心甘情愿地弱化自我。善意性别偏见看似“甜蜜”的外表下,本质和敌意性别偏见一样,其核心是合理化性别不平等的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可被比喻为“天鹅绒下的铁手”。 对女性发展的消极影响 对女性持有善意性别偏见的不仅是男性,还有女性自己。相比敌意性别偏见,善意性别偏见因表面上的主观好意难以被感知为偏见,更容易为女性接受。越是在性别平等水平低的地区,女性越是渴望得到男性给予的“奖励”,比如经济上靠男性养家,得到男性的保护等。 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善意性别偏见对女性的角色限制和权利削弱展现在家庭教育、婚恋关系 例如,家庭是个体最早遭遇和习得性别刻板印象的场所,父母的性别偏见会影响对孩子们的性别角色规范教育。国外一项母女配对调查研究显示,母亲的善意性别偏见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青春期女儿的善意性别偏见水平,负向预测女儿的学业目标期望(获得学位)和学业成绩,展示了善意性别偏见对女儿们的学业成就的消极影响,并通过影响女儿们的教育水平实现家庭的代际传承。在婚姻角色分工的研究中,男女的善意性别偏见水平显著正向关联倡导“妻子支持男性事业是天职”的婚姻规范信念。此外,女性在维持亲密关系稳定和事业成功中往往处于一种“非此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