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板书:大猴:采3筐,大猴:采3筐,

每筐12个每筐12个小猴:采6个小猴:采6个

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 12×3=36(个) 12×3=36(个)

36+6=42(个) 36-6=30(个)

反思:在重视理解题意,培养学生审题策略方面做得较好。过去教学应用题,一般通过读把题目的信息输入大脑。要求学生不添字、不漏句、不破句地读题,再经过区分已知条件好所求问题。题意就被理解了。这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说来理解题意。先说题目的图对话、以及文字讲述的,找到重要的与解题有关的信息。再说看到的事件、条件、问题,把情境图表现的实际问题加工成语言讲述的数学问题。

教学解题思路,努力形成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把综合法思路作为今天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策略。课堂教学利用学生交流解题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说解法、说思考,引领他们反复体会自己是怎样利用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想到先算什么,在学生的内部萌发、生长。

交流的形式可多样。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2009-10-22 13:21:32 | By: xingguang ]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5页“想想做做”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口头叙述的表述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分析法来说明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探求新知

揭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题。

看屏幕: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1、整理信息

生: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用文字来说明数学信息,我们还可以用画图来表示数学信息?你觉得可以怎样画?学生交流(可以用圆圈、可以用长方形。

正方形、小棒……)

师:你们觉得要先画谁?为什么?

生:先画裤子,因为裤子是一份数。

师:对,我们就应该先画一份数,再画几份数。

师画图表示裤子价格的线段。(先画短,询问学生是否可以,再稍加长后,定为裤子的价格)学生在自备本上画出表示裤子价格的线段。

师:表示裤子价格的线段画好了,在自备本上画出表示上衣价格的线段。教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画法按层次展示。

估计:

1.先出示一样长的,让学生评价。师接话说还要长点。

2.再出示没有标注三段的线段图。让学生评价。

3.出示准确的。

师补完整线段图。

说明注意点:1.每一段要同样长,上下要对齐。2.已知条件要标明。

根据题目的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上衣多少钱?

2、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裤子贵多少钱?

2、解决问题

上衣多少钱?口答算式。

一套衣服多少钱?

师:结合线段图说明裤子上衣后,问一套衣服呢?

估计学生会两段合起来,师接着学生的口答将问题标明。

这个问题能一步解决吗?要先算什么?学生口答。

板书:先算28×3=84元

再算28+84=112元

师:结合线段图,从图中看要求的问题是先算了什么再算了什么。之后自然转入。观察线段图,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

1+3=4

28×4=112元结合图说说先算的是什么?

解决第二个问题:一件上衣比裤子贵多少钱?

说一说这个问题在图中是哪一部分?学生指一指。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说说先算的是什么?

师小结: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也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再确定先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二、巩固练习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两副线段图,先来看第一幅,出示,询问学生你能看得懂吗?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说说图中的信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解答?学生口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说说图中的信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解答,学生口答。

3、比较两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想想做做第3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要我们求的是两人第二次分别跳几下,合计是多少,自己在书上算一算、填一填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反思:

一、借助线段图反应数学信息

本课学习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只有两个已知条件,与以往的两步计算的有三个信息的实际问题有所区别,对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难度都有所增加。因此在解决问题中突出了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除了用文字说明数学信息外,还能用图反应数学信息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能想到可以用图来表示信息,通过教师的追问:怎样画?先画什么?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发现应该要先画1倍数,再画几倍数。对于问题的确定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在问题的确定过程中,学生再次体会到每条线段代表的意义,并初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借助线段图体会不同策略

在完成线段图后,引导学生会看线段图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因此,引导学生说说从线段图中了解到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想一想要求一套衣服多少钱,需要哪些信息,从而发现需要知道裤子的价钱和上衣的价钱,而上衣价钱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要先算上衣的价钱,再算一套衣服的

价钱,需要两步计算。并实际在图中指出每一步计算的是图中的哪部分,帮助学生会进一步理解掌握解题过程。而后引导学生会观察图想想还能怎样做,学生会发现可以先算套衣服有几个28元,再算4个28是多少元。通过观察线段图,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第二种比较抽象的方法,拓宽了学生会的思维,体会到了不同的解题策略。

三、借助线段图感受不同数量关系

在学生会初步掌握了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比较总结不同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利用线段图比较直观的优点,让学生会观察线段图,找找它们之间的

联系与区别,学生会发现一类是条件不变,问题发生了变化,那么第

一步计算一样,第二步计算不同。还有一类是条件不同(一个是倍数

关系,一个是相差关系),问题相同,那么第一步计算不同,第二步

计算相同。这样的比较总结,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两步计算问题之

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实际问题的结构,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上第43-44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继续教学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学生以往解答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二下有过比如一共多少或剩下多少类型)不同的是,这里学生解答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都只含有两个已知条件。这对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来说,难度有所增加。在具体的编排上,教材除了继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外,主要强调了借助于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使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而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可以引导他们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体会数量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思路,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倡导策略的多样性。 同时画线段图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可以为第五单元的求相隔多少时间问题作一个小小的铺垫。 本节课中例题给出了“裤子28元”和“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这两已知条件,并要求学生解答“买一套服装要多少钱”这个问题。教材先引导学生根据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画出表示上衣的价格的线段,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材还通过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在学生求出一套价格之后,教材又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求上衣与

裤子价格差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体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9道题,大休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巩固在例题中初不掌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第二类是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类是思考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画线段图分析问题方法的价值,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我的思考: 贲友林老师经常说上好一节课,我们首先要弄清三个问题:学生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如何去那里?如法炮制这节课,画好线段图解决问题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基础是对二年级的《倍的认识》。分析数量关系,讲述解题思路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应该去的地方,理清数量关系,清晰地表达出解题思路后,正确的列式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我准备采取一搭好脚手架、二引导比较完善表达、三巩固深化初步建模,通过以上三步走,在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后举一反三,让学生解决一些变式问题,做到学一题懂一类,组建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看图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 (1)△△△△△△ ○○○○○○○○○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doc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难点: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教学资源:例题插图,投影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兔妈妈买了10个萝卜,小兔一天吃了7个,还剩下几个?2、小免妈妈买了10个萝卜,小兔上午吃了2个,下午吃了5个,还剩下几个?小结:刚才的题目,都是求它吃了几个后还剩下几个,大家都反应很快,真是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这股热情来解决一些实际。二、互动探索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1、教师引导:图书馆里的书架上共有民间故事书185本,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根据这些信息,你准备解决什么问题呢?怎么解决呢?对于学生的回答要进行评析。教师引导:要解决“还剩多少本这一问题该怎么办?你能想一个办法吗?想好后试着将算式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和你的同战术交流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185-36=149(本) 36+52=88(本)149-52=97(本) 185-88=97(本)教师追问:你们是怎么想的?2、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比较重点突出每种解法先算出的表示什么。3、小结: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算出上午借出36

本后还剩下多少本?也可以先算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了多少本,再求还剩下多少本?这样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了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但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我们在解决有些像今天所碰到的这类问题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解答。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中第1题出示情境放大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解答时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回答后小结:买东西如果在一个柜组中购买的一般先算出所购物品一共需要用多少钱?这儿就是先算出一件上衣和 一条裤子共用多少钱,再算出应找回多少钱?2、完成“想想做做”中第2题。出示情境图。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指名两个板演。集体评析。让板演的同学说说解答时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朋友做了哪几种颜色的花。做了黄花24 朵,紫花15朵,做的红花呢?那么做的红花跟黄花、紫花有什么关系?现在你能列式求出做了多少红花吗?独立解题。指名口答,解题时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新的想法?五、综合运用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教学板书:(1)185-36=149(本)(2)36+52=88(本) 149-52=97(本) 185-88=97(本)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2019-06-01

二年级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上)

二年级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水果店原来有87筐水果,卖出38筐后,又运进50筐,现在水果店有多少筐水果? 2、会场里有9排松树,每排8棵。已经搬走了48 棵,现在还剩多少棵? 3、红光超市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47筐,下午卖出38筐,还剩115筐。红光超市运来多少筐苹果? 4、果园里有8行橘子树,每行9棵,还有37棵梨树,果园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5、体育室有7盒乒乓球,每盒8个,借走18个,体育室现在还有多少个? 6、文具店有70枝铅笔,第一天买了25枝,第二天买了35枝。还剩多少枝?(用两种方法解答) 7、小明有一本《童话故事》共有80页,他5天看了40页,按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要看几天? 8、二(2)班分7组给参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生写慰问信,每组写7

封,后来又写了27封,一共写了多少封信? 9、学校买了85米彩带庆元旦。做中国结用了34米,做两个拉花用了26米,还剩多少米? 10、张大爷果园里有89棵果树,其中桃子树28棵,梨树38棵,剩下的是橘子树,橘子有多少棵? 11、每包面包12元,妈妈带60元钱买5包面包,够吗? 12、幼儿园买来一筐苹果,发给28个同学后,剩下的每排发8个,发了7排,刚好发完,这筐苹果原来有多少个? 13、某水果店运来一筐苹果48个,上午卖出18个,下午卖出12个.还剩多少个? (用两种方法解答) 14、圆珠笔每枝5元,钢笔每枝9元。买6枝圆珠笔和3枝钢笔,一共要用多少钱? 15、一头亚洲象每个前肢有5个脚趾,每个后肢有4个脚趾,这头大象一共有多少个脚趾?

16、张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还养了3种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 (1)张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 (2)张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7、一辆小车有4个轮子,5辆小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18、方便面5元∕桶奶汁6元∕瓶饼干8元∕盒 (1)买4瓶奶汁和1盒饼干,要付多少元? (2)妈妈带28元钱,买了4桶方便面,剩下的钱买什么刚好用完? 19、张老师买了2袋饼干,拿出50元,找回38元。一袋饼干多少元? 20、张老师用32元钱买了4本练习本。1枝钢笔比1本练习本贵2元。一枝钢笔多少元?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李旭梅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第63-64页的例3和“想想做做”1-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能对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能较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解决问题,学会检验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初步了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结构,在不同方法的解题思路中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表达、思考、检验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材简析: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乘坐公交车”这一生活情境,根据条件解决“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解释每一步的含义:为什么用加法,为什么用减法,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同时关注学生出现的不同解题思路。让学生初步了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结构,感受解决两步加减法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即“整理条件和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检验”。在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

步骤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按规范的步骤解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检验的方法并养成检验的学习习惯, 为以后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实际问题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第一次接触了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求被减数、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也学会解答连续两问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这节课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整理条件和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检验”。能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经验,鼓励让学生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能对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正确解决两步计算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做过公交车吗?公交车到站后会有人上车,也会有人下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公交车上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理解题意:整理条件和问题 (1)出示主题图问: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2)根据学生回答把条件和问题摘录在黑板上,并向学生说明:我们把数学信息也叫解决这道问题的条件。 (3)问题中的“离站”是什么意思? 2.确定解题思路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想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所给的信息,画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推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要求:第一行画两个圆,第二行画第一行的3倍。 (学生动手画圆) 提问:第二行有多少个?两行一共有多少个?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察:(课件出示课本第43页的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出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一条裤子的价钱是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问题一: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问题二: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三、探索交流,学画线段图 1.谈话:我们把从图中了解的信息,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组合成了这样的实际问题:一条裤子的价钱是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提问:你能画线段图来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想怎样画呢?(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大家想出了许多画线段图的办法,那么就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好吗? (学生试着在课本第43页上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1)如果用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28元”怎么标在图上? (2) 对着上面的线段左端,在下面再画一条线段表示“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这条线段要画多长?为什么?“3倍”怎样标在图上? (3)在图上怎样表示要求的问题? 师生交流并在黑板上完成线段图: 归纳: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我们知道这个线段图由上下两条线段构成。上面的线段表示一条裤子的价钱28元,下面线段的长度应是上面线段的3倍,表示一件上衣的价钱。这样两部分线段的和就表示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2.借助直观线段图,组织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讨论,理清解题。 (1) 要求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2) 这两个条件中,哪个条件不知道? (3) 解答这个实际问题,需要几步计算呢? (4)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_青岛版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首先感谢教研室领导给我这次展示交流的机会。 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是青岛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去姥姥家——混和运算》的信 息窗一,这个信息窗的内容是学习连加、加减混合的混和运算和解决问题,即引导学生根 据现实情景列出混合运算的算式来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实际情景体验运算顺序。 1、教学目标的定位 我们课标实验教材的混合运算承载着两项任务:一是解决问题,二是学习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拿到教材后,我们仔细分析了教材,像这种连加、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学生已 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就学过10以内、2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下册又学过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河加减混合,可以说学生对这类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熟练掌握了,到现在已经是第四次接触了,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们把重点定位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因此,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对运算顺序只 是一笔带过。 2、情景的选择 教材中呈现的情景是去姥姥家买衣服而引发的数学问题,选取的素材虽然非常生活化,但学生并不是太感兴趣,所以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就尝试着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景,由于我们学校前段时间刚刚召开了春季运动会,我们觉得这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如果 用运动会的情景来教学,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设计了运动会的情景,试讲时发 现,学生对这一情景并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还是调动不起来,学生还是 不能长时间地专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于是,我们就对孩子做了调查发现,孩子们都非常 喜欢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我就观看了剧情简介,依据《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我们创设了羊羊们过新年买新衣的情景,并把练习题以庆新年开运动会的形式串成了情景 串,课堂的面貌大为改观,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了起来,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 动,整节课学生始终都是以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学习的。在试讲的时候,下课后就有一 个小女孩跑过来对我说:杨老师,我最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了,所以我特别喜欢这节数学 课,太有意思了,你下回还能再能给我讲一节这样的课吗?看来童话情景的创设确实能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能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由于童话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和连贯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重点: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用乘除两步运算的数学问题。 难点:初步分析用乘除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同学们,看今天的数学课,老师为你们带来了谁? (课件出示一个导游姐姐) 今天我们就跟着她去春游,好不好?同学们,春游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老师就与大家一起去研究,好吗?你们看,在去春游的车上,这个导游姐姐想出几道题考考我们,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注意看题。 (课件出示题目: 1、今天我们有48个同学坐车,6人坐一排座位,需要几排座位? 2、参加春游的男同学今天打算分组活动,他们分成了7组,每组4人,参加春游的男同学共有几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导游姐姐出的题目一点也难不倒我们,是不是?我们都非常高兴,一路上说说笑笑,旅游车很快就来到了游乐场,这时,我们发现有所学校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去春游了,他们玩了一些什么项目呢?猜猜他们先玩了什么,再玩了什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可是,他们在玩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是什么困难呢?你们能帮这些小弟弟、小妹妹解决吗? 1、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说信息。 (1)先观察两幅图,前、后两人互说信息。

(2)派代表在班上汇报图意。然后让学生思考:我们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呢? (3)先独立思考再前、后两人讨论:要想知道“需要几辆碰碰车?”必须先求出什么呢? (4)派代表交流讨论情况。那么我们可以从哪里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呢?学生尝试解答整个问题并分别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然后说说你是怎 样想的,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刚才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并揭示课题。 2、学习脱式以及运算顺序 (1)如果有学生列出了综合式:4×6÷3=8(辆),则按下面步骤学习脱式写法:首先告诉学生这个式子的计算还有另一种书写格式,请大家看课本59页自学,然后问:谁愿意教老师怎么写?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板书时故意对着“4”写“=”,看学生是否有意见,等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可再强调一下:原来等号要往前写一格,再用彩笔板书如下: 4×6÷3 3 从左到右 =8(辆) (说明横线和箭头是告诉大家先算4×6的积得24,然后再除以3。强调乘除混合运算也象加减混合一样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并板书顺序。)(2)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则引导:能将这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吗?接着再按(1)那样学习脱式写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小导游对大家刚才乐于帮助小朋友的表现相当的满意,接下来就带我们去玩游乐场所有的项目。 (课件出示整个游乐场的玩项并且每项都标有价钱) (1)你最喜欢玩什么项目?你想玩几次?让学生尽情地说说。 (2)现在老师要聘请一位“小当家”,谁敢来试一试,敢进入“小当家” 的面试挑战吗?出示第1题,让学生解答,然后叫个别学生说说思路。 (3)看来同学们都很棒,但是只解决一个问题是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小当家”的。同学们还有信心再接受挑战吗?那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根据条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1)白兔有16只,黑兔比白兔多7只,()? (2),()?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弄清题意,画出线段图。 教师出示挂图。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请一生说)(齐读一下条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师: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教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师:裤子的价钱是多少?(28元)我们在线段上画一个大括号标上28元。 师:谁来说说这条线段代表什么意思?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自己先思考,同座位讨论一下。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 师:谁来说说这幅线段图的意思,(指名说)(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师:这不是一条完整的题目,它还少什么?(问题) 1、“一件上衣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的问号在图上该怎样标?标在哪儿? (请人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线段图) 师:这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28×3 师:28是什么?(裤子的价钱) 3是什么?(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28×3求的是什么?(上衣的价钱) 师:我们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知道:用裤子的价钱乘以3得到上衣的价钱. 师:还有没有其他途径了?(从图上观察)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具准备:作业纸,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画一画。 (1)在横线上画,的个数是的4倍。 说一说:你画了多少个圆?你是怎么想的? (2)在黑带子的后面继续画,画出的长度是黑带子的2倍。 说一说:你在画的时候,带子的长度是以谁的长度为标准来画的?那么在画带子前你要先做什么呢?(量一量前面带子的长度)量好后请学生标出量出的长度。然后独立画图。(投影学生作业)

算一算:那白带子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呢?你能列个算式算一算吗?根据计算的结果测量验证学生作业。 讲述:刚才,我们用画图的方法回忆了一些关于“倍”的知识,你觉得,这样的方法对你学习数学知识有帮助吗?有些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就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 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 (1)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一件上衣多少钱? 元? (3)如果我们要想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画呢?能真的画件衣服吗?那样方便吗?该用什么来代表上衣和裤子的价格画起来才又方便又清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线段图(在课题的后面) 2.指导画线段图。 (1)根据图上告诉我们的信息,你觉得,要想知道上衣的价钱,我们应该先画出谁的价钱? (2)请学生拿出练习纸,带领学生操作,详细指导画图。边示范边讲述,在“裤子”两个字的后面,画一条线段。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纸上也画好。示范弧线的画法,再标上数字和单位名称。 (3)裤子的价钱画完了,接下来该画上衣的价钱了,上衣的价钱应该怎么画呢?谁能教教老师?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 继续示范画图,学生跟着画。指导3倍的表示方法。 (4)这个问题该怎么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在练习纸上计算,口头回答交流算式。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存在一定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解决一个中间问题,而对于要先解决的这个中间问题,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要先知道什么?在备课过程中我把分析、解决问题定为此节课的难点。在上这节课内容的时候,先给学生一个铺垫,提醒他们"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你觉得你还要知道什么数据信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去想我还想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步骤. 在教学探究新知(例4的教学)的部分,我让学生思考:怎样帮助朋友解决"买5辆小汽车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你觉得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算出来呢?从而帮助学生去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还得知道什么,使学生理清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在主题图呈现的顺序上,我考虑了很多种呈现方式,先出示整副图;还是先出示问题,再出示条件。最终我决定先出示问题,先让学生思考现在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然后我再补充出示条件。问学生现在你们能帮他解决了吗?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之后让学生思考和以前的题目有什么区别(需要两步来计算),为什么?因为其中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需要我们自己列算式去计算.但在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提出“要整体观看整幅图所给出的条件”的要求,从而使得学生在经历联系整幅图、理解题意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审题。 在教学做一做及练习的时候让学生说了说,要解决题目提出的这个问题需要先解决哪个问题,然后再动笔计算,建构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方法。由于做一做的类型和例题的类型有些不大一样,导致学生在刚学了新知转到做一做的变题练习时,有些措手不及,如果我能够在上了例题之后,先将书后的第一题(和例题题型一致)给孩子练习,效果应该会更好!尤其对一些后进生,才不至于产生混乱。在整个练习中,由于我在备这节课时把重点摆在让学生会分析题目上,忽视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整堂课都没有让学生自己审题,都一直“扶”着学生做。这点导致了学生在自己做练习时也忽视审题,找不到题目中的已给出的条件。所以他们自己做题时就无从下手。可见认真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要给孩子安静的思考时间和分析问题的时间。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看图、读图的审题习惯,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这节课讲下来,我认为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思考以及需要改进的的问题: 1、教学中应该如何把握“扶”、“放”的“度”。对于学生,我总是不放心让他们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习惯把题目中的难点告诉他们,引起他们的注意,避免出错。但这样一来,学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课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本课设计上力求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先阅读理解,找出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列出综合算式,鼓励学生大胆说、放手做,学以致用,体现了良好的数学素养. 2教学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感悟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数学思考。进行数学思考要有运用数学符号描述事物的能力、空间观念、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等。而这些都是在学生不断地受到思维锻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怎样凸显数学思维优势,给予学生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呢? (一)精选素材,挖掘思维内涵 "主题图"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挖掘蕴含其中的教学因素,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发展。在教学时,老师以三年级准备集体舞活动这一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方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充分采撷这些信息,并重新加以选择构建、归纳、处理、抽象出具有典型性与应用性的连除应用题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迫切希望了解的,更是探究本课应用题的起点。这种内驱力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大胆提问.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在冷静的思考与激烈的碰撞中,随着这些源于生活、源于学生的问题一一解决,知识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二)精心引导,凸显思维能力 1.有效预设,有的放矢 "凡事则预立。"虽然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非预设性的生成,但其实有很多是来自于精心的预设。虽然说课堂教学有些生成是无法预料的,但还是有章可循的。要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只要课前工夫到,准备充分,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设是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只有把预设做得深入、具体、可操作,教师才能抓住随时生成的课堂资源,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教师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而且还创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相互争辩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研究和探索的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了发展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这样下来学生会说多了,条理层次也比刚刚清楚了。 2.适时点拨,有效引导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于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没有错,然而由于有些

(完整)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100道

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100道 1、商店原来有98筐桔子,卖出29筐后,又运进40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2、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3、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28筐,下午卖出29筐,还剩102筐.运来多少筐? 4、果园里有9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5、老师有9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6、食堂买来50棵白菜,第一次吃去12棵,第二次吃去15棵.还剩多少棵?(用两种方法解答) 7、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0页,小明看了4天看了36页,按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要看几天? 8、同学们分8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每组写8封,后来又写了19封,一共写了多少封?

9、妈妈买来99米纱布,做蚊帐用去56米,做两床被子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 10、果园里有果树98棵,其中苹果树29棵,梨树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11、妈妈带了50元,买了4包饼干,每包12元,还剩多少元? 12、小华有一些邮票,送给同学28张后,把剩下的贴在集邮册上,每页贴8张,贴了7页,小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13、水果店运来58筐苹果,上午卖出14筐,下午卖出19筐.还剩多少筐? (用两种方法解答) 14、蛋糕每个4元,橙汁每瓶9元。买6个蛋糕和2瓶橙汁,一共要付多少元? 15、要折45架纸飞机,已经折了27架。剩下的3个同学折,平均每个同学折多少架? 16、铅笔盒38元圆珠笔3元修改液7元 (1)强强有50元钱。如果他想买1个文具盒,剩下的钱用来买圆珠笔。他最多可以买多少支圆珠笔?

《加减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题

加减法两步计算应用题 1、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2、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 3、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连环画有多少本? 4、红旗连锁店原有饼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饼干? 5、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

6、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车。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7、修一条945米的路,第一个月修了354米,第二个月修了276米,第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 8、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53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6袋,这一天工卖出大米多少袋? 9、明有42张油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多14张。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10、红星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乘四辆汽车去春游,前3辆车各坐68个

同学,第4辆车坐74 人,这次春游一共去了多少人?\ 11、张大伯家有8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用去3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12、新风村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150米,修了4天,还剩80米没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13、同学们大扫除,打扫操场的有36人,是打扫教室的人数的3倍,打扫院子的有27人。参加大扫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14、一本书有450页,小军每天看29页,看了8天,还剩几页? 连乘两步计算应用题

15、书法小组有6个同学,每人每天写24个大字,照这样计算,一星期,这个书法小组共写多少个大字? 16、一个网球约重60克,一个少年排球的重量是网球重量的4倍。9个少年排球重多少千克? 17、缝纫小组有8个工人,每人每天做4套衣服。6天可以做衣服多少套? 18、第一小队参加学校劳动,每人每次搬砖6块,9人4次可搬砖多少块? 比较问题应用题 19、一篇文章600字,小芳的爸爸平均每分钟能打67个,9分钟能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1页例1,“练一练”,并完成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运用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会用列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的问题比较简便,掌握分析相关实际问题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能正确列出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并能初步掌握根据同一问题找不同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答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解较复杂方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针对方程的特点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相关的较复杂的方程,并能自觉检验。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连续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根据实际问题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2.解方程时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选用什么性质、运用的次序)。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答列方程并解方程。(课件出示题目)

合唱组有女生30人,是男生人数的3倍。合唱组有男生多少人? 解:设合唱组有男生x人。(下面由学生口答,同时课件出示相应内容,并追问:根据什么列方程?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解方程?怎样检验?)3x=30 x=30÷3 x=10 2.小结并揭示课题。有些实际问题适合用方程解答,列方程时要依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解方程时要运用等式的性质。今天,继续学习“方程”。 二、探索 1.例1。 (1)问题呈现。 谈话:西安是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那里名胜古迹众多。 课件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提问:例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提问: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读出题中关键的句子,用课件呈现。 如果要用一幅线段图来表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的关系,可以怎样画?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画图的部分过程(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小雁塔的高度;追问:为什么要先画表示小雁塔高度的线段?再在下面画出小雁塔高度的2倍)。你能接着画下去吗?请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练习纸(已经画好与课件上同样的一部分图)上接着画。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图,并请学生说自己画图时思考的过程。 问:根据这句话,或者这幅图,你能找出大雁塔与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同桌互说。指名口答。教师板书(卡片、当场板书相结合)。 小雁塔的高度×2-22米=大雁塔的高度

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课题 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 第周 第课时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场景,使学生从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要点: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 的解答方法。 教法选择:引导法、讲解法、发现法 教、学具准备:情景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激情导入。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32+1345-6 2-7 16+2354-749-22 8+4364-20 2、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唱新年快乐歌)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第2、3页,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分别有多少人? 数一数。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在看木偶戏) 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走了6人。 2、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10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两步计算问题的解决,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体验两种分析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分析问题的两种策略 1.出示教科书第10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同学们精神真不错,看得出身体棒棒,调查一下,你们平时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式呢? 学生简要举例。 教师谈话:身体棒棒,我们才不怕挑战,不仅如此,在这些活动中,还蕴

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跑步的情景吧! 2.收集数学信息。 (1)提问: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课件上强调显示数学信息:每天跑两圈、每圈400米、一个星期(7)天。 (2)提问: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课件上强调显示: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 3.解决问题。 (1)审题指导。 教师谈话:请仔细默读这些信息和问题,想想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预计学生理解题意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让学生感受审题这个环节,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师谈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已知信息和问题。 视学生状况适时结束审题,进入解决环节。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回顾反思。 教师谈话: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思考,在作业本上做出解答,做完以后根据大屏幕上的问题回想一下你的解题过程。 学生独立解答,大屏幕显示反思提纲: ①你是怎么想的? ②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③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运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画一画。 在第一行画两个圆 在第二行画三角形。是圆个数的4倍。 说一说:你画了多少个三角形?你是怎么想的? 讲述:刚才,我们用画图的方法回忆了一些关于“倍”的知识,你觉得,这样的方法对你学习数学知识有帮助吗?今天,我们就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 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1、谈话:玲玲妈妈带着玲玲去去买衣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师:(请一生说)(齐读一下条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2、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三、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1、如果我们要想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它们,该怎么画呢?能真的画件衣服吗?用什么来代表上衣和裤子的价格画起来才又方便又清楚呢? 师:根据图上告诉我们的信息,你觉得,我们应该先画出表示谁的价钱的线段?(裤子)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说教材 这堂课教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和学生以往解答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所不同,这里要求学生解答的两步计算应用题都是只含有两个已知条件。这对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和确定解题思路来说,难度有所增加。在具体的编排上,教材除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之外,还突破了画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并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进行在家做父母的好帮手、在社会上,做社区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画线段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与倍有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与新知比较,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3)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说学法 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观察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活动交流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同伴互助法: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得不同的发展。 说设计理念 1、联系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