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

操作步骤:

[1]点击电脑桌面上的SPSS图标,打开SPSS界面;

[2]在界面底部位,点击变量窗(Variable View)→在指标名称栏(Name)第一栏中填上

“组别”→在第一栏的分数栏(Decimals)中选择小数点数为0;

[3]在指标名称栏(Name)第二栏中填上“指标”或具体指标名称→在第二栏的分数栏

(Decimals)中选择小数点数为2或具体的小数点位数;

[4]在界面底部位,点击数据窗(Data View)→在组别纵栏分别输入1、1、1、1、2、2、

2、2、

3、3、3、3、

4、4、4、4、

5、5、5、5、

6、6、6、6、

7、7、7、7、

8、8、8、

8等数→然后将各组各重复数分别输入到指标纵栏中。

[5]在视窗上部,选择分析(analyze)按纽→下拉表中选择“比较平均数Compare mean”→可看到“测定平均值means”、“单样本T检验One sample t test”、“独立样品T 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配对样品T检验Pared-sample T test”、“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选择ANOA→左窗中的组别放入因子栏(Factor)→指标放入应变量栏(Dependent list)→右框contrasts→点多项式polynomial→继续continue→点统计模式Post Hoc→上栏选Duncan,下栏点Tamhane`s T→继续continue →点击选项Option→全选→继续continue→点OK。

[6]出现结果窗,按数值描述表(Descritives)中的平均值Mean和标准误SE,填入表,如表1所示。

[7]视方差均一性检验表(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中的P(Sig.)是大于0.05还是小于0.05。如P>0.05,则表明方差均一,多重差异比较应选Duncan模块;如P<0.05,则表明方差不均一,多重差异比较应选Tamhane`s T模块。本例中的方差均一性P=0.666>0.05,故多重差异比较应选Duncan模块。

[8]多重比较,直接按Duncan法方差结果表填写组数间的差异标示(一般按数值从大至小排序,并依次分别用小字英文字母标于各数的右上角)。

二、因子分析

操作步骤:

[1]点击电脑桌面上的SPSS图标,打开SPSS界面;

[2]在界面底部位,点击变量窗(Variable View)→在指标名称栏(Name)第一栏中填上

“温度”→在第一栏的分数栏(Decimals)中选择小数点数为0;

[3]在指标名称栏(Name)第二栏中填上“时间”或具体指标名称→在第二栏的分数栏

(Decimals)中选择小数点数为0或具体的小数点位数;

[4]在指标名称栏(Name)第三栏中填上“重复”或具体指标名称→在第三栏的分数栏

(Decimals)中选择小数点数为0或具体的小数点位数;

[5]在指标名称栏(Name)第四栏中填上“指标”或具体指标名称→在第四栏的分数栏

(Decimals)中选择小数点数为2或具体的小数点位数;

[6]在界面底部位,点击数据窗(Data View)→在各栏中分别填入相应数,如下表所示。

[7]在视窗上部,选择分析(analyze)按纽→下拉表中选择“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选择单变量Univariate→出现“应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固有因子Fixed factor”、“随机因子Random factor”、“协变量Covariate”→将指标放入应

变量栏(Dependent variable)→将温度和处理时间两个因子同放入固有因子Fixed factor栏→本试验中没有随机因子(如区组)和协变量(如代谢试验中的采食量因子),故没有在这两栏中放入因子→在右框“模型Model”中选择“全因子Full factorial”→继续continue→contrasts→点多项式polynomial,change入各因子→继续continue →点统计模式Post Hoc,将两因子选入右框→上栏选Duncan→继续continue→点击选项Option→选全分析Overal,打勾统计结果描述descriptive Statistics→继续continue →点OK。

[6]出现结果窗,按数值描述表Descriptive Statistics中的平均值Mean和标准误SE,填入表,如表2和3所示。

表2 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表3 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影响的因子分析

三、回归分析

表1 抑菌圈面积与测定时间关系

(一)分析目的:找出最佳的测定抑菌圈面积的时间,并作图显示两者的关系。

(二)软件使用过程:

[1]将上表复制并于Excell中选择性粘贴,点“转置”键,使横排数变成纵排数。

[2]点击电脑桌面上的SPSS图标,打开SPSS界面;

[3]在界面底部位,点击变量窗(Variable View)→在指标名称栏(Name)第一栏中填上

“测量时间”→在第一栏的分数栏(Decimals)中选择小数点数为1;

[4]在指标名称栏(Name)第二栏中填上“活性”或具体指标名称→在第二栏的分数栏

(Decimals)中选择小数点数为2或具体的小数点位数;

[5]在界面底部位,点击数据窗(Data View)→在各栏中分别填入相应数,如下所示。

12.5 40.44

14.5 45.16

16.5 56.20

18.5 69.25

20.5 79.45

22.5 83.59

24.5 78.80

[6]选择分析窗(Analyze)→回归regression→曲线估测Curve estimation。

[7]将测量时间放入变量栏Variable→将活性放入因变量栏dependent→模型Models项全选所有子项→OK。

[8]对“模型总结和参数估计Model summary and parameters estimation”中的确定系数(R2,R square)进行比较,选择最大确定系数的模型作回归。本分析中的最大R2 = 0.956的模型为三次方程(Cubic),但本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最佳的测量时间,故应选模型是二次方程(Quadratic)。本分析中的二次方程的R2 = 0.950 > 0.900,拟合度高,其回归方程可信度高。

[9]关闭上分析视窗,重操作如下:分析窗(Analyze)→回归regression→曲线估测Curve estimation→模型Models项只选二次项→将单因子方差析析结果显示项(Display ANOVA

table)→OK。

[10]读取模型总结表(Model summary)中的相关系数R=0.975,确定系数R2 = 0.950;

[11]读取单因子方差分析表(ANOVA)中的sig.即P = 0.002;

[12]读取曲线系数表(Coefficients)中的常数(constant) = -91.595,二次项系数= -0.261,一次项系数= 13.506。

[13]总结出回归方程为:活性= -0.261测量时间2 +13.506测量时间- 91.595或

Y = -0.261X2 + 13.506X - 91.595(r = 0.975,R2 = 0.950,P = 0.002)

[14]计算出最佳测定时间:Xmax = b/2a = 25.9h。

[15]作图操作:

a.打开Excell,输入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时间(h)活性(AU)

12.5 40.44

14.5 45.16

16.5 56.2

18.5 69.25

20.5 79.45

22.5 83.59

24.5 78.8

b.选择上表中的活性数,选插入→选图表→选折线图第4模型→下一步→系列→点击右窗中第一名称栏→点击“活性(AU)”→点击右图标回复原视窗→点击数值项右图标→涂布活性项数据行→点击右图标回复原视窗→点击X轴标志栏的右图标→涂布测量时间栏数据行→点击右图标回复原视窗→下一步→图表标题栏输入“抑菌圈面积与测定时间的关系”→ X轴栏输入“测定时间”→ Y轴栏输入“抑菌圈面积(mm2)”→点击坐标视窗→点自动→点击网络线窗→取消各项→点击图例窗→因只有一条线,故取消图例→点击数据标记→取消所有项→点击数据表,取消此项→完成,成图→调整图大小,至各标题和数据清晰为止,如下图所示:

SPSS统计软件使用指导(免费下载)

SPSS统计软件使用指导 管理统计学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管理统计学》课程之后,进行此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的全面复习。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目的和任务 通过管理统计学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以管理统计学课程和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加强学生对所修相关课程的理解、掌握,训练并提高其在SPSS软件的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管理统计学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依据所提供的SPSS软件功能及相关资料,完成SPSS实现操作并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计算与分析,递交统计分析报告。 二、设计要求 1.时间要求:本课程设计安排在《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之后进行,设计时间为(30学时)。其中: 2学时: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课堂分析。 2学时:熟悉SPSS界面:①SPSS的启动,②SPSS的主窗口,③SPSS的菜单,④SPSS录入数据,⑤SPSS的退出,⑥SPSS的求助系统。 10学时:根据《管理统计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实地操作SPSS软件的主要功能:①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②SPSS文本文件的编辑,③摘要性分析,即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④平均水平的比较:Means(平均数)过程、Indendent-Samples T Test(两组资料样本T检验)过程、Paired-Samples T Test (配对样本T检验)过程、One-Way-ANOV A(单因素方差分析)过程。⑤方差分析。⑥相关分析。⑦回归分析。 2学时:SPSS制图功能:主要练习SPSS中条形图、线图、控制图、散点图和直方图的绘制。 12学时:根据案例提供的样本数据,登陆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4606893.html,/(或其他网站)选择有意义课题,选取4个自变量,即T、Y、X1、X2、X3、X4,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学时:总结设计过程,整理课程设计的书面材料,撰写并提交一份统计分析报告。 2.设计资料要求:尽可能选用具有说服力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趋势的数据作为该课程设计的基础内容。 3.工作量要求:学生3-5人分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本课程设计。小组成员明确独立完成的工作量,使每名学生工作量均饱满。 4.成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任务,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累计字数不少于8000字。并按时、按质、按量提交规范格式的设计成果。交计算机打印稿及电子版。 5.设计步骤:首先运用SPSS软件,按着指导书的内容将SPSS的基本功能逐个练习掌握。其次登陆《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4606893.html,/》或其他网站,选择有意义课题,选取不少于4个自变量,即T、Y、X1、X2、X3、X4,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提交一份统计分析报告。提交设计成果及装订顺序如下: (1)封面 使用统一封面,具体格式按给定的模版,不允许修改。 注意①“指导教师”一项为空;②“班级”一项统一规范,尤其是专业名称,如:05工商管理1班、05信息管理2班、05电子商务1班、05市场营销2班;③“日期”一项统一规范,统一为2007年6月10日。

教育统计学与SPSS课后作业答案祥解题目

教育统计学课后作业 一、P118 1 题目:10位大一学生平均每周所花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见表6-17.试问: (1)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相关? (2)比较两组数据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3)比较学生2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表6-17 学习时间与期末考试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习时间考试成绩40 58 43 73 18 56 10 47 25 58 33 54 27 45 17 32 30 68 47 69 解题步骤: (1)第一步:定义变量:“xuexishijian”、“xuexichengji”后,输入数据.如下图: 1

第二步:单击选择“分析(Analyze)”中的“相关(Correlate)”中的“双变量(Bivariate Correlations)”, 将上图中的“xuexishijian”和“xuexichengji”添加到右边变量框中,如下图: 第三步:点击“确定“后,输出结果如下图: 第四步:分析结果

3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714,p (双侧)为0.20。自由度 df=10-2=8时,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显著临界值表”知:r 0.05= 0.623 ; r 0.01=0.765。 因为0.765 > 0.714 >0.623,所以在0.05水平上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是相关显著的。 (2)SPSS 软件分析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1=12.037 ?X 1= 29.00 ;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2=12.437?X 2=56.00 根据差异系数公式可知: 学习时间差异系数为:%100?=X S CV S =12.037/29.00×100%=41.51% 学习成绩差异系数为:%100?= X S CV S =12.437/56.00×100%=22.27% 有上述结果可知学习时间差异程度大于学习成绩差异程度。 (4) 把学生2和学生9的期末考试成绩转化成标准分数: Z 2=(X -?X) /S= (73—56)/12.437=1.367 Z 9=(X-?X)/S=(68—56)/12.437=0.965 由上计算可知:学生2期末考试测验成绩优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二、P119 2 题目:某班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0,标准差10;化学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8;物理的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15.某生这三科成绩分别为95,80,80.试问 (1) 该生在哪一学科上突出一些? (2) 该班三科成绩的差异度如何?有无学习分化现象? (3) 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4) 三科的总平均和总标准差是多少? 解题步骤:

spss作业15-17

CHAPTER 15 西北研究院蔡嘉驰131246 15.4 (i) What we choose is part of u t. Then gMIN t and u t are correlated, which causes OLS to be biased and inconsistent. (ii) I think it is uncorrelate because gGDP t controls for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U.S. economy. (iii) The change of U.S. minimum may someway change the state minimum and vice versa. If the state minimum is always the U.S. minimum, then gMIN t is exogenous in this equation and we would just use OLS. 15.7 (i) Because students that would do better anyway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attend a choice school. (ii) Since u1 does not contain income, random assignment of grants within income class means that grant designation is not correlated with unobservables such as student ability, motivation, and family support. (iii) The reduced form is choice= π0 + π1faminc + π2grant + v2, and we need π2≠ 0. (iv) The reduced form for score is just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exogenous variables: score= α0 + α1faminc + α2grant + v1. This equation allows us to directly estimat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grant amount on the test score, holding family income fixed.So it is useful. C15.1 (i) The regression of log(wage) on sibs gives

统计分析软件SPSS详细教程

10.11统计分析软件&SPSS建立数据 目录 10.11统计分析软件&SPSS建立数据 (1) 10.25数据加工作图 (1) 11. 08绘图解答&描述性分析: (3) 2.描述性统计分析: (4) 四格表卡方检验:(检验某个连续变量的分布是否与某种理论分布一致,如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7) 第七章非参数检验 (10) 1.单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11) (1)卡方检验 (11) (2)二项分布检验 (12) 2.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13) 3.多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16) 4.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16) 5.多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18) 第五章均值检验与T检验 (20) 1.Means过程(均值检验)( (20) 4. 单样本T检验 (21) 5. 两独立样本T检验 (22) 6.两配对样本T检验 (23) 第六章方差分析 (25) 单因素方差分析: (25) 多因素方差分析: (29) 10.25数据加工作图 1.Excel中随机取值:=randbetween(55,99) 2.SPSS中新建数据,一列40个,正态分布随机数:先在40那里随便输入一个数表示选择40个可用的,然后按一下操作步骤: 3.排序:个案排秩

4.数据选取:数据-选择个案-如果条件满足: 计算新变量: 5.频次分析:分析-统计描述-频率

还原:个案-全部 6.加权: 还原 7.画图: 11. 08绘图解答&描述性分析:1.课后题:长条图

2.描述性统计分析: (1)频数分析:

(2)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没有图形功能,也不能生成频数表,但描述性分析可以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标准化得分,并以变量形式存入数据文件中,以便后续分析时应用。 操作: 分析—描述性分析:然后对结果进行筛选,去掉异常值,就得到标准化的数据: 任何形态的数据经过Z标准化处理之后就会是正态分布的<—错误!标准化是等比例缩放的,不会改变数据的原始分布状态, (3)探索分析:(检验是否是正态分布:茎叶图、箱图) 实例:

SPSS基本操作傻瓜教程

目录 一、SPSS界面介绍 (2) 1、如何打开文件 (2) 2、如何在SPSS中打开excel表 (3) 3、数据视图界面 (3) 4、变量视图界面 (4) 二、如何用SPSS进行频数分析 (11) 三、如何用SPSS进行多变量分析 (15) 四、如何对多选题进行数据分析 (18) 1、对多选题进行变量集定义 (18) 2、对多选题进行频数分析 (21) 3、对多选题进行多变量交互分析 (24) 五、如何就SPSS得出的表在excel中作图 (27)

一、SPSS界面介绍 提前说明:第一,我这里用的是SPSS 20.0 中文汉化版。第二,我教的是傻瓜操作,并不涉及理论讲解,具体的为什么和用什么理论公式来解释请认真去听《社会统计学》的课程。第三,因为是根据我自己的操作和理解来写的,所以可能有些地方显的不那么科学,仍然要说请大家认真去听《社会统计学》的课程,那个才是权威的。 1、如何打开文件 这个东西打开之后界面是这样的: 我们打开一个文件:

要提的一点就是,SPSS保存的数据拓展名是.sav: 2、如何在SPSS中打开excel表 在上图的下拉箭头里找到excel这个选项: 然后你就能找到你要打开的excel表了。 3、数据视图界面 我现在打开了一个数据库。 可以看到左下角这个地方有两个框,两个是可以互相切换的,跟excel切换表一样,跟excel切换表一样: 现在的页面是数据视图,也就是说这一页都是原始数据,这里的一行就是一张问卷,一列就是一个问题,白框里的1234代表的是选项。这个表当时录数据的时候为了方便看,是把ABCD都转换成了1234,所以显示的是1234,当然直接录ABCD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看怎么录,只要能看懂。 多选题的录入全部都是细化到每个选项,比如第四题,选项A选了就是“是”,没选就是

SPSS教程中文完整版

SPSS统计与分析 统计要与大量的数据打交道,涉及繁杂的计算和图表绘制。现代的数据分析工作如果离开统计软件几乎是无法正常开展。在准确理解和掌握了各种统计方法原理之后,再来掌握几种统计分析软件的实际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常见的统计软件有 SAS,SPSS,MINITAB,EXCEL 等。这些统计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大同小异,各自有所侧重。其中的 SAS 和 SPSS 是目前在大型企业、各类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中较为流行的两种统计软件。特别是 SPSS,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包含了几乎全部尖端的统计分析方法,具备完善的数据定义、操作管理和开放的数据接口以及灵活而美观的统计图表制作。SPSS 在各类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中更为流行。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意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自 20 世纪 60 年代 SPSS 诞生以来,为适应各种操作系统平台的要求经历了多次版本更新,各种版本的 SPSS for Windows 大同小异,在本试验课程中我们选择 PASW Statistics 作为统计分析应用试验活动的工具。 1. SPSS 的运行模式 SPSS 主要有三种运行模式: (1)批处理模式 这种模式把已编写好的程序(语句程序)存为一个文件,提交给[开始]菜单上[SPSS for Windows]→[Production Mode Facility]程序运行。 (2)完全窗口菜单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选择窗口菜单和对话框完成各种操作。用户无须学会编程,简单易用。 (3)程序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语句(Syntax)窗口中直接运行编写好的程序或者在脚本(script)窗口中运行脚本程序的一种运行方式。这种模式要求掌握 SPSS 的语句或脚本语言。本试验指导手册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试验教程,采用“完全窗口菜单运行模式”。 2. SPSS 的启动 (1)在 windows[开始]→[程序]→[PASW],在它的次级菜单中单击“SPSS for Windows”即可启动 SPSS 软件,进入 SPSS for Windows 对话框,如图,图所示。 图 SPSS 启动

spss软件操作步骤

1、在spss中打开你要处理的数据,在菜单栏上执行:analyse-compare means--one-way anova,打开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2、在这个对话框中,将因变量放到dependent list中,将自变量放到factor中,这个 研究中有两个因变量,所以把两个因变量都放到上面的列表里。 3、点击post hoc,打开一个对话框,设置事后检验的方法。 4、在这个对话框中,我们在上面的方差齐性的方法中选择tukey和REGWQ,在方差

不齐性的方法中选择dunnetts,点击continue继续。 5、回到了anova的对话框,点击options按钮,设置要输出的基本结果。 6、这里选择描述统计结果和方差齐性检验,点击continue按钮。

7、点击ok按钮,开始处理数据。 8、我们看到的结果中,第一个输出的表格就是描述统计,从这个表格里我们可以看到 均值和标准差,在研究报告中,通常要报告这两个参数。

9、接着看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性的话是不能够用方差齐性的方法来检验的,还好, 这里显示,显著性都没有达到最小值0.05,所以是不显著的,这证明方差是齐性的 。 10、接着看单因素方差分析表,反应时sig值不显著,而错误率达到了显著的水平,这 说明实验处理对错误率产生了影响,但是对反应时没有影响。 11、接着看事后检验,因为反应时是没有显著差异的,所以就不必再看反应时的事后检 验,直接看错误率的事后检验,从图中标注的红色方框可以看到,第一组和二三组都有显著的差异,而第二组和第三组没有显著差异。关于dunnet方法,它适合在方差不齐性的时候使用,因为方差齐性,不必去看这个方法的检验结果了。

SPSS操作实验作业1(附答案)

SPSS操作实验 (作业1) 作为华夏儿女都曾为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骄傲过,作为时代青年都曾为中国所饱受的欺压而愤慨过,因为我们多是炎黄子孙。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华夏文明究竟知道多少呢 某研究机构对大学电气、管理、电信、外语、人文几个学院的同学进行了调查,各个学院发放问卷数参照各个学院的人数比例,总共发放问卷25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调查问卷设置了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题目,如“佛教的来源是什么”、“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等。调查问卷给出了每位调查者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总得分,同时也列出了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年级等数据信息。请利用这些资料,分析以下问题。 问题一: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得分,并按了解程度对得分进行合理的分类。 问题二:研究获得文化来源对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程度是否存在影响。 要求: 直接导出查看器文件为.doc后打印(导出后不得修改) 对分析结果进行说明,另附(手写、打印均可)。 于作业布置后,1周内上交 本次作业计入期末成绩

答案 问题一 操作过程 1.打开数据文件作业。同时单击数据浏览窗口的【变量视图】按钮,检查各个 变量的数据结构定义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修改调整。 2.选择菜单栏中的【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命令,弹出【频率】对 话框。在此对话框左侧的候选变量列表框中选择“X9”变量,将其添加至【变量】列表框中,表示它是进行频数分析的变量。 3.单击【统计量】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割点相等组】文本框中键入数字 “5”,输出第20%、40%、60%和80%百分位数,即将数据按照题目要求分为等间隔的五类。接着,勾选【标准差】、【均值】等选项,表示输出了解程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量。再单击【继续】按钮,返回【频率】对话框。

SPSS使用说明

SPSS25.0新功能介绍: 1、高级统计模块中贝叶斯统计 执行新的贝叶斯统计函数,包括回归、方差分析和t检验。 贝叶斯统计数据正变得非常流行,因为它绕过了标准统计数据带来的许多误解。贝叶斯没有使用p值拒绝或不拒绝零假设,而是对参数设置了不确定性,并从所观察到的数据中获取所有相关信息。我们对贝叶斯统计数据的方法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的贝叶斯程序和我们的标准统计测试一样容易运行。只需几次点击,你就可以运行线性回归,ANOVA,一个样本,pair - sample,独立样本t检验,二项比例推理,泊松分布分析,Pairwise Pearson相关,和log线性模型来测试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 新图表模板,可实现word等微软家族中编辑 这个新功能,通俗的说,就是SPSS输出的图表,你可以不用在原始的输出界面进行编辑修改,可以直接保存到word等里面,在进行修改。想想都比较高大上! 建造现代化、吸引人的、详细的图表从来都不容易。 你可以把大多数图表复制成微软的图形对象,这样你就可以在Microsoft Word、PowerPoint 或Excel中编辑标题、颜色、样式,甚至图表类型。 另外,SPSS还提供了图表构建器,也就是图表的模板,可以选择模板点击创建发布质量图表。 还可以在构建图表时指定图表颜色、标题和模板。而且,默认的模板即使没有修改,也确保了一个漂亮的图表。 在SPSS的图表从来都不是这么容易的。所有这些图表功能都在基本版本中找到。 将高级统计分析扩展到混合、genlin混合、GLM和UNIANOVA。 新版软件增加了最受欢迎的高级统计功能的大部分增强功能。在混合线性模型(混合)和广义

spss期末作业

吉林财经大学 《SPSS统计软件分析》作业(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0806班 学生姓名王瑞霞 学号1403080616

1、对未分组资料频数分析 从中国统计局中获得从11月21日至30日国内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以该数据为例为例,进行频数分析。 首先输入数据: 选择Analyze中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打开Frequencies对话框;将需处理的变量键入变量框中

单击Statistics…按钮统计量子对话框12指标,选中所需要计算的指标: 单击Charts …按钮,选择需绘制的统计图: 单击OK按钮开始运行,运行结果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数据中缺失值为0,花生油的平均价格104.84是最高的,而巴氏牛奶的平均价格1.81最低,全部食品平均价格的平均数为16.5327,标准差为22.4668,各种食品的平均价格差距较大。

条形图、饼形图以及直方图是用不同的图形表示方法来说明数据的指标,其实质是一样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价格在0—22元之间的食品是最多的,20—40元之间的食品数次之,接下来是40—60元之间的食品,不存在平均价格在60—100之间的食品。 2、以食品平均价格为依据对数据进行分组并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 Transform —Recode—Into same V ariables ,将要分组的变量放入Numeric 栏中,单击Old and new V alues分组:

分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到数据编辑窗,定义变量的V alue labels : 再对食品平均价格进行频数分析,分析结果如下截图所示

SPSS简明教程(绝对受用)

第一章SPSS概览--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1.1.2 定义变量 1.1.3 输入数据 1.1.4 保存数据 1.2 数据的预分析 1.2.1 数据的简单描述 1.2.2 绘制直方图 1.3 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1.4 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4.1 保存文件 1.4.2 导出分析结果 希望了解SPSS 10.0版具体情况的朋友请参见本网站的SPSS 10.0版抢鲜报道。 例1.1 某克山病区测得11例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人的血磷值(mmol/L)如下, 问该地急性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不同(卫统第三版例4.8)? 患者: 0.84 1.05 1.20 1.20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 健康人: 0.54 0.64 0.64 0.75 0.76 0.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 解题流程如下:

1.将数据输入SPSS,并存盘以防断电。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 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下面就按这几步依次讲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当打开SPSS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界面如下: 请将鼠标在上图中的各处停留,很快就会弹出相应部位的名称。 请注意窗口顶部显示为“SPSS for Windows Data Editor”,表明现在所看到的是SPSS的数据管理窗口。这是一个典型的Windows软件界面,有菜单栏、

SPSS调查报告 - 期末作业

---------------------------------------------装--------------------------------- --------- 订 -----------------------------------------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 广 东 财 经 大 学 答 题 纸(格式二) 课程 数据处理技术与SPSS 20 15 -20 16 学年第 1 学期 成绩 评阅人 评语: ========================================== (题目)关于本部学生对收费代课现象支持度的调查报告 (正文) 一、调查背景 如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屡见不鲜,随之衍生了“收费代课”的现象。据了解,在全国近百所高校中,存在“收费代课”现象的高校居然有一半之多。当“收费代课”现象衍变成了一种行业,成为有领导、有组织、有规模、有纪律的机构,不仅仅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更应引起校方对教育方式的深刻反思。“有偿代课”作为一种不正常的校园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土壤,其原因有多方面,值得让人对当前大学教育深思。在“收费代课”现象蔚然成风之时,我们学校的学生们也加入了这支大队伍。对于这样的一种收费代课的行为,同学们褒贬不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然而,这种行为经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无疑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引发我们的深思,形成一定的判别能力与认知能力。

二、调查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广东财经大学本部学生选择收费代课的原因,以及对本专业学习、实习实践的认知程度,是否支持放弃学习去实习或者做自己的事情,是否支持收费代课。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揭露出的一些情况,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权衡学习与实习的利弊,更加理性地对待收费代课的行为,做出对自己正确合适的选择;另一方面,引起学校对这种收费代课现象的重视,给学校提一些建议,希望学校采取一些措施改善这种不良校风。 三、调查方法 从可行性角度出发,本次调查采用非概率随机抽样的街头拦截法,集中对象为本部大三大四的同学,以自愿形式对本部同学分发调查问卷,总共发出80份问卷,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收集问卷之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最后把结论整理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频数分析、多选项分析、交叉列联表行列变量间关系的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四、描述统计 1、对样本性别作频数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次填写问卷的女生较多,占了样本的66.3%,这与我们学校男女比例不均衡有很大的关系,样本的男女比例不相等,也可以较好地接近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我们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2、对样本年级作频数分析 从上表可知,参加问卷调查的大三大四学生比例明显比较高,这与一开始我们预期相符,样本中大三大四学生所占比例较多,有利于我们得到更为有针对性的结论。

SPSS期末大作业-完整版

第1题:基本统计分析1 分析:本题要求随机选取80%的样本,因而需要选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此选择随机抽样中的近似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其基本操作步骤如下:数据→选择个案→随机个案样本→大约(A)80 所有个案的%。 1、基本思路: (1)由于存款金额为定距型变量,直接采用频数分析不利于对其分布形态的把握,因而采用数据分组,先对数据进行分组再编制频数分布表。此处分为少于500元,500~2000元,2000~3500元,3500~5000元,5000元以上五组。分组后进行频数分析并绘制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2)进行数据拆分,并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段储户的一次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数,并通过四分位数比较其分布上的差异。 操作步骤: (1)数据分组:【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然后选择存取款金额到【数字变量→输出变量(V)】框中。在【名称(N)】中输入“存取款金额1”,单击【更改(H)】按钮;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进行分组区间定义。 存取款金额1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1.00 82 34.6 34.6 34.6 2.00 76 32.1 32.1 66.7 3.00 10 4.2 4.2 70.9 4.00 22 9.3 9.3 80.2 5.00 47 19.8 19.8 100.0 合计237 100.0 100.0 (2)【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分组”变量到【变量(V)】框中;单击【图标(C)】按钮,选择【直方图】和【在直方图上显示正态曲线】;选中【显示频率表格】,确定。

(3)【数据→拆分文件】,选择“年龄”变量到【分组方式】框中,选中【比较组】和【按分组变量排序文件】,确定;【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框中,单击【统计量】按钮,选择【四分位数】→继续→确定。 统计量 存(取)款金额 20岁以下 N 有效 1 缺失 0 百分位数 25 50.00 50 50.00 75 50.00 20~35岁 N 有效 131 缺失 0 百分位数 25 500.00 50 1000.00 75 5000.00 35~50岁 N 有效 73 缺失 0 百分位数 25 500.00 50 1000.00 75 4500.00 50岁以上 N 有效 32 缺失 0 百分位数 25 525.00 50 1000.00 75 2000.00 结果及结果描述: 频数分布表表明,有一半以上的人的一次存取款金额少于2000元,且有34.6%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少于500元,19.8%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多于5000元,下图为相应的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spss软件分析方法概述

SPSS 回顾: 1描述性统计分析 1.1基本描述性统计量的概念 (1)操作步骤: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Descriptives (2)概念 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求和 离散趋势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极差、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误差 分布形态的统计量:偏度、峰度 1.2频数分析 (1)操作步骤:Analyze → 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 (2)概念 频数(Frenquency):变量值落在某个区间或者某个取值点的个数。 百分比(Percent):各频数占总样本数的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Valid Percent):各频数占有效样本数的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Cumulative Percent):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的结果,最终取值是100。1.3探索性分析 (1)操作步骤:Analyze → 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

(2)看得懂以下图形:箱图、茎叶图、QQ图 特别注意:以下内容都与假设检验有关。 不同的检验有不同的零假设,但基本上对检验结果的判断都遵循以下判别规则,不再赘述。 (1)如果相伴概率值(P值或Sig.值)小于或等于显著性水平α,则拒绝H0。 (2)相伴概率值(P值或Sig.值)大于显著性水平α,则接受H0。 (3)相伴概率值在spss运行结果中查找。显著性水平可由用户自行设定,如没有特别要求可取默认值。2两总体均值比较 2.1单样本T检验 (1)基本原理:检验样本均值与已知总体均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2)操作步骤:Analyze→Compare Means→One Sample T Test (3)原假设H0:样本均值和总体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关键结果标题和统计量:One Sample Test表和其中的t统计量和sig值。 2.2独立样本T检验 (1)基本原理:检验两个独立正态样本的总体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应用的条件:两个样本相互独立且满足正态分布,样本数量可以不同 (3)操作步骤:Analyze → Compare Means→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 (4)原假设H0:两个独立样本的总体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

spss统计软件期末课程考试题

《SPSS统计软件》课程作业 要求:数据计算题要求注明选用的统计分析模块和输出结果;并解释结果的意义。完成后将作业电子稿发送至 1. 某单位对100名女生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数据如下: 计算样本均值、中位数、方差、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偏度和峰度,并给出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解: 描述 统计量标准误 血清总蛋白含量均值.39389 均值的95% 置信区间下限 上限 5% 修整均值 中值 方差

标准差 极小值 极大值 范围 四分位距 偏度.054.241 峰度.037.478 样本均值为:;中位数为:;方差为:;标准差为:;最大值为:;最小值为:;极差为:;偏度为:;峰度为:;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为:【,】。 2. 绘出习题1所给数据的直方图、盒形图和QQ图,并判断该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解:

正态性检验 Kolmogorov-Smirnov a Shapiro-Wilk 统计量 df Sig. 统计量 df Sig. 血清总蛋白含量 .073 100 .200* .990 100 .671 a. Lilliefors 显着水平修正 *. 这是真实显着水平的下限。 表中显示了正态性检验结果,包括统计量、自由度及显着性水平,以K-S 方法的自由度sig.=,明显大于,故应接受原假设,认为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3. 正常男子血小板计数均值为9 22510/L , 今测得20名男性油漆工作者的血小板计数值(单位:9 10/L )如下: 220 188 162 230 145 160 238 188 247 113 126 245 164 231 256 183 190 158 224 175 问油漆工人的血小板计数与正常成年男子有无异常

SPSS使用方法

SPSS使用方法: 1、录入数据 A.在变量视图设变量名称(一般建议用a/b/c等,变量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名称可用x0,x1,x2;y0,y1,y2等),并改相应的标签和值。 B.在数据视图输入数据(除了变量总分及其各因子分) 2、数据整理 A. 反向计分:转换----重新编码为相同变量----选择需反向计分 的题目转入变量窗口----旧值和新值----接下来就该会了 B. 计算变量总分及其各因子分:转换----计算变量----目标变量 (输入所计算因子分的名称,如x1),右边函数组中找统计量----在下面的方框里选sum----转入上面的方框----在括号里写所要计算的因子所包括的题目名称,如b1,中间用英文逗号隔开----确定---确定(先算各因子分,再算总分) 3、各变量的总体状况:用单样本T检验 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将所需要的因子分和总分分别转入检验变量窗口----检验值为所检验因子的常模值或中间值(意义就是比较我们所测变量的实际值与理论值或中间值谁大谁小,差异是否显著,如果实际值显著高于理论值或中间值,则可认为所测变量的总体水平比较高) 4、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各变量的差异检验 A.如果人口学变量为两个维度(如性别),可用独立样本T检验: 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变量为变量总分及

其各因子分,分组变量为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定义组写0,1或1,2,(根据性别变量所赋的值)。 B.若人口学变量为两个以上维度(如年级),可用单因素方差分 析: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ANOVA----因变量为检验变量,因子为年级----在选项中选择描述性 5、相关分析 分析----相关----双变量----将需要做相关的两个变量的所有因子和总分都转入变量窗口----确定 6、回归分析 我也不会。。。 注:对于所计算的结果要有取舍,可借鉴相关硕士论文。 麻烦点的是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在独立样本检验下面的表中,先看F后面的Sig,若其大于0.05,则选择第一栏的t和sig(双侧),即方差相等;若其小于等于0.05,则选择第二栏的t和sig(双侧),即方差不相等。

SPSS数理统计软件与应用作业

《统计软件及应用》课程论文

我国区域农业经济聚类分析 一、提出问题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问题的本质及其重大意义。农业是国之根本,它的发展关系到其他两大产业的繁荣与否。与此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基础地位日渐薄弱。然而,在强劲的GDP增速背后,农民的收入水平却提高不够。由于受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方式很是不同。对区域农业进行聚类分析对针对性的制定区域农业发展战略政策有很强的指导性。 二、数据收集 为了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进行聚类分析,这里选择与区域农业发展相关的11个评价指标,它们分别代表农业发展的总量方面,水利设施、除涝面积方面,家庭土地经营方面。具体而言,总量方面包括地区生产总值x1(亿元),农业生产总值x2(亿元);水利设施、除涝面积方面包括水库数x3 座),水库总容量x4(亿立方米),除涝面积x5(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x6(百万元)四项;家庭土地经营方面包括经营耕地面积x7(亩/人),经营山地面积x8(亩/人),园地面积x9(亩/人)、牧草地面积x10(亩/人)、养殖水面面积x11(亩/人)五项。 这些指标中国统计年鉴上取得,其原始数据如表1 。 表1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原始数据 地区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北京14113. 58 124.36 82 93.8716 149.77 542.8 0.5335 0.061 0.140 6 0.053 9 天津9224.4 6 145.58 28 26.21342 9 377.22 46.43 1.4862 0.006 5 0.024 8 0.037 河北20394. 26 2562.8 1 1066 161.3647 2 1648.6 4 6290.31 1.981 0.118 1 0.079 4 山西9200.8 6 554.48 733 57.53152 6 89.13 5352.495 2.4314 0.034 8 0.200 7 0.0079 内蒙古11672 1095.2 8 497 167.891 277 10897.47 9.6537 0.232 2 0.021 9 126.75 57 辽宁18457. 27 1631.0 8 951 359.2693 6 985.25 3 6333.716 3.4984 0.197 4 0.084 7 0.039 6 吉林8667.5 8 1050.1 5 1643 320.3943 17 1021.4 3586.565 7.7491 0.135 7 0.020 1 黑龙江10368. 6 1302.9 913 178.7056 3334.9 4690.5 11.678 1 0.009 5 0.005 3 0.0217 上海17165. 98 114.15 55.35 0.2826 0.046 5 0.052 9 江苏41425. 48 2540.1 910 189.1796 59 2802.5 06 1052.269 1 1.1232 0.008 9 0.017 8 0.142 8 浙江27722. 31 1360.5 6 4217 398.0666 96 496.71 2431.64 0.6027 0.425 5 0.152 3 0.059 安徽12359. 33 1729.0 2 4819 326.5100 56 2269.0 5 2136.082 1.8662 0.336 7 0.048 1 0.107 2 福建14737. 12 1363.6 7 3225 185.3876 2 129.58 3 1470.802 6 0.8831 1.235 9 0.290 3 0.089 3 江西9451.2 6 1206.9 8 9809 293.7193 72 375.71 5 4514.041 62 1.6078 1.047 9 0.064 7 0.049 2 山东39169. 92 3588.2 8 6291 227.6167 92 2651.8 4651.521 1.5554 0.042 7 0.101 7 0.014 2 河南23092. 36 3258.0 9 2352 402.2094 67 1958.9 7 4428.695 1.68 0.023 8 0.034 0.007 5 湖北15967. 61 2147 5848 992.1486 1219.1 71 4666.472 1.6932 0.668 8 0.053 4 0.127 5 湖南16037. 96 2325.5 1209 2 402.29 3 486.3 4 2898.99 5 1.2504 0.531 2 0.074 4 0.0259 0.056 7 广东46013. 06 2286.9 8 7437 429.0038 88 514.49 1378.454 0.6475 0.308 8 0.117 2 0.069 7 广西9569.8 5 1675.0 6 4367 378.4462 97 209.57 2 1873.769 3 1.4335 0.641 1 0.142 9 0.0331 0.022 2 海南2064.5 539.83 996 100.0175 17.513 32.726 1.2842 0.818 7 0.577 3 0.024 5 重庆7925.5 8 685.38 2840 74.06409 3 2312.33 1.1854 0.343 9 0.066 1 0.005 0.019 2 四川17185. 48 2482.8 9 6759 214.9343 93.98 6329.638 1.0835 0.264 5 0.048 2 0.025 8

SPSS基本操作步骤详解

SPSS基本操作步骤详解 本文采用SPSS21.0版本,其它版本操作步骤大体相同 一、基本步骤 (一)检查数据 在进行项目分析或统计分析之前,要检核输入的数据文件有无错误,即检核missing。 例,“XX量表”采用Likert scale五点量表式填答,每个题项的数据只有五个水平:1,2,3,4,5。 1.执行次数分布表的程序 Analyze(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描述统计)→将题项变量【例,a1—a10】键入至Variables(变量)框中→Frequencies(频率)→Statistics(统计量)→Minimum (最小值)、Maximum(最大值)→Continue(继续)→OK(确定) 2.执行描述统计量的程序 Analyze(分析)→(描述统计)→将题项变量【例,a1—a10】键入至Variables(变量)框中→Descriptives(描述)→Options(选项)→Minimum(最小值)、Maximum(最大值)【此处一般为默认状态即可】→Continue(继续)→OK(确定) (二)反项计分 若是分析的预试量表中没有反向题,则此操作步骤可以省略; 量表或问卷题中如果有反向题,则在进行题项加总之前将反向题反向计分,否则测量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刚好相反。 例,“XX量表”采用Likert scale五点量表式填答,反向题重向编码计分:1→5,2→4,3→3【可不写】,4→2,5→1。 Transform(转换)→Recode into same Variables(重新编码为相同变量)→将要反向的题目键入至Variables(变量)框中【例,a1,a3,a5】→Old and new values(旧值和新值)→在左边Old value—value中键入1,在右边New value—value中键入5,Add (添加)→……依次进行此步骤……在左边Old value—value中键入5,在右边New value —value中键入1,Add(添加)→Continue(继续)→OK(确定)【注意不同量表计分方式不同,因而反向编码计分也不同,常见的有四点量表、五点量表和六点量表等】 (三)题项加总 量表题项加总的目的在于便于进行观察值得高低分组。 例,“XX量表”采用Likert scale五点量表式填答,题项为:a1,a2……a10,记总分为:az。 Transform(转换)→Computer Variable(计算变量)→在左边Target Variable(目标变量)中键入az,在右边Numeric Expression(数字表达式)中键入a1+a2+……+a1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