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流系统建模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实验报告

物流仿真系统Flexsim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一

1.题目要求:

在第一个模型中将研究3种产品离开一个生产线进行检验的过程。有3种不同产品类型的临时实体将按照正态分布间隔到达。临时实体的类型1,2,3之间均匀分布。当临时实体到达时,它们将进入暂存区并等待检验。有三个检验台用来检验。检验后的临时实体放到输送机上。在输送机终端再被送到吸收器中,从而推出模型。数据:发生器到达速率:正态分布normal(20,2)s;暂存区最大容量:25个临时实体;检验时间:指数分布exponential(0,30)s;输送机速度:1m/s。

2.操作步骤:

步骤1:从库里拖出一个发生器放到正投影视图中。

步骤2:把其余的实体拖到正投影视图视窗中。

步骤3:连接端口,根据临时实体的路径连接端口。

步骤4:指定到达速率,双击发生器键打开其参数视窗,设定到达时间间隔为normal(20,2)。

步骤5:设定临时实体类型和颜色。首先,需要设定暂存区最多可容纳25个临时实体的容量。其次,设定临时实体流选项,将类型1的实体发送到处理器1,类型2的实体发送到处理器2,依此类推。

步骤6:设定暂存区容量,双击暂存区打开暂存区参数视窗改变最大的容量为25。

步骤7:为暂存区指定临时实体流选项。在参数视窗选择临时实体流分页来为暂存区指定流程。

步骤8:为处理器指定操作时间,形状参数(scale value)改为30,对其它的处理器重复上述过程。

步骤9:重置模型。

步骤10:运行模型。

3.实验过程截图:

模型1最后建模结果

模型1 Perspective model view

模型1最后运行结果

4.模型设计分析:

暂存区停留时间图表

模型1的运行总结报告

模型1一共运行50000s,由该模型的运行结果分析可知,该模型中各实体的设置都较为合理,暂存区中货物的停留时间也比较短,模型可行。

二、实验二

1.题目要求:

一组操作员来为模型中临时实体的检验流程进行预置操作。检验工作需要两个操作员之一进行预置。预置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检验了,无需操作员在场操作。操作员还必须在预置开始前将临时实体搬运到检验地点。检验完成后,临时实体转移到输送机上,无需操作员协助。数据:检测器的预置时间:为常数值,10s;产品搬运:操作员从暂存区到检测器,叉车从输送机到末端的暂存区到吸收器。输送机暂存区:容量为10。

2.操作步骤:

步骤1:装载模型1。

步骤2:向模型中添加一个分配器和两个操作员。

步骤3:连接中间和输入、输出端口。

步骤4:编辑暂存区临时实体流设置使用操作员。

步骤5:保存模型,测试运行。

步骤6:为检测器的预置时刻配置操作员,按住键盘“S”键点击分配器拖到检测器释放。在“预置时间”下拉菜单中选择“Constant Value(常数值)”选项,然后按键来打开代码模板视窗,将时间改为10。选择“使用操作员进行预置”旁的复选框,预置所需的操作员数量为1,“选取操作员”的被选内容应设置为中间端口1。

步骤7:断开输送机到吸收器的端口间连接,按住键盘“Q”键点击输送机拖动至吸收器。按住“A”键点击每个输送机拖动至暂存区。然后用同样的操作连接暂存区的输出端口至吸收器。

步骤8:添加运输机,从库中拖出一个叉车输送机放置到模型视窗中。添加叉车后,将暂存区的中间端口连接到此叉车。按住键盘“S”键点击暂存区拖动到叉车。

步骤9:调整暂存区的临时实体流参数来使用叉车,选择“临时实体流”分页并选中“使用运输机”复选框。暂存区的中间端口1已经被连接上,因此无须其它调整。点击“确认”按钮关闭视窗。

步骤10:运行模型。

三、实验过程截图:

模型2最后建模结果

模型2 Perspective model view

模型2 最终运行结果

4.模型设计分析:

模型2 暂存区停留时间图表

模型2 最终运行总结报告

该模型一共运行50000s,由该模型的运行结果分析可知,暂存区的货物有积压,停留时间过长,分析原因可能有操作员问题或检验器设备的效率问题,所以可以增加操作员或者更换设备,模型可以进一步进行优化。

三、实验二提高内容:

1.题目要求:

添加一个三维曲线图来显示暂存区的当前数量;添加一个三维柱状图来显示暂存区的等待时间;添加一个三维饼状图来显示每个操作员的状态分布;添加一个三维可视化文本来显示输送机暂存区的平均等待时间;安排曲线图、图表、文本的位置以取得最好的视觉效果。

2.操作步骤:

步骤1:装载模型2。

步骤2:找到菜单选项“文件>另存为”将模型用一个新名称保存。在开始进行修改前,确保已经采用菜单选项“统计 >统计收集>所有实体打开”为所有的实体打开了统计收集选项。

步骤3:添加一个记录器来显示暂存区的当前数量,在记录器实体上双击打开它的参数视窗。按下数据捕捉设置按钮。在数据类型域段中,选择“标准数据”选项。然后在实体名称域段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那个暂存区。在“选择捕捉数据”域段中,选择“当前数量”,点击“向前”按钮。

步骤4:设定记录器的显示选项,在记录器视窗上选择显示选项按钮在“图形名称”域段中,键入名称“Queue Content Graph”这是一个用户定义的域段,用来定义图形的标题。可以在这里键入任意想要的名称。完成后按完成按钮。

步骤5:调整图形的视景属性,将“Z”(位置)改为7.80,将“RX”(X转角)改为90。这将会把图表旋转直立起来,而设定的高度将图表的底部处于地板上。

步骤6:添加一个记录器来显示暂存区的停留时间柱状图,将记录器放在紧挨着当前数量曲线图的右边,旋转图形,改变高度位置。然后重置并运行。

步骤7:为每个操作员添加一个状态饼图

步骤8:给模型添加3D文本,拖出一个可视化工具实体到模型中,并放置到输送机暂存区旁边。在视景显示中选择“文本”选项,在文本显示下拉菜单中选择“Display Avg StayTime”选项。然后选择代表模板按钮来改变显示的文本,改为“The average staytime of the Conveyor Queue is:”。按住键盘上的“S”键并点击可视化工具拖动到输送机暂存区的操作来实现,在属性视窗中,用“RX”域段将文本旋转90度。

步骤9:重置、保存和运行。

3.操作过程截图:

模型2(提升)最终建模结果

模型2(提升) Perspective model view

模型2(提升)最终运行结果

4.模型设计分析:

模型2(提升)暂存区停留时间图表

模型2 (提升)最终运行总结报告

模型2(提升)一共运行50000s,由该模型的运行结果分析可知,该模型中各实体的设置都较为合理,暂存区中货物的停留时间也比较短,模型可行。

四、实验三

1.题目要求:

在模型三中将用三个货架代替吸收器,用来存储装运前的临时实体,需要改变输送机1和3的物理布局,使他们的末端弯曲以接近暂存区。采用一个全局表作为参考,所有实体类型1的临时实体都送到货架2,所有试题类型2的临时实体都送到货架3,所有实体类型3的临时实体都送到货架1。采用网络节点实体,可以为一个叉车建立一个路径网络,当它从输送机暂存区往货架运输临时实体时用此路径网络。还要用实验控制器设定多次运行仿真来显示统计差异,并计算关键绩效指标的置信区间。

2.操作步骤:

步骤1:装载模型2。

步骤2:重新配置输送机1和3的布局,使用输送机1和3的参数视窗中的布局分页,改变其布局,使输送机在末端有一个弧段,将临时实体输送到离输送机暂存区更近的位置去。至少需要添加一个附加的弧段来实现此目的。

步骤3:删除吸收器,为模型添加货架做准备,先要把模型2中的最后的吸收器删除。选中吸收器,使它成为黄色高亮显示,并按键盘上的“ Delete”键即可将其删除。

步骤4:给模型添加3个货架,在库中选择货架实体,往模型中拖放3个货架。模型中放入货架后,创建从输送机暂存区到每个货架的端口连接,方法是按住“ A”键然后从这个暂存区到每个货架进行点击拖动操作。

步骤5:设定用来安排临时实体从暂存区到货架的路径的全局表。在工具栏中选择全局表按钮。打开全局建模工具视窗后,按全局表旁边的按钮,选择按钮来设定此表,在全局表参数视窗中,将表的名称改为“rout”,设定此表有3行1列,然后点击应用按钮,选择视窗底部的确认按钮。

步骤6:调整输送机暂存区上的“送往端口”选项,在输送机暂存区上双击打开其产生视窗。选择临时实体流分页,在“送往端口”下拉菜单中,选择“By Lookup Table”选项。选择了查表选项后,选择代码模板按钮。编辑模板来使用叫做“rout”的表。

步骤7:重置、保存和运行。到现在为止,最好编译、重置、保存一下模型,然后运行模型来验证对模型的改动。模型应该显示用叉车往货架中搬运临时实体,送往的货架的选择基于在全局表中定义的实体类型。

步骤8:为叉车添加网络节点来为叉车开发一条路径。在输送机暂存区和每个货架旁边拖放添加网络节点。这些节点将在模型中成为捡取点和放下点。按住“A”键在每个网络节点之间点击拖动一条连线,可以将这些网络节点彼此连接起来。建立连接后将会显示一条绿色的连线。现在,给输送机暂存区连接一个节点,并给3个货架的每一个都连接一个节点。此连接也是用按住键盘“A”键然后在网络节点和实体之间点击拖动一条连线的方式来实现。正确建立了连接后将显示一条细蓝线。最后一步是将叉车连接到节点网络上。按住键盘“A”键然后在叉车到一个网络节点之间进行点击拖动操作可以实现连接。建立连接后将显示一条红色的连线。所选择的连接到叉车的那个节点将成为每次重置和运行模型时叉车的起始位置。

步骤9:重置、保存并运行模型。

3、操作过程截图:

模型3 最终建模结果

模型3 Perspective model view

4.模型设计分析:

模型3 暂存区停留时间图表

模型3 最终运行结果总结报告

模型3一共运行50000s,由运行结果分析可知,该模型中暂存区和输送机存在货物积压,货物停留时间过长,原因可能是操作员人数不够或者检验器效率不高,可以增加操作员的数量或者更换设备,模型可以进一步优化。

五、考试题

1.题目要求:

一自动化立体仓库存放两种货物,货物到达的时间间隔服从exponential(0,60,1),对于入库的货物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器的预置时

刻需要配置操作员,预置时间为20s,三种产品的检测时间是介于160~180s之

间的均匀分布,检测合格的货物分类入库存放,检测不合格的货物退回供应商,A产品的合格率为95%,B产品的合格率为96%,不合格货物每10个进行打包后退回。仿真系统一天8小时的运行状况。

2.操作步骤:

步骤1:建立一个模型,定义实体参数。发生器参数,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类型的货物,货物到达时间间隔服从exponential(0,60,1)分布,按类型送到检验器。检测器的预置时刻需要配置操作员,预置时间为20s,三种产品的检测时间是介于160~180s之间的均匀分布。暂存区最大存量30个,使用搬运设备,其他为默认参数。

步骤2:定义传输系统,定义各段传送带参数,为默认。对传送带进行空间布置,见仿真模型。

步骤3:定义系统的按货物类型进行分拣的逻辑流程,发生器产生两种类型的货物,放到暂存区,然后按类型搬运到输送机上,经检验器检验,合格的放到第二个暂存区,之后按类型输送到货架上。不合格的放在输送机上,打包后进入吸收器。

步骤4:运行调整模型,直到模型按照实际系统流程正确运行

步骤5:运行模型,得到数据和图表等多种结果,运行一天8个小时的结果,共28800秒。

3.操作过程截图:

考试题最终建模结果

考试题 Perspective model view

考试题最终运行结果

4.模型设计分析:

考试题暂存区停留时间图表

考试题最终运行结果总结报告

考试题模型一共运行28800s,由该模型的运行结果分析可知,该模型中暂存区和输送机上存在货物积压,停留时间过长,原因可能是操作员人数不够或者

检验器效率过低,可以增加操作员的人数或者更换设备,模型可以进行优化。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专业年级2011级物流工程指导教师张莹莹 小组成员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物流工程系 2014年9 月12 日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项目分 值 优秀 (100>x≥90) 良好 (90>x≥80) 中等 (80>x≥ 70) 及格 (70>x≥60) 不及格 (x<60) 评 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 学习态度15 学习态度认 真,科学作风 严谨,严格保 证设计时间并 按任务书中规 定的进度开展 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比较 认真,科学作 风良好,能按 期圆满完成任 务书规定的任 务 学习态度 尚好,遵守 组织纪律, 基本保证 设计时间, 按期完成 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尚 可,能遵守组 织纪律,能按 期完成任务 学习马虎, 纪律涣散, 工作作风 不严谨,不 能保证设 计时间和 进度 技术水平 与实际能力25 设计合理、理 论分析与计算 正确,实验数 据准确,有很 强的实际动手 能力、经济分 析能力和计算 机应用能力, 文献查阅能力 强、引用合理、 调查调研非常 合理、可信 设计合理、理 论分析与计算 正确,实验数 据比较准确, 有较强的实际 动手能力、经 济分析能力和 计算机应用能 力,文献引用、 调查调研比较 合理、可信 设计合理, 理论分析 与计算基 本正确,实 验数据比 较准确,有 一定的实 际动手能 力,主要文 献引用、调 查调研比 较可信 设计基本合 理,理论分析 与计算无大 错,实验数据 无大错 设计不合 理,理论分 析与计算 有原则错 误,实验数 据不可靠, 实际动手 能力差,文 献引用、调 查调研有 较大的问 题 创新10 有重大改进或 独特见解,有 一定实用价值 有较大改进或 新颖的见解, 实用性尚可 有一定改 进或新的 见解 有一定见解观念陈旧 论文(计算 书、图纸)撰写质量50 结构严谨,逻 辑性强,层次 清晰,语言准 确,文字流畅, 完全符合规范 化要求,书写 工整或用计算 机打印成文; 图纸非常工 整、清晰 结构合理,符 合逻辑,文章 层次分明,语 言准确,文字 流畅,符合规 范化要求,书 写工整或用计 算机打印成 文;图纸工整、 清晰 结构合理, 层次较为 分明,文理 通顺,基本 达到规范 化要求,书 写比较工 整;图纸比 较工整、清 晰 结构基本合 理,逻辑基本 清楚,文字尚 通顺,勉强达 到规范化要 求;图纸比较 工整 内容空泛, 结构混乱, 文字表达 不清,错别 字较多,达 不到规范 化要求;图 纸不工整 或不清晰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电子科大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考核成绩:实验地点:仿真指导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名称、目的、原理及方案2、经过整理的实验数据、曲线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以及得出的结论4、对指定问题的回答 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清楚、文字简洁、图表工整,并附原始记录,按时交任课老师评阅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负反馈电路的设计原理,各性能指标的测试原理。 2、加深理解负反馈对电路性能指标的影响。 3、掌握用正弦测试方法对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 1、负反馈放大器 所谓的反馈放大器就是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送入一个称为反馈网络的附加电路后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产生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与放大器原来的输入信号共同控制放大器的输入,这样就构成了反馈放大器。单环的理想反馈模型如下图所示,它是由理想基本放大器和理想反馈网络再加一个求和环节构成。 反馈信号是放大器的输入减弱成为负反馈,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输入增强成为正反馈。四种反馈类型分别为: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电压取样电流求和负反馈,电流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电流取样电流求和负反馈。 2、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其反馈类型累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 3.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引入负反馈会使放大器的增益降低。负反馈虽然牺牲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但它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指标,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有以下指标的改善。 可以扩展闭环增益的通频带 放大电路中存在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以及有源器件内部的极间电容,使得放大器存在有效放大信号的上下限频率。负反馈能降低和提高,从而扩张通频带。 电压求和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当 v一定,电压求和负反馈使净输入电压减小,从而使输入电流 s

物流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2.建立Process system 点击“process system”窗口中“process”—“new”,新建“Pread”、“Pinit”、“Pstore”“Pdock” 3.建立实体Load 首先建立第一个Load,单击Load,在其窗口下,单击“New”出现命名为“Lstock”,单击“Edit Graphic”,单击Place,将实体放在模型上,并对其的颜色、大小、位置等进行设置,单击Done回到刚才的画面,点击New Creation。同理创建Lfront, Lmiddle,Lback,LfrontBox,LmiddleBox,LbackBox… 4、建立队列Queues 单击Queues,在其窗口下,单击New,命名为Qstock,设置其数量和容量,然后单击Edit Graphic,单击Place,将Queues放在模型上,并且可以设置其的颜色、大小、位置等,其操作类似于实体。同样增加队列Qfront、Qmiddle、Qback… 第二步:绘制Path mover图 1、创建Path mover系统 Path mover系统是用来仿真车辆或者操作人员等沿着一定路径运动的系统。 打开system,新建一个Path mover系统,命名为“path1”。 2、绘制引导路径 引导路径是机车行走的路径,可以为单向,也可为双向。 (1)进入Pathmover编辑窗口,单击Single line,画出“path1”的所有引导路径。若要对路径进行编辑,可单击select选中相应的路径后点击Edit对它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2)绘制完所有引导路径后,需要对弯道进行连接。单击Filet,再在图上选中要连接的两条路径,可对弯道半径进行设置。重复该操作,直至所有的路径都连通为止。得到引导路径。 3、设置控制点 控制点是车辆拾取、释放实体的位置,或者车辆停留的位置;控制点限制路径上同时移动的车辆的数量;机车需声明下一个控制点才能离开当前点;控制点的容量决定路径上机车的数量。 点击Control Point,在引导路径上绘制控制点,分别命名。也可通过Select选中控制点,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验报告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验报告(二) 专业交通运输(航空物流方向) 学号130506208 姓名管泽军 二О一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一、实验名称 实验名称:物流运输线路 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时间:2016-2017学年第1学期第8周周日5-10节 实验地点:物流学院物流实验室 指导教师:王永刚 二、实验目的与任务 某家运输公司签订了一项运输合同,要把A市的一批货物运送到B市。该公司根据这两个城市之间可选择的行车路线的地图,绘制了公路网络(如下图所示)。请运用运筹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求出最短运输线路。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采用Dijkstra算法求解最优路线问题: 算法描述如下: 1)令arcs表示弧上的权值。若弧不存在,则置arcs为∞(在本程序中为MAXCOST)。S为已找到的从v出发的的终点的集合,初始状态为空集。那么,从v出发到图上其余各顶点可能达到的长度的初值为D=arcs[Locate Vex(G, vi )],vi∈V; 2)选择,使得D =Min{ D |vi∈V-S } ; 3)修改从v出发的到集合V-S中任一顶点vk的最短路径长度。 算法步骤如下: G={V,E} 1. 初始时令S={V0},T=V-S={其余顶点},T中顶点对应的距离值 若存在,d(V0,Vi)为弧上的权值 若不存在,d(V0,Vi)为∞ 2. 从T中选取一个与S中顶点有关联边且权值最小的顶点W,加入到S中 3. 对其余T中顶点的距离值进行修改:若加进W作中间顶点,从V0到Vi的距离值缩短,则修改此距离值 重复上述步骤2、3,直到S中包含所有顶点,即W=Vi为止

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Flexsim实验 学院: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专业班: 141803 姓名:龙振坤 学号: 14180325 2019年5月19日

一、实验目的 用flexsim模拟仓库分拣系统。 二、仿真实验内容(简要阐述仿真模型) 将五种不同货物通过分拣传送带分拣到五条传送带上,再由叉车将这五种货物分别运送到不同的货架之上。 三、仿真模型建模步骤 1、打开软件flexsim,并新建文件。 2、拉出所需要的离散实体: 发生器、暂存区、分拣传送带、传送带(5个)、叉车(3个)、货架(5个)。(如图) 3、设置分拣传送带、传送带、货架参数,并调整位置 分拣传送带布局:第一段平直,长度为5;第二段弯曲,角度为90°,半径为5;第三段平直,长度为20。传送带布局:长度为10。 货架布局:10层10列。

4、连接各个离散实体 将发生器与暂存区用“A”连接;暂存区与分拣传送带用“A”连接; 分拣传送带与传送带1、2、3、4、5分别用“A”连接; 传送带1、2、3、4、5与货架1、2、3、4、5分别用“A”连接; 传送带1、2与叉车1用“S”连接;传送带3、4与叉车2用“S”连接;传送带5与叉车3用“S”连接 5、设置各个离散实体的参数 发生器: 分拣传送带: 传送带:在临时实体流处勾选使用运输工具

6、运行文件 运行结果 四、课程体会及建议 课程体会: 作为flexsim软件的初学者,一开始在完成各种实例,熟悉各种操作的命令时确实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由于老师的耐心解答、同学的帮助、以及自己通过网络所寻求到的帮助,最终能够逐布掌握flexsim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以目前的眼光看来,flexsim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管理类模拟软件,这是我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的。对于我来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不仅让我了解并掌握了一种从新的软件、一种没有见过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我的一种工程思想的培养。在使用flexsim的过程中,深感整体性思想的重要性,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各个离散实体的配合,选择何种实体型,使用何种函数命令,构成怎样的连接,这些都是功能可以最终实现的关键。 课程建议: ①没有使用麦克,声音过小,中后排听课效率低;②投影设备老化,颜色浅,清晰度低,部分操作难以看清,尤其是在输入一些代码的时候;③版本存在差异,属性界面略有区别,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很难跟上老师的脚步,强烈建议以后将该课程改为在机房上课。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学号: 2220 姓名:刘娟 专业:教育技术学 实验三单级交流放大器(二) 一、实验目的 1. 深入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的方法。 3. 观察电路参数对失真的影响. 4. 学习毫伏表、示波器及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设备: — 1、实验台 2、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熟悉单管放大电路。 2、了解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固有失真的形成及波形。 3、掌握消除失真方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校准示波器,检查信号源。 按图3-1接线。 图3-1 1、测量电压参数,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调整RP2,使V C=Ec/2(取6~7伏),测试V B、V E、V b1的值,填入表3-1中。 ~ 表3-1 … 输入端接入f=1KHz、V i=20mV 的正弦信号。 分别测出电阻R1两端对地信 号电压V i 及V i ′按下式计算 出输入电阻R i : 测出负载电阻R L开路时的输出电压V∞,和接入R L(2K)时的输出电压V0 , 然后按下 式计算出输出电阻R ; 将测量数据及实验结果填入表3-2中。 V i (mV)Vi′(mV)R i ()V ∞ (V)V (V)R () 调整 R P2测量 V C (V)Ve(V)Vb(V)Vb1(V)

[ 输入信号不变,用示波器观察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V o 的波形并描画下来。 逐渐减小R P2的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在输出电压波形出现明显失真时,把失真的波形描画下来,并说明是哪种失真。( 如果R P2=0Ω后,仍不出现失真,可以加大输入信号V i ,或将R b1由100K Ω改为10K Ω,直到出现明显失真波形。) 逐渐增大R P2的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在输出电压波形出现明显失真时,把失真波形描画下来,并说明是哪种失真。如果R P2=1M 后,仍不出现失真,可以加大输入信号V i ,直到出现明显失真波形。 表 3-3 调节R P2使 输出电压波形不失 真且幅值 为最大(这 时的电压 放大倍数 最大), 测量此时 的静态工作点V c 、V B 、V b1和V O 。 表 3-4 ` 五、实验报告 1、分析输 入电阻 和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调节RP2,使Vc 的值在6-7V 之间,此时使用万用表。接入输入信号1khz 20mv 后,用示波器测试Vi 与Vi ’,记录数据。用公式计算出输入电阻的值。在接入负载RL 和不接入负载时分别用示波器测试Vo 的值,记录数据,用公式计算出输出电阻的值。 2、讨论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静态工作点过低,波形会出现截止失真,即负半轴出现失真;静态工作点过高,波形会出现饱和失真,即正半轴出现失真。 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 阻值 波 形 何种失真 正常 不失真 R P2减小 饱和失真 R P2增大 ? 截止失真 V b1 (V) V C (V) V B (V) V O (V)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f l e x s i m仿真 实验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目录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 输到分类输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 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 器检验合格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 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 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 暂存区上;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 材料都到达时,就可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normal(400,50)B:normal(400,50)C:uniform(500,100)D: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 装置将其推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 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 验器旁的暂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 B为96%,C的合格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 货物送至货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 为返回60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 区17,18,21容量为10; ⑦.分拣后A、C存放在同一货架,B、D同一货架,之后由 叉车送往合成器。合成器比例A/C : B/D : 包装物 = 1: 1 :4 整个流程图如下: 3.模型实体设计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姓名:李春立 20110402088 吴可为 201104020117 陈诗涵 201104020119 丘汇峰 201104020115

目录 一、企业简介 (2)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2) 1................................ 模型描述:2 2................................ 模型数据:3 3.............................. 模型实体设计4 4.................................. 概念模型4 三、仿真模型内容——Flexsim模型 (4) 1.................................. 建模步骤4 2.............................. 定义对象参数5 四、模型运行状态及结果分析 (7) 1.................................. 模型运行7 2................................ 结果分析:7 五、报告收获 (9)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 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

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输到分类输 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器检验合格 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 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 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暂存区上; 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材料都到达时,就可 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 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 normal(400,50) B: normal(400,50) C: uniform(500,100) D: 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装置将其推 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验器旁的暂 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B为96%,C的合格 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货物送至货 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为返回60 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区17,18,21容量为 10;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要点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 222014321092015 姓名:刘娟 专业:教育技术学

实验三单级交流放大器(二) 一、实验目的 1. 深入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的方法。 3. 观察电路参数对失真的影响. 4. 学习毫伏表、示波器及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设备: 1、实验台 2、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熟悉单管放大电路。 2、了解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固有失真的形成及波形。 3、掌握消除失真方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校准示波器,检查信号源。 ●按图3-1接线。 图3-1 1、测量电压参数,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调整RP2,使V C=Ec/2(取6~7伏),测试V B、V E、V b1的值,填入表3-1中。 表3-1 Array ●输入端接入f=1KHz、V i=20mV的正弦信号。 ●分别测出电阻R1两端对地信号电压V i及V i′按下式计算出输入电阻R i : ●测出负载电阻R L开路时的输出电压V∞,和接入R L(2K)时的输出电压V0 , 然后按下式计算出输 出电阻R0;

将测量数据及实验结果填入表3-2中。 2、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将观察结果分别填入表3-3,3-4中。 ●输入信号不变,用示波器观察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V o的波形并描画下来。 ●逐渐减小R P2的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在输出电压波形出现明显失真时,把失真的波形描 画下来,并说明是哪种失真。( 如果R P2=0Ω后,仍不出现失真,可以加大输入信号V i,或将R b1由100KΩ改为10KΩ,直到出现明显失真波形。) ●逐渐增大R P2的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在输出电压波形出现明显失真时,把失真波形描画 下来,并说明是哪种失真。如果R P2=1M后,仍不出现失真,可以加大输入信号V i,直到出现明显失真波形。 表 3-3 ●调节R P2使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且幅值为最大(这时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测量此时的静态工 作点V c、V B、V b1和V O 。 表 3-4 五、实验报告 1、分析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调节RP2,使Vc的值在6-7V之间,此时使用万用表。接入输入信号1khz 20mv后,用示波器测试Vi与Vi’,记录数据。用公式计算出输入电阻的值。在接入负载RL和不接入负载时分别用示波器测试Vo的值,记录数据,用公式计算出输出电阻的值。 2、讨论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静态工作点过低,波形会出现截止失真,即负半轴出现失真;静态工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

配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实验报告201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开课单位: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14级物流管理 课程名称:配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实验 主讲教师:刘浩 课程序号: 课程代码: 实验名称:配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实验 学号:1416060203 姓名:陈霞

目录 1. 概述 (3) 1.1快递背景 (3) 1.2系统开发目的 (3) 1.3设计思路 (3) 2. 需求分析 (4) (1)系统管理 (4) (2)货物管理 (4) (3)用户管理 (4) 2.1可行性分析 (5) (1)经济可行性 (5) (2)技术可行性 (5) (3)运行可行性 (5) 2.2组织结构功能分析 (6) 3. 业务流程分析 (6) (1)业务流程图 (6) (2)收发配送流程图 (7) 4. 系统功能分析 (7) (1)基本信息设置功能 (7) (2)信息查询功能 (8) (3)报表管理功能 (8) (4)系统管理功能 (8) 4.1数据流程分析 (8) (1)顶层数据流程 (8) (2)快件收取数据流程 (9) (3)快件领取数据流程 (9) 5. 系统设计 (10) (1)设计目标 (10) (2)系统及运行环境 (11) (3)数据库设计 (11) (4)主要数据表结构图 (12) (5)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3) (5)程序结构设计 (13) 6.总结 (15)

可可快递公司配送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物流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我国生产和流通领域掀起一股热潮。其中,配送环节是物流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以高效的管理实现较低的物流成本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技术保障。 1.概述 1.1 快递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物流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我国生产和流通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并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大型知名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各地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也都挂牌成立物流企业,虽说带有很大的泡沫成分,但也显示了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强劲发展势头,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大,必将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快递行业起步晚,存在诸多局限性,如:企业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处理速度慢,快件自动分拣技术落后;专业物流人才不足,对配送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缺乏有效的控制;配送模式单一,配送时间和配送量没有科学依据,物流成本不断增加,服务质量提高缓慢。目前,学者对快递配送的定量研究严重滞后于快递的发展速度,能够真正帮助快递企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方法比较少。 1.2系统开发目的 物流配送信息管理是信息行业业务流程过程中十分重要且必备的环节之一,在信息行业业务流程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许多信息行业在具体的业务流程处理过程中仍然使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实施,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微软公司的mysql数据库,数据库设计遵循3范式,主要设计了物流配送基本信息表、消费基本信息表、管理系统的用户口令表等数据表。解决了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安全性、数据一致性以及系统运行速度等问题。 1.3设计思路 (1)系统应符合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的规定,满足信息行业相关人员日常使用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2)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汇总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01 实验项目名称: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学号姓名专业、班级 实验地点物联网实验室指导教师时间2016.9.19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表达式、逻辑符号、等效逻辑图。 2. 掌握数字电路实验箱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检测基本门电路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仪器设备: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数字电路实验箱 2. 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2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1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 三、预习要求 1. 预习门电路相应的逻辑表达式。 2. 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及用途。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按数字电路实验箱使用说明书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块芯片插入实验箱中对应的IC座,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接线图接好连线。注意集成块芯片不能插反。线接好后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无误方可通电实验。实验中

1.与非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一片,插入数字电路实验箱中对应的IC座,按图1.1接线、输入端1、2、4、5、分别接到K1~K4的逻辑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接电平显 图 1.1 示发光二极管D1~D4任意一个。 (2)将逻辑开关按表1.1的状态,分别测输出电压及逻辑状态。 表1.1 输入输出 1(k1) 2(k2) 4(k3) 5(k4) Y 电压值(v) H H H H 0 0 L H H H 1 1 L L H H 1 1 L L L H 1 1 L L L L 1 1 2. 异或门逻辑功能的测试

图 1.2 (1)选二输入四异或门电路74LS86,按图1.2接线,输入端1、2、4、5接逻辑开关(K1~K4),输出端A、B、Y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2)将逻辑开关按表1.2的状态,将结果填入表中。 表1.2 输入输出 1(K1) 2(K2) 4(K35(K4) A B Y 电压(V) L H H H H L L L H H H H L L L H H L L L L L H H 1 1 1 1 1 1 1 1

物流系统数据库设计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第三方物流运输 系统数据库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第三方物流运输系统数据库设计 指导教师及职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课学期 2010 至2011 学年第2学期 截止日期 2011 年__6 ____ 月 20 日 项目组长 成 员 强项 彭聪 蔡佳欣 B01 学号 0093954 学号 0093956 学号 0093971 班

目录 1需求分析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 (1) 1.3功能分析 (2) 1.4系统功能分析 (2) 1.4.1客户基本信息管理 (2) 1.4.2车辆基本信息管理 (3) 1.4.3订单基本信息管理 (3) 1.4.4路线基本信息管理 (3) 1.4.5客户评价基本信息管理 (3) 1.5系统功能图分析 (4) 1.6数据需求及业务规则分析 (4) 1.7数据约束分析 (5) 1.8数据字典 (6) 1.8.1数据项与数据结构 (6) 1.8.2数据处理 (9) 2数据库概念设计 (9) 2.1定义实体集及属性 (9) 2.2定义联系集及属性 (10) 2.3E-R模型设计 (10) 2.3.1 实体E-R模型设计 (10) 2.3.2多元联系E-R模型设计 (11) 2.3.3 总E-R模型设计 (12) 3逻辑设计 (12) 3.1实体集转化为关系模式 (12) 3.2联系集转化为关系模式 (13) 3.3聚合转化为关系模式 (13) 3.3关系设计 (13) 3.4函数依赖关系 (16) 3.5模式求精 (16) 4物理设计 (17) 4.1关系模式存储方式选择 (17) 4.1.1索引存取方式,主要采用B+树索引方法 (18) 4.1.2聚簇存取方式 (18) 4.2数据库的存取结构 (18) 4.2.1数据的存放位置 (18) 4.2.2数据存储路径 (18) 5数据库脚本 (18) 6 游标、触发器与存储过程 (24)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题目: 物流系统仿真学院名称: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5年5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系统仿真 二、实验要求 ⑴根据模型描述与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⑵分析仿真实验结果,找出配送中心运作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验目得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得操作与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得过程,得出仿真得结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得感受与收获。 三、实验设备 PC机,Windows XP,Flexsim教学版 四、实验步骤 1 货物得入库检验过程模型描述 三种货物以特定得批量在特定得时间送达仓库得暂存区,由两名操作员将它们搬运到相对应得检验台上去,检验时需要操作员对检验设备进行预置,并在完成检验时自动贴上相应得标签。货物经过检验后,通过不同得三个传输带传送到同一个位置。 构建模型布局 为验证Flexsim软件已被正确安装,双击桌面上得Flexsim图标打开应用程序。一旦软件安装好您应该瞧到Flexsim菜单与工具条、实体库,与正投影模型视窗.

第1步:在模型中生成所需实体 从左边得实体库中拖动一个发生器到模型(建模)视窗中。具体操作就是,点击并按住实体库中得实体,然后将它拖动到模型中想要放置得位置,放开鼠标键。这将在模型中建立一个发生器实体,把其余实体按照同样得方法生成。如下图所示。一旦创建了实体,将会给它赋一个默认得名称,在以后定义得编辑过程中,可以对模型中得实体进行重新命名。 完成后,将瞧到上面这样得一个模型.模型中有1个发生器、1个暂存区、3个处理器、3个输送机、1个分配器、2名操作员与1个吸收器。 第2步:定义物流流程 (1)连接端口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实验报告综合篇(含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大三上

第一部分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本部分主要涉及实验要用到的三种仪器: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稳压电源。学生在自学了《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综合篇》(后称教材)第一章内容后,填空完成这部分的内容。 一、学习示波器的应用,填空完成下面的内容 示波器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可以观察的视觉图形,便于人们观测。示波器可分为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两大类。其中,模拟示波器以连续方式将被测信号显示出来;而数字示波器首先将被测信号抽样和量化,变为二进制信号存储起来,再从存储器中取出信号的离散值,通过算法将离散的被测信号以连续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我们使用的是数字示波器。 使用双踪示波器,能够同时观测两个时间相关的信号。信号通过探头从面板上的通道1 和通道2 端送入,分别称为CH1和CH2。 在使用示波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触发源和触发方式 触发源的选择:如果观测的是单通道信号,就应选择该信号作为触发源;如果同时观测两个时间相关的信号,则应选择信号周期大(大/小)的通道作为触发源。 (2)正确选择输入耦合方式 应根据被观测信号的性质来选择正确的输入耦合方式。如图1.1所示,输入耦合方式若设为交流(AC),将阻挡输入信号的直流成分,示波器只显示输入的交流成分;耦合方式设为直流(DC),输入信号的交流和直流成分都通过,示波器显示输入的实际波形;耦合方式设为接地(GND),将断开输入信号。 0U 1V 5V (A) 0U 1V 5V 图1.2 被测信号实际波形 t 0 U (B) t 0 U -2V 2V (C) DC 图1.1 输入耦合开关示意图 图1.3 不同输入耦合方式时的波形

物流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课程设计(大型作业)任务书 设计名称软件设计实训 物流系统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学生签名:

1需求分析 1.1编写目的 《物流系统》即将启动实施,为了使该系统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与快递公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同时系统在功能上积极配合用户的需求,使其摆脱繁重不堪效率低缓的手工操作,规范物流信息的管理工作,我们对该《物流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和设定,该软件需求说明书也是与用户沟通的一个桥梁,也是系统分析员和程序设计员了解业务项目和功能设置的一个途径。 本系统开发目标是开发一个基本的物流系统,涵盖物流查询、物流管理等基本操作。基本用户可以按照运单号进行查询,无需注册登录等繁琐的信息。管理登录后可以进行密码修改,密码修改是为了保证管理在本网站的安全性,便于物流管理管理。另外,管理者还可以填写快递单(物流信息)。如果数据量很大可以导入物流信息,还可以管理到达该站点的物流信息,实行中转操作。也可以确认快递单的是否签收。系统分为这几个主要模块,整个系统要求操作方便简单,功能完善,具备商业化气息,除了提供软件程序外还需提供比较完整的开发文档。 1.2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质量、价格己不仅仅是市场决胜的唯一因素,也不再是衡量“客户满意度的唯一标准,”服务“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最为重视的课题之一。谁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谁就能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也就能赢得更多的市场。而强化、完善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服务成本成为与产品、质量同等重要的问题。 身处于21世纪的今天,人们购买物品的渠道已经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面对面的当场交易,而是开始延伸到了网络上。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也刺激了一大批的购物网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并发展壮大,其中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当当网、京东、淘宝、亚马逊等知名购物网站。网上购物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商品的快递运输也成了网上购物的主要产物。 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商城的逐步普及使得快递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顺风

最新物流建模与仿真期末复习资料

1、系统模型定义模型是把对象实体通过适当的过滤,用适当的表现规则描绘出的简洁的模仿品。 2、模型的特点 (1)它们都是被研究对象的模仿和抽象; (2)它们都是由与研究目的有关的、反映被研究对象某些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的; (3)反映被研究对象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体现系统的整体特征。 3、按照模型的形式分,模型有抽象模型和形象模型 (1)抽象模型 用概念、原理、方法等非物质形态对系统进行描述所得到的模型,包括数学模型、图形模型、计算机程序、概念模型 (2)形象模型 模拟模型和实物模型 4、建立模型的步骤 (1)根据系统的目的,提出建立模型的目的-为什么建模型 (2)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提出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解决哪些问题 (3)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构思要建立的模型类型、各类模型之间的关系等,即构思所要建立的模型系统。-建一些什么样的模型?它们的关系? (4)根据所构思的模型体系,收集有关资料-模型需要哪些资料? (5)设置变量和参数-需要哪些变量和参数? (6)模型具体化--模型的形式是什么? (7)检验模型的正确性--模型正确吗? (8)将模型标准化--该模型通用性如何? (9)根据标准化的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使模型运行--计算时间短吗?占用内存少吗? 5、建立模型的注意事项 (1)明确目的,确定构成要素 (2)模型的简单化和高精度模型 (3)没有固定不变的建模方法 (4)模型的验证 (5)没有人类介入的系统模型 6、系统仿真技术是应用数学模型、相应的实用模型的装置、计算机系统、部分实物的仿真系统,对某一给定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实物模拟,以便分析、设计、研究这种给定系统;或者利用这种仿真训练给定系统的专业人员。 7、系统仿真的组成要素 (1)实际系统:行为输入输出行为 (2)实验框架:有效性某种假设、限制条件 (3)基本模型:假想的完全解释 能解释实际系统的所有输入-输出行为的模型 (4)集总模型:简化从基本模型或根据实验者对实际系统的设想,按照把各个实体集总在一起并简化它们的相互关系而构造的模型。 (5)计算机:复杂性 8、系统、模型及仿真的关系 系统是研究对象,模型是系统抽象,仿真则是通过对模型的实验以达到研究系统的目的。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一、元器件认识 (一)、电阻 电阻元件的的标称阻值,一般按规定的系列值制造。电阻元件的误差有六级,对应的标称值系列有E192、E96、E12和E6。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电阻器的标称值和误差等级一般都用数字标印在电阻器的保护漆上。但体积很小的和一些合成的电阻器其标称值和误差等级常以色环的方便之处,能清楚地看清阻值,便于装配和维修。 电阻色码图 颜色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金银本色对应0 1 2 3 4 5 6 7 8 9 / / / 数值 4 567890123对应/ / /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n10 方 次 表示/ +1% +2% / / +0.5% +0.25% +0.1% / / +5% +10& +20% 误差-1% -2% -0.5% -0.25% -0.1% -5% -10% -20% 值 色环表示方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四道环表示法,另外一种是五道环表示法。 四道色环:第1,2色环表示阻值的第一、第二位有效数字,第3色环表示两位n数字再乘以10 的方次,第4色环表示阻值的误差。五道色环:第1,2,3色环

n表示阻值的3位数字,第4色环表示3位数字再乘以10的方次,第5色环表示阻值的误差。 ,二,电容值识别 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单位为皮法(pf)或(uf),大多数电容的容量值都印其外封装上,主要有两种识别方法,一种是直接识别方法,例如220UF就是220uF,4n7就是 4.7nF;另一种是指数标识,一般以数值乘以倍率表示,倍率值一般用最后 3一位数字表示,单位为pf。比如103,表示容量为10*10pf,即0.01uf;而224表示容量为22*10000pf,即0.22uf;331,表示容量为33*10pf,即330pf。误差用字母表示。“k”表示误差额为10%,“j”表示误差额为5%。而字母“R”可用于表示小数点,例如3R3=3.3 1 (三)用万用表测试半导体二极管 将一个PN结加上正负电极引线,再用外壳封装就构成半导体二极管。由P区引出的电极为正(或称阳极),由N区引出的电极为负极(或称阴极)。 (1) 鉴别二极管的正,负极电极 用万用表表测量二极管的极性电路图,黑表棒接内部电池正极,红表棒接内部电池负极。测量二极管正向极性时按“A”连接,万用表的欧姆档量程选在R*10档。若读数在几百到几百千欧以下,表明黑表棒所接的一段为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值较小;若读数很大,则红表棒所接的一端是二极管的正极,此时二极管反向截止。二极管的基本特性是单向导电性。 (四)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简介

一、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简介 由于物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内部关联性越来越强。仿真是公司检验其物流系统及决策是否真的高效的唯一可用技术了。在设计一个新的工厂或系统,对已由系统添加新设备或重新优化,仿真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仿真还用来提供直觉的和经验的决策支持。在当今市面上,仿真可用使用专用软件来实现。由于存在着如此多的仿真软件,如何正确的选择软件至关重要。下面列举出典型的系统仿真软件[3]。

二、成功仿真研究的步骤 对于每一个成功的仿真研究项目,其应用都包含着特定的步骤。不论该研究的类型和目的,仿真的过程是保持不变的。一般要进行如下9 步 1.问题定义 2.制定目标 3.描述系统并对所有假设列表 4.罗列出所有可能替代方案 5.收集数据和信息 6.建立计算机模型 7.校验和确认模型 8.运行模型 9.分析输出 下面对这九步作简洁的定义。它不是为了引出详细的讨论,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注意仿真研究不能简单遵循这九步的排序,有些项目在获得系统的内在细节之后,可能要返回到先前的步骤中去。同时,检验和确认将贯穿于仿真工程的每一个步骤当中。 1.问题的定义 一个模型不可能呈现被模拟的现实系统的所有方面,有时是因为太昂贵。另外,假如一个表现真实系统所有细节的模型也常常是非常差的模型,因为它将过于复杂和难于理解。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先定义问题,再制定目标,再然后构建一个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模型。在问题定义阶段,对于假设要小心谨慎,不要做出错误的假设。例如,假设叉车等待时间较长,比假设没有足够的接收码头要好。作为大纲,制定问题的陈述越普通越好,考虑到值问题的原因,然后尽可能将问题定义的专业化。 2.制定目标和定义系统效能测度 没有目标的方针研究是毫无用途的。目标是仿真工程所有步骤的导向。系统的定义是基于 系统目标的;目标决定了该作出怎样的假设;目标决定了应该收集那些信息和数据;模型 的建立和确认专门是考虑是否满足目标的需求。目标需要清楚、明确和切实可行。目标经 常被描述成像这样的问题“通过添加机器或延长工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吗?”在定义 目标时,详细说明那些将要被用来决定目标是否实现的性能测度是非常必要的。每小时的 产出率、工人利用率、平均排队时间、以及最大队列长度是最常见的系统性能测度。最后,列出仿真结果的先决条件。如,必须通过利用现有设备来实现目标,或最高投资额要在限度内,或产品订货提前期不能延长等。 3.描述系统和列出假设 简单点说,仿真模型降低完成工作的时间。系统中的时间被划分成处理时间、运输时间和排队时间。不论模型是一个物流系统、制造工厂、或服务机构,清楚明了的定义如下建模要素都是非常必要的:资源、流动项目(产品、顾客或信息)、路精、项目运输、流程控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