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描述与阐述地理事物能力专项训练

描述与阐述地理事物能力专项训练

描述与阐述地理事物能力专项训练
描述与阐述地理事物能力专项训练

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能力专项训练

1.(36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6分)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10分)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6分)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述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8分)

(5)简述途经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1)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

(3)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4)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5)使亚欧大陆交通更为便捷,贸易距离缩短,推进商品交换,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2.(18分)下面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12分)

(2)两图所示的50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1)乙图中西北段(西部沿海)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洋流)影响;西南段(中部地区)西北东南走向(向南弯曲),受地形影响;东段(东部地区)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影响;(12分)

(2)甲图中50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温暖湿润(2分)。

原因是: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2分),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2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温暖湿润。

3.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Array(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4分)(2)描述该地等积温线的分布特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2)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等积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且积温值由南向北递减。受西南季风和河谷地

形的影响,等积温线向河谷上游凸出。

4.(36分)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图”和“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概括图7中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并指出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分)

(2)描述图7中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6分)

(3)构成图6中“亚欧第二大陆桥”的铁路线有。图中甲地的植被是:该地农业发展方向是:该省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8分)

材料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是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取代的财产。

(4)下列世界遗产与图6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①、②。(选择填空,4分)

A.敦煌莫高窟B.龙门石窟C.秦始皇陵兵马俑 D.都江堰

(5)图中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限制性因素都是缺水,对比分析其成因的差异性表现;及①、③所在区域缓解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14分)

【参考答案】(1)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海陆位置差异(或距海远近不同,4分)(2)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6分)

(3)陇海线、兰新线(2分)西段:地形平坦(沿河西走廊,2分),连接城市(2分);东段:输气线路接近能源产地(2分)

(4)①—A ②—C (4分)

(5)成因①:位于我国非季风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或气候比较干旱),人口压力,不合理利用水资源(4分);③: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污染严重,浪费严重(6分)措施①:水窖等集水工程、调水工程③:兴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等(4分)

5.(36分)2007年,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正式通车。该隧道北起西安市,南至柞水县,它的开通使秦岭天堑变通途。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东部地区河流的流向。(4分)

(2)甲地属于(地形区),填表比较其与秦岭地形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10分)

(4)华山是我国的道教名山,以“险峻”著称。如果你朋友去华山旅游,请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8分)

(5)说明修建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重要经济意义。(6分)

【参考答案】(1)北段:自北到南(2分);南段:自西向东(2分)。

(2)黄土高原(2分)

(2分);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较远,冬季气温低(2分)。

(4)选择观赏的位置;把握观赏的时机,最好夏季去旅游;抓住景观的特点;领悟自然与人文的

和谐;以情观景;全面了解华山的相关情况,以便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观赏,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答出其中四项即可得8分)

(5)连接我国的南北方地区(2分),缩短南北方之间的距离(2分),加强南北方之间的联系(1分),促进南北方地区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1分)。

6.下图为澳大利亚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澳大利亚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图中年降水量小于250mm的区域较广,试分析其原因。(6分)

(3)简要分析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密集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由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减少(2分),呈半环状分布(2分)。

(2)该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该区域西部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降水少;该区域东部处在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每点2分,共6分)(3)东南沿海地区气候较温暖湿润;地势低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人类聚居,开发历史早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6分)。

7.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影响图中甲地气温偏低的主要因素是(2分)

A.河流

B.植被

C.地形

D.太阳辐射

⑵简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⑶描述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0分)

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说明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潜力及农业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8分)

⑸简述该区域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及环境意义。(8分)

【参考答案】⑴C(2分)

⑵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8分)

⑶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常绿阔叶林;以红壤为主。(10分)

⑷可以发展林业、种植业、海水养殖;(4分)坡地开垦的时候要注意对植被的保护,以防止水土流失,海水养殖应注意防止对海水的污染。(4分)

⑸这里河流短急,水量大,水能蕴藏丰富,适合建设小水电;(4分)小水电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减少农村因伐柴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烧柴而导致的大气污染。(4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

⑵试描述B 地形区的 地貌特征,扼要说明 其成因。

⑶为加强该区域能源 外运,应采取的措施 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⑴A :内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⑵千沟万壑 土层疏松; 植被覆盖差; 流水侵蚀严重

⑶加强铁路建设,

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发展坑口电站,采用高压输电。

9.(36分)读下列材料图,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图和地形剖面与降水量关系图

(1)乙图大致为甲图从A 至B 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若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2分)

A .1800

B .700

C .200

D .500

(2)试描述材料一中的图乙中降水量线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8分)

(3)试叙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区域自然条件对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12分)(

(4)影响A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2分)

A.海陆位置 B.地势 C.纬度位置 D.太阳辐射

【参考答案】(1)B

(2)变化规律:由沿海向内陆随着地形的抬升,降水开始逐渐增多(2分);当地势抬升到一定高度时,降水又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2分);原因:由于地形的抬升,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逐渐饱和析出,形成降雨;当达到一定高度以后,高度的再抬升,大气中的水汽的减少,降水将会逐渐减少(4分)。

(3)自然地理特征:该区域地形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2分);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中小河流众多,水能丰富(2分);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为主的土壤。(2分)有利因素:气候条件优越(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生长期长。(4分)

(4)B

10.(18分)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某地区人口密度图二某地区生态环境危急区分布

(1)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8分)

(2)图二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10分)

【参考答案】(1)该地区生态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以上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对环境影响大(利用和改造环境深度、广度大,产生的废弃物多),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

(2)①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牲畜大量集中,过牧现象严重,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 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高考政治 技能专项练三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含解析)新人教版

技能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指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问题。它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三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述,意义完整。 和谐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2012~2013年我国经济结构(部分指标)状况表。 产能利用率低于75%。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税收、土地优惠政策或低价手段招商引资,扭曲了市场价格要素;有的还对GDP拉动大、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在环保监管上网开一面,弱化了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这不仅导致了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也制约了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材料三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降低了“GDP考核”权重,加大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科技创新等方面指标权重。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重点听取审议了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等项工作报告。民建中央调研组到山东就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推动了问题解决长效机制的建立。 (1)揭示材料一(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上述行为主体在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中发挥的职能作用。 答案(1)2012~2013年,我国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但净出口的贡献率有所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突破,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乡结构继续优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缩小。这表明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我国行业产能存在严重过剩问题。 (2)①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②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原则,加快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 (3)①省委下发意见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科学执政,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履行了领导经济社会工作的职能。②省政府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履行了管理和服务的职能,组织经济社会建设。③省人大常委会是地方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保证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工作的贯彻实施。④民建中央属于我国的参政党,履行参政议政职能,通过专题调研,推动了问题解决长效机制的建立。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注意综合考虑图表及表注,分析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及产能过剩问题。回答第(2)问,要从市场经济的两只手考虑。回答第(3)问,要抓住材料中的四个行为主体,即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民建中央一一分析。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示意图 注: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材料二“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福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有262个城市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 (1)结合材料一,简要描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资源型城市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提出合理建议。

对高考文综考查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的解读

对高考文综考查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的解读 -------以《文化生活》为例 高考文科综合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学科主体内容,突出考查四项基本能力: 第一条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 第二条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第三条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第四条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三个层次的要求: 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2、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 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25题)《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27亿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答案选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和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三个层次的要求: 1、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2、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3、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8题).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完整版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6分) 2.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6分 (多条线描述)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分)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山地多于平原。(2分)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

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2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答案 1.【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 2.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2)东部地带地级市的共轭竞争力 较强,中西部地带地级市的工业竞争力较弱;(2)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工业竞争力强。(2分) 3. 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4. 4500 ℃等积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分布;(2分)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2分) 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2分) 5. 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平行);

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

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 阐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阐释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成因、原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地理分布的描述与阐释 一、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等值线图中)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方法: 极值变化法。把握地理事物分布的极值,再由极大值向极小值连续描述。(有时需要指出极值所在) 原因分析:依据各地理事物的影响因素 (1)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特点。(6分) (2)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值,并简要说明乙地年太阳总辐射量不同于甲地的原因。(10分) daan1)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递减(6分) (2)2500(2000—3000)百万焦耳/米’·年(4分)乙地相对地势较低,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水汽较多、云量较大(6分) 指出图示区域相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6分)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 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 极值变化法。把握地理事物分布的极值,再由极大值向极小值连续描述。(有时需要指出极值所在) 等值线(分布的另一种体现)的描述方法: 延伸方向(走向) 疏密(面积大小) 2003文综36 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影响。 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的影响(黄土高原东缘)。 下图94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

描述与阐释降水特征的过程与方法

描述与阐释降水特征的过程与法 前言地理高考如考?考什么?怎么办? (一)如考? (二)考什么? ——《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考核目标与要求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考试围 考试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容。 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 对所列考试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三)怎么办? 一、《考试大纲》中的“描述与阐释” 二、《课程标准》中的“降水特征与成因” (一)世界地理中的“降水特征与成因”(6) 1.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5.运用图标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地理中的““降水特征与成因”(6)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在地图上指出北地区、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资料比较区域的主要地理差异。 5.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智能,并举例说明其城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例3】(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浅谈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浅谈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董宏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目标有二个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要求 1.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简单地说就是“表述事物的现象特征、状态和过程”,这要求考生能够针对试题所设计的情境进行正确概括,用准确的 浯言概述材料的要义;对事物的特点及发展过程加以阐述。 题例2005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40题(7):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2005年起中国与东盟将逐步取消大部分双边关税,向“零关税”迈进。我国西南省区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具有发展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8分) 这题材料以当前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这一问题为中心,设置了不同层次的情景,来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试题整体的背景是讲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具体表现为建立自由贸易区。材料给出了双方进行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四个方面的情景:“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经济的互补性”“区位因素的联系”。 该题的提问是“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要回答好这一提问,就必须既说明“意义”,又要“结合材料”说明“意义”,分析中国与东盟发展贸易的具体条件,这就需要具备“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和演变过程”的能力。 2.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只有对事物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思维加工,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作出正确的阐释。上题材料中“巾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本质是指“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区域化发展;取消关税,甚至“零关税”,本质是“国家运用‘关税’这一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调节对外贸易”;“具有发展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实质是双方发生贸易往来的现实性——经济贸易要素的互补性;“我国西南省区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隐含的是“我国西部大开发”。通过这样一个理性思维过程,我们应当写出这样的答案:有利于推进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通过降低关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通过优势互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样的答案就是对事物正确的阐释。

(完整版)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1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总体来说,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其特征要从位、数、形三方面来描述,每一个具体特征都隐含着不同的原因,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位置:绝对位置有经纬度、高程;相对位置指“在…地区…方向或与…平行或沿…分布”;②形状看延伸方向、弯曲方向得总体形状(团块状、条带状);③数量指数值大小、递变规律、变化快慢(梯度)、极值(闭合中心)、面积大小、范围宽窄。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点的疏密: 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稀疏。 (2)点的位置:在----线(沿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面的什么位置)上分布。 (3)点的数量:多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等),反应的规律(哪多哪少)。 (4)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 (5)其他:点的动态变化 提示: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分值决定要点(2分/点) 【例题1】(08天津)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思路:1.疏密(分布不均);2.方 位(沿河流谷地、交通线(公路、 铁路)分布,分布于高原东部) 3.数量(数量少) 【例题2】(08广东卷)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 成因。

【例题3】(2011全国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 特点。(8分) 思路:疏密+数量+极值+方位{总分结构描述(不 均,哪多,哪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 等)} 【例题4】读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2)比较德国和日本城市的等级和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2分) 答案:等级和分布特点: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2分);分布比较均匀(2分)。 日本城市分布极不均匀,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2分);大中城市多,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城市毗连构成带状的巨型城市带(2分)中部山地和北部(或北海道)城市少。 原因:德国自然条件较为均一,无高寒、酷热、干燥等恶劣区,适合人类生产活动;(2分)地处欧洲东西、南北陆上交通十字路口;(2分)稠密的河流,通航条件好,联系便利,利于产业活动的形成和发展(2分)。政府注意分散城市职能;中小企业多,也宜分散分布;发达的现代化交通为产业活动均衡布局提供了可能性。(每点2分,任答一点得2分)。日本(中部)多山,平原狭小,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使人类活动趋向沿海;太平洋沿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有利;主要产业 (工业、服务业)沿海布局,吸引了大量人口;中部山地和北部气候寒冷,对经济活动限制大,城市较少;历史因素。(每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专题 【方法指导】 “描述和阐释事物”在考试时往往是题目的具体要求和任务。描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而阐释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表现为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指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政治学科术语予以叙述。 1.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这主要针对图表型主观题、或者材料内容比较抽象、离学生实际有点远的主观题而言的。这些题目的设问大多为“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政治现象或道理”、“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政治信息如何理解或看待这一现象或问题”等。这样的题目或者因看不透材料而表述不准确,或者是只留在表面性的陈述上,不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描述或阐述事物而失分。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深入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实质性问题,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总结性、归类性、表面性表述,更要运用教材理论进行表述。 2.能够利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理解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1)历史的观点和方法 在考察事物的特征时,加入时间的因素,即着眼于事物发展变化本身与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这种变化的规律性及意义等。所谓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不能孤立地、静止地观察和分析问题。(2)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现象描述的是事物的外部表现和表面特征。本质指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要学会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现象,更要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综合阐述或评论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对于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阐述和评论,不仅局限在某一模块的角度,还要注重政治学科中几个模块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种知识的综合,使知识体系本身得到充实和扩展,培养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学习效果。这主要指向辨析类、评价类、认识类等类型的主观题,有时也涉及影响类、图表类主观题。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确定问题的起点: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与问题情境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第二,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关于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所要求的答案。第三,排除解决问题的障碍: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问题的目标状态之间的中介状态以及由起点到终点之间的必要步骤。 【经典例题】 【例题】(2015年天津卷)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描述和阐释事物

地理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夯实基础短平快》P13~20) (一)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本项要求是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现象、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对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主要是通过对地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来体现的。能否对地理概念做出正确的描述,则是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本质和规律把握程度的手段。 所谓地理概念,就是对同类地理事物定性的概括。它蕴含着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又可分为一般概念、特殊概念和集合概念。一般地理概念又称普通地理概念,是概括常见的、数量较大的同类地理事物一般属性的概念,如:陆地、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海洋、海峡、海流、河流、湖泊、城市、工厂、矿山、铁路、公路等。特殊地理概念则是表示特定地理事物或地理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概念,如:火口湖、断陷盆地、地上河、水位、水深、峰林、溶洞、珊瑚礁岛、流量、含沙量、输沙量等。集合地理概念,则概括了被限定的地理事物群体共有的本质属性,如中国的纬向山脉、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喀斯特地貌等。 2、对地理事物的特征的描述 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对地理事物的位臵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 地理数据是对重要地理事物的定量表述,主要有绝对数据、相对数据(比例数据、顺序数据)等。绝对数据是指明或者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或数量范围的数据,它们在研究地理问题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东西半球的划分经度,南北回归线的纬度等。相对数据只有在绝对数据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因此有些绝对数据是地理基础语言中的基础,应该终生记取。另外也应该明确绝对数据是我们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前提,如在讨论经济发展的速度时,如果离开了不同产业的原有基础,只是看它们的相对发展速度,那么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几乎就失去了价值。 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即能够恰当地选取地理基础语汇(学科术语)。地理学科的学科术语主要指地理基础名词和短语、基本地理数据、基本地理图形语言等。地理基础名词和短语即具有常见性、多用性、稳定性、独特意义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地理概念,它们构成使用地理语言进行必要的地理信息交流的基础,能够进行图文互换。恰当地选用地理基础语汇,就包括了不混淆基本概念:如河流的流量和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水位和水深;地形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 对地理事物的位臵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从考试的试卷上获取的地理信息中,解读出定量的信息并加以应用;第二则是要熟记一些可以说是终生有用的地理数据。 表现该类要求的试题非常普遍。在选择题中,常常把对地理现象的正确表述与不正确、不完整的表述等混在一个题目之下的各个选项中,把对地理事物特征的准确描述和解释与不准确的描述和解释混合在一个题目的不同选项中,要求考生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找出正确的选项。在综合题中,可以通过直接问答的方式要求考生对地理事物的现象进行正确的表述,对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解释。 例1:有关地形图的读图题是最基本的也是经常在考试中出现的题目。其中考查对地形部位的认读,例如识别和区分鞍部、山谷、山峰、断崖等,首先就要能够从等高线的形态中正确地表述地形的形态,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地理术语进行表述。如根据地形图认读出某处的地形形态是两侧高、中间低,同时能够准确地选择地理术语“山谷”来加以描述。在选择题型下,则需要选择出正确描述该地形的术语。 例2:在比例尺的换算、方位的表述等问题中,则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中的图形语言的规则,进行必要的转换或者计算,定量地进行相关的表述。 所有和等值线相关的题目,要求都有类似的共性。 例3:有关经纬网和晨昏线的题目。经纬网和晨昏线同时出现是比较复杂的类型,但是不管这类题目多么复杂,关键在于正确表述晨昏线和经线相交的现象,能够把这种地理现象的形象图形语言和其他地理术语相结合,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例如,题目给定的时间是5月,

最新地理特征描述类综合题答题模版

地理综合题答题模版 特征描述类 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 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1、自然环境特征 描述角度: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湿、热、冷、干);河湖特征;植被状况(自然带);土壤、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自然资源;自然灾害警等 (09年四川卷39题) 2、地理位置特征 描述角度: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中高低纬、热量带);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相对位置)(13年四川卷14题) 3、地形、地势特征 描述角度:地形类型(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形空间分布(某某地形分布在什么地区);地势特征(起伏大/小;倾斜方向);海岸线(曲折/平直) (12年四川卷36题) 4.1气候特征 类型特征(多样/单一,若为山地高原区则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气温(年均温定量高低+定性年、日较差+积温+生长期);降水(年降水总量的定量多少+定性的季节变化);水热组合(越热同期,水热条件好等);若材料中有光照、风等情况也需要描述 (11年四川卷36) (08年四川卷36) 4.2天气特征 气温高低或变化;气压高低或变化;干湿状况;风的大小及方向;天气状况(阴或晴)(13年新课标卷I) (08年山东卷26) 5、河流特征 5.1水文特征 径流量大小;水位的季节变化;汛期(集中时间和长短、次数);结冰期、凌汛(有无及长短);水流平缓或湍急;含沙量大小;水能、水运条件 (注:根据分值多少重点描述) (09年安徽卷) 5.2水系特征 源地、流向、注入地;干流流程及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水系状况(放射状、向心状、对称状、树枝状、平行状等);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例如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四川盆地向心状水系和盆地地形;横断山区南北平形状水系与平行山脉);河道特征(河面宽窄、河床深浅、河道曲折、河道形状V型/U型);干支流河床比降(比降:河流落差与长度之比) 6、经济特征 描述角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总GDP);三大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 6.1农业生产特征

高考地理一轮四大能力强化练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四大能力强化练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全真训练(A卷) (45分钟1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2015年4月5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三省区域图。

材料二鄱阳湖平原是鄱阳湖周围的湖滨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及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饶等水冲积而成。位于115°01′~ 117°34′E,27°32′~30°06′N,面积38 760.6平方千米。 (1)描述图中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2)分析鄱阳湖平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群之间区域协调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思维素养】 描述和阐释事物答题模式 描述地理 事物特征 点状事物分布特征应从分布是否均匀、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等方面回答描述农业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种植历史等阐释可持续发展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分析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总体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或者从河流形状上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山区。第(2)题,从自然条件分析,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等。第(3)题,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产业结构、区域合作等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等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 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或山区附近)。 (2)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满足水稻生长习性;鄱阳湖平原地形平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劳动力充足,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推进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大力发展新能源,节约能源等;迁移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强规划和管理,协调城市分工合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西北部有柴达木盆地。青海省年较差比较大,自然条件极其复杂,农业地域差异非常明显,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各题。(26分) 材料一青海省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和青海省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材料二门源地形图。

技能三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技能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会和谐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2012~2013年我国经济结构(部分指标)状况表。 个产能利用率低于75%。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税收、土地优惠政策或低价手段招商引资,扭曲了市场价格要素;有的还对GDP拉动大、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在环保监管上网开一面,弱化了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这不仅导致了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也制约了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材料三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降低了“GDP考核”权重,加大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科技创新等方面指标权重。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重点听取审议了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等项工作报告。民建中央调研组到山东就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推动了问题解决长效机制的

建立。 (1)揭示材料一(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上述行为主体在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中发挥的职能作用。 答案(1)2012~2013年,我国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但净出口的贡献率有所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突破,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乡结构继续优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缩小。这表明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我国行业产能存在严重过剩问题。 (2)①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②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原则,加快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 (3)①省委下发意见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科学执政,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履行了领导经济社会工作的职能。②省政府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履行了管理和服务的职能,组织经济社会建设。③省人大常委会是地方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保证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工作的贯彻实施。④民建中央属于我国的参政党,履行参政议政职能,通过专题调研,推动了问题解决长效机制的建立。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注意综合考虑图表及表注,分析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及产能过剩问题。回答第(2)问,要从市场经济的两只手考虑。回答第(3)问,要抓住材料中的四个行为主体,即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民建中央一一分析。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示意图 注: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材料二“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对考生来说是难点,地理事物分布的形态主要有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不同形态的地理事物,描述方法不同,描述语言不同,因此,在作答时,必须弄清楚作答题目是属于哪种形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一)总体分布特征:即地理事物的疏密状况,描述用语(分散、集中、均匀); (二)极值区位置:即地理事物的数量与位置关系,哪里多,哪里少,或者哪里密集,哪里稀疏;如果是线状分布,则这样描述(沿河、沿海岸线、沿交通线、沿山脉走向、沿边境线等)分布;如果是面状分布,则这样描述,在(地形区、行政区等)上分布; (三)点的大小:反映地理事物的含义,如规模大小、等级高低等; (四)分布形态:如环状、线状、网状等; (五)点的动态变化,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群是指在特定范围内,以 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 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天山北坡城市群(见下图)是全国 19 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 5

材料二:2017年,乌鲁木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3.82亿元,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1.1 :30.2 :68.7。全市年末总人口222.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20万人,乡村人口24.41万人。乌鲁木齐市农业上主张“少种粮、多栽树、冬季不搞大棚蔬菜”策略,稳步推进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改变过分依赖种植业的格局。 (1)描述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参考答案:(2)城市分布相对均匀(总体特征);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带状发展(分布形态);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分布在绿洲地区;分布在山麓地区;在交通干线两侧集聚(极值区位置)。 材料一: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5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 一、点状地理事物 (1)点的数量、疏密: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何处密集(多)何处稀疏(少)。(空间基本特征) (2)点的位置:在线形事物(沿河流、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状事物(地形区、行政区等)上分布。(成因影响) (3)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规模、等级) (4)点的动态变化 1.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读图概括世界核电站分布特点 世界运行核电站分布图 2.右图中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归纳出三点。 3.右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4.读图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二、线状地理事物 (1)描述一条线的分布情况 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①总体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②数值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极值(最大值、最小值);③疏密状况:疏密分布位置。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2.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右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左图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度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 三、面状地理事物 (1)分布范围、方位(2)延伸方向 (3)形状(条带、团块状等) (4)面积大小与变化 1.描述右图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新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四大能力强化练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新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四大能力强化练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全真训练(A卷) (45分钟1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2015年4月5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三省区域图。 材料二鄱阳湖平原是鄱阳湖周围的湖滨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及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饶等水冲积而成。位于115°01′~

117°34′E,27°32′~30°06′N,面积38 760.6平方千米。 (1)描述图中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2)分析鄱阳湖平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群之间区域协调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思维素养】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总体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或者从河流形状上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山区。第(2)题,从自然条件分析,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等。第(3)题,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产业结构、区域合作等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等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 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或山区附近)。 (2)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满足水稻生长习性;鄱阳湖平原地形平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劳动力充足,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推进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大力发展新能源,节约能源等;迁移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强规划和管理,协调城市分工合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西北部有柴达木盆地。年较差比较大,自然条件极其复杂,农业地域差异非常明显,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 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 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 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