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

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

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
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

蓝藻的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蓝藻一直是养殖户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夏季蓝藻很容易爆发,还有腥臭味,在阳光越大越热的情况下更多 捞是捞不完的,反而是越捞越多,换水感觉效果不怎么好,下面来说说蓝藻产生的原因 1 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只要水温达到25度以上蓝藻生长的 速度比其他藻类的生长速度快的多,蓝藻不可能在常温下大量生长,只有在高温下才会形成优势 种群,形成蓝藻水华,所以高温是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

2 水体的富营养化随着水温的升高养殖水体中的饲料增多,加上高密度养殖,泥鳅大便,水中的残饵增多 死亡的藻类等有机物不能自然分解,形成自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爆发蓝藻,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更容易 爆发蓝藻 3 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他主要存在生活的污水中,只要在洗衣服中含有,去除有机磷也是去除蓝藻的好办法 蓝藻的危害 蓝藻大量繁殖时被吹到下风头会感觉有恶臭,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腮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 正常运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大量爆发会造成养殖对象的中毒死亡, 蓝藻的处理方法 有的养殖户想种水上空心菜来控制蓝藻的生长,我感觉不怎么显示,养殖泥鳅真正种水上空心菜的寥寥无几吧,所以我们只有定向 的陪藻类来抑制蓝藻的生长,小球藻,和珊藻可以抑制他的生长,定期用芽孢杆菌使水体后产生大量的胞外酶,能大量消耗池塘中的残饵和动物排泄物等有机质,迅速分解水 中不良藻类及有机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有害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其分解的小分子物质可促进

有益微生物,优势藻群正常生长,维持藻相,菌相平衡,增加水体中的溶氧 欢迎大家的加入(高效益泥鳅养殖qq群)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曾经发生了饮水危机。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却没有水可以喝?——这主要是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它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破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太湖为什么会暴发蓝藻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和地理条件,即是蓝藻爆发的生境。蓝藻有适宜的生境就会爆发。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1、气温。日均气温高于200c利于蓝藻生长繁殖; 2、光照。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繁殖快,易上浮,易爆发; 3、风。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漂浮; 4、降雨。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 5、水域形状。蓝藻易聚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 6、其它。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碱度(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定性有关,还与微生物、食物链的相互作用等生物环境有关。 其次是基础环境。蓝藻爆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1、水体富营养化。根据太湖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当氮(N)、磷(P)达到一定浓度,蓝藻就可能爆发,但水体的过度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 2、氮、磷比值。一般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N/P大于一定比值,且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就可能爆发。 3、影响蓝藻爆发的其他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 物种条件。蓝藻爆发必须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 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一年中蓝藻首次爆发的时间和生长繁殖速度,与底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控制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控制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 蓝藻水华控制 ■孔繁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摘要:经济的突飞猛进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得人们的生存经受着强烈的考验.而当今污染体现严重的蓝藻水华 中含有大量的微囊藻毒素,对人们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讨论了蓝藻水华的成因和危害等,并从外源削减与控制,内源 削减与控制,湖内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方面阐述了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途径.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蓝藻水华;治理;控制 湖泊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富营养化 1.湖泊的概述及其结构 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 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 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我国是 一 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面积在1kmz 以上的有2300余个,总面积为71787 km,占全国总面积的8%左右. 2.湖泊的功能 湖泊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 河川1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 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 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 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①湖泊能蓄积水量,调节河川1径流.

②湖泊能调节气候.③湖泊蕴藏了丰富的水力资源.④湖泊的航运作用.⑤湖 泊的物质资源.⑥湖泊的旅游资源. 3.湖泊的富营养化 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是由于人类 活动造成的,如低水平的制造业产生的工业废水,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大量流失的农药,化肥,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高密度水产养殖遗留的剩余饵料, 以及航运,旅游等水上活动产生的一些污染物,都造成了富营养物质大量输入湖泊.湖泊生态系统本身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如水草,芦苇,沉水植物,湖 畔湿地等都是天然的净化器.而现在由于人类对湖泊的围垦,湖泊沿岸的水利工程等都破坏了湖泊的自净系统.从而造成营养源的输出途径减少,营养物质大量过剩,最终形成富营养化. 目前一般认为,富营养化的定义是 湖泊在自然因素和(或)人类活动影响下,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造成水体生产力从低向高营养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或趋势[总氮(TN)达0.2mg/L, 总磷(TP)达0.02mg/L].1991年: 122个湖泊中,51%富营养化,2005年: 133个湖泊中,88.6%富营养化.61%国 控重点湖(库)水质为V类和劣V类. 富营养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蓝藻 水华的暴发.蓝藻是水中的浮游植物,

鱼塘蓝藻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中鱼塘出现蓝藻确实是一件要人头痛的事情,如处理不好会经常反复,严重影响到鱼的生长及日常管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养殖水体不长蓝藻呢?那就是养好水质!对此给您如下建议: 1、对于之前经常出现蓝藻的鱼塘,可在空塘期间先将鱼塘水排干,彻底地清塘、晒塘,尽量将塘底过多的底泥清除一部分,以减少之后水体中的有机质含量。 养鱼前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用量为75公斤左右,消毒方法可先将塘加水15公分左右再下石灰,等石灰化开后再洒均匀。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洒完之后可用农用的悬耕机将塘底的底泥翻一两遍,其目的是让石灰与底泥充分结合,更有利于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 2、养殖早期一定要培养好水的藻相,在早期通常水色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黄褐色为主(其中包含茶褐色、红褐色、姜黄色等),另一类为绿色水(如黄绿、油绿、蓝绿、墨绿等)。在这两类水质中,前者的水体中含鱼类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较多,适合鱼类生长。其水体中的藻类以隐藻

和硅藻为主,;而后者的藻群则以绿球藻、微曩藻等为主,所以水色呈现绿色,易产生蓝藻。根据这一原理,可在早期培水时有选择性地接种一些藻种。 3、日常投喂和换水,平时一定要注意及时换水,保证水质的活度,使藻类生长及便换平衡;,同时做到合理投喂,对于鱼吃剩下的残饵要及时捞出来以免坏水,这一点很关键。 4、适时改底,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水体和鱼塘底部的有机质会积累较多,这时需定期用药物来改善底质才行,否则蓝、绿藻很易爆发起来,最后水体中出现蓝藻。 5、可适当放养殖一些滤食性鱼如鲢鱼,让其滤食一部分水体中的藻类,以保持水质的清爽,减少蓝藻爆发的机率。 瑞正生物一直以来专注水产健康服务技术支持和服务,主要提供水产健康生物制剂,水产菌种系列,水产藻种系列,水产水质改良系列,水产营养保健等系列产品技术及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蓝藻治理

蓝藻治理 摘要: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等。 其产生原因: 1.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的主要养分来源,例如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体,随之流入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和太湖中超过50%的氮也来自化肥的流失。 2.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 3.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和磷,这些元素都能导致富营养化。 4.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厂和废水排放。 5.燃烧矿物燃料,在波罗的海中约30%的氮,在密西西比河中约13%的氮来源于此。 6.蓝藻使水体缺氧,使动物死亡,分解者分解是又消耗氧气,造成恶性循环 主要危害: 1.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

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2.蓝细菌是蓝藻的学名,在部分蓝藻内部的特定区域存有藻毒素,蓝藻毒素内分为很多种,通过其危害方式可分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它们是已知的会侵袭肝脏和神经的毒素,另一类毒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治理方法: 1.首先,全池泼洒沸石粉10公斤/亩,使之絮凝 蓝藻;第二,间隔3—4小时后全池泼洒溶藻芽 孢杆菌(侧孢芽杆菌),用量为500克/亩。注意 使用微生物制剂过程中必须防止蟹池缺氧,天 气闷热时不应使用,而使用时则应开动增氧 机;第三,平衡氮磷比例,通过泼洒无机磷改 变氮磷的比例,加快培育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 类快速生长成为优势藻种来抑制蓝藻生长,从 而改善蓝藻过度繁殖的状况。 2.2020年1月13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 湖泊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开宁研究员领导的河 湖生态治理与修复团队新近研发出一种蓝藻无

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第10卷 第8期 中 国 水 运 Vol.10 No.8 2010年 8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ugust 2010 收稿日期:2010-05-17 作者简介:宋益峰(1978-),浙江海盐人,学士,上海市金山区水文站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研究。 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宋益峰1 ,兰 林2 ,吴 江3 (1上海市金山区水文站,上海 201508;2江苏省水利厅,江苏 南京 210029; 3太仓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太仓 215400) 摘 要:蓝藻水华成为我国浅水湖泊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根据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采取相应控制技术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文中综述了目前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中物理控制法、化学控制法、生物控制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0)08-0154-02 一、前言 我国目前66%以上的湖泊、水库处于富营养化的水平,其中重富营养和超富营养的占22%,富营养化成为我国湖泊目前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1]。与湖泊富营养化相伴随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蓝藻水华[2],蓝藻水华广泛地存在于淡水生态系统中并产生一系列严重的水环境问题[3]。蓝藻水华控制是世界性难题[4~6],迄今采用的控制蓝藻水华的技术有几种:物理控制法、化学控制法和生物控制法。 二、蓝藻物理强化控制技术 1.机械除藻技术 机械除藻技术包括移动式富集湖面蓝藻“水华”技术、气浮捕集蓝藻“水华”技术。沈银武等[7]利用振动重力斜筛、旋振筛和卧螺离心脱水方法,在单机运行的条件下,在滇池于2001年4月和9月的145天中开机1,700h,共收获富藻水17,000m 3,折合干重为325t。试验区收获的蓝藻干粉经检测其平均总氮(N)为8.51%;总磷(P)为0.49%、总钾(K)0.70%和粗有机物43.47%。依此结果计算,相当于从试验区取出氮(N) 27.66 t、磷(P) 1.6t、钾(K ) 2.28 t 和粗有机物141.28t。有效降低了富营养化湖泊的氮、磷等水平和减轻或缓解了大量暴发的蓝藻生物量。 2.水动力控藻技术 吴张永等[8]对流体动力处理蓝藻技术进行了前期室内试验研究,发现实验条件下除藻率可达100%,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太湖在闾江口到马山岛之间马围长堤附近修建马山大桥,把大堤打通,沟通马山西的太湖与梅梁湖、贡湖、五里湖的水流,促使流入口袋的水流,从袋底顺利流入西太湖,促使湖水在夏季向西北部分流,冬季西太湖水流灌入两湖以冲洗滞水。如此可把两湖与西太湖整体形成循环水流,以使湖水通过自净、分流促使快速换水,抑制蓝藻暴发。 3.超声波控藻技术 超声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环境技术,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9],具有操作和控制容易,便于引进自动化操作手段,在处理中不引入其他化学物质,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功率超声在水体中空化效应产 生的高压、冲击波、声流和剪切力能够有效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抑制叶绿素的合成,降低蓝藻细胞类囊体膜上藻胆蛋白和某些酶的活性。目前有研究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自然水体,通过超声短时间的辐照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从而达到控制水华爆发的目的[10]。 三、太湖蓝藻化学强化控制技术 1.湖底充气扬水筒技术 扬水筒技术,将积聚于表层的藻类驱赶至水库底层,由于光照极低以及温度骤降等原因,藻类失去活性而逐渐消亡,并能显著降低水库底层铁、锰浓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Nieuwe Meer 水库中,扬水筒技术实施结果得到证明:其生物量降低为未处理前的1/20,藻类种群结构也由原先以蓝藻为主转变为硅藻、绿藻为主;此外整个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可一直维持在5mg/l 左右,从而扩充了鱼类的生存空间。 2.黏土除藻技术 黏土除藻华技术最早来源于絮凝原理,曾被作为在海洋赤潮暴发时的一种应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早在1997年,就有专家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撰文指出,使用黏土除藻可能是治理藻华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但由于絮凝除藻机理不清、黏土投量太大、藻华复发和二次污染等问题,许多将黏土除藻技术应用于淡水湖泊中清除藻华的尝试一直没有成功,其技术定位为应急措施。 潘纲等[11]通过改性黏土的快速除藻除浊作用启动并强化沉积物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使其自动地进行长期连锁的健康修复过程,发展了既能快速消除水华又能长期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一系列改性黏土技术。通过对26种不同黏土与藻细胞之间多项絮凝性质的研究发现高效黏土絮凝除藻的黏土架桥网捕作用,根据上述科学发现在架桥网捕性能方面对黏土进行改性,结果改性后的黏土不仅特别适合于淡水藻华的清除,而且黏土的投入量也从国际先进的200mg/l,降到了10mg/l,除藻效率达到95%以上。这种环境友好的天然改性剂可以使各种原先不具有除藻能力的当地黏土/沉积物变成高效除藻剂。 3.化学除藻剂

养殖值得一看的蓝藻处理方式

养殖值得一看的蓝藻处理方式! 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会出现蓝藻这种令人烦恼的现象,处理不当的话搞不好容易出现大量死亡,所以我们应该把蓝藻的毒害搞明白,尽量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安全。 养殖中常见的蓝藻主要是以下几个 淡水的微囊藻、颤藻等等。 淡水常见的微囊藻主要在:水体磷比较高、水温高、ph高的时候成为优势藻。蓝藻对我们水产养殖的危害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在环节在那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才能够避重取轻避免大的伤害。 蓝藻产生的原理: 水体中的有机氮超标,有两个去向: 一是转向氨氮,造成氨氮超标,引起虾蟹中毒;

二是转向蓝藻,造成蓝藻大量生长。有机氮是蓝藻的主要营养源,在适宜的温度下,蓝藻就会很快繁殖为优势种群。 前期投喂量过大,没有经常改底换水和培菌的养殖户,随着温度的升高,底部有机氮开始大量耗氧分解,有机氮是蓝藻主要的营养源,还有养殖环境的恶劣,很多养殖外塘水源就含有蓝藻,池塘本身是非常适合蓝藻生长的,加上蓝藻源,再碰上连续几天大太阳,蓝藻就大量爆发了。 蓝藻一旦成为优势种群,就会严重破坏水体营养平衡。所以在水体表层以下,其他藻类很少,水很瘦。并且温度越高繁殖越快。光合作用强烈,引起水体的pH值急剧升高,pH的上升又进一步促使其繁殖,所以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当蓝藻大量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产生大量毒素。按照危害性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微囊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其中以微囊藻的危害最大。微囊藻老百姓习惯称作蓝绿藻,夏季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状的物质。 蓝藻尤指微囊藻对白对虾养殖的最大危害:一是造成池塘养殖水体菌藻相失调,水质进一步恶化;二是造成对虾肝胰脏解毒功能受损,肠道毒素累积,肠

非经典生物操纵控制蓝藻(中文)

原文标题:Xie, P. and Liu, J. (2001) Practical success of biomanipulation using filter-feeding fish to control cyanobacteria bloom s – a synthesis of decade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a subtropical hypereutrophic lake. TheScientificWorld 1, 337-356. 全文翻译如下:用滤食性鱼类控制蓝藻水华的生物操纵理论在实践上的成功——对一亚热带超富营养型湖泊中数十年研究和应用的综合 谢平刘建康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Email: xiep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4342332.html,; liujk@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4342332.html, 收到:2001. 6.11; 修改:2001.6.25; 接收:2001. 6.25; 出版:2001. 8.8 东湖靠近中国长江,面积32平方公里,属于一个亚热带浅水湖泊,在过去五十年中东湖经历了若干巨大的变化,包括:(1)营养状况由中营养型转变为富营养型;(2)从上世纪70年代至1984年爆发了严重的蓝藻水华;(3)从1985年起蓝藻水华开始消失,而且不再发生;(4)鲢鳙鱼的产量比以前增加10倍多,随之而来蓝藻水华消失。对于蓝藻水华消失有几种可能的解释,包括:营养盐的变化,浮游动物对藻类牧食压力的增加,鱼类对藻类牧食压力的增加。长期变化的数据表明营养盐和浮游动物的变化是不重要的,而鱼类密度的显著增加可能起了关键作用。为了验证这些假设,在东湖进行了3年原位实验,主要的结论如下:(1)东湖中增加鲢鳙鱼的放养在消除蓝藻水华中起了决定性作用;(2)鲢鱼和鳙鱼均能通过牧食直接消除蓝藻水华;(3)浮游动物不能抑制蓝藻水华;(4)如果鱼类牧食压力下降,东湖仍可能爆发蓝藻水华,消除水华所需的鱼类临界的生物量约为50克/立方米。研究结果表明了在超富营养湖泊中应用一种新的食物链操纵理论(增加滤食性鱼类的放养)来控制蓝藻水华的可行性。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与欧洲及北美的经典生物操纵理论不同,经典的生物操纵理论是通过增加食鱼性鱼类来控制食浮游动物的鱼类,进而增加浮游动物来控制藻类。用这种新的生物操纵理论来抑制蓝藻水华正被许多中国湖泊如云南滇池、安徽巢湖和江苏太湖等利用或验证。该方法作为控制蓝藻水华爆发的综合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那些营养盐输入不能被有效减少或浮游动物不能有效控制藻类生产力的湖泊具有很大的潜力。 关键词:蓝藻水华、滤食性鱼类、生物操纵、亚热带湖泊、鲢鱼、鳙鱼、环境管理和政策领域:淡水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与群落、生态系统管理、环境管理和政策 东湖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东湖(30 o 33’,1114 o 23’)(图1)位于湖北省省会武汉,面积32平方公里,海平面高度21米。东湖距长江约5公里,通过青山港与长江相通。湖泊平均水深与最大水深分别为2.2米和4.8米,湖水滞留时间为0.4年,流域面积97平方公里。 在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东湖被人工堤岸分割为几个部分,其中,郭郑湖、汤林湖、后湖和牛巢湖为几个主要的湖区。由于仅有小水道相连,几个湖区保持了相对的独立。郭郑湖(采样点I和II)是被人为营养盐输入影响最严重的湖区。 东湖具有多功能性,包括供水、娱乐和商业渔业。湖泊被用来养鱼,食浮游动物的鲢鳙鱼产量在近几十年增加了十倍以上。湖泊的东北沿岸是武汉市的公园和娱乐场所,同时还有博物馆、植物园、了望塔、旅馆、游泳池和观光船。湖泊沿岸大约有100多家工厂(包括一个大型钢铁厂)。 湖水中的溶氧一般是很高的,在暖和的季节里溶氧过饱和现象经常发生,一般不致造成

如何控制蓝藻,鱼塘蓝藻的处理方法

传统池塘肥水是采用植物残余发酵后的有机肥或大草或动物粪便,有机碳多而氮磷钾少,肥效比较慢,但持续而稳定。由于藻类也是植物,一种植物经微生物分解而释放出来的营养素去“合成”另一种植物,从营养上来说是相对平衡的。 池塘中pH及其变化幅度主要是取决于这一水体中的缓冲能力,这个能力与水中二氧化碳平衡系统有着密切关系。这一平衡系统涉及到气体溶解与逸散、沉淀生成与溶解及不同形式酸碱之间的反应转化,是多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蓝藻水: 推荐办法;东方有机酸,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用作调水时,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每瓶用量5-8亩,污染严重时酌情加量。辅助调水、培藻:在使用活菌和肥水培藻前2-3小时使用本品,效果更佳。 速效清除消毒剂、杀虫剂、农药等化学药品及抗生素用后的残留;降解重金属的有毒成份对水体的污染。消除老化塘底的酸性腐殖质,减缓塘底老化,防止有毒物质的生成危害养殖对象。消除工业废水对养殖对象的危害。消除养殖对象体内毒素,提高种苗成活率,促进健康生长,调节由于水质老化造成的老绿水、白浊水、黑臭水、铁锈水等不良水色至嫩、活、爽的理想水色。降低由于盐碱土质、蓝绿藻爆发造成的pH值偏高,维持养殖池塘的生态平衡。调水、护水、肥水培藻前,先用本品消除水体中的毒素、有害微生物代谢的毒素、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等。 很多养殖户看到蓝藻水,就急着用硫酸铜、红霉素、表面活性剂等杀杀杀,甚至杀到水清澈见底,杀到鱼虾全部光光。这些老板,有没有回头想想,如果不那么急着杀,蓝藻水会造成死那么多鱼虾吗?其次遇到任何水质问题,任何不良水色,不要惊慌失措,不可强求一夜改变,即使有问题,也需要循序渐进,慢慢调理过来。强求一夜改变的后果是又一次的改变和应激,可能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不管任何水质,在养殖条件下,都是人为控制的。如果我们自己都乱了错了,要想达到养水的“稳定”自然是难于上青天。

鱼塘水质改善方法及步骤

鱼塘水质改善方法及步骤 一、蓝藻净 【作用对象】为整个水体中的藻相; 【产品组成】分解酶、反硝化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解磷解钾芽孢杆菌、几丁质酶、有机硅等;规格1000克/包。 【使用方法】 1、用量:1包本品用于1~4亩(视严重情况而定,不限水深,因为藻相只限于表面阳光层) 2、 第一步:1包本品,加4~6公斤红糖,加水40~80公斤,浸泡4~24小时,强烈建议白天浸泡,留到傍晚才均匀泼洒于池塘;(注意当天夜间开增氧机辅助); 第二步:泼洒以上浸泡菌液的同时,每亩泼洒葡萄糖3-5公斤,目的是提高水体碳氮比,同时为乳酸菌提供碳源产生乳酸降低pH值,越多越好(注意当天夜间开增氧机辅助); 第三步:白天浸泡强微生物蓝藻净时,可以白天泼洒腐殖酸钠5公斤/亩进行辅助(用来降低蓝藻光合作用,遮阳,和适当降低pH值); 3、建议:强烈建议养殖户勤观察,在蓝藻刚有迹象时而未爆发时,坚持每10天使用本品(此时一包四亩),则非常好控制,不会爆发蓝藻,从而渡过高温季节。 4、配合1:泼洒本品的第二天,建议使用生物解毒泼洒剂一次,以吸附藻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并促进有益藻相的形成来覆盖蓝藻。 5、配合2:在已发生蓝藻的下风口水华上,适当泼洒一些漂白粉有很好的帮助。适当在配养一些与养殖对象无冲突的滤食性鱼类(如白鲢、鳙鱼、土鲫鱼、泥鳅等),对缓解蓝藻有帮助。 6、配合3:尽量开水车,让水流动起来,蓝藻喜欢静水,流动的水可以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以抑制有害的蓝藻。 二、生物解毒泼洒剂 【适用范围】迅速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水质解毒、水质净化、促进微生态菌藻平衡和制造生物饵料 【主要功效】吸附和分解作用同时进行,解除大雾降雨或常规降雨带来的工业毒素;解除引入新水所带来的未知毒素;解除兽药、矿物质添加剂、重金属、农药、消毒剂所带来的毒素隐患;解除蓝藻和死藻带来的生物毒素;凝结水中大悬浮颗粒(残饵和粪便及其他粒子)和老化微生物细胞,凝结成团有利于混养鱼类捕食;最终制造优质的水体微生态环境,和底泥微生态环境,配合“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或“强微水精翠”使用,效果更好。 【用法用量】 除蓝藻的过程中,待蓝藻死亡后使用本品1次,每次1公斤/亩,配合“强微生物蓝藻净”和“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使用。 【其他事项】注意防潮,本品为生物制剂,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 【贮藏】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保质期18个月。 三、水精翠 【产品定位】定位为脱氮功能:降氨氮、亚硝酸盐成为氮气,以及降硫化氢等; 【作用对象】为水体,适用于所有水产养殖。 【产品组成】以反硝化细菌为主,辅以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为辅的产品;规格500

蓝藻治理

蓝藻治理 蓝藻在6-9月容易大量繁殖。它们喜高温和强光,温度高,繁殖得就快。不过,这种高温天气谁都避免不了,想从温度变化上想法子是不可能的。要从根本上控制蓝藻,就必须了解养殖塘蓝藻要怎样的条件才能产生?对我们的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蓝藻一般的生活特性如下 1.环境因素 通过对养殖水体的实地调查,当气温在28℃~32℃时,水体中因前期投入品的积累较多,造成有机质丰富、水体富营养化,往往容易形成蓝藻绿色油漆状的漂浮层。 2.蓝藻的生命周期 蓝藻的生命约30天,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高峰期、老化期。 3.蓝藻的现场判断 蓝藻过多的池塘一般透明度在15~20厘米左右,呈现的颜色一般为翠绿色或者是蓝绿色,产生这两种水色的同时,随着风的吹动在下风口及池塘四周会浮有一层翠绿色的膜,阳光下其颜色呈绿色的油漆状。 4.蓝藻的显微镜镜检 定期对透明度进行测量,并取样进行镜检,发现蓝藻较多,硅藻、绿藻减少,说明蓝藻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水质进行调节 二、蓝藻危害: (1)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气囊上浮到水体表面,群体繁殖水华在水面上形成。蓝藻大量爆发形成水华,竞争抑制有益藻的生长; (2)影响水质:使得水体pH偏高,影响池塘耗氧,白天蓝藻生活在上层,光合作用强,白天水体上层溶氧过饱和;夜晚蓝藻下沉,呼吸作用大量消耗中下层溶氧,导致底部严重缺氧。

(3)产生藻毒素:代谢产生大量毒素,抑制其他藻类生长,对养殖动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影响养殖对象的正常生长。藻类死亡后产生藻毒素,并且败坏水质,产生亚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民对水体也会造成危害。 总体而言蓝藻容易导致沉水植物难以生长;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他生物缺氧死亡,局部湖区大量堆积死亡,破坏水源地水质;分泌毒素,直接危害生物生存与健康。 控制蓝藻爆发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即尽可能防止肥料、动物垃圾和其他富营养的物质进入水中。在养殖过程中为避免蓝藻出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清塘时,生物净化环节不容忽视,对于施有机肥的水体应先让有机肥充分发酵后才能进入水体,高温期残饵粪便大量增加,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②后期如追肥,应使用全水溶性肥,这样可以促使其他藻类尤其是有益藻类的繁殖。适量补充有益菌和优质藻种,定向培育有益藻类。通过藻类间的抑制作用抑制蓝藻的生长。 ③根据水体平衡施肥的原则,一定要定期适当补磷和微量元素,以磷促氮,平衡氮磷比例和水体各种营养成分,促进有益藻的生长繁殖。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和底质,及时分解有机质,避免水、底富营养化。也可以通过补充有益菌培养池塘中有益菌种和藻类,分解池塘过多有机质,维持水体藻相菌相平衡。 ④养殖水位不易过深,池边使用车轮式增氧机增氧,以培养硅藻,减少蓝藻繁殖。水浓、透明度低应及时换水等措施,抑制蓝藻和其他有害藻类。高温季节,合理投料,每周适当减料或停料2—3次。 处理方法: 高峰期,每月定期使用碳原和钙钾肥,定向培养有益藻,如小球藻、底改、有益菌 第一天:全塘三分之一下风口处,使用蓝酶精。 第三天:解毒灵上午,下午底改

蓝藻的预防和处理

蓝藻的预防和处理 夏天,养殖中后期,养殖户提出最多的问题是:蓝藻如何处理? 蓝藻的生活特性: 1. 蓝藻喜高温、强光、多静止的淡水水体,尤其是水体中有机质丰富、水、底富营养化时容易产生。常见的种类有微囊藻、囊球藻、鱼腥藻、拟鱼腥藻等,这些藻类有固氮作用,因而在缺氮环境其它藻类不能生活时,唯有蓝藻可大量繁殖。 2. 蓝藻具有一般藻类的生长特点:其生命周期大概为30天,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三个阶段:生长期、高峰期、老化期。 3. 有过多蓝藻的池塘呈现的颜色一般为翠绿色(由蓝藻大类中的铜绿微囊藻和不定微囊藻产生)或者是蓝绿色(由蓝藻大类中的鱼腥藻和颤藻产生),产生这两种水色的同时,一般会在池塘四周(尤其是下风口)会浮有一层翠绿色的膜,太阳上其颜色呈绿色油漆状。 蓝藻的危害: 1.蓝藻死亡后会放出大量有毒物质,比活藻危害更大; 2.蓝藻生长繁殖过程释放出一定的有害含氮化合物,有臭水的感觉; 3.多数蓝藻不易被虾利用,因而蓝藻多的水体虾生长缓慢; 4.蓝藻易浮于水面,抑制了水层中其他藻类的繁殖,因而表层以下水常常是清的,水体的净水功能较弱,底易臭。 蓝藻的预防: 在养殖过程中,为避免蓝藻出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清塘时,生物净化环节不容忽视:因老的池塘留有大量蓝藻的“种子”沉在底泥中,因此要清淤并用微生物制剂分解; 2.基肥慎用化学肥料,尤其少用磷肥,而用多氮少磷型的生物有机肥(如肥水元素)作基肥,中后期如追肥,应使用氨基酸速肥王或氨基酸培藻调水元素等全水溶性肥,这样可促进其他藻类尤其是有益藻类的繁殖。 3.不用含蓝藻丰富的水源。

4.养殖水位不宜过深,池边使用车轮式增氧机增氧,以培养硅藻,减少蓝藻繁殖。 5.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和底质,及时分解有机质,避免水、底富营养化。 6.水浓、透明度低应及时使用解毒绿水王、绿水元素或爽水素、水质保护解毒剂抑制蓝藻和其它有害藻类。 7.高温季节,合理投料,每周适当减料或停料2~3餐。 一旦出现蓝藻的处理方法: 1.处理蓝藻当天应适当减料,以减少蓝藻赖以生存繁殖的养分; 2.白天抽排(含蓝藻)表层水,或者全池泼洒底优或底优二代、沸石粉吸附蓝藻沉降于池底,然后在晚上排去底层水; 3.同时全池泼洒绿水元素、水质保护解毒剂分解蓝藻尸体、解除蓝藻毒素和避免藻相变动引起的缺氧; 4.于第二天从其它池塘进新鲜含藻水,再用氨基酸速肥王或氨基酸培藻调水元素追肥,培养鲜活藻相和菌相。

水体参考资料蓝藻水华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水体蓝藻水华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异常增殖形成水华,使水体腥臭难闻,溶解氧减少,大量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水体的功能,改变了水生态环境,危害到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许多水体已受到富营养化的严重威胁,且水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因此,认识藻类水华的形成原因,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1.蓝藻水华的成因 (1) 营养物质与藻类水华 丹麦著名生态学家Jorgensen 指出浮游藻类的生长是富营养化的关键过程,着重研究氮、磷负荷与浮游藻类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总磷、总氮等营养盐相对充足,能给水生生物( 主要是藻类) 大量繁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导致浮游藻类( 或大型水生植物) 爆发性增殖。通常认为总氮的浓度超过0.2 mg /L,总磷的浓度超过0.02 mg /L 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美国EPA 建议总磷浓度0.05 mg /L,正磷酸盐浓度0.025 mg /L 是湖泊和水库磷浓度的上限。天然水体中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本身的原生质,临界的氮磷比按重量计为7:1,当氮、磷比小于7∶1 时,氮将限制藻类的增长,否则,磷则可认为是藻类增长的限制因素。 (2) 气象因素 在营养物质充分的条件下,光照强烈、水流缓慢、适合的水温最适宜藻类生长,其产生的污染有较强的空间差异性。 (3) 水生食物链失衡 从本质上来说,水体藻类暴发是水中营养物质过剩导致生物物种失衡的过程,是一个环境改变而导致的生物过程,要更多地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自然水域中存在水生食物链,各能量层次的生物通过捕食关系而紧密联系,相互间的影响也更大。如果食浮游生物的鱼类数量减少或能力降低,将使水藻生长量超过消耗量,平衡被打破,发生富营养化。该理论说明营养负荷的增加不是导致营养化的

处理池塘蓝藻的正确方法

如何处理池塘蓝藻 是蓝藻,特别就是现在夏天容易爆发,捞了还会有,我帮你找了解决方法: 要解决蓝藻问题,当然须先解决水体的污染治理,水体治理分为外环境治理与内环境整治。外环境治理包括截断污水、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内环境整治即减少内源性的污染物质和营养,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营养物质的负荷,控制藻类的异常繁殖,逐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其次,治理蓝藻必须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能草率重复无效手段,只能从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找出刺激蓝藻异常生长的关键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手段,事半功倍地治理蓝藻。 据了解,最近将要上马的滇池北部水环境整治项目,其中点、面源污染治理仍沿用五、六十年代的落后技术,而这些技术只是加了些大量絮凝剂,不能有效除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也不是有效截污的河道治理技术,而投入的资金却达到几十亿元。 刘光钊还认为,蓝藻具有固氮能力,能够把大气中的氮转化为能被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的硝酸盐形式,从而使得蓝藻能够获得充足的氮营养物质。即使向湖泊水体排放的污水中的氮受到了控制,藻类仍然可以从大气中因固氮作用而得到硝酸盐,以此满足自身合成的需要。因此,控制氮源供给,对富营养化湖泊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从斯托姆提出的藻类公式我们不难理解,藻类的生产量主要取决于水环境中磷的供应量。因此,去除、抑制蓝藻异常生长的有效手段,是在控制排入水体的外源性磷营养源的前提下,降低水体内源性磷营养源。 刘光钊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第一阶段是生物——化学杀藻,这是在蓝藻疯长后治理水体的必然选择。在除藻剂的选择上应从今后水体和水生生态环境的要求考虑,绝不能选用一时有效但遗患无穷的金属盐类和有机药剂;应适应开放式水体在动态情况下的不利因素,药剂有效作用应有一个延时释放的功能,并在水底形成一个底泥营养物质缓释或封闭界面。 1999年,为了世博会的需要,三爱公司参与了滇池草海的应急治理。三爱公司采用天然抑藻材料(由天然作物提取),加上一定的缓冲剂,制作成圣A—3缓冲综合型除藻剂。它能适当适量改变有害藻类生长环境中的电解状态,诱导蓝藻超常光合作用,加快代谢,导致细胞破裂而死亡,同时促进消耗磷和其他养分,达到有效控制蓝藻生长的目的。 最好用生物的方法,如引入藻食性的鱼类,这样不会污池塘水,免得以后还要再清理

鱼塘用什么杀蓝藻

一、蓝藻易发生的环境:蓝藻多生长在湖泊、池塘等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营浮游生活。它在以下的环境中容易暴发。 1、碱性水体:PH在8~9.5最易发生。 2、高温季节:水温在28~32℃蓝藻会大量繁殖,34~35℃时会形成水华即绿色油膜。 3、水体富营养化:氮、磷过量积累或比例失衡的水体易暴发蓝藻。 二、蓝藻的危害:蓝藻繁殖很快,最快可以在2-3 天布满整个池塘,至夜间水中溶氧会被蓝藻大量消耗或遇到天气突变,藻体会因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当蓝藻死亡后,会产生大量的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水中积累多了就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 三、蓝藻防治方法: 1、蓝藻的预防:放适量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能达到一定的控藻效果。每亩需要放养300余尾。鱼池中用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等微生物分解转化利用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

2、蓝藻的处理方法: 1)排水:蓝藻喜欢强光,在晴天的中午,排去30厘米~40厘米的表层水体,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蓝藻的数量。 2)杀藻:常用的杀藻药物有卤素类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和重金属盐类硫酸铜、强氧化剂类高锰酸钾等。(据研究报道,三氯异氰脲酸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强的杀死效果,其浓度愈大效果愈明显,12.0mg /L时杀藻率达100%,而浓度低时,虽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有效氯的衰减,其杀藻不能持续很长时间。硫酸铜有很强的杀藻效果,但其含有的铜离子易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因水体铜离子的含量对水体中蓝藻的繁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易造成水体中蓝藻的再次爆发,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硫酸铜杀蓝藻。)因蓝藻在晴天时集聚在水体表层,所以杀藻时易把药物化水后泼浇。局部杀灭主要针对水体有少量蓝藻在下风处集聚的情况;针对蓝藻爆发的鱼塘,杀灭蓝藻时要特别注意换 水、增氧及及时改底,并培育有益藻类。 3)调水: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控制水体中氮磷的含量。 4)培水:在高温季节,水体中的磷往往不足以供应绿藻、硅藻等藻类的生长需要,使这些藻类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蓝藻就乘机生长爆发,所以适量施磷肥,培养有益藻类,可有效预防蓝藻的发生。 蓝藻的处理方法: 1、排水:蓝藻喜欢强光,在晴天的中午,排去30厘米~40厘米的表层水体,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蓝藻的数量。 2、杀藻:针对聚集下风处的蓝藻,可用解立爽。针对蓝藻爆发的鱼塘,杀

蓝藻的防治

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江苏省江都市罗氏沼虾和河蟹养殖塘口,蓝藻大量暴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教全国渔业科技入户虾蟹类指导员邢华教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供参考。 一、蓝藻的危害 1、溶解氧迅速下降 蓝藻的大量死亡能使水中的溶解氧迅速下降,造成鱼虾等养殖对象大量死亡,这种现象常发生在连续数天阴雨后天气突然转晴。由于蓝藻的过度繁殖,抑制了其它藻类的繁殖,它的死亡造成了水体中浮游植物数量锐减。水体中没有浮游植物,就不能实现光合作用产氧过程。而养殖水体中氧的70%以上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鱼虾等养殖对象因缺氧浮头甚至泛塘。 2、产生快速致死因子 蓝藻中的项圈藻形成水华时,可产生快速致死因子,破坏鱼、虾等养殖对象的鳃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 3、产生生物毒素 蓝藻类的个别种类不但活体带毒,而且死亡个体分解也可产生生物毒素,即蓝藻素。蓝藻素数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的中毒死亡,即使数量少,也可通过食物链的积累效应而危害养殖对象,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4、产生恶臭味,富集于池底 蓝藻水华出现时,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味,影响饲养管理,而且含毒素的蓝藻细胞在水

体中漂游,当与某些悬浮物络合沉淀,或被养殖对象捕食后随其排泄物沉淀,在鱼池池底富集,对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绿色水产品养殖的目标,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蓝藻发生的原因 1、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在常温条件下,一些有益的单细胞藻类生长速度并不比蓝藻慢,只有当气温达到20℃以上。水温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所以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只有进入高温季节,蓝藻的生长速度优势才会体现出来。所以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2、富营养化:进入养殖高峰期后,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养殖生物自身的排泄物对养殖水体也是一种污染。在过去我们往往忽略了养殖生物的自身污染。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中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如果蓝藻没有充分的营养也是很难生长的。 3、有机磷:有机磷并不是磷酸盐之类的,它广泛存在于各类化工污水中,另外在生活污水中也有有机磷,生活污水中有机磷主要存在于洗衣粉中,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当前很多专家学者均认为治理蓝藻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除去有机磷。 三、解决方案 1、定向培藻:目前,在自然界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条件下,蓝藻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其次就是小球藻和栅藻。如果在养殖前期,在养殖池塘中能培养出上述两种藻类为优势种群的水体(定向培育),与蓝

蓝藻的现状及目前的主要治理方法

蓝藻的现状及目前的主要治理方法 摘要:最近几十年蓝藻水华在我国各大富营养化湖泊频繁爆发,形成藻灾。鉴于传统的打捞等治理手段的局限性,新兴的生物技术治理方法以其优越性而备受世人瞩目,渴望成为攻克蓝藻污染的最佳选择。文中从水华的爆发及危害、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防治措施和研究方向以及蓝藻的生物工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希望能够寻求合理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富营养化蓝藻治理生物技术 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由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藻害日益严重,其他湖泊如东湖、西湖、洞庭湖、洪湖、鄱阳湖、洪泽湖等也不容乐观,甚至连藏在群山之中、很少点面污染源的千岛湖,也由于游人猛增而水体富营养化,已出现蓝藻大规模增生的趋势。从1998年开始,这种蓝藻泛滥成灾的危机频频出现,并呈迅速蔓延之势。从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大增加了氮、磷营养物质向水体的排放量,加剧了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使水体生态环境向恶化方向演变,最终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国家,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有2300余个,湖泊面积为70988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湖泊总储水量为7077多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东部南部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控制相对滞后,不少水体负荷了超量氮、磷和其他有机污染等营养物,致使湖泊环境不断恶化。湖泊富营养化在中国已是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所以预防治理蓝藻水华已成当务之急。 1 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的形成和危害 藻类和一些光合细菌能利用氮、磷等无机盐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称为光养型生物。富营养化缓流水体中的光养型生物,如蓝藻、绿藻等,通过光合作用以光能和无机物合成自身生长繁殖的有机物,并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繁殖,形成藻灾,即水华。 通常春夏秋湖泊中的主要藻类是蓝藻、绿藻。但在重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自春至夏蓝藻常成为唯一的优势水华种群,其中以微囊藻水华最为严重。蓝藻(cyanobacteria)是全球分布最广的水生、陆生古老光合生物。在富营养化的

蓝藻治理

蓝藻的治理 1.蓝藻的概念 蓝藻(blue-green algae)又名蓝细菌、蓝绿菌、蓝绿藻、黏藻、蓝绿藻,在生物界划分为蓝藻界、蓝藻门,还将其分为色球藻纲、藻殖段纲,属于原核生物,其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或产生孢子以无性繁殖。 2.影响蓝藻产生的因素 蓝藻在水温25—35℃时,生长速度比其他藻类快,所以温度是影响蓝藻暴发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蓝藻生长的水体中必须含有有机磷,也就是说的养殖水体中,蓝藻比较容易生长,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等水域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 3.蓝藻的主要危害 (1)绿潮现象 在一些富营养的水体中,在夏季当温度处于20-35℃之间时有些蓝藻会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层,人们常称之为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2)产生毒素 在某些特定区域内蓝藻会产生藻毒素,蓝藻毒素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通过其危害方式可分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它们会侵袭肝脏和神经等部位,而且毒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4.蓝藻的治理方法 (1)物理除藻法 物理除藻法包括人工打捞法、机械打捞法、絮凝沉淀技术、粘土除藻等。人工和机械打捞往往采用截流的方式在蓝藻生长爆发期进行打捞,减轻蓝藻对水域水体的危害。絮凝除藻是应用絮凝原理,利用除藻物质的胶体化学性质,将藻类絮凝沉降到水体底部或加以回收。粘土除藻是通过阳离子交换以及凝集作用将藻细胞和颗粒凝聚沉降到水底,可以迅速的降低水面藻细胞密度[1],缺点是粘土除藻会对水域产生二次污染,不适用于浅水水域。 (2)化学除藻法 化学除藻法包括化学灭杀法、化学絮凝沉降法、光降解法、光催化氧化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化学絮凝沉降法。其中化学灭杀法通过化学药剂的作用对蓝藻产生消杀作用。化学絮凝沉降法是利用高铁酸盐、糖脂类生物表面活化剂等使得藻类细胞分解,但此方法存在二次污染的缺点。光降解法是利用紫外线对藻类细胞的毒素进行消杀,并且紫外线越强,对藻类的消杀效果越好。光催化氧化法效果优于光降解法,而且操作简单,易实现。 (3)生物除藻法 生物除藻法主要采用微生物治理法、食藻生物治理法、水生植物抑制法等。其中微生物治理法是利用可以溶解藻类的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的特异性来溶解蓝藻。食藻生物治理法是在蓝藻生长旺盛的水域引入蓝藻所在食物链上端的生物物种,对蓝藻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抑制作用。水生植物抑制法是从生物对于食物和生存领域的竞争方面来抑制蓝藻的生长。应为某些特定的水生植物会从水生植物从营养竞争、沉降污泥和释放抑藻素三个方面来抑制藻类种群繁殖[1]。(4)综合处理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