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雏鸭呼肠孤病毒病

雏鸭呼肠孤病毒病

雏鸭呼肠孤病毒病
雏鸭呼肠孤病毒病

雏鸭呼肠孤病毒病

(即“花肝病”或“白点病”)

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俗叫“花肝病”、“白点病”,是70年代末期以来在福建、广东、广西、江苏和浙江等省、自治区雏番鸭群中相继发生并广为流行的一种以脚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肝脾有大量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新的急性传染病,给番鸭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原由福建省农林大学动科学院吴宝成教授首先分离出病毒,鉴定并确认为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

流行特点

1、自然发生仅见于7-50日龄、最常见于7-35日龄的雏正番鸭和雏半番鸭,较大的正番鸭和半番鸭均不发病。其他鸭种概不感染。

2、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见于炎热、潮湿的季节,而寒冷的冬、春季节则较少发生。发病率高达20%-90%,最高100%;病死率通常10%-70%,严重时高达90%以上,甚至全群覆没。据研究,半番鸭雏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正番鸭低。病正番和半番鸭雏及其痊愈带毒鸭是传染源,通过其病死尸、分泌物特别是排泄物散毒,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空气和用具等经消化道、呼吸道和脚蹼损伤等水平传染,能否垂直传染尚须进一步研究。

3、鸭舍潮湿、闷热、卫生条件差和饲养密度高等是促进发病,加重病情的因素。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一般3-11天,病鸭沉郁委顿、乏力、软脚、懒动、多蹲伏或挤堆、嘶叫、少饮、减食或不食,羽毛蓬乱,无光泽、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稀粪。病程长短不一,一般2-14天。发病后5-7天是死亡高峰期。两周龄以内病鸭难免一死。耐过病鸭往往生长发育迟缓,成为僵鸭,常无饲养价值。

剖检病变

剖检病鸭可见肝、脾、心肌、肾、腔上囊、腺胃和肠粘膜下层等组织白色坏死点。其中以肝、脾最为明显。肝肿大、质脆、出血、表面及实质布满大量针尖大小的坏死点;脾肿大,暗红色,表面及实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点,有的汇成一片,呈花斑状的外观。肾和胰腺有的也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白色坏死点。脑水肿,脑膜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特点和特征性剖检病变可以做出初诊。在临诊中注意和番鸭疫里氏杆菌病、番鸭细小病菌毒病、番鸭禽霍乱、番鸭副伤寒等有类似症状及病变的番鸭病做区别诊断。

确诊必须依靠采病番鸭雏的肝、脾组织和血清等病科,送有关实验做分离病毒、鉴定以及血清学试验的阳性结果进行确认。

防治方法

1、建立并完善鸭场生物安全措施,到非疫区良种鸭场引雏番鸭苗。平时加强管理、清洁卫生、消毒隔离饲养。按当地疫情免疫程序做好其他疫病免疫接种工作。1-2日龄种接种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灭火活苗0.5ml/羽或弱毒苗(按说明书用量),和1L-2联用:弱毒苗分开稀释,混合注射;灭活苗则分开注射。或于8-10日龄和20日龄注射本病高免卵黄抗体两次,剂量按说明书,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2、发生疫情时,病鸭雏隔离饲养,立即注射高免卵黄抗体+禽白细胞干扰素,剂量均按说明书酌加,先注射同群未见症状雏鸭,后注射病鸭,同时用金刚乙胺和环丙沙星各1克,加水20-49公斤,混饮4-5天,防止细菌性并发或继发感染;0.2%-0.3%过氧乙酸带鸭消毒1天1次,直到疫情彻底扑灭。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鉴别诊断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鉴别诊断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菌现有21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无或少交叉保护,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病变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以及部分病例出现干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为特征。 养鸭场一旦传入本病,病原即在发病鸭场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幼鸭感染发病,且难以扑灭,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流行病学诊断: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低温、阴雨潮湿的季节较为多见,尤以冬春季为甚。各品种鸭均易感,1-8周龄鸭多发,其中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 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更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临床诊断 1、最急性病例未见明显症状便突然死亡。 2、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嗜睡、缩颈、软脚、食欲下降,下痢,粪便稀薄呈白色或淡绿色。眼的周围有湿润的分泌物黏着,故有“眼镜鸭”之称。鼻孔常流出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部分病例出现神经症状,如头颈震颤、转圈、不停的摇头、点头、阵发性痉挛,向上仰望、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不久抽搐而死。还有的病例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跗关节肿胀等症状。病程一般为1-3天。 3、4-7周龄鸭病程1周或以上,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困倦,少食或不食,下痢,腿软、伏卧或呈犬坐姿势,间有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摇头摆尾、前仰后翻、翻倒后仰卧、两腿在空中划动,呈游泳状,不易翻转,惊叫,头颈歪斜,转圈或倒退等神经症状。病程1周以上。

病理诊断 最急性病不出现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最特征的病理变化是浆膜表面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尤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三炎)最明显。 1、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心包膜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内填充淡黄色纤维素快,病程较长时可见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 2、肝周炎,肝肿明显大于正常,肝呈橙红色或土黄色,质脆,胆囊肿大;肝脏表面覆盖有一层极易剥离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病程较长时渗出物呈干酪样不易剥离。 3、气囊炎,气囊壁增厚,浑浊,不透明,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较长时渗出物可机化而与胸壁粘连,有时个别病例腹腔积液。 4、脾脏略肿大,呈斑驳状,表现有灰白色坏死斑点,表面附着纤维素性假模。 5、部分病例肠道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表面有黄色胶东样分泌物,直肠处可见白色或浅绿色稀粪。 6、患鸭有神经症状时,可见纤维素性脑膜炎,脑膜充血出血。 7、慢性病例还见有坏死性皮炎和关节炎。 鉴别诊断 临诊上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应注意与大肠杆菌病、鸭衣原体病、雏番鸭“花肝病”、鸭沙门氏菌病、鸭流感、鸭副粘病毒病、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曲霉菌病、小鸭副伤寒、鸭瘟等相区别。 1、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诊断患病鸭群发生本病时,常有60%以上的病群同时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病变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变非常相似。 大肠杆菌病剖检时有特殊臭味,病鸭心脏和肝脏表面附着的渗出物较厚,一般为干酪样(凝乳状),色较重,不易剥离,肝脏肿大呈铜绿色。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第16章 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

第十六章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 一、概述 二、正呼肠孤病毒属 (一)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 (二)禽呼肠孤病毒 三、环状病毒属 (一)蓝舌病病毒 (二)非洲马瘟病毒 (三)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四)茨城病病毒 (五)马器质性脑病病毒 四、轮状病毒属 五、COLTI病毒属 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 六、水生呼肠孤病毒属 草鱼出血病病毒 主要参考文献 一、概述 同义名:双股核糖核酸病毒科 本科的命名是取自3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而成,全称是呼吸道(respiratory)、肠道(enteric)和孤儿(orphan)病毒。于50年代早期,当乳鼠和灵长类的细胞培养开始广泛应用于病毒学实验室时,从人的呼吸道和胃肠道分离出这类病毒,但与任何疾病都不相关,分类鉴定为小RNA病毒。几年以后,发现该病毒的基因组为双股RNA,并分节段。1959年建议命名为呼肠孤病毒,强调了其与疾病的不相关性。但是随后发现,这些病毒也有一定的病原性,一些成员还是某些特定疾病的病原体,因此建议改称呼肠病毒。本书照顾习惯,仍称呼肠孤病毒,也与英文“Reo”相应。在证明呼肠孤病毒的基因组是由若干片段组成的双股RNA后,接着又发现三叶草的伤瘤病毒(Clover wound tumour virus, WTV)也含双股RNA,而且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极像呼肠孤病毒,从而引起病毒学工作者对双股RNA病毒的极大兴趣。此后,相继在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细菌、高等植物和真菌等宿主体内发现了60种以上的双股RNA病毒(虽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不尽一致)。 呼肠孤病毒基因组是双链RNA这一重要发现,第一次说明了双链RNA可作为稳定的生命形式存在于自然界。1968年,Verwoerd等建议成立一个新的分类学类群,称为“双股核糖核酸病毒”(亦即双股RNA病毒)。1971年,Borden等在原来的呼肠孤病毒群中的某些病毒的负染标本上,发现病毒壳粒呈短粗中空的环状,建议成立环状病毒属。1974年,Flewett等根据犊牛腹泻病毒和婴儿腹泻病毒的形态类似车轮的特点,又提出了“轮状病毒”这一新的病毒名称。1975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采用这一名称,并于1978年将其列为一个病毒属,而将原来的呼肠孤病毒属提升为科,从而在呼肠孤病毒科下包括呼肠孤病毒属、环状病毒属和轮状病毒属等三个病毒属。1991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5次病毒分类报告中新增科州蜱传热(COLTI)病毒属及水生呼肠孤病毒属,将呼肠孤病毒科分为呼肠孤病毒亚群(正呼肠孤病毒属、环状病毒属、轮状病毒属、COLTI病毒属、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胞质多角体病毒群(胞质多角体病毒属

第十一节禽呼肠孤病毒感染

第十一节禽呼肠孤病毒感染 教学目标:掌握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 教学重点:禽呼肠孤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 教学难点: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病源、病理变化与防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引入】呼肠孤病毒感染通常为养鸡从业人员熟知的是病毒性关节炎。另外,许多学者证实矮小综合征、呼吸道病综合征、肠道疾病和所谓“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病也与呼肠孤 病毒有关。呼肠孤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自消化道和呼吸道分离出来。病毒 无囊膜,对脂溶剂和热有抵抗力,-20°C 可存活 4 年以上,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可 形成包涵体。呼肠孤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失通常来源于鸡的跛行(病毒性关节炎、腱 鞘炎)和总体生产性能低下,包括增重减少、饲料转化率低、死淘残鸡增多,因此 降低了生产成绩。 【板书】一、病源 1.病原:属于呼肠孤病毒类。为双股RNA 2.抵抗力:对环境抵抗力强,耐热及PH为3的酸性环境,对过氧化氢的抵搞 力强。 【板书】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鸡和火鸡1日龄的鸡易感染本病 2.发病年龄多发生在3~7周龄的肉鸡,蛋鸡也偶有发生。 3.传染源病鸡、带毒鸡。病毒通过粪便传播。 4.传播途径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 【板书】三、症状 跛行、跗关节肿胀、肌腱增厚或断裂。本病绝大多数呈隐性经过,当发生急性感染时出现跛行,病鸡喜欢坐在跗关节上,驱赶时才会移动。跗关节肿胀不能活动,不敢负重,患肢不能伸张。腱断裂时,趾屈曲,出现典型的蹒跚步态,患肢多向外扭转,且多发育不良,长期不能恢复。呼肠孤病毒除了引起关节炎、腱鞘炎外,还会引起“吸收不良综合症”,病鸡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矮小,明显小于同一日龄的鸡只,色素沉着障碍,病鸡明显苍白,羽毛发育不良、蓬乱,骨骼系统钙化作用紊乱,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有时腺胃肿大,死亡率增加,可达5% 。鸡群患“吸收不良综合症”可导致鸡群均匀度下降,生产性能降低,造成经济损失。 【板书】四、病理变化 患有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的鸡只,病变主要在跗关节,关节上下周围肿胀,切开肿胀部,若单纯感染时,见有少量黄色浆液性或纤维素性渗出液,若有细菌感染时,可见脓性渗出物。趾屈腱和腓肠腱周围水肿,滑膜常有出血点。慢性病程其特点为腱鞘硬化或粘连,失去活动性。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非化脓性腱鞘炎的特征,在滑膜下可见到幼稚性纤维性细胞增生,逐渐纤维化,呈慢性腱鞘炎的病象。腓肠腱和周围的肌纤维呈空泡样变性,肌纤维组织可见到脂肪浸润。如有细菌感染时,则网状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腺细胞大量渗出和增生。“吸收障碍综合症”没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板书】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性症状和典型的病变,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鸭圆环病毒流行情况及防控

鸭圆环病毒流行情况及防控 水禽病近几年发病特点 近两年的疫病监测数据分析,水禽群(特别是鸭群)出现二重及多重感染的情况十分普遍,病毒+病毒、病毒+细菌、病毒+病毒+细菌等混感模式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其中一种病原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即鸭圆环病毒。 鸭圆环病毒危害 鸭圆环病毒(Du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新成员,无囊膜,单股环型DNA结构。该病毒于2003年由Hanemann在德国首次报道。在我国,姜世金等(2007)首次从2006年在福建省采集的鸭疫里默氏菌病鸭样品中检测到DuCV。 单纯感染临床表现为发育状况,差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羽毛凌乱等临床症状为共同特征,并且明显表现羽毛营养失调,在背部脊柱(的羽毛)尤其明显,许多羽毛羽轴出血,鼻流黏液和脚掌发绀,剖检肝脏、脾脏和肾脏均散布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灶为主要临床特点。 圆环病毒还侵害畜禽免疫系统,导致宿主抵抗力下降,易遭受其它病原的并发或继发感染,严重降低了疫苗、药物和抗体的效果,大幅度提高了养殖难度。 临床往往是混发感染居多,刘少宁等(2008-2009)对来自山东、江苏、四川、福建和广东5个省份36个鸭群343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发现DuCV检出率高达81.63%,鸭群阳性率达94.44%,5个省份均有DuCV存在;多数与禽流感、鸭肝炎病毒、鸭瘟病毒、鸭腺病毒4型、鸭细小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鸭大肠杆菌等病原混感。对混感鸭群治疗发现,只要混感有DuCV,使用针对其它性病毒的卵黄抗体加对抗生素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防治 由于目前DuCV在动物细胞和禽胚上难以培养,因此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只能使用圆环抗体,配合其他抗病毒药、免疫增强剂、中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以降低直接和间接损失。 大东农鸭圆环专用圆弧安 本产品对鸭圆环病毒、新型呼肠孤病毒和鸭巴氏杆菌具有明显的预防和疗效。 临床可用于发病治疗 养殖周期使用,极大减低疾病发生。

雏鸭呼肠孤病毒病

雏鸭呼肠孤病毒病 (即“花肝病”或“白点病”) 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俗叫“花肝病”、“白点病”,是70年代末期以来在福建、广东、广西、江苏和浙江等省、自治区雏番鸭群中相继发生并广为流行的一种以脚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肝脾有大量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新的急性传染病,给番鸭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原由福建省农林大学动科学院吴宝成教授首先分离出病毒,鉴定并确认为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 流行特点 1、自然发生仅见于7-50日龄、最常见于7-35日龄的雏正番鸭和雏半番鸭,较大的正番鸭和半番鸭均不发病。其他鸭种概不感染。 2、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见于炎热、潮湿的季节,而寒冷的冬、春季节则较少发生。发病率高达20%-90%,最高100%;病死率通常10%-70%,严重时高达90%以上,甚至全群覆没。据研究,半番鸭雏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正番鸭低。病正番和半番鸭雏及其痊愈带毒鸭是传染源,通过其病死尸、分泌物特别是排泄物散毒,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空气和用具等经消化道、呼吸道和脚蹼损伤等水平传染,能否垂直传染尚须进一步研究。 3、鸭舍潮湿、闷热、卫生条件差和饲养密度高等是促进发病,加重病情的因素。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一般3-11天,病鸭沉郁委顿、乏力、软脚、懒动、多蹲伏或挤堆、嘶叫、少饮、减食或不食,羽毛蓬乱,无光泽、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稀粪。病程长短不一,一般2-14天。发病后5-7天是死亡高峰期。两周龄以内病鸭难免一死。耐过病鸭往往生长发育迟缓,成为僵鸭,常无饲养价值。 剖检病变 剖检病鸭可见肝、脾、心肌、肾、腔上囊、腺胃和肠粘膜下层等组织白色坏死点。其中以肝、脾最为明显。肝肿大、质脆、出血、表面及实质布满大量针尖大小的坏死点;脾肿大,暗红色,表面及实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点,有的汇成一片,呈花斑状的外观。肾和胰腺有的也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白色坏死点。脑水肿,脑膜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特点和特征性剖检病变可以做出初诊。在临诊中注意和番鸭疫里氏杆菌病、番鸭细小病菌毒病、番鸭禽霍乱、番鸭副伤寒等有类似症状及病变的番鸭病做区别诊断。 确诊必须依靠采病番鸭雏的肝、脾组织和血清等病科,送有关实验做分离病毒、鉴定以及血清学试验的阳性结果进行确认。 防治方法 1、建立并完善鸭场生物安全措施,到非疫区良种鸭场引雏番鸭苗。平时加强管理、清洁卫生、消毒隔离饲养。按当地疫情免疫程序做好其他疫病免疫接种工作。1-2日龄种接种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灭火活苗0.5ml/羽或弱毒苗(按说明书用量),和1L-2联用:弱毒苗分开稀释,混合注射;灭活苗则分开注射。或于8-10日龄和20日龄注射本病高免卵黄抗体两次,剂量按说明书,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2、发生疫情时,病鸭雏隔离饲养,立即注射高免卵黄抗体+禽白细胞干扰素,剂量均按说明书酌加,先注射同群未见症状雏鸭,后注射病鸭,同时用金刚乙胺和环丙沙星各1克,加水20-49公斤,混饮4-5天,防止细菌性并发或继发感染;0.2%-0.3%过氧乙酸带鸭消毒1天1次,直到疫情彻底扑灭。

鸭长舌病的病因探讨及防控措施

鸭长舌病的病因探讨及防控措施 鸭长舌病也称为鸭鹅大舌头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以鸭鹅舌头长,上下喙短,舌头被长长的露在喙的外面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由于鸭鹅的舌头被长长的伸出并露在喙(嘴)的外面,使鸭鹅无法采食及饮水,鸭鹅常常因无法进食而死亡。也就是一般常说的“吊死鬼”,发病较轻的鸭只也常因舌头外漏而影响卖相,造成不收这类鸭只或扣除斤称,出栏时屠宰场每只扣2-3元,而使养鸭户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 1、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由于本病自2014年以来才较多的表现出来,而且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的地区范围也逐步在扩大,己蔓延到了很多地区。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所以,目前已引起行业的逐步关注。2015年3月以来,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部人畜共患病重点开放实验室从不同地区5个发病肉鸭群采集130余份样品,取5份样品进行病原的分离。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4株大肠杆菌从肝脏常规分离);获得5份鸭胚培养物。该培养物不能凝集鸡红细胞。对5株分离株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鸭瘟病毒、坦布苏病毒、鸭甲肝病毒、鸭星状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圆环病毒、鹅多瘤病毒、鹅腺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征病毒等均为阴性,鹅细小病毒呈阳性。采用基于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的PCR方法对74份样品(肝脏和泄殖腔棉拭子)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00%。该分离株661bp的VP3核苷酸序列与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鹅细小病毒82-0321v株和SHM319株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8.3%;与番鸭细小病毒同源性较低,在77.6%~78.8%之间。用鸭胚分离的SDLC01株感染1日龄雏鸭能引起鸭上、下喙萎缩、舌头外伸等症状。上述结果表明,从BADS患鸭体内分离得到鸭细小病毒(duck parvovirus,DPV),其可能与BADS具有相关性。经专家团队综合调研和实验室检测发现,本病是以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脚软、骨脆、嘴短、舌长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为单链DNA病毒,能在胚胎中繁殖,对蛋白酶、酸和热等灭活因子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对紫外线照射敏感。病鸭通过排泄物,特别是粪便排出大量病毒而形成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2、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消化系统,破坏肠黏膜和肠道菌群,使饲料内营养不能正常吸收,引起体内钙、锰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缺乏,进而影响骨组织发育,出现肉鸭嘴短舌长,站立不稳,不长个,腿和翅膀的长骨易断等症状。 (1)流行范围逐步扩大 本病于2000年时在我国南方及东南地区个别地区零散发生过,2014年以来包括北方等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在肉鸭养殖比较密集的山东、江苏、辽宁、安徽、广东、江西、四川、浙江、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发生率较高。 (2)呈现类似的传染性 本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群体发病,本病鸭鹅均有发生,尤以商品肉鸭的发病率最高。呈地区集中散发型,一个地区只要出现一家发病,就会慢慢向周边扩散。本病死亡率较低,多因无法饮水及采食而死亡。 (3)发病率逐渐提高 刚开始发病率一般为0.1%-0.5%左右,也就是饲养6000只商品肉鸭中发现有20只左右的长舌患鸭。自2014年以来,群体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以万只为例有的棚发现500-700只,有的少100-300只左右,少的发病率在2%左右,发病率高的鸭群能够达到20-30%。(4)发病日龄逐步拓展 本病刚开始以20日龄后至40日龄左右的鸭只出现发病情况,目前多发生于10-25日龄

小鼠呼肠孤病毒3型RV3试剂盒使用方法

小鼠呼肠孤病毒3型(RV3)试剂盒使用方法 检测范围: 96T 4ng/mL -120ng/m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小鼠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呼肠孤病毒3型(RV3)表达。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小鼠呼肠孤病毒3型(RV3)表达。用纯化的小鼠呼肠孤病毒3型(RV3)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可与样品中呼肠孤病毒3型(RV3)相结合,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和其他成分后再与HRP标记的呼肠孤病毒3型(RV3)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与CUTOFF值相比较,从而判定标本中小鼠呼肠孤病毒3型(RV3)的存在与否。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按序编号,每板应设阴性对照2孔、阳性对照2孔、空白对照1 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 2.加样:分别在阴、阳性对照孔中加入阴性对照、阳性对照50μl。然后在待测样品孔先 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禽呼肠孤病毒形态的早期步骤【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生物技术 禽呼肠孤病毒形态的早期步骤 摘要:禽呼肠孤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可能导致家禽养殖中巨大的经济损失。它们的基因组至少表达了八种结构蛋白和四种非结构蛋白,其中三种是由S1基因编码的。这些病毒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包含的内涵体的酸化对病毒的脱壳和释放转录活跃的核心到细胞质是必需的。禽呼肠孤病毒的复制在被称为病毒工厂的球形形态的细胞内含物中进行,它与微管无关,是由非结构蛋白μNS形成的。这种蛋白也介导一些病毒蛋白(但有些则没有)与内含物的结合,这表明病毒蛋白的招募进入禽呼肠孤病毒工厂是具有特异性的。禽呼肠孤病毒的形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时间控制的只发生在感染细胞的病毒工厂内。核心装配发生在它们蛋白部件合成之后的最初30分钟里,完全形成核心然后包覆外层衣壳蛋白多肽,在下一个30分钟将产生成熟的传染性的新病毒颗粒。根据从禽呼肠孤病毒的数据和呼肠孤病毒科家族的其它成员所报道的结果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禽呼肠孤病毒基因表达和形态发生的模型。 关键词:呼肠孤病毒;病毒工厂;非结构蛋白μNS 禽流感和哺乳动物的呼肠孤病毒组成了正呼肠孤病毒属两个主要的种群,是呼肠孤病毒科家族12个成员之一[1]。虽然这些呼肠孤病毒在结构和分子组成上非常相似[2,3],但是这两个组群的成员在宿主范围、致病性的程度和基因编码能力方面存在不同,在病毒的生化特性方面也不同[4]。只有禽呼肠孤病毒诱导感染细胞中合胞体的形成,而只有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能诱导红细胞凝集[5,6]。 鸟类的呼肠孤病毒在禽类中很普及,但是其传染性通常是无症状的,并且从鸟中分离出来的大多数呼肠孤病毒是非致病性的。在病毒和疾病之间的直接联系存在的仅仅是最后才表明患有病毒性关节炎综合症和腱鞘炎,通过踝关节连接处的肿胀和腓肠肌筋的病变特征表现出来[7,8]。根据对细胞附着蛋白σC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编码禽呼肠孤病毒组有五种不同的基因簇。然而,在特定的基因型和疾病症状中分离出来的病毒之间没有相关性可以被建立[9]。而且,到目前为止,所有按照病毒血清学特征把禽呼肠孤病毒进行分类的尝试都没有成功。因为这些病毒显示了高度的抗原异质性,而在中和测试中表现出相当大的交叉效应。 禽呼肠孤病毒拥有由十段双链RNA组成的基因组包裹在二十面体对称的无包被双层蛋白衣壳之中。至少有十种不同的结构多肽存在于禽呼肠孤病毒中,它们分布于病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