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给排水专业计算公式大全

给排水专业计算公式大全

给排水专业计算公式大全
给排水专业计算公式大全

给排水专业各章节计算公司汇编

给排水专业各章节计算公司汇编

第一篇:给水工程

第1章:给水总论

Q

i

=Qb(1-n)

Q

i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 m3/d

q---城市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m3/万元

B—城市工业总产值;

n—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二、流量关系及调节构筑物容积——重点掌握

1.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图1

水处理构筑物及以前的设施: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地表水源地下水源

)

10

.1

~

05

.1

)(

/

(3=

α

h

m

T

Q

Q d

h

T ——一泵站每天工作时间,不一定为24h ? 管网设计流量:满足高日高时用水量 ? 二泵站:满足管网高日高时用水量 不分级供水——高日高时流量 分级供水——最高一级供水量 ? 清水输水管:满足管网高日高时用水量 无水塔时与管网设计流量同

有水塔时按二泵站最高一级供水量设计 2.调节构筑物容积计算

清水池有效容积W=W1+W2+W3+W4(m3) W1——清水池调节容积

W2——消防贮水量,2h 灭火用水量 W3——水厂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 W4——安全贮水量,一般为0.5m 深 ? 清水池的作用之一是(调节一、二泵站供水的流量差)。 ——清水池的调节作用 水厂

Q h 管网 最高日平均时流量高日高时流量 ? 调节容积 W1=

无供水曲线时估取 W1=(10~20)%Qd ? 水塔的有效容积 W=W1+W2 W1——水塔调节容积

水塔调节二泵站供水量与用户用水量的差额 依二泵站供水曲线和用户用水曲线计算 或按Qd 的百分数估取——教材P13 W2——消防贮水量,10min 室内消防水量 3、水泵扬程的确定 A 、一级水泵扬程的确定

Hp=H0+∑h ——扬程计算通式

H0——从吸水池最低水位到出水池最高水位的高差 (取水构筑物吸水井最低水位——混合池最高水位) ∑h ——从吸水管起点到出水管终点的总水头损失 ∴ Hp=H 0+∑h= H 0+ ∑h s + ∑h d B 、二级泵站扬程计算

? 无水塔管网的二泵站扬程

起点:清水池或吸水井最低水位 终点:管网控制点最小服务水头液面 ? 设网前水塔管网的二泵站扬程

起点:清水池或吸水井最低水位 终点:水塔最高水位

一泵站供水线

二泵站供水线

0 t 1 t 2 24 时间(h)

供水量 (m 3

/h

?设对置水塔管网的二泵站扬程

设计时:同无水塔管网

最大转输校核时:终点:水塔最高水位

掌握扬程计算基本公式:Hp=H0+∑h

4、水塔高度的计算

依据能量方程,根据管网控制点最小服务水头

Ht=Hc+h

n

-(Zt-Zc)

H t——水塔高度,水柜底高于地面的高度,m

Hc—控制点C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m

hn—按最高时用水量计算的从水塔到控制点的管网水头损失,m

Zt—设置水塔处的地面标高,m

Zc--控制点C处的地面标高,m

?与水塔在管网中的位置无关

?Zt越高, Ht越小:建在高处,水塔造价低

第2章输水和配水工程

?用户的用水量包括集中用水量和分散用水量

1、(对分散用水量)比流量qs:假设所有的分散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干管长度上,此时,单

位管长向外配出的流量称比流量。

?Q——设计流量,Qh

?∑q——集中流量总和

?∑l ——管网总计算长度

?l

2、

l

下,沿管线向外配出的流量。

q

l = q

s

l

(与计算长度有关,与水流方向无关)

3、节点流量:

集中用水量一般直接作为节点流量

分散用水量经过比流量、沿线流量计算后折算为节点流量,即节点流量等于与该点相连所有管段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

q

i

=0.5∑q l

0.5——沿线流量折算成节点流量的折算系数

4、管段计算流量qij ——确定管径的基础

5、管段流量qij与沿线流量ql的区别:

计算目的不同,算法不同:

ql:在假定前提下,管段向外沿线配出,其值的大小沿线减小,无水流方向问题,只有数值大小,用以定节点流量及管段流量;

qij :是依据节点流量得出的管段内大小不变的流量,含义上qij=本段沿线流量

的折算流量q+本段向下游转输的q

t

,依据水流连续性计算,有方向性,用来确定管径、计算水头损失

? 前提条件:必须满足节点流量平衡条件,即满足节点连续性方程 i 点的连续性方程: q i +∑q ij =0 (流入i 点和流出i 点的流量代数和为0) qi ——i 点的节点流量

qij ——从节点i 到节点 j 的管段流量,“流入为负,流出为正” 6、管径计算

由“断面积×流速=流量” ,得

树状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的步骤——结合例题

? 管网校核 ? 消防时

最高时流量+消防流量:Q h+Q x 水压要求:10m

? 事故时

事故供水量:最高时流量×70%: Q h ×70%

)

(4m q D πυ

=

水压要求同最高用水时 ? 最大转输时

最大转输时流量: Q t

水压要求:能够供水至水塔最高水位

? 在各校核流量、水压要求下,较核设计时所选水泵是否能提供相应的流量及扬程 三、输水管渠水力计算

? 位置水头H=Z - Z 0是固定的,正常供水时和事故时可利用的水头差相等; ? 平行设置的几根输水管若管径相同,则各条输水管的摩阻相等; ? 输水管分段若是等分的,则各段的摩阻相等; ? 事故供水量应为设计水量的70%以上。

? 平行2根输水管,通过连通管等分成3段可满足事故时供水量Qa ≥70%Q 设计

正常供水时:

事故时: 又 H 1=H 2,则n =3.86≈4段

第3章 取水工程

1、进水孔格栅面积的设计(P55) F 0=Q/K 1K 2v 0

F 0—进水孔或格栅面积,m 2

Q--进水孔的设计流量,m 3/s v 0--进水孔的设计流速,m/s K 1—栅条引起的面积减少系数:

K 1=b/b+s, b 为栅条净距,s 为栅条厚度(或直径)

K 2--格栅阻塞系数。采用0.75,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5~0.1m 2、 平板式格网的面积可按下式计算:(P56) F 1=Q/K 1K 2εv 1

F 1—平板式格网的面积,m 2

Q —通过网格的流量,m 3/s

V 1--通过网格的流速,m/s 一般采用0.2~0.4 m/s K 1—栅条引起的面积减少系数:

K 1=b/(b+d )2, b 为网眼尺寸,一般为5*5~10*10mm ,d 为网眼直径, 一般为1~2mm K 2--格栅阻塞系数。一般采用0.5,

ε—水流收缩系数,一般采用0.64~0.80

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1~0.2m 3、旋转格网的有效过水面积可按下式计算:(P57) F 2=Q/K 1K 2 K 3εv 1

F 2—旋转格网的有效过水面积,m 2

Q —通过网格的流量,m 3/s

V 2--通过网格的流速,m/s 一般采用0.7~1.0 m/s K 1—栅条引起的面积减少系数:

K 1=b/(b+d )2, b 为网眼尺寸,一般为5*5~10*10mm ,d 为网眼直径, 一般为1~2mm K 2--格栅阻塞系数。一般采用0.75,

K 3—由框架引起的面积减少系数。一般采用0.75 ε—水流收缩系数,一般采用0.64~0.80 旋转格网在水下的深度:

H= F 2/2B-R

H —格网在水下部分的深度,mm B--格网宽度:m

2

1)2('Q nS H

F 2--旋转格网的有效过水面积,m 2

R —网格下部弯曲半径,目前使用的标准滤网的R 值为0.7m

当为直流进水时,可用B 代替式中的(2B )来计算H ,水流通过旋转格网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15~0.30m

第4章 给水处理

1、速度梯度G

G= √P/μ G ——速度梯度,s -1;

p ——对单位水体的搅拌功率,W/m3; μ——水的动力粘度,Pa?s 。 2、速度梯度计算 机械搅拌:

G ——速度梯度,s -1;

p ——对单位水体的搅拌功率,W/m 3

; N —电机功率,kw

μ——水的动力粘度,Pa?s 。 η1--搅拌设备机械效率:约为0.75 η2—传动系统的效率:约为0.6~0.9 η总—总效率:约为0.5~0.7 水力搅拌:

G ——速度梯度,s -1;

ρ—水的密度(约为1000kg/ m 3,详见P98表1-4-5); h —流过水池的水头损失,m; μ——水的动力粘度,Pa?s 。 T —水的停留时间:s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3、G 、GT 值范围

混合池: G =500~1000s -1 T=10~30s ,(<2min ) 絮凝反应池: G =20~70s -1

GT =10 4~10 5 (10~30min ) 例题:P98

4、混凝剂的投加

(1)投加量——通过实验确定 (2)投加系统 湿法投加:

固体-溶解池-溶液池-计量设备-投加 固体储存量15~30天(规范) *溶解池容积W1=(0.2~0.3)W2 溶液池容积W2 =aQ/417cn W1 , W2—m3;

a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 Q —处理水量, m3 /h ;

c —配制的溶液浓度,一般取5%~20%(按固体重量计),带入公式时为5~20; n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规范7.3.4、7.3.5) 五、混合设备

dy du

G

混合要求、G、T值范围

混合方式

?机械混合:水泵叶轮混合(取水泵距反应池100m以内)、机械混合池

?水力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压力水管混合(投药点及流速要求 P102)等

絮凝要求;G、GT值范围;反应池出口做法

絮凝池分类:机械搅拌、水力搅拌

1、机械搅拌絮凝池:水平轴式、垂直轴式

分3~4档,串连流过

各自的适用范围及设计参数及例题 P103

例题 P103

六、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1、水温

原因:水温影响混凝剂的水解

提高低温水混凝效果的方法 P107

2、浊度与悬浮物

原因:浊度大小决定了混凝剂的投量和矾花的核心

高浊水、低浊水所需混凝剂量都较大

提高高浊水、低浊水混凝效果的方法 P107~108

3、水的PH值

原因:每种混凝剂都有其最佳的PH值范围

铝盐、铁盐水解时产生H+离子,消耗水的碱

度,碱度不足时投加石灰,石灰投量公式:

?AL2(SO4)3:

【CaO】=3【a】-【x】+【δ】

?FeCL 3 :

【CaO】=1.5【a】-【x】+【δ】

式中【CaO】-纯石灰CaO投量,mmol/L;

【a】-混凝剂投量,mmol/L;

【x】-原水碱度, mmol/L,按CaO计;

【δ】-剩余碱度,一般取0.25~0.5mmol/L,按CaO计。

例题:原水总碱度为0.1mmol/L(以CaO计),投加精制硫酸铝(含Al2O3约16%)26 mg/L 。若剩余碱度取0.2mmol/L,试计算水厂石灰(市售品纯度为50%)投量需多少mg/L?

(已知原子量Al=27,O=16,Ca=40)

解:投药量折合Al2O3为26×16%=4.16 mg/L

Al2O3分子量为102,故投药量相当于4.16/102=0.041mmol/L

则【CaO】=3【a】-【x】+【δ】

=3×0.041-0.1+0.2=0.223 mmol/L

=0.223×56 mg/L=12.49 mg/L

水厂需投加市售石灰12.49/0.5=24.98 mg/L

4.3 沉淀

1、离散颗粒的沉淀速度(自由沉淀)

三个区的沉淀速度公式 P109

例题 P110

2、理想沉淀池中u0与表面负荷q0的关系

?L=vt0

?H=u0t0

?u0=Q/A=q0

? 理想沉淀池的基本特性:特定颗粒沉速在数值上等于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但两者在物理意义上完全不同)

? u ≥u 0的颗粒被全部去除,其去除率为1-x 0 ? u <u 0的颗粒能够部分去除 三、沉淀池的基本结构与基本设计参数

1、基本结构: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污泥区

2、沉淀池基本设计参数 (1)基本设计参数 u0( q0 )、H 、T 、v , q0是最基本参数 (2)参数取值

? 若u0由试验得到,则u0设 =η u0试 η=0.6~0.8

? 查设计手册得到的u0值可直接应用,已考虑安全系数 P117

3、平流式沉淀池

? 结构、优缺点

?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的参数及要求 P118

? 衡量沉淀池水流状态的参数:Fr (弗劳德数)和Re (雷诺数),希望Fr 大、Re 小(方法,

设隔墙,减小水力半径)Fr :一般在1*10-4~1*10-5

,Re :一般在4000~15000,

Fr=v 2/RGg: v —水流速度 R —水力半径 g —重力加速度 ? 设计方法 选u 0( q 0 ),再从H 、T 、v 中选2个(按规范要求)

例题: V=18mm/s ,B=3H ,Fr =0.6×10-5。在池的1/3,2/3 处各加一道隔墙,忽略隔墙厚度,求新的Fr 。 解:(1)Fr=v2/Rg (2)

(3)Fr2/Fr1=(3H/5)/(H/3)=9/5=1.6

Fr2= 0.6×10-5 ×1.6= 1.08×10-5

3、斜板(管)沉淀池 (1)斜板(管)沉淀池的原理与特点

? 原理

根据Ei = u i / u 0 = u i /(Q/A)= u i A/Q

A 越大, Ei 越大;若Ei 不变,A 也不变,池中加隔板,原池A=BL ,新池A=BXn , 则X =L/n 。(n 为层数),在去除率不变的情况下,池深越浅,池长就越短,池容越小————浅池理论

(2)斜板沉淀池产水量计算

? 异向流斜板沉淀池 式1-4-23 式中η斜=0.6~0.8

?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 式1-4-24 ? 侧向流斜板沉淀池 式1-4-22

从公式看出:斜板沉淀池的产水量远大于同体积的平流式沉淀池

? 斜板沉淀池的液面负荷q 斜=Q/A ,A 为斜板区池面面积,与平流式沉淀池中的表面负荷概

念基本一致。表面负荷 U 0= q 0=Q/ A 斜。

异向流斜板沉淀池的q 斜=9.0~11.0m 3/(m 2.h)

? 斜管沉淀池利用q 斜计算,见《给水工程》P306

533233

212H

H H H H R H H H H H R =+?=

=+?=

斜管中水流速度:v=Q/(A'sin θ) (3)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适用范围:浊度小于1000NTU 设计参数:P124(或设计规范) 例题:异向流斜管沉淀池,设计能力20000m3/d,平面净尺寸10×10m ,结构系数1.03, 斜管长1m ,安装角60 度。求斜管内轴向流速。(斜管中的停留时间) 解:《给水工程》教材P306 (1)v=Q/(A'sin θ) 式中 Q --沉淀池流量

A‘--斜管净出口面积

θ--斜管轴向与水平面夹角 (2)A‘=(10-0.5)×10/1.03=92.23m2

(3)s mm h m v /89.2/43.1060

sin 23.9224200000

==?= 4.4 过滤

沉淀(澄清)池出水浊度10NTU 以下,滤

后可达1NTU 以下,可去除2~5μm 以上的颗粒。 一、过滤原理 1、过滤技术分类

(1)表层过滤--机械筛滤

(2)深层过滤--机理为接触絮凝

滤池工作机理:接触絮凝和机械筛滤,前者为主 2、强制滤速--用于校核滤池设计是否合理

全部滤池中的1个或2个停产检修或反 冲洗时,其他滤池的滤速。不要太大。 平均强制滤速: 三、滤料

1、滤料材质与规格 (2)滤料规格 表示滤料规格的参数 ? dmax 和dmin

? 有效粒径d10 反映细滤料尺寸 ? 不均匀系数K80 越大,对过滤和反冲越不利 K80=d80/d10>1

我国采用dmax 、dmin 和K80 (新规范采用d10和K80) 四、滤池的基本构造

1、滤料层

2、配水系统和承托层

(1)大阻力配水系统

?构成:“丰”字型穿孔管+卵石垫层+冲洗水泵或高位水箱

?参数:开孔比为0.2~0.28%

v孔,h孔,d孔,h总=6~8m等,P140

?优缺点:配水均匀;所需反冲洗水头大

(2)小阻力配水系统

?构成:底部进水空间+穿孔板(滤头或滤砖)

?参数:开孔比为1.0~1.5%

h总=1m左右

?优缺点:不需设反冲洗设备;配水均匀性比大阻力系统差(3)中阻力配水系统

?开孔比为0.6~0.8%

4.5 消毒

一、消毒概论

1、消毒目的

消毒标准:细菌学指标

2、消毒方法

氯、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

优点及问题

3、消毒剂的投加点

?滤后加氯(清水池前投加)

?出厂补充加氯(二泵站处)

?预加氯(取水口或水厂入口,防止藻类繁殖),目前不提倡,改用 KMnO4、O3、H2O2

等。

?中途补氯(用于大型管网)

二、氯消毒

1、氯消毒原理

液氯转化为气态投加

?若水中无氨,则生成HOCL和OCL-,+1价的CL具有氧化、杀菌作用。

氯消毒原理 P157, HOCL起主要作用

HOCL和OCL-的比例与水的PH值及水温有关,

低温、低PH值消毒效果好

?若水中有氨氮,则生成氯胺,消毒原理仍为HOCL杀菌。各种氯胺的比例与PH值及

氯、氨比有关

?有效氯包含:

自由性(游离性)氯( HOCL和OCL-)

化合性氯(各种氯胺)

?余氯--剩余的有效氯

2、加氯量

加氯量=需氯量+余氯量

规范规定 P158

3、氯消毒工艺

(1)折点氯化法

水中氨氮含量少时采用。

经验:原水氨氮含量小于0.3mg/L时折点加氯;

(2)氯胺消毒法

持续杀菌能力强;减少消毒副产物

?先氯后氨----有大型管网时清水池前折点加氯,出厂时加氨;

CL

2:NH

3

=3~6:1 (重量比)

?化合性的氯胺消毒法---原水氨氮含量高时

清水池前投加氯,利用清水池接触(大于2h);含氨量不高时,可氯、氨同时投加

4、加氯设备

加氯要求规范7.7.1(新规范强制条款很多)储氯量15~30天

4.6 地下水除铁除锰

一、含铁含锰地下水

存在形态:Fe+2、Mn+2 ,常共存,

一般浓度Fe+2 > Mn+2

二、地下水除铁除锰原理

1、除铁原理

(1)原理

Fe+2 +[O]→ Fe+3 , Fe(OH)3→过滤(2)方法

?空气氧化 P165 式1-4-42

要求:PH >6,最好>7;含硅水PH <7

特点:属自催化氧化

?药剂氧化(CL2),需CL2计算 P166 2Fe2+ Cl2

2×55.8 2 ×35.5

1 x

2、除锰原理

(1)原理

Mn+2 +[O]→ Mn+4 ,MnO2→过滤

(2)方法

?空气氧化 P166 式1-4-47,需O2计算

?药剂氧化(CL2)P166 式1-4-48,需CL2计算

(3)特点

?反应慢,需自催化,滤料为锰砂

?要求PH >7.5

?铁锰共存时,先除铁后除锰。 Fe+2、Mn+2 浓度低时,采用一个滤池,上层除铁

下层除锰;浓度高时,采用2个滤池

二、地下水除铁除锰工艺与设备

1、处理方法

(1)原水曝气→接触氧化过滤

(2)原水曝气→氧化→过滤

(3)药剂氧化→过滤

2、处理工艺流程

各种工艺流程的适用条件

3、曝气设备

4、过滤设备

滤料与过滤工艺参数 P170

1)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的选择性

强酸性阳树脂与水中离子交换的选择顺序(低浓度):

Fe3+>Al3+> Ca2+>Mg2+> K+ =NH 4+> Na+> H +

强碱性阴树脂与水中离子交换的选择顺序(低浓度):

SO42- > NO3->Cl- > HCO3->OH -> HSiO3-

2)离子交换平衡与可逆性

RH+ Na+? RNa+ H +

软化时, RH→ RNa

再生时,由于H +浓度很大,RNa→ RH

?RH,RNa通过的流量 (RH以Na+泄漏为运行终点,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酸水)计算: Q(1-H%)A原-QH%S=QA残

注:式中浓度均为当量粒子摩尔浓度

?适用范围:P181

3)除盐工艺流程

?基本工艺流程 P182~183

?RH放在ROH前面的原因

3、离子交换软化除盐设备

1)固定床

顺流式、逆流式

计算:Fhq=QTHt

式中 F-离子交换器截面积,m2;

h-树脂层高度,m;

q-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mol/L;

Q-软化水量, m3/h;

T-软化工作时间,(软化开始至硬度泄漏)h;

Ht-原水硬度,当量粒子mmol/L。

2)连续床

3)混合床

二、冷却塔热力计算的设计任务与基本方法

1、基础资料:

1)、冷却水量Q(m3/h)

2)、冷却水进水温度t

1

(℃)

3)、冷却出进水温度t

2

(℃)

4)、气象参数:

干球温度θ

1

(℃):当地空气温度θ

湿球温度τ

1

(℃)或相对湿度(ψ):代表了在当地的气温条件下,水通过湿式冷却所能冷却到的最低极限温度。也即冷却塔出水的理论极限温度。

大气压力P(Pa)

风向、风速

冬季最低气温。

5)、淋水填料试验和运行资料,包括淋水填料热力特性和空气阻力特性

三、循环冷却水系统

1、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污染

沉积物--结垢(无机盐沉淀)

--粘垢(微生物)

--污垢(悬浮物、腐蚀剥落物等)

2、要求水质稳定,控制指标:腐蚀率、污垢热阻

1)、腐蚀率计算:

C

L =8.76*(P

-P)/ρFF

式中:C

L

--腐蚀率, mm/a

P

—腐蚀前金属重,g

P—腐蚀后金属重,g

ρ—金属密度,g/cm3

F—金属与水接触面积,㎡

t—腐蚀作用时间,h

2)、经水质处理后腐蚀率降低的效果称:缓蚀率

η=(C

0- C

L

)*100%/ C

式中:C

—循环冷却水未处理时腐蚀率

C

L

—循环冷却水经处理后腐蚀率3)、污垢热阻

Rt=1/Kt-1/K

0=1/ψ

t

K

-1/K

式中:Rt—即时污垢热阻,㎡·h·℃/kJ

K

—开始时,传热表面清洁所测得的总传热系数,kJ/㎡·h·℃

K

t

—循环水在传热面经t时间后所测得的总传热系数,kJ/㎡·h·℃

ψ

t

—积垢后传热效率降低的百分数。

3、循环水水质稳定判断

1)、饱和指数法:

I

L =PH

- PH

S

式中:I

L

—饱和指数(朗格里尔指数)

PH

—水的实际PH值

PH

S

—水的碳酸钙饱和平衡时的PH值

根据饱和指数I

L

,可对水质进行判断:

·当I

L =PH

- PH

S

>0时,水中CaCO

3

处于饱和状态,有结垢倾向;

· 当I L =PH 0- PH S =0时,水中CaCO 3刚好处于平衡状态,不腐蚀,不结垢; · 当I L =PH 0- PH S <0时,水中CO 2处于过饱和,有腐蚀倾向;

2)稳定指数法(P223)PH 在6.0~7.0时,基本稳定,低于就结垢,高于就腐蚀 3) 临界PH 值法 PH >PH c 时,水结垢;PH <PH c 时,水腐蚀;PH c 为实测值 1、水量损失

水量损失:蒸发、风吹、渗漏、排污 补充水量Q m = Qe + Qw + Q f + Q b

Q m –补充水量 Qe —蒸发损失水量

Qw —风吹损失水量 Q f —渗漏损失水量 Q b —排污水量

补充水率P =∑水量损失率=Q m / Q R 各种损失率计算

按损失率计算:P m = Pe + Pw + P f + P b 1)、蒸发损失水量: Pe=K ZF ·Δt ·100% Pe--蒸发损失率

Δt —进水与出水水温差: ℃ K ZF —与环境温度有关的系数,1/℃ 其余损失见书本P230 2、浓缩倍数 N=C R /C M

补充水含盐量=损失水量带出系统的含盐量

C M P Q R = C R (P- P e ) Q R

得 N =C R /C M =P/(P- P e )= Q m /(Q m - Qe ) 规范中水量损失不考虑Q f (5.0.3.1条)

N 一般控制在2~3(规范要求不宜小于3,3.1.9条) ? 排污量计算:

选定N ,并计算Pe →P ,并根据P W 、P f → P b

第二篇:排水工程

第1章 排水系统概论 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 排水系统的体制:【雨水,污水(生活、生产)】

? 分流制排水系统(新建城区,工业企业)

?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 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 排水体制的选择:(规范1.0.4)

? 环境保护要求 ? 技术安全可靠 ? 经济造价分析 ? 维护管理费用

2、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

?城市污水排水系统

?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设备 ?室外排水管道系统 ?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城市污水处理厂

?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

?城市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

?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系统

?街道雨水管渠系统

?排洪沟

?出水口

3、城市排水系统的总平面布置

?城市排水系统总平面布置的任务:

?确定干管、主干管的走向

?确定污水处理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城市排水系统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管网密度合适,管道工程量小,水流畅通

?充分利用地形地势,顺坡排水,避免提升

?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采用高、低区系统分离

?尽量减少中途加压泵站的个数

?截流干管的布置要使全区污水管道能便捷、直接地接入4、城市排水系统的总平面布置

?城市排水系统总平面布置的常见形式:(教材图)

?直流正交式(适用于雨水)

?正交截留式(合流制)

?平行式(排水坡度过大、减小流速、避免冲刷)

?高低分区式(地形起伏过大,减少提升能耗)

?辐射分散式(城区大、中心地势高、出路分散) ?环绕式(中小城市、排水出路集中)

第2章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1、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 污水设计流量:

? 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地下水渗入量) ? 最大日最大时(高日高时)污水流量 ? 流量单位-L/S (升/秒) ? 污水量变化系数:均日均时

高日高时

高日均时高日高时均日高日时日=?=

?=K K K Z ? 污水设计流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 Q 1-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n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L/人.d );80-90%用水定额(表2-2-1) N -设计人口(人);设计人口=人口密度×服务面积 K Z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表2-2-2 ?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Q -流量,m3/s ; A -过水断面面积,m2, v -流速,m/s ;

R -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m ;

计算施工现场用水量

本工程现场用水分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 一、施工用水量 q1:以高峰期为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公式为: q1=K1∑Q1N1K2/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Q1以砂浆搅拌机8小时内的生产量(每台以30m3计)、瓦工班8小时内的砌筑量(每班以20m3砖砌体计)、混凝土养护8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 以100m3计)。 N1每立方米砂浆搅拌耗水量取400L/m3计,每立方米砖砌体耗水量以 100L/m3计,每立方米混凝土养护耗水量以200 L/m3计。 q1=1.15×(5×30×400+4×20×100+100×200)×1.5/8×3600=5.27L/S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q2 =K1Q2∑N2K3/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Q2以一台对焊机每天工作8小时计,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计,一台锅炉每天工作八小时计。N2每台对焊机耗水量300L/台.h,每个木工房耗水量20L/台班,每台锅炉耗水量1050L/t.h。q2=1.15×(300×8+20×1+1050×8)×1.5/8×3600 =0.65L 三、生活用水 q3:现场高峰人数以1500人计算,每人每天用水20L计算: q3=Q3N3K4/8×3600 =1500×20×1.5/8×3600=1.54L/S 四、消防用水量 q4:根据规定,现场面积在25公顷以内者同时发生火警2次,消防用水定额按10-15L/S 考虑。根据现场总占地面积,q4按10L/S考虑。 现场总用水量:根据规定,当q1+q2+ q3〈q4时,采用q4的原则,现场总用水 量为:q= q4=10L/S 供水管径,按下面公式计算: d=√4q/πV×1000=√4×10/3.14×2.0×1000=0.079m 计算结果,现场供水管径需不小于80mm方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2009-201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案例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某城市现有水厂设计规模为240000m3/d,二级泵站设计时变化系数为1.4,目前水厂实际最高日供水量为160000m3/d,时变化系数为1.5,最大供水时发生在上午11:00~12:00;规划新建一工厂,由该水厂敷设专用管道供水,要求最高日供水量为70000m3/d,工厂用水变化见下表,为同时满足新建工厂及目前城市供水要求,水厂二级泵房的出水流量应比原设计增加多少?() 题1表新建工厂小时用水量占工厂总用水量的比例 A.5600m3/h B.4400m3/h C.1600m3/h D.375m3/h 【答案】C 【解析】由于新建工厂最大用水时段与城市水厂最大用水时段重合,故同时满足新建工厂及目前城市供水要求时应考虑两者累加;二级泵房的出水流量在其后无调节构筑物时,按最大时流量设计。 目前城市最大时供水量Q1=160000×1.5/24=10000m3/h; 新建工厂最大时供水量Q2=70000×0.08=5600m3/h, 同时满足新建工厂及目前城市供水要求的最大时供水量Q总=Q1+Q2=15600m3/h。 ?=m3/h,故应比原设计增现有水厂原设计最大时供水量Q0=240000 1.4/2414000

=15600-14000=1600m3/h。 加的供水量为Q 2.图示环状配水管网,要求配水管网的最小服务水头按直接供水建筑层数为6层确定。则水厂二级泵站出厂处A点的自由水头应为多少?() 题2图 A.33.3m B.32.3m C.31.0m D.28.3m 【答案】B 【解析】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第3.0.9条规定,当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给水管网水压时,其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一层为10m,二层为12m,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4m,故6层建筑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8m。图中各点满足水压要求时,对起点要求的水压为:A点为28m;B点为28+25+2.4-27=28.4m;C 点为28+26+2.4+2.8-27=32.2m;D点为28+26+3.6-27=30.6m;E点为28+24+2.4+4.4-27=31.8m;F点为28+25+3.6+1.6+1.1-27=32.3m;G点为28+24+3.6+3.2-27=31.8m;H点为28+20+3.6+3.2+3.2-27=31m。

给排水计算公式

一、用水量计算 按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法计算,参见GB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2.2.5部分。 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一般按上述各项用水量之和的15%~25%计算。因此,设计年限内城镇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 1234(1.15~1.25)()d Q Q Q Q Q =+++(m 3/d) 二、给水管网部分计算 1. 管网设计流量:满足高日高时用水量,K h 查表得。 2. 比流量q s : Q —设计流量,取Q h ;∑q —集中流量总和; ∑l —管网总计算长度;l —管段计算长度。 3. 沿线流量q l :在假设全部干管均匀配水前提下,沿管线向外配出的流量。 q l = q s l (与计算长度有关,与水流方向无关) 4. 节点流量: 集中用水量一般直接作为节点流量 分散用水量经过比流量、沿线流量计算后折算为节点流量,即节点流量等于与该点相连所有管段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 q i =0.5∑q l 0.5——沿线流量折算成节点流量的折算系数 5. 管段计算流量q ij ——确定管径的基础 若规定流入节点的流量为负,流出节点为正,则上述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0=∑+ij i q q (6-11) 式中 q i ______ 节点i 的节点流量,L/s ; q ij ______ 连接在节点i 上的各管段流量,L/s 。 依据式(6-11),用二级泵站送来的总流量沿各节点进行流量分配,所得出的各管段所通过的流量,就是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3h m T Q K Q d h h =)/(m s L l q Q q s ?-=∑∑

6. 管径计算 由“断面积×流速=流量” ,得 7. 水力计算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1) 按城镇管网布置图,绘制计算草图,对节点和管段顺序编号,并标明 管段长度和节点地形标高。 2) 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并在节点旁引出箭头,注明节 点流量。大用户的集中流量也标注在相应节点上。 3) 在管网计算草图上,将最高用水时由二级泵站和水塔供入管网的流量 (指对置水塔的管网),沿各节点进行流量预分配,定出各管段的计 算流量。 4) 根据所定出的各管段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 5) 计算各管段的水头损失h 及各个环内的水头损失代数和∑h 。 6) 若∑h 超过规定值(即出现闭合差⊿h ),须进行管网平差,将预分配 的流量进行校正,以使各个环的闭合差达到所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 7) 按控制点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和从水泵到控制点管线的总水头损失, 求出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 8) 根据管网各节点的压力和地形标高,绘制等水压线和自由水压线图。 (具体参看《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8. 管网校核 (1) 消防校核 水量: 最高时流量+消防流量,即Q h+Q x x Q 可按下式计算: x x x Q N q = 式中, x N 、x q -分别为同时发生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用水量,按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确定。 水压要求:10m (2) 事故校核 事故供水量:最高时流量×70%: Q h ×70% 水压要求同最高用水时。 三、泵站设计计算 1. 清水池容积计算 城市水厂的清水池调节容积,可凭运转经验,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估算。清水池中除了贮存调节用水以外,还存放消防用水和水厂生产用水,因此,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 4321W W W W W +++= ) (4m q D πυ=

施工临时用水量管径计算方法

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1、假定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133㎡,占地面积为4600㎡。地下一层,地上9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生活区与现场一墙之隔,建筑面积750㎡,常住工人330名。水源从现场南侧引入,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2、问题 ⑴ 当施工用水系数15.12=K ,年混凝土浇筑量 11743m 3,施工用水定额2400L/ m 3 ,年持续有效工作日为150d ,两班作业,用水不均衡系数5.12 =K 。要求计算现场施工用水? S L K t T N Q K q /626.53600 85.1215024001174315.136008211111=?????=???=

⑵ 施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共4台,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清洗用水、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冲洗等,用水定额平均台/3002L N =。未预计用水系数15.11=K ,施工不均衡系数0.23=K ,求施工机械用水量? s L K N Q K q /0958.03600 80.2300415.136********=????=?=∑

⑶ 假定现场生活高峰人数,P 人3501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L N 班/40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 514=每天用水2个班,要求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s L t K N P q /365.03600 825.140350360084313=????=????=

⑷ 假定生活区常住工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水量为L N 1204=,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K 5按2.5计取;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s L K N p q /15.13600245 .21203303600245 424=???=???=

注册给排水案例分析

案例题陷阱的种类 案例题的陷阱每年都有,2006~2010年数量不多,不会给考生造成太大影响,但2011年陷阱题目数量达到了11题之多,这类题目往往难度并不大,由于种种因素没有考虑周全,很多考生栽在陷阱上面,造成失分,非常可惜。下面把历年来陷阱的种类总结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参数类陷阱 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陷阱,题目中告诉多余的参数,其实没有用,起迷惑作用。 1.2010年案例下午15题,P313. 污泥产率系数,衰减系数是用不到的,不能被迷惑。 2.2009案例上午13题,P245. 题目中的TN,TKN等参数是多余的。 3.2008案例下午16题,P196. 办公人数,办公时间,用水定额是多余的参数。 4.2007案例下午21题,P13 5. 学员600人,60℃热水定额,50℃热水密度等均为多余参数。 5.2006案例下午16题,P51. 人数,用水定额,时化系数都是多余的。 二.系数类陷阱 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陷阱,也是最容易上当的。 1.2011年案例上午第9题,P365. 平均流量相加后,内插法求新的总变化系数,进而求出最大日最大时流量。管段设计流量不能直接相加。 2.2011年案例上午第14题,P367. 考题中告诉了反应不均匀系数1.2,若不告诉,则就成了陷阱,要注意这个不均匀系数。 3.2011年案例下午第14题,P382. 臭氧氧化工艺,安全系数K。 4.2010年案例上午10题,P299.

污泥浓缩池,脱水机的上清液回流到初沉池,进水量悬浮物浓度乘以1.3的系数。 5.2010年案例上午24题,P305. 按自喷规范5.0.3条,乘以1.3的系数。 6.2008案例下午19题,P19 7. 时变化系数查规范,转化成平均时流量。 7.2008案例下午第20题,P197. 自用水系数,按中水规范3.1.5及说明,取10%~15%。 8.2006案例上午19题,P41. 水喷雾系统设计流量的安全系数,1.05。 三、水量类陷阱 1.2011案例上午第四题,P363。 2. 2011案例上午第12题,P367。 告诉了设计规模,计算时转换成设计水量。 注意给水排水中水量概念的不同。

案例5-1:内容: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不记得页码: 施工机械用水量 3600 83221?? ?=∑K N Q K q (5-7) 麻烦核实一下施工机械用水量公式5-7 q 缺少下角标2,正确应为q 2: 3600 832212?? ?=∑K N Q K q (5-7) 页码:154 原文字: 工地上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7.工地临时供电系统的布置 建议修改文字: 插入案例5-1 工地上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案例5-1 案例5-1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133m 2,占地面积为4600m 2。地下一层,地上9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生活区与现场一墙之隔,建筑面积750m 2,常住工人330名。水源从现场南侧引入,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问题: (1)当施工用水系数K 1=1.15,年混凝土浇筑量11743m 3,施工用水定额2400L/m 3,年持续有效工作日为150d ,两班作业,用水不均衡系数K 2=1.5。要求计算现场施工用水? (2)施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共4台,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清洗用水、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冲洗等,用水定额平均N 2=300L/台。未预计用水系数K 1=1.15,施工不均衡系数K 3=2.0,求施工机械用水量? (3)假定现场生活高峰人数P 1=350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 3=40L/班,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 4=1.5,每天用水2个班,要求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4)假定生活区常住工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水量为N 4=120L ,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K 5按2.5计取;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5)请根据现场占地面积设定消防用水量? (6)计算总用水量? (7)计算临时用水管径? 案例解析 (1)计算现场施工用水量: (2)计算施工机械用水量: (3)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4)计算生活居住区生活用水量 (5)设定消防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q 5的确定。按规程规定,施工现场在25ha(250000m 2)以内时,不大于15L/s ;(注:一公倾(ha )等于10000m 2)。 由于施工占地面积远远小于250000m 2,故按最小消防用水量选用,为q 5=10L/s 。 (6)计算总用水量 54321/237.715.1365.00958.0626.5q s L q q q q <=+++=+++,故总用水量按消防用水量考虑,即总用水量s L q Q /105==。若考虑10%的漏水损失,则总用水量:s L Q /1110%)101(=?+=。 (7)计算临时用水管径 供水管管径是在计算总用水量的基础上按公式计算的,如果已知用水量,按规定设定水流速度(假定为: 1.5m/s),就可以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按钢管管径规定系列选用,最接近96mm 的规格是100mm ,故本工程临时给水干管选用100φmm 管径。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一、水文地质资料 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2H-S)*S/(lgR-lgr0)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取综合渗透系数10m/d H为含水层厚度(m):主要为细砂层以上取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根据施工经验取15m r 0为基坑范围的引用半径(m):r =(r1+r2r+r3+r4+…+rn)1/n 降水干扰井 群分别至基坑中心点的距离;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D为基坑开挖深度(m):取 d 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取 w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取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2672m3。 2、降水井深度确定: 降水井深度按下式: H W =H1+ H2 + H3 + H4 + H5 + H6 H W—降水井深度(m); H1—基坑深度(m);(取) H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取) H3—iy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y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基坑等效半径;(计算得,取) H1—降水期间水位变幅(m);(取) H2—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取) H W—沉砂管工作长度(m);(取) 根据上式计算得:降水井深度为 3、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 = (l′d)/a*24 降水井数量计算: 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 d为过滤器外径(mm):取400m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过滤器进水部分有效长度取); a为与含水层渗透系数有关的经验系数(根据渗透系数5—15m/d,含水层厚度≤20m,取100)

第一次考注册给排水专业考试,专业知识87+ 84,案例36+ 36,说说心得

第一次考专业,87 84,36 36,说说心得。 先炫耀下 我是第一次考专业,成绩第一天87+84 第二天36+36,我在论坛里看了,好像晒了成绩的,我还没看到第一天有170分的,第二天上70的也不多。其实不是哥强,是哥的压力大。本来我没打算写心得的,但想到我在复习前也看来好前辈在论坛里面写的心得,这些心得对我的帮助确实很大。现在把我的复习辛路历程写下来也算是回报吧。而且我的心酸复习历程也没处诉说,所以也在论坛里面发牢骚吧。 我的复习经历可能对不太适合大家,因为你们没我这么多得时间和我这么大的压力,但我还是希望我的复习历程对大家有所启示。我10年过基础(可以算是一次性通过,基础成绩是72+92),今年过专业。我能一次性通过考试,不是因为我强,是我的压力大(俺的月收入是3000,对于一个所谓搞设计的,30岁的男人,呵呵……),而且我的时间多,三月份开始我每天看书的时间基本保持在10小时。 复习过程 我的复习是从去年基础成绩下来就开始的。基础成绩下来后我就在论坛里面看前辈们的复习心得,看他们用的那些复习资料,复习方法,复习时间等,根据前人的复习经验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自己复习计划。大概在去年1月底,我就正式开始复习了,我先买了秘书处第二版教材和几本重要的规范,我白天在公司看规范,晚上在家看复习教材。秘书的教材,我每天看20-30页(根据前人经验制定的),就这样看书到了三月份,大概在3月20号把教材看完了,

3月底把规范开完。第一遍复习就算完了。这段时间我的复习安排还算比较松,偶尔还打打游戏。 4月份开始第二遍复习,这次复习我是大学课本、秘书处教材、规范同步进行的。我是把内容分成很多知识点,同步复习的,比如给水工程的过滤部分作为一个点,先看大学教材,在看秘书处教材,在看规范,最后做绿皮书上的题,复习时我把每个知识点的复习起止时间都做了记录。做绿皮书上得题,我是把答案做在笔记本上得(为了方便做第二遍)。这样复习大概到了6月上旬,第二遍复习就完成。大概在4月底第三版秘书处的教材就出来了,我就开始用第三版教材开始复习,哎,第三版又贵,又厚,增加了不少负担,郁闷啊。 6月中旬接着就开始复习第三遍,第三遍也是采取的同步复习,只是没有复习大学教材了,做题的时候,是把答案写在书上,特别是计算题一定要把ABC,写在试题后面,不要再题上打勾,这是为了养成好的习惯,做案例题的时候,我也是把详细的计算过程写在了笔记本上。这样大概到了8月上旬底三遍复习完成。 第三遍复习完成后就开始对案例题进行强化复习,这个复习过程是把可能出案例题的知识点和秘书处、大学教材的计算例题认真仔细的复习,再把绿皮书上得难得或重要的计算题再做下。案例题复习大概花了20天。 这样大概时间就到了9月份,这时我就再把秘书处的教材和规范,在过了一遍。过完就进考场了。 现在说说做模拟的情况,在8月初我就开始做模拟题,模拟题主要是做付晚霞和张工的红皮书。做模拟题我都是安排在星期六和星期天,做题时间和考试时间也是一样的。模拟题一共做了4套半。做案例题的时候,也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

临时用水、临时用电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精)

临时用水、临时用电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精)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临时用水计算 建筑工地用水包括: 1、施工生产用水ql; 2、施工机械用水q2;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q3; 4、生活用水q4 5、消防用水q5; 一、现场用水量ql q1=kl∑×QlNl/T1t×K2 其中:ql ——施工用水量(L/s) ; kl——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Ql——最大年(季)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l——施工用水定额; T1——年(季)有效工作日; t——每日工作班数; K2——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q2 q2=kl∑×Q2N2×K3/8×3600 其中:q2——机械用水量(L/s); kl——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1-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三、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 q3=Pl×N3×K4/t×8×3600 其中: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一般取30L/s); Pl——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 N3 K 4 ——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 t ——每日工作班数; 四、生活用水量q4 q4=P2×N4×K5/24×3600 其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一般取120L/s); P2——生活区居民人数; N4——生活区每人每日用水定额;

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五、消防用水量q5(一般取) q5根据建筑工地的大小及居住人数确定。最小10L/s,施工现场在25ha以内时,不大于15L/s。 六、总用水量(Q)的计算 1、当(q1+q2+q3+q4)≤q5时,Q=q5+1/2(q1+q2+q3+q4); 2、当(q1+q2+q3+q4)>q5时,Q=q1+q2+q3+q4; 3、当工地面积小于5ha时,而且(q1+q2+q3+q4)<q5, Q= q5。 -2- 最后计算出总用水量(以上各项相加),还应增加10%的漏水损失。七、供水管径的确定 D=[4Q÷×V× 1000)]1/2 其中:D——管径(m); Q——用水量(L/s);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 P=~(K1∑P1/Cosφ+K2∑P 2+ K3 ∑P3+ K4∑P4)其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一般为~);、K、K、K——需要系数,如下表: 按电流来进行选择(三相四线制线路) I线=KX*P / [3*(U线*cos)] 其中: I线——电流值 KX——同时系数(取~) P——总功率 U线——电压(380V或220V) cos——功率因素,临时网线取 查表可得,当I线=总线路采用以下截面为70mm2的裸铜线。实例 1/2 -3- 施工用水量计算 a、现场施工用水量计算(Q1) b2 c、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Q3) Q3=(P1*N3*K4)/(t*8*3600) =(360*30* / (1*8*3600) = d、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Q4) Q4=(P2·N4·K5)/(24·3600) = (360×120×)/(24×3600) = L/S

工程各类地下水控制施工措施及计算方法

地下水控制方案及计算方法 基坑工程中的降低地下水亦称地下水控制,即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要满足支护结构和挖土施工的要求,并且不因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带来危害。 6-2-8-1 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 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地下水控制方法有多种,其适用条件大致如表6-123所示,选择时根据土层情况、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等综合考虑后优选。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条件表6-123 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否则一旦发生突涌,将给施工带来极大麻烦。 6-2-8-2 基坑涌水量计算 根据水井理论,水井分为潜水(无压)完整井、潜水(无压)非完整井、承压完整井和承压非完整井。这几种井的涌水量计算公式不同。 完整井(fully penetrating well):贯穿整个含水层,在全部含水层厚度上都安装有过滤器并能全断面进水的井。揭穿整个含水层,并在整个含水层厚度上都进水的井。

非完整井(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未揭穿整个含水层、只有井底和含水层的部分厚度上能进水或进水部分仅揭穿部分含水层的井。未完全揭穿整个含水层,或揭穿整个含水层,但只有部分含水层厚度上进水的井。 潜水井(well in a phreatic aquifer):揭露潜水含水层的水井。又称无压井。 承压水井(well in a confined aquifer):揭露承压含水层的水井。又称有压井。当水头高出地面自流时又称为自流井(artesian well,flowing well );当地下水埋深很大时,可出现承压-无压井。 1.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是否邻近水源,分别计算如下: (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时(图6-168a ) ) 1lg()2(366.10 r R S S H K Q +-= (6-124) 式中 Q ——基坑涌水量; K ——土壤的渗透系数;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S ——基坑水位降深; R ——降水影响半径;宜通过试验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当基坑安全等级 为二、三级时,对潜水含水层按下式计算: kH S R 2= (6-125) 对承压含水层按下式计算: k S R 10= (6-126) k ——土的渗透系数; r 0——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基坑等效半径取圆半径。当基坑 非圆形时,对矩形基坑的等效半径按下式计算: r 0=0.29(a +b ) (6-127) 式中 a 、b ——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

2014年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案例考试真题下午卷

2014年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案例考试真题下午卷 1.某城镇供水管网无调节构筑物,自来水厂二级泵站实行变频供水以满足供水需求。己知最高日水厂原水进水时流量Q1和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2之比为 1:1.2,时变化系数为1.3。则自来水厂的自用水率应为下列哪项? (A)0.062 (B)0.071 (C)0.083 (D)0.090 2.某长距离大型原水钢筋混凝土输水管(重力流),管内径为D。如改用正方形断面的满流暗渠输水,在输水断面面积和输水水力坡降不变的前提下,暗渠与钢筋混凝土输水管的输水流量之比最接近下列哪项(钢筋混凝土管及暗渠的粗糙系数均取n=0.013)? (A)0.841 (B)0.923 (C)1.082 (D)1.214 3.某村镇供水系统最高日设计供水量为 3000m3/d,24h 供水,水厂自用水率 5%,原水输水管漏损率 5%。拟在河流一侧的河滩下紧贴含水层底板敷设一平行于河流的方形渗渠,集取岸边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该河流最低设计水位时渗渠距河水边线 20m,最低设计河水位高于含水层底板 5m,现场抽水试验得出的渗透系数为 50m/d,影响带宽 300m (该处设计地下水水位距含水层底板的高度为 5m),渗渠内水位高于含水层底板 0.1m。则最少需设计多长的渗渠方能满足设计取水量要求? (A)90m (B)99m (C)792m (D)1585m 4.有一垂直机械搅拌絮凝池分为 3 格,第 1 格容积为 194m3,安装的机械搅拌机桨板叶轮中心点旋转半径r=1.25m,桨板相对水流线速度等于桨板相对池壁线速度的 0.75 倍,当搅拌机桨板相对水流旋转角度。ω1=0.333rad/s,搅拌机功率P1=150W,当搅拌叶轮中心点相对水池池壁线速度v2=0.6m/s 时,搅拌机的相应功率为多少? (A)156W (B)190W (C)370W (D)448W 5.一座平流式气浮池采用“丰”字形穿孔管集水,穿扎管上所开集水孔面积和气浮区面积之比为 0.3%,气浮区浮渣分离后的清水以 3.0mm/s 的速度向下流入集水系统,穿孔管上集水孔孔口流量系数μ=0.64,集水管到集水井水头损失取 0.2m,则气浮池内水位与池外清水集水井水位差应为下列哪项? (A)0.494m (B)0.338m (C)0.324m (D)0.288m 6.一座等水头变速过滤单水冲洗的滤池(分4 格),设计平均滤速为8m/h,当第1 格滤池反冲洗时,第 2 格滤池的滤速由 9m/h 变为了 11m/h。如果在第 1 格滤池冲洗时的短时间内各格滤池过滤阻力系数不发生变化,则第 1 格滤池反冲洗前的滤速是多少?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实例公式(精)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实例 拟建小区15层6幢(68558平方),18层5幢(58614平方),同时施工1.施工用水 按高峰期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 Q1=k1∑q1N1k2/8*3600 其中:k1为未预计的施工用水量系数,取1.15 K2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1.5 q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的生产量 砂浆搅拌机每八小时生产量按30立方计/台班 瓦工班八小时砌筑量按20立方计/台班 混凝土养护八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按100立方计/台班) N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单位时间内生产一定产品的用水量

每立方砂浆用水量取400L/立方 每立方砖砌体用水量取100L/立方 每立方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取200L/立方 Q1=1.15*(22*30*400+11*20*100+100*200/8*3600 =18.3L/S (本工程按每幢楼两台砂浆搅拌机、一组瓦工班计算 2.机械用水量 Q2=k1∑q2N2k3/8*3600 其中K1、K3同上 Q2以一台对焊机8小时、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一台锅炉8小时计算 N2 每台对焊机用水量取300L/台班小时 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用水量取20L/台班

一台锅炉8小时用水量取1000L/抬小时 Q2=1.15*(300*8*5+20*5+1000*8*1.5/8*3600 =0.56L/S (本工程按五台对焊机同时使用、五个木工房同时工作计算3.生活用水量 Q3= q3N3k4/8*3600 其中K4同上,取1.5 N3为每人一天用水量,取20L/人天 Q3为高峰期施工现场最多人数 Q3=1500*20*1.5/8*3600 =1.54L/S

井点降水涌水量计算

按照初定方案,本工程除埋深较深段使用拖拉管施工外,剩余大部分需使用井点降水大开挖施工。按照设计及规范初步设计沟槽底宽1.5m,沟槽深按照最大挖深设计取4m,开挖沟槽边坡按照1:1,基坑横剖面图如附图。经地质勘探,天然地面属耕植土,其下为粉质粘土(<=-4m),淤泥质粉质粘土(<=-7.14m)、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底部为泥岩,基本都属于透水层。地下水位标高为-0.5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1井点布设 根据工程地质及施工状况,轻型井点采用沟槽两侧单排布设,为是总管接近地下水位,井点管布设于已挖好的路床底。总管距沟槽开挖线边缘1m,总管长度 L=50×2=100(m) 水位降低值 S=4 (m) 采用一级轻型井点,井点管的埋设深度(总管平台面至井点管下口,不包括滤管) H2>=H1 +h+IL=4.0+0.5+0.1×5.75=5.1(m) 采用6m长的井点管,直径50mm,滤管长1m。井点管外露地面0.2m,埋入土中5.8m(不包括滤管)大于5.2m,符合埋深要求。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 2).基坑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式1—23)进行计算 Q= 先求出H、K、R、x0值。 H:有效带深度 H=1.85(S,+L) s’=6-0.2-1.0=4.8m求得H: H=1.85(s,+L)=1.85(4.8+1.0)=10.73(m) 由于H0

给排水专业计算公式汇编

给排水专业各章节计算公司汇编 给排水专业各章节计算公司汇编 第一篇:给水工程 第1章:给水总论 一、用水量计算

注: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在不能由工艺要求确定时,也可以按下式估算: Q i =Qb(1-n) Q i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 m3/d

q---城市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m 3 /万元 B —城市工业总产值; n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二、流量关系及调节构筑物容积——重点掌握 1.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 图1 水处理构筑物及以前的设施: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地表水源 地下水源 T ——一泵站每天工作时间,不一定为24h 管网设计流量:满足高日高时用水量 二泵站:满足管网高日高时用水量 不分级供水——高日高时流量 分级供水——最高一级供水量 清水输水管:满足管网高日高时用水量 无水塔时与管网设计流量同 有水塔时按二泵站最高一级供水量设计 ) 10.1~05.1)(/(3== ααh m T Q Q d h

2.调节构筑物容积计算 清水池有效容积W=W1+W2+W3+W4(m3) W1——清水池调节容积 W2——消防贮水量,2h 灭火用水量 W3——水厂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 W4——安全贮水量,一般为0.5m 深 清水池的作用之一是(调节一、二泵站供水的流量差)。 ——清水池的调节作 用 水厂 Q d Q h 管网 最高日平均时流量 高日高时流量 调节容积 W1=阴影面积A 或者B (m3) 无供水曲线时估取 W1=(10~20)%Qd 水塔的有效容积 W=W1+W2 A B B 一泵站供水线 二泵站供水线 0 t 1 t 2 24 时间(h) 供水(m 3 /h) 清水池

(完整版)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一、施工用水设计 根据本工程量、所需劳动人数、施工机械及招标文件等情况,对施工用水作如下设计:1、施工用水量计算 (1)施工用水 按每小时浇筑30m3砼计 其中:q1——施工用水量 Q1——每小时浇筑砼量 N1——施工用水额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2)机械用水 q2=K1 =0.04L/S 其中:q2——机械用水量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N2=300 K1——用水修正系数K1=1.1 K3——施工机械不均衡系数K3=2.0 (3)现场生活用水 q3= =0.8L/S 其中:q1——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300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3=60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b——每天工作班数 (4)消防用水量 Q消=10L/S (5)总用水量 Q=q1+q2+q3=24.9+0.04+0.8=25.74L/S>Q消,故Q总取25.74L/S (6)水源管径计算 D= =0.11 其中:d——配水管直径 Q总——总用水量 V——管内水流速度 2、现场临时给水管布置

从业主提供的水源中,接出一根DN100的水管作为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主管,即可满足现场的施工及生活和消防用水。楼层给水从结构柱边往上设DN50水管,每层再接出DN25分水管。其余支管均为DN25。 现场临时消防栓设3个,具体位置详附后施工给、排水平面图布置图。 二、现场排污管布置设计 楼上的施工废水用Φ100PVC管从管道井内或从楼梯间有组织地排入地面水沟内,并每隔两层设一根与楼层上临时厕所等污水点相连的污水支管,所有施工废水都经两级沉淀后,才能经排水沟,排至场外的污水井内,地下水和雨水有组织的排入城市雨水井内。

基坑.计算公式

1.基坑:Q=1.366K(2H-S)S/lg(1+R/r0) Q:基坑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取K=20m/d; S:设计降水深度S=17.00m-4.5m=12.5m; H:含水层高即静止水位至基岩面距离取H=30m; 20 =612.37m; R:影响半径R=2S KH=2×12.5×30 r0:基坑等效半径矩形基坑r0=0.29(a+b); a:基坑长度a=224m; b:基坑宽度b=105.00m; r0=0.29×(224+105)=95.41m; Q=1.366×20×(2×30-12.5)×12.5/lg(1+612.37/95.41)=16221.25/0.87=18645.11m3/d; 2.单井出水量计算:q=120πr s l3K; rs:过滤半径,本工程管径采用0.3m、rs=0.15; 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即R/100长度取整为6.0m; q:120×3.14×0.15×6×330=1053.72m3/d; 3.降水井的数量n=1.1×Q/q Q:基坑总涌水量; q:单井出水量,由于水泵出水量高于管井理论出水量以现场理论出数量为准计算q=1053.72m3/d; n=1.1×18645.11/1053.72=17.7 即n取20>17.7时满足降水井数量要求; 4.降水井的深度: Hw=Hw1+Hw2+Hw3+Hw4+Hw5 其中:Hw1表示基坑深度取13m; Hw2表示降水位距离基坑底的深度取1.0m; Hw3表示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取2.5m; Hw4表示滤管长度取6.0m; Hw5表示沉砂管长度取2.5m; Hw=25m; 降水深度验算: 由于降水井是漏斗式降落相邻降水井间距30m,挖孔桩深度为17m,基坑最大跨度224.0m 对基坑中心点验算; 据上算影响半径612.37m; 降水深度为-17---4.5m实降12.5m; 水位最高为X=15m; Y=15×12.5/612.37=0.3m; 降水时降水井间最大水位17-0.3=16.7m; 要求降水深度≧16m,两井间基础护壁桩深度满足要求水位最高处离降水井112m; Y=112*12.5/612.37=2.28; 降水时中心点水位最高处为17-2.28=14.72m;要求降水深度≧13m,中心点水位满足要求;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分基础课和专业课两次考试。报考时间大约为5,6月。考试时间一般为9月底。基础课毕业一年即可报考,考试内容为大学学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大杂侩。各侩成一科,上午、下午各4个小时。 专业课要基础课通过后且毕业满4年(本科)才可报告,考试内容为大学学的专业课和以后工作掌握的专业技术的大杂侩,侩成4科,分两天考。 1.公共基础课(上午段) 公共基础课考试为半天,4小时。 高等数学24题普通物理12题理论力学13题 普通化学12题流体力学12题材料力学15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10题工程经济10题电工电子技术12题 合计:120题,每题1分,共120分。 2.专业基础课(下午段)专业基础课考试为半天,4小时。 注册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科目,题量,时间,分数分配拟作如下安排: 水文学8题 供水水文地质10题水泵及水泵站20题水处理微生物学12题 水分析化学10题 合计:60题,每题2分,共120分。 3.专业课 专业课考试分为两天,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但不确定各科目在上下午的配题数量,第一天为知识概念性考题,上下午各50题,每题1分,共100分。第二天为案例分析(即应用)题,上下午各25题,每题2分,共100分。 注册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科目,题量分配为: 第一天第二天 1.给水工程30题15题 2.排水工程30题15题 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40题20题 合计100题50题 职称 1、初级职称 不用考,工作1年之后在本单位评即可。 2、中级职称 3、考试内容主要分计算机和职称英语两个部分。 (1)计算机分成EXCEL、WORD、XP等科目,随时都可以在本省人事考试网上报考,每周都有安排考试。 (2)职称英语建议报理工A,每年只有一次机会。 报名时间为11月-1月,考试时间为3月或4月某一天。2010的报名时间已经过了,详参此贴:(该链接在下方参考资料几个字后面) 友情赠送:评中级还要发表专业论文一篇(可以找评过的同事,让他们帮忙找杂志)。

基坑降水计算

6.3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6.3.1降水井型 选6型喷射井点:外管直径为200mm,采用环形布置方案。 6.3.2井点埋深 埋置深度须保证使地下水降到基坑底面以下,本工程案例取降到基坑面以下 1.0m处。埋置深度可由下式确定: L = H h :h i x h i r 0 l (6.2) 式中: L ――井点管的埋置深度(m); H ―― 基坑开挖深度(m);这里H =12m h ——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m),这里可取一般值 0.2m ; h ―― 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的安全距离(m), 本次可取1.0m ; i x ―― 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本次为环状,取0.1; h i ——井点管至基坑边线距离(m),本次取1.0m ; r0 -----基坑中心至基坑边线的距离(m),本次工程案 例去最近值宽边的一半,即40m; l ---- 滤管长度(m),本次取1.0m。 故带入公式可得埋置深度L为: L=H h h i x h「0 I =12 0.2 1.0 0.1 (1.0 40) 1.0=18.3m 6.3.3环形井点引用半径 采用“大井法”,参考规范,将矩形(本案例长宽比为 2.5,小于10)基坑折算成半径为X0的理想大圆井,按“大井法”计算涌水量,故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 X0=专 (6.3) 式中: a,b ----- 基坑的长度和宽度(m),a=200m,b=80m

亠1.16型80 4 4 8 m. 2 (6.4) 式中: 例取5d ; -系数,可参照下表格选取: 表6.1 系数n 表 a = °2OO =040 ,贝U 「-1.16 故带入公式可得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 X 。为: 6.3.4井点抽水影响半径 由下列公式可求得抽水影响半径: t 时间,自抽水时间算起(2-5昼夜)(d ),本案 k ―― 土的渗透 系数(m/d ),这里取平均值 k =2.7m/ d ; H w 含水层厚度(m ),本次取承压含水层厚度含水 层厚度④,⑤土层厚度的总和,即为 H w =5.2 ? 6 = 11.2m , m ―― 土的给水度,按表 3.2确定,本次取圆砾 m=0.2,另外由上述计算可得 X o= 73.7m 。

注册给排水专业考试心得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心得体会 本人05年参加基础考试,09年参加专业考试,均为一次性通过。下面谈谈个人对专业考试的体会。 一、明确考试目的,从心理上重视它,必须考过。这种通过性的考试,成与不成,主要看你决心有多大。 我是抱着必须考过的决心,因为本科毕业5年,已经结婚了,准备要小孩,如果今年不考过,到第二年很有可能要挺着大肚子参加考试了;同时,对于本人来说,考过了这个证,换工作时多了一个筹码,也多了某些选择。对于男同学或许不存在生孩子的问题,但是迟早都要考的,你也不希望别人都有这个证的时候你没有嘛,所以一定要考,能早一年通过就早一点通过。再说了,现在开始注册了,想必这个证还是有些含金量的。当时我和老公是这样算的:这个证一年可以挂3万,相当于多了一个每年租金为3万的房子,那就是月租2500,这样的房子,如果是精装房的话也要80-100来平米吧,那就相当于100来平米的房子,保守估计也要价值60万以上。这样一算,60万!心里那个激动呀,必须考过!!! 二、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这个很重要,毕竟都是边工作边考试,白天还要上班,时间有限。话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如果做饭洗衣拖地照顾孩子这些家务活都由家人代劳了,那基本上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是属于注册考试的了。在这里不得不提下我的老公,那个支持……每天我下班后就直接回家看书,买菜做饭洗碗那都是老公的事了。要不怎么说“军功章有你的一半有我的一半”… 三、制定计划,严格执行(最好请老公老婆督促)。 因为本人是个特别喜欢照计划行事的人,我做了一个倒计时牌牌,和高考一样,写着“距离注册考试还有××天”每天撕一页,来提醒自己少偷懒。因为上班时间不能看书,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办公室,先看一个小时书,下班后再看3-4个小时,这样每天有4-5个小时,这样提前100天左右开始复习,我认为时间就足够了。 复习进度建议: 第一阶段:利用40-60天把规范、课本或教材翻一遍,把绿皮书习题过一遍。 第二阶段:突击习题集,广泛做题,熟悉知识点。要争取把每个题都搞懂,这样就会逐渐发现重点和你的薄弱点,时间建议20天。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情境和时间,训练做题速度,调整状态,重点做真题,并重新看一遍规范,时间建议10天。 四、推荐复习教材 1、本科课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上、下)、建筑给排水 教材: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二版)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个人认为秘书处教材还是有些问题,部分有断章取义的感觉,适合做多选题;其他的特别是遇到专业题目有疑问的还是本科课本好用】 2、习题: (1)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给水排水专业全新习题及解析(冯萃敏许萍马文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我是每一个题都做完了的。个人建议必备:这本书做一遍,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涉及了,全面。这是我感觉最重要的一本习题集,特别适用于第一阶段复习】 (2)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专业部分)真题分析+模拟试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