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苦藠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影响研究

苦藠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影响研究

苦藠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影响研究
苦藠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影响研究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报告

利用蚕豆根细胞微核技术检测洗发水的毒性 09生物技术宁伟王晓刚太红桥刘经源 摘要微核(micronucleus,MCN)是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1/20,染色与主核一样或稍浅。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微核。[1]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Micronucleustest,MC-NT)技术是一种以染色体断裂及纺锤丝损伤为测试终点的植物微核检测方法。它是一种应用于监测环境致突变物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产生危害的技术,并从细胞遗传学水平上探讨植物遗传物质的改变状况与环境污染,也可以检测淡水环境的质量。[2] 关键词蚕豆根尖微核洗发水千分率 蚕豆是一种很好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材料。它的染色体为六对相当大的染色体,而且根尖含有较多的分裂相细胞,非常适合显微观察。目前,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在环境致突变性检测/监测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它的可靠性和灵敏性较高,且本底较低,这对于一种致突变性检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它的检测物谱较广。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镜检细胞微核时,应按下列标准计数微核:

(1)凡主核大小1/3以下,与主核分离的小核; (2)小核的着色与主核相当或稍浅; (3)小核形态可为圆形,不规则等。[3] 1. 实验目的 掌握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对洗发水的毒性状况给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表明蚕豆根尖细胞MCN对胁迫很敏感,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可用于洗漱用品的安全监测。 2. 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蚕豆种子、洗发水、显微镜、镊子、培养皿、剪刀、载玻片、盖玻片、烧杯、Carnoys固定液、盐酸酒精解离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NaN3等。 2.2 毒液配制 选取所测洗发水,按平时所用比例与水混合均匀。 2.3实验方法 2.3.1 浸种 择饱满、均匀的20粒种子,洗净后用蒸馏水常规浸种24h,此期至少换水2次;待种子充分吸胀后,移入干净的培养皿内培养。2.3.2 催芽 种子吸胀后,保持湿度,在室温下催芽2天。 2.3.3 被检测液处理根尖 各取10粒,分别用蒸馏水(自来水)和毒液培养种子1天。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时期染色体特点其他特点图像数目变化规律 间期 2 N 呈细丝状染色质 状态,每条染色体经复 制后,就含有2条姐妹 染色单体 ①合成了大量的 蛋白质②时间比分 裂期长很多③细胞 有适度的生长 前期2N 由细丝状染色质 变成染色体,排列散乱 ①出现纺锤体 ②核仁解体、核 膜消失 中期2N 每条染色体的着 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 牵引,着丝点排列在赤 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 稳定,数目清晰 ①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实际不存在②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 时期 后期4N 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 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 细胞两极运动 纺锤丝缩短,移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 相同 末期2N 染色体变成丝状 染色质 ①核仁、核膜重新出现②纺锤体消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适度的生长,参与的细胞器都是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都 在间期复制,后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 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细胞周期的理解 1.定义: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 成时为止。 2.产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细胞等等。 3.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表示方法和图解

(1)图示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A→A,a+b或c+d,a→f,A+B+C。其中表示分裂间期的是A→B,a或c,a+b。表示分裂期的是B→ A,b或d,c→f。 (2)柱形图中,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分子的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含量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2期和分裂期。 (3)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时,看到的多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4)分裂间期:是指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它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如下图所示)。分裂间期分为三个阶段:①DNA合成前期(G1期),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细胞较快地生长,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地增多而增大; ②DNA合成期(S期),此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 期),此期DNA合成终止,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③DNA合成后期(G 2 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 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 ............... 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要求掌握)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洗衣粉的毒性姓名:马丽同组者:李哲指导教师:郝雪峰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112班) 摘要微核(micronucleus,MCN)是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1/20,染色与主核一样或稍浅。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微核。[1] Abstract Micronucleus (MCN, micronucleus) is eukaryotic cells by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caused by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in a form of interphase cells. In interphase cells micronucleus assumes the circular or elliptic, free from the main nuclear, nuclear 1/3 ~ 1/20 size should be in the main, dyeing and the main nuclear as or slightly shallow. Generally considered microkernel by acentric chromosome fragment or lagging chromosomes, in the late division could not enter the nucleus, formed the main nuclear nuclear block. When the cells into the next phase split between, they condense into main small nuclear nuclear, namely the microkernel. [1] 关键词蚕豆根尖微核洗衣粉染色体畸变千分率 Keyword Broad bean root tip Micronucleus Washing powder Chromosomal aberration Permillage 引言掌握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对洗衣粉的毒性状况给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表明蚕豆根尖细胞MCN对胁迫很敏感,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可用于洗漱用品的安全监测。 蚕豆是一种很好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材料。它的染色体为六对相当大的染色体,而且根尖含有较多的分裂相细胞,非常适合显微观察。目前,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在环境致突变性检测/监测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它的可靠性和灵敏性较高,且本底较低,这对于一种致突变性检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它的检测物谱较广。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镜检细胞微核时,应按下列标准计数微核:

香烟毒性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香烟毒性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11生本 11112314147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据统计,目前中国约有3.5亿烟民,并且仍然以每年300万人的速度激增,初始吸烟年龄趋于低龄化,每年将近有百万人死于由吸烟引起的疾病。[1]香烟中含有害物质有3000多种,致癌物质30余种,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尼古丁和焦油,香烟毒性能很大程度上促成细胞癌变,诱发癌症的产生,尤其是肺癌产生与吸烟的关系十分密切[2],吸烟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其毒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患肺癌的几率高7-20倍[3-4]。目前国内对香烟毒性的研究较少,主要研究方向为快速检测方法[5-6]和体外细胞毒试验(中性红法)[7]来检测香烟毒性。而尚未发现从毒性使细胞产生微核的角度对香烟对其研究。所以笔者试图从不同浓度的香烟浸出液对微核产生数目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实验,进一步阐发香烟对人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给世人起到警示作用。进行该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香烟中主要有害物质及其毒性的查明;2、香烟浸出的时间的掌控;3、香烟浸出液浓度梯度的设定; 4、学习培养蚕豆的方法; 5、掌握观察微核的方法。 实验材料: 1、受体材料:蚕豆。 2、诱导材料:市售红金龙牌香烟(市场价3元)。 3、试剂:固定液,解离液,95%酒精,85%酒精,75%酒精,70%酒精,醋酸洋红染液,蒸馏水。 4、器具:烧杯,培养皿,纱布,显微镜,恒温培养箱,计数器。 方案设计: 对照组:用蒸馏水培养4小时的蚕豆根尖。 实验组:用低毒组,中毒组,高毒组的香烟浸出液培养的4小时的蚕豆根尖。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制得香烟浸出液。取3只锥形瓶,分别标记“低毒组”“中毒组”“高度组”,在里面依次放入1根,2根,3根香烟,再向其中倒入100ml蒸馏水,使有毒物质溶出,浸制时间大约为2小时,收集这三中不同浓度的香烟浸出液。 2、蚕豆根尖的制备和处理。首先将蚕豆用蒸馏水浸泡24小时,使种皮松软后放入垫有白纱布的培养皿中,在上方也盖上2层湿纱布,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换蒸馏水1次,待根尖长至2-3cm时,即可用于实验。将准备好的蚕豆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均分为4组。第一组为对照组,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

-可编辑修改-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初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断裂 卵原细胞 第二极体 卵细胞 精子 精细胞子 精卵原细胞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 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卵原细胞

-可编辑修改- 染色体数目 染色单 体数目 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 胎儿期 初情期后 细胞名称:初级卵母细胞 形成卵泡: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 完成时间:排卵前或排卵后,如马在前、牛在后 分裂结果: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 排卵: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 第二次分裂 细胞名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分裂过程: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 分裂结果:一个卵母细胞和第二极体 卵子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观察到两个极体 第一次分裂(初级卵母细胞) n 2n 3n 4n 减Ⅰ 染色体数 A C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周期 B 0 n 2n 3n 4n 减Ⅰ A C H D E F G 减Ⅱ 间期 精(卵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核DNA 含量 周期 减Ⅰ A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0 n 2n 3n 4n 染色单体数 C 周期 减II 分裂后期 1 2 每 条染色体中的DNA 分 子数目 有丝分裂后期 周期 有丝分裂 动 物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主要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增值体细胞的主要方式。 二、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胞质分裂)。 三、有丝分裂 1.过程(以动植物细胞为例) (1)细胞核的分裂 分裂间期:(复制合成非等闲)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G1期: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S期:DNA的复制 G2期:有丝分裂所必须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中央,纺锤体出现 A.染色质经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B.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核膜解题,形成分散的小泡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A.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B.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便于观察和研究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A.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独立的染色体 B.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 C.两套相同的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 末期:(两体消失膜仁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A.染色体伸展重新形成染色质状态 B.核膜重新形成 C.核内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同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细胞质的分裂 时间: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1.定义: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产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 细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细胞等等。 3.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表示方法和图解 (1)图示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A→A,a+b或c+d,a→f,A+B+C。其中表示分裂间期的是A→B,a或c,a+b。表示分裂期的是B→A,b或d,c→f。 (2)柱形图中,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分子的复制时期; 期和分裂期。 C组细胞中DNA含量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 2 (3)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时, 看到的多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4)分裂间期:是指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它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如下图所示)。分裂间期分为三个阶段:①DNA合成前期),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细胞较快地生长,期(G 1 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地增多而增大;②DNA合成期(S期),此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 期),此期DNA合成终止,主要进行蛋白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③DNA合成后期(G 2 质和RNA的合成,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 (5)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为将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它约占细胞周期的 5%-10%。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下图: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曲线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洗衣粉的毒性 姓名:马丽同组者:李哲指导教师:郝雪峰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112班) 摘要微核(micronucleus,MCN)是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1/20,染色与主核一样或稍浅。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微核。[1] Abstract Micronucleus (MCN, micronucleus) is eukaryotic cells by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caused by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in a form of interphase cells. In interphase cells micronucleus assumes the circular or elliptic, free from the main nuclear, nuclear 1/3 ~ 1/20 size should be in the main, dyeing and the main nuclear as or slightly shallow. Generally considered microkernel by acentric chromosome fragment or lagging chromosomes, in the late division could not enter the nucleus, formed the main nuclear nuclear block. When the cells into the next phase split between, they condense into main small nuclear nuclear, namely the microkernel. [1] 关键词蚕豆根尖微核洗衣粉染色体畸变千分率 Keyword Broad bean root tip Micronucleus Washing powder Chromosomal aberration Permillage 引言掌握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对洗衣粉的毒性状况给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表明蚕豆根尖细胞MCN对胁迫很敏感,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可用于洗漱用品的安全监测。 蚕豆是一种很好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材料。它的染色体为六对相当大的染色体,而且根尖含有较多的分裂相细胞,非常适合显微观察。目前,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在环境致突变性检测/监测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它的可靠性和灵敏性较高,且本底较低,这对于一种致突变性检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它的检测物谱较广。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镜检细胞微核时,应按下列标准计数微核: (1)凡主核大小1/3以下,与主核分离的小核;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分 裂 期 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一 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 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 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减数分裂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高中生物 有丝分裂基本过程梳理

有丝分裂基本过程梳理 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对于细胞周期的概念应注意两点:①连续分裂的细胞;②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故减数分裂不具有周期性。 例1、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D.④ 解析:细胞周期的时间是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以④正确;细胞周期包括细胞间期和分裂期,细胞间期所占的时间长,所以①和②正确。 答案:B 2.分裂间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此时细胞内发生着活跃的代谢变化,其中主要的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间期可以分为G1期(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S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G2期(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间期最主要的物质变化是将细胞核中携带有遗传物质的染 色质进行复制,染色质复制的结果是DNA分子数加倍,形成姐妹染 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如右图所示)。 例2、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数量,可分析其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结 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解析:由图可知,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丙组细胞内DNA分子数加倍,处于细胞分裂前、中、后三个时期,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才加倍;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乙组细胞数减少,故D不正确。 答案:D 3.分裂期:分裂期又可以分为4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事实上,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几个时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1)前期:主要变化特点是膜、仁消失显两体(核膜逐渐解体, 形成分散的小泡,核仁逐渐消失;显现纺锤体和染色体)。其中最主要 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出现。如右图所示。动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形成方 式不同(详见例6解析)。 例3、下列哪一项叙述以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3--蚕豆根尖微核实验

蚕豆根尖微核实验(诱导与检测部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环境诱变物对微核产生的原理。 2、掌握微核试验技术。 3、了解毒理遗传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 微核是无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不能向两极移动而游离于细胞质中,在间期细胞核形成时,可在它附近看到若干个圆形的结构,直径大约是细胞直径的1/20到1/5,这就是微核。 微核简称(MCN),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往往是细胞经辐射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而产生。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断片产生的,但有些实验也证明整条的染色体或多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核。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末期被两个子细胞核所排斥便形成了第三个核块。已经证实微核率的大小是和用药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这一点和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所以可用简易的间期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 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应用,各种各样工业废物的排出,使人们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技术简单的测试系统来监视环境的变化。只有真核的测试系统更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它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在这方面,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且有研究显示以植物进行微核测试与以动物进行的一致率可达99%以上。目前微核测试已经广泛应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染色体遗传疾病及癌症前期诊断等各方面。 利用蚕豆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微核测试,可准确的显示各种处理诱发畸变的效果,并可用于污染程度的监测。 微核产生的概率可与诱变因子的剂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微核出现的频率来评价环境诱变因子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 三、实验器具、药品 1、实验材料 蚕豆种子 2、实验器材 光学显微镜、试管(10ml)、蚕豆发芽盒、镊子、手术刀、载玻片、盖玻片、滤纸等。 3、试剂 1)NaN3(叠氮钠) 2)卡诺氏固定液(乙醇和冰醋酸按照体积比3:1混合配制) 4)6mol/L盐酸: 配制:取49.5ml 37.5%的盐酸,再加入50.5ml水稀释至100ml容量瓶. 四、实验步骤 1、种子处理: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蚕豆根尖微核技术) 一、实验题目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几种废旧电池夜 二、实验目的 1、利用植物压片技术和微核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环境中存在的毒害物; 2、理解环境致突变因子对生物体DNA的损伤 3、掌握环境因子遗传毒性检测的微核实验方法 4、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三、材料仪器与方法 1.1材料仪器 选取蚕豆大小均匀籽粒饱满无虫害100颗(安徽大学生物实验中心供给),N种品牌的废电池(安大李园宿舍楼收集) 滤纸若干,烧杯,剪刀,培养皿N*15个,量筒100ml,锥形瓶5个,胶头滴管,显微镜,卡诺固定液,5 mol/L盐酸,石炭酸品红溶液,天平(带砝码)1.2方法 1.2.1废电池浸泡液制备 采用浸泡方法处理废电池。随机取N种废电池各1节(用),称重后砸破外壳暴露内部填充物,尽量使外壳破损程度一致。每克填充物加70ml蒸馏水,薄膜覆盖浸泡3天,每天搅动1次。每种电池浸泡液配成未稀释,稀释10倍、50倍、100倍4组,设蒸馏水为对照组。 1.2.2蚕豆根尖的培养处理 将蚕豆用蒸馏水浸泡一天使其充分吸胀,然后用滤纸浸水放于培养皿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24h。每12小时换水一次。待蚕豆初生根长至2cm左右,选取长度一致的蚕豆,分别用蒸馏水,1倍稀释液,10倍,50倍,100倍,分别处理6h,其中蒸馏水作为阴性对照处理。然后再放于25℃恒温箱恢复培养24h。卡诺固定液固定24 h;固定好的幼根以蒸馏水浸洗两次,用5 mol/L的盐酸于28℃水解约25 min,至幼根被软化即可;然后用蒸馏水洗净切取0.5cm的根尖,用改良的石炭酸品红溶液染色5~10分钟。 1.2.3制片 用常规压片法制作临时装片。 1.2.4镜检计数 每剂量组选取5个根尖,每个根尖随机镜检1000个细胞,计算微核率MCN‰=观察到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10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采用方差和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水质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水质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陆汉祥通州区新联中学 一前言 遗传伤害是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危害中最值得重视的问题,植物微核作为检测环境中致变因子的方法已得到肯定。最早的报道是美国马德修教授在70年代后期用紫露草(Tradescantia paludosa)花粉母细胞微核(Micronacleus,MCN)数量来测定环境的污染。现在,这一技术已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定为检测环境污染的常规指标之一。 八十年代初,我国山东海鲜学院方宗熙教授等也用紫露草微核观察来检测空气和海水中的污染程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微核检测法代替染色体畸变分析法来检测环境对生物遗传物质的伤害具有简便、快速和灵敏性较高等特点。本文用蚕豆根尖为材料,通过观测环境中致变污染物对生物遗传物质作用所产生的微核,为环境污染程度提供细胞学指标,从而为保护水源、治理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材料是江苏南通市新联种子公司出售。 测试水样为南通市新联镇新韩河卞西村段污水,以及 1/1000g/L AgNO3溶液和1/2500g/L AgNO3溶液。 2实验方法: 2.1根尖培养 将蒸馏水浸湿的蚕豆包裹于潮湿的纱布中,25℃,培养2-3天。

2.2、根尖和染毒: 根尖长至0.5cm左右,将其放在泡沫塑料块的小孔中,根尖向下露出。再将泡沫塑料块放于不同的处理液中,使根尖染毒,染毒24小时。(处理液分别是:100%新韩河卞西村段污水,50%新韩河卞西村段污水。1/1000g/L AgNO3溶液、1/2500 g/L AgNO3溶液以及作对照用的蒸馏水。) 2.3恢复培养: 经染毒24小时的蚕豆根尖(长至1cm左右)转至蒸馏水,恢 复培养24小时。 2.4根尖固定 恢复培养的根尖长至1-2cm后,于下午1时左右,将根尖剪下,用新配的卡诺固定液(无水酒精:冰醋酸=3:1)固定24小时,于70%酒精溶液中保存,待用。 2.5根尖制片 从70%酒精中取出根尖,用蒸馏水漂洗,再放于1N的HCL中,在60%水浴中解离8-10分钟。酸解后的根尖,在载玻片上切 取0.5cm长用大头针挑开,滴上几滴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 15-30分钟,盖上盖玻片,压片。 2.6、观察与计数 选取根尖分生区平铺均匀的玻片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微核(Micronucleus,MCN)。每种处理液镜检10条根尖,每条根尖观察约1000个细胞,然后从各组观察的细胞总数中计算微核细胞率

(完整版)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分 裂 期 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一 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 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 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减数分裂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 被拉向两极,就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 于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首先,必须弄明白不同的柱形图所代表的含义。 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分裂和减Ⅱ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所以,代表染色单体。在双线

植物染色体毒理实验 蚕豆根尖微核实验

蚕豆根尖微核实验 摘要:本实验用洗发水诱导蚕豆根尖发生畸变,通过固定、酸解、,染色、压片、镜检等一系列过程观察蚕豆根尖细胞核及微核,通过微核的数量判断洗发水对人体毒害作用的大小。由于产生的微核数量与外界诱变因子的强弱成正比,因此可用微核实验来评价各种诱变因子对生物遗传物质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蚕豆根尖微核卡诺固定液吉姆萨染液 前言:随着相关研究人员的一系列实验表明:日常用品中的一些物质会对植物细胞尤其是分生组织细胞产生明显影响,它们会破坏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导致微核的产生,破坏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微核(micronucleus,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着色与主核一致或稍浅,呈圆形或椭圆形。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是由于根尖细胞在分裂时受到外界诱变因子作用,形成的不随细胞分裂进入细胞核的染色体片段。 以观察细胞中微核的形成来检测遗传毒物,称为微核实验。利用蚕豆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微核测试,可准确的显示各种处理诱发畸变的效果,并可用于污染程度的监测。目前微核测试已经广泛应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染色体遗传疾病及癌症前期诊断等各方面。 1.材料 1.1实验材料: 蚕豆(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大,DNA含量高,对诱变因子反应敏感)

1.2实验药品: 1mol/L盐酸、固定液(乙醇、冰醋酸3:1配制)、吉姆萨染液 1.3实验用具: 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盆、纱布、烧杯、水浴锅等 2.步骤 2.1 浸种催芽 将试验所用适量蚕豆放入盛水烧杯盆中,在室温下浸泡1d。种 子吸胀后,用温润纱布松散包裹蚕豆置盆中,保持温度催芽2d,此时根长出将近约1.5cm。 2.2 毒性处理 选取根生长良好,根长一致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入盛有被测洗发水的盆中,被测液浸没根尖即可。另一组放入盛有自来水的盆中培养,做对照组。两组均处理1d。 2.3恢复培养 处理后的种子用自来水浸洗,洗净后再置入盛有自来水的盆中, 恢复培养1d。 2.4 固定 将恢复后的种子,从根尖顶端切下1cm长的幼根,用卡诺固定液 固定5-6h。 2.5 酸解 用蒸馏水浸洗干净固定好的幼根,吸净蒸馏水,加入1mol/L盐酸将幼根浸没,60℃酸解15分钟,幼根软化即可。 2.6 染色

实验06 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

实验六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微核测试原理和毒理遗传学意义。 ⒉学习蚕豆根尖的微核测试技术。 二、实验原理 微核(micronucleus,MCN)是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1/10,染色与主核一样或稍浅。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微核。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 松滋青皮蚕豆、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烧杯、Carnoys固定液、1mol/L盐酸、改良苯酚品红染液、NaN 3。 四、方法与步骤 ⑴浸种催芽:择饱满、均匀的种子,洗净后用蒸馏水常规浸种、催芽24~30h,此期至少换水2次;待种子充分吸胀后,移入铺有干净、双层湿纱布的托盘内培养。 ⑵用被检测液处理根尖:当初生根长到1~2cm时,选初生根生长良好的蚕豆6~8粒,分别放入蒸馏水(CK)、0.4mmol/L、0.8mmol/L、1.2mmol/L 的NaN 3中染毒8~12h。

⑶根尖细胞恢复培养:处理后的种子用蒸馏水(自来水)浸洗3次,每次2~3 min;将处理液洗净后,置于湿棉花上恢复22~24h;同时均设蒸馏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组。以上温度均为25℃。 ⑷根尖细胞固定:将恢复后的种子,从根尖顶端切下1~1.5cm长的幼根,用Carnoys固定液固定20~24h。固定后的根如不及时制片,可换入70%的酒精溶液中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 ⑸酸解:用1mol/L盐酸在60±5℃下酸解8min,幼根软化即可。 ⑹染色:吸去盐酸,用蒸馏水浸没幼根3次,每次1~2分钟。最后浸于水中。制片前取出置载玻片上,截下1~2mm左右长的根尖,滴1-2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10~15min后,加上盖玻片,覆以吸水纸常规压片。 五、实验结果 在显微镜低倍镜下找到分生组织区细胞分散均匀,分裂相较多的部位,再转高倍镜观察微核。每一处理观察3个根尖,每个根尖数1000个细胞,统计其中含微核的细胞数,然后平均,即为该处理的MCN%,即微核千分率,以此可作一个检测指标。 根据你的实验安排列表填出你的实验结果。 污染指数(PI)=样品实测MCN%平均值/对照组MCN%平均值 污染指数在0~1.5区间基本没有污染;1.5~2区间为轻度污染;2~3.5区间为中度污染;3.5以上为重度污染。 六、作业 1.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测试中,为什么要进行恢复培养? 2.产生微核的根尖细胞在产生前的分裂中期可能出现什么样的中期分裂图象?实验观察中请同时仔细观察每个分裂相细胞。

蚕豆根尖微核检测

蚕豆根尖微核检测 指导老师:吴麟 组长:路青瑜 小组成员:何悦李婷陈鸿谭小娥刘清唐珍冯沁李双吴海林符方亮 摘要:本实验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分别用0.25mg/mL染发剂、0.5mg/mL 洗洁精对蚕豆根尖做处理,同时以0.25 mol/L叠氮化钠处理蚕豆根尖做阳性对照,自来水作阴性对照。镜检后测得其微核率分别为17.55%,19.82%,23.18%,11.16%;染发剂、洗洁精处理的污染指数分别为1.7、1.8,结果表明均属于轻度污染。 关键词:蚕豆微核检测微核率 Abstract:This experiment using vicia faba micronucleus test technology, respectively for 0.25 mg/mL colourants, 0.5 mg/mL of vicia faba detergent, at the same time to do processing mol 0.25 / sodium azide processing vicia faba do positive, negative control for water. After the microscopic micronucleus rate 17.55% respectively, 19.82%, 23.18%, 11.16%, Hair, detergent pollution index respectively with 1.7, 1.8, results show that belong to light pollution. Key word:Horsebean micronucleus test;micronucleus rate 引言:染发剂和洗洁精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特别是洗洁精。化学去污剂主要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3类(其中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用频率最高)。国内学者采用该技术开展了水体污染物、环境污染物和合成洗涤剂方面的研究。生活洗涤剂侵人人体后与其它的化学物质结合后,毒性会增加数倍,尤其具有很强的诱发癌特性。据有关报导,人工实验培养胃癌细胞、注入化学洗涤剂基本物质LAS会加速癌细胞的恶化。LAS的血溶性也很强,容易引起血红蛋白的变化,造成贫血症。 染发剂主要成分为:氨水、对苯二胺。市场上绝大部分染发剂都含有致癌物“对苯二胺”,长期使用将导致白血病、皮肤癌、乳腺癌等疾病。对苯二胺是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