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科(南京 210009) 王长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 顾 宁

摘 要:采大鼠自体抗凝血注入脑内尾壳核区制成脑出血模型,观察凉血通瘀注射液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脑出血大鼠存在脑水肿,脑组织N a+K+-

A T P酶、Ca2+-A T P酶活性降低;而凉血通瘀注射液能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

减轻脑水肿程度。其机理可能与增强脑细胞膜离子泵活性、加速钙离子向细胞

外转输、延缓钙离子内流有关。

主题词:脑出血 中医药疗法 脑水肿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凉血通瘀注射液 治疗应用 动物,实验

凉血通瘀注射液是以周仲瑛教授的经验方为基础开发的科研制剂,由水牛角片、熟大黄、丹皮等组成,具有凉血化瘀、通泄瘀热、顺降气血的作用,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可靠。为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该药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50g左右,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批号:苏动质99001;凉血通瘀注射液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制剂教研室提供,含生药4.5g m l;钠钾钙镁A T P酶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2实验方法:动物同批购进,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留8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其余大鼠仿Yang氏等报道的方法[1]造模:自眼眶取血0.5m l,肝素抗凝;然后用3%的异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剪去顶毛,固定于立体定位仪;常规局部消毒,切开头皮,定位、钻孔,用微量注射器将自体抗凝血50u l缓慢注入尾壳核区,注射后停留片刻,拔针,缝合头皮。造模成功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和凉血通瘀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造模后当日开始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共7d。模型组和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1m l 100g体重,治疗组注射凉血通瘀注射液1m l 100g体重(相当于临床等效量的4倍)。第7天称重,断头处死;迅速剥离脑组织,冲去表面血迹,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称取全脑湿重;然后,以注血点为中心向齿端和尾端各

2.5mm处为切分线,将右半脑分为三份,前部作含水量测定,中部用以计算脑内血肿面积,后部称重匀浆,作各种酶的测定。

1.3检测指标及方法:脑内血肿最大面积:取右脑中部标本固定于福尔马林液中,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染色,利用计算机体视学图像分析法测定脑内血肿面积,每份标本测定5张切片,取面积最大的1张记录统计;脑指数=全脑湿重 体重×100;脑组织含水量=(脑湿重-脑干重) 脑湿重×100%;脑组织N a+K+-A T P酶、M g2+-A T P酶、Ca2+-A T P酶用M TB法测定。各检测指标以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

2.1脑内血肿最大面积:如表1所示:造模后7d,治疗组脑内血肿最大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提示应用凉血通瘀注射液可以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

表1 脑内血肿最大面积比较

组别动物数脑内血肿面积(mm2)

空白组8无血肿

模型组81.026±0.103

治疗组80.389±0.05433

注:与模型组比较,33P<0.01。

3 胡庆福.大黄致“虚”和人为发热小鼠舌、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动力学变化的研究.天津中医,1989;(2)∶22 4 A lbert I.Farbm an,T he dual pattern of keratin izati on in filifo rm pap illae on rat tongue,J.A nat. 1970,106,2,233.

5 A.Ku llaa-M ikkonen,et al,F ilifo rm pap illae of hum an,rat and s w ine tongue,A cta.anat.1987,130∶280 6 M D.M c m illan et al,T he su rface structu re of the comp letely and incomp letely o rthokeratin ized o ral ep ithelium in the rat:a ligh t,scann ing and tran s m issi on electron m icro scope study,Am.J.anat.,1979,156∶337 7 陈小野.大鼠长期脾虚和热证造模的舌象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1)∶24

8 陈小野.舌背粘膜的组织学特点和脾虚大鼠舌象的病理类型.北京中医,1991;(4)∶27

(收稿2001211219)

2.2 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如表2所示: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脑指数和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高,而治疗组脑指数和脑组织含水量则显著低于模型组。提示脑出血大鼠存在有脑水肿,而凉血通瘀注射液的应用可以减轻脑水肿。

2.3 脑组织N a+K+-A T P酶、M g2+-A T P酶、Ca2+-A T P酶比较: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模型组的N a+K+-A T P酶和Ca2+-A T P酶活性明显低于空白组;而治疗组三项指标均高于空白组。提示脑出血后脑组织细胞膜的离子泵活性降低,而凉血通瘀注射液的应用则能显著提高脑组织细胞膜的A T P酶活性。这可能是其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机理之一。

表2 脑指数和脑组织含水量比较

组别动物数脑指数(g 100g体重)脑组织含水量(%)

空白组80.617±0.02770.88±2.93

模型组80.695±0.0303378.60±3.8433

治疗组80.621±0.036##72.17±4.49#

注:与空白组比较,33<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5,##P<0.01。

表3 脑组织N a+K+-A T P酶、M g2+-A T P酶、

Ca2+-A T P酶的比较

组别N a+K+-A TP酶M g2+-A TP酶Ca2+-A TP酶

空白组2.76±0.541.76±0.773.12±0.58

模型组1.74±0.6531.56±0.781.98±0.5633

治疗组2.64±0.97#2.73±0.863##2.86±0.87##

注:与空白组比较:3P<0.05;33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 讨 论

脑出血后血肿的周围存在有水肿[2,3]。这种继发性的脑水肿,不仅是颅内压增高的关键因素[4],而且与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害密切相关,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成为脑出血急性期救治的重点之一。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脑出血之后,由于血肿直接压迫周围脑组织致使脑局部缺血缺氧,以及血肿释放的活性物质引起血管痉挛、细胞膜生化性质改变等原因,引起A T P耗竭。这样,一方面致使钠离子内流增加,神经细胞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另一方面由于钙离子泵功能障碍,细胞转出钙离子的能力下降[5];大量的钙离子流入细胞内引起钙超载,导致细胞内水肿,进而激活神经细胞内酯酶、一氧化氮合酶等具有破坏性的酶类,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6]。本实验证实,造模后7d,脑出血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N a+K+-A T P酶和Ca2+-A T P酶活性均较空白组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指数明显升高,提示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与能量衰竭和细胞膜离子泵的失活有关;而治疗组大鼠N a+K+-A T P酶和Ca2+-A T P酶活性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凉血通瘀注射液有可能通过改善离子泵功能而起到延缓钙离子内流,减轻细胞内水肿的作用。至于其改善离子泵功能的具体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很可能与防止脑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减轻脑出血后的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脑出血属中医学“中风”范畴,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基本病机是:瘀热相搏,血气蒸腾;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冲荡激越,损伤脑络;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形成瘀血;瘀血阻滞,脉道不利,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水津停滞,则内生痰饮水湿;与此同时,火热灼津,蒸炼水液,终成积痰;瘀热积痰,闭阻清窍,郁闭神机。在脑出血的急性期,病危势急,治当急挫病势,故应泻其实热;其病机重在瘀阻,故应通其瘀滞。针对其瘀热阻窍的基本病机,治疗必须凉血化瘀、通泄瘀热。凉血通瘀注射液即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选药组方形成的有效方剂。其治法特点是:苦寒甘凉同用,凉血清热并行;治疗以通为要,顺降气血,直折病势;凉血散瘀,并行不悖。瘀血一祛,则积痰可除。因此,本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既能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又能有效地控制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Yang GY,Betz AL,Chenevert TL,et al. Experi m en tal in traccreb ral hemo rrhage: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b rain edem a,b lood flow,and b lood-b rain barrier perm eab ility in rats.J N eu ro su rg,1993,81∶93 2 M ahesh R P,Robert R E,Steven W,et al.

D etecti on of hyperacu te p ri m ary in traparenchym al hemo rrhage by m agnetic resonance i m aging.Stroke,1996, 27∶2321-2324

3 Schellinger PD,Jan sen O,F iebach JB,et al.A standardized M R I stroke p ro toco l:comparison w ith CT in hyperacu te in tracereb ral hemo rrhage.Stroke,1999,30∶765~768

4 张天锡.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分类及其防治.急诊医学,1996;5(1)∶53

5 Greenberg JH,U em atsu PD,A rak i N,et al. Cyto so lic free calcium du ring focal cereb ral ischem ia and effects of n i m odi p ine on calcium and h isto logic dam age. Stroke,1990,21(12Sup l)∶ 72

6 Barone FC,L ysko PG,P rice W J,et al.SB201823 -A an tagon izes calcium cu rren ts in cen tral neu ron s and reduces the effects of local ischem ia I rats and ice.Stroke, 1995,26∶1683

(收稿2001207217;修回2001211220)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定义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病因 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 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 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少数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 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诊断明确者,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以防脑疝发生,但在无条件做脑CT扫描或脑MRI 检查时,腰穿仍有一定诊断价值,脑出血后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一般较高,80%患者在发病6h后,脑脊液呈血性或黄色,但腰穿脑脊液清亮时,不能完全排除脑出血的可能,术前应给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有颅内压增高或有脑疝的可能时,应禁忌做腰穿。 2.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 重症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可有尿糖与蛋白尿阳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由应激反应引起,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越高,应激性溃疡,脑疝,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二)神经影像学检查

脑出血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一)

脑出血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一)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术后的护理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制定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76例,痊愈63例,致残8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82.89%(63/76)。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脑出血术后脑功能恢复,及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措施 脑出血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所以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1〕。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本院共收治脑出血患者7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46~76岁,平均6 2.3岁。出血量在20~100ml 不等。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12例,瞳孔改变62例,昏迷49例,肢体活动障碍62例,由于高血压引起的有58例,脑动脉硬化引起18例。出血部位:壳核出血40例,小脑出血15例,脑室出血13例,脑干出血6例,丘脑出血2例。 1.2手术方法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9例,脑室穿刺外引流术27例。 1.3护理方法 1.3.1基础护理①术后体位:头部抬高15°~30°,其头、颈、胸在同一斜面时,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防止颅内压增高,是脑外伤患者的最佳体位〔2〕;②饮食注意:宜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易消化的食物;③防治便秘:长期卧床的患者,肠蠕动减弱,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防止排便用力时再次发生脑出血;④口腔护理:保持口清洁,预防口腔炎和口腔溃疡发生;⑤鼻饲管护理:每天行鼻饲后应用温开水50ml冲洗鼻饲管,保持其通畅,鼻饲管更换1次/周;⑥褥疮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产生褥疮,术后要翻身叩背1次/2h,按摩受压部位1次/h,并保持受压部位的清洁、干燥,保持床铺柔软平整。 1.3.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24h内严密监视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状态。从护理中观察体温、呼吸、血压和脉搏的变化。实时处理高热。脉搏和呼吸的变化较为敏感,先于血压和意识的变化。颅压增高时脉搏缓慢、呼吸慢、血压高,视病情给予脱水药以及类固醇来防止形成脑水中,而脉搏快、呼吸增快、血压偏低则提示血容量不足,颅压偏低,要适当调整输液速度。保持血压稳定在140~160/90~100mmHg,以维持正常脑血流量。以利脑组织功能恢复。 1.3.3神志的观察神志是判断病情变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患者术后意识障碍加重,或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多由于术中止血不完善而形成血肿,压迫脑组织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而致,需CT确诊后立即行血肿清除术,因而对患者神志观察必须严密细致,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1.3.4导管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头部均留置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阻塞和扭曲,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性状,准确记录。引流管上端一定要高于引流口开口处固定,以保持正常颅内压,以免造成低颅压症;对于头痛、呕吐的患者应结合引流液性质量,适当调整高度。引流不畅应判断是否颅压降低或血块堵塞,如为堵塞可用尿激酶2U溶于20ml 生理盐水注入导管溶解。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热凉血药之赤芍和紫草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热凉血药之赤芍和紫草 赤芍 《药品化义》 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 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Lynch 的根。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与应用】 1.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斑疹吐衄。本品苦寒,主入肝经,善走血分,能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斑疹紫黑,常配生地、丹皮同用。 2.散瘀止痛,用于血热瘀滞,经闭、痛经,常与益母草、丹参、泽兰同用。治血瘀癥瘕,常与桃仁、丹皮、桂枝同用,如桂枝茯苓丸。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当归、乳香、没药等。用于疮疡肿毒,可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同用。 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处方用名】赤芍、京赤芍(洗净,晒干,切片用)、炒赤芍(炒用,清热凉血之性稍减)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方剂举例】 赤芍药散《证治准绳》:赤芍、牡丹皮、白茯苓、白芷、柴胡。治妇女气血不和,经闭发热。 赤芍药丸《圣惠方》:赤芍药、大黄、鳖甲、桂心、赤茯苓、柴胡。治腹痛、便泻不畅。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芍药苷,另含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新苷等。对血液系统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激活纤溶、改善血液的流变性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抗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及门脉高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又有保肝、增强免疫、抗肿瘤、抗炎、抗菌、解痉和抗胃溃疡、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温等作用。 紫草 【药用】本品为紫草科植物紫草及新疆紫草的根。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心、肝经。 【功效】凉血、解毒、透疹。 《本草正义》:紫草,气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热。古以治脏腑之热结,后人则专治痘疡,而兼疗癍疹,皆凉血清热之正旨。杨仁斋以治痈疡之便闭,则凡外疡家血分实热看,皆可用之。且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病,及血痢、血痔、溲血、淋血之气壮邪实者,皆在应用之例。而今人仅以为痘家专药,治血热病者,治外疡者,皆不知有此,疏矣。 【临床应用】用于麻疹与其它热病发斑疹因血热毒盛而疹出不透,或疹出而色不红活等症。本品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之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诊断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诊断 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或权威的脑出血后脑水肿诊断标准或指南,一般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临床分期等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 脑出血后脑水肿常会引发或加剧颅内压增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多与原发病临床表现重叠并可导致原发病临床表现进一步加重,因此脑出血后症状逐渐恶化者应考虑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症状持续性颅内压增高典型表现为头痛、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早期可出现脉搏及呼吸频率减慢、血压升高等代偿性表现,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持续进展、恶化则可诱发脑疝。 ?脑刺激或损伤症状局限性脑水肿多发生于局部脑挫裂伤病灶或血肿周围,常表现为癫痫及瘫痪,脑水肿范围扩大并波及语言运动中枢则可引起失语症。 ?其他脑出血后随着脑水肿逐渐扩大并挤压、损伤额叶、颞叶、脑干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精神症状、中枢性发热、脑神经功能障碍、

免疫功能及内分泌系统异常等。 影像学检查 ?CT:主要表现为脑回变粗、脑沟变浅、脑实质密度降低,伴有出血者脑实质密度可出现不同程度增高,脑水肿严重并导致脑室受压时可见脑疝形成。 ?MRI:脑水肿细胞内和/或细胞外水分增加可导致脑组织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时间不同程度延长,因此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其中前者表现较为突出,伴有出血者会随时间推移而表现出混杂信号;颅脑MRI检查在明确脑水肿部位、大小、数目、诊断原发病及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观察脑疝形成及脑组织损伤程度方面较CT 更具优势。 临床分期 脑出血后1~2h即可出现脑水肿,48h左右达到高峰,持续3~5d后逐渐减轻,可持续2~3周或更长时间。 临床上可分3期:

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寻找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有效的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鼻饲情况,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以胃肠道症状,代谢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为主。结果60例腹泻;30例呕吐;52例低钠血症;13例高糖血症;22例脱管;5例误吸;6例堵管。结论恰当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脑出血昏迷患者鼻饲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标签:脑出血;鼻饲;并发症;护理 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由于不能由口进食,因此,为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胃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插管行胃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脑出血术后由于患者呈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急增,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水平高于常人,胃肠外营养不能满足患者术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EN为主要营养方式,适用于流质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EN支持[1],此类患者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因此,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应在临床上引起重视.回顾分析我科自1999年1月~2001年12月共161例脑出血术后昏迷的患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0例,女41例,年龄40~78岁,GCS计分100 ml,需延长注入间隔时间,或行胃肠减压引流,也可加服胃动力药,如吗丁啉,促进胃排空。 2.2代谢并发症 2.2.1低钠血症脑出血患者由于控制钠盐的摄入,长期的清淡饮食易导致低钠血症,在护理中应逐渐增加膳食配制钠盐的浓度与量,经常监测血清电解质变化,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2.2.2高糖血症与低糖血症高糖血症与大量鼻饲高渗糖饮食有关,由于家属过分强调营养补充,使其配方中呈高糖成分。护理中应正确掌握血糖,尿糖测量方法,以免高血糖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糖增高,因此注意监测血糖,避免各种影响因素,掌握胰岛素静脉滴入浓度,静脉滴注速度<60滴/min,饮食中控制糖分的摄入。低糖血症多发生于长期鼻饲饮食而突然停止者,为避免发生低血糖,应缓慢停用要素饮食,或者同时补充其他形式糖。 2.2.3脱水脱水可由腹泻,尿糖或者摄水不足引起,护理中应逐渐增加饮食的浓度与量,并经常监测电解质变化及尿素氮的水平,严格记录患者出入量。 2.3机械性并发症

清热凉血通瘀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_叶普法

不宁,毁物伤人,二便失禁,舌苔黄腻灰黑,脉弦滑数。在此期,热邪入心包,热灼津炼液为痰,痰蒙心窍,则见神昏;邪气虽减,而正气耗伤,证候以虚为主或虚实夹杂[4]。 3.3.3后期以虚证、虚实夹杂证为主这一时期,余热未清证明显增加,提示这一时期病势发展趋向下焦。余热未清主要临床表现手足心热,口干舌燥,神倦无力,面白肤糙,耳鸣失听,肢体干瘦,手足麻木,舌质淡红苔白,脉虚无力。从中医角度来讲,肾阴虚,津液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和耳窍;肾阴虚,阴虚火旺,津液不足,可见舌质淡红苔白,脉虚无力。故临床表现上以虚证、虚实夹杂证为主。 笔者认为由于样本数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 收稿日期:2015-10-28 作者简介:叶普法(1966-),男,浙江台州人,主治中医师,学士,研究方向:神经内科学研究治疗学。局限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继续深入研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证候学特点提供了基本思路,同时也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病毒性脑炎是否有独特的病机演变规律和传变规律,中医中药如何防治病毒性脑炎等,有待于在以后的临床学习与工作中进一步探索。这将为中医治疗方案的筛选与优化提供研究依据。让笔者意识到进一步研究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脑炎有着广阔的前景,值得我们继续为之而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谈晓洁,孙磊,窦彩艳.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6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5):1026-1028. [2]杨理明,张洁,廖红梅,等.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25(3):426-428.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 [4]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M].3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52-253.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6.03.033 清热凉血通瘀汤加减辅助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 叶普法1,应丹松1,柯宁珠2 (1.台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浙江台州318000;2.台州市中医院体检中心,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目的:探讨清热凉血通瘀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患者规范、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更好地改善其预后。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152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与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清热凉血通瘀汤治疗),各7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甘油三酯、血沉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照组除血沉及细胞聚集指数外,其他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然治疗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除语言外,治疗组其他各项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69.7%,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清热凉血通瘀汤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清热凉血通瘀汤;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6)03-0536-03 Qingre Liangxue Tongyu Decoction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YE Pufa1,YING Dansong1,KE Ningzhu2 (1.Neurology Internal Medicine,Ta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izhou318000,Zhejiang,China; 2.Medical Center,Ta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izhou318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Qingre Liangxue Tongyu Decoction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observe its effects on hemodynamics so as to standardize the clinical patients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to better improve their prognosis.Methods:During February2013-February2015,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a tatal of152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cases were grouped into control group(routine therapy)and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dding Qingre Liangxue Tongyu Decoction),each76cases.We compared two groups'hemorhe-ology and clinical symptom score chang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high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whole blood viscosity at low shear,plasma viscosity,triglyc-

脑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脑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病因 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血管炎、瘤卒中等。用力过猛、气候变化、饮酒、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如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检查

1.CT检查 颅脑CT扫描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脑室大量积血时多呈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大。1周后血肿周围有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呈低密度或囊性变。动态CT检查还可评价出血的进展情况。 2.MRI和MRA检查 对发现结构异常,对检出脑干和小脑的出血灶和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CT扫描,对急性脑出血诊断不及CT。 3.其他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外周白细胞可暂时增高,血糖和尿素氮水平也可暂时升高,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 诊断 中老年患者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结合头颅CT检查,可以迅速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 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 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 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1例脑出血术后昏迷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1例脑出血术后昏迷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10-15T11:13:45.7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7期作者:黄晓芳 [导读] 结论:脑出血术后昏迷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要及时对症处理,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9 摘要:目的:总结1例脑出血术后昏迷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病例回顾分析1例脑出血术后昏迷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总结护理经验,包括病情观察、早期评估干预、急救措施等。结果:经过积极治疗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转入康复医院。结论:脑出血术后昏迷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要及时对症处理,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关键词:脑出血;昏迷;感染性休克;早期干预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且起病急,病程长,病情重,长期卧床,由此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肺部感染是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直接或间接引起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代谢功能障碍,导致器官功能发生损害的一系列症状。2017年8月收治1例脑出血患者,术后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平稳转至康复医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8岁,因“发现左侧颜面部麻木7年,突发头痛1天”于2017年-08-13入院。7年前因左侧颜面部麻木当地医院就诊行左侧三叉神经鞘瘤行伽马刀治疗。3年后复查发现肿瘤复发,再次行伽马刀治疗。2017-08-12患者突发头痛,意识进行性下降至呼之不应入我院,查CT示左侧小脑出血较前增大,急诊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肿瘤切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转入监护室,予以脱水、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术后腰穿脑脊液化验提示颅内感染,给予舒普深,多粘菌素,斯沃等抗炎治疗,后随访脑脊液化验提示颅内感染好转。患者生命体征平稳9月18日转入我科。入科后患者意识浅昏迷,瞳孔左侧大于右侧,对光反应左侧消失,右侧灵敏,生命体征平稳,9月18日痰培养报告示: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医嘱予接触隔离,后体温反复升高,最高体温39℃,对症处理后体温下降,9月22日患者意识转深昏迷,出现叹息样呼吸,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颜面紫绀,听诊提示呼吸音下降左侧呼吸音消失,其余双肺布满哮鸣音,经吸痰,高流量给氧等处理后未见好转,血压进行性下降,脑科监护室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所致感染性休克,于呼吸机支持后血压上升,紫绀好转,血氧饱和度上升,9月23日查胸部CT后转监护室治疗,胸部CT报告示:两肺炎性渗出,胸腔积液,伴肺组织膨胀不全。血化验CRP:30.6mg/l,入监护室后行床边胸腔穿刺引流,胸水送检,放胸水治疗。后复查胸部CT示胸腔积液明显减少,9月27日脱机改气切口低流量吸氧,9月29日拔出胸腔引流管,10月2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康复医院进一步治疗。 2护理 2.1严密病情观察 大骨瓣开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且肺部感染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早期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尤显得更为重要。应重点观察以下方面。 2.1.1循环功能观察:心功能衰竭是感染性休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血压是休克的一项重要表现。注意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观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表示休克加重。口唇或指甲发绀说明微循环血流不足或瘀滞。当皮肤瘀点、瘀斑,胸前或腹壁有出血时,提示DIC出现。同时要注意患者血报告,而在重症感染的患者中,因早期诊断的缺乏导致的感染性休克是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2],有研究表明感染越重时CRP及PCT升高幅度越明显,而在治疗的推进时二者指标会有明显的下降,CRP及PCT二者均能反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变化[3].在观察的同事监测血报告指标的动态变化。 2.1.2脑功能观察: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由于该患者术后处于浅昏迷状态,我们可以使用FOUR评分量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是2005年由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神经重症科WIJDICKS教授团队设计的一个用于评价意识障碍程度的新量表[4]FOUR评分的脑干反射和呼吸功能比GCS评分的语言评分预测患者死亡风险更敏感[5]。总分0-16分,分数越低意识障碍程度越低,可早期发现病情进展,告知医生。 2.1.3呼吸功能观察:严密患者咳嗽咳痰情况,由于该患者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可进行肺部听诊,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及痰培养。 2.1.4肾功能观察:尿量的多少直接反应肾血流量关注情况,间接提示全身血容量充足与否。注意尿量、颜色、比重、pH值,病情重或尿少者应留置尿管、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如尿量15mL/h以下或尿闭、血压脉搏恢复正常,而尿量仍少,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以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恢复到30mL/h,为提示休克好转指标。 2.2早期护理干预 重症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者,病死率高达7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多脏器衰竭的主要原因[ 6]。因而积极防治与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转归尤为重要。 2.2.1 环境干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医院,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病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时通风,定期空气消毒,患者的床、桌、椅等物品要及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护士在进行每项操作时均应正确洗手,严格无菌操作[ 7]。加强对呼吸机、雾化装置、导管等器械消毒管理。医务人员有上呼吸道感染者禁止接触患者,控制探视人员,防止院内感染。 2.1.2 体位干预患者因神经功能受损,有流涎症状,保持头部稍高、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避免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引起误吸,加重肺部感染。 2.1.3 饮食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吞咽及进食情况,对该患者鼻饲插管,鼻饲时取躯干与水平成40°~ 50°体位,少量多餐,避免太多而发生呛咳,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进行口腔护理,每天Q6H,预防口腔感染。 2.1.4 呼吸道干预严格无菌操作,先吸气道,再吸口、鼻分泌物,选用硬度适中、表面光滑、内径相对大的12 或14 号硅胶导管,吸痰管的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150 mmHg的吸痰负压是安全和有效的适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吸痰负压[8]。进吸痰管时不可有负压,以免损伤气道黏膜。患者使用呼吸机,吸痰前、后给予100%纯氧2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然后快速、

脑出血昏迷造成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脑出血昏迷造成的原因 导语:脑出血昏迷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可以说这种疾病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出现以后往往对身体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很 脑出血昏迷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可以说这种疾病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出现以后往往对身体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很多人想全面了解一下脑出血昏迷与其他昏迷的鉴别,为了你能全面的了解,就来一同看看下面的介绍。 (1)肝性昏迷:肝性昏迷即肝性脑病,是由于急,慢性肝细胞功能衰竭,或广泛门-腔侧支循环形成,或门-腔静脉分流术后,使来自肠道的有毒分解产物(氨,胺等)绕过肝脏而经门-腔分流进入体循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精神神经症状或昏迷。 (2)尿毒症: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 ①常见原因: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肾,紫癜肾,以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肾脏病变等,慢性肾脏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代谢病,如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高尿酸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 ②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减退,失眠,可有四肢麻木,手足灼痛和皮肤痒感,晚期出现嗜睡,烦躁,谵语,肌肉颤动甚至抽搐,惊厥,昏迷,可以伴有胃肠道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造血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以及皮肤失去光泽,干燥,瘙痒,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等系列症状。 ③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定位体征,诊断主要是根据肾脏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脑血管病患者常伴有糖尿病,所以应注意与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分析凉血通瘀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

分析凉血通瘀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6-01-08T14:27:18.6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供稿作者:越双 [导读] 黑龙江省嫩江县海江镇中心卫生院161404 应用凉血通瘀中药方对病情处于急性期阶段的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黑龙江省嫩江县海江镇中心卫生院16140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凉血通瘀中药方对病情处于急性期阶段的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10 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病情处于急性期阶段的脑出血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中药方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出血急性期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脑出血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凉血通瘀中药方对病情处于急性期阶段的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凉血通瘀急性期脑出血治疗 脑出血疾病指的是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一种非创伤性的自发性出血疾病现象,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导致该病发病的两大危险因素[1]。在卒中疾病患者中该病人数可以达到15%左右,在发病的30d内的死亡率可以达到40%以上,急性期是风险最高的一个时期,一半以上患者的死亡会发生在脑出血疾病发病后的2d内[2]。本次对病情处于急性期阶段的脑出血疾病患者应用凉血通瘀中药方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情处于急性期阶段的脑出血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脑出血发病时间1-19小时,平均脑出血发病时间(4.1±0.6)小时;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9.8±1.3)岁;治疗组患者脑出血发病时间1-17小时,平均脑出血发病时间(4.3±0.5)小时;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9.9±1.2)岁。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和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预防出现应激性溃疡症状,积极抗感染,具体药物选择和应用剂量,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而定;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凉血通瘀方,主要方剂组成为: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20g,赤芍药15g,熟大黄、牡丹皮、石菖蒲各10g,水煎服,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鼻饲,每日一剂,分早晚各一次服用,计划治疗三个星期[3]。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痊愈:脑出血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完全消失不见,生活和工作能力基本或完全恢复正常状态;显效:脑出血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用药后有明显减缓,生活和工作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脑出血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用药后有所减缓,生活和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改善;无效:脑出血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用药后没有任何的改变,甚至进一步变坏[4]。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脑出血急性期药物治疗效果、脑出血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5 数据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出血急性期药物治疗效果 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0.5%;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中药方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脑出血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 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后(12.26±2.50)d对照组患者脑出血疾病症状消失,共计接受药物治疗(19.64±3.82)d;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中药方治疗后(9.03±1.54)d对照组患者脑出血疾病症状消失,共计接受药物治疗(13.68±2.09)d。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 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期间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出现药物原因所致不良反应,比例为18.2%;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中药方治疗期间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药物原因所致不良反应,比例为2.3%。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凉血通瘀中药方中所含有的大黄具有苦寒之性,药用可以发挥清热泻火、凉血逐瘀的作用,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对中风疾病实施治疗的一种主药。对于病情处于急性期阶段的中风疾病患者,不管其是否存在明显的腑实证候,均可以应用大黄进行治疗[5]。具体用药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而定,以下为度,保证能够达到“上病下取,以下为清”,予邪以出路的药物治疗目的。水牛角的性味甘凉,主要具有清热凉血的治疗功效,在治疗过程中将两种药物联合,可以共同作为该药的君药,清热凉血两种作用并行,从而可以达到热清血自凉、血凉热自清的两项循环效果。生地黄不仅可以达到清热凉血效果,还能够发挥滋阴养血、去积聚而补阴的功效,是目前中医学界公认的对营血热盛进行治疗的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作为该方中的臣药应用,可以达到治瘀热相搏所致之伤阴耗血的作用。佐以赤芍、牡丹皮两味中药,可以达到凉血活血散瘀的治疗目的,不仅可以将血中之热煎熬成瘀的过程阻断,还能够有效地预防瘀热生风化痰现象的出现。选择石菖蒲作为该方的使药,主要由于其芳香走窜、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作用较为明显,并能够引药上行以达

早期电针辅助治疗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促醒作用_吴飞

·针灸与经络· 早期电针辅助治疗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促醒作用 吴飞,孙小添,王然,徐颖峰,苏维广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四院,辽宁沈阳110101)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术后早期电针的促醒作用。方法:将30例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施以电针刺激内关和三阴交,并针刺人中穴。对照组单纯 给予西医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0次、30次后GCS 评分为(6.28?1.76)分、(9.73? 2.05)分,对照组评分为(5.12?1.45)分、(8.07?2.51)分;治疗组治疗10次、30次后的苏醒率为21%、76.3%,对照组为0%、 47.6%。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术后,在控制好血压、颅压的同时,早期施行电针促醒疗法是安全可行的,患者的意识恢复程度和苏醒率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术后;早期;电针;促醒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1-0152-02 Effect of Electro -Acupuncture Therapy on Consciousness of Coma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Craniotomy Hematoma WU Fei ,SUN Xiaotian ,WANG Ran ,XU Yingfeng ,SU Weiguang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101,Liao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electro -acupuncture therapy on coma patients of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craniotomy hematoma to promote the regain of consciousness.Methods :30cases of coma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craniotomy hemat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groups :15cas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electro -acu-puncture therapy based on western medicine.15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simply.Results :Af-ter treatment of 10times and 30times , the 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6.28?1.76),(9.73?2.05);in control group were (5.12?1.45),(8.07?2.51),the rates of regain of consciousnes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21%and 76.3%;in control group were 0%and 47.6%.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Early electro -acupuncture therapy on coma patients of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craniotomy hematoma to promote the re-gain of consciousness is safe and feasible by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and brain hypertension well.The rate of improvement in awareness and regain of consciousnes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Key words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fter craniotomy hematoma ;early stage ;electro -acupuncture (EA );promo-tion of the regain of consciousness 收稿日期:2012-07-07 作者简介:吴飞(1960-),男,辽宁沈阳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 微创手术治疗脑血管病。 目前在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而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昏迷的患者也日益增多。笔者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早期(平均5天)选取内关、三阴交持续电针刺激, 并针刺人中穴,对病人进行促醒治疗,旨在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30例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患者全部来源于2005年3月—2010年12月间本科收治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0 65岁,平均56.3岁。①出血部位:均为基底节区。②出血量:术前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为40 90mL ,平均60mL 。③昏迷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8分。④手 术时间:发病后3 24h ,平均9h 。⑤手术方法:30例 均为去骨瓣减压, 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⑥术前均有高血压病史,常规服药12例,间断服药18例。⑦家属否认有血液病,肾功能不全及近期心梗等。⑧术后血压控制在160/95mmHg 以下, 血压相对平稳。⑨剔除期间脑出血术后,症状加重,死亡病例。⑩患者家属签字同意进行针刺治疗。 瑏瑡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昏迷患者的性别、年龄、导致昏迷原因、GCS 评分等情况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显示两组患者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例)男女平均年龄 (岁,珋x ?s )GCS 评分3 5分6 8分均值(珋x ?s )对照组1512350.1?3.287 5.10?1.09治疗组15 11 4 52.7?1.3 9 6 5.06?2.13 · 251·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40卷第1期 DOI :10.13192/j.ljtcm.2013.01.158.wuf.041

脑出血后不同时期脑水肿的形成机制

脑出血后不同时期脑水肿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 原发性脑出血(ICH)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脑出血后脑水肿是患者症状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现将脑出血后不同时期脑水肿的形成机制作一介绍。 1 脑出血后超早期水肿的形成机制 1.1 血肿占位效应与继发出血 占位效应引起的脑水肿主要是通过机械性压力和颅内压增高引起。Wagner等[1]在猪脑出血模型完成3h后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注入血凝块中,1h后吸除融化的血块,tPA溶解血块和抽吸术治疗可消除原血肿体积的72%,能明显解除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缩小脑水肿体积,并可防止进一步的血管源性水肿。Qureshi等[2]认为,血肿持续扩大是脑出血后最初3h内神经功能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传统观点认为,血肿扩大是因为动脉或静脉单个出血点的持续出血或再出血,但Mayer[3]认为,它是血肿周围脑组织多个部位的再次出血。

1.2 血肿内血浆蛋白渗出和血凝块回缩 Wagner等[4]观察到,猪脑叶出血1h后,血肿周围脑水分高于对侧10%,血肿周围区域血浆蛋白免疫活性强,此时血管内的伊文思蓝尚未进入脑组织,提示血脑屏障完整。说明水肿区蛋白来自血肿本身,即脑出血后血肿腔内的大量蛋白渗入到血肿周围脑组织间隙,导致渗透压升高,形成间质性脑水肿。即脑出血超早期CT显示的病灶周围低密度区主要是凝血块回缩、血浆蛋白渗出所致。Rohde[5]认为血凝块周围的超早期水肿与流体静压和血凝块回缩有关。 2 脑出血后早期水肿的形成机制 许多研究均发现,凝血反应与凝血酶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Xi等[6]研究认为,凝血是灰白质快速水肿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凝血酶则有助于灰质迟发性水肿的形成。Figueroa BE等[7]将全血或加入凝血酶原复合物的血浆注入大鼠脑基底节区亦诱发脑水肿的形成,但在全血中加入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后则脑水肿不再出现,从而进一步证实,凝血酶在ICH后脑水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3 脑出血后晚期(3天后)水肿的形成机制 3.1 红细胞溶解和血红蛋白(Hb)的神经毒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