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网络成瘾

大学生网络成瘾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作者:陈侠 黄希庭白纲 来源:心理科学入展
摘要 网络成瘾指一种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其概念与药物成瘾既有相似又有差异。目前还缺乏编制精良、应用广泛的测量工具。多数研究采用调查的方法,严格的实验研究很少。一些研究者提出理论模型从心理层面对其进行解释,其中具代表性的有:Young提出的ACE模型,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以及Grohol的阶段模型,分别探讨了网络依赖的发生与网络的致瘾特征,网络用户的个体特质以及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症,病态网络使用。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和社会限制(如:身份、职业、地位等),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其身心健康。这种现象最先引起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1]或“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2]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3]。
Young的研究[1]发现过度的网络使用对用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损害身体健康、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学业成绩下降及影响正常工作。她的另一项研究[4]发现,网络使用依赖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Kraut等的研究[5]发现过多的网络使用导致用户同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他们的后继研究[6]还发现更多的网络使用对性格外向者或有较多社会支持者产生积极影响,而对性格内向者或缺乏社会支持者产生消极影响。Joinson[7]提出用去抑制(disinhibition)来解释人们在网络空间与真实生活之间行为方式的差异。所谓去抑制是指在某种外加因素的影响下所出现的抑制(特别是社会抑制)作用的减弱,因而行为比现实生活中更不受约束。去抑制被认为是网络导致用户成瘾的因素之一。而王澄华的研究[8]证实,对于高焦虑型依附(attachment)倾向的用户,具有高亲密度、高自我揭露程度与高不确定感的网络人际互动特质是导致其网络成瘾的部分中介因素。
网络成瘾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美国心理学会(APA)于1997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9]。200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上网用户已达4580万人[10],网络成瘾的问题也正日益突现出来。为了促入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展开,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定义、测量工具、调查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对此种成瘾的心理学解释四个方面对已有的相关研究加以评述。
1 网络成瘾的

概念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提出[2]。Young的研究[11]证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她报告了在其研究中的496例网络用户中,有396例是依赖型网络用户。
周倩[8]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成瘾的定义加以修改,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Armstrong[11]对网络成瘾的概念做了较全面的描述,认为网络成瘾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成瘾者有大量行为和冲动控制上的问题,如⑴网络性成瘾(cyber-***ual addiction),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学;⑵网络关系成瘾(cyber-relational addiction),指沉溺于通过网上聊天或结识朋友;⑶网络强迫行为(net compulsions),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⑷信息收集成瘾(information overload),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⑸电脑成瘾(computer addiction),指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游戏或编写程序。
网络成瘾的概念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3,12,13]。有些反对者[3] 认为成瘾(addiction)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赖,是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醉药的行为,比如吸毒,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化学物质的依赖。基于此,Davis[3]主张以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来取代网络成瘾的提法。也有人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被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和研究者夸大的说法[12]:他们把人们在网络上花很多时间看作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观电视和工作上也花许多时间,并因此忽略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成瘾。除此之外,目前的研究尚无法确定网络过度使用是一种新的瘾症还是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种表征,或者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的人更容易使用网络过度。例如,据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1998年5月31日报道,精神医师Nathan Shapria访谈的14位网络过度使用者中,9位有躁郁症,7位有焦虑症,3位有暴食症,4位有冲动控制的问题,8位曾经有过酒精依赖或其它药物成瘾的问题。
2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
在1996和1997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学者们讨论了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在标准中列出了“耐受性”(tolerance)、退瘾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等7种网络成瘾症状。根据这项规定,如果网络用户在12个月中的任何时期有多于所列的3种症状出现,即为网络成瘾。对网络成瘾的大量研究[1,11,14,15]所采用的测量工具是由Young编

制的问卷。Young作为最早研究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家,认为在《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5)上列出的所有诊断标准中,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最接近网络成瘾的病理特征。因而Young对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1,11]。该问卷有8个题项,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个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
随着临床病例的增加,学者们对这方面的研究兴趣也在增长,但对网络成瘾的测量却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标准。已有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存在着方法学上的缺陷[16]。主要表现为:(1)测量工具的名称和题项都能让被试清楚知道这些量表所要测的是什么;(2)题项不具有预测性,只是定性的描述和对病态症状的简单罗列;(3)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未按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程序来编制。Grohol[12]怀疑Young所编制问卷的效度。他认为网络成瘾和病态赌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即使两者有某些相似,但仍缺乏充分的理由将两者等同起来,更不能以此为依据来编制测量工具。
上述批评促入了研究者对网络成瘾测量工具的发展。Davis编制出了《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Davis Online Cognition Scale,简称DOCS)[16]。该量表包含5个因素: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应对,孤独-现实,共36个题项,是一种七级自陈量表。如果被试测出的总分超过100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者超过24,则认为网络成瘾。该量表的改进在于:(1)量表的名称“DOCS”未明确告诉被试量表要测的内容;(2)题项不是对网络成瘾病态症状的简单罗列,所要测量的是被试的思维过程(即认知)而非行为表现。因此该量表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初步研究表明DOCS有较好效度。尚待更加严格的信、效度测定。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出了《中文网络成瘾量表》[2]。该量表包含如下5个因素: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这一量表综合了DSM-IV对各种成瘾症的诊断标准和对临床个案的看察,遵循传统成瘾症的诊断概念模式,依据侧重于心理层面和较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程序而编制的。初步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999年测得再测信度为0.83,2000年测得各因素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0与0.82之间,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
3网络成瘾的调查方法及优缺点
对网络成瘾的研究多采用在线调查或个案调查[13,14,17]。在线调查指研究者把自己的

问卷或量表提交到几个很受欢迎的搜索引擎上,如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4619984.html,,用户只要键入关键词(如“网络”或“成瘾”)就能够找到;或者把自己研究的简短描述贴在那些受欢迎的电子公告栏使用户了解并参与调查研究。或者通过电子邮件把问卷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个案调查指研究者选取个别有显著网络成瘾特征的对象进行全面深渗入渗出的调查,得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
借助网络入行在线调查,既便利快捷,节省研究成本,又可以搜集到极为广泛的资料,有助于跨文化研究[18],也容易取得学生样本以外的资料[19]。但在线调查也存在不少问题[12,11,21,22]:(1)只能停留在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的层面入行相关研究,而不能得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2)在线调查要求用户自己键渗入渗出关键词找到调查问卷,易导致样本偏差,结论的可靠性可能有问题。(3)自愿(self-selected)参与研究的网络用户来自四面八方,样本难以掌握,被试所填资料常不全,难以对不同研究结果入行比较[20];(4)问卷来回收率或填答率偏低、难以杜绝同一网络用户重复填几份问卷。借助个案调查,研究者能够搜集到网络成瘾个体详细的资料[13]。但是研究者对个案的选取往往受主看因素的干扰,根据个案研究资料入行推论时还存在片面性,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代表性[25]。
4网络成瘾的理论模型
对网络成瘾的解释,最具代表性的是Young的ACE模型、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和Grohol的阶段模型。
4.1 Young的ACE模型
Young提出的ACE模型[11,23]中的A、C、E是指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她认为这是网络导致用户成瘾的3个特点。匿名性是指人们在网络里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用户在网络里便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用担心谁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便利性是指网络使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网上色情、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上交友都非常方便。逃避现实是指当遇到倒霉的一天,用户可能通过上网找到安慰。因为在网上,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是任何人,这种自由而无限的心理感觉引诱个体逃避现实生活而入入网络的世界。
4.2 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
Davis提出认知–行为模型[3,24],试图解释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的发展和维持。如图1所示,该模型中靠近病因链近端的因素,是PIU发生的充分条件,靠近远端的因素则是必要条件。模型的中心因素是适应不良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它位于PIU病因链近端,是PIU发生的充分条件。Davis认为PIU的认知症状

先于情感或行为症状出现,并且导致了后两者。有PIU症状的个体在某些特定方面有主要的认知障碍,从而加剧个体网络成瘾的症状。该模型认为病态行为(PIU)受到不良倾向(个体的易患素质)和生活事件(压力源)的影响,它们位于PIU病因链遥端,是PIU形成的必要条件。该模型对特定PIU和类化PIU做了界定。个体易患素质指当个体具有抑郁、社会焦虑和物质依赖等素质,则更容易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的行为[5,14]。压力源(紧张性刺激)指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4.3 Grohol的阶段模型
Grohol提出阶段模型[12],认为所谓网络成瘾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行为。如图2所示,该模型认为网络用户大致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新手被互联网迷住,或者有经验的网络用户被新的应用软件迷住;第二阶段:用户开始避开导致自己上瘾的网络活动;第三阶段:用户的网络活动和其他活动达成了平衡。
Grohol 认为所有的人最后都会到达第3个阶段,但不同的个体需要花不同的时间。那些被认为是网络成瘾的用户,只是在第一阶段被困住,需要帮助才能跨越。
5结论
由上文可知,网络成瘾是一种与药物成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差别、心理上的对网络的依赖,需要从心理层面入行研究。后继研究者应当从网络成瘾的特点出发,对网络成瘾这一概念进行科学、准确的界定;基于这一界定,根据心理测量学的原则,编制出严格科学的测量工具;研究者还应当综合运用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络成瘾的特点及形成机制进行深渗透全面的研究。总之,对网络成瘾的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996,1(3): 237~244
[2] Goldberg I.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4619984.html,/brochure/people/duchon/ humor/ internet.addiction.html, 1995
[3] Davis R A.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1,17(2): 187~195
[4] Young K S, Rodgers R C. 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oston, 1998
[5] 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et al.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9): 1017~1031
[6] Kraut R, Kiesler S, Bonka B, et al.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2, 58(1): 49~74
[7] Joinson A.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8. 43

~60
[8] 王澄华.网络人际互动特质与依附型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硕士论文.台湾:台湾大学心理学系,2001
[9] Schuman E. It’s official: Net abusers are pathologica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4619984.html,/wire/news/ aug/0813addict.html,1997
[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4619984.html,/ develst/2002-7/8.shtml,2002
[11] Armstrong L. How to beat addiction to cyberspace.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4619984.html,/,2001
[12] Grohol J. Internet addiction guide.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4619984.html,/netaddiction/,1999
[13] Griffiths M.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8. 61~75
[14] Young K S, Rodgers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using the BDI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The 10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1997
[15] Morahan-Martin J, Schumacher P.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0,16:13~29
[16] Davis R A. Internet addicts think differently: An inventory of online cognitions. http://www.internetaddiction.ca/ scale.htm,2001
[17] Armstrong L, Phillips J G, Saling L L.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00,53:537~550
[18] MeKenna K Y A, Bargh J A. 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0, 4: 57~75
[19] Joinson A. Social desirability, anonymity, and internet-based questionnaire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Computers, 1999, 31: 433~438
[20] Pitkow J E, Kehoe C M. Emerging trends in the www user population.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1996, 39: 106~108
[21] Brenner V.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7, 80: 879~882
[22] Greenfield D N.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ddiction: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4619984.html,/ internetaddiction.htm, 1999
[23] Young K S. What makes on-line usage stimulating: 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The 10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1997
[24] 李宏利,雷雳,王争艳,张雷.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心理学动态,2001,9(4):376~381
[25] 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32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on Internet Addiction
Chen Xia, Huang Xiting, Bai G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Internet addiction is a type of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on internet use, and there are a lot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t and traditional addictions. So far

only a few measurements was developed so well that the reliabilities haven’t ever been criticized by many researchers. In the same time, in most of the cases, the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phenomenon by the only way of survey, while few of them have designed any strict experiments to study it . However some of the researchers have brought about several models to interpret the phenomenon, such as, Young with the ACE Model, Davis with the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and Grohol with the Stage Mode, who have done some good jobs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 addictive features of internet itself,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the internet users and the surroundings around them.
Key words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