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的模式

传播的模式

传播的模式
一、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与标准
1、优秀传播模式的五种功能:①构造功能。②解释功能。③引导功能。④简化功能。⑤预示功能。
2、优秀传播模式的标准:①呈现性。②整体性。③超陈性。④启发性。⑤实用性。
二、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
1、单向传播模式
①五W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1即: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拉斯韦尔模式的提出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拉斯韦尔模式还是不完全的,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七W模式:在拉斯韦尔提出五W模式十周年时,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公式”的扩展》(1958)一文中又增加了两个W: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构成了七W模式。这的确又前进一步,但再次忽略反馈要素。
③传播过程度数学模式:美国的传播过程度数学模式或香农-韦弗模式。香农-韦弗的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到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香农-韦弗的模式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由于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④线型模式:1960年贝罗提出线型模式,即S-M-C-R模式:来源-讯息-通道-受众。
2、双向传播模式
①信息控制模式:维纳在《控制论》著作中,用自动控制度观点研究信号被噪音干扰时信号处理问题,形成信息控制模式:施控者—控制信息-受控者-反馈信息-施控者。第一次揭示了信息传播电双向性特质,提出了“控制”与“反馈”的概念。但是,其缺点也是指机械传播而非人类传播。
②传播的双行为模式:奥斯古德提出。他认为,每一个合适的模式至少要包括两个传

播单位,一个是来源单位(说话的人),一个是目的地单位(听话的人)。连接两个单位的是讯息。在传播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发送者又是接收者、既编码又译码,都具有双重行为。这种双向互动的情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一般在面对面交谈中是直接的,在大众传播中则是间接的。
③循环模式: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一文中提出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首先已与单向传播模式划清了界限,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①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往复循环、持续不断之中。②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循环模式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模式也有其本身缺陷:①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等量、平等),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过程。
④环形模式:梅尔文?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1960)一书中提出了传播的环形模式。环形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德弗勒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将“含义”变换为“信息”,发射器又将信息转化为信号传送,接收器收到信号后再还原为信息,信息被信宿(人)接收又内化为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出的信息与接收的信息在含义上是一致的,那么就是传通。相反,若两者含义截然不同,即等于没有传通。然而,含义上的差异性是常见的,完全的一致性却是罕见的。
环形模式的优点是:①它以双向的环形结构真实地呈现了信息交流动复杂性,较全面地反映了传播的主要过程;②它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获得反馈有多种途径(大众媒介设施和反馈设施),而反馈则使信源有可能不断改进传播方式以更有效地适应信宿,从而增加两种含义之间达到一致或同型的可能性;③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对噪音所起作用的认识。④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

程度的说明。
3、互动传播模式
①辐合传播模式:1981年罗杰斯和金凯德提出了“辐合传播模式”。他们认为,互动传播是一种循环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参与双方(A和B)一起创造和分享信息、赋予信息意义,以便相互理解。AB重叠部分是指两人相互理解的程序。“辐合”是二人或更多的人向同一点移动,或一人向他人靠近,并在共同兴趣或焦点下结合的一种倾向。
辐合模式再现了以电脑为媒介的参与者双方创造和分享信息的动态过程和结构形态。它的提出不仅可以引导传播学者将审视、分析的目光转向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互动(网络)传播,而且直接指引人们去追踪传播系统中某一特殊信息的流动与演变,探寻人类在认识上靠近与离散的原因与背景。但这一模式较适合用来解释两人互动传播和几个人网络传播,不太适合用来分析“虚拟巨网传播”的现象。
②阳光模式: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大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六大要素和四项因素。六大要素为:①终端机②信息交换设备③信息库④大众媒介⑤信息源⑥社会服务。四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缆光纤是一个趋势。
三、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
整体互动模式不仅要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它的基本任务是再现整体。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三个系: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
整体互动模式的四大圈层因素: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强调辨证性和互动性。③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
四、传播模式的运用及原则:1、审查批判原则2、服从事实原则3、有用有利原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