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

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装置及器材中,不属于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液位计

B、茶壶

C、抽水机

D、船闸

2、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则(

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3、如图所示,舰载飞机正从“辽宁号”航母上起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

B、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平衡力作用

C、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D、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从而获得升力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

A、B 两点,已知

A、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

A、P甲

B、P甲>P乙

C、P甲=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A、p变小,p′变大

B、p变小,p′变小

C、p变大,p′变小

D、p变大,p′变大

6、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7、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8、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二、填空题

9、在东京玩具展上,一款能够上天、入地、下海的遥控玩具车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这款海陆空三栖遥控玩具车的自身重量仅为50g,该车下潜到水下10m深时,车身受到水的压强为Pa;该车继续下潜,受到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水的密度

1、0103kg/m3)

10、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没在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______(选填“第一次”或“第二次”),说明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11、人类对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很多水库的水位下降、水位下降后,仍浸没在水底的物体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将;仍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与它成的像之间的距离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3、纯电动中巴车的质量约为2000kg,载货4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20dm2,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为Pa、(g=10N/kg)如图,若容器中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为ρ1ρ2,深度为h

1、h2,可以用固体压强公式推导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p液=

14、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______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______、

15、正在建设中的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境内的湘江下游河段、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双线2000t级船闸、灌水闸、电站和坝顶公路桥组成(如图所示)、该枢纽是槽蓄型水库,水位控制在黄海标高(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为标高零点)

29、7m、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为

9、4107t、该枢纽的船闸是根据

原理设计的、若库区水深为10m时,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a、(已知ρ水=

1、0103kg/m3 g=10N/kg)

三、实验,探究题

16、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1)下列

A、

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猜想A: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有关;猜想B: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猜想C: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3)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实验1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实验2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实验3是想验证在同种液体中

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17、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1)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

漏气,在保证橡皮管与U形管导通良好的情况下,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丙两图进行对比、(4)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压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四、计算题

18、一只质量为0、1kg的平底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为0、1kg 的水,杯中水深0、1米,底面积为8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水=

1、0103kg/m3,g=10N/kg,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19、植树节里、小情同学用图所示的水桶提了15L水给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桶中水深h为30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

2、(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多大?(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A

5、D

6、A

7、B

8、D

二、填空题

9、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

(1)根据公式p=ρgh求出车身受到水的压强;(2)该车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得出答案、

【解答】

解:(1)车身受到水的压强为:p=ρ水gh=

1、0103kg/m310N/kg10m=1105Pa;(2)该车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深度逐渐变大,由于水的密度ρ水不变,根据p=ρ水gh可知,受到的压强逐渐增大、故答案为:1105;增大、

10、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与密度和深度有关,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解答】

解: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橡皮膜不论是朝上还是朝下都会向内凹;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受的液体的压强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即第二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故答案为:第二次;深度、

11、

【考点】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平面镜的应用、

【分析】

(1)水位下降后,仍浸没在水底的物体的上表面所处的深度减小,根据p=ρgh可知所受水的压强变化;(2)平面镜成像特

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

解:(1)水位下降后,仍浸没在水底的物体的上表面所处的深度减小,由p=ρgh可知,物体的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减小;(2)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中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仍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与它成的像之间的距离将不变、故答案为:减小;不变、

12、解: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将其倒置后,水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水的总重不变,所以,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不变;将其倒置后,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故答案为:不变;不变。

13、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

(1)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载货重和自重之和,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p=求出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2)设出容器的底面积,根据体积公式表示出两液体的体积,根据

m=ρV和G=mg表示出两液体的重力,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

【解答】

解:(1)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力:F=G=(m车+m货)g=10N/kg=6104N,对路面的压强:p===3105Pa;(2)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容,则两液体的体积分别为:V1=S容h1,V2=S容h2,由ρ=和G=mg可得,两液体的重力分别为:G1=m1g=ρ1V1g=ρ1S 容h1g,G2=m2g=ρ2V2g=ρ2S容h2g,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力:F′=G1+G2=ρ1S容h1g+ρ2S容h2g,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p′===ρ1gh1+ρ2gh

2、故答案为:3105;ρ1gh1+ρ2gh

2、

14、

【考点】

连通器原理、

【分析】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顶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并且静止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解答】

解:(1)由于塑料软管中装有水,两管子两端开口,并且相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征;(2)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自由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因此,标记下此时两液面的高,一定在同

一水平面上、故答案为:连通器;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线上)、

【点评】

记住连通器的结构特征,能在具体的模型中辨认出连通器,还要记住连通器的特点、

15、

【考点】

连通器原理;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对连通器的认识: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2)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通常是先找到液体的深度,利用公式p=ρgh计算液体压强、【解答】

解:(1)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2)水库的水位h=10m,坝底受到水的压强:p=ρgh=

1、0103kg/m310N/kg10m=1105Pa、故答案为:连通器;1105、

【点评】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和液体压强的计算,相对比较简单,关键是明白连通器的原理、

三、实验,探究题

16、

【考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分析】

(1)液体的压强可能跟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方向、面积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方向、面积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深度、面积、方向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方向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深度、面积都相同、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液体压强的大小采用U型管左右液面差来反映,液面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解答】

解:(1)液体压强可能跟液体的深度、密度、方向、面积有关、(2)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3)实验1: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橡皮膜的面积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不同,压强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实验2: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橡皮膜的面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不同,压强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实验3:液体的密度相同,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面积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相同,压强相同、说明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答案为:(1)密度;

深度;(2)控制变量法、(3)液体密度;深度;深度;液体密度;深度;相同、

17、

【考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分析】

(1)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因此,在实验前应先调节U型管压强计使两侧液面相平;(2)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必须保证同种液体、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据此选择符合要求的实验步骤,并通过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是否与该因素有关、(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必须保证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据此选择符合要求的实验步骤;(4)在图甲中,控制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相同,使金属盒的朝向不同;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

解:(1)实验时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大小的,故在实验前应先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不漏气时U形管有高度差;(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使容器的形状不同,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根据丙

和丁两图可知,两图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了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和丙两图进行对比;(4)在图甲中,控制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相同,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即方向不同;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故答案为:(1)漏气;(2)无关;(3)乙;(4)相等、

四、计算题

18、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

(1)知道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水对杯底的压强;(2)知道水和杯子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出水和杯子的重力,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玻璃杯和水的总重,又知道桌面受力面积,利用p=求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

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

1、103kg/m310N/kg0、1m=1000Pa;(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F=G总=(m杯+m水)g=(0、1kg+0、1kg)10N/kg=2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2500Pa、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位1000Pa;(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2500P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9、解:(1)桶内水深:h=30cm=0、3m,水对桶底的压强:p=ρgh=

1、0103kg/m310N/kg0、3m=3000Pa;(2)水的体积:

v=15L=1510﹣3m3,水的质量:m=ρv=

1、0103kg/m31510﹣3m3=15kg,水和桶的总重:G=(m水+m 桶)g=(15kg+1kg)10N/kg=160N,手受到的压力:F=G=160N,手受到的压强:p===

1、6105Pa、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3000Pa;(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

1、6105Pa、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答案)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热气球B.针筒C.茶壶D.密度计 2.下列探究水的压强与水的深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里分别装着水和煤油,且液面高度一样,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的是() A.装水的容器B.装煤油的容器C.同样大D.无法判定 4.底面积相等,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中装满酒精,乙容器中装满水,则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是() A.5:4B.4:5C.1:1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如图所示,左右两容器间斜管上有阀门K控制,两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当打开K后,则()

A.液体从左向右流动 B.液体不会流动 C.液体从右向左流动 D.无法判断 7.如图甲所示,向浴缸中注水直至注满,已知相同时间内注入的水量相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随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表示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强p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2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8.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柱形容器(S甲>S乙)放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倒入(液体不溢出)或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为p'甲、p'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倒入相等质量的原液体,p'甲可能等于p'乙 B.若抽出相等质量的原液体,p'甲一定大于p'乙 C.若倒入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甲一定大于p'乙 D.若抽出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甲一定小于p'乙 9.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小刚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A和B,将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在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学案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 2.学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实行分析计算. 课前预习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相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2.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三只容器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则三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PaPb>Pc C Pa>Pb=Pc D PaF B,P A=P B B F AP B D F A=F B,P A

9.2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练习题

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密封的“凸”字形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中央,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1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的变化情况是() A.P1增大,P2增大B.P1增大,P2不变C.P1不变,P2不变D.P1不变,P2增大 2.如图所示,水库的堤坝总是修成截面为梯形状,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A.美观B.没必要C.水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液体的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 大 3.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 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 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 F B 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 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 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 7.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如图)。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 8.如图,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强 为p2.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3,瓶盖受到水的压强为p4,则 A.p1p3,p2p4 D.p1

2020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作业设计

2020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修筑河堤总是下部比上部宽,这是因为() A. 堤下部宽稳度大 B. 河堤下部宽便于施工 C. 河堤底面积大,对河岸的压强小 D. 河水在河堤下部压强大 2.如下图,当盛有液体的试管逐渐倾斜时,在图中三个位置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是( ) A. p a=p b=p c B. p a>p b>p c C. p a

5.如右下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1>p2 B. p1<p2 C. p1=p2 D. 无法确定 6.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b、c、d四个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水在a、b、c、d 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P d,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P a=P d B. P b=P c C. P a<P c D. P b>P c 7.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盐水和清水,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如果将阀门打开,则() A. 盐水向右流动 B. 清水向左流动 C. 均不流动 D. 无法判断 8.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A. 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 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 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 D. 水从a小孔流人,酒精从b小孔流出 9.如图,一支试管装有一部分水,当把这个试管倾斜时(水未流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第八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分层作业

第八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分层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2节液体的压强 1.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9-2-6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探究 () 图9-2-6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9-2-7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 图9-2-7 A.只有(1)(2) B.只有(3)(4) C.只有(1)(3)(4) D.(1)(2)(3)(4) 3.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9-2-8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9-2-8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4.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9-2-9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 图9-2-9 A.水的密度B.水的深度 C.水的体积D.水的重力5.[2013·柳州] 如图9-2-10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 图9-2-10 A.高于B管中的水面 B.低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中水面相平 D.均有可能 6.如图9-2-11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________F乙;p甲________p乙。(均填“>”、“<”或“=”) 甲乙 图9-2-11

第九章第二节液体压强集体备课

团风县思源实验学校集体备课记录

教师点拨: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点到自由面的距离。 2.准备器材: 教师:实验室里有一种专门研究液体压强的器材——压强计。 教师介绍压强计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用手按压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 出现高度差,用力越大,高度差越大。 (让学生亲手实验,引起很大的兴趣) 结论: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表示液体内部有压强,高度差越大,表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 3.设计实验: 教师点拨: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可以采取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1)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器材:压强计、烧杯、水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并收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金属盒的深度/cm 金属盒 的方向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cm 上 下 左 右 上 下 左 右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2)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器材:压强计、烧杯、水、盐水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并收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金属盒的 深度/cm 压强计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金属盒在水中/cm 金属盒在盐水中/cm 结论: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通过以上了实验,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那液体的压强到底有多大呢?接下来我们以水的压强为例,同学们猜想一下,水的压强会和那些因素有关? 二、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里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举例分析连通器:茶壶、锅炉的水位计、花洒、水塔与自来水管。 4.介绍连通器的应用之一——三峡船闸。 三、帕斯卡原理(液体压强的传递) 帕斯卡定律:加在被封闭液体上的压强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大小根据静压力基本方程(p=p0+ρgh),盛放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其外加压强p0发生变化时,只要液体仍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液体中任一点的压强均将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这就是说,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强将以等值同时传到各点。这就是帕斯卡原理,或称静压传递原理。 2.应用:液压机,液压千斤鼎,汽车刹车系统 五、总结提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教材分析】 液体的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固体压力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气体压强,浮力的产生原因等奠定基础。2011 年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深刻影响,需要在课本P81 的演示实验上增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学生分析】 不利因素:学生对液体压强缺乏直观感受,感性经验较少,对液体压强的认识只停留在初级阶段。而液体压强知识比较抽象,且初三学生抽象维能力往往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学生很难理解。 有利因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思维程序已经比较熟悉,对实验探究过程中所运用的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也具备了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提供了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⑵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的方向; ⑶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 ⑷认识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体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的实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 难点:用等效替代法理论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 【教学方式】 1. 教法:教师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为学生搭建一个实验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步子,多台阶,步步深入,进行探究。教师再进行理论分析,加深对液体压强的规律的理解。 2. 学法:依靠“课前预习,

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 《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练习

试管倾斜,但水未溢出 p A p B 有同种液体,两管液面等高 A 、B p A p B 甲、乙两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 质量相等的液体,两试管液面相平 p 甲 p 乙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①容器中未装满水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①密闭容器装满液体后倒置 水对杯底:p 甲 p 乙 F 甲 F 乙 杯对地面:p '甲 p '乙 F ' 甲 F ' 乙 A B ②密闭容器未装满液体后倒置 水对瓶底:p A p B F A F B 瓶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p a p b a p b 第九章第二节 液体压强练习 1 2、试管倾斜问题: 3、容器中的木块问题 4、密闭容器倒置问题 5、同深度同液体不同形状容器的问题:重力相同的甲、乙、丙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如图所示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 甲 G 乙 G 丙 ④其液体自重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 G 液_____ F 甲 ,G 液_____ F 乙 ,G 液_____ F 丙。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 甲 F '乙 F '丙 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 甲 p '乙 p '丙 (1)∵液体深度h 相同,装的同种液体,∴由p=ρgh 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又∵容器的底面积s 相等,∴由F=ps 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2)由图可知,v 甲>v 乙>v 丙,∵G=mg=ρvg ,∴三个容器所装液体受到的重力: G 甲>G 乙>G 丙,∵三容器质量相等,∴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F 乙>F 丙, 又∵底面积相同,∴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p 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节教材是压强在液体物态中的体现。因为该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少,并且还用到了密度和力的平衡的知识,所以对学生来说这是难点节。《课程标准》中本节没做具体的要求,但由于压强在不同物态中表现的特点不同,其计算和测量也有区别,另外,液体压强密切联系固体压强和气体压强,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压强知识,一定要重视本节内容的教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公式;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 2.体验和感悟游泳或泡澡时身体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通过连通器经历物理模型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接受到科学态度的培养;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自身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通过船闸的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利用物理模型推导公式。 二、教学难点: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光盘、微小压强计、连通器、水槽、水; 学生:关于带鱼的调查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课前要求学生到水产市场上观察带鱼。查阅资料,调查带鱼的生活环境。课堂上描述观察调查结果:市场上没有获得带鱼。带鱼生活在深海中。 2. 展示穿着抗压服的深水潜水员 问题:1).为什么没有活的带鱼呢? 2).深水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抗压服? 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那是因为液体中有压强。 (教学说明:新课导入环节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的好奇心、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调查,使学生参与实际的学习活动,学习兴趣会很高,

第2节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简单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 2.通过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熟悉使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物质存在的状态不同,压强表现的特点也不同。压强的概念包含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本节从液体具有流动性和受重力作用出发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知识综合性较强,它是在学习了密度、力、平衡力和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些知识又为后面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连通器”三部分内容组成,重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为了能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较好地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建议让学生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定性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建立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出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定量关系。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理解。本节的难点是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连通器的内容,体现了液体压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建议教师通过对我国三峡船闸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重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第二节液体的乐强导学案(共2课时) 课型:竝_上课教师:________ 审核:切通屮学初二备课组、学生姓名:________ I:课时间:_______ 教学目标: U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容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人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爪强的实际丿应用一一连通器.J"解工活和工产屮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演不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爪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爪强的人小和方皿(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悄感、态度与价值日标 (1)在观察实验过程屮?培养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口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愿总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第1课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 教师演示实验: 用一个舉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了?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老师用钉了从袋J"?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尚喷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 如杲般料袋了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样的。 拓展:液体为什么对容器底和容器璧有压强? (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扌半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璧何压强。 水对底部和侧壁有爪臥水的内部是舎有爪强?仏 为什么说有? 就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屮间仔-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假如设想-下,把隔板的一边的水拿走, 另一边的水对侧畢就有压强。因此,我们祁同盘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 水的内部有压强。液休压强仃什么规律?或斤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令关?木节课我们就來研究这些问题。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看书P—>2后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学练) 1.液体内部朝徐个方向都有_______ ,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徐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__ 同一液体内部 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仃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 体的密度越人,压强______ ? 2.计算液体爪强的公式是,其屮液体密度的单位是,深度的单位是,压强的单位是 3.如卜?图1所示的三只容器屮分别装右?一定聚的液体,则三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人小关系是() A. Pa〈PbPc C. Pa〉Pb二Pc D . Pa

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 《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练习(含答案)

试管倾斜,但水未溢出 p A p B 有同种液体,两管液面等高 A 、B p A p B 甲、乙两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 质量相等的液体,两试管液面相平 p 甲 p 乙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①容器中未装满水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①密闭容器装满液体后倒置 水对杯底:p 甲 p 乙 F 甲 F 乙 杯对地面:p '甲 p '乙 F ' 甲 F ' 乙 A B ②密闭容器未装满液体后倒置 水对瓶底:p A p B F A F B 瓶对地面:p 'A p ' B F ' A F ' B p a p b a p b 第九章第二节 液体压强练习 1 2 3、容器中的木块问题 4、密闭容器倒置问题 5、同深度同液体不同形状容器的问题:重力相同的甲、乙、丙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如图所示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 甲 G 乙 G 丙 ④其液体自重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 G 液_____ F 甲 ,G 液_____ F 乙 ,G 液_____ F 丙。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1)∵液体深度h 相同,装的同种液体,∴由p=ρgh 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又∵容器的底面积s 相等,∴由F=ps 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2)由图可知,v 甲>v 乙>v 丙,∵G=mg=ρvg ,∴三个容器所装液体受到的重力: G 甲>G 乙>G 丙,∵三容器质量相等,∴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F 乙>F 丙, 又∵底面积相同,∴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p 丙.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课时达标练习:第九章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 知识点1液体压强的特点 1.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甲、乙、丙三图,可得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在图乙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可得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 (4)在图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 2.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 B.在同种液体中,越深的地方液体的压强越大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对容器侧壁的压强 D.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与液体密度无关 知识点2液体压强的大小 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其中ρ表示,h表示。液体压强的国际单位是(用单位符号表示)。

4.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均装有12 cm深的水,A、B、 C、D各点在水中的深度依次为、、 、。 5.如图所示,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水银和水,液面相平。比较液体内A、B、C三点的压强,其中点压强最大,点压强最小。 6.在如图所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操作能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7.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

【教育资料】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学习精品(最新整理)

2019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匀速向某容器中注满水,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与注入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A. B. C. D. 2.图中的试管内装有一些水,将试管由竖直逐渐倾斜(水不溢出),则水对管底的压强() A.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 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1.03×103kg/m3)() A. a 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 B. b、c 两点的压强相等 C. a、c 两点的压强相等 D. b 点的压强比c 点的压强小 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 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ρ酒精=0.8×103kg/m3)则p A、p B和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 A>P C>P B B. P C>P A >P B C. P A >P B >P C D. P B > P A > P C 5.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将一蜡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关于蜡块受到的浮力F 甲和F 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 甲和p 乙大小说法正确的

是() A.F 甲>F 乙p 甲=p 乙 B. F 甲=F 乙p 甲=p 乙 C. F 甲F 乙p 甲>p 乙 二、多选题 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 茶壶 B. 锅炉水位计 C. 船闸 D. 潜水艇 7.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象.(g 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 B.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12N C.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D. 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8.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 过路涵洞 B. 洗手间下水管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导学案(含答案)

第2节液体压强 教师寄语:勇于超越自己,从学好每一堂课开始 学习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4、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5、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小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和课本9.2—1插图,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1)容器底部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器侧壁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对容器侧面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方向液体的压强?

(2)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 (3)如何探究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压强的大小? (4)根据图例与生活经验,你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初步总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哪些公式变形?______________ (2)水下20cm深处液体的压强有多大,试通过计算说明。 4.认识连通器 看课本相关部分,组内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什么是连通器?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2)连通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什么? (3)认识连通器的应用,解释船闸的工作过程。 二、合作探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微小压强计探头的薄膜受到_____的作用时,U型玻璃管内出现高度差,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________的大小。 (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设计等五方面说说这节课,请各位多指教。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及处理: 教材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有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液柱”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通过例题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认真做好“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因此,我认为《液体的压强》这节内容划分为两课时教学为宜。第一节课时,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二节课时,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和三峡船闸的原理。熟练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并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节课时的重点是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是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2、教学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学习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用废矿泉水瓶和气球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4、教学准备: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教学课件,准备各种实验器材,多元化刺激、激发学生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 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装置及器材中,不属于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液位计 B、茶壶 C、抽水机 D、船闸 2、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则( ) 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3、如图所示,舰载飞机正从“辽宁号”航母上起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 B、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平衡力作用

C、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D、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从而获得升力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 A、B 两点,已知 A、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C、P甲=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

A、p变小,p′变大 B、p变小,p′变小 C、p变大,p′变小 D、p变大,p′变大 6、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7、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8、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一) 1. 在圆筒型容器的不同高度有三个小孔,当容器中装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这表明液体压强() A. 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 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C. 与液柱的粗细有关 D. 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2. 小明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由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 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C. 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 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3.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 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 木桶的粗细 B. 木桶的轻重 C. 最长的一块木板 D. 最短的一块木板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5题图 4. 如果潜水器在海面下5000m处作业,ρ海水=1.03×103kg/m3,g=10N/kg,则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A. 5.15×108Pa B. 5.15×107Pa C. 5.15×106Pa D. 5.15×105Pa 5. 一个末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 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则()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 p乙 D. 无法判断 6.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所装液体的液面相平,a、b、c三处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 系是()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乙>ρ丙>ρ甲 D.ρ甲>ρ丙>ρ乙 7. 有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A、B,A管内和B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两管内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若A管底受到液体压强为p A,B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 B。则() A. p A<p B B. p A = p B C. p A>p B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10题图 8. 如图所示,甲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乙图在右边的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出现图中的现象。甲图说明;乙图说明。 9. 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在同一深度,同一液体向各个方 向的压强都;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10.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比较水中A、B、C三点的压强,水在点的压强最大,在点的压强最小。 13. 小玲同学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A、B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规 实验序号液体种类金属盒深度/cm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 1 A 10 6 2 20 11 3 30 15 4 B 10 7 5 20 13 6 30 1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