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依恋理论简述

依恋理论简述

依恋理论简述
依恋理论简述

题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名:李乐平

学院:管理学院

系:市场学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研一

学号: 33720151152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成瑾博士

2015 年12月24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理论起源 (3)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4)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4)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4)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5)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5)

四、理论演变 (5)

五、重要概念 (7)

1、安全基地 (7)

2、内部工作模式 (8)

3、依恋质量 (9)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9)

六、理论应用 (10)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0)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10)

3、婚恋依恋 (11)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11)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11)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12)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12)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12)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12)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13)

一、选题背景

高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

我的父母亲原本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周边接触的人也大都是教师和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和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他们母子,所以经常都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的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和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比较正常的生活,但遗留下来的爱和同学打闹的习性还是没变,并且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直到高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总觉得不安是源于那段经历导致的缺乏安全感。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有关顾客忠诚理论的,找文献的时候接触到了依恋理论,觉得和日常口语中的“安全感”有重叠之处。但还不是很懂,正好借此机会,对其有更加充分的学习。

二、理论起源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某一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其抚养者(通常为母亲)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儿童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婴儿从6到7个月,逐步开始与抚养者建立依恋关系,一直到24个月之前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期。由于这种情感联结,当婴儿在碰到挫折时,比如遇到陌生人或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会趋近依恋对象以寻求安抚;如果强迫婴儿同依恋对象分尚,则会导致婴儿产生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20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结合动物习性学的研究和自

己对美国战后孤儿的研究,建立了依恋理论,用来解释为什么儿童倾向于与依恋对象形成很强的情感关系纽带,并在与之分离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为了在一个“进化的适应性环境”中求得生存,生来就具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依恋对象)寻求和保持亲近的倾向,婴儿拥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保持亲密的行为系统。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的这种与照顾者的重复交往经历会内化成一种工作模型,这种工作模型可以为婴儿提供一个框架:1)对照顾者的情感效用性(availability)和反应性(responsiveness)作出期待;2)能够调节婴儿的行为,以便诱发出照顾者对他/她的照顾行为。这种“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 ”逐渐被整合到人格结构中去,并影响儿童的行为。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通常是母亲喂养婴儿,所以母亲自然是婴儿获取安全和情感的对象。在喂养时,母亲与婴儿相处的方式决定着婴儿的依恋质量。当母亲在喂养过程中表现出温暖、轻松和宽容时,婴儿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艾里克森也认为,母亲的喂养将影响婴儿依恋的安全性,但他更强调母亲对婴儿需求的反应比喂养行为本身更重要。如果母亲对婴儿所有的需求有积极的、一致的反应,那么婴儿将会形成对他人的信任感;相反,如果母亲对婴儿的需求没有反应或反应不一致,婴儿则形成对他人的不信任感,甚至婴儿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都会回避亲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一样,也强调喂养方式和早期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在社会学习理论者看来,母亲在喂养婴儿时会带给他们更多的舒适,比如温暖的怀抱、温柔的抚摸、轻柔安慰的话语等都会同时出现,久而久之,婴儿就会将母亲和舒适、快乐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婴儿看见母亲就会想到这种舒适、快乐的感觉,因此母亲本身就成为有价值的对象。于是婴儿就会尽量吸引(如微笑、哭泣)母亲的注意或靠近这些有价值的、能够提供“奖赏”的人,婴儿的依恋便由此形成了。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二、依恋──婴幼儿的最初情感联结 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仅仅表现在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作用上。事实上,婴儿也在积极地影响着母亲。婴儿从出生后的第一天起,就会对别人发生反应。并对说话的声音有反应,而且对人的脸特别注意,2~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人微笑,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微笑。这种微笑的行为常常是父母注意到的婴儿第一个明显的社会性反应。从这时起,婴儿被一切社会性客体所吸引,并且,与非动物客体相比,表现得更喜欢人。尔后逐渐转入“对人的区分”阶段,婴儿学会区别熟人和陌生人。到了6~7个月,一个新的发展──特定性依恋开始了。这时,婴儿表现为积极寻求与特定的照看人联系并拒绝他们离去的倾向,这一特定的照看人主要是母亲。 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 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际传播中的依恋理论解读

人际传播中的依恋理论 传播1101 袁瑶110200213 一.依恋理论(1):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2)(1907-1990)及同事做出。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3)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二.依恋理论以及依恋风格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著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Mary Ainsworth(4)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20%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後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於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这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她用实验揭示了在安全和惊吓情境中的依恋行为类型的真实存在。第二,她最早对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经验性分类。她在研究中发现存在至

个案分析:依恋理论(一)

; 理论简介 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陌生情境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 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陌生人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5.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6.母亲返回,与儿童重聚。 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 7.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即,玩新玩具)的总量。 8.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依恋风格 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依恋理论简述

题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名:李乐平 学院:管理学院 系:市场学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研一 学号:33720151152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成瑾博士

2015 年12月24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理论起源 (4)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5)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5)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5)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6)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6) 四、理论演变 (7) 五、重要概念 (9) 1、安全基地 (9) 2、内部工作模式 (9) 3、依恋质量 (11)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11) 六、理论应用 (12)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13) 3、婚恋依恋 (13)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14)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14)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15)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15)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15)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16)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16) 一、选题背景 高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 我的父母亲原本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周边接触的人也大都是教师和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和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他们母子,所以经常都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的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和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

依恋理论

一、依恋理论 (一)依恋的定义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二)依恋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的依恋分为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三类。 1、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2、B型(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3、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

时又难以被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如果把B型称为安全型依恋的话(约占70%左右),A型(占10%左右)和C型(占20%左右)则称为不安全型依恋。三类依恋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强度的强弱,而在于质量的好坏。显然,B型的质量高,而A型和C型质量低。 可见,婴儿的依恋行为中,存在着一种依恋安全模式和两种依恋不安全模式,前者属于良好、积极的依恋,后者属于消极、不良的依恋。 当然,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其依恋的模式因为受到所属环境的影响,而会有较大的不同。 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体现在稳定的照看者、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儿童的特点、家庭的因素等四个方面 1、稳定的照看者 稳定的照看者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必要条件。通常,这个人是母亲。母亲在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照看者不稳定,将对儿童依恋的形成起到破坏性作用。安娜·弗洛伊徳(A.Freud)曾研究过二战期间欧洲一些孤儿的依恋发展,发现由于战时看护孤儿的护士不稳定,导致这批儿童无法形成对照看者

依恋理论

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多虑型、超脱型与恐惧型。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乐观外向,并且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多虑型的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一旦自己的亲密对象与其他人有密切关系,他们就会心生嫉妒;超脱型的人喜欢依赖自己,对亲密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而恐惧型的人则总是担心遭人拒绝,不能相信别人,同时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依恋理论有时被称为依附理论,只是翻译的不同,有时候称之为依附,有时候称之为依恋。我觉得依附要合适一些,特别当我们将...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探询成人的依附模式,反推其幼年亲子关系中的依附模式。如通过面谈,或问卷。 背景: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尔照顾和保护。鲍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20%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

02.依恋理论概述.

02.依恋理论概述. 二胎问题的话是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妈妈她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以后,他该怎么样去处理跟大孩子的关系?如果说大孩子他对小宝宝有嫉妒,有时候可能会对小宝宝有攻击的行为,但是这个妈妈如果对于鱼大孩子非常的愤怒,而且的话会严厉的惩罚他,这样的话会给 DHA孩子的心 理也带来阴影。 但是如果我们有时间也愿意去倾听的话,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个妈妈她其实在自己早年的时候跟自己的兄弟姐妹相处的时候,她其实对自己的弟弟出生也怀有嫉妒之情,而且他也经受过父母的惩罚。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代际之间的问题依然存在,那也就是说妈妈没有解决的问题会在她的亲子养育当中再现。我们现在的话对鲍尔比的这样的一个理论大概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鲍尔比的这样的一个理论的话,他其实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那也就是说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寻求和检测,所以鲍尔比的理论具有生物需求的基础,也有生物进化的这样的一个发展。 那么如果一个婴儿要寻求安全感的话,他可能从以下的三个方面来体现,这是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些核心体现。 第一是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开始寻求和检测一个依恋的对象,那么这个依恋的对象通常是母亲,那么婴儿出生开始就要求与母亲亲近,并且得到母亲的保护。第二一点是将依恋的对象作为安全基地来使用。大家都会很熟悉,比如说当孩子跟妈妈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他有时候会呼应就会呼叫自己的妈妈,就说妈妈妈妈会答应说,然后当她孩子慢慢学会走路了以后出去探索,他实际上是要随时的开始检测妈妈是不是在自己的身边,他是不是自己的一个感情的安全型的一个加油站,他要随时的能够知道母亲是在他的身边,所以他会把母亲也就是作为安全基地来使用。 那么第三一点,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港,那么当一个婴儿受到惊吓或者是感觉到不适的时候,他们会逃向此处,这个也是我们其实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当一个婴儿,比如说他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这个时候你们会发现他很本能的就会扑向母亲的怀抱,然后母亲可能会下意识的抱住孩子,然后轻浮,并且给予安抚。那么这样的三点的话是鲍尔比依恋理论的核心内容。随后的话鲍尔彼借助安斯沃斯的研究,那么完成了他的一练三部曲,依恋分离和丧失。 这三部著作的话,非常详尽的阐述了鲍尔比的依恋的观点,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其实是可以去购买来阅读,这是依恋的单身。 接下来的话我们来谈一谈依恋的后续的发展,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几个非常有趣的人物,第一个是安斯沃斯,I思沃斯它是鲍尔比的一个得力的助手,也是他的好 朋友。

(完整版)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A:四点声明 B:创始人:约翰·鲍比 C:依恋学说的演变 D:依恋理论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依恋;二、非语言沟通;三、自我对体验的态度。 E、依恋关系John Bowlby F、非语言沟通Mary Main G:如何改变心理的依恋(自我对于依恋的态度) H:内心体验的模式 I:怎样达成依恋关系呢? J:依恋关系塑造自我 K:表征性自我: L:父母情感镜映的品质决定依恋类型: M:合作性沟通:沟通形式——合作性沟通 A:四点声明: 第一点:依恋是第三次冲出离精神分析更远的学说。依恋理论超越了精神分析,超越了心理学。 依恋学说很重要,它把内在的机理说的很清晰。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学,学院派的心理学只是把它作为人格心理学的一种流派。心理学并没有明确承认它是心理学,但在整个体系中它的分量不多。 A、经典精神分析 B、动力学 C、依恋理论(有精神分析的根,有许多行为主义优点的东西。理论推论不多,实验观察很多。) 第二点:求证。不以人际为评估。来访者一般是人际为求访。依恋学说告诉我们,所有问题是由于早期对母亲、或者对第一对象情感依附的受阻。这种受阻出现问题,就产生了问题。 这种观点很偏激——任何问题都是母亲的问题——家里有个精神病,一定有一个精神病的妈妈。重要的是婴儿与妈妈真实的母婴关系,而不是幻想的母婴关系——这是一种救出苦海的理论。 第三点:6-18个月的关键期。 依恋理论说:依恋受阻说人在早年要与人发生关系。这是人际的模版,6-18个月的关键期。 第四点:依恋的发展大量涵盖行为认知理论,加入了元认知的理论。这种理论与主体问题论都在系统之中。(这是比较难的)

B:创始人:约翰·鲍比 好的父母与治疗师是一样的。童年早期的真实关系是塑造我们的基础,而非内在驱动力下的对关系的幻想。 督导:通过语言找到非语言。非语言层面的交流能唤起非语言相应的情感。两人情感的激活就能呈现当年的事件,这就展现了当年的具身。 具身:a 两个人男与女→父女关系(唤起) b女→正在于爸爸的人,男→正在于女儿般的人,活动(活现) 两个人的关系(主体的) c最终两个人的关系就产生了(具身) 两人双方的活现就具身了,是在一瞬之间完成的。 治疗师要知道:两个人唤起的部分,哪些是该鼓励的,哪些是判断的。以真实的关系做好母亲,以非语言的方式来与来访者互动。 心智化:改变对方体验的态度就可改变体验。把应该的继续向前,把不该的停下来。 对认知的认知是元认知;对思维的思维是元思维;元认知反思与心智化有关。 觉察:主动的、不加评判的、对当下目前的注意。它可以转化我们的体验。当具身时,如教会来访者觉察。 好的父母可以改变孩子的心智能力。没有父母说:“我教给你一种性格。”是通过代际沟通学会的。父母关系是用心的,孩子一定会具有唤起、活现、具身。 体验化的觉察与心智化的能力→依恋。 治疗关系:治疗关系是真正改变的主要推力,来源于治疗互动。都是有唤起、活现、具身,重新心智化的觉察。 这种理论不讲潜意识、不讲创伤、只讲关系。不能逆转早年关系,可以重新塑造治疗关系。 C:依恋学说的演变 【约翰·鲍比】 从依恋的行为到依恋的表征。依恋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 依恋是一种表征,人际交往中也有一张图,这张导航图是早年画出来的。治疗师是要画一个新的导航图,有的治疗师的新的导航图还不如原来的。 【Peter Fonagy】 “我的孩子也彻底完了” 代际传递可以改变,心智化与觉察可以改变。甚至一部电影一本书就可改变,或在对的时间遇见一个对的人。别人改变了,算你幸运。是在你对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对的人,他正好改变了。(你理解了对方,是对他的东西与你一样,你幸运的看到了我们的东西是一样的。但要记住,我们永远理解的都是自己的,有可能与别人的东西离十万八千里) D:依恋理论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依恋;二、非语言沟通;三、自我对体验的态度。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级研究生田瑞琪010083 摘要依恋理论从上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介绍了涉及依恋的 三个主要理论;介绍了依恋的研究阶段;综合了依恋的研究成果: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类型、影响因素 和跨文化研究,最近国外成人依恋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早期依恋和成人依 恋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依恋理论研究阶段早期依恋的研究成果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依恋之分,狭义依恋指母婴依恋,广义依恋除了母婴依恋之外,还包括儿童依恋、青少年依恋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依恋。 1.依恋理论 1.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非常重视人早期同父母形成的亲密关系,他们把依恋看成早期儿童对能够 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关系 是在婴儿先天的自我关注或自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抚养者满足了婴儿的需要,特别 是使婴儿吮吸的愿望得到满足,婴儿逐渐开始依恋那些抚养、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相对与 早期精神分析而言,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艾里克森认为,在以基本信任 感的确立为发展任务的第一年,母亲因能提供营养及满足儿童的需要而在儿童生活中占有主 要地位,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在此意义上,这种对母亲的依恋实质上是儿童对现实世界信 任感的集中体现。 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触及了依恋的本质;从需要的意义上讨 论了依恋的建立与发展,并以儿童需要的满足与否作为依恋确立、发展与转移的内在依据,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把依恋的发生发展与特定阶段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对有关研究与教 育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不过总的来说,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过分强调儿童生理需要满足的意义,过分看中喂养 与口腔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其他交往经验与抚养方式对于依恋形成的影响,割裂了儿童早期经验的完整性。精神分析的理论建立在解释之上,不具有可操作性,无 法进行实验研究和验正。 1. 2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虽然也把喂养看作依恋确定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它摒弃了本能力量在儿童早期 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而注重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 早期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而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学习理论假设,人有着强烈的本能需求,而主要驱力来自普遍存在基本生理需要,如饥 渴和安全等。婴儿只有通过建立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来满足这些需要,才可以缓解由这些驱力 带来的紧张感。而最初的时期中,担当喂养者角色的母亲正好满足了婴儿的需要,母亲就成 为婴儿依恋的最初的对象。同时,婴儿的行为又形成了对母亲抚养行为的报偿与强化,使之 获得精神上的报偿,从而促使特定养育行为的重复出现,母亲对儿童的依恋就这样产生和被 强化了。 与早期学习理论相比,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展性。它倾向于把依恋的形成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恒河猴实验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为验证这个理论,哈罗和其合作者决定制作用于实验的不同类型的母猴。 他们制作的第一只代理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然后他们又组装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代理母猴。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这只铁丝母猴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换句话说,这只铁丝母猴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罗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然后,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哈罗企图将喂养的作用与接触安慰的作用分离开来。他把猴子放在笼子里,并记下在出生后的前5个月中,幼猴与两位“母亲”直接接触的时间问题。结果是令人惊讶的。在最初的实验中,所有的幼猴与两只代理母猴都接触。其中一半幼猴由木制母猴喂奶,另一半则由铁丝母猴喂奶。现在,你可能已猜到幼猴偏爱的是由绒布包裹的木制母猴,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偏爱程度趋向于极端,甚至对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而言也是如此。母猴是否满足幼猴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并不是幼猴依恋母猴的主要因素(有奶也并不就是娘),这与当时流行的观点相反。接触安慰在幼猴对母猴产生依恋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这一点在实验中得到清楚的证明。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返回到木制母猴这里。 分别由木制母猴和铁丝母猴喂养的两组猴子的行为特征进一步证明接触安慰的重要性。虽然两组猴子食量同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铁丝母猴喂养原幼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这说明,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恐惧物体的实验进一步证明幼猴对木制母猴的依恋。每当幼猴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时,它们便很快跑向木制母猴,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的保护。随着幼猴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变得更加强烈。另外,无论是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还是木制母猴喂养的幼猴,其反应没有差异:当它们害怕时,都会到绒布包裹的代理母猴那里寻求安全感。 故事启示:这样的话给我们培育孩子带来的启发就是:对孩子进行爱的表达三个变量。第一个是触摸,让孩子感觉妈妈很温柔。第二个是互动,对孩子的微笑或者需求妈妈有及时的反馈。第三个是玩耍,在妈妈这里孩子玩耍能够得到很大的力量。这三个都保持一致,做到在一起的时候,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就会获得了爱的力量。 所以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是仅仅说是我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而是你要陪着孩子玩耍,要给予孩子的需求及时的互动,然后呢,要让孩子感受你身上的力量,然后经常抚摸和亲吻,这样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爱的力量。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发,各位家长早安! 四颗糖的故事览“四颗糖”的缘由 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王友正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几个男生,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做为老师,我们经常会遇到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学生的资质相差不大,只是许多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开发出来、引导出来,错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没有被及时纠正……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颗爱心,像陶行知先生那样,随时为他们准备“四颗糖”。

依恋理论简述

题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名: 李乐平 学院: 管理学院 系: 市场学 专业: 市场营销 年级: 研一 学号: 33720151152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 成瑾博士 2015 年12月24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理论起源 (3) 三、四种主要得依恋理论 (3) 1、精神分析得依恋理论 (3) 2、社会学习派得依恋理论 (4) 3、认知学派得依恋理论 (4) 4、习性学得依恋理论 (4) 四、理论演变 (5) 五、重要概念 (6) 1、安全基地 (6) 2、内部工作模式 (7) 3、依恋质量 (8) 4、依恋中得文化差异 (8)

六、理论应用 (9)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应用 (9)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得应用 (9) 3、婚恋依恋 (10)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得消费者行为研究 (10) 1、界定消费者依恋得概念内涵 (11) 2、开发消费者依恋得测量工具 (11) 3、进行消费者依恋得相关比较研究 (11) 4、进行消费者依恋得跨文化比较研究 (11)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12)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得作用 (12) 一、选题背景 高三得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得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得比较多得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得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 我得父母亲原本都就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就是在校园里长大得,周边接触得人也大都就是教师与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与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她们母子,所以经常都就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得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与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比较正常得生活,但遗留下来得爱与同学打闹得习性还就是没变,并且越来越在意别人得瞧法。直到高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总觉得不安就是源于那段经历导致得缺乏安全感。 本科毕业论文得选题就是有关顾客忠诚理论得,找文献得时候接触到了依恋理论,觉得与日常口语中得“安全感”有重叠之处。但还不就是很懂,正好借此机会,对其有更加充分得学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