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依恋理论简述

依恋理论简述

依恋理论简述
依恋理论简述

题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名:李乐平

学院:管理学院

系:市场学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研一

学号: 33720151152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成瑾博士

2015 年12月24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理论起源 (3)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4)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4)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4)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5)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5)

四、理论演变 (5)

五、重要概念 (7)

1、安全基地 (7)

2、内部工作模式 (8)

3、依恋质量 (9)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9)

六、理论应用 (10)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0)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10)

3、婚恋依恋 (11)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11)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11)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12)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12)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12)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12)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13)

一、选题背景

高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

我的父母亲原本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周边接触的人也大都是教师和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和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他们母子,所以经常都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的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和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比较正常的生活,但遗留下来的爱和同学打闹的习性还是没变,并且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直到高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总觉得不安是源于那段经历导致的缺乏安全感。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有关顾客忠诚理论的,找文献的时候接触到了依恋理论,觉得和日常口语中的“安全感”有重叠之处。但还不是很懂,正好借此机会,对其有更加充分的学习。

二、理论起源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某一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其抚养者(通常为母亲)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儿童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婴儿从6到7个月,逐步开始与抚养者建立依恋关系,一直到24个月之前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期。由于这种情感联结,当婴儿在碰到挫折时,比如遇到陌生人或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会趋近依恋对象以寻求安抚;如果强迫婴儿同依恋对象分尚,则会导致婴儿产生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20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结合动物习性学的研究和自

己对美国战后孤儿的研究,建立了依恋理论,用来解释为什么儿童倾向于与依恋对象形成很强的情感关系纽带,并在与之分离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为了在一个“进化的适应性环境”中求得生存,生来就具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依恋对象)寻求和保持亲近的倾向,婴儿拥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保持亲密的行为系统。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的这种与照顾者的重复交往经历会内化成一种工作模型,这种工作模型可以为婴儿提供一个框架:1)对照顾者的情感效用性(availability)和反应性(responsiveness)作出期待;2)能够调节婴儿的行为,以便诱发出照顾者对他/她的照顾行为。这种“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 ”逐渐被整合到人格结构中去,并影响儿童的行为。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通常是母亲喂养婴儿,所以母亲自然是婴儿获取安全和情感的对象。在喂养时,母亲与婴儿相处的方式决定着婴儿的依恋质量。当母亲在喂养过程中表现出温暖、轻松和宽容时,婴儿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艾里克森也认为,母亲的喂养将影响婴儿依恋的安全性,但他更强调母亲对婴儿需求的反应比喂养行为本身更重要。如果母亲对婴儿所有的需求有积极的、一致的反应,那么婴儿将会形成对他人的信任感;相反,如果母亲对婴儿的需求没有反应或反应不一致,婴儿则形成对他人的不信任感,甚至婴儿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都会回避亲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一样,也强调喂养方式和早期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在社会学习理论者看来,母亲在喂养婴儿时会带给他们更多的舒适,比如温暖的怀抱、温柔的抚摸、轻柔安慰的话语等都会同时出现,久而久之,婴儿就会将母亲和舒适、快乐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婴儿看见母亲就会想到这种舒适、快乐的感觉,因此母亲本身就成为有价值的对象。于是婴儿就会尽量吸引(如微笑、哭泣)母亲的注意或靠近这些有价值的、能够提供“奖赏”的人,婴儿的依恋便由此形成了。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并不重视需要满足的作用,而是强调一些认知能力,如观察力、辨别力、记忆力等对依恋发展的影响。认知理论学者认为,婴儿必须具备两种基本能力才能形成依恋,一是必须能将熟悉人与陌生人加以区分,若缺乏这种能力,婴儿既不会发展对特定对象的依恋,也不会产生怯生心理;二是必须具备认知客体永久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当母亲或其照料者从视野中消失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时,婴儿仍然认为母亲或其照料者是存在的,因为人们很难和一个一旦从视野中消失就不存在的人形成稳定的关系。因此,婴儿只有具备以上两种基本能力,才能与母亲或亲密的照顾者形成早期稳定的依恋关系。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习性学者从进化论角度提出的依恋理论观点具有很大的影响。鲍尔比在解释母婴依恋形成的机制时假设:人类进化过程中使婴儿产生了一种先天的倾向,即婴儿具有在无力照顾自己时发出信号(哭、笑等)以吸引成人接近,从而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倾向,同时成人也具有对这些信号做出适当反应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依恋。显然,习性学者认为,依恋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婴儿与他们的照顾者(一般指父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彼此相互喜爱和建立亲密依恋的本能反应。习性学依恋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鲍尔比指出,儿童能够在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感与安全感。

四、理论演变

国外学术界关于依恋理论的研究非常丰富。最早关注依恋的研究者可追溯到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他强调母亲是儿童“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坚实构筑的、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强烈的情爱对象,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关系会成为日后各种情爱关系的原型。”而后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在《依恋》、《分离焦虑和愤怒》、《失落、悲伤与抑郁症》等著作和文章中,正式提

出了依恋的概念,并采用“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Bowlby,1969,1973,1980)。鲍尔比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婴儿与其照顾者(一般指父母)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会在其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这种依恋联结,直至其成人期发展起其它依恋关系,比如说,朋友之间的依恋关系、恋人之间的依恋关系等。这个习性学派的依恋理论成为后来者研究依恋的理论构架。从上世纪 70 年代中叶至 80 年代中叶,依恋的研究发展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她和她的同事首创了“陌生情境”法,把婴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 A、B、C 三种(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后来梅因(Main)和所罗门(Solomon)在 1990 年提出了混乱型不安全依恋,也称作 D 型依恋,把婴儿的依恋类型划分扩展为 4 种,使依恋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直到 1987 年黑曾(Hazan)和谢弗(Shaver)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标志着对成人依恋研究的开始。自从他们的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相关研究相继涌现,证实了早期的依恋经历会对成年以后的人格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此后,以成人为对象的依恋研究主要涉及成人依恋的类型研究、成人依恋的评估以及成人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依恋研究向纵深方向进一步发展,主要取得了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一是从认知、人格、神经生理等方面深入考察依恋的心理机制;二是对依恋类型的分布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三是依恋在精神病理学领域也取得了颇具意义的成果。”另外,国外根据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干预和指导计划,比如为低收入家庭中的母亲提供免费教育课程,采取措施来避免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进行“过渡控制”和虐待等等。

相对于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而言,我国在依恋研究领域却是刚刚起步。学者的研究多以一系列有关国外对依恋的研究进展的述评形式出现,这些述评涉及依恋的各个方面,例如不同派别的依恋理论、依恋类型研究、研究方法、青少年依恋研究、跨文化依恋研究等等。最早见诸于刊物的研究成果是李菲茗和傅根耀于2001 年修订过 AAQ3.1(成人依恋问卷),该量表是 AAI(成人依恋访谈)的自

陈式量表,得到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外,2004 年周春燕在《成人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中,介绍了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的理论背景、测量方法及主要成果。还有古玉在《恋人依恋型的交互作用初探》中,对恋人依恋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探。2006 年,姜凌云在《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及其实用意义》中,首次提出了“依恋的人际关系学说”,他使用质性研究法阐述了早期的依恋质量对个体一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同伴关系、成人人际交往和婚恋关系三个方面,对人际关系受依恋关系、内部工作模式影响的机制做了有益的探讨。

可见,随着依恋研究技术的发展,对依恋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儿童,已经扩展到成人阶段,并且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特别是在依恋研究的纵深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研究点有待挖掘,比如依恋类型和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究竟有哪些?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如何通过依恋方式的改变来提高个体生活和工作的满意度,各国学者都较少涉及。依恋理论如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会成为以后研究的热点。

五、重要概念

1、安全基地

依恋理论认为,人们都有依赖的需要,这个可以依赖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为我们提供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而在小时候,我们受了委屈,遇到危险,恐惧求助时,首先想到的是母亲,哭叫着喊妈妈,因为母亲是我们最亲的人,是我们最信赖的人。因此,这个可以依赖的重要对象一般多是自己的母亲,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母亲来承担的。如果儿童的要求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母亲能够给予适当的、积极的反应,那么这个母亲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儿童心中的安全基地,儿童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如果母亲不关心自己的孩子,漠视孩子的需要,那么,孩子在儿童时代就开始表现出某些特征,比如,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太感觉情感;或者他们心里很矛盾,很想亲近母亲,但当母亲靠近并拥抱他们时,他们又挣扎着要离开,好像对母亲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母亲那儿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2、内部工作模式

鲍尔比认为,儿童早期在与照顾者(一般指父母)的互动中形成“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随着儿童的发展逐渐内化为对成人行为的预期,最终以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方式运作。“内部工作模式”的实质就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我—他”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感、安全感。随着阅历的增多,个体习惯于用固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依恋经历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人际关系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应该给予他人怎样的关注与信任,应该得到他人的何种对待、以及在人际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

1)积极的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式,这类儿童形成了安全型的依恋,他们

对将要面对的挑战充满自信,更有可能和朋友建立起安全和相互信赖的关系。

2)积极的自我工作模式和消极的他人工作模式相结合,这类儿童可能

能够成功地引起照顾者的注意,但由于照顾者的反应过于武断和不敏感,使儿童对重要的情感关系感到冷漠,从而儿童形成了回避型的依恋。

3)消极的自我工作模式和积极的他人工作模式相结合,这类儿童当有

需要时,有时但不是总能唤起他人的关心,从而使儿童形成专注型的依恋,对建立安全情感联系过于执着。

4)消极的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式被认为是组织混乱/方向混乱依恋的根

源,这类儿童往往会害怕自己在亲密的关系中受到伤害(包括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

3、依恋质量

儿童与照顾者建立的依恋关系在质量上的确有所不同。有的儿童与照顾者在一起的时候显得相当放松和有安全感;而有的儿童则显得很焦虑,感觉对将要发生什么感到没有把握。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法”将儿童的依恋关系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反抗型三种类型。那么,从依恋关系形成的质量好坏的角度看,质量好的依恋关系属于安全型依恋,质量不好的依恋关系如专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恐惧型依恋属于非安全型依恋。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学者Ainsworth 早期在乌干达的自然观察到关于以色列集体农庄的研究,为依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以色列的集体农庄可以说是一场最大的自然实验。集体农庄是指一些小型的农业社区, 通常人数在100到1000之间,平均400人左右。这里有严密的组织, 农庄里的人员彼此非常熟悉, 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典型的是, 孩子们被送到特定的社区儿童设施里, 进行共同抚养, 此外,还有公共的食堂。集体农庄共同决定工作分配和任务, 共享财产, 轮流服务。研究表明这些作法并不理想, 并且导致了儿童的许多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而在日本,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结果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有几个特点:1)日本的依恋类型中焦虑矛盾型的类型比较多, 而回避型的人比较少。2)日本婴儿经常跟母亲保持亲密的接触,因此,包括两个与依恋对象分离情景的新奇场面对婴儿来说过于紧张,被认为不是测量婴儿依恋的合适的方式。依恋的概念可能不适合与日本文化。在日本文化中, 撒娇似乎更加能够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内涵。撒娇涵盖了依恋的所有方面, 但它还包括依恋没有涉及到的日常生活方面:依赖性。

胡( 2003) 提到中国家庭的照顾方式类似于以色列的环境,其实,这可能是

误解。在以色列集体农庄中,孩子是处在多抚养者的环境中的,但这与中国的多抚养者的含义完全不同。集体农庄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安置到儿童寄宿设施里共同抚养, 儿童是在公共的设施中与同年龄的孩子一起成长的,这是一种以保育员为中心的抚养环境。中国的城市儿童是在家庭里,受到父母、祖父母或者保姆的照

顾,一般晚上仍与父母一起睡觉, 这仍然是以父母为中心的抚养环境。另外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缘故, 这些抚养者都会尽心尽责, 并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应该说,中国的城市儿童是生活在一个具有稳定的、反应性的和连续性的照顾者的环境里的。我们甚至更有理由相信,缺乏与兄弟姐妹的交往可能比多抚养者对儿童的依恋类型的影响更大。

总而言之, 依恋的研究表明, 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有一些差异, 尽管不同依恋类型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婴儿依恋以及依恋的各种类型在所有文化背景下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六、理论应用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儿童早期的依恋关系可能影响到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适应、人格和行为的发展以及认知的发展等各个层面,因此,开展儿童依恋领域的研究,对判别和改善母婴依恋质量,促进儿童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社会意义。而我国儿童工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信随着国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及对发育和行为儿科学的日益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多成果。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依恋理论研究的更重要意义就在于早期依恋经历是否会对个体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现在己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存在。因此,除了研究早期亲子依恋之外,人们又提出了成人依恋这一研究课题。成人依恋是指“成年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它是建立在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记忆及评价基础上,与他人形成的稳定的情感联结,以满足个体安全的需要。”鲍尔比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会在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依恋联结,直至成人期发展起其他依恋关系。如魏思源(2011),在《依恋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干预》一文中,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从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内在条件、外在条件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这三个角度来探究对非安全型依恋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措施,使非安全型依恋学生具备正确的、客观的认知能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尽快恢

复和保持心理平衡来消除困难和冲突造成的不良影响。

3、婚恋依恋

小时候,儿童与母亲之间形成了亲密的依恋关系,而在成年以后,个体就要和自己的恋人或伴侣产生最亲近的依恋关系了。因此,伴侣就是每个人成年之后的最重要的外在安全基础。1987 年,黑曾和谢弗首次提出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依恋关系。他们指出,婴儿—照顾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1)都会在另一方在自己身边和能够回应自己时,感到安全;2)都会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3)都会因不能亲近另一方时而感到不安全;4)都能够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5)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神情,等等。”基于这些相类似的特征,黑曾和谢弗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和亲子依恋一样,也是依恋。对于婚恋依恋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夫妻关系的稳定和谐。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现有营销学研究也表明,始于人际关系情境的依恋理论可以应用于营销情境。相关消费行为研究显示,消费者能对礼物、收藏品、居住地、产品、品牌、名人和其他特定类型或喜欢的对象形成依恋。尽管对人和对物的依恋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依恋的基本概念特性和行为效果是很相似的。

在过去20 余年中,西方市场营销学者对消费者依恋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作为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一种较新的理论,营销学界对消费者依恋的概念界定、构成维度、测量方法、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今后继续加以完善。美国著名营销学者Baggozzi指出,“依恋是一个充满希望、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中国营销学界而言,消费者依恋是一个全新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课题,需要关注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首先,要进一步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尚未完全明确。现有对消费者依恋的研究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前提,即消费者与企业(也包括产品、品牌等)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成人际关系;相应地,人际之间的依恋行为也可以扩展到非人际情境中(包括营销情境)。但是,

企业、品牌、产品(员工是一个例外)毕竟与人的本性和特质具有一定差别,因此,直接将心理学中的依恋构念援引到营销情境中,是否能科学的反映消费者依恋的内涵尚需深入研究。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要深入研究消费者依恋产生的心理根源及相关后果,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要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消费者的个性特质和心理决策过程,深入挖掘消费者依恋形成的心理根源,识别出关键的影响因素,开发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的消费者依恋测量工具。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依恋理论研究最初起源于对母婴关系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儿童与其照料者的关系,后来扩展到成人和其他关系情境的研究中。近年来,西方营销学者对儿童的消费行为比较关注,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在孩提时期就会与品牌建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会纵贯一生,并影响其以后的消费行为。Braun-LaTour 等学者还通过对家庭中三代汽车消费者的一项研究,说明人们如何将早期形成的记忆进行整合,融入消费者-品牌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记忆获得对品牌内涵(brand meaning)的理解。这些研究启发我们,由于消费者的个性特质不同,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在依恋行为上会存在差异。因而,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同样,对同一个消费者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依恋行为进行纵向研究对理解消费者依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营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对现实环境和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依恋行为的比较研究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研究方向。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东西方消费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使其消费行为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产品和品牌对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具有不同的感知意义和价值。现有的消费者依恋理论主要建构在处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身上,因此,对东西方消费者的依恋行为进行跨文化比较就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是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极为匮乏的,也应该成为中国营销学界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Park、Macinnis 和Priester指出:品牌依恋是品牌资产的一种重要的驱动

力量。品牌资产是营销学界尤其是品牌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而品牌资产的评价和测量又是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在测量品牌资产来源方面,主要有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理论两种基础理论,以及相应的认知方法和关系方法两种测量方法。基本上,采用认知方法的研究文献处于主导地位,而关系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品牌依恋作为表征品牌关系强度的概念,对从关系视角研究品牌资产的来源和构成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关系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涌现出各种新问题,作为研究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重要分析框架的依恋理论,可以为市场营销研究提供新颖的视角。

最后,引用早期研究消费者依恋理论的美国营销学者Schultz 等学者的话作为结束语:“我们已经提出了比试图回答的还要多的依恋课题。也许有那么一天,如果我们非常幸运,我们会对依恋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二、依恋──婴幼儿的最初情感联结 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仅仅表现在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作用上。事实上,婴儿也在积极地影响着母亲。婴儿从出生后的第一天起,就会对别人发生反应。并对说话的声音有反应,而且对人的脸特别注意,2~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人微笑,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微笑。这种微笑的行为常常是父母注意到的婴儿第一个明显的社会性反应。从这时起,婴儿被一切社会性客体所吸引,并且,与非动物客体相比,表现得更喜欢人。尔后逐渐转入“对人的区分”阶段,婴儿学会区别熟人和陌生人。到了6~7个月,一个新的发展──特定性依恋开始了。这时,婴儿表现为积极寻求与特定的照看人联系并拒绝他们离去的倾向,这一特定的照看人主要是母亲。 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

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再谈“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

是什么决定了你恋爱中的表现?|再谈“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 说到依恋类型,还是得从婴儿时期说起。因为,对成人依恋(adult attachment)的研究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婴儿时期,造成我们和父母之间紧密的情绪联系的心理系统,也在成人时期的亲密关系中发挥作用。 依恋类型在“婴儿-父母”间已经出现 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个英国的精神分析师。那时的依恋理论是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的。他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崽自身没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获得父母关注的幼崽则比较有机会获得照顾,最终存活下来,所以,幼崽会通过哭泣、尖叫、纠缠等方式,来拒绝和父母的分离——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类的天性。 他指出,依恋理论的核心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被依恋的那个人是不是在自己身边的,容易找到的,对自己充满注意力的?Is the attachment figure nearby, accessible, and attentive?” 如果父母是在婴儿身边的、有回应的、给孩子注意力的,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这种婴儿会比较不拘谨、爱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 如果父母并非如此,则婴儿会开始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自己的父母; 如果无论如何父母都不再回来,婴儿就会陷入抑郁和绝望。 后来,一个叫作Mary Ainsworth的人第一次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做出了分类。她做了一个实验,让12个月大的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分开,继而重聚。结果显示: 大约有60%的婴儿在父母离开时觉得不开心,等父母一回来就开始找父母,并顺利地被父母安抚,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安全型(secure)。 另外,有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得极度抓狂、崩溃,而当父母回来时,却不愿意立刻投入父母的怀抱,表现出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安抚,另一方面又想惩罚父母的离开的矛盾表现,这些孩子被叫作焦虑-反抗型(anxious-resistant)。 最后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现出不高兴或有压力,当父母回来时,他们会主动回避和父母的接触,有的会把注意力转向玩地面上的小东西。这些孩子被叫作回避型(avoidant)。 这个研究同时也发现,安全型的孩子的父母,普遍比较注意回应孩子的需要,而另外40%的孩子的父母,则对孩子的需求不太敏感,或者对孩子的回应无法一以贯之,并时不时会拒绝孩子的需求。正是这个实验,证明了父母的抚养方式与孩子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 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 1987年,Hazan 和Shaver第一次把上述婴儿-父母的依恋类型理论放到成人的恋情关系(romantic relationships)语境中研究。他们认为,成人的恋情关系的本质也是一种依恋,它们与“婴儿-父母”之间的依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似: 都会因为另一方在身边,并及时回应自己而感到安全 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紧密,都有身体上的接触 当无法“联系”到对方时,都会觉得不安全 都会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爱情和依恋类型

爱情和依恋类型 生理行为体系 基于成人依恋理论研究,每一段爱情关系,不外乎有三种主要的生理行为系统在起作用。 依恋人彼此间的情感互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婴孩和她母亲间的情感互动。 照顾人之间彼此将对方看作是在某些方面需要照顾的孩子. 性爱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有两性行为的发生。 依恋行为系统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一个人的依恋类型自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通过与其照顾者(通常是他的母亲)的互动中开始逐渐形成。他的依恋类型将终生左右着他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 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依恋类型根据这个人的“自尊”(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比较积极)和“人际信任”(相互信任) 1安全型安全型的爱人(高自尊和较高的人际信任) 据估计约有近50%的人群在爱情关系中体现为安全依恋型。这些人可以很容易的和爱人接近,并且可以非常惬意的依靠他们的爱人。他们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也不担心别人和他们太过接近。安全依恋类型的特征表现: 较有信任感。·较少感到孤独。·倾向于和别人保持长期的关系 ·喜欢享受性爱的乐趣,尤其是和长期的伴侣间的两性关系。 ·自尊心强,同时对他人也很尊重。·面对压力的时候会寻求社会支持。 ·当爱人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慷慨的给予他们支持。 ·恰当的袒露内心,同时希望别人亦如此。 ·积极,乐观,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富有建设性。·倾向于沿袭父母的信仰。 ·相较而言不太惧怕死亡。·在积极情绪的应激下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和认知力。 2 依恋类型:焦虑/矛盾型焦虑/矛盾型的爱人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两到三类。(“专注型依恋风格”和“放弃型依恋风格”)大约有20%的人在恋爱关系中被学者称为“焦虑/矛盾型爱人”这些人通常会比他们的爱人更为迫切的想和对方接近。而且常常抱怨他们的爱人似乎不愿意像他们所冀望的那和他们接近,在恋爱关系中,他们最担心被抛弃。”矛盾"在此描述的是一种频繁的爱恨交织关系。 这种类型的其他的特征表现为: 尽管在恋爱关系中陷的很深,但以失败告终的几率仍然相当高。 ·在失去之后会极度悲伤。·自尊心不牢固,常常自我怀疑。 ·相对性爱而言,更喜欢被拥抱的感觉。·认为配偶无法给予自己帮助。 ·尽管喜欢和他人协同工作,但常常感到自己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赏识。 ·幻想成功,但常常无法持之以恒付出努力。·易患饮食失调症。 ·感到父母对待自己不公平、具有侵犯性·具有情绪化倾向,尤其是在面对压力的时。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因此,每个小孩的气质类型不同,形成的依恋类型是不一样的。 一样来讲,依恋有三种类型: 大多数小儿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 “依恋”宝宝的三种分类 这类小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静地玩,母亲在场能使小儿感到足够的安全,现在他对生疏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在生疏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操作。 这类小儿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他(她)的活动会受阻碍,并明显表现出不安和查找,但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会赶忙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专门容易地安静下来连续玩儿。 另有一种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这种小儿专门怕与母亲分开,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专门小心,假如母亲要离开他(她),他(她)就会表现出极高的抵抗,会大哭大叫,但当母亲回来后,他(她)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抵抗与母亲接触,即使是和母亲在一起,他(她)也不感到安全,也不能积极地进行活动。 还有一种是回避型的或叫无依恋类型。 这类小儿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即使欢迎母亲的到来也是专门短暂的,他(她)对母亲的离开及回来没有什么专门的反应,同意生疏人的安慰就像同意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种是没有对母亲形成专门的依恋。 以上三种类型的依恋,前一种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后两种为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假如父母亲从小就能够精心地照管小儿,与小儿紧密接触,绝大多数小儿都会形成安全的依恋,个不小儿即使开始有些不安全依恋,也会逐步转变成安全的依恋。 这种安全的依恋,可使小儿在活动中有安全感,使他(她)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究、学习,可更好地促进小儿的心理、智力发育。 小儿时期的安全依恋还将导致一个人在成人后对人信任、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确实是讲,从小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一个人今后的生活有重要的阻碍。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 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安斯沃斯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强调了早年经验对认知过程的持续影响。实验研究证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任务中会有不同表现。这些差异可能与注意的能力和注意的策略有关。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在与依恋无关的认知任务中,不同依恋类型也应有不同表现。 Mikulincer和Shaver提出“依恋行为系统”(Bowlby)的动力模型中指出,“首要依恋策略”(Main)——在沮丧或遇到威胁时期望并寻求可信赖者给予协助和保护的策略,包含两个“次级依恋策略”。其中一个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另一个是依恋系统的“去活化”。 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即焦虑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对可依恋对象的警惕性和反应性均提高,情绪高涨,迅速寻求帮助。这种策略是在不安全的早年经验中习得的。焦虑依恋者婴儿期的看护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自身的情绪等因素,总是对婴儿的信号做出不一致的反馈,或者虽然给予了婴儿足够的注意和保护,但却都是不适当的。依恋系统的“去活化”,即回避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压抑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性,以获得极度的独立性和自治力。这种策略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习得的:婴儿的看护人总是在婴儿不哭闹、不要求的时候提供更好的照顾与保护,但很少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不同的刺激依恋策略对成人的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焦点。焦虑依恋的成人更倾向于把注意集中在与依恋相关的情感信息上,并难以

从中转移注意。当要求他们回忆一段童年时期特定的消极情绪经历时,他们很快顺从了,并且一些生理指标马上发生变化,表现出生理唤醒。有的研究中,要求焦虑依恋者想象浪漫的亲密关系并在头脑中产生表象,数分钟后,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停止时,他们难以转移注意并让表象消失;他们的皮肤点水平和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水平仍然很高。 回避依恋的成人倾向于忽略与依恋相关的信息,或者把注意从这类信息中迅速转移开。他们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识别与依恋相关的信息,在回忆和编码这类信息时也更困难。但在出现认知或情感“负荷”(load)时,这种忽略依恋信息的效应会减弱或消失。 回避依恋者是只在处理与依恋相关的信息中采用这种注意策略,还是在与依恋无关的一般任务中也有相应表现呢?之前对这种注意机制的研究仅限于与依恋相关的材料任务中,而作者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依恋类型是否在一般的中性注意任务中也表现出这种注意机制。 研究者做出一下两个假设并进行了实验: 假设一:回避型能更快速有效地分配注意。 假设二:回避型的这种注意技能会在任务中出现过去非安全经验的提示时被干扰和消除。 实验一:心理不应期范式实验(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 paradigm) 实验设计:2×4混合设计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在一岁左右的宝宝是最依恋人的时候,特别是每天与谁接触的时间多,就越依恋谁。像有的时候家庭当中只有妈妈一个照看宝宝的时候,宝宝就特别的依恋妈妈,从来不让其他家人抱。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有的宝宝从来都不与妈妈分开,所以每天总是与妈妈在一起,至于家里的其他的人,不会与他们接触。甚至都不会让他们抱,像这种情况就是属于一种依恋的行为。其实宝宝依恋的行为也是有好几种的,下面就请专家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1)A型(回避型):约占20%,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威胁2:甲状腺机能减退 这是一种容易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的疾病,大概有10%的女性会得此病。由于这种病并不为很多人所知,所以就增加了它所带来的危害。这种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大大增加孕妇流产和早产的几率。另外,得这种病的患者也非常容易得心脏病。更为不幸的是,这种病不容易察觉,因为它的症状并无特别之处,而患者也常常将它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易疲劳、体重增加、易怒和对寒冷敏感等归咎于年龄增大或生活压力过大。 自我保护:最好的办法是进行甲状腺检查。35岁后,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血液检查,来察看甲状腺机能是否正常。如果你有以上那些症状,并持续了一段时间,或者你已怀孕或正有此打算,便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如果查出甲状腺素水平低,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以决定是否仍继续怀孕,因为这对婴儿和妈妈都有不好的影响。得了甲状腺机能减退,需要服用人造甲状腺素丸来使甲状腺素水平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威胁1:心脏疾病 心脏病可以说是女性的头号杀手。每年死于心脏病的女性比所有因癌症而死的女性还要多。无论你健康、年轻与否,都受着心脏疾病的威胁。据有关数据表明,22%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50%的年轻女性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胆固醇偏高。这两种被忽视的病症都会增加人体动脉血管内壁上的脂肪沉积,从而引发心脏病。 自我保护:每年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掌握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另外,还要了解自己的腰围数。可别小看这个数字,它比体重数还重要。国外一项最新发现表明,腰上脂肪过多的女性和血脂高的女性很容易患心脏病。理想的腰围是控制在85厘米以内。年轻的女性还要注意排压。因为这部分人群的工作压力通常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 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 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际传播中的依恋理论解读

人际传播中的依恋理论 传播1101 袁瑶110200213 一.依恋理论(1):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2)(1907-1990)及同事做出。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3)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二.依恋理论以及依恋风格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著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Mary Ainsworth(4)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20%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後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於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这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她用实验揭示了在安全和惊吓情境中的依恋行为类型的真实存在。第二,她最早对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经验性分类。她在研究中发现存在至

个案分析:依恋理论(一)

; 理论简介 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陌生情境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 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陌生人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5.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6.母亲返回,与儿童重聚。 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 7.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即,玩新玩具)的总量。 8.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依恋风格 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的依恋类型影响着人们成年以后的学习、工作、恋爱时的人际关系,甚至是生命状态、信仰生活和整个人生,如果孩子在早期关系中感到爱与信任,他(她)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任的;但如果他(她)的依恋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留下不受欢迎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不受任何人欢迎,这一心理暗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根植到人们的心灵深处。 美国《洛杉矶时报》曾经作过一个有关依恋类型对成人爱情婚姻关系影响的调查,结果发现,安全型依恋者的爱情关系维持10年以上是很正常的,而回避型依恋者的爱情却大多不超过6年,抵抗型依恋者承认他们的爱情很少有多于5年的。 ·安全型依恋: 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任他们,或者让他们信任;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因为这很少会发生;我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我觉得那是他们信任我、依赖我的表示。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我有价值,你也有价值;我值得信任,你也值得信任”。

在亲密关系中:懂得自己的情绪,也知道如何疏导自己的情绪;不会要求对方和自己一致,反而给对方空间,让对方做自己;在冲突和伤害中,不受威胁,能够原谅,能够施爱;使对方在与自己的关系中得到医治和成长。 ·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 与别人接触有时会让我觉得不安和不舒服,因为我很难完全相信他们、更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如果有人对我很亲近,我会很紧张,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或做什么来回应;甚至是在爱侣间更加亲密的关系中,有时也会让我感觉有些不自在。 不安全型依恋之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我有价值,你没有价值;我行,你不行;人都不可靠,只能靠自己。”并由此发展出虚假的自尊心,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是无缺点的。 在亲密关系中:对自己的情绪没有什么了解,对别人的情绪也不了解;对东西比对人更加地的有兴趣(人不能带来安全感,是不可信任的);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很难与人产生亲密感,常常用表面的无所谓来掩饰内心对亲密关系实际的需要,并可能会以不需要投入情感非正常的方式来满足快乐感,如:酗酒、吸毒和性泛滥。

儿童依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儿童依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摘要】:依恋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影响。该文主要阐述了儿童的依恋类型和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儿童;依恋类型;影响因素 1、引言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也指人与人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特定的依恋使婴儿追求某些特定的人。依恋不仅是一种广泛、强烈和富于生活色彩的现象,而且关系到父母对儿童日后发展的作用[1]。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2] 。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3],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Bowlby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4]。 2、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思为研究母婴依恋的个别差异(1978)建立了一个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程序(见下表),这一程序用于10-24个月的儿童,因为这时是婴儿表现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敏感时期。 “陌生情境”实验程序[5] 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如果婴儿过于痛苦,3、5、6段可以缩短,而4、7段有时可以延长。按照此法进行检测,安斯沃思把依恋划分为3种类型:A型:回避型(20%),B型:安全型(60%-65%),C型:矛盾型(15%),三种类型的行为特征如下: 2.1 安全型(B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与母亲接近,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同时时常与母亲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的交往。寻求母亲分享他们的玩耍,母亲离开时,表现为不安,有的甚至哭泣。当母亲回来时,他

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

依恋类型和亲密关系 一、依恋理论 依恋类型的理论是基于人 们是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 找爱。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一有 了伴侣,就会变得粘人?或者 为什么你不能长久地保持一段 亲密关系?最新研究发现在亲 密关系中我们的行为方式是由 自己的“依恋类型”预先决定 的。 识别出自己是“回避型的 人”、“焦虑型的人”或者是“安全型的人”,你就能找到完美的配偶、改善你的亲密关系。 每个人-不管是刚刚开始约会的人还是结婚已40几年的人-都可以归类到这三个类型里。了解你属于哪个类型,你就可以以新的视角观察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及身边周围人的行为。 如果你是单身,正在寻找爱情,那么了解“依恋类型”可以帮助你找到合适的伴侣;或者,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亲密关系,这也会有助于你理解你在关系中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管你现在是何种状态,你将开始经历改变,向着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进行改变。 依恋理论的根据是人们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找爱。尽管我们生活在推崇独立的文化氛围里,但是真理胜过一切:人们发现拥有良好亲密关系的人生活地更健康、寿命更长。 靠近某个特殊的人的需要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大脑有个叫作“依恋系统”的生物机制,它包含情绪和行为,他们会确保我们能和爱人紧密呆在一起。 依恋系统向我们解释了当一个孩子和他/她的妈妈分开,为什么会变得紧张不安、发狂地到处找妈妈或者无休止地大哭,直到妈妈回到他/她身边。这个依恋系统也说明了我们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方式。 然而尽管我们都拥有这种依恋需要,但是我们表现出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上世纪60年代,试验发现婴儿要么属于“安全型”、要么属于“焦虑型”、要么就是“回避型”。如果一个“安全型”婴儿的妈妈离开房间,他马上就哭起来,但妈妈一旦回来,他就能冷静下来,又开始玩起来。

依恋理论简述

题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名:李乐平 学院:管理学院 系:市场学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研一 学号:33720151152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成瑾博士

2015 年12月24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理论起源 (4)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5)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5)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5)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6)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6) 四、理论演变 (7) 五、重要概念 (9) 1、安全基地 (9) 2、内部工作模式 (9) 3、依恋质量 (11)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11) 六、理论应用 (12)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13) 3、婚恋依恋 (13)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14)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14)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15)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15)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15)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16)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16) 一、选题背景 高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 我的父母亲原本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周边接触的人也大都是教师和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和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他们母子,所以经常都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的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和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

依恋类型对恋爱关系的影响

成人依恋类型对研究生恋爱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生依恋与恋爱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两种成人依恋测量问卷——关系问卷(RQ)和李归同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以及恋爱关系满意度问卷(RST)对在校的291名研究生的依恋类型和恋爱关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研究生中,安全型依恋的被试,恋爱关系关系满意度较高,而轻视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低。 【关键词】成人依恋恋爱关系满意度关系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1 引言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持久的情感连接,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1969)提出的。依恋关系的研究早期是针对依恋关系的研究早期是针对婴儿与其母亲的关系进行的,但依恋理论的奠基人Bowlby坚持认为依恋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稳定而持久的情感联结,在个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存在个体差异。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止,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直到1987年,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加入,才使得依恋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阶段,典型的标志是Hazan和Shaver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他们认为Ainsworth等人提出的三种依恋类型同样也能应用到成人的恋爱过程中。Bartholomew和Horowitz根据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将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维度,两两结合产生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倾注型、轻视型、害怕型。 大量的研究(Brennan&Shaver&1995;Collin,1996;Collins&Read,1990;Simpsm,1990)发现,依恋类型部分地可以预测成人在恋爱关系中的感觉、思想和行为。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在我国成人依恋对恋爱质量的影响。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石河子大学1—3年级在校研究生为被试,有效被试291名。男生120人(41%),女生171人(59%);正在恋爱中的人225人(77%),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人66人(23%)。 2.2 测量工具 2.2.1 成人依恋问卷:包括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两部分。关系问卷包括四段短文,分别描述四种依恋类型,要求被试从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自己的依恋类型;亲密关系经历量表采用的是李归同修订的,该量表有36个项目,其中18个项目测的是依恋回避,另外18个项目测的是依恋焦虑。 2.2.2 恋爱关系满意度问卷:恋爱关系满意度问卷采用的是Andrew N. Williams编制的关系满意度问卷,共7个项目,采用的是5点记分。 2.3 统计方法 采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11.5,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3 结果 3.1 成人依恋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291名研究生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在依恋类型上安全型有150

依恋理论

一、依恋理论 (一)依恋的定义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二)依恋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的依恋分为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三类。 1、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2、B型(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3、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

时又难以被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如果把B型称为安全型依恋的话(约占70%左右),A型(占10%左右)和C型(占20%左右)则称为不安全型依恋。三类依恋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强度的强弱,而在于质量的好坏。显然,B型的质量高,而A型和C型质量低。 可见,婴儿的依恋行为中,存在着一种依恋安全模式和两种依恋不安全模式,前者属于良好、积极的依恋,后者属于消极、不良的依恋。 当然,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其依恋的模式因为受到所属环境的影响,而会有较大的不同。 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体现在稳定的照看者、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儿童的特点、家庭的因素等四个方面 1、稳定的照看者 稳定的照看者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必要条件。通常,这个人是母亲。母亲在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照看者不稳定,将对儿童依恋的形成起到破坏性作用。安娜·弗洛伊徳(A.Freud)曾研究过二战期间欧洲一些孤儿的依恋发展,发现由于战时看护孤儿的护士不稳定,导致这批儿童无法形成对照看者

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 也许我们和亲密伴侣在相处过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愉快,也许你要的是亲密,如胶似漆的缠绵,而你的伴侣却恰恰希望仍旧像自己当初那样自由自在,不受约束,那么你们就会出现依恋类型的不匹配。当痴迷性的人爱上了疏离型的人时,,痴迷型的人可能会因为对方的感情疏远而气馁,而疏离型的人则会因为对方的过分依赖而烦恼。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对其主要抚养着(通常为母亲)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普遍认为,只要婴儿饥饿、尿床或者受到惊吓,来自母亲的安抚就会如约而至,婴儿总能在需要的时候享受到母亲的呵护和照料,因此这类小宝宝就会比较容易信任别人,可以舒心的依赖别人,并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安全和友善。结果,这些儿童就会发展处安全型依恋,他们快乐地与别人交往,并且很容易发展处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如果,婴儿无法预料自己在需要照料的时候将会得到怎样的待见,有时母亲会悉心呵护,有时又烦躁焦虑,有时甚至不出现,这些小孩就容易对他们产生焦虑、复杂的感情,这样的依恋类型就是焦虑——矛盾型。这些孩子由于不能确定主要抚养着是否以及何时会回来照顾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最后一种婴儿的抚养着在照顾孩子时,总是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勉强为之。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他他人靠不住,因而在与他人的关系上总是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型依恋。这些孩子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最重要的是,研究发现早期的依恋类型会影响到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 巴塞洛缪认为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第一种是安全型,和儿童的安全型完全相同。第二种是痴迷性,是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这类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依赖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分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 第三种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恐惧型的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吉利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别人喜欢他们,但是更担心自己会因此离不开别人。相反,疏离型的人认为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他们拒绝和他人互相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力更生,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自己。 但是,我们的依恋类型并不总是被动地受童年经验的束缚,因为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的确会发生新的改变。令人欣慰的是,不安全的依恋比安全依恋更容易改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