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教案

第九章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溶液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物,而且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且应用广泛。本课题中教材对于溶液的形成、定义、组成以及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本课题的内容因贴近生活而更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时教学内容涉及到溶液的形成过程,溶液的定义以及溶液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此外还可以简单介绍生活中的常见溶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于“溶液”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并应用溶液,例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海洋中的海水、游泳池中的水,在实验室里学生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等等。但是学生对于溶液的认识仍然是感性的、不系统的。本课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及探究实验,对溶液的形成过程、溶液的定义以及溶液的组成进行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溶液,认识溶解现象。

(2)掌握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知道最常用的溶剂是水,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为溶剂。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锻炼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现象得结论的实验探究能力。

(2)练习烧杯与玻璃棒的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激发学习兴趣,逐步树立透过实验现象揭示化学本质的科学思想。

(2)通过对溶液的学习,以及对生活中溶液的认识,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以科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关系。对溶解过程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用品

1、学生实验

(1)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洗瓶、吸水纸

(2)药品:食盐、蔗糖、重铬酸铵晶体、硫酸铜晶体、蒸馏水

2、其他教学用品

(1)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2)用品:眼唇卸妆液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几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 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感知固态NaCl、NH4NO3、NaOH溶解时的热效应。 三、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植物油、洗涤剂、水、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广口瓶、橡胶塞、玻璃管、橡胶管、U形管、气球、蜡烛、小木块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NaOH等药品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3分钟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知道就能可以溶于水,植物油能溶于水吗?我这有两块沾有油污的手帕,你能帮我洗干净吗?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见解。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新课讲授25分钟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探究活动1如何去油污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 [提问]: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否和上节课配制得到的溶液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液体稳定吗? [小结]:这种液体叫做乳浊液。 [提问]:沾有油污的手帕该怎么清洗呢?现在实验桌上有洗涤剂、肥皂水、汽油、纯碱溶液等,用你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把手帕上的油污洗干净。 [提问]:汽油和洗涤剂去油污的道理一样吗? [提问]: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以下表格: 试管内加

人教版新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精品教案溶液的形成

课题1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3.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旨 展示各种颜色的液体,询问学生由此可思考、回答问用化学颜色之美, 联想到什么?指出这些液体都是溶液,题 通过学习大家就能知道刚才所提到的 问题。 【板书】第九单元溶液(投影)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引入课题。 探究实验1指导学观察氯化钠,糖,硫酸铜晶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实体与100毫升水混合是发生填写实验记及观察能力。 验的现象录(见副表) 启发引问题1:每一种混合物各处的分析、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 导学生分析讨论颜色是否相同? 问题2:相同条件下,放置一 段时间后是否有固体析出? 讨论、力。 进行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教育。 1

【板书】结论(投影)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 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归纳得出结 论 巩固加深理解记 忆。 拓展视问题1、在糖溶液,氯化钠溶回答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巩固 野液和硫酸铜溶液中,溶质, 溶剂分别是什么? 问题2、你能说出身边一些常 见的溶液吗?(投影显示有 关图片) 知识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旨 探究实验2指导学观察水与碘,水与高锰酸钾,分组实验 生实汽油与碘,汽油与高锰酸钾填写实验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及从 验混合时发生的现象录(见副表)现象到本质的推理 能力。 启发引【板书】结论(投影)归纳得出结 导学生得出结论1、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论有不同的溶解性。 2、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 有不同的溶解性。 探究实验3指导学观察水与乙醇,高锰酸钾溶 生实液与乙醇混合并震荡时发生 验的现象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填写实验记及观察能力。 录(见副表) 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问题:实验指出溶质可以是 固体,液体,那么溶质可以 是气体吗?你能举例说明 吗? 【板书】结论(投影) 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 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得出结论 根据生活实例,巩 固认识 气体。 4、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 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 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2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案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化学终将走向社会的正确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1、乳化和溶解的区别 2、如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课 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配制硫酸铜、氯化亚铁、高锰酸钾、食盐四种溶液 以上四种溶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么漂亮,你想到了什么?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 2、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一] 蔗糖消失在水中 食盐消失在水中 现象 蔗糖加入水中 食盐加入水中 步骤

思考: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 小结: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并均一 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也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思考: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 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 的混合物。 提问:水具有什么作用? 回答:分散其他物质的作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练习: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讨论:当衣服上沾上油渍时,用水很难冼去?怎么办? [活动与探究二]: 解决问题:衣服上的油渍用什么洗去?为什么? 回答:汽油。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小,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 [活动与探究三] 难溶于酒精 高锰酸钾 酒精 易溶于酒精 碘 酒精 易溶于水 高锰酸钾 水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力也不 同 难溶于水 碘 水 结论 现象 溶质 溶剂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教案

第九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性与组成; 2)了解乳浊液的概念,知道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现象及其组成的分析,初步形成有表及 里,由浅入深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2)通过一些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初 步形成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同一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产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2、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三、教学难点 1、乳浊液的概念,乳化现象的解释 2、溶液与溶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

五、教学内容 1、导入 首先给学生展示课件,说明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液体都是混合物,这些物质被称为溶液。引出新课——溶液的形成。 2、讲解新课 1)展示课件,通过实验一,介绍溶液的概念。通过溶液的 概念,介绍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再介绍溶 液的组成。回到实验一,通过展示图片,进一步解释实 验一的现象。 2)提出问题,在不同的状态下,怎么区分溶质和溶剂?给出 解答。 3)展示课件——实验二,解释溶质和溶液的辩证关系。 4)提出问题,引出实验三,介绍乳浊液的概念、乳化现象。 5)提问,介绍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学生对 化学的重视。 6)总结课程的重点。 六、板书设计 9.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的定义 特征:均一、稳定 组成:溶质、溶剂

二、乳浊液的定义 乳化现象 三、溶液的应用七、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集

课题: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常见的金 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了解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和方法---1.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 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其性质,物质性质体现其用途”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型:新课 教法:练习;讲解;实验;归纳。 教具:电脑;铁、铝、铜片、保险丝、生铁、钢。 教学过程: [引入] 1.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 2.提问:你对金属的了解还有哪些?为什么金属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物理通性 (1)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2)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汞常温下呈液态) (3)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5)大多数金属熔点较高。 [讲解]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 影响等到多种因素。 [讨论](1)为什么镰刀、菜刀、锤子等到用铁制面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是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用来铸造金属硬币的材料应具有什么性质? [提问] 为什么目前金属只有90余种,由它们制得的合金却有几千种? [板书]二、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实验]实验8—1,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光泽、颜色、硬度,填写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学 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4讲:溶液的形成(学生版)

溶液的形成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一、溶液的概念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 1.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是混合物 【规律】溶液的判别 (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 ①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③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④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⑤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⑥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⑦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三、溶液和浊液 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精选教学文档

2019年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2019年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化学药品中认识一些溶液的实例。通过对物质溶于水等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理解溶解的过程及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学生通过水和油的小实验,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 课题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溶液、乳浊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式 仪器、药品烧杯、玻璃棒、试管、药匙、蔗糖、食盐、 碘、水、高锰酸钾、汽油、洗涤剂等。 二、教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我们在以往的化学实验中,曾用到许多溶液,如H2O2溶液能分解产生氧气,紫色石蕊溶液遇酸会变红色。在化学实验室里你还曾用过或见过哪些溶液? [指导分析] 出示四瓶溶液:H2O2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石蕊溶液、70%的医用酒精 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些溶液有哪些共同点? [设问] (1)什么是溶液?溶液就是含水的液体混合物吗? (2)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1)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 (2)你能解释蔗糖、食盐、碘逐渐消失的原因吗?[分析解释] 从微观角度分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蔗糖分子,Na+和Cl-向水里扩散,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间隔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在酒精分子的作用下,碘分子均一地分散到酒精分子间隔 中,形成碘的酒精溶液──碘酒。 放多媒体动画:蔗糖溶于水,食盐溶于水。 [指导分析] 用多媒体逐一打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溶液均一性、稳定性的意义。 (2)蒸馏水是溶液吗?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九年级化学《溶液》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整理.

溶液的形成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 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学习溶液的形成, 对于溶液的概念及特征我们要理解, 并且要能够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考试中,溶液的概念出现频率较高,都属于容易题。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二、知识要点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①均一性 , 指溶液形成以后, 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各部分的密度、颜色、浓度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的混合物, 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 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注意:a 、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 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 3为黄色 b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e、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溶液时透明的。透明但不一定无色。 f、均一、稳定、透明的未必是溶液,比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g、溶液不一定就是液体。 注: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溶质是 HCl ,石灰水溶质为 Ca(OH2,食盐水溶质为 NaCl ,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 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 H 2SO 4,胆矾CuSO 4·5H2O 溶于水溶质为 CuSO 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 C 2H 5OH 。 2、溶液的组成 (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可以这样理解,比如:糖溶于水得到糖水溶液。其中, 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分之间存在空隙 (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如汽油能够去油污,酒精能溶解碘。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当固体和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质,液体做溶剂 (2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如果有水参与,无论水的多少,都把水作为溶剂。 (3通常,溶液不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水溶液。 (4当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时,溶质是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不是原物质。如:将铁粉放入适量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所得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亚铁, 而非硫酸铜。 4、乳浊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套教案(精品表格式_统一格式)

课题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主备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能用置换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情感目标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中考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共同教案个人教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 片。 【问题情景】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 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 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 偷偷在起作用。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 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 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 【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 火焰上燃烧。 【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 火,色不夺精光”,由此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 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 【板书】活动性:Mg、Al>Fe>Cu>Au 【解说】这就解答了一开始就我们提出的问题。 铁的活动性比较强,因此铁制品被腐蚀地比较 严重。铜活动性较弱,被腐蚀的程度比较轻。 而金的活动性弱,基本上不被腐蚀。 【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 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在清洗铝制 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 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 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 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 气的反应。 学生讨论并回答:铝制品耐 腐蚀是由于铝可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 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2.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 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 NH3H2O 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 NH4HCO3 硝酸铵 NH4NO3 氯化铵 NH4Cl 硫酸铵 (NH4)2SO4 尿素 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动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动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 象。 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实验准备 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让学生观察,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教师活动:下面请两位同学们做: “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硫酸铜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 mL烧杯两个、药匙(两位同学各做一种药品溶于水的试验) 做完后学生分别回答:食盐、硫酸铜晶体都溶在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结论是:它们都能溶于水中。 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这些固体会“消失”在水中? 2、观察硫酸铜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处相同? 3、形成溶液后,有固体与液体分离吗? 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板书)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

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分析)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均一:溶液各处的浓稀相同 稳定:条件不变时,溶质与溶剂长期不会分离出来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联系实际: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 学生2: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学生3:医生给我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 学生4:医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练习一:判断说明 1、溶液是无色的。 2、无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渡)教师设疑: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课题【学习目标】.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1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 合金。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学习重点】认识 合金,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学习难点】认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生成问题情景导入。设疑: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21、图8—-1.用PPT 展示、描述教科书P2图8 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 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2生成能力自学互研 几种重要的金属知识模块一 内容,思考: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3.阅读教科书P2-1哪些相 似的物理性质?大多金属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点拨: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汞却为液体),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数金属都是固体 ( 中的“讨论”。举例说出你所知道,联系生活经验,完成P41.阅读教科书P3表8-2的金属之最,思考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点拨:因为铁硬度大,密度大,铝硬度小,密度小。 (2)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点拨:因为银资源短缺,价格昂贵,用银作导线,资源少,成本高。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如果用锡作灯 光里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点拨:因为灯泡里的灯丝在照明时温度很高, 的灯丝的话,灯丝很容易熔断,灯泡不耐用。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4)是为了增强金属制品表面的美点拨:铬的硬度最大,不易生锈,水龙头等 铁制品镀铬, 观,如果镀金,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损坏,达不到预期目标。 合金知识模块二5,思考:1.阅读教科书P4-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1)点拨: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合金不是纯净物,是混合物。(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钢的含碳量为4.3%0.03%~2%~点拨:铁的合金是生铁和钢,生铁含碳 量为2% ,并完成下表:1]-8实验[观察老师演示2.

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下册全套

§5-1 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 1.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 【教学用具】集气瓶、氧化钠、木炭、品红、水、烧杯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写出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 CO CO2H2CO3 CaCO3 碳及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最庞大的家庭,有碳单质,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炭,还有无机含碳物质,和有机物等,所有有机物都有碳,氢两种元素。如天然气的主要成份甲烷(CH4),还有酒精、醋酸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还有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等。(注意:碳和炭) 问: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都是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果把石墨和金刚石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还纯净物? 是混合物,它也说明了以前学习过的单质的概念,应该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而不能光光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下列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几种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 一、金刚石 1.物理性质 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经仔细琢磨会带上光泽,成为璀灿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是一种不导电、不导热的固体,是自然存在的最硬的一种物质。 2.用途 坚硬是金刚石最重要的性质,可以利用这个性质,将金刚石做为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还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作为钻探机的探头。 二、石墨 1.物理性质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地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以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它具有滑腻的感觉。 2.用途 利用它具导电性能可作为电极,如电池中的石墨电极等,因为它具有滑腻的感觉所以它可用来作为润滑剂。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的性质(物理性质)却截然不同,它主要是因为其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才会这么大的差异。 三、无定形碳 无定形碳中有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等,而木炭是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一种,现在主要以木炭为代表研究一下木炭的物理性质及它的一些主要用途。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几种常见酸(H2SO4、HCl)和碱[Ca(OH)2、NaOH]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列举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能力目标 1.通过课本中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够鉴别出来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一些典型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处理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灼伤等突发事故。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固的碳酸钙和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用来作建筑材料等内容的的学习,初步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通过【实验10-3】、【实验10-7】认识到酸和碱的腐蚀性,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 3.通过对浓、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学习,体会到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和生活常识,理解常见的酸、碱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通性及反应规律与物质制备。 3.通过对比实验,学会酸、碱与其它物质的鉴别。 ◆教学难点 1.通过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解酸、碱具有通性原因。 2.通过挂图或播放视频,学习酸、碱的安全使用及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仪器食醋、石灰水等药品石蕊、酚酞试剂植物的花瓣或果实酒精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教师讲授+学生归纳◆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2.碱的化学性质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练习题

-- -- 溶液的形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 B .冰水混合物 C .稀盐酸 ??D .75%的酒精溶液 2.下列溶液中,不用水做溶剂的是( ) A.稀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 .碘酒???D .硫酸锌溶液 3.溶液具有的特征是( ) A.透明的??B.无色的 C.浑浊的?D .均一稳定的 4.溶液一定是( ) A.化合物 B.单质 C .混合物?D.纯净物 5.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 A.浮在水面??B.沉在底部 C .浮在中间??D.不会析出来 6.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是气体的是( ) A.碘酒? B .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C .石灰水 D .生理盐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 D .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 8.下列物质溶解于适量水中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 二、填空题 1.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溶液的质量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溶液的体积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2.所谓溶液的稳定性是指在溶剂____ ____(填“蒸发”或“不蒸发”)、温度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的条件下,不管放置多久,溶质和溶剂都不会分离. 3.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 4晶体,溶质是______ __,溶剂 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C 5.D 6.B 7.A 8.A 9.C 10.B 二、1.溶质 溶剂 等于 不等于 2.不蒸发 不改变 3.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Na Cl 和K MnO 4 水 (3)Ca(OH)2 H 2O (4)NaCl H 2O

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1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3 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反应3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5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7 第1课时金属的冶炼和与之相关的计算 7 第2课时钢铁锈蚀与金属资源的利用保护 9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11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13 课题2 溶解度15 第1课时饱和溶液15 第2课时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7 课题3 溶液的浓度19 第1课时溶质质量分数19 第2课时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1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23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学案25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27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27 第2课时常见酸及酸的性质29 第3课时常见碱及碱的性质 31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33 第1课时中和反应33 第2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35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37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39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学案41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43 第1课时氯化钠43 第2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45 第3课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盐的通性 47 课题2 化学肥料49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学案51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53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55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57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学案59 附录:初中化学知识归纳61

课题1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学习重点】 认识合金,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学习难点】 认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用PPT展示、描述教科书P2图8-1、图8—2。设疑: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 2.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阅读教科书P2-3内容,思考: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3.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程度。 4.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及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教学难点: 1. 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教会思路: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 教学准备: 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等以及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试管、镊子等。 教学过程:

达标测试 1、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B.很活泼C.易氧化D.易还原 2、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出土的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小华欲测定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小华取出该合金的粉末65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克气体,试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作业设计: 1.课后习题 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活泼性Zn >Fe >Cu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