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变异育种进化教案

变异育种进化教案

变异育种进化教案
变异育种进化教案

专题六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知识要点:

1.生物的变异

(1)生物变异的类型

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适用范围生物种

所有生物

自然状态下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

真核生物

生殖方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交叉互换、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

数目变异

原因DNA复制(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

期)过程出现差错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

内外因素影响使染色体结

构出现异常,或细胞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的分开出

现异常

实质产生新的基因(改变基因的

质,不改变基因的量)产生新的基因型(不改变基因的

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

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

基因数目或基因排列顺序

发生改变(不改变基因的

质)

关系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基因重组提供原始材料。三种可遗传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4)染色体组和基因组

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其特点: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当然也就不含有等位基因。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该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④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所含有的一组染色体可看成一个染色体组。

⑤不同种的生物,每个染色体组所包括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大小是不同的。

基因组:一般的定义是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基因组计划则为测

定单倍体细胞中全部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包括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加上两条性染色体。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与染色体组相同。(4)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多倍体由合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属于单倍体还是三倍体,要依据其来源进行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特别提醒:

①关于“互换”问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②关于“缺失”问题。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③关于变异的水平问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亚细胞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④关于不同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类型问题。病毒的可遗传变异惟一来源是基因突变;细菌等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所以不存在染色体变异。在真核生物中,上述三种类型都存在。2.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2)关于育种方案的选取

①单一性状类型:生物的优良性状是由某对基因控制的单一性状,其呈现方式、育种方式、原理及举例列表如下:

②两个或多个性状类型:两个或多个性状分散在不同的品种中,首先要实现控制不同性状

基因的重组,再选育出人们所需要的品种,这可以从不同的水平上加以分析:

a .个体水平上: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实现控制不同优良性状基因的重组。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可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b .细胞水平上: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从而实现遗传物质的重组。

c .分子水平上:应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另一生物体内,从而实现基因重组。

3.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①定义法:根据定义“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基因频率=

%1002

??种群个体数某基因总数

②基因位置法:若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基因频率=%100?数

某基因和其等位基因总某基因总数

,若

某基因只出现在X 染色体上,则基因频率=

%1002??数

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某基因总数

③借助基因型频率: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该对等位基因中,显(或隐)性基因的频率=显(或隐)性纯合体基因型频率+1/2杂合体基因型频率。 (2)由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的方法

哈迪—温伯格公式法: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种群较大,种群内个体间的交配

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新基因加入和自然选择时,存在以下公式(p +q )2=p 2

+2pq

+q 2=1,其中p 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q 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p 2

代表一个等

位基因纯合体(如AA )的频率,2pq 代表杂合体的频率,q 2

代表另一个纯合体(aa )的频率。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基础理论:

(2)物种形成的方式:

①物种的形成主要为渐变式。

②爆发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以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

③染色体结构变化是形成新物种的另一种方式,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个体和原始物种杂交,可育性降低,形成初步的生殖隔离,以后经过进一步演化形成新的物种。

二、习题巩固:

1.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2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情况。如

果一个类型A的卵细胞成功地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受精,将会

得到的遗传病可能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苯丙酮尿症

C.21三体综合征 D.白血病

4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30%、20%、20%、10%、10%、10%。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A.55%和45% B.45%和55% C.27.5%和22.5% D.22.5%和27.5% 5在某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由⑤×⑥的育种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⑩则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种产生

7植株M和植株N是两个不同物种的纯系二倍体植物,现用以下两种方案培育新品种:

若上述方案能

培育成功,理论上新品种

A.植株1和植株2的染色体数目存在差异

B.植株1和植株2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存在差异

C.植株1和植株2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植株1和植株2的培育都须经历组织培养

8.18世纪初,一位生物学家在某山谷里发现老鼠种群中有少量的有轻微趾蹼的个体(绝大多数个体无趾蹼)。1900年,由于修筑一条沙坝,使老鼠的栖息地变成了沼泽。若干年后调查发现,这条山谷的老鼠绝大部分有趾蹼,偶尔才能找到少数无趾蹼的老鼠。最能解释这种变化的是

①有趾蹼老鼠比无趾蹼老鼠繁殖力强②由于环境的变化,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③趾蹼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④有趾蹼的老鼠是适应沼泽环境的类型

⑤为了适应沼泽环境,没有趾蹼的老鼠长出了趾蹼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①④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必定是多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D.八倍体小黑麦花药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10我国研究人员发现“DEP1”基因的突变能促进超级稻增产,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和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水稻产生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遗传给它的子代

B.该突变基因可能在其他农作物增产中发挥作用

C.水稻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对于生物来说大多有利

D.该突变基因所表达出的蛋白质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

11对以下几种育种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可培育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

B.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要培育出aabb最简单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C.用杂交育种方法可以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

D.用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可以获得早熟、健壮、果穗大、籽粒多的玉米新品种

12.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13.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B.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形成

C.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14.右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15.

一二

杂交组合狮(38)虎(38)白菜(20)甘蓝(18)

后代狮虎兽(38)白菜-甘蓝(38)

A

C.体细胞杂交获得的“白菜-甘蓝”可育D.植物多倍体只能通过体细胞杂交获得16.右图是某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a-f、a+-f+代表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对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分子

B.该细胞中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

C.该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导致缺失部分基因

D.该细胞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

1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是指基因突变B.直接受自然选择的是基因型

C.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是导致生殖隔离的前提D.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18.前不久,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放归到自然环境中去。有人预计,数年以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野外的普氏野马各种基因的频率都将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B. 野外的普氏野马某些基因的频率将发生定向的变化

C. 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

D. 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生殖隔离

19.下图表示染色体变异的几种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①a图可用来表示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②b图所示变化一般发生在四分体时期③c图是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④d图的变化将导致染色体上基因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右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21.现有通过用二倍体蕃茄幼叶进行组织培养形成的多株植物,随机等量地分成两组,分别编号为A和B,通过用三倍体无籽西瓜幼叶进行组织培养形成的多株植物,随机等量地分成两组,分别编号为C和D,将A.B.C.D四组植株进行适当处理,并在适宜的条件下栽培一段时间后,预期结果与处理相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组号未开花前

对雌蕊

开花时期对雌蕊

继续套袋一段时

间后取下

结的果实

A 不套袋不涂抹生长素溶液不套袋无籽蕃茄

B 套袋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继续套袋…取下有籽蕃茄

C 不套袋授以二倍体的花粉不套袋无籽大西瓜

D 套袋不授以花粉继续套袋…取下无籽大西瓜

2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

B.只有经过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C.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D.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

23.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其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分别含A和a两个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细胞曾发生过基因突变

B.此细胞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

C.此细胞曾发生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D.图中表示有3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和2个染色体组

24.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桦尺矍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克隆多莉羊

25.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

26.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数目差异C.基因突变D.可能是男性

27.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过程e常采用___________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__________。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______。

(4)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使玉米中含有某种动物蛋白成分可采用上述[ ] ____________育种方法,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 ] 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1)杂交育种1/9(2)aaBb(3)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4)g 诱变育种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而且是不定向的(5)d 基因工程g 诱变育种

BCCAA CBBDC ACDCC CCBDD CBCAC C

28.(1)图1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___,该变化称为_____。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

蝇品系X l B X b

,其细胞中的一条X 染

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l ,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 始终连在一起,如

图2所示。l 在纯合(X l B X l B 、X l B

Y )时

能使胚胎致死。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棒眼雌果蝇(X l B X b

)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

Y )杂交,子代果蝇的

表现型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其中雄果蝇占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 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 染色体上是否发

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用棒眼雌果蝇(X l B X b

)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若经X 射线处理后,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_______; 若经X 射线处理后,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_______。

答案:(1)X 染色体上的16A 区段重复 染色体变异 X B

Y

(2)①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 1/3 X l B

Y 在胚胎发育阶段死亡 ②1 2/3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基因型

图1

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8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梅州适应考试)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 B.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键数目减少 C.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 D.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答案 B 根据题干信息,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 配对,使得碱基对发生改变,所以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A正 确;T—A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则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 分子中氢键数目增加,B错误;根据题干可知,DNA复制时,5-溴尿嘧啶可与碱基A互补配对,也可与碱基G互补配对,所以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C正确;5-溴尿嘧啶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G配对,T—A碱基对复制一次时有A—5-溴尿嘧啶配对,复制第二次时有5-溴尿嘧啶—G配对,复制第三次时可出现G—C配对,所以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D正确。 2.(2019广东佛山段考)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同源染色体上具有重复的同源序列,则可能出现错配(图1)。图1细胞中染色体发生错配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的两个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出现联会现象 B.图1中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区段未能准确对位 C.图示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 D.其余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含有的片段分别是FBBBd、FBBD

专题8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限时集训(八)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5·海南高考)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2.(2015·海南高考)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3.(2016·东北四市联考)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 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4.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CLH2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酶,该酶催化叶绿素分解。研究人员利用EMS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CLH2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失去活性 B.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性状

C.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EMS可决定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 D.EMS处理后,CLH2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5.在854只小鼠群体中,A1和A2是一对等位基因,研究表明该群体中384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1,21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能改变A1和A2的基因频率 B.A1和A2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C.A1的基因频率是57%,A2的基因频率是43% 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1和A2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6.(2016·江苏高考)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15482049】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7.(2016·河北衡水四调)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40% B.50%和62.5% C.50%和80% D.62.5%和50% 8.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华南沿海发现了两个牡蛎未定种,结合线粒体和基因组分析,命名其中一种为电白牡蛎,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分布在辽宁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汇总

单元过关检测(七) 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最可能产生的变异是() A.环境改变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解析: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故C正确。 答案:C 2.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它发病率比较高 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 C.每个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基因是不断变化的 D.在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解析:B错误,只增加一个碱基对有可能会导致突变位点后所有氨基酸都改变;C错误,在生长过程中,基因本身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基因的表达状态;D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答案:A 3.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纯合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 C.隐性品种可从子二代中选出,经隔离选育后,显性品种从子三代中选出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解析:根据所需,若新品种为隐性纯合子,则在F2中即可找到,若新品种为显性个体,在F2中即可出现该性状的个体,但不一定为纯合子,经隔离选育后在F3中才能确定是否为纯合子。 答案:C 4.(2016·武昌联考)人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下列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数目改变而引起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B.白化病 C.猫叫综合征D.红绿色盲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多了1条21号染色体导致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A正确。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故B错误。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C错误。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故D错误。 答案: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 B.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 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倍增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检测题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香蕉只有果实,种子退化,其原因是(C ) A.传花粉的昆虫少 B.没有进行人工授粉 C.减数分裂不正常 D.喷洒了植物生长素 2.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D )A.单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杂交种 3.科学家做了两项实验:(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番茄。(2)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株,给其雌蕊授二倍体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上述无子番茄性状能遗传 B.若取无子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若取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4.血友病是由于人类X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而形成的血液凝固机能缺陷病。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以后所生的儿子中(C) 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患血友病 D.不能确定5.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C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 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6.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 B X B(42.32%)、X B X b(7.36%)、X b X b(0.32%)、X B Y(46%)、X b Y(4%),则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D )A.6%、8% B.8%、92% C.78%、92% D.92%、8% 7.下列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是( A) A.东北虎和华南虎B.马和驴杂交后代不育 C.鸟类和青蛙D.山羊和绵羊杂交后杂种不活 8.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DDT和aldrin是用于控制这些生物的杀虫剂,aldrin对甲和乙的毒性相同,但DDT对乙的毒性比对甲更强,现用DDT和aldrin单独处理田块,下图7—12中,哪2个图能分别代表DDT和aldrin单独作用时对害虫数量的影响(D ) 图7—12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

知识归纳生物变异与育种

高一(下)生物复习 专题5:生物变异与遗传育种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生物的变异 1. 概念:生物变异指的是亲代个体与子代个体、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 差异性。 2.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 (仅仅是由 环境因子的影响造成的,没有引起 遗传物质 的变化) (由于 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 来源有三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 变异。 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 三、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_非同源 染色体,它们在_形态_和__功能__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生物 生长、发育、遗传与变异 等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判断依据: (1)根据染色体的 形态 判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 基因型 判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即为染色体组数。

练习:写出各图染色体组数 A( 3 ) B( 1 ) C( 2 ) D( 1) E ( 3 ) 四、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请注意: ①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②而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叫单倍体。 五、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方法培育纯合子:杂交 →自交→筛选 出符合要求的表 现型,让其自交 到不发生性状分 离为止。 用物理(紫外线 等)或化学(亚硝 酸等)方法处理生 物,然后再筛选 用一定浓度秋水 仙素处理萌发 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是:有丝分 裂的前期,抑制 纺锤体形成) ①先花药离体培养,培 育出单倍体植株;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单 倍体幼苗,使其染色 体加倍,获得纯合 子; ④选育优良品种 优点操作简单; 集优良性状 与一体。 提高突变频率; 加快育种进程; 大幅度改良某 些性状。 操作简单,能较快 获得所需品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子代均为纯合子。 缺点育种时间长;局 限于同一种或亲 缘关系较近的物 种。 有利变异少; 需要处理大量实 验材料。 一般只用于植 物,所获品种发 育延迟,结实 率低。 技术操作复杂,通常 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应用培育高产抗病小 麦、杂交水稻、杂 交玉米 高产青霉菌 “黑农五号”大豆 三倍体无籽西瓜、 八倍体小黑麦 快速培育纯种矮杆抗病 小麦

教案精选: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与 进化》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教学设计 【考纲解读】 (l)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6)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做听课的主人:(知识网络自主构建) 以变异为中心写出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变异的类型;育种方法名称及原理;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热点考向聚焦】 一、变异的类型 例题1、.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

生了变化 例题2、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变式训练1、在一块高杆(显性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变式训练2、下表是苋菜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碱基和氨基酸所在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 ) 抗性品系CGT丙氨酸GGT脯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 敏感品系CGA丙氨酸AGT丝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 氨基酸位置227 228 229 230 A. 基因中碱基的改变,一定能引起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 B. 其抗性的产生是由于基因上的密码子发生了改变 C. 其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228号

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生物的变异和育种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1.(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答案】C 2.(2019江苏卷·18)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 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 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A 3.(2018海南卷)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 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 【答案】A 4.(2018全国Ⅰ卷)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答案】C 5.(2017江苏卷)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变异、育种与进化作业(全国通用)

专题7 变异、育种与进化 (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8·六安三模)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 (1)区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和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 (2)区分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基因的缺失: 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解析】选C。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图③中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可能发生了

染色体重复或缺失,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故4种变异都能遗传,D错误。 2.(2018·成都二模)玉米植株(2N=20)的紫色(H)和绿色(h)是一对相对性状。用射线处理若干纯合紫株萌发的种子,待其成熟后与绿株杂交,发现某一紫株(记为M)的后代中,紫株与绿株比例为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M紫株产生配子时,可能会发生H、h的分离 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 D.通过显微镜观察后代紫株根尖分生区细胞,可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 【解析】选D。与绿株杂交的紫株(M)应为杂合子(Hh)或者为HO(O 代表原来含H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者H基因所在染色体丢失所致)都可能与杂交结果符合。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若M紫株为杂合子(Hh),则其减数分裂时会发生H、h的分离,B正确;若M紫株为染色体丢失,则其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C正确;后代紫株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都是正常的,所以无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来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 3.(新题预测)ALL型和CML型白血病都是由于22号和9号染色体断裂后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所致,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判断题含答案解析)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判断题) 1.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解析】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正确。2.杂交育种除了选育新品种之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 () 【解析】杂交育种除了选育新品种之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正确。 3.人工诱变可以创造新品种,定向地改良生物的性状()【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不能定向地改良生物的性状,错误。 4.基因工程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 【解析】基因工程能按照人类的意愿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正确。5.细胞在没有受到紫外线、亚硝酸等外界因素影响时,也会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在没有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时,生物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即自发突变,正确。

6.超级杂交水稻和太空椒两者的育种原理相同() 【解析】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太空椒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二者原理不同,错误。 7.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诱导染色体加倍的环节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解析】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可以用低温处理幼苗或者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但是没有种子,错误。 8.诱变育种时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定向基因突变()【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错误。9.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解析】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正确。 10、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交叉互换,错误。 11.某DNA上的M基因编码一条含65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缺失突变,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会上升 ()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1.(2012·安徽卷,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2.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秆皱形叶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④⑥D.②③⑤ 3.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倍增 4.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从染色体组成分析,如图所示的果蝇可以产生16种配子 B.图中所示的细胞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其中Y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全是控制性别的基因 C.对此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检测5条染色体上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D.Ⅱ、Ⅲ、Ⅳ、X(或Y)四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5.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番茄的抗病基因频率 6.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具有两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材料的选择:所选的原始材料是人们在生产中多年栽培过的、分别具有我们所期望的个别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②杂交一次,得F1是合子,不管在性状上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作业必修2(生物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辽宁实验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自然选择对个体表现型的间接作用,导致不同物种的形成 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C.若两个种群都发生了进化,则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都发生了改变 D.若乙物种是由甲物种进化来的,则两个物种之间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 答案 A 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就是个体表现型,A错误;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指的是同一种生物,但可以生活在不同生活区域,形成不同种群,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必须是同一物种,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中生殖隔离更是确认新物种与原物种的标志,D正确。 2.(2018·安徽宿州褚兰中学一模)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答案 C 解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表示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c表示新物种形成,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C正确;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 3.(2019·四川雅安中学月考)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交配使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 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专题14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础题自查基础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解析】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是S12蛋白结构改变,且突变型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为100%,说明其对链霉素有抗性;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是翻译过程;野生型与突变型的S12蛋白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是碱基对的替换所致;链霉素对枯草杆菌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而不是诱发其突变。 【答案】A 2.(2016·江苏卷)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解析】个体甲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一般对表型有影响;自交后代由于获得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不育,性状分离比不为3∶1;乙属于倒位,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影响表现型且联会后会形成异常的四分体。 【答案】B 3.(2015·海南卷)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析】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答案】C 4.(2015·江苏卷)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解析】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起选择作用。X射线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通过杂交实验可知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若子代表现为突变性状,则为显性突变;若子代表现为正常性状,则为隐性突变。若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突变性状,则为可遗传变异;若后代无突变性状,则为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A 5.(2015·全国Ⅱ卷)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 【答案】A 6.(2017·江苏卷节选)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1、图2是从两种材料的30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进行人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细胞中未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填下列序号)。 ①基因突变②单体③基因重组④三体 【解析】在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同源染色体进行人工配对,以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故不能确定该品种细胞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观察图1、图2,该品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正常,没有出现单体或三体。 【答案】同源染色体②④ 综合题挑战综合 1.(2017·江苏卷)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2017-2019)高考真题生物分项汇编之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

.. 变为GUG ,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专题 08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1.(2019 天津卷·6)囊鼠的体毛深色(D )对浅色(d )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 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 .与浅色岩 P 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 .浅色岩 Q 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 D D 、Dd D .与浅色岩 Q 区相比,浅色岩 P 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2.(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 .基因突变使DNA 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 .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 .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3.(2019江苏卷·18)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 .. A .该突变改变了DNA 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 .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 C .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 .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4. 2018 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 和 N 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但 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 M 和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提升专题9-1 变异、育种和进化(疑难突破)(含解析)

专题9.1 变异、育种和进化疑难突破 1.(2019·天津高考)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 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 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2.(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答案】C 【解析】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3.(2017年江苏卷,27)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_______,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育种。(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_____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高考生物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1.(2019天津卷·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 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在一个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基因A、a的频率分别为P(A)、P(a),则基因型AA、Aa、aa的频率为:P(AA)=P(A)2,P(aa)=P(a)2,P(Aa)=2P(A)×P (a)。 2.(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2018届 一轮复习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学案(全国通用)

第8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图8-1 1.[2017·天津卷] 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图8-1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2.[2017·江苏卷] 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8-2 A.题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3.[2017·江苏卷]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4.[2016·全国卷Ⅲ]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

变异、育种和进化 新模板

变异、育种与进化授课教师:尚娅佳

必修二——变异、育种和进化授课教师:尚娅佳

变异、育种和进化 模块一、核心知识整合 2016.2.2 模块二、考点突破 考点一、可遗传变异 一、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 有内因和外因 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 射线 ⑴诱发突变(外因)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 2.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时间和意义 概念 由于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时间 主要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特点 (1)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意义 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

⑵自发突变(内因) 3.类型 (1)显性突变:如 a A ,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表现出相应性状。 (2)隐性突变:如A a ,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 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②显性纯合子的一个显性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二、基因重组 1.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类型 发生时期 发生重组的原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自由组合型) 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交叉互换型) 减Ⅰ四分体时期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3.基因重组的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注意】 2.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类型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的影响 替换 小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增添 大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大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可能不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域; ②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③纯合子的一个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 4. (1)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是减Ⅰ四分体时期和减Ⅰ后期,而不是受精作用时,精、卵结合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2)基因重组在人工操作下也可以实现,如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转化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变异、进化与育种习题及答案

变异、进化与育种 1. (2012·佛山一模,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新物种的形成大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2012·苏北四市调研)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3.(2012·深圳调研)下表中P和p表示某地区某种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表中数据能说明()。 A. 1970年杂合子的比例为18% 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数目接近 C.1970年后的较短时间内P的频率为0 D.显性纯合子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4.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5.下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做进一步处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 ,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 .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6.(2012·深圳一模,3)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 .含10对基因的某个精原细胞可产生210种精子 B .基因重组一定能改变DNA 分子的碱基序列 C .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是花药的离体培养 D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可称为突变 7.(2012·上海十三校第二次联考)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8.(2012·潍坊模拟)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 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育种周期短 B .过程⑥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 C .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④过程的子代中纯合子比例是23 9.(2011·广东深圳一模,25)(双选)有关突变和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突变可以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 .经过基因突变后,原有的等位基因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C .某人群的女性中正常者占99.5%,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0.5% D .自然界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10.(2012·信宜统考)(双选)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DNA 只有用解旋酶才能打开DNA 双链 B .在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使用热稳定DNA 聚合酶 C .DNA 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D .人工选择使优良性状的基因频率由小变大,使生物进化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