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城市居民的采暖用热需求,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集中供

热的方式。针对集中供热系统,实行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平

收费和节能减排。本文对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

设计思路

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传感器采集实时温度数据,通过控

制器控制采暖热水的温度,实现室内温度的自适应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和管理。

传感器采集实时温度数据:系统需要在每个用户的房间里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感应

室内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室内热传递的特性,需要安装在主要热源

附近,避免在阳光直射或遮挡较多的地方安装。

通过控制器控制采暖热水的温度:温度控制器是实现室内温度自适应控制的关键,通

过控制器可实现对采暖热水的温度控制,即控制采暖热水的供水温度,为室内供暖提供稳

定的热源。控制器还可根据室内外温度和用户设定的温度值,实现室内温度的自适应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系统还应该有一个数据处理和管理模块,实现实时数据的采

集和存储,便于管理人员对每个用户的采暖费用进行计量和统计,为后期的客户服务做好

数据准备。

实现过程

在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实现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和编写适当的控制程序。

硬件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热表。温度传感器主要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采集信号输出为数字信号,方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选择控温器,可通过控制热水

的供给温度,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同时支持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智能热表则是实现

分户计量收费的核心硬件设备,主要负责计量室内采暖用水的能量消耗,采用电子式热计

量表,可实现远程抄表和费用计量。

控制程序主要有采集数据程序和控制程序两部分。采集数据程序主要负责温度传感器

信号采集和实时数据的存储,采用C语言和Python语言编写,可将获取到的温度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以备后期采暖费用计量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主要负责控制器的温度控制功

能和智能热表的数据采集和计量功能,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可实现对热水供温度

的控制和采集室内能量计量数据。

总结

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自适应控制和采暖费用的公平计量和收费,是集中供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本文对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同时着重介绍了硬件设备和控制程序的实现过程和关键技术,对于集中供热系统的从业人员和技术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住宅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设计

住宅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从居民对住宅热舒适性的要求、节能降耗、运行管理及收费的角度分析了分户计量供热的优势,简述了分户计量供热的室内系统形式,重点阐述了分户计量系统的热负荷计算、系统设备选择以及热费收取等问题,得出了分户计量供热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节能措施的结论。 关键词: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室内系统形式;热负荷;热计量;系统调控;热费收取;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sidents of residential thermal comfort requirements, energy sav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charges of household-based heat metering edge, the household metering heating system indoor form, elaborated with emphasis the metering system of heat load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heat fee and other issues, the household-based heat metering has become China’s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energy saving measure results. Key words: central heating; household metering; indoor system; heat load; heat metering; system control; heat fe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O 引言 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又是一个能耗大国,建筑能耗过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广泛采用的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热费的供热收费体制,实践表明,这种体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仅能耗高,浪费严重,而且存在收费不合理现象,不能满足人们对室内舒适度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抑制了用户节能的积极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分户热计量作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原动力之一,以其经济节能、舒适性好、供热质量高且收费更加合理的显著特点,在国外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和实行具有分户计量以及分室控温功能的分户热计量采暖体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 分户计量供热在我国的实施方式 供热体制改革是我国系列改革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求在试点工作

浅谈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

浅谈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热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 供热企业来说,如何对供热进行合理的分户热计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供热分户 热计量技术的引入,将为供热企业和用户提供更加合理、公平的供热方式。本文将就集中 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进行浅谈。 集中供热是指将整个小区、建筑群的供热系统连接在一起,由一处或少数几处集中供 热站进行供热。传统的集中供热是通过面积分摊的方式进行费用的结算,这种方式存在着 一定的不公平性,因为不同户型的采暖面积、朝向和楼层高低都不一样,采暖需求也各不 相同。这就需要引入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通过对每个户型的实际耗热量进行精准计量,实现费用的合理分摊,提高供热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二、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的原理 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的核心是热量计量器。热量计量器是指用以测量热水供热系 统中的热能消耗的计量仪表,通过对热水的流量和温度的测量,计算出用户实际的能耗量。在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中,每个用户的采暖系统都会安装热量计量器,通过对供热水 流量和温度的监测,记录并计算出用户实际的采暖热量,从而实现供热费用的精准计量。 1.提高供热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传统的面积分摊模式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而通过引 入分户热计量技术,可以根据实际的能耗情况对费用进行分摊,提高供热的公平性。 2.激励用户节能。传统的面积分摊模式中,用户无法感受到自己的能耗情况,而引入 分户热计量技术后,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能耗情况,从而激励用户节能减排。 4.提高供热企业的管理效率。引入分户热计量技术后,供热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对用 户进行管理,提高了供热的管理效率。 1.技术标准化和认证问题。目前我国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的标准化和认证尚未健全,这给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标准化和认证力度,完 善技术的标准和认证体系。 2.技术成本问题。目前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包括设备采购、安 装和维护成本。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合作,通过技术改造和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技术成本,推动技术的推广应用。 3.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涉及到用户的能耗数据,如何 保障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数据使用 和共享,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城市居民的采暖用热需求,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集中供 热的方式。针对集中供热系统,实行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平 收费和节能减排。本文对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 设计思路 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传感器采集实时温度数据,通过控 制器控制采暖热水的温度,实现室内温度的自适应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和管理。 传感器采集实时温度数据:系统需要在每个用户的房间里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感应 室内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室内热传递的特性,需要安装在主要热源 附近,避免在阳光直射或遮挡较多的地方安装。 通过控制器控制采暖热水的温度:温度控制器是实现室内温度自适应控制的关键,通 过控制器可实现对采暖热水的温度控制,即控制采暖热水的供水温度,为室内供暖提供稳 定的热源。控制器还可根据室内外温度和用户设定的温度值,实现室内温度的自适应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系统还应该有一个数据处理和管理模块,实现实时数据的采 集和存储,便于管理人员对每个用户的采暖费用进行计量和统计,为后期的客户服务做好 数据准备。 实现过程 在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实现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和编写适当的控制程序。 硬件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热表。温度传感器主要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采集信号输出为数字信号,方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选择控温器,可通过控制热水 的供给温度,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同时支持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智能热表则是实现 分户计量收费的核心硬件设备,主要负责计量室内采暖用水的能量消耗,采用电子式热计 量表,可实现远程抄表和费用计量。 控制程序主要有采集数据程序和控制程序两部分。采集数据程序主要负责温度传感器 信号采集和实时数据的存储,采用C语言和Python语言编写,可将获取到的温度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以备后期采暖费用计量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主要负责控制器的温度控制功 能和智能热表的数据采集和计量功能,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可实现对热水供温度 的控制和采集室内能量计量数据。 总结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摘要: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下称设 计技术规程)的颁布实施,为新建住宅的采暖系统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现通过工程实例,对供暖负荷、户内供暖系统选择等问题进行并阐述观点。 一、供暖负荷计算 《设计技术规程》在供暖负荷计算方面与过去传统的负荷计算相比,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要按6℃温差计算户间传热量。其目的是为了实施分户 热计量后,邻户可能实施间歇供暖,大幅度自主调节供暖负荷,从而产生 户间传热对用户的供暖。《设计技术规程》还规定,户间传热负荷不计入 外网供暖总负荷中,只计入户内供暖总负荷,且不宜大于基本供暖负荷的80%。 1.户间传热量的确定 ,暖通界一些同仁对于按6℃温差计算户间传热,持不同的看法。认 为在同一建筑内,处于不同位置的未供暖住户与其相邻的供暖住户之间的 温差是不同的。笔者通过实际工程设计计算同样发现,当处于东西边单元 顶层的最不利住户不供暖,而与其相邻的其他住户都供暖时,户间温差远 >6℃(约为11℃左右)。而相同户型处于中间单元中间层时,户间温差 <6℃(约5℃左右)。为此,部分同仁建议,按稳定传热经热平衡近似 来确定户间温差(参见(1)式(3))。 tn=A2R1tLA1R2tW/A2R1A1R2

tn-非采暖房间可维持的室温R1=外围护结构平均热阻R2-内围护 结构平均热阻A1-外围护结构总面积A2-内推论性结构总面积tL-供暖 邻室室温tW-室外供暖设计计算温度 笔者认为,(1)按此逐一计算每个户型的温差,固然较,但在工程 设计计算中如果不采用相应的计算软件,操作起来十分烦琐,不易实施。(2)如未供暖住户与相邻住户之间温差过大,而分户隔墙或楼板热阻达 不到最小热阻要求,则易使分户墙或楼板内表面产生结露,达不到卫生要求。(3)户间传热过大,也会进一步增加相邻住户供暖设备的负担,使 散热器过多占用建筑面积,难以承受。(4)影响户间传热量的不确定因 素较多,假设典型房间不供暖,而其余房间均供暖,也只是一种特定情况。因此,工程中仍按照规程上6℃温差计算户间传热,也不失为权宜之计。 至于温差>6℃的不利户型,可采取将户内温控阀的锁针控制在12℃-14℃,通过户内散热器散热及温控阀调节来补充此部分热量并随室外温度 的变化进行热量调整。而在热计量收费时,应根据户型的位置及朝向具体 测算,从而对用户实际的用热量进行适当修正。这样,较能体现按热收费 的合理性及公正性。 2.内外围护结构的热阻对户间传热的影响 热作为一种商品已开始走千家万户。而它所具有的热传递的特性使得 户间传热越来越受到关注。要使分户计量按热收费更趋于合理、公正,就 应尽量减少户间的热干扰。 文献[1]式(3)中不难得出,欲减少户间传热量,就应在提高外围护 结构热阻的同时,适当提高户间墙及楼板的隔热性能。由于户间维护结构 隔热性能的改善只能减少户内供暖设备,并不能降低整个建筑的能耗,因此,根据目前国力,住宅设计仍较注重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基本没有

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计量方法

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计量方法 分户热计量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等舒适度等热费”的计量方案以及满足热用户的舒适度要求。热量的分摊一般遵循两级分摊模式,如下图所示: 热量分摊模式 上图中,由供热公司到住户共经历了2次热量分摊过程,楼宇内部用户的实际用热量与楼内总耗热量之间,有很多种方式进行分摊计算,如:温度法、面积法、户用热量表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流量温度法等。 1温度法 温度法根据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和住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供热量分摊。温度法是基于“等舒适度等热费”的原则,其分摊公式如下式所示: 由上式可得,在同一栋建筑中,当室外温度相同时,如果室内温度相同,其分摊的比例是相同的,由此可以保证相同户型的用户在舒适度相同的条件下,热量分摊相同。温度法的主要特点: (1)温度法不需要对户内供热系统进行大面积改造,适合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适用于大部分的户内分户热计量系统。 (2)保障了热用户之间的公平性。户间散热导致部分用户在不供热的情况下,室内温度达到一个较高的温度,按传统计费方式,热费为0,但是,按照温度法计量原则,是需要缴纳一定的热费。因此,温度法保障了热用户之间的公平性,避免了因户间传热所产生的费用。 (3)温度法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舒适度,保障用热公平,同时,还可以提高热用户的节能意识,减少能源消耗。 (4)降低用户耗热损失,保证了耗热量与室温温度变化的一致性。 (5)对设备安装要求比较低。该方法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缺点:温度准确性和盗热检测。温度测量的不准确,会导致热量分摊相差较大,使得热费分摊不均衡。用户主动放热、盗热行为的存在,使得热量大量浪费,热用户的节能意识也无法得到提高。 2户用热量表法 户用热量表法是我国最早引进的供热计量方法之一,该方法需要按户安装热量表,测量

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一、总则 1.适用范围:适用于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 2.目的:确保热计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供热质量和热能使用效率。 3.定义和缩略语:详细定义和使用的缩略语应在规程中进行明确。 二、热计量系统的基本要求 1.计量方法和仪表:设计中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热计量仪表,确保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安装位置和布置:仪表安装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冷热媒体流动稳定和仪表测量准确。 3.计量管道和阀门:计量管道和阀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冷热媒体流动畅通和阀门操作灵活可靠。 4.数据传输和处理:应选用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校准和维护:定期对热计量仪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供热站和热网管道的基本要求 1.供热站的设计:供热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供热站的稳定运行和热量供应的准确性。

2.热网的设计:热网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热媒的流动稳定和热量传递的高效性。 3.管道敷设和维护:管道敷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管道运行的安全可靠和低能耗。 4.管道绝热:管道绝热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管道热量损失的控制和能源的节约。 四、分户热计量系统的基本要求 1.计量室的设计:计量室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仪表的安装和维护便利。 2.仪表安装:仪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方便观察和维护。 3.数据传输和处理:应选用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用户介入:用户应有权对供热数据进行监测和查询,并享有相关的隐私保护。 五、监测和评估 1.监测要求:应定期对热计量系统进行监测,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计量准确性。 2.评估要求:对热计量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计量准确性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技术标准和验收

浅谈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

浅谈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中供热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获取热能的一种重要方式。而 分户热计量技术则是对集中供热系统能源消费的计量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技 术原理、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对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进行浅谈。 一、技术原理 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量表,对供热系统进出口水流进行测量,并利用传感器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热能的消耗进行准确测量。 热量表是整个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核心设备,其主要作用是测量供热管道进出口水量和 温度,以此计算出能源消耗量。一般采用的热量表是超声波热量表,其具有测量精度高、 使用寿命长、维护简便等优点。 二、应用现状 在国内,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动,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 逐渐被广泛应用。目前,许多大中型城市已经全面推广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均已开展分户计量工作。 对于用户而言,分户热计量系统可以让居民清晰了解自己的热能消费情况,从而更好 地控制能源消耗,实现能源节约,减少能源浪费。对于供热公司而言,则可以更加精准地 计算用户的热能消费,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价格制定,提高效益,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改进供热系统的运行方式,以此提高供热效率。 三、存在问题 然而,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目前国内市场 上的热量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精度偏差等问题,这给热计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其次,采集到的热量数据如何进行实时监管,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需要进 一步加强监管。此外,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居民的切实需求,也需 要政府部门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 综上所述,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是我国城市能源消费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能 源节约、减排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要想实现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的科学化、 规范化发展,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供热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社会 认知机制,持续推动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

集中供热工程换热站专用控制系统设计和控制方案说明

集中供热工程换热站专用控制系统 设计及控制方案 技术方案 **科达自控工程技术** 2011年1月 目录 1. 第一章设计方案综述1 1.1热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2 1.1.1 设计原则2 1.1.2 方案简介2 1.1.3 功能特点3 1.2热网控制系统功能5 1.2.1 网络结构图5 1.2.2 网络结构概述5 1.2.3 监控调度中心软件功能6 1.2.4 本地换热站控制器功能7 1.2.5 热网平衡模块功能7 1.第一章设计方案综述 本系统是集公司多年来供热工程应用经验,专门针对北方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提供的换热站专用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中控自动化仪表**自主研发的U6-200一体化PLC,监控中心上位机软件采用Inscan HRC热网实时监控专用软件,配置热网管理软件包、热网平衡模块、Web发布软件包及GSM短消息报警模块,实现对各个小区换热站热网运行参数的采集存储,外界环境温度的补偿,热网温度流量、动力设备的启停及调节、安全报警以及自动分析、热网系统故障诊断、能源计量分析等功能,并配合现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达到整个热网系统的供热平衡、安全、经济运行,最终实现无人值守型换热站.

换热站专用控制系统图示 在自动化设计上,设置监控中心控制室<调度中心>一个,内含2台调度计算机同时通过通讯的方式对换热站进行监控,2台调度中心计算机为1主1备冗余.主监控操作站完成控制室内人机交互功能,在计算机上显示各站换热网的工艺管道、参数、控制流程图,包含各类热力参数、阀门等各类执行机构状态的显示和自/手动操作.监控操作站除完成基本的各换热站运行数据采集、远程调度控制、数据记录报表生成等之外,还具备热网平衡调节、提供热网负荷需求趋势预测、预测负荷与实际负荷对比、互联网web远程浏览、手机wap浏览、手机短信报警等热网管理功能. 换热站采用就地与主控室远程控制协作方式.各站放置独立U6-200一体化PLC一套,该终端设备配有彩色触摸屏,方便巡检人员进行就地观测,实现小区热网运行参数的采集与监控,如压力、温度、流量、电流等,并集中将运行参数发送至远方控制中心;U6-200一体化PLC可就地存储至少一个采暖期的运行参数,实现根据室外温度值自动控制二次供回水温度,并可同时控制循环变频及补水变频,进行量值的调节;在启用换热平衡模块后,各站控制器接收主控室发送的平衡参数,结合各站过程参数调节二次供回水温度;控制器也可接收主控室下发的各项命令,完成远程控制热网温度、流量、动力设备的启停等.同时结合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变焦功能,手动调节远近焦距,最终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 1.1热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1.1.1设计原则 本设计方案基于"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数字化、信息化环保工程的思想,着眼于热网"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一个先进、可靠、高效、安全且便于进一步扩充的集过程控制、监视和计算机调度管理于一体并且具备良好开放性的监控系统,完成对整个供热运行的监测与自动控制,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的目标. 1.1.2方案简介 自动化热网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结构,即采用中央与就地分工协作的监控方法.中央控制室负责全网参数的监视以及必要时的远程调控,在开启平衡模块情况下完成各换热站的流量和能量调配;各换热站根据中央控制室下发的平衡参数进行供回水温度自动,同时也可通过就地手动干预或者远程干预.本系统由调度监控中心、远程终端站、通讯网络和与监测控制有关的仪表等部分组成.调度监控中心起着调度中枢的作用,可以察看全网的供热参数,同时进行热力工况的分析来指导全网的运行.远程终端站由具有测控功能的控制装置和通讯系统组成.远程终端站通过与其相连的仪表和执行机构完成对一、二级换热站和其它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

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本文出自: 能源世界网作者: 我爱蓝天点击率: 1154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推行集中供暖住宅的分户热计量,特制定本设计技术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集中供暖住宅热水供暖系统的设计。分户独立热源的户内热水供暖系统相应部分的设计,也可参考执行本规程。 1.0.3 集中供暖住宅热水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的设计,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和《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 26— 95)、北京市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地区实施细则》(DDJ 01—602—97),以及其它标准、规范或规定。 2 术语(略) 3 供暖负荷计算 3.0.1 应按《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常规进行房间供暖热负荷计算。 3.0.2 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等主要居住空间的室内计算温度,应按相应的设计标准提高2度。 3.0.3 实施分户热计量的住宅,应按热源为连续供暖的条件计算供暖负荷。除燃煤锅炉房外,不应考虑热源状况附加系数。3.0.4 户间因室温差异而形成的热传递,应按下列原则计算传热负荷: 一、应计算通过户间楼板和隔墙的传热量。 二、与邻户的温差,暂按6度计算。采用地板供暖时,暂按8度计算。 三、以各向户间传热量总和的适当比例,作为户间总传热负荷。 3.0.5 按3.0.4条计算的户间传热量,不宜大于按3.0.1条、3.0.2条和3.0.3条计算的基本供暖负荷的80%。3.0.6 户间传热量仅作为确定户内供暖设备容量和计算户内管道的依据,不应计人户外供暖干管热负荷和建筑总热负荷内。3.0.7 同一热源系统的各幢建筑,均应按同一标准进行供暖负荷计算。 4 热源和室外系统设计 4.1 城市热网、地区供热厂和燃煤集中锅炉房供暖 4.1.1 采用城市热网或地区供热厂作为热源时,应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确定换热站的供暖范围,供暖面积宜加以控制。4.1.2 采用供热规模较大的集中燃煤锅炉房作为热源时,应以高温水为热媒,并应设置换热器,划分锅炉侧的一次水和用户侧的二次水系统。 4.1.3 换热设备的二次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设置热量计量装置。 二、为变流量系统时,循环水泵宜设置变频调速装置。 三、为定流量系统时,循环水泵宜多台并联设置。 4.1.4 换热站的二次水侧的调节控制系统,应根据系统的流量变化特征,具备随室外气温变化而改变供水温度的功能。 4.2 燃气、燃油和电热的小型集中锅炉房供暖 4.2.1当采用燃气、燃油和电热的锅炉房作为热源时,应根据建筑规划条件和物业管理的合理性设置锅炉房,每一个锅炉房的供暖面积不宜过大。 4.2.2 在符合现行有关消防设计规范和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限定条件时,锅炉房可设置在地下室内,燃气和电热锅炉房还可设置在屋顶机房内。 4.2.3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一、宜采用全自动锅炉或模块式锅炉。 二、燃气或燃油锅炉在额定发热量和不同负荷率条件下的燃烧效率,均应不低于90%。 三、除受条件所限外,不宜采用需设置水泵扬升的“无压热水锅炉”。 4.2.4 锅炉房热媒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第一章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5.10.1集中供暖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必须设置热量计量装置,并具备室温调控功能。用于热量结算的热量计量装置必须采用热量表。 5.10.2热量计量装置设置及热计量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源和换热机房应设热量计量装置;居住建筑应以楼栋为对象设置热量表。对建筑类型相同、建设年代相近、围护结构做法相同、用户热分摊方式一致的若干栋建筑,也可设置一个共用的热量表; 2当热量结算点为楼栋或者换热机房设置的热量表时,分户热计量应采取用户热分摊的方法确定。在同一个热量结算点内,用户热分摊方式应统一,仪表的种类和型号应一致; 3当热量结算点为每户安装的户用热量表时,可直接进行分户热计量; 4供暖系统进行热计量改造时,应对系统的水力工况进行校核。当热力入口资用压差不能满足既有供暖系统要求时,应采取提高管网循环泵扬程或增设局部加压泵等补偿措施,以满足室内系统资用压差的需要。 5.10.3用于热量结算的热量表的选型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量表应根据公称流量选型,并校核在系统设计流量下的压降。公称流量可按设计流量的80%确定; 2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仪表安装要求,且宜安装在回水管上。 5.10.4新建和改扩建散热器室内供暖系统,应设置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或其他自动温度控制阀进行室温调控。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室内供暖系统为垂直或水平双管系统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安装高阻恒温控制阀L超过5层的垂直双管系统宜采用有预设阻力调节功能的恒温控制阀; 2单管跨越式系统应采用低阻力两通恒温控制阀或三通恒温控制阀: 3当散热器有罩时,应采用温包外置式恒温控制阀; 4恒温控制阀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质量检测部门出具的性能测试报告,其调节性能等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 195的有关要求。 5.10.5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具有室温控制功能;室温控制器宜设在被控温的房间或区域内;自动控制阀宜采用热电式控制阀或自力式恒温控制阀。自动控制阀的设置可采用分环路控制和总体控制两种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分环路控制时,应在分水器或集水器处,分路设置自动控制阀,控制房间或区域保持各自的设

高层住宅太阳能集中供热分户计量设计方案

多层住宅小区太阳能 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和集中集热、分户计量 热水系统设计方案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住宅小区太阳能热水应用示范项目地理位置、建筑类型、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示范面积等见表1。 表1 住宅小区太阳能热水应用示范项目工程概况 住宅小区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规划建筑面积57.14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商铺建筑面积6.25万平方米,另外还包括酒店、会所、物业、幼儿园、医务室及其它公共建筑。工程完成后可向社会提供4023套住宅。 表2 住宅小区基本情况

项目开发地块划分 项目基本情况 A块(1期)基本情况

1.2总平面图 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见图1-图3。 图1 住宅小区项目总规划鸟瞰图 图2 住宅小区项目总规划平面图

图3住宅小区规划图 二、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2.1 示范目标 总目标:将住宅小区建设成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工程,并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1)示范项目通过采用外墙保温,屋面等高效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使建筑物节能目标达到65%以上; (2)太阳能热水系统可满足全年60%的生活热水要求。 2.2 示范主要内容 示范主要内容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建筑上的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主要采用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式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

示范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关键目标及指标展开: (1)建筑节能目标≥65%。本项目外墙采用框架结构,多孔砖填充,屋面采用了聚苯板保温技术。 (2)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的热水占总热水消耗的60%以上。太阳热水系统采用电加热系统作为辅助能源,通过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常规能源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阴雨天或太阳能供热水不足部分由辅助电加热系统提供。 (3)太阳能集热器与平屋面的建筑结合示范,采用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4)采用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其中太阳能集热器采用真空管式集热器,使用寿命长达30年,后期运行维护方便。 ·各住户使用自家水箱里的热水和辅助能源,不存在物业分户收取水电费的问题;运行过程中,不存在收费管理问题; ·集热系统的设备利用率较高,设备的初投资略低,维护费用较低。楼面太阳能可由物业负责维护管理; ·不受楼层高低限制,并可以实现太阳能热能资源共享; ·可以根据楼面建筑情况灵活布局,最容易实现与建筑物相协调。

供热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供热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计 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供热收费管理系统根据供热公司收费管理需求,实现了供热公司信息化收费管理 方案。系统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 2012,客户端开发系统为 PowerBuiler可视化软件开发平台。系统实现了收费管理系统的基础设置、收费 管理、收费统计分析、数据备份与恢复等一体化。经过系统测试和实际运行,系 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收费管理的信息化处理,规范了供热收费管理流程,达到了 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了企业管理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供热收费;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引言 为满足供热企业今后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以及不断增加的热用户的需求,供 热收费、售后服务等各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需同步提高。综上所述,启用一套 严谨的供热收费系统是当前之需,供热系统的实施将会满足供热企业今后发展和 管理的需要。 1收费方式 (1)人工方式。1)用户至热力企业营业厅,将相关材料交给营业厅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计算出用户需缴纳的取暖费,用户使用现金或银联刷卡、手机扫 码支付等方式缴费。2)用户至当地各大银行的营业网点,有代收生活缴费的窗口,可以实现缴纳取暖费。某些社区便利店也有此类功能。3)有少量用户因某 些原因未按时足额缴费,就需要热力企业的收费员上门去催缴。(2)智能方式。1)用户使用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可以足不出户直接缴费。2)有支付宝的生 活缴费、微信的生活缴费或者热力企业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实现线上缴费。 2供热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集中供热中恒压供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集中供热中恒压供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 设计 摘要:集中供热中恒压供热站是热网与热用户连接场所,其功能是利用不同 热网模式下热媒的转换与调节,根据用户需求合理分配热量,并在其中计量热量,检测和记录热媒参数及数值。 关键词:集中供热;恒压供热;自动控制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是现代城市最重要基础设施 之一,也是城市公用事业重要设施。集中供热是由集中热源产生的蒸汽及热水, 经管网为城市或部分地区生产、采暖、生活提供所需热量。 一、集中供热的优势 集中供热是集中热源产生的蒸汽和热水,通过管网为城市或部分地区生产、 采暖、生活提供必要的热量,它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公用事业一 项重要设施。其能提供稳定可靠热源,改善人们生活,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 效利用城市空间,因而集中供热具有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1、缓解环境污染问题。集中供热后能扩大锅炉容量,并且会配置相当高烟 囱与烟气净化设备,以减少燃烧时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烟灰等环境产生的污 染物,有益于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2、降低供热成本。以往使用的分散供热方式在供热设施、燃料运输和产后 物质运输方面的投入大,集中供热后,供热设施投入将大幅减少,并且在人工成本、燃料运输等的投入也大幅降低,对于整体成本投入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3、大幅提高能源效率,节约燃料。通常,大型汽轮机发电效率低,约为40%,但运用供热机组热电联产的综合热效率通常达到约85%。分散小型锅炉热效率通

常在50~60%之间,但使用区域锅炉房大型供热锅炉,供热效率会增加约20~30%,所以需加快集中供热的发展,这能大幅增加能源利用率,从而节省燃料。 二、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 1、计费方式不合理。在我国,许多收费方式仍基于面积,这造成了严重的问题。在北方许多地区收费较不合理,导致供热企业属于盈利微薄状态,致使供热积极性低,影响了供热质量。自实施供热计量改革以来,供热运行中的供热消耗热量每年都在下降,尽管取得了进展,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问题,完善供热技术仍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2、供热能源单一。北方许多地区仍使用燃煤锅炉来供热,这会导致能源浪费严重,并会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被用于集中供热系统中,其中热泵被广泛使用。水源、污水源、土壤源、空气源热泵广泛用作补充集中供热热源。 3、专业化人员与技术的缺失制约发展。集中供热系统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为更好地构建这一专业工程体系,需专业的技术及人员,两者贯穿于整个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运营、管理等环节。从集中供热现状来看,供热企业工作人员对供热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低,对能提高供热安全质量、节能投入方法缺乏积极了解和应用。而且在判断供热系统问题时不注重实地考察,从自身经验出发。比如,当局部供暖差水力调节失衡时,可直接更换水泵或加粗管道直径,事实上,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较多,仅依靠经验方式不可取。 三、集中供热发展趋势 1、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双重提升。人才与专业技术是集中供热系统建设的两个关键因素,对此可考虑从以下方面提高水平。①吸收先进经验。当前全球化社会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吸收其他国家在集中供热方面的经验,可通过交流学习等吸取国外先进经验。②引进专业化人才。通过优化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待遇等吸引专业化人才进入集中供暖设施规划建设中。③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供热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供热领域新知识和新技能,并通过实施考核制度确保人员专业素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