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打造绿色繁荣的未来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快推进的今天,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汉江生态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于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背景、现状、目标、实施措施及未来展望,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背景

汉江生态经济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涵盖了陕西、河南、湖北三省,是连接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现状分析

汉江生态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能源资源等。同时,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然而,在经济发展方面,汉江生态经济带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和初级工业为主,缺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三、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目标设定

根据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保护优先:确保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2、经济发展: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3、社会进步:提高汉江生态经济带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5、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四、汉江生态经济带实施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汉江生态经济带需要采取以下实施措施:

1、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规划,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内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

4、推动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区域内的教育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5、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五、汉江生态经济带评估与展望

为了确保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对该地区的发展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应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展望未来,汉江生态经济带有望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在该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经济繁荣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总之,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对于推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为该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发展带之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是指中国政府制定的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规划文件。该规划纲要旨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平衡。 首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定位。该纲要指出,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带。它应该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其次,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该纲要明确了到2030年,长江经济带要实现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产业布局优化、创新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发展目标。其中,特别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提出要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经济带。 再次,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该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开放等。同时,纲要还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 最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区域协同发展和合作。该纲要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是一个复杂的区域系统,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推动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在纲要中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统一规划标准、推动资源共享等具

体措施,以促进区域间的协调与发展。 综上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该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强调了区域协同发展和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贯彻实施该纲要,可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商南到十堰高速规划

商南到十堰高速规划 关于十巫高速公路郧西至鲍峡段项目推进事宜,此前已有序开展了前期工作,工可报告已编制完成,项目前期专题要件如水保、土地预审等15个工可专题要件已全部委托相关专业机构编制完成;省政府已同意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建设,通过招投标确定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牵头的联合体为投资人。目前正开展该项目生态红线评估工作,待此项工作完成后将进行生态红线优化和调整,项目环评通过后,再办理规划选址,进行项目立项后方可动工建设。关于郧商高速郧西至商南段项目推进事宜,目前,因陕西省没有将郧商高速列入公路网规划(2018-2035)中,陕西商洛市境内的具体接入节点位置还未能确定。目前已与商洛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了两轮沟通,争取陕西省能将郧商高速列入“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或者调入“十四五”高速规 划之中。这样两省才能精准对接,确保两省顺利实施该项目全路段工程建设。 改扩建武当山机场,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建成汉十、十西高铁,谋划建设丹西、十宜和南三县铁路,实现县县通铁路;加快建设十巫、十淅高速公路,谋划建设房神(房县至神农架)、郧商(郧西至商南)、绕城(福银高速十堰段改扩建)高速公路。 此外,围绕建设现代水利保障网和绿色清洁能源网,十堰还将重点推进京能热电、孤山航电枢纽、夹河关水电站和热力管网、十竹长输管线等项目建设。 事实上,在此前发布的《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中,湖北铁路建设重点项目的外联项目,即包括加快武汉—西安客专、郑州—万州客专、蒙西—华中地区煤运铁路、随州—麻城—安庆铁路、

荆门—保康—房县—竹溪—安康铁路建设等。 据了解,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设定的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5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期待此项目尽早提上日程开建,到时候,我们竹溪通火车了,出行就更方便啦! 投资近9亿,竹溪将建风电场 记者从十堰市发改委获悉,省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广东明阳竹溪丰溪风电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正式核准竹溪县丰溪风电场项目,宣告十堰市风资源利用发电项目取得零的突破。 竹溪县丰溪风电场项目位于竹溪县西南部丰溪镇,拟用地面积2.9581公顷,项目总投资8.7448亿元,总装机规模9.8万千瓦,年设计上网电量15190万千瓦时。该项目由竹溪洁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预计2018年年中开工建设,2019年建成投产。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08.07 •【字号】鄂发改长江〔2019〕289号 •【施行日期】2019.08.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武汉市、襄阳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随州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委军民融合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统计局、省扶贫办,省能源局、省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为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8月27日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为贯彻实施《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推进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汉江” 1.加强重要生态区域建设和保护。实施生态红线管理,建设秦巴山(湖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及大洪山、桐柏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编制实施丹江口库区(湖北)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实施主体:汉江流域各市人民政府。因各项工作均需地方政府协同落实,实施主体以下不再重复。) 2.建设沿江绿化带。加强汉江干支流河岸带和丹江口库区库滨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沿汉江干流生态林带、国家储备林建设。修复裸露山体。保护利用汉江中下游滩涂地。(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 3.加强中小流域治理。推进神定河、泗河、滚河、竹皮河、天门河、汉北河、府澴河、通顺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及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责任单位:省水利厅) 4.加强水源地保护。实施《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开展“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长效机制。(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 5.加强水质监测。实施《湖北省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提升汉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船运液化危险品运输全过程监测平台、汉江入河排污口监测平台、水资源环境监测平台。实行环境监测信息网上公开,加强省、市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管理。提高汉江水功能达标率。(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 6.实施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整治。实施《湖北省汉江干线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湖北省河道非法采砂整治工作方案》,取缔汉江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建

汉川市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实施方案 精品

汉川市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 规划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一、编制目的 随着“两圈两带”发展战略的提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汉川市作为汉江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应对新战略、抢抓新机遇,汉川市需全面对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依托优势、发挥特色,找准定位,提前谋划,在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中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20XX—2025年; 长期规划到2035年; 远景展望到2049年。 三、编制依据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 《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孝感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纲要》 《汉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汉川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发展基础 汉川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因汉水横贯全境而得名,是承接武汉城市圈经济辐射的重要基地和城市外围发展的重要节点,素有“江汉明珠”、“鱼米之乡”的美誉。1997年3月12日撤县建市,现辖25个乡镇场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663平方公里,人口112.3万人。汉川市紧邻省会武汉,交通便利,距天河机场45公里,107和318国道、宜黄、武荆高速公路、汉丹和汉宜铁路均穿境而过。 一、经济基础较好 20XX年,汉川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44.71亿元,农业总产值100.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9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2.33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2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50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278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5.38:59.83:24.79。 二、自然资源丰富 一是水资源丰富。汉川市境内河湖渠密布,在册湖泊13个,1000亩以上的9个。其中,黄龙湖面积5000亩,东与武汉南湖度假村和嵩阳山庄相邻,西与汉江相通,是罕见的野生天然连环湖汊;白石湖水面3000多亩,集山、水、园、岛、滩、汊于一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打造绿色繁荣的未来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快推进的今天,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汉江生态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于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背景、现状、目标、实施措施及未来展望,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背景 汉江生态经济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涵盖了陕西、河南、湖北三省,是连接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现状分析 汉江生态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能源资源等。同时,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然而,在经济发展方面,汉江生态经济带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和初级工业为主,缺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三、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目标设定 根据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保护优先:确保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2、经济发展: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3、社会进步:提高汉江生态经济带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5、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四、汉江生态经济带实施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汉江生态经济带需要采取以下实施措施: 1、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规划,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全文).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重要意义

一、现状基础 (一)基本情况 咸宁长江经济带是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3个县市区构成,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属武汉城市圈“1小时交通圈”范围。北靠武汉大都市,东与黄石大冶、阳新接壤,西北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西南临近洞庭岳阳。为南北要冲,东西节点,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2008年咸宁长江经济带总人口147.68万,分别占全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总人口的51.24%、8.38%;面积4243.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43%、7.8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32亿元,分别占全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的74.4%、 3.79%;拥有长江岸线121.7公里,占全省长江岸线总长的11.45%。 表1 咸宁长江经济带概况(2008)

(二)资源条件 一是气候与水资源。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水资源丰沛,区域内河流众多。除长江干流外,主要有淦水、陆水、金水三大水系,汇纳众多中小河流。年平均降雨量达1516.3毫米。 二是土地矿产资源。咸宁长江经济带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以冲积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为主。目前国土开发强度较低,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近年来,全市共整理出可耕地15万亩,约占全省的一半,咸宁低岗丘陵占有量居全省第一,为咸宁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已发现矿产37种之多。地热、金、石灰石、煤、锰和钒等储量较大。 三是岸线资源。咸宁长江经济带长江岸线达120多公里,利用率大大低于武汉岸线的开发程度。咸宁港作为武汉新港的组成部分,开发潜力巨大。同时,陆水河及陆水水库岸线资源可开发程度也较高。 四是物产资源。森林覆盖面积达52%,境内拥有珍稀名贵树种和我国特产树种达30多种;还是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被原国家林业部列为国家花卉基地。

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

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而长江流域则是中国 历史中非常重要的地区。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 推进,长江经济带地区成为了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会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的现状 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的现状可以用朝阳群众中常说的“涨势如虹”来形容。随着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持续发展,许多城市迅速崛起。这些城市不仅规模逐渐扩大,且城市建设质量也大大提高。例如 南京和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它们的人口和GDP都在 不断攀升。此外,长江经济带地区的苏州和无锡等城市也在迅速 崛起。可以说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 在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一些传统的产业正在转型为新的产业类型,这不仅对地方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还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和提高居民收入。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规划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而且与人们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在长江经济带城市规划方面, 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一,城市规划能够使城市的建设有序进行。长江经济带地区 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导致城市建设的混乱。城市规划的存在,不仅可以实现城市的合理利用,而且可以根据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来规划城市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此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城市规划能够帮助城市实现转型升级。城市规划不仅要 考虑到城市的空间发展,还要结合地方生态、经济、人口、产业 等各方面因素来进行规划。在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城市规划中,可 以通过落实规划使城市的转型升级变得更加有序和高效。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规划的特点 长江经济带城市规划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着眼于产业转型。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传统产业正在整体 升级中,城市规划以产业转型为主要目标,为支持和加强新产业 而进行规划。此举可以使城市在转型中实现更高效的利用。 其二,注重生态环保。长江经济带地区是一个生态敏感地区, 城市规划要真正做到“人文地域生态和谐”,要使城市的发展同时 落实保护大自然的各项措施。 其三,推崇智慧城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城市已经开 始尝试建设智慧城市。长江经济带城市的规划也在朝着这个方向 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与规划

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与规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迅猛的增长态势。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区域的发展,不仅对当地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所向披靡的影响。有论者指出,长江经济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不仅是地域经济,还会涉及到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等多个领域。因此,为了更好的把握未来的发展机遇,深入挖掘和发掘其潜力,需要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规划。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长江经济带是指以长江流域地区为依托的经济发展区,涵盖了11个省市区: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人口则近亿。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繁荣的人文氛围以及巨大的经济潜力。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目前最为繁荣和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长江经济带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其随着逐渐增强的辐射效应,也在逐渐地越过本地区,成为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重地。因此,研究和规划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长江经济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令人羡慕,但是,该 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个问题是环境问题。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和人口数量 的膨胀,长江流域区域的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河道污染和水 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二个问题是资源问题。长江流域地区资源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利用,也是该地区继续发展的障碍之一。 第三个问题是产能结构问题。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 依赖于传统的制造业,而现在的世界条件变化让该地区存在着要 面临接下来的大量产业升级以及技术创新等难题。 三、长江经济带的未来发展 为了解决长江经济带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难题,政府需要提出一 系列的解决方案。首先,政府应该在环保方面发起立法和强制执行,使企业和居民都能充分遵守规章制度和环境法规。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资源管理的全球展望,采用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管理和合理利用地区内的自然资源来维持经济和社会的平衡。

34——关于将“郧阳汉江四桥”列入十堰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郧阳)

关于将“郧阳汉江四桥”列入十堰市 “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十堰南临武当,北接汉水,自然风光旖旎,山水资源丰富。十堰虽是国家级园林城市,但市区无大型河流经过,一直以来被冠以山城的名号。郧县撤县改区后,郧阳区正式成为市区的一部分,十堰由山城向山水城转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目前十堰市区和郧阳区之间主要通过十堰大道相连,发展空间十分受限。 安阳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地势开阔,水面广阔,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之地。如从安阳镇至青山镇之间规划建设一座“汉江四桥”,市区则可通过四桥实现跨江发展。 2014年,我区“一江两湖四区六镇”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修编时,已将“郧阳汉江四桥”作为城市未来发展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郧阳汉江四桥”及两岸接线工程全长约6公里,其中:桥梁长1.5公里,接线工程长4.5公里。北岸接杨溪罗沟至安阳一级公路,南岸接市区东环路至青山镇碾子坪一级公路。 规划建设“郧阳汉江四桥”,一是可使十堰市区向江边迈进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促使市区融合发展区域由带状向块状转变,推动市区融合发展。二是四桥建成后,十堰可把安阳作为未来城区发展的主阵地,凭借安阳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轻松实现跨江发展,使汉江真正成为城市内河,进而迅速带动环郧阳湖区域快速发展,对于加快市区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三是对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融入十堰市主城区步伐,

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以及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是全市“十三五”规划布局谋篇的关键之年,是郧阳改区的开局之年。及早谋划建设“郧阳汉江四桥”,对于推动市、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建议市发改委将“郧阳汉江四桥”建设纳入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储备库,并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建设。

“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机制和路径

“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 山”的机制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宝贵财富的发展理念。安康生态资源丰富,如何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当前安康发展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发展生态经济的经验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利用生态文化优势,培育生态经济理念,变生态资源为生态效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把乡村打造成城市“后花园”,将农业打造成旅游农业,农田改造为景观农业,农产品升级为旅游纪念品,以生态项目建设同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收入。在生态保护和保持自然原真性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若干生态保护区,生态产业集中区,生态文化展示体验区,形成了一批成功案例。 1、韩国周末农场 韩国发展休闲农业的经典形式为“周末农场”和“观光农园”,以江原道旌善郡大酱村为例:大酱村首先抓住游客好奇心,出奇制胜的由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利用当地原生材料采用韩国传统手艺制作养生食品的方式制造大酱,既符合现代人的养生学,还可以让游客亲临原初生活状态下的大酱村,同时节省资本、传承民俗文化特色。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还特别准备了以三千个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绿茶冥想体验,赤脚漫步树林及美味健康的大酱拌饭,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体现了乡村旅游的就地取材、地域特色浓郁的同时迎合了修身养性的市场需求,成功的吸引了大量客源和资金聚集。

2、法国普罗斯旺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已经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成长,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成为国际知名的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3、欧洲乡野农庄 欧洲国家休闲农业发展最早,并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形态,在这之中,“民宿农庄”、“度假农庄”尤为典型。这种形态的旅游或以度假为主的民宿农庄、露营农场、或以美食品尝为主的农场饭店开展,也有以适应欧洲居民习俗的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和狩猎农场等形式发展起来。例如在法国、奥地利、英国农村,将旅游住宿附加球场、赛马场、钓鱼场、园林等设施,迎合休闲旅游者需求。欧洲国家这种休闲农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由赛马、高尔夫球、钓鱼等实际参与性活动的催生而形成的,民俗、露营、美食品尝等当地特色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成功地把农村与城市融为一体。 4、福建省 福建省充分发挥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的生态优势和东部沿海经济优势,抢抓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机遇,提出建设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先行区、战略定位,创新发展林业碳汇,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金融体系等近20项与森林及林业碳汇相关内容,深耕森林碳汇就是碳循环领域,重点解决森林碳汇形成机制、森林碳计算与经营等理论

武汉长江新区总体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武汉长江新区总体 方案 # 武汉长江新区总体方案 ## 1. 概述 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推动武汉城市发展,武汉市政府拟在武汉市长江岸线建设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命名为武汉长江新区。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武汉长江新区的总体方案。 ## 2. 目标与定位 ### 2.1 目标 武汉长江新区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综合发展区,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为核心,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和对外开放平台。 ### 2.2 定位 - 经济增长极:通过引进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 对外开放平台:打通国际通道,吸引外资和外国高端人才,加强与国际经济和科技交流合作。 - 生态宜居区:注重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 3. 主要发展内容 ### 3.1 经济发展 - 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配套,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 - 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支持和服务,培育和扶持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创业孵化基地。 - 打造产业集聚区: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特点,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集群效应。 - 发展数字经济:加强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打造智慧城市。 ### 3.2 对外开放 -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促进对外开放。 - 吸引外资:设立用地优惠政策,提供便利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企业在长江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项目。 - 人才引进:开展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长江新区工作和生活,促进科技交流和合作。 ### 3.3 生态宜居区 - 强化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污染防治工作,提高空气和水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推动建筑绿色节能,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低碳生活社区。

十堰: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新高地

十堰: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新高地 作者:刘建华孙路 来源:《小康》2019年第30期 十堰地处秦巴腹地,汉江中上游。她是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被誉为“华中绿肺”“北方水井”。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13年7月和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强调“强化汉江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突出抓好汉江等主要流域和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 2018年11月,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这一国家战略的出台,拉开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大建设、大发展的大幕。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十堰是汉江流域重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把生态作为十堰的首要功能、把保护环境作为十堰的首要职责、把守好“华北大水井”作为十堰的首要担当、把绿色发展作为十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大力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 如何行动?十堰研究制定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堰实施方案》,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常讲:“如果一江清水不能保证,我们就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十堰不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就没有出路和活路。我们必须举全市之力,做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全民植树造林,让绿色成为十堰的城市底色。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石漠化治理、生态公益林、“绿满十堰”、精准灭荒等重点工程,实现了“绿色达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5.1%,十堰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殊荣。 全力修复生态,让绿色无处不在。坚持把修复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实施增绿补绿工程。全市水岸绿化率、国省干线公路绿化率分别达到82.5%、93.7%。环丹江口库区生态旅游公路被誉为“中国最美山水公路”。坚持还绿于民,规划建设了200多个高品质生态山体公园、街头游园、广场绿地。全市重点生态保护区面积占版图总面积的23%。自然环境改善了,野山羊、狍子、獾等保护动物回归十堰,“世界最神秘的鸟”海南虎斑鳽、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的黄脚渔鸮也现身十堰。 全面实施生态移民,让贫困群众共享“绿色福利”“生态红利”。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自然休养生息、自净恢复。全市35.5万人告别“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家人”的生态脆弱地区,走出了一条绿色扶贫的新路子。 十堰咬紧牙关,痛下决心,重拳出击,铁腕治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近十年来,十堰先后兴建污水处理厂94座、垃圾处理场38座,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在当今全球30多种污水处理工艺中,十堰应用了26种,成为全球污水处理技术的“富集地”。 向改革要活力。十堰创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率先实施污水垃圾处理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模式。当下,全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全部交由第三方托管运营。 工业点源污染是硬骨头。十堰坚决啃下这个“硬骨头”。全市实施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企业达105家、实施清洁生产企业达261家。先后拒批有环境风险的重大项目122个,关闭转产规模以上企业560多家。引进推广了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模式,实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影响评价和重点企业排污口在线监测全覆盖。 农业面源污染发生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十堰实施综合治理,坚决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创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牧绿色养殖、水产健康养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实现了全覆盖,全市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实现零增长。先后对1578个行政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比例达85%。 城市水体黑臭是当今我国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十堰市全力决战城市黑臭水体。对汇入丹江口库区河流水质不达标的神定河、泗河、剑河、犟河、官山河,大力实施全流域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五大工程”,彻底整治了这5条河流的56条支沟590个排污口,使汇入丹江口库区河流的水质彻底改善。

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修复机制的研究

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修复机制的研究 汉江是中国重要的国家级水利工程,也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河流之一。汉江流经的 地域广阔,涵盖了湖北、河南、陕西等多个省份,不仅是重要的水资源支持地区,还是重 要的生态经济带。长期以来,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修复工作亟待加强。本文将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修复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问题分析 1. 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和农业活动的不断发展,汉江流域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残留物直接排入江河,严重影响了水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 直接排入江河,也对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2. 湿地退化 汉江流域的湿地面积较大,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退化现象严重。湿地是重要 的生态系统,可以调节水文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湿地 的退化将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 3. 生物多样性下降 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汉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一直在下降。一些特有物种受到了严重 的威胁,受保护动植物的数量也在减少。这对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 影响。 1. 建立统一的生态修复规划 为了有效地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修复工作,需要制定统一的生态修复规划。该 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到污染治理、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明确修复目标 和路径,确保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进行。 2. 强化污染治理 针对汉江流域存在的严重水污染问题,需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重点治理工业和农业 排放的废水,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水平,确保汉江水质的得到改善。 3. 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加 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可以有效地改善汉江生态系统的状况。需要建立湿地保护基金,引导各方力量投入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汉江清江水文化比较及发展建议

汉江清江水文化比较及发展建议 “千湖之省”湖北,也是江河大省。举目中国,江河纵横省份虽多,但三江并流一省罕见。长江横贯荆楚1061公里,汉江出秦一泻千里到汉阳,与长江托起大城武汉;清江蜿蜒鄂西八百里,成为省际长江骨干支流。如果把长江比作母亲,那么汉江与清江就像一儿一女,尽情欢歌,奔腾不息,为长江增添活力。 汉江滋润广袤无垠的江汉平原,清江以其秀丽风光闻名于世,它们与长江一道哺育6000万楚天儿女,构成武汉、襄阳、宜昌三足鼎立态势,三条大江穿“三山”(巫山、秦巴山、武陵山),纳百川,造就“三条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清江经济带),使荆楚文明辉耀中华大地。 “两江”之共性构成荆楚文明基本格局 论长度,1577公里的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2%。汉江在湖北境内长871公里,占全长的55.25%,流域面积6.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流经十堰、神农架、襄阳、荆门、随州、潜江、天门、仙桃、孝感、武汉等10个市(林区)39个县(市、区)。 长江支流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有48条,清江

流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全长423公里。清江发源于恩施利川齐岳山,横贯恩施、宜昌两地,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7个县市。 两条流域均具以下共性: 1.历史悠久 人类的起源、发展与河流密不可分。汉江流域拥有庞大的恐龙蛋化石群,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郧县人”头骨化石证明亚洲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亚洲人祖先在汉水流域当之无愧。 与长江、黄河一样,汉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汉江位于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差异过渡带、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文化板块接合部,“江河淮汉”,《水经注》把它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汉江还被古人喻为银河,《诗经》说:“维天有汉,鉴亦有光。”汉族、汉朝、汉人、汉子、汉字、汉学、汉剧等“汉”之情结,说明汉江流域是汉民族兴隆之地。炎帝神农是中华农业、医药的开山祖,春秋随国编钟是中华之音绝响,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引天下“知音”共鸣,汉江流域的老子、鬼谷子、嫘祖、张骞、蔡伦、张衡、诸葛亮等“智多星”们享誉海内外。 壮美清江是中华民族的一道瑰丽风景,它演绎着古代巴人与巴国的兴衰。200多万年前建始直立人骨骼化石、20万年前的“长阳人”,证明清江流域人类活动源远流长。“向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