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城市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5-19

摘要: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可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及高投资、低消费现象,这些都限制了城市的健康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化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发展,社会保障,就业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当前城市数目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32个增加到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

的45.68%。中国城市作为工业快速发展的载体与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民生与环保,注重从质量方面强调城市的发展,可是在人口快速城市化的同时,相关软件建设却没有跟上,导致当前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些“大城市病”,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高投资、低消费现象,这些都限制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中国城市化现状

(一) 中国城市化呈现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与中国其它任何社会经济现象一样,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巨大,从总体上看,中国城市化水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带性差异,沿海地区高于中部进而高于西部。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1978年到,东部地区新增215个城市,中部地区新增162个,西部地区新增85个。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个数比例为

1:0.9:0.4,城市人口的比例为1:0.51:0.27。到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化率分别为54.6%、40.4%、35.7%,东部地区的城市化率是中部地区的1.4倍、西部地区的1.5倍。这些数据均表明,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很明;;显。

(二) 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

《中国统计年鉴》 - 的统计数据指出,在社会就业方面,,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为30210万人,其中,净增就业860万人,新增就业1113万人,净增就业与新增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减少180万人和9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末提高0.2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倒闭或减产裁员、农民工失业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就业岗位增加势头自以来首次出现较大幅度的回缩。可是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三) 中国城市化具有伪城市化现象

中国城市化是以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为依据的,由于城市的拉力以及农村的推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在进行统计时,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可是这些人口本质上却是农民工,她们没有实现真正的市民化,在就业、医疗、养老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却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处于被边缘化状态。另外,国家在统计时,还有部分人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土地被征用的失地农民,她们的身份虽然转变成为市民,可是她们相应的权益却没有得到保障,土地承载着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以及生产资料,可是土地被征用后,她们的替代资源却没有相应建立起来,导致城市内部形成了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因此这种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其实是一种伪城市化。

(四) 农民工以及失地农民的城市社会保障滞后

依据中国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统计的数据,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3169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240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381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9181万人;有2334万名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对全国28个省市区的调查,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几大保险覆盖率分别为52.7%、

58.7%、20.7%和16.2%。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均以非农户口者统计,社会保障并未覆盖进入到城市的农民工以及失地农民,这些群体的社会保障没有跟上城市化的步伐,是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从总体来说,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基本一致,影响区域间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由于各个区域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不同,以及国家对各个区域的制度环境不同。中国东部城市具有区位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同时具有较成熟的市场和较高的市场回报率,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工业化水平也高,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相应城市化水平较高。西部地区不属于沿海地区,经济规模不大、积累率不高、投资能力弱以及外商投资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工业化程度不高,不能够消化进入城市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的劳动力不能实现有效转移,城市化水平不高。

(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同步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化则是近现代社会

发展的主旋律,二者相互促进。当前,中国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迅速上升,这表明了中国的工业化正在走向资本密集,即资本对劳动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弱的新阶段。由于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大于新生产领域或新的市场拓展所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下降。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增大,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根据现有的资源状况,农业部门仅能容纳1.4亿左右的劳动力,农村存在大量的潜在的剩余劳动力,到了2020年,平均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需要从农村中转移出来。资本对劳动的加速替代,使得工业增长所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出现了相对甚至绝对下降,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也相应受到了阻碍。

(三)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可是在中国,还存在着城乡的二元体制。长期以来形成的与重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一套管理体制,使城市人口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对新迁入城市人口实行歧视性管理政策,除公共部门和国有企业正规调入员工外的城市新迁入人口,均不被看做是本市正式人口。居住者被区分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城市政府为户籍人口的子女就学、社会保障、部分岗位招聘等方面提供竞争

性的准公共服务,而非户籍人口则被排除在外。将农村人口长期拒绝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城市化进程也严重受到了阻碍。

中国城市化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城市群建设且增强城市间合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以增强综合承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中国城市化道路应该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大城市以及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与带动作用,加大城市群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在城市密集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区域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城市及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发展基础,促进城市群的市际协作。最终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核心,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二) 加大户籍改革力度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飞速发展,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农村的推力以及城市的拉力的共同作用下进入到城市中,可是她们的相关福利与保障并没有同步城市化。因此,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进成为当前改革的当务之急。放松现有的

户籍制度,让进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废除对非户籍人口的歧视性城市政策,任何在本地居住或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口均能够申请本地户籍,平等享有城市公共服务。

(三) 完善和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与吸纳劳动力能力

从吸纳劳动力的角度看,城市的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因此应该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和规划,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具有投入少、吸纳劳动力多的特点,能有效解决劳动力过剩而资金短缺的问题。从事第三产业能改变从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就业观,因此,政府要加快发展和建设个人服务业(一个消费有关的餐饮、旅游、娱乐、家政服务等)和流通服务业(包括运输、批发和零售)等第三产业,增加适合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岗位,缓解当前失地农民由于身份转换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四) 促进区域产业梯度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进,同时还伴随着区域内、区域外之间产业结构的替代和转移。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也不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具有资金

以及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可是面临的是土地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稀缺,因此,其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由于中国区域差异和梯度推进的发展战略,西部城市具有土地资源及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靠拢产业升级后,其落后的低端产业能够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进行转移。因此,中、西部内陆地区应充分利用调整时期低端产业和资源西进的良好机遇,促进区域间产业梯度协调发展,从而加快中国区域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结论

城市化过程,应当是在不过度消耗城市资源的前提下,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环境和基础设施同步改进的过程。可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中国城市化呈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其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配套措施完善,能够经过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短期内,西部地区能够经过区域间产业的梯度转移来加快其经济的发展,并在短期内经过完善城市配套措施,逐步有序地推进城市化。二是城市外来人口难以市民化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而新的人口格局要求城市能够有效管理人口,鼓励城市有序地吸纳外来人口,逐步建立惠及所有户籍居民和非户籍人口的城市公共服务体制,使其能够共享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收益。三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同步,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规模庞大,

而非农产业发展在有限的历史阶段内无法吸纳规模如此庞大的农业劳动力。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的集聚地,要加大城市的就业结构转变,使农村人口在城市拉力与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总之,城市化是一个多维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人口的迁移、就业结构的转变、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改进、城市总体质量的提高,不但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应该做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相适应,城市化与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相适应,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椿陶.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剩余人口转移问题[J].特区经济, (6)

2.富燕妮,刘洁.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3.潘孝军.城市化理论研究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8)

4.张桂蓉.解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困境[J].宁夏社会科学,(6)

5.朱延梅,金花.中国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制约因素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10)

6.孙久文,彭薇.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J].江淮论坛, (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