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控制高胆固醇血症

如何控制高胆固醇血症

如何控制高胆固醇血症
如何控制高胆固醇血症

如何控制高胆固醇血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心脏内科陆国平张敏

高胆固醇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脏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发现高胆固醇血症后,首先应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

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肪代谢异常的表现,可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高脂血症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因此不易起人们的重视,往往是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被发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平时摄食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多的人群,其平均血脂水平,尤其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高。高胆固醇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胆固醇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也与高胆固醇血症密切相关。此外,高胆固醇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一、引起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

遗传因素据统计,每500个人中大约有一个人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他们常常过早地发生冠心病。

膳食因素爱吃肉、动物内脏和油腻食物的人,胆固醇往往容易升高。

体重调查显示,超重或肥胖的人胆固醇比较高。

体力活动不爱运动、不爱劳动的人胆固醇水平会增高。

性别和年龄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妇女在50岁以后,胆固醇水平高于男性。

饮酒过量饮酒可损害肝脏和心肌,导致高血压,并升高甘油三酯水平。

精神压力许多研究都证明,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可引起血胆固醇升高。另一方面,有些人往往吃许多高脂肪食物来对付压力,这也是血胆固醇升高的重要因素。

二、饮食调整与改善生活方式

发现高胆固醇血症后,首先应进行饮食调整、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对上述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药物治疗。这包括:

①限制高脂肪食品:

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

②限制甜食:

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三酸甘油酯,使血浆中三酸甘油酯的浓度增高,所以应限制甜食的摄入。

③减轻体重:

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公斤为宜。降体重时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糖、足够的蛋白质。

④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体力活动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三酸甘油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中的脂质。

⑤戒烟,少饮酒:

适量饮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适量饮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酗酒或长期饮酒,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三酸甘油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因此,中年人还是以不饮酒为好。嗜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原因之一与嗜烟者(每日吸烟超过20支)血清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有关。

⑥避免过度紧张:

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含量增高。凡有这种情况,可以应用小剂量的镇静剂。对饮食治疗及体育疗法确实无效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降脂药。

三、药物治疗

通过上述治疗仍不能控制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加用药物治疗。在选择降脂药以前首先要了解病情,以确定有无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高胆固醇血症的程度,这些对于正确选用药物十分重要。有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要同时治疗原发疾病:轻度胆固醇升高的病人可用非药物治疗控制血脂,不一定要服药治疗;自身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注意选用对肝脏、肾脏毒副作用反应小的药物;不愿意服药的病人最好选用每天一次服用的药物等等。

如果是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一般首先选用他汀类药物。因为它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少、用药次数少等优点。如果同时伴有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可选用潘特生治疗;如果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加用小剂量贝特类药物治疗;如果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可选用不依赖LDL受体的药物丙丁酚治疗;如果血胆固醇的水平很高,可联合使用降脂药,常用的联合有:他汀类加胆酸鳌合剂、烟酸类药物加胆酸鳌合剂口服等。

陆国平:1979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医疗系;1984.9-1990.4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心内科(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1990.5-1993.7 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系脂质实验室、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内科脂质实验室)。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职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常务副主任

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动脉硬化冠心病学组委员

单位科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

学术地位:血脂冠心病专家

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动脉硬化冠心病学组委员

防治高脂血症的七大饮食原则

防治高脂血症的七大饮食原则 1 多饮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2 注意烹调方式 在烹调动物性食品时,绝对避免油炸、油煎,较适宜的方法是蒸和烤(用烤箱,非明火烤),这样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来。 日常烹调方式易选择凉拌、清炒、煮、炖、蒸等少油的烹调方式,不用动物油,限用植物油,每天烹调用植物油不超过两白瓷勺,即20毫升。 3 多吃蔬菜、控制主食、水果适量 蔬菜以叶菜为主,吃菜要“好色”,绿叶的白菜、油菜、菠菜,深色的紫甘蓝、茄子、胡萝卜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少吃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芋头、藕等。 蔬菜与水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粗纤维在肠道里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水果每天不超过200克,以低糖或中糖水果为宜。 山楂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木耳、蘑菇等菌类也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4 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高血脂患者选择低脂或脱脂奶为宜。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5 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 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还应合理调剂饮食结构,如晚餐不宜多食油腻的食物;少吃甜食,以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病变加快。 肉类选择鱼虾、禽、瘦肉,多吃水产品,尤其是深海鱼,争取每周食用两次或以上,不吃鱼头、虾头和蟹黄。 高血脂患者吃鱼虾,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如吃去皮的鸡肉和鸭肉,则可以吃100克;如果吃猪、牛、羊肉,每天只能吃到50克。 6 少吃食盐,口味要淡 食用过多食盐或高盐食品,会为高血脂的发生埋下隐患。 7 少喝咖啡、茶 咖啡因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因此,应注意尽量少喝咖啡、茶,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药物。 另外需要强调,冠心病的易患人群和高血脂的易患人群基本一致,防治办法也基本相同。冠心病患者只需再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坚持每顿饭“七分饱”的原则,坚持少吃多餐;二是要保持每天大便通畅,控制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的食用比例。

高胆固醇血症的定义1

高胆固醇血症的定义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尤其在细胞膜的成份和激素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高胆固醇指血液中含有过多胆固醇。胆固醇过高,患上心脏病、心脏病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中风的危险性也随之而增加。 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标准与是否还有其它心血管疾病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下表列出了不同情况下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的化验单上只有一个“无上述疾病和危险因素”时的正常值,实际上不同情况的患者,胆固醇升高的诊断标

准不同。化验后应及时咨询医生,结合危险分层确定是否正常。 最应该重视胆固醇的是已经得过心肌梗死、装过支架、做过搭桥手术、或明确诊断心绞痛的病人,脑梗塞患者,糖尿病患者,他们的坏胆固醇LDL-C应控制在100mg/dL (2.6mmol/L)以下。 疾病的发展(高胆固醇血症-斑块-心血管事件) 血液中LDL-C(“坏”胆固醇)增加,一旦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使内皮有漏洞,它们就会钻到动脉的内皮下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种斑块就象潜伏在在动脉壁里的肿瘤,它的外面是一层包膜,内部就是许多聚集在一起的“坏”胆固醇。血液里的“坏”胆固醇越多,聚集在动脉壁里的就越多,斑块不断长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影响血液和氧的输送,就会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死、脑软化等疾病。 但更可怕的是,这些斑块象“定时炸弹”一样会在没有任何先兆时爆炸。由于胆固醇是一种脂质,它在斑块里越多,就象饺子馅里有很多油汤,容易破裂。另外,“坏”胆固醇越高还会引起内皮的炎症,使斑块的外膜变薄并且很脆弱,就象一个皮薄馅里又有很多油汤的饺子,很容易破裂。一旦斑块破裂,“爆炸物”(从斑块内涌出的物质)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使动脉迅速堵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85014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2.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约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3.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4.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相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l倍。 5.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性高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同样加。 6.冠心病家属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前,女性在65岁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胀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复习题

复习题(红字部分做作业)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选择题 1.无尿是指 A.24小时尿量<l00mL B.24小时尿量<200mL C.24小时尿量<300mL D.24小时尿量<400mL E.24小时尿量<500mL 解析:每日尿量<l00mL称为无尿。答案:A 2.形成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蛋白质合成障碍 B.低蛋白血症 C.高脂血症 D.循环血容量不足 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解析: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钠潴留,同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进一步加重水肿。答案:E 3.有关肾性高血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因素使水钠潴留而引起的高血压是容量依赖性高血压 B.肾素分泌增多而引起的高血压是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C.肾性高血压绝大多数是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D.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多见于急、慢性肾炎、尿毒症早期 E.容量依赖性高血压与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常混合存在 解析: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和肾素依赖型高血压,前者的发生与水钠潴留,致血容量扩张有关,最为常见,80%以上为容量依赖型;后者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所致,仅10%

为肾素依赖型,多见于肾血管疾病和少数慢性肾衰竭晚期病人。有时两种因素同时存在。答案:C 4.蛋白尿是指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 A.50mg B.100mg C.150mg D.200mg E.300mg 解析:每天尿蛋白含量持续>150mg,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蛋白尿。答案:C 5.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肾性水肿 B.肾性高血压 C.蛋白尿 D.血尿 E.尿路刺激征 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可改善微循环、延缓肾功能减退的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低蛋白、低磷饮食 C.利尿剂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E.抗血小板药物 E.若为肺结核咯血则应卧向患侧 7.患者男性,68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其发病机制是A.急性肾炎迁延 B.免疫介导炎症 C.高血压 D.矫往失衡 E.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 解析:慢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仅有少数由急性肾炎演变而来,大多数由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成。一般认为本病的起始因素为免疫介导性炎症,也有非原发性肾小球非炎症性因素参与。答案:B 8.肾病综合征的必有表现是

高脂血症的防治办法

高脂血症的防治办法 据2013年度英特公司团体体检统计数据发现,本次体检检出排名前三的异常病症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超重,其中高脂血症的检出率超过总体检人数的1/3,而高脂血症与脂肪肝、超重的发病率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防治高脂血症将成为英特公司的一项迫切需求,应积极应对,做到定期体检,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发病率,积极促进身体健康。 附:2013年度英特公司各项体检异常病症柱状图 一、血脂和高脂血症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进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 血脂的来源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来源于我们吃进的食物消化吸收(外源性),占总血脂的30%,二是来源于我们体内的合成(内源

性),主要是肝脏的合成,占总血脂的70%。 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甘油三酯能分解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 胆固醇在体内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主要功能是将肝外组织中过多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代谢,以防胆固醇在这些组织中过多地聚集,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现代研究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病死率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胆固醇,它可反映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外组织细胞,满足它们对胆固醇的需要。一旦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使血管内皮有漏洞,它们就会钻到动脉的内皮下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俗称“坏胆固醇”。 临床上血脂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6项。它们正常值为:TC:成人:2.86-5.98mmol/L(110-230mg/dl) TG:0.22-1.21mmol/L(20-110mg/dl) HDL-C:0.9-2.19mmol/L(35—85MddI)

高脂血症健康指导

高脂血症健康指导 1、定义 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TC及TG水平过高或血浆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中TC、T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均属于高脂血症,既可表现为单纯高TC血症或单纯高TG血症,也可表现为高TC合并高TG混合型高脂血症。 2、症状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 ?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 由于高脂血症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 而患者的高脂血症则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 3、病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亦称为Apo B、E受体,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以肝细胞含量最多。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位于人类第19号染色体,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的原因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自然突变,包括缺失、插入、无义突变和错义突变。已发现数十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可分为五大类。 ?Ⅰ类突变:其特点是突变基因不产生可测定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细胞膜上 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存在,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Ⅱ类突变:其特点是突变基因合成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细胞内成熟和运输 障碍,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明显减少,也较常见。 ?Ⅲ类突变:其特点是突变基因合成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可到细胞表面,但不 能与配体结合。 ?Ⅳ类突变:此类突变是成熟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到达细胞表面后虽能结合低 密度脂蛋白,但不能出现内移。 ?Ⅴ类突变:其特点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合成、与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以及 其后的内移均正常,但受体不能再循环到细胞膜上。 不同种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突变的发生有差异,例如French-Canadians的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中,受体基因缺失所致的突变占60%。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缺陷最突出的异常是低密度脂蛋白从血浆中分解减慢。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正常时,部分中间密度脂蛋白可直接被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摄取而分解,而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不能被分解,造成更多的中间密度脂蛋白转化为低密度脂蛋白,使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增加。 4、风险因素 高脂血症的风险因素包括: ?遗传因素原发性系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引起。 ?某些疾病继发性者主要继发于某种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 甲状腺疾病等, ?生活方式以及饮酒、肥胖、饮食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长期高脂血症易导致动脉硬化加速,如果长期动脉硬化不但会使硬化的血管变得脆弱,发生破裂,而且还会发生脑梗寒或心梗等。 5、诊断手段 高脂血症相关的检查项目: ?测定血脂谱全套包括空腹TC、TG、LDL-C、HDL-C。 ?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

高胆固醇血症

浙医二院护理人员读书笔记书写记录 题目:高脂血症 内容: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肪代谢异常的表现。主要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改变;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早发性和进展迅速的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 血液中包括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均是血液中的脂质物质。胆固醇、甘油三酯都是脂肪类,就像油一样,不能溶于血液中。为了使胆固醇能够在血液中运输,不溶于水的脂质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脂蛋白而溶于血液中。血液中有几种主要的脂蛋白形式,分别叫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主要携带胆固醇,可用来合成细胞膜和固醇类激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低密度脂蛋白是主要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微粒,氧化的或被化学修饰的LDL-胆固醇不能被组织利用和被肝脏清除,就会沉积到动脉管壁上形成斑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健康人血液循环中2/3的LDL微粒被肝脏的LDL 受体清除,如长期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就会抑制LDL受体的活性,而使LDL-胆固醇水平升高。大量的动物和人类试验研究资料均显示LDL-胆固醇升高可引起冠心病的发生,降低LDL-胆固醇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血中总胆固醇的水平一般可反应LDL-胆固醇的水平。临床试验结果总胆固醇每减少1%,可减少2~3%的冠心病的事件。 高密度脂蛋白 主要由小肠和肝分泌,含有较少的胆固醇。刚分泌出的高密度脂蛋白前体摄取更新的细胞膜上的未酯化的胆固醇,将胆固醇酯化而成为成熟的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可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转送到肝脏而排除,从而使胆固醇不能沉积到动脉管壁上形成斑块,起到了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因此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好胆固醇",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则预示身体清除胆固醇的能

药理学各种首选药总结精修订

药理学各种首选药总结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药理学各种首选药总结 1、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安定(地西泮)和劳拉西泮。 2、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是苯妥英钠。 3、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是乙琥胺和硝西泮。 4、 4、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药是卡马西平。 5、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首选药。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维拉帕米。 7、轻、中度原发性或肾型高血压的首选药物是卡托普利。 8、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剂是抗高血压的一线药。 9、高胆固醇血症首选考来烯胺(消胆胺)。 10、水肿的首选利尿药是氢氯噻嗪。

11、青霉素:G+感染首选。首选于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大叶性肺炎、脓胸等;首选于白喉、破伤风、炭疽病、气性坏疽;首选于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放线菌病;首选于心内膜炎。 12、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首选药为三代头孢(对军团菌无效)。 13、红霉素首选用于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婴儿肺炎、结肠炎、肠炎、败血症。本品是治疗军团菌的最有效的首选药。 14、庆大霉素首选于G—杆菌如变形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属等引起的感染。 15、四环素类:螺旋体感染:治疗博氏疏螺旋体所致慢性游走性红斑,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回归热,为最有效的药物。 细菌性感染:治疗肉芽肿鞘杆菌引起的腹股沟肉芽肿,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布鲁菌引起的布鲁菌病,均为首选药物。用于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支原体病、螺旋体病的临床治疗。一般临床首选多西环素。

衣原体感染:对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鹦鹉热,对肺炎衣原体引起的肺炎,对沙眼衣原体引起的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颈炎、性病淋巴肉芽肿、沙眼等,口服或局部应用均有疗效。多西环素为首选。 四环素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为首选药物。 立克次体感染:对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再燃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和恙虫病等,四环素类可作首选 16、氯霉素(左旋体)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注意已经被下喹诺酮类药物取代。 17、 17、急性、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以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可替代氯霉素作为治疗伤寒首选药物。 18、磺胺嘧啶首选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9、异烟肼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20、两性霉素B治疗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为首选。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1、什么是高脂血症 所谓高脂血症是指总胆固醇血清浓度超过220mg/dl(毫克/分升),也就是5.69mmoL(毫摩尔/升)(正常值在不同人群是不同的,应向医生咨询),血清三酰甘油超过150 mg/dl(1.69mmoL)。主要是由于营养过高、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以是遗传性高脂血症。我们所指的三酰甘油实际上就是脂肪。 2、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在发病早期可能没有不舒服的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生了冠心病、脑中风后才发现血脂异常,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心痛、乏力等。 3、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1、高脂血症的患者须知 合理饮食调养高脂血症与饮食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体脂肪的积聚和部分类脂,主要来自食物,只有一部分类脂是在体内合成的,称为内生性类脂。控制饮食对高脂血症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饮食提倡清淡,宜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如动物脑髓、蛋黄、鸡肝、黄油等。糖类食品也要限制,不吃甜食和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宜低盐饮食,食油宜用豆油、花生油、菜油、麻油、橄榄油等。饥饱适度,每餐进食量以下一餐就餐前半小时有饥饿感为度,不宜采用饥饿疗法,过度的饥饿反而使体内脂肪加速分解,使血中脂

酸增加。 绝对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周围血管收缩和心肌应激性增加,使血压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绞痛发作,应戒烟。过量饮酒能使心功能减退,对胃肠道、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损害,应限酒。 提倡适量饮茶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碱有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可预防血管硬化。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碱能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疲劳并具有利尿作用。适量饮茶能消除油腻饮食而减肥。但过多喝浓茶,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对身体有害。 适当运动减肥控制肥胖是预防血脂过高的重要措施之一。除饮食控制外,提倡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乒乓球等。平时宜经常参加体力劳动,要控制体重的增长。 2、常吃降脂食物 降脂食物包括大豆、黄瓜、大蒜、洋葱、蘑菇、牛奶、茶叶、生姜、香菇、黑木耳、甲鱼等,这些食物均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常食有助于患者健康。 3、高脂血症一日食谱举例 早餐:脱脂牛奶250毫升(脱脂牛奶250克),玉米面发糕(玉米面100克),拌莴笋丝150克(莴笋150克)。 午餐:馒头或米饭100克(面粉或大米100克),炖豆腐(海米15克、香菇25克、豆腐100克),炒茄丝(茄子100克)。 晚餐:馒头或米饭(面粉或大米100克),番茄炒圆白菜(番茄50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分类模拟7含答案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分类模拟7 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脂血症 A.胆固醇增高 B.甘油三酯增高 C.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D.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E.高密度脂蛋白增高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点:高脂血症的分类,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胆固醇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2. 下列哪类药物对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无效 A.硝酸酯类 B.ACEI类 C.钙拮抗剂类 D.β受体阻滞剂类 E.醛固酮拮抗剂类 答案:A [解答] 本题考点: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是直接松弛平滑肌,尤其是血管平滑肌,对小静脉血管的舒张作用较小动脉更为持久。对心肌无明显直接作用。由于容量血管舒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都减少,使血压降低(收缩压更明显)。 3.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抑制心肌细胞钠钾ATP酶活性 B.促进钠钙交换 C.降低SNS和RAS的活性 D.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水平 E.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松弛作用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点: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洋地黄可以抑制心肌细胞钠钾ATP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胞内钠浓度升高,进一步促进钠钙交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洋地黄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但是,它不具有正性松弛作用。 4. 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死亡率作用较为肯定的药物是 A.利尿剂类 B.硝酸酯类 C.α受体兴奋剂类 D.钙离子拮抗剂类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点:心力衰竭的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死亡率的作用优于单纯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宜首选。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并有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作用,逆转左室肥厚。 5. 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咳嗽、咳痰,痰为浆液性,白色泡沫状 B.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即可缓解 C.肺微小动脉压升高,血浆外渗,痰内带血丝 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匹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

匹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6-06-24T17:03:41.3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作者:于旭萍[导读] 匹伐他汀对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应给予鼓励并大范围推广,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通过对106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结合其具体的治疗情况和康复情况的对比,总结出更完善的治疗这种疾病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6例进行临床研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临床疗效,提出相应建议。结果:通过对这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使用匹伐他汀治疗的方法能够得到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匹伐他汀对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应给予鼓励并大范围推广,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匹伐他汀;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疗效分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摆脱了吃饱和穿暖这样的基本问题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吃健康的食物,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等等。同样,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医学界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更有效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希望能够用更加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下文主要匹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这种疾病的疗效,通过临床疗效分析得出具体的结果。接下来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前大量资料研究表明,血浆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关系,与其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显著的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和三酰甘油浓度的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我院选取53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给予新型降脂药物匹伐他汀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我们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06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19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6.5岁;病程1-4年,平均2.5年。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1-5年,平均3.2年。所有患者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2型糖尿病,排除孕妇和心、脑、肝、肾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及匹伐他汀药物过敏史患者。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检测仪器和方法:采用济南汉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F240-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糖、血脂,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和血脂。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降糖药和控制饮食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10mg/次,1次/晚口服;观察组给予口服匹伐他汀药物治疗,2mg/次,1次/晚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分析两种药物对血糖的效应及其治疗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比较,显效:TC及TG下降分别大于20%、30%,HDL-C升高大于0.26mmol/L;有效:TC和TG下降分别在10%-20%、20%-40%,HDL-C升高在 0.104-0.26m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我们采用标准的统计学处理方式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将每项结果的百分比均标记出来,给读者更直观的数据。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 FBS和HbA1c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FBS、PBG、HbA1c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S和HbA1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PBG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和LDL-C分别降低了10.41%、17.92%和12.98%,对照组TC、TG和LDL-C分别降低了9.94%、15.94%和13.4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DL-C升高达9.12%,对照组HDL-C升高为6.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表现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而致使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常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等,而高血脂又是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在使用降血糖药物及饮食指导治疗的同时,调整脂类代谢紊乱尤为重要,临床最常用的治疗药物是他汀类药物。匹伐他汀药物还能够抑制Rho家族G蛋白使内皮细胞血栓蛋白表达受到诱导,从而使血栓形成得到抑制,并且该药对血小板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Ⅲ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表达均有降低作用,使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表达增加,从而达到了促进纤溶蛋白的溶解和血栓形成得到降低,因此,该药的使用对防治心血管冠脉事件的发生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不但能够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而且在降低FBS和HbA1c方面均优于阿托伐他汀,安全有效,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何莎. 匹伐他汀对血糖的效应及其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05). [2] 王晶晶,张冬梅,胡志,汪琦,张冰,陈若陵. 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05). [3] 巩雪俐,马琦,李扬,文娟. 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44例临床评价[J]. 中国药业. 2015(22).

高脂血症防治指南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一、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 水平增高。 2.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3.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 C水平减低。 二、按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 1.原发性高脂血症。 2.继发性高脂血症:常见的病因为: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 高脂血症的预防 预防措施以饮食控制为主,也包括其他非药物性生活方式调节措施。方法主要依靠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和反复的健康教育,并与整个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防治的卫生宣教相结合。目的是使人群中血脂保持在较低水平或降低,以普遍提高健康水平。 高脂血症治疗步骤 1.血脂异常对象的检出。 2.判断血脂水平及类型。 3.根据临床上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有无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全面评价。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4.分清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属后者则诊治其原发病。 5.决定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调节的方法并给予指导。 6.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及药物选择。 7.防治进程的监测。 高脂血症治疗原则 1.高脂血症治疗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时,若对象为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 2.区别一级与二级预防并根据一级预防对象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分层防治。3.以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的防治措施 一、可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措施 1.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1)饮食调节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象。 目的: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兼顾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

药理学的名词解释

药理学(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药物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成为不良反应。 2、血浆半衰期: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3、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的作用,对其它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发生作用。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可产生明显效应。如吗啡兴奋阿片受体引起镇痛和欣快作用。 5、拮抗剂: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它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的结合,如阿托品。 6、部分激动剂:此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物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8、安全范围:指半数有效量(ED50)与半数致死量(LD50)之间的距离。此值越大药物越安全。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经肝门 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 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 环的药量明显减少,这种现象称为 首关消除或首关效应或第一卡关 效应。 11、肝肠循环: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 结合型药物在小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 的过程。 12、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 规律性变化,称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显现治疗效果且未出现中 毒反应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能增强药酶的活性, 加速其他药物代谢的药物,如苯巴比妥 等。 15、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 称最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16、耐药性:指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 病原体或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耐 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反复应用某些药物 后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 则产生一些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 繁殖但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指首次给予哌唑嗪治疗 某些高血压患者时,可出现直立性低血 压、心悸、昏厥等现象。若将首次剂量 减至,并在临睡前服用,便可避免发生。 20、稳态浓度:恒速、恒量给药时,约 经5个半衰期,此时给药速度与消 除速度相等,即达到了稳态血药浓 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突然停药所致原发病复发或加重的现 象,称为反跳现象。 22、半数有效量(ED50)— 23、二重感染: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过 程中,因长期大量用药,使体内敏 感细菌被抑制,而不敏感细菌得以 繁殖,引起新的感染,称为二重感 染。 24、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的抗菌范围。仅能 作用某一菌种或某一菌属的药物 称为窄谱抗菌药,抗菌范围广泛, 对多种病原体均有抑制作用的药 物称为广谱抗菌药。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 原微生物的能力。临床上常用最低 抑菌浓度或最低杀菌浓度表示。 27、钙拮抗剂:又称钙通道阻滞药。是 指选择性地作用于电压依赖性钙 通道,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外液经电 压依赖性钙通道进入细胞内的药 物。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保健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保健 一、什么是高脂血症 由于脂肪代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血浆总胆固醇<5.2mmol/L是理想水平;5.2~6.2mmol/L为临界; ≥6.2mmol/L为过高,血浆甘油三酯<1.7mmol/L为理想;1.7~2.3mmol/L 为临界;>2.3mmol/L为过高。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在临床上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罕见,属遗传性脂代紊乱疾病;二是继发性,常见于控制不良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 二、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者见于儿童,继发性者多在20岁后发病,多数人无症状仅于体检时发现,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心痛、乏力等。也可早年发生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中风,周围血管病,常伴有肥胖,葡萄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发生急性胰腺炎,常出现黄斑瘤位于上下眼睑,或腱黄瘤在肢体伸侧肌腱,如鹰嘴,髌,足跟部,伴有肌腱炎时有痛感和压痛。 三、高脂血症病理病因 高脂血症原发性或继发性血脂蛋白水平升高。 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或称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在血循环中以非游离状态存在,和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这样的大分子运输。主要的脂蛋白分类——乳糜微粒,极低密度(前-β)脂蛋白(VLDL),低密度(β-)脂蛋白

(LDL)和高密度(a-)脂蛋白(HDL)——这些蛋白是紧密相联的,而分类常就物理化学特性而言(例如电泳移动率及超速离心分离后的密度)血中主要的脂蛋白转运为甘油三酯,乳糜微粒是最大的脂蛋白携带者,外源性的甘油三酯经过胸导管到静脉系统,在脂肪的毛细血管和肌肉组织中,90%的乳糜甘油三酯通过一组特定的酯酶被转运,乳糜微粒被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进入到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中被利用或储存,这种脂酶快速地使VLDL 中的源性甘油三酯降解,引起中密度脂蛋白(IDL)丧失甘油三酯和脱辅基蛋白,2~6小时IDL通过分离更多的甘油三酯而进一步降解成为LDL,LDL 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2~3天,VLDL为血浆LDL的主要来源。 LDL的排泄不是很清楚,肝脏清除约占70%,有活性的受体位点清除循环中的大多数LDL,这些位点在肝细胞和特定的与载脂蛋白B(apoB)结合的细胞表面,和LDL关联的配体,LDL则和LDL受体结合量很少但重要的一部分LDL被循环中的非-LDL受体旁路所清除,包括被巨噬细胞上的受体所摄入,清除,巨噬细胞可移动到动脉壁上成为动脉硬化斑上的泡沫细胞。 高脂血症由VLDL产生过多或清除障碍以及VLDL转变成LDL过多所致肥胖,糖尿病,酒精过量,肾病综合征或基因缺陷可引起肝脏VLDL产生过多,LDL和TC增高亦常与血高甘油三酯相关联,LDL的清除障碍和apoB 的结构缺陷有关.另外,清除障碍亦可能由于LDL受体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活力降低),这可能为基因或饮食因素所致,LDL受体蛋白结构的分子缺陷是LDL受体功能异常常见的遗传学原因——基因缺陷的常见机制会在以下描述。

药理学首选药总结

药理学首选药总结 1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 2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 3心源性休克多巴胺 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心肥厚卡托普利 5有机磷中毒消除N样作用氯解磷定 6高血压合并溃疡病可乐定 7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硝酸甘油 8变异型心绞痛钙通道阻滞药 9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10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苯妥英钠 11窦性心动过速普萘洛尔 12严重而顽固的心律失常胺碘酮 1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 14伴有房颤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不全强心苷 15房颤、房扑强心苷 16降低颅内压、急性青光眼甘露醇 17卓艾综合症奥美拉唑 18子痫引起的惊厥硫酸镁 19焦虑地西泮(安定) 20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 21癫痫苯妥英钠 22帕金森左旋多巴 23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 24痛风秋水仙碱 25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发性皮肌炎糖皮质激素 26低血容量休克中分子右旋糖酐 27重症甲亢、甲亢危象丙硫氧嘧啶(PTU) 28伴有肥胖的二型糖尿病二甲双胍 29敏感菌感染青霉素G 30军团菌病、弯曲杆菌肠炎、弯曲杆菌败血症、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婴儿肺炎和结膜炎、红癣、痤疮、白喉带菌者红霉素 31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及关节感染林可霉素类 3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青霉素肠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类 33鼠疫、兔热病链霉素 34绿脓杆菌感染阿卡米星 35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羔虫病)、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淋巴肉芽肿),布鲁斯菌病和霍乱弧菌感染四环素类 36敏感菌株所致的伤寒、副伤寒氯霉素类 37厌氧菌、阴道滴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硝基咪唑类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AHA 科学声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管理(2015 版) 2016-01-20 16:00 来源:丁香园作者:陈晓英字体大小-|+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科学声明,全文发表在Circulation 杂志上。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指由于遗传基因异常所致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原因。FH 主要是由于基因缺陷可引起早期死亡。最早发现的基因缺陷是LDL 受体调节紊乱、功能受损。FH 家族史中未治疗成年人LDL 水平>190 mg/dL,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160 mg/dL。杂合子FH 在青年中期可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而纯合子FH 一般在童年或者青年早期发生缺血性心脏病。 在该类患者中可通过提高LDL 受体功能从而降低LDL-C 水平,且能成功预防缺血性心脏病。他汀和PCSK9 调节LDL 受体循环的药物均能起到这种效果。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直以来都未能得到充分的诊断且未得到有效治疗,很多患者在早期仅仅接受调脂治疗,而忽略了其本身存在的基因问题。早期诊断杂合子FH 和纯合子FH 并进行降LDL-C 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缺血性心脏的发生,但目前并无有效的检查方法来协助诊断,只能通过基因检测、家族史、LDL-C 水平来协助诊断。 病理改变 FH 最早是在125 年前发现的,那时候人们把他定义为皮肤病,因为其常常表现为黄瘤、黄斑瘤。但是在该类患者发现其伴随着早发的血管粥样硬化,Wilkinson 提出了遗传学说。并随后被Khachadurian 证实了,并且发现是LDL 受体基因突变,导致LDL 水平明显升高。血脂中有75% 是LDL,并且70% 是通过血浆LDL 受体清除的。PCSK9 是肝脏内介导溶酶体分解的多肽,可减少LDL 受体循环回细胞表面和进一步分解。LDL 受体基因突变可分为两类:LDL 受体缺失和LDL 受体缺陷性突变。而其他基因的突变引起LDL 受体功能缺陷也可引起FH。 除此之外,研究也发现APOB 基因缺陷、PCSK9 基因缺血均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尽管其严重程度较轻。PCSK9 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使得LDL 受体水平下降,从而导致LDL-C 水平的升高。FH 并不会影响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但是后两者常常会受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临床表现 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在临床上,如果儿童和青少年的LDL-C 水平> 190 mg/d L 一般都会考虑该病,但是有时候在LDL-C 水平在140 mg/dl 的儿童中也有确诊该病例的情况。且尸解中发现高LDL-C 水平可明显加剧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在8~10 岁的FH 患者中发现患者的颈动脉内中层厚度明显厚于正常人。 成年患者常常可表现为肌腱黄斑和角膜弓,且常常在20 余岁左右发生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年轻患者的FH 相关死亡风险明显高于老年FH 患者。 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载脂蛋白水平同样加剧FH 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发生率。载脂蛋白(a)>50 mg/dL 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FH 患者发生心脏病年龄不一,研究发现FH 患者如果没有其他并存的血管危险因素存在,其发生CAD 的风险相对较低。 静息性心肌缺血是CAD 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目前对于无临床症状的杂合子FH 患者进行心肌缺血检测仍存在争议。在该类患者中进行运动负荷检测,发现约20% FH 患者为阳性。杂合子FH 可加速CAD 的发生,似乎有必要对该类患者进行运动负荷检测并评估其运动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