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山岭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黄山岭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黄山岭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汪谦

【摘要】黄山岭铅锌钼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层位和热源三因素控制.上部铅锌矿顺层发育,赋存于志留系与奥陶系地层之间,下部钼矿床赋存于仑山组与深部隐伏岩体

接触带上.通过分析矿床成矿规律和以往矿区地质、物探资料,并通过少量钻孔验证,证明上层矽卡岩带往深部有稳定的延伸,揭露了深部隐伏的花岗岩体,说明该矿床的

上层铅锌矿和下层钼矿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18(032)002

【总页数】5页(P215-219)

【关键词】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深部找矿;池州黄山岭

【作者】汪谦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资源中心,安徽铜陵 244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2;P618.43

安徽省池州市黄山岭铅锌矿开采历史长达40多年,现探明矿体资源储量已严重不足。矿山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接替资源,因此有必要对区内矿床的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进

行分析和探讨,评价矿山深边部找矿前景,为矿山寻找新的接替资源提供地质依据。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安庆凹断带上。地层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地层出露从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

区域构造受晋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构造活动控制。晋宁期形成基底褶皱,区域内仅出露障公山复背斜北翼的小部分,轴向东西。次级褶皱发育,以同斜褶皱为主。印支期形成一系列紧闭背向斜相间的线型褶皱,多伴有纵向顺层断裂。燕山期多以北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横跨褶皱叠加于印支期的构造形迹之上。区内断裂主要发育有北东东向的高坦断裂、北东东向周王断裂、北东向江南断裂等。

区内岩浆岩活动较强烈,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出露范围较广,主要有九华山、花园巩和谭山岩体,为同熔型火山侵入岩,以中酸性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主。

2 矿区地质特征

黄山岭矿区为青阳铜、钼、金银、铅锌成矿亚带。该带处于江南隆起与下扬子坳陷的过渡地带,涉及到江南前陆反向冲断带、江南过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区内岩浆成矿带过渡性明显,因此近年研究认为它是相对独立的成矿带。区内已发现的矿化类型较多,包括层控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斑岩型、层控低温热液型等。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单斜岩层,地层整体倾向南东,倾角5°~30°。出露地层主要有奥陶系、志留系,奥陶系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瘤状灰岩、流纹状或竹叶状灰岩,深部从下统仑山组至上统汤头组灰岩大多蚀变为大理岩,在地表出露于本矿区的北部;志留系在区内仅见下统高家边组,矿区分布面积最大,岩性主要为砂岩,底部为黑色炭质泥页岩,与奥陶系五峰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2.2 构造

黄山岭矿区位于黄山岭背斜的南东翼,矿区构造较简单,为一套单斜构造,该背斜属于大佛堂—太平槽背斜的中段,走向北东东,北东端倾伏收敛。矿区出露长3 km,核部地层为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两翼地层自奥陶系下统仑山组至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依

次分布[1]。矿区高家边组底部、奥陶系汤头组顶部和奥陶系五峰组内见较明显的

断裂,该断裂为区域性层间滑动断裂,倾向SE,倾角20°左右。

2.3 岩浆岩

矿区地表出露的岩体为石英闪长玢岩,多为岩脉状,沿汤头组与五峰组层间裂隙面贯入,岩石灰—灰绿色,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少量黑云母,基质为细粒

或隐晶—玻璃质。深部隐伏岩体为桂林郑花岗(斑)岩体,其时代的划分没有做具体工作,但其岩性与谭山岩体相似,推测其时代与谭山岩体同期,即属于燕山晚期侵入,侵入围岩为奥陶系下统仑山组。岩体的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颜色为肉红色,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钾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该岩体为成矿母岩,与大理

岩接触并发生接触交代,形成了矽卡岩带并富集了铅锌矿、钼矿等工业矿体。

2.4 变质作用

区内热变质作用主要为大理岩化,接触变质主要为角岩化,气液变质作用主要为矽卡

岩化、钾长岩化,其它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上述蚀变作用产生了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和辉钼矿化以及少量黄铁矿化、磁铁矿化。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黄山岭上部铅锌矿床主矿体有四个,自北向南排列依次为Ⅲ号、Ⅱ号、Ⅰ号、Ⅳ号

矿体,其中Ⅲ号矿体断续出露于地表,沿南东向深部延展,Ⅱ号矿体位于地表浅部,Ⅰ号、Ⅳ号矿体为隐伏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奥陶系汤头组顶部矽卡岩带中,矿体顶板为五峰组炭质页岩。矿体产状平缓,沿倾向延伸具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的

特点[2]。其中Ⅰ、Ⅱ、Ⅲ号矿体已开采结束,目前仅Ⅳ号矿体服务矿山生产。Ⅳ号

矿体探明储量在-240 m标高以上,深部(-240~479 m)处于普查工作程度。

Ⅳ号矿体埋深较大,赋存标高-479~-2.5 m。呈似层状—透镜状单斜产出,形态较规则;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12°~29°,平均24°;走向最大延长500 m,平均261.67

m,最大斜深700 m,平均360.40 m,延展面积0.09 km2。矿体厚度最大14.94 m,

平均4.42 m,变化系数68.91%,变化较均匀。变化规律为沿倾向由浅至深,29线

为楔形;向深部变薄,27线为鞍形;中间薄,25线呈透镜状;中间厚两端薄,沿走

向浅部向北东呈加厚趋势,深部则呈透镜状。

黄山岭深部钼矿体形态呈一倒置的锅状赋存于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与深部隐伏岩体(桂林郑岩体)接触形成矽卡岩带,少量赋存于花岗斑岩中,部分呈层状或似层状赋存

于上层矽卡岩带,平面位置处于桂林郑岩体的隆起部,呈中间厚,北东、南东、南西变薄的伞状,矿体形态基本与岩体上拱形态一致。

3.2 矿石特征

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钙铝石

榴子石、透辉石、符山石等。矿石的主要有益元素为Pb,主要伴生元素有Ag、Zn、Cu等。

矿石结构大致可分为晶体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交代结构三种类型。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及细脉浸染状构造,局部可见条带状、斑点状构造[3]。上部

矿石主要类型为含铅矽卡岩、含铅铜矽卡岩、含铅锌矽卡岩、含铅锌铜矽卡岩,深

部矿石主要类型为含锌矽卡岩、含铅钼矽卡岩。

3.3 矿体围岩特征

上部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带上部,局部位于中、下部,底板围岩主要为矽卡岩、灰岩或矽卡岩化大理岩。顶板围岩主要为五峰组炭质页岩,局部为泥页岩或角岩化

粉砂岩。深部矿体底板围岩主要为花岗(斑)岩,少量磁铁矿化矽卡岩,顶板围岩主要

为石榴石矽卡岩,大理岩等。

矿体围岩蚀变主要类型有矽卡岩化、大理岩化、硅化、钾化、黄铁矿化以及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等。由于区域变质作用较强,且为多期活动,各蚀变类型相

互叠加,没有明显的分带性。

4 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

黄山岭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间反应交代矽卡岩—热液叠加(式)矿床。受构造、层位、热源三因素控制。矿体主要发育于奥陶系汤头组—志留系高家边组之间以及深部隐伏岩体接触带上,为“两层楼”式接触交代型矽卡岩矿床。赋矿的矽卡岩是由奥陶系汤头组泥灰岩与深熔型花岗岩热接触变质而形成,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深源富钾钙碱性岩系),该成矿热液又叠加于先期形成的矽卡岩裂隙中。因此,黄山岭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叠加层控矽卡岩型铅锌矿床[4],其成矿作用与深部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上部铅锌矿体赋存于奥陶系上统汤头组顶部矽卡岩中,矿体沿矽卡岩带分布,明显受层位控制。矿体的形成的条件是:奥陶系地层与志留系地层由于岩性的不同,先是受到压应力作用产生层间滑脱,后受到拉伸应力而形成裂隙,使得含矿热液能够在此运移和沉淀,从而与奥陶系碳酸盐岩接触交代,五峰组的炭质页岩、含碳硅质页岩中富含的铅、锌、铜、银等金属矿物元素富集。同时顶板砂页岩由于热变质作用形成的角岩又起到了屏蔽层的作用。因此,在奥陶与志留系接触面上形成了顺层分布的矽卡岩型矿床。铅锌矿床的主要成矿期为内生成矿期,形成原生矿石,表生作用较弱,没有形成表生矿体。内生成矿期分矽卡岩期和热液期。热液期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根据金属矿物的不同世代、有关矿物组合及混入主要伴生元素情况,又可分为早期硫化物、晚期硫化物两个亚阶段。下部铅锌钼矿体赋存于深部花岗(斑)岩与奥陶系下部仑山组接触带上,属中高温矽卡岩矿床,其深部以隐伏岩基形式产出的花岗岩体是主要的含矿岩体,仑山组白云岩与岩体反应形成下层矽卡岩,钨、钼等高温矿物沿下层矽卡岩带沉淀形成接触交代型矽卡岩矿床,辉钼矿已富集形成为工业矿体,与矿区北部桂林郑矿床类似。该矿床的成矿期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其中热液期为三个阶段:早矽卡岩—硅酸盐阶段、晚矽卡岩阶段、石英—碳酸盐—硫化物阶段;表生期发育较弱,基本沿断裂构造

分布,表现为褐铁矿化和淋滤作用,对早期沿裂隙充填而成的硫化物具有破坏作用。

5 找矿方向

5.1 找矿标志

根据以往的找矿经验,首先寻找奥陶系与志留系界面,在此基础上再寻找矽卡岩。野

外实际工作中,奥陶系大湾组及汤头组地层特征十分明显,是较好的标志层。矿床赋

存于黄山岭背斜的层间滑脱带中,断层为良好的导矿构造,因此断层等构造因素对找

矿非常有利。区内与钼多金属成矿有关的岩体为花岗岩,因此,寻找并揭露深部隐伏

花岗岩体,充分了解岩体分布规律与成矿关系,对寻找深部钼矿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2 磁异常特征

黄山岭地表磁异常主要分布于黄岭背斜南东翼矽卡岩带两侧,异常走向近南北,自东

向西梯度增大,峰值600γ,其西缘吻合于汤头组顶部矽卡岩露头带。表明汤头组顶

部矽卡岩具有磁性显示,磁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该区引起磁异常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深部花岗(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形成了面状含磁铁矿矽卡岩带;二是高家边组

砂页岩发育大量的磁黄铁矿细脉;三是具中等磁性呈似层状分布的石英闪长玢岩脉。以往对地表和坑道岩石样品进行过电阻率测量,铅锌矿体的电阻率特点是低电阻率、高极化率。实测电阻率一般为5~388 Ωm,实测极化率一般为5%~80%,除部分含矿矽卡岩具有低阻和高极化特征,其它围岩均为高阻低极化特征。

矿山前期开展的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共圈定了五个磁异常(单位:nT)(图1),Ⅰ号磁异常带位于黄山岭矿区西北部,走向北东,异常两端未封闭。异常差值150 nT左右,该带与矿山目前正在开采的矿体位置相对应。Ⅱ号异常位于矿区东北部,北段未

封闭,异常走向长度约800 m,宽200 m,异常幅值40nT。(已经在矿区北侧异常延

长部位见矿)。Ⅲ号异常位于矿区中部偏北,走向北北东,走向长度约500 m,宽约

300 m,面积约0.15 km2,异常幅值不大,约20 nT(已得到钻孔验证)。Ⅳ号异常位于

矿区南部,走向北东,走向长度约1 km,宽度最大700 m,异常面积约0.4 km2。异常由两个极大值构成,异常值分别为30 nT和70 nT,南段未封闭。Ⅴ号异常位于矿区东北角,区内未封闭,异常幅值不大,范围较小[5]。Ⅳ号、Ⅴ号磁异常尚未通过钻孔验证。

图1 地质特征与矿体预测平面图Fig.1 Plane graph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ion of ore body1.第四系;2.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3.奥陶系上统五峰组;4.奥陶系上统汤头组;5.奥陶系中统宝塔组;6.奥陶系中统大田坝组;7.奥陶系下统牯牛潭组;8.奥陶系下统大湾组;9.奥陶系下统红花园组;10.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上段;11.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下段;12.石英闪长玢岩;13.矽卡岩;14.实、推测地质界线;15.实、推测正断层。

磁法剖面测量资料显示深部存在矽卡岩带,矿体仍然向南有延伸的趋势,证明在该带上还有较大的成矿可能性。由于工作量的限制,该区南部综合磁异常没封闭,找矿范围还较大。从磁法剖面数据解译分析不仅深部有矽卡岩化大理岩带存在,浅部还叠加有磁高。反应了深部有低磁性体的存在。

5.3 找矿远景区预测

矿区目前查明的Ⅰ、Ⅱ、Ⅲ、Ⅳ号铅锌矿体从平面位置上看,Ⅳ号矿体与Ⅰ号矿体的平面投影是相连的,Ⅳ号矿体实际上就是Ⅰ号矿体沿倾向尖灭再现的矿体。矿山在2012-2016年开展国家老矿山找矿国家项目,在13线、17线、21线三条剖面线施工7个地表钻孔,均见矿(图2),共探获333+334类铅锌矿石量307万t,铅锌金属量77 323 t。矿体沿走向、倾向方向都有延伸(深),并没有出现收缩或尖灭现象,尤其是Ⅳ号矿体深部(-300 m以下)走向延长近400 m。矿体厚度最大4.2 m,平均2.07 m,厚度变化系数52%,变化较稳定,品位变化系数98.6%,变化较均匀(表1)。矽卡岩带往深部(南部)稳定延伸,矿体深部仍然可以进行追索,受资金投入和工作量

计划的限制,找矿项目虽已结束,但找矿前景依然很乐观。矿山南深部较大范围仍然是重要的成矿远景区,值得再次投入勘查工作。

图2 黄山岭铅锌矿13线剖面图Fig.2 13 line profile of Huangshanling lead-zinc mine1.志留系下统高加边组;2.奥陶系下统汤头组;3.奥陶系下统大湾组;4.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上段;5.奥陶系下统五峰组;6.奥陶系中统宝塔组;7.奥陶系下统红花园组;8.矿体号。

黄山岭铅锌矿床的北东部为桂林郑钼矿探矿权,现已探获钼资源量10万多吨,还共生有一定量的三氧化钨矿。根据本区北部桂林郑钼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该矿床赋存于深部花岗(斑)岩与奥陶系下部仑山组接触带上,属中高温矽卡岩矿床,深花岗(斑)岩是以隐伏岩基形式产出的,该岩体为含矿岩体,由于本勘查区在桂林郑钼矿床南部,空间上紧邻,且成矿地质特征相似,根据桂林郑钼矿床以往勘查资料分析,桂林郑深部岩体可能延伸到本区,局部形成隆起,预测在本勘查区的深部可能形成接触带矿体(图3)。

表1 钻孔见矿情况一览表Table 1 List of drilling conditions勘探线号孔号见矿位置/m见矿长度/m品位/%PbZn21ZK2101766.1~767.51.44.3004.890ZK2102422.8~428.81.00.5910.36217ZK1701801.8~804.72.91.0201.039ZK1708315.1~316.91.84.9970.60313ZK1304952.2~954.42.22.3502.230ZK1302482.8~483.81.00.7750.095ZK1306214.4~218.64.21.9570.195

图3 桂林郑深部岩体与Ⅳ号矿体位置关系及预测矿体理想示意图Fig.3 Sketch

map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ep rock mass of Guilin and the position of No.4 orebody & prediction of ideal ore body

图中深部花岗斑岩向上凸起,经钻孔证实岩体与奥陶系仑山组灰岩接触的部位存在

一层“锅盖”状的钨钼等多金属矿床。以往在黄山岭矿区北部施工的ZK4907钻孔,该孔见矿31.2 m,钼品位0.32%,氧化钨品位为0.25%,且矿体向黄山岭矿区南深部逐渐变厚。证明在矿区南部也可能存在“下层矿”,即“桂林郑式”钨钼多金属

矿床。

6 结论

黄山岭上部铅锌矿床顺层发育,层位稳定,物探成果验证了矽卡岩带的存在,南部Ⅳ号、Ⅴ号磁异常可能是矿致异常。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均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预测矿体深度可能在-400~-600 m。从综合磁异常特征分析该区南部还没封闭,下一步物探工作应向南布置,探求物探异常向南的封闭情况,圈定靶区。

以往地质工作中,对深部岩体分布、深部控矿因素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区北部存在

隐伏岩体已得到钻孔验证,而本区南部由于隐伏岩体埋深较大,没有钻孔揭露,未来通过施工一些深孔揭露深部隐伏岩体,寻找“下层矿”钼矿床的前景较好。

围绕已有矿山进行相同或相似成矿地质条件的找矿勘查(就矿找矿)是老矿山找矿工作的重要手段。采用物化探、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能够极大地提高找矿工

作效率。

【相关文献】

[1] 储著新.黄山岭铅锌矿1#、4#矿体控矿条件及深部探矿前景[J].现代矿业,2012,28(6):48-50.

[2] 储著新,曹金海,倪尤运,等.池州黄山岭铅锌矿床伴生银的分布规律研究[J].现代矿

业,2012,28(3):57-59.

[3] 李文庆,曹静平.黄山岭铅锌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J].安徽地

质,2006,16(3):190-193.

[4] 邱瑞龙.贵池黄山岭层控矽卡岩及铅锌矿床成因[J].安徽地质,1994,4(3):18.

[5] 张宝松,陈国光,赵牧华,等.综合物探方法在安徽黄山岭铅锌矿矿产预测中的应用[J].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4(4):243-248.

铅锌矿主要类型和找矿标志

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常见的铅锌矿物主要是:方铅矿、硫锑铅矿、车轮矿、白铅矿、铅钒、彩钼铅矿等。锌矿物主要有:闪锌矿、纤维锌矿、菱锌矿、异极矿等。铅锌矿床主要在中低温热液作用过程中一部分由火山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主要矿床类型有碳酸盐岩类岩石中的层控铅锌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以及火山岩系中,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床。一、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一般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型盐岩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成矿过程复杂,铅锌硫化物是成矿作用的晚期阶段产物。矿体往往离开矽卡岩而产于板岩和白云岩中。矿体形状复杂,一般呈不规则囊状、柱状、脉状、透镜状有些情况下,也有似层状。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还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有时还含有白钨矿、锡石、辉钼矿和回铋矿铅锌矿床中常含银、铟、锗、镓、铊、硒等可综合利用。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但分布广泛。二、碳酸盐岩层控铅锌矿床是最重要的一类矿床,世界铅锌主要来源。多数矿床具有石灰岩—铅锌特定组合。少数产于与石灰岩共生的砂页岩中。研究证明矿床是形成与石灰岩礁有关。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从欧盟和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均有成矿。从总体观察是呈层控的,但真正的层状矿体规模很小,多数情况下矿体表现为后生特点。呈不规则的脉状、囊状、岩溶溶洞以及作为角砾岩(崩塌及其他成因)胶结物而出现,矿物的晶体常大而完好。成矿温度通常在100~150℃范围内。在矿床分布的广大范围内,常不见火成岩体出露。矿体特征大多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围岩蚀变现象不明显。有些地方可见到弱的白云石化和硅化。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也常有一些胶状黄铁矿和白铁矿。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石英。铅锌品位变化大,多为复矿,矿床规模巨大。找矿标志:不能仅局限与岩浆发育的地区。一套厚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如不整合地覆盖于古老基底之上。而这套地层的下部如有黑色页岩发育二碳酸盐岩层,本身有生物礁发育时,应在断层附近,寻找有

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巨型钼(锌铅)矿床脉体特征、产状及其对成矿的指示

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巨型钼(锌铅)矿床脉体特征、产状及其 对成矿的指示 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巨型钼(锌铅)矿床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钼矿床之一,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该矿床的脉体特征、产状及其对成矿的指示,对于深入研究大兴安岭地区矿床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岔路口矿床主要赋存于酸性侵入岩围岩中,具有典型的脉状产状。其中钼(锌铅)矿床主要以双硫族矿物脉为主,脉体与侵入岩的交界处呈似层状展布。矿体形状多样,双硫族矿物成矿温度较高,故而矿体成因比较复杂,主要为岩浆热液成矿和后期流体改造成矿。 岔路口矿床的因地成矿作用是钻探结果的有力佐证。矿体大部分出现在侵入岩围岩接触带的中下部,岩体旁脉型矿体较少,矿带大致呈南北向伸展。因此,该矿床的成矿规律主要控制于侵入岩围岩接触带,并且海拔较高的含铅、锌、铝的杂岩也很容易与本矿床有关。 此外,该矿床还与深部热液路线有着密切关系。地质调查分析表明,该区域具有充足的热源和流体包容体系。整体上来看,本矿床与后期岩浆活动有关,也可能与下一步施工钐化测量有关。 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巨型钼(锌铅)矿床的脉体特征、产状及其对成矿的指示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从成矿作用控制方面而言,侵入岩围岩交界处是该矿床的优质展区。若

能在此处进一步探查矿体的空间结构和成矿机理,无疑能够给该区域矿产资源的寻找和利用带来新的突破和收获。对于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巨型钼(锌铅)矿床的相关数据分析,可以从矿床规模、矿石品位和产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矿床规模方面,根据该矿床的工业储量估算数据显示,该矿床的总储量约为 2.2亿吨,其中钼矿石品位达到0.086%,锌矿石品位为1.94%,铅矿石品位为0.41%,银矿石品位为13.81克/吨。从总储量方面来看,岔路口矿床具有很强的矿产 资源丰富度,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 其次是矿石品位方面,对于该矿床的矿石品位,其钼品位相对较低,位列矿石品位的末位。锌和铅的品位略高,说明该矿床的铅、锌资源更为丰富。而银的品位远高于其他金属元素,说明该矿床具有较高的银资源潜力。综上所述,该矿床的银资源有望成为未来的重要开发方向。 最后是产量方面,根据2019年的数据,该矿床的日开采量为17000吨,年产出多金属矿约50万吨,其中钼矿石约30万吨,铅锌各约10万吨,银矿石约350吨。从数据来看,该矿床的 产量相对稳定,但总产值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未来的开发中,可以通过提高开采效率和矿石品位,进一步提高该矿床的产出量和产值。 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巨型钼(锌铅)矿床的相关数据显示,其具有雄厚的矿产资源储量和丰富的金属资源种类,但仍有提升开发效率和提高产出量和产值的空间。对于该矿床

安徽省关庙—银沙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安徽省关庙—银沙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 方向 刘忠;赵康;赵占清 【摘要】关庙—银沙地区位于北淮阳成矿带东段.区内早古生代地层较发育,岩浆岩和火山岩发育,区内矿床多分布于NE向和NW向断裂交汇部位,且矿化具一定的横向和纵向变化.通过总结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对不同类型的矿床(点)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指示标志进行分类总结,为该区下一步寻找钼铅锌多金属矿提供依据. 【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年(卷),期】2017(069)004 【总页数】5页(P35-39) 【关键词】安徽;北淮阳成矿带;关庙;银沙;钼铅锌多金属矿 【作者】刘忠;赵康;赵占清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六安237010;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六安237010;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六安237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5 安徽省关庙—银沙地区位于金寨县城235°方向45 km处,地理坐标:东经115°26′30″—115°33′00″,北纬31°30′00″—31°34′30″。

该区是一个以Pb、Zn、Mo为主的重要多金属成矿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安徽地矿局一直在该地区进行矿产勘查工作,相继发现了冬瓜山铅锌矿、迎峰崖铅锌矿、银冲铅锌矿、八斗垅铅锌矿、蛇尾巴铅锌矿、仓房铅锌矿、银山铅锌矿以及沙坪沟钼矿(特大型)等矿床(点),期间众多地质工作者在关庙—银沙地区陆续开展 了地质学、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和矿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6],探讨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等,为该区矿产勘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笔者在野外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近年来矿产勘查和综合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从地质构造与成矿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成矿规律,力求促进区内勘查工作的深入,并为今后的地质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庙—银沙地区位于北淮阳成矿带东段,本区位于北西西向桐柏—桐城深大断裂 与北东向银沙—泗河断裂交汇部位的北东侧,商城岩体的南东缘,构造活动频繁,岩浆岩分布广泛、种类多样,为区内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区内地层不发育,仅局部出露中元古代苏家河岩群浒湾岩组,该岩群由变质变形侵入体和变质表壳岩两部分组成。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北东向、北西向以及近南北向三组断裂。北东向断裂是区内铅锌银多金属矿体主要控矿断裂,严格约束着区内铅锌银多金属矿的规模和产状;北西向断裂形成多早于北东向断裂,多被北东向断裂错断。 区内侵入岩发育,是区内主要的岩石类型(图1),区内侵入岩共划分为4期:第一期为银沙畈单元的闪长岩类,岩石类型有中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等,呈残留体产于花岗岩中,该期侵入体是银沙地区重要的含(铅锌)矿岩体;第二期为达权店超单元(主要为吴老湾单元)(含斑)二长中粒花岗岩;第三期为 金刚山单元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区内大规模出露的酸性岩体均属第二、第三期侵入体,应为商城大型花岗岩基的南延部分;第四期侵入体为银山复式杂岩体,银山复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深部找矿进展和找矿方向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深部找矿进展和找矿方向 王炯辉;张义;张成学;李秋实;来守华 【摘要】黄沙坪矿床位于南岭构造成矿带北缘中段,是一个铅锌金属和钨钼多金属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的矿产地,目前已经被列为资源危机矿山.五矿勘查在黄沙坪边深部找矿勘探项目,在-400 m标高以下钻孔中见到厚度大、品位高的矽卡岩型铅锌矿体和矽卡岩型铜矿体,验证了五矿勘查研究的黄沙坪矿床成矿地质模型和找矿勘探模型.根据最近找矿成果,认为黄沙坪矿床矿体呈中心对称的环带结构,推断黄沙坪南部也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而且,成矿的隐伏岩体侵位空间具有向东南方向的雁行排列特点. 【期刊名称】《矿产勘查》 【年(卷),期】2019(010)004 【总页数】10页(P835-844) 【关键词】控矿因素;深部找矿;黄沙坪矿;湖南 【作者】王炯辉;张义;张成学;李秋实;来守华 【作者单位】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10;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10;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2;P618.43

黄沙坪是一个大型铅锌钨钼多金属矿床。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缘,耒(阳)—临(武)经向构造带中段的坪宝复式向斜中段(童潜明,1986;童潜明等,2000;柏道远等,2008)。黄沙坪矿自1956 年开展找矿勘探工作以来,累计采出铅锌矿石资源量1824 多万t,铁矿石资源量3968 多万t,钨钼多金属矿石资源量2057.7 多万t(湖南冶金238 队,1978;黄沙坪铅锌矿,2003)。五矿勘查公司自2015 开展黄沙坪矿边深部找矿项目研究和勘探以来,以成矿作用为导向,从分析黄沙坪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因类型、分带规律入手,重点探索黄沙坪矿区钨钼多金属矿体及铅锌矿体和蚀变带空间分布关系,建立和完善黄沙坪矿床数字化模型,从而提出黄沙坪边深部找矿有利靶区和深部找矿方向。初期探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矿床深部控制到厚度大、铅锌品位高的矽卡岩型铅锌锡银矿体和矽卡岩型钨钼矿体。本文在广泛收集前人研究和勘探资料的基础上,结合2018 年黄沙坪井下探矿工程取得的新线索,重点研究黄沙坪矿床深部找矿方向。 1 矿区地质 黄沙坪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上统和石炭系下统(黄沙坪铅锌矿,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2011)。泥盆系上统包含佘田桥组(D3s)和锡矿山组(D3x),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的高地冲,并向南延至尖山和高头岭一带。构成高地冲倒转背斜的核部,是矿区内出露的最底部地层(图1)。岩性以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夹薄层泥质灰岩和钙质粉砂岩、细砂岩和粉砂质页岩。石炭系下统包含陡岭坳组(C1d)、石磴子组(C1s)、测水组(C1c)和梓门桥组(C1z),为矿区主要的容矿地层,各岩组分布在观音打座和宝岭石英斑岩侵入体的周边,构成岩体的围岩。陡岭坳组岩性自下而上主要为厚—中厚层致密灰岩、白云质灰岩、薄层状泥灰岩,含珊瑚、海百合茎化石;石磴子组以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广泛发育矽卡岩化和大理岩化;测水组以石英砂岩、粉砂岩和炭质页岩为主,局部发育角岩化;梓门桥组分布在矿区西部和北部,主

成矿规律、成矿机制、找矿方向

成矿规律、成矿机制、找矿方向 一、成矿规律 成矿规律是指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矿产资源的一种规律性表现。它是通过对矿产资源分布、矿床类型、矿化蚀变带等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归纳出来的。成矿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 1. 成矿规律的分类 根据地质成因的不同,成矿规律可以分为热液成矿规律、沉积成矿规律、变质成矿规律和岩浆成矿规律等。 - 热液成矿规律:热液成矿是指在岩浆活动或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热液作用而形成的矿床。常见的热液成矿规律有热液相分离规律、热液活动形成规律等。 - 沉积成矿规律:沉积成矿是指在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矿床。常见的沉积成矿规律有河流沉积规律、海洋沉积规律等。 - 变质成矿规律:变质成矿是指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岩石圈内部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的矿床。常见的变质成矿规律有接触变质规律、区域变质规律等。

- 岩浆成矿规律:岩浆成矿是指在岩浆活动或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岩浆作用而形成的矿床。常见的岩浆成矿规律有火山喷发规律、岩浆侵入规律等。 2. 成矿规律的研究方法 研究成矿规律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分析、物理勘探、矿床模拟实验等。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可以获取矿床的空间分布、岩相特征、矿石特性等信息,从而总结出成矿规律。 二、成矿机制 成矿机制是指矿产资源形成的物理、化学和地质过程。了解成矿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矿床的形成过程,从而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 1.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有地幔、地壳和外部输入三个方面。地幔来源的成矿物质主要是岩浆和热液,地壳来源的成矿物质主要是沉积物和变质岩,外部输入的成矿物质主要是降水和大气等。 2. 成矿过程 成矿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地质过程。物理过程主要是岩浆侵入、岩浆喷发、热液活动等;化学过程主要是热液作用、溶解沉淀、离

钼矿地质概述及找矿方法

一、钼矿地质概述 钼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1×10-6,因而被称为稀有金属元素。钼在地球化学分类中,属于过渡族亲铁元素,在内生成矿作用中,钼主要与硫结合,生成辉钼矿。钼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并不少于铅和锡,因为它很分散,且很少发现含量超过1%~2%的钼矿床。 目前未见有自然界发现单质钼的报道,已知的钼矿物有30余种,较常见的含钼矿物还有铁钼华([Fe(MoO4)8·8H2O]),钼酸钙矿(CaMoO4),彩钼铅矿(PbMoO4),胶硫钼矿(MoS2),蓝钼矿(Mo3O8·nH2O)等。 最为主要的且具工业意义的钼矿物是辉钼矿(Mo 59.94%, S 40.06%),其中类质同象混入物有Re(0.n-1.88%)、Se等。辉钼矿单晶体呈六方板状,但往往不完全。底面上常有条纹。多鳞大块/颗粒状,有剥理层。条痕亮铅灰色,在上釉瓷板上为带微绿的灰墨色,白纸上呈蓝灰色,薄片具桡性。手摸有滑腻感,有时与石墨混淆。 辉钼矿存在着多型,2H型的辉钼矿形成温度高于3R型的辉钼矿。温度由低到高形成非晶质MoS2→胶体MoS2→3MoS2→2HMoS2。辉钼矿虽然形成温度有较宽,可自高温到低温,但大量形成于高至中温阶段。在热液作用下,MoS2能于较酸性环境中沉淀,当溶液转向中性时,钼可形成可溶的硫代钼酸盐和钼酸盐而再活动。在低温和常温条件下,Mo4+在强酸性还原环境中生成胶硫钼矿(MoS2 ),它氧化后的产物是蓝钼矿(Mo3O8·nH2O)。外生作用中,钼呈Mo6+,具较强的活动性。它与铀相似,在接近中性或偏碱性的氧化与还原的过渡环境中稳定,由此生成多种含铀的钼酸盐矿物,如钼铀矿[(UO2)MoO4·4H2O],钼钙铀矿[Ca(UO2)3(MoO4)·(OH)2·11H2O]、铁钼华[Fe2(MoO4)3·nH2O]、彩钼铅矿、钼华、蓝钼矿、胶硫钼矿等。 铼与钼的离子半径相近,故经常置换钼而富集于辉钼矿中,成为工业用铼的主要来源。辉钼矿中的铼含量往往与辉钼矿中3R型含量及成矿溶液中的铼含量有关。 钼矿分布虽广,但只有极少数矿床有开采价值。美国是钼矿最丰富的国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其次是智利和加拿大。中国的钼矿分布于28个省(区、市),其中以河南最为丰富,钼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0.1%,其次为陕西和吉林。钼矿大型矿床多,如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辽宁杨家仗子、吉林大黑山钼矿。 矿床类型以斑岩型钼矿和斑岩-矽卡岩型钼矿为最重要,前者如陕西金堆城、江西德兴,后者如河南南泥湖钼矿;矽卡岩型、碳酸盐脉、石英脉型次之;沉积型钼-铀-钒-镍矿床有较大的潜在价值,伟晶岩脉型钼矿无独立工业意义。从钼矿形成时代来看,除少数钼矿形成于晚古生代和新生代之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均形成于中生代,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床中,钼矿的一般品位为0.01%~0.50%,并常常与其它金属(特别是铜)的硫化物结合在一起。 二、钼矿找矿标志 1、斑岩型钼矿(细脉浸染型钼矿):产于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周围岩石中,矿化与硅化、钾化关系密切,以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为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筒状、巨大

黄山岭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黄山岭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汪谦 【摘要】黄山岭铅锌钼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层位和热源三因素控制.上部铅锌矿顺层发育,赋存于志留系与奥陶系地层之间,下部钼矿床赋存于仑山组与深部隐伏岩体 接触带上.通过分析矿床成矿规律和以往矿区地质、物探资料,并通过少量钻孔验证,证明上层矽卡岩带往深部有稳定的延伸,揭露了深部隐伏的花岗岩体,说明该矿床的 上层铅锌矿和下层钼矿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18(032)002 【总页数】5页(P215-219) 【关键词】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深部找矿;池州黄山岭 【作者】汪谦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资源中心,安徽铜陵 244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2;P618.43 安徽省池州市黄山岭铅锌矿开采历史长达40多年,现探明矿体资源储量已严重不足。矿山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接替资源,因此有必要对区内矿床的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进 行分析和探讨,评价矿山深边部找矿前景,为矿山寻找新的接替资源提供地质依据。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安庆凹断带上。地层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地层出露从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 区域构造受晋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构造活动控制。晋宁期形成基底褶皱,区域内仅出露障公山复背斜北翼的小部分,轴向东西。次级褶皱发育,以同斜褶皱为主。印支期形成一系列紧闭背向斜相间的线型褶皱,多伴有纵向顺层断裂。燕山期多以北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横跨褶皱叠加于印支期的构造形迹之上。区内断裂主要发育有北东东向的高坦断裂、北东东向周王断裂、北东向江南断裂等。 区内岩浆岩活动较强烈,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出露范围较广,主要有九华山、花园巩和谭山岩体,为同熔型火山侵入岩,以中酸性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主。 2 矿区地质特征 黄山岭矿区为青阳铜、钼、金银、铅锌成矿亚带。该带处于江南隆起与下扬子坳陷的过渡地带,涉及到江南前陆反向冲断带、江南过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区内岩浆成矿带过渡性明显,因此近年研究认为它是相对独立的成矿带。区内已发现的矿化类型较多,包括层控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斑岩型、层控低温热液型等。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单斜岩层,地层整体倾向南东,倾角5°~30°。出露地层主要有奥陶系、志留系,奥陶系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瘤状灰岩、流纹状或竹叶状灰岩,深部从下统仑山组至上统汤头组灰岩大多蚀变为大理岩,在地表出露于本矿区的北部;志留系在区内仅见下统高家边组,矿区分布面积最大,岩性主要为砂岩,底部为黑色炭质泥页岩,与奥陶系五峰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2.2 构造 黄山岭矿区位于黄山岭背斜的南东翼,矿区构造较简单,为一套单斜构造,该背斜属于大佛堂—太平槽背斜的中段,走向北东东,北东端倾伏收敛。矿区出露长3 km,核部地层为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两翼地层自奥陶系下统仑山组至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依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一经济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在当前时期,对于铜、锌等有色金属矿业的需求也在扩大,所以,需要探究有色金属矿的 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找矿特点和发展前景,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 来说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有色金属;从矿地质特征;找矿特点;成矿规律 有色金属主要指的是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有关矿产,其包含了铜、铅、锌等相关的重金属。有色金属矿产作为基础性宏观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有色金属在城市建筑、工业制造以及航天等方面创作了极大的社会价值。长期以来,我国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欠缺,工业用铜大多数依靠从国外进口,对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 分析,也有助于科学勘查合理开发和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1、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研究 在我国的四川地区,包含有很多的金属矿,其中九龙县久祝地区位于四川的南西部,横 跨整个九龙县内康定沙德 - 九龙子杠坪 Be-Li- Pb-Zn-Cu-W-Sn-Au 矿。在最近的几年以来,在该 项区域内也发现了一些稀有金属矿床,例如,南东部的打枪沟锂铍矿,当前阶段,正处于勘 探中。 四川的久祝地区呈现出南北向构造带,白台山向斜、久鲁祝向斜等,该区域的西部还受 到雅江旋卷构造的相关影响。其中,涵盖的断层有北北东向三岩龙断层以及八窝龙断层,这 个区域是二次断裂构造,有南北向褶皱层。另外,在这个区域内的版块构造活动对于侵入岩以及当地的矿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能够为这个地区的成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背向斜 则为岩体起到了封闭,有助于形成伟晶岩石脉。 2、成矿的规律研究 有色金属的成矿规律分析主要包括了控矿因素、找矿的标志和成矿模式。其中控矿因素 涉及到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岩浆与内生矿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内生矿的关系这几类。 2.1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 上地幔下地壳形成亲硫元素为主的地质圈层,以铜、锌、铅等元素为主,在二级中晚期 火山地层构成当中,涵盖了铅、银等。化学块在燕山晚期通过造山运动岩浆上侵,从而造成 了有色金属元素,岩浆流动到地壳表层,形成矿区。 2.2岩浆与内生矿产之间的关系 在矿体的演变过程当中,利用岩浆的作用,在侵入岩体的接触带部分形成了铜、锌、银 等相关有色金属。内生矿产在侏罗纪时代,岩浆运动当中以绿帘石、硅化、铜矿等等多种矿 产与火山运动的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2.3构造与内生矿产之间的关系 板块运动伴随岩浆与地下活动形成北东,北北东断裂带和长轴展现的火山地质构造。从 找矿标志的方面对有色矿产资源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岩浆隆起部位内部或者边缘地带多

深部成矿模式分析

成矿模式的解决方法分析 摘要:拓展深部找矿空间是实现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如何开展深部找矿?找什么类型的矿?在哪个层位上找矿?按照什么样的思路、使用哪些技术开展深部勘查工作?是目前深部找矿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成矿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成矿“缺位”预测的原则,指出了成矿带深部找矿方向和主要目标层,提出“追踪主要容矿构造”,“模式类比”和“成矿系统分析、综合探测、立体填图”的深部找矿基本思路。并以铜陵矿集区为例,介绍地震技术在追踪“五通组”顶板的探测结果。本文试图“抛砖引玉”,引导大家对深部找矿思路和技术方法的讨论,尽快形成可操作的深部矿产勘查程序,指导我国危机矿山深、边部的找矿工作。 关键词深部找矿方向容矿层立体填图成矿系统成矿模式 一、前言 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接替资源勘查刻不容缓。深部是未来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现有成矿理论(翟裕生等,2004)和找矿实践说明深部(>500m)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①,而勘查技术的进步使2000 m以内的勘查成为可能(R.Gordon,2006),向深部要资源时机已经成熟。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东部的重要成矿带,素有东部“工业走廊”之称,对“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长江中下游深部的成矿潜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专家预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之下存在“第二个长江中下游”。还有专家预测:如果将勘查评价深度延伸到地下2000米,我国金属矿储量可能翻一番。最近,在对全国565座大中型矿山进行的初步调查显示②,其中192座具有资源潜力,占调查矿山的34%,预测可能找到大型规模矿床的有51座,中型规模的96座,有39座有望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初步估计这些矿山的资源潜力为:铁矿石6.2亿吨、锰矿石500万吨、铜280万吨、铝土矿5000万吨、铅230万吨、锌200万吨、钨19.5万吨、锡15.5万吨、钼6万吨、锑20.5万吨、镍7万吨、金302吨。实际上上述估计仅局限在已知矿山深部和外围,如果考虑到我国还有大面积浅覆盖区,可以预见深部找矿前景一片光明。 2004年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计划实施以来,在已开展的野外施工的48个矿山找矿项目中,有35个取得重要找矿进展①。其中广西南丹铜坑锡矿、湖北大冶铁矿、河北迁安铁矿、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等取得突破性进展。南丹铜坑锡矿新增333锌金属量93.70万吨、铜金属量4.32万吨、银金属量542吨;大冶铁矿新增333+334铁矿资源量2304.62万吨,新增伴(共)生铜金属量为10.3万吨;迁安铁矿新增333铁矿资源量1.1亿吨。这些实例进一步说明有一批大中型矿床外围和深部具备找矿潜力。 然而,深部找矿面临巨大的挑战。地球物理探测并不能唯一、准确地反映深部矿体的位置、规模和品质,钻探风险依然很大。对深部成矿规律的准确认识和合理的找矿思路(战略)是降低勘探风险的有效措施。本文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成矿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成矿“缺位”预测的原则,对成矿带深部成矿潜力和主要找矿目标层进行了分析,提出“追踪主要容矿构造”,“模式类比”和“成矿系统分析、综合探测、立体填图”为目前深部找矿的基本思路。并以铜陵矿集区为例,介绍地震技术在追踪“五通组”顶板的探测结果。 二、成矿带的基本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方向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成矿规律可以概括为:成矿、控矿的区域层控规律;成矿金属空间分带规律和多类型矿床共生、复合的“多位一体”规律。三个规律反映在三个层次上的成矿规律,即:成矿带、矿集区和矿田。根据成矿“缺位”预测的思想,笔者认为长江中下游成

新华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方向

新华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方向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华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结合长期的工作经验来分析, 从而希望能为矿山找矿方向提供帮助。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地质构造;找矿方向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有色金属矿产特别是铅锌的需 求量也越来越大,而新华铅锌矿的资源量也在不断的开采中日渐减少甚至枯竭。 在下文中,就新华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1 新华铅锌矿成矿地质分析 1.1 成矿的背景 新华铅锌矿属花岗岩体内断裂裂隙充填型中低温热液蚀变脉状铅锌矿床。新 华矿区全为岩性单一的岩浆岩,为海西--印支期堇青石黑云母花岗岩。构造以北 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三组断裂为主,其中北西向断裂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为容矿断裂构造,矿体呈脉状充填于北西向主干断裂F0及派生的次级断裂中, 围岩有不同程度的蚀变。 从矿区的围岩、构造、矿体的形成顺序分析,应是先有花岗岩,其次经构造 运动形成断裂,后含矿热液贯入断裂中形成矿体,属花岗岩岩体断裂裂隙充填型。成矿机理是海西~印支期花岗岩基形成后,印支晚期构造运动导致矿区断裂、裂 隙构造发育,为控矿、导矿和矿液的运移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 1.2 成矿地质构造 新华铅锌矿区的岩性属单一花岗岩,其地质构造形式主要表现为断裂和节理。 矿区的断裂就是控矿构造,断裂构造按走向可分为北西、北东及近南北向三组,具一定规模的断裂共有50多条。其中以北西向断裂最为发育、近南北向断 裂次之,北东向断裂数量稀少。从近南北向断裂错断北西向断裂来看,近南北向

断裂发育比北西向断裂晚。其中北西向断裂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为容矿断裂构造,另有小部份近南北向断裂中特别是与北西向断裂交汇段,偶而会见到矿(化)体。在三组断裂破碎带内均有含矿石英——重晶石脉充填或是矿化硅化压碎岩、 花岗质压碎岩分布。 矿区内较发育的节理依次有北西向、近南北向和北东向三组,前者多数倾向190~230°,少数倾向15~45°,倾角均在40~85°之间,长约1~5m。处于容 矿断裂带附近的本组节理,常有铅锌矿、黄铁矿、石英~重晶石细脉充填,部份 为菱铁矿和白云石细脉贯入。近南北向节理以向东倾为主,北东向节理倾向 120~130°,这两组节理倾角较陡,一般为60~90° 1.3 矿化分析 新华铅锌矿矿化区域较为连续,围岩蚀变较为强烈。燕山早期(约 179~ 182Ma)由深部岩浆作用分异出的含矿流体沿断裂构造流动上升,当压力减低到 使流体无法再流动上升时,含矿流体即在海西~印支期花岗岩中的主干北西向断 裂的次级断裂构造中降温、减压,最终使金属元素发生沉淀,进而形成含银、镉 等元素的铅锌矿体。 矿区中断裂蚀变破碎带是本区矿产的主要找矿标志,且以北西向为主,尤以 地表出露粉白色硅化压碎岩的断裂蚀变破碎带或有铁帽出现的断裂破碎带最值得 关注。 2 矿体地质分析 2.1 矿体的基本形态分析 新华铅锌矿所有的矿体均产于细粒、粗中粒堇青石黑云母花岗岩体的断裂构 造中,含矿断裂面倾向多为SW,局部NE,倾角66°~86°。对矿体的整体观察 表明:矿体均赋存于断裂中,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特征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凡有矿体存在就有断裂存在,但有断裂不一定有矿体,断裂是矿体赋存的特定空间。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特征明显承袭了断裂构造的衣钵,即矿体由厚变薄 或压扁拉长、或狭缩膨胀、尖灭再现等现象的产生,无一不以断裂构造为印模。

云南省兰坪县分江铅锌矿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云南省兰坪县分江铅锌矿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本文主要对云南省兰坪县分江铅锌矿床地质的特征、成矿背景、成因、找矿标志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找矿方向,为进一步加强兰坪盆地东缘铅锌矿的勘查与找矿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标签:兰坪盆地东缘分江地区sedex型铅锌矿床找矿标志 云南兰坪中新生代陆内盆地是著名“三江”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丰富,以金顶超大型铅锌多金属矿最为引人注目,此外在金顶北西30千米的白秧坪Cu、Co、Pb、Zn、Ag多金属矿集区,具有大型规模超大型远景。近年来随着云南省三年找矿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兰坪金顶—白秧坪矿集区的东部兰坪盆地东缘发现了分江、金山桃等铅锌矿,与以往发现的青甸湾、菜子地等铅锌矿床构成一南北向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带,该区目前已展示了大型以上规模远景。 1成矿背景 矿区位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中段,夹持于金沙江与澜沧江两深断裂间,总体构造线呈北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展布。地层主要出露中三叠统攀天阁组(T2P)中酸性火山岩;上三叠统三合洞组(T3sh)灰岩。其次出露中三叠统上兰组上段(T2s2)泥质条带灰岩夹粉砂岩、泥岩及下段(T2s1)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上三叠统歪古村组(T3w)板岩、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砾岩;挖鲁八组(T3wl)粉砂质炭质泥板岩夹粉~微粒泥基长石岩屑砂岩。构造以矿区西部北北西向维西-通甸-乔后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着区内构造格局,派生出北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及金山桃向斜。岩浆岩以印支期中酸性喷出岩为主,次为印支期-燕山期花岗斑岩、喜山期粗面岩,局部尚有零星分布的石英斑岩脉、正长斑岩脉、云煌岩脉。 本区位于兰坪-思茅Pb、Zn、Cu地球化学区(Ⅱ)北亚区(Ⅱ1)地球化学异常带内,Pb、Zn、Cu、Sb、As、Hg异常带浓度高、规模大,矿化强度高。异常主要分布于三叠系上统上兰组(T2s)、攀天阁组(T2p)及中统三合洞(T3s)地层分布区,并以三合洞(T3s)地层中分布的异常规模大、浓度高、浓集中心明显,部分异常经解剖评价,已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大、中型矿床存在,异常分布与已知矿床产出吻合性好,如菜子地铅、锌组合异常、分江-金山桃铅、锌组合异常带中有菜子地铅锌矿、分江-金山桃铅锌大、中型矿床产出,化探异常特征展现了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 2矿床地质 2.1赋矿层位 三合洞组(T3sh)为主要容矿地层,攀天阁组(T2p)中局部亦发现有铅锌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床是该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的大新县境内。该矿床分为西部矿区和东部矿区,目前已探明的矿情点位超过30个,其中铅锌资源储 量达到2.2万吨左右。该文将从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 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质特征 1. 地质构造特征 弄屯铅锌矿床所处的区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属于广西钦北地块与广西南岭地块之间的交界处的活动构造带。该矿床主要受藏托构造和弧陷构造的影响,斑岩中存在有多种形态的嵌入体,如线状、网状和斑晕状等。经地质勘探结果分析,该区域内还存在着多种构造特征明显的地质断裂带。 2. 矿物组成特征 弄屯铅锌矿床中的矿物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和白云石等组成,其中方铅矿的占比最高,约占总矿石的50%以上,而闪锌矿 和白云石的分布相对较分散,数量比例略低。矿石中常常伴生着少量的含铜、银、锡等稀有金属元素。 3.沉积岩特征 研究发现,该矿床沉积岩为古元古代炭岩和灰岩,属于白云岩

系。其中,炭岩呈灰色或黑色,质地坚硬,含有丰富的铁、铬和钛等元素,灰岩则呈灰白色,质地相对较松软,容易受到侵蚀作用的影响。 二、成矿规律 1. 成矿前后有对比 矿床的成矿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该矿床的成矿前后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对比,成矿前主要以灰岩为主,而成矿后则以白云石和铅锌矿为主。 2. 成矿活动受岩浆侵入影响 正是由于地质构造变化的影响,形成了弄屯铅锌矿床。在漫长的地质变迁中,接触-变质成矿作用、斑岩交代和结晶分异作用等多种成矿作用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该矿床为一种典型的岩浆侵入型铅锌矿,成矿活动主要受岩浆侵入的影响,邻近的玄武岩组成、大规模的岩浆侵入等都是该矿床成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3. 成矿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弄屯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是相对漫长的过程,现在探明的矿情点位大多数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露天开采不仅可以降低开采成本,而且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矿体的形态和成分,并且有一定的环保效益。

铅锌多金属矿矿体特征与勘察方向

铅锌多金属矿矿体特征与勘察方向 摘要:本文从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铅锌多金属矿的控矿因素,认为成矿受构造及岩浆岩控制,且南部的流纹斑岩体为该区的成矿母岩,近东西向及北西向断裂带为主要的控矿构造。初步认为本区中部和南部的深部具较理想的找矿前景,尤其是南部流纹斑岩体附近,重点要注意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以及流纹斑岩与二长花岗岩接触带的找矿工作。 关键词:控矿因素;找矿方向;铅锌多金属矿 前言 铅﹑锌矿床主要有5种类型﹕①花岗岩型。产于花岗岩及其碎屑质围岩中。矿床有用组分除铅﹑锌外﹐尚有钨﹑锡或铜。矿体呈脉状﹑浸染状。铅﹑锌\品位较高。②夕卡岩型。产于花岗岩类和碳酸盐岩接触带及其内外。矿石组分除铅﹑锌外﹐可含铜﹑钨﹑锡等。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扁豆状。铅锌\品位中等。 ③海相火山岩型。产于优地槽凝灰岩﹑熔岩及次火山岩中。矿石组分主要为铅﹑锌﹐常含黄铁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铅﹑锌\品位高至中等﹐矿床为大﹑中型。④陆相火山岩型。产于火山盆地分布的凝灰岩﹑熔岩及次火山岩中。矿石组分主要为铅﹑锌﹐部分含铜。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铅﹑锌\品位贫﹑富均有。矿床多为中型。⑤碳酸盐岩型。产于地台或浅海相白云岩﹑石灰岩﹑不纯碳酸盐岩中。矿石组分除铅﹑锌外﹐部分含铜。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铅﹑锌\品位高。矿床常为大﹑中型。 某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 大兴安岭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带,即内蒙地轴东段。区域内侵入岩较发育,主要有古元古代及中晚侏罗世两期。岩性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局部变质变形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或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中晚侏罗世侵入岩广布全区,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等。该区具备有利的区域成矿条件,是重要金属成矿区,分布着莲花山、红花沟、金厂沟梁、二道沟等几个大中型金矿床,碾子沟、季家沟等中、小型钼矿床及众多铅锌多金属矿床与矿点。 1 矿区地质特征 受不同时期花岗质侵入岩的影响,区内地层出露不够完整,由老至新有:中生代上侏罗统玛尼吐组安山质火山角砾凝灰岩、流纹岩及安山质集块岩,中新统渐新世昭乌达组玄武岩,第四纪更新统及全新统松散沉积物等。某矿区构造变形以断裂构造发育为特色,具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及近南北向多组。据前人资料和现场调查,各组断裂特征如下:(1)近东西向断裂主要集中在矿区南部,多南倾,倾角50°~80°,主要为逆断层,并兼有左行或右行平移性质,走向延伸0.1~1.5km,破碎带宽0 .5~1m;区内可见此组断裂错断其它组别断 裂的现象,表明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2)北西向断层相对发育,主要

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初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初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战略中有着主导地位。在此,本文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对其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这一问题,做如下论述。 关键词: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类型找矿潜力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北地区的金属矿产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开发,在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极大的拉近了中西部间的经济差距。再加上西部地区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重点工作,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构建有着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讲,所谓的西北地区主要以陕、甘、青、宁、新疆及内蒙古的中西部,陆地面积占我国的三分之一。在过去长达半个世纪的开发利用中,西北地区凭借其丰富的镍、铂、铁、铜、铅、锌等重要金属,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工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在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做如下简要分析: 一、我国西北地区成矿特征 从我国的地理分布能够看出,西北地区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由古亚洲成矿域、秦祁昆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构成,且这三大矿域在成矿时,都有着各自的成矿特征。在对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特征进行分析时,科研人员可以结合着各个成矿域的成矿类型及时间,对其区域成矿时空的分布进行深入研究。在整个研究工作开展中,与主要构造事件一致的是,古亚洲成矿域主要以华力西期成矿为主,且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在其实际形成中,并有元古代及加里东期成矿作用发育。与此同时,古亚洲成矿域在实际发育中,与大陆裂解事件有着密切联系。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在铜镍矿床形成的过程中,主要因素在于地壳的喷流沉积,且这些矿床多位于大陆裂谷带中,如如阿拉善陆块的金川超大型铜镍矿床、伊犁地块的特克斯铜镍矿床等等。因此不难看出,在整个中国大陆裂解事件中,元古宙是极为普遍的,同时也是大陆快速增长的方式之一。针对当前成矿的环境研究,科研人员应从大陆裂解部位的深度、规模出发。与之不同的是,在进入显生宙之后,我国的大陆构造在地壳的作用下,发生了就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加里东期,其变化形式主要体现在大陆裂解洋盆打开及消减,但在这一些列的消减过程中,受火山热液的影响,形成了大量的铜、铅、锌、钨、钼、锡、金、铁等矿床。 二、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找矿潜力 首先,结合当前西北金属矿产资源的实际状况能够看出,我国的铜镍矿床在实际应用中,多集中在元古代、加里东早期以及华力西中晚期地区,且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与大陆裂谷初始阶段的环境状况及山带碰撞后的局部裂陷槽有关。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形成大规模铜镍矿床的过程中,都需要大规模地壳裂解事件的发生方可,只有这样才能为其形成提供必要的动力与成矿物资。 其次,从西边地区的实际地理位置能够看出,西边地区处于欧亚大陆腹地,是典型的陆内造山带发育地区,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但在实际开发中,在对铜、铅锌等资源的开发中,其找矿潜力的开发,需要结合着早古生代陆远聚敛的作用进行。通过深化西北地区地质研究能够看出,在西北地区早古生代时期,其地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大陆裂解洋盆的演变过程。结合当前现有的矿床能够看出,成矿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仍集中在火山热液的侵入中,形成铜、锌等资源矿

金属矿床主要成矿时期及找矿方向

金属矿床主要成矿时期及找矿方向 摘要:金属矿产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一个国家战略规划中占据着极其 重要的地位,金属具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对于金属矿产开采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保证金属矿床可以得到完全开采,必须明确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时期,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找矿方向,从而实现金属矿产开采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 从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和主要集矿区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金属矿床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属矿床;成矿时期;找矿方向;成矿区域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金属矿开采工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为我国金属矿开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作为矿产资源大国,金属 资源分布广泛,为确保我国金属矿能够得到合理的开采与利用,针对金属矿主要 成矿时期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以金属矿主要成矿时期研究 为基础,有效优化金属找矿工作,能够在提升找矿准确率的同时有效减少找矿工 作成本。 1金属矿床主要成矿时期 1.1金属矿床成矿时期概述 我国金属矿床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在不同的矿产资源集中区, 也都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金属矿床。而通过不同类型现有金属矿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单一类型的金属矿集区较为稀缺,通常同一类型金属矿会分布在不同的矿集区, 这意味着在同一矿集区中通常存在着较多类型的金属矿。金属矿床形成主要以新 生代与中生代为主,这一时期形成的金属矿数量占总矿床数的68%左右。金属矿 床的主要成矿结构和地质特点变化规律与区域空间的划分以及时代历史演化密切 相关,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的金属矿床主要可分为两大时代构造种类。 1.2金属矿床成矿时期具体分析 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区域金属矿床在形成过程中,其区域特征主要受西伯利亚 地块的地质变化影响,在长期而复杂时代变化影响下,地质结构也通过多次俯冲、拼贴、碰撞和开合等板块变化影响而不断改变,在时间积淀下产生了独特的金属 矿床特征。而西南,东南区域由于丘陵、盆地等地貌相对较多,受地块及增生带 影响较大,矿区结构相对较为零散复杂,但整体而言我国金属矿区形成结构和体 质特征年代形成特点总体仍基本一致,因此随机选取窝沟某区域金属矿床的主成 矿年代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作为整体参考,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仍需要结合实际情 况进行分析。通过多年的野外实地调查研究和大量的资料搜集对比研究发现,基 于多该区域的矿产资源形成情况以及周围近亲区域的地质结构构时代造演化进行 调查和研究,发现在该区域的地质结构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时代发展下该区域的地 质演化史相对较为短暂,但却短暂的地质演变时代内形成了大量的多数铜多金属 矿床。且该区域及临近区域在时代演变影响下出现矿床矿种多、金属品种丰富、 环境复杂等优势特点,通过大量的资料调查和研究统计发现,该区域的矿床成矿 带主要以铜为主,矿床的矿化年龄约在263Ma到267Ma之间,另外区域内也存 在较多的铅锌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其平均矿化年龄约在113Ma到126Ma之间。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域的矿床的地质结构特点与我国东部与中生代火山侵入岩 浆活动形成的矿床的主要地质结构特征基本一致。因此认为该区域成矿在时间方

鄂西黄陵背斜核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初步研究

鄂西黄陵背斜核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初步研究 蔡雄威;刘林 【摘要】Huangling anticli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Hubei Province. Previous geological work of this area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phosphorus,coal,gold,sulfur,graphite,stone and other mineral exploration,research,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but ignoring the molybdenum ore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In recent years,two small molyb-denum deposits with industrial significance which are produced in the core of Huangling anticline have been found in Chuanxindian,Huaya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molybdenum deposits in this area,the authors preliminary summarize the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prospec-ting marks of molybdenum,which provides a new important significance guidence for molybdenum deposit in this area and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黄陵背斜是湖北省重要的矿产地之一。以往本区的地质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磷、煤、金、硫、石墨、石材等矿产的勘查、研究、开发和利用,忽略了钼矿的勘查评价工作。近年来本区相继发现了川心店、花岩两个具工业意义的小型钼矿床,均产于黄陵背斜核部。通过对区内钼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初步总结出本区钼矿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以期对区内寻找新的钼矿床具有指导作用,也对区内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