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内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2、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出内环境的实例是()

A.受精过程中,精子进入卵细胞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里

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3、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

4、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液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7、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8、某同学在打球时,不小心划破了膝盖,流出了淡黄色的液体,此液体是( )

A.血液 B.组织液 C.细胞内液 D.血浆

9、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

10、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

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11、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

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2、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13、淋巴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

A.淋巴中无蛋白质

B.淋巴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

C.淋巴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

D.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

14、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 )

A.影响了脂质的运输,使淋巴管肿大

B.组织间隙积聚大量组织液

C.血浆中脂肪成分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浆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1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

..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16、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

A.K+ B.Na+ C.Cl- D.Na+和Cl-

17、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图中a代表淋巴,b代表组织液,c代表血浆

B.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内环境或体液

C.图中d、e系统的名称分别是排泄系统、消化系统

D.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循环系统

18、人的体温正常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波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A.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B.人的体温会在一定范围内昼夜波动,所以人是变温动物C.体温昼夜差别不超过1 ℃ D.女性体温略高于男性

19、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有多方面表现。下列不能

..作为这一稳态指标的是 ( ) A.血浆pH和渗透压 B.血压、心率和血红蛋白量

C.血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D.24 h尿量和尿比重

20、请你预测,人体在剧烈运动以后血浆中的pH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 A.pH略有下降,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进入血浆,乳酸是酸性物质

B.pH不变,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乳酸不会进入血浆

C.pH会升高,原因是骨骼肌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中的Na+结合形成乳酸钠,乳酸钠是碱性的

D.pH会略有下降,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进入血浆后造成的

2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B.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C.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2、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pH的相对平衡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

23、刚进入西藏的上海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是()

A.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多

B.呼吸频率减慢

C.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D.心率加快

24、对动物体内环境的pH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是()

A.H2CO3/NaHCO3

B.HCl/NaCl

C.NaOH/HNO3

D.NaHSO4/H2SO4

25、血液中的每一对缓冲物质的组成都是()

A.一种强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

B.一种强酸和相应的一种弱碱盐

C.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弱碱盐

D.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

二、非选择题(4个)

1、下图所示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_____ 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_。

(2)以上B、C、D合称_____,A、B、C、D合称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

进行物质交换。

(4)如果C处的蛋白质大量渗出到B处,可能产生组织

水肿现象,能否通过D功能的加强缓解该症状?为什么?

2、下图是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途径。

(1)请将图中的a、b、c、d、e、f所代表的具体内容或答案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a过程中的水是在________(细胞器)中产生的。

②b过程中的水分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

③c过程中的水分通过_______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④d过程中的水分是以________形式排出的。

⑤e过程中的水分是以________形式排出体外的。

⑥f(肾小管中的水分)过程中的水分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2)简答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图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______方式进行的,b过程不包括对大部分_______的吸收。(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______(写字母)。其中A中的水以_______形式进入消化道。

(3)A中的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____。A和B的交换是通过_____进行的。(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不同之处在于:前者_______,后者_______。

(5)过程e和d依次表示_______作用、_______作用。

(6)E和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

4、有一类疾病属于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呼吸道阻塞、肺膨胀不全或肺炎等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受阻。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的pH通常在__________之间,当血中CO2大量积累时,它就与水反应形成________,该物质在血中的积累会使血液pH低于________,但总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该物质又会很快被分解成__________。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这样,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病人从水果中摄入的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碳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____排出体外,因此血液pH不会升高。

(4)由上述看出,血液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对重要的缓冲物质,它对于维持血液__________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参考答案

1、〖解析〗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环境,通过它组织细胞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故ABD均正确;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项错误。

〖答案〗C

2、解析:进入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才算进入内环境。

答案:D

3、解析:尿素是细胞代谢的产物(经肝脏形成),可以通过血液经肾脏、皮肤排出体外;激素由分泌腺分泌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作用于不同的淋巴器官或细胞来调节生理活动;维生素作为营养物质可由小肠和大肠吸收进入血液。由于人体内没有分解(消化)纤维素的酶,所以人体血液内不可能出现纤维素。

答案:A

4、解析:毛细血管是连通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它穿行于组织细胞之间。毛细血管的外侧与组织液接触,内侧与血浆接触,因此它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是存在于组织间隙的盲管,其管壁也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淋巴管内部流动着淋巴,外侧与组织液接触,它的内环境是组织液与淋巴。

答案:C

5、D

6、C

7、D

8、B

9、C

10、

〖答案:B

11、

〖答案〗D

12、解析:此题考查内环境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属于理解层次。在内环境的各种组成成分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组织液与淋巴之间单向渗透,只能由组织液向毛细淋巴管内渗透。淋巴循环最终回流到血液,而血浆不能回流到淋巴。

答案:A

13、C 14、B

15、

〖答案〗C

16、D 17、D 18、B 19、B

20、〖解析〗剧烈运动时,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出现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导致乳酸(酸性物质)积累增加,血浆pH略有下降。

〖答案〗A 21、〖答案〗C

2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环境pH调节机制的知识。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完成的。例如pH的调节过程就是这样。人体虽然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Na2CO3,这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就会和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其中的乳酸和碳酸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时,可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快,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形成NaHCO3,过多的NaHCO3可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缓冲物质的调节,使血液中pH基本维持在7.35~7.45之间,变动幅度不大。

答案:D

23、解析: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沿海地区的人到达后,为了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在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

答案:D

24、解析:动物体内环境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主要是因为存在缓冲物质,缓冲物质是由弱酸和弱酸强碱盐组成的。

答案:A

25解析:人体血液中缓冲物质构成了血液的缓冲系统,测定表明,每一缓冲对都是由一种弱酸与相应的强碱盐组成的。

答案:D

非选择题:

1、答案:(1)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2)细胞外液体液(3)内环境

(4)能。因为淋巴循环可以回收从组织液中渗入毛细淋巴管内的物质。

2、(1)①线粒体②自由扩散(或渗透)③消化液④水蒸气⑤汗液⑥重吸收

(2)①是生物体(或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②生物体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3、(1)渗透脂肪成分

(2)A、B、D 消化液

(3)皮肤毛细血管壁

(4)相互渗透单向流动

(5)扩散重吸收

(6)大分子蛋白质

4、 (1)7.35~7.45 碳酸7.35 二氧化碳和水

(2)降低碳酸氢钠乳酸钠和碳酸

(3)碳酸氢钠肾脏

(4)碳酸碳酸氢钠酸碱度(或pH)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总结,推荐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节: 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和存在于细胞外的组成。 2、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主要包括、和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 。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和。 8、正常人的血浆近性,血浆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9、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和;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和 。 11、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 。 习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 、HPO 2-等参与维持血浆pH 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 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4、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 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 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些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C.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 D. 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血浆和淋巴中含量很少 7、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9、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脑脊液 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内液⑩胃液 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 10、人体发生花粉过敏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D.淋巴减少 11、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 ) A.A、B、C 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 B、C 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 C、 D 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A、B、 C 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 12、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外流,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1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辅导(一) 必修三第一章 一、内环境 1.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1)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各种细胞的内环境 ①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和组织液; ③毛细淋巴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和组织液; ④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3、内环境的成分 (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营养废物和气体,激素抗体与递质,胞内物质都不是。血红蛋白(红细胞内)、载体蛋白和过氧化氢酶等各种胞内酶,它们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 2 ) 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营养成分:氧气、水、无机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 ②代谢产物: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③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二、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 1、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溶液的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由于血浆中含有无机盐和蛋白质,故血浆渗透压与其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及习题(含详解答案)

必修三 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2、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 习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20XX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3.(20XX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细胞间隙积聚组织液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

1-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之细胞生活的环境 基础训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多细胞生物的体液包括 (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体内的全部液体 B .人体细胞内的液体 C .人体循环系统内的液体 D .人体细胞外的液体 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4.红细胞和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 A .组织液、血浆 B .血浆、淋巴 C .血浆、组织液 D .血液、组织液 5.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A .淋巴 B .组织液 C .血浆 D .淋巴和组织液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7.请完成下列有关体液的概念图: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 .CO 2、血红蛋白、H +、尿素 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 2O C .Na +、O 2、葡萄糖、血浆蛋白 D .Ca 2+、载体、氨基酸 9.下列关于血浆中水的来源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 .淋巴、组织液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0.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 ) A .HCO 3- B .HPO 42- C .K +和Ca 2+ D .Na +和C1— 1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正常人血浆的pH 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 3-、HPO 42-等离子有关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左右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过关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窒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4.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 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5.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 6.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 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8.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9.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 引起 (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 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10.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1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习题测验

高一生物周练(一)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血红蛋白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2.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3. 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 4.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 B.淋巴 C.组织液和淋巴 D.血浆和组织液 5.血浆中的水来()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6.内环境中不含() A 胰岛素、氨基酸、尿素 B 酶、甘油、维生素 C 麦芽糖、淀粉、乳糖 D 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 7.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8.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一种:() A 直接交换 B间接交换 C 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 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9.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A.血浆中尿素过多 B.皮下脂肪组织积存过多 C.血糖含量过少 D.血浆蛋白含量过少 10.机体的调节系统包括() ①神经系统②内分泌系统③淋巴系统④免疫系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 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 2 有害无 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 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14.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①酸碱平衡②Na+、K+平衡③血糖平衡④体温调节⑤蛋白质平衡 ⑥CO 2-O 2 平衡 A.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5.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1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7.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 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 2 CO 3 C.血液中的Na 2CO 3 过多时,就与H 2 CO 3 结合形成NaHCO 3 D.PH的相对平衡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直接调节的,不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18.肾小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提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 A.增加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9.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附答案)

第1章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人体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不可能是因为()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C.血糖含量过高D.淋巴循环受阻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细胞核中DNA含量相对稳定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D.血浆pH相对稳定 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5.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6.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减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不会下降 D.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可以不经过细胞膜 7.“春捂秋冻”的意思是() A.秋冻身体健康B.捂是要适应冷的环境 C.帮助机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D.增加机体的产热抗冻能力 8.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除哪项外,下列事实都支持这一观点()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9.下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习题. 高一生物周练(一)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血红蛋白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2.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 3. 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体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B.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C. 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4.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D.血浆和组织液淋巴 C.组织液和淋巴 B.A.组织液)血浆中的水来(5.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 淋巴、组织液 D B A 组织液血浆、消化道)( 6.内环境中不含酶、甘油、维生素A 胰岛素、氨基酸、尿素 B 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麦芽糖、淀粉、乳糖 D C )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 7. 组织液回

渗速率降低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A D 淋巴循环受阻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8.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一种:(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C 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 间接交换A 直接交换 B )9.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皮下脂肪组织积存过多血浆中尿素过多 B.A. D.血浆蛋白含量过少C.血糖含量过少)(机体的调节系统包括 10. ④免疫系统③淋巴系统①神经系统②内分泌系统 ①②④ D. C. B.A.①②②③④①②③ 2 )( 11.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较过a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有害无CO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程b和c2

b④过程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益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②④ D.③④A.①③ B.①② C.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 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 动就会受到威胁)14.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⑤ 蛋白质平衡③血糖平衡①酸碱平衡②Na④体温调节、K平衡 -O平衡⑥ CO22①②③④⑤⑥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A. B.对于 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15. 措施是错误的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C.适当撤减衣被 D. ) ( 1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体液-免疫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A.神经调节 B. C. 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17.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 7.35~7.45之间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 HCOB.血液中 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反应,生产乳酸钠和332NaHCOHCO结合形成COC.血液中 的Na过多时,就与32233的相对平衡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直接调节的,不是通过 神经-体液调节D.PH.肾小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如果流经肾小18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提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窒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4.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 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5.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 6.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 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的变化趋势、引起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 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2、23 B.降低、乳酸、3 C.升高、2、H23 D.升高、乳酸、3 8.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9.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 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必修三生物第一章测试题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内环境概念要素的是( )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O2B.H2O、Na+ C.C6H12O6、尿素D.血红蛋白、氧化酶 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B组织液→淋巴→血浆 C.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D.细胞可直接在内环境中获取营养 5.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渗透压下降 C .糖尿病 D .细胞代谢紊乱 9.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血浆中含有H 2CO 3、NaHCO 3等缓冲剂,它的pH 才能正常 B .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 C .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使症状消失 D .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10.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 .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 .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 .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严重影响 D .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人的体液是指( )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以上B 、C 、D 构成____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 体外 体外 内环境细胞 O 2①A B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国庆作业---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 2和吸入O 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6.人体组织液中的O 2 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2 B.2 C.3 D.6 7.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 5 C.6

D .10 8.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 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 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 A 、NaCl ——HCl B 、NaHCO 3——H 2CO 3 C 、NaOH ——HCl D 、NaHCO 3 ——NaCl 9.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 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 多 C.两者都增多 D 两者都未增多 10.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 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 时会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趋于酸性 11.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 ( ) 12.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3.人血液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纤维蛋白原 B 、激素 C 、纤维素 D 、淋巴细胞 14.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 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 浓度食 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 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 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备课讲稿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 试题

国庆作业---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6.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2 B.2 C.3 D.6 7.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 A.3 B. 5 C.6 D.10

8.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A、NaCl——HCl B、NaHCO3——H2CO3 C、NaOH——HCl D、NaHCO3——NaCl 9.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D 两者都未增多 10.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趋于酸性11.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 ( ) 12.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3.人血液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激素 C、纤维素 D、淋巴细胞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国庆作业---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6.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2 B.2 C.3 D.6 7.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 5 C.6D.10 8.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A、NaCl——HCl B、NaHCO3——H2CO3 C、NaOH——HCl D、NaHCO3——NaCl 9.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 10.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趋于酸性11.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 ) 12.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讲解学习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的成分和组成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 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 浆 细胞外液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血液分为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两个部分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又可以重新渗入到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中。 3、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是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所组成的细胞外液所构成。 注意: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血浆的化学组成 (1)可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无机物包括水和各种无机盐。 (2)血浆中还可能含有维生素、氧气、二氧化碳、激素、病原体等物质 (3)含量较多的离子是Na+, Cl-,他们的作用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4)HCO 3-、HPO 42-可起到调节血浆酸碱度的作用。如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进 入血浆,与HCO 3-、起作用,生成H 2C03和乳酸钠,从而保持血浆PH 的相对稳定。 22 养料O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废物CO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P5:活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1)本实验是探究2,4-D浓度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所以要用不同的浓度,以进行对比。 (2)1号与2号烧杯中分别装有不同浓度的2,4-D,由两者结果可以判断不同浓度的2,4-D对插枝重要是否有不同的作用,或进一步判断是否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 (3)3号烧杯内装的是蒸馏水,起对照作用,观察枝条在蒸馏水中是否生根或生根快慢,以确定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如何。 (4)与上题同理,可以确定2个烧杯中哪个浓度的2,4-D对插枝生根有作用。 (5)(5)设计赤霉素对插枝生根的实验可以参照教科书中的本实验。可以重点考虑和观察以下问题: 1.赤霉素对插枝生根是否有作用。 2.赤霉素的相应作用与2,4-D相比有什么不同?如根生长的快、慢,根的粗、细等。 3.赤霉素浓度对插枝生根是否有影响?是低浓度抑制生根?还是高浓度抑制生根?还是都没有作用。 P11: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1)根冠(2)抑制剂(3)有根冠弯曲多,去掉不同部分的根冠影响不同,似乎根冠产生的生长抑制剂影响根的生长。戊向下弯曲。己向上弯曲。庚不弯曲。(4)黑暗(5)造粉体使生长素运至根的下侧,而生长素浓度过高则抑制根一侧细胞的生长。 2.D 3.C 4.(1)B (2)顶端不是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3)下部叶片是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4)C 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P16: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1.B 2.C 二、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肝脏把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肝脏就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肝糖元,使血糖浓度维持在恒定水平。 三、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主要指细胞外液,其中有细胞生存必须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前者不能减少,后者不能增多,否则超过一定限度,细胞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死亡。所以必须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内环境的稳定需要经过生理过程细致的协调,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相应器官来完成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答案)

1 第一章单元过关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窒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 +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D.Na +、K +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4.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使其浓度升高, 吸水造成水肿 B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 组织液浓度升高 C .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 D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 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5.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 6.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 A .血浆量增加 B .组织液减少 C .组织液增加 D .淋巴减少 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8.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 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9.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 引起 (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10.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1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 .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 .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 .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 相对稳定 D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13.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 成分 (mmol/L) Na + K + Ca 2+ Mg 2+ Cl -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2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减少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双选) ( ) 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三章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月考测试卷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A 、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 、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 、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 、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2.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 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理甲图中的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 B 端探测到14 C 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的A 端,能在乙图中的B 端探测到14 C 的存在 C .处理乙图中的B 端,能在乙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D .处理甲图中的B 端,能在甲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 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 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在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5.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感受器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 组织 ③ ① ④ ⑤ ⑥ ⑦ 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