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2800字

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2800字

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2800字
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2800字

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2800字

会计的监督职能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建立起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可以起到监督工作人员工作,提升工作质量,避免出现工作失误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相关单位的发展。但是在部分事业单位中,会计的监督职能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现象,并且严重的影响到了单位财务部门的运营以及发展,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更多单位体系的正常运转。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职能相关策略

面对会计监督职能缺失影响到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现象,我们应该尽快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应对,使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职能。

一、在事业单位中会计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中的会计监督职能,就是指在事业单位中相关的会计人员,在一定的法律法规管理下,在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下,运用积极合理的方式对单位中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对不规范的问题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处理,进而让事业单位中的经济活动都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促进整个事业单位的良好运行与发展。会计监督工作的工作内容也是比较多的,例如,要监督好单位中的相关会计资料,像会计的报表、会计的凭证以及会计的账簿等等,对这些资料进行监督的目的就是保证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监督好各项的资金以及相关的财产状况,保证单位资金的完整性以及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再就是监督好单位中财务的相关收支状况,还有监督好单位中相关经费预算的具体情况。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财政监督方面遇到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定期进行审核的工作不到位

我们知道,国家的相关单位以及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的对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例行的检查,这是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并且如果在审查中发现问题,出现问题比较多的事业单位,或者各方面表现不佳的单位,则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或许是经济方面的,也可能是行政方面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的事业单位并没有能够及时的参加审查活动,并且需要交付的罚款金额也没有明确规定。会计监督工作在事业单位的会计账务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盲区。

(二)在事业单位中相关的财务纪律较为松弛

部分的事业单位中公款私用的现象十分的严重,不但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好的负面影响,并且严重损害了相关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个别的财务人员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不惜损害大家的利益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还有部分的事业单位在单位内部设立了像自支自收性质的部门,有的时候发生将单位中的经费转移到新设部门进行处理的现象,这种行为在无形中影响到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职能发挥。

(三)会计监督运行的相关机制并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相关的会计工作中,在各个工作的环节都能够体现出监督的力度以及对相关会计工作监督的水平,相关的监督机制中包括会计的监督实施制度以及相关的工作流程;对职工进行奖励或者是惩罚的制度;对单位中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以及工作技能的培训等。现阶段很多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中存在不利于工作开展的因素,会计的监督与会计的核算之间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在很多的事业单位中并没有真正的形成科学、统一,且比较完善的制度。就算是为相关的工作制定出了一些约束以及管理的制度,但是由于实际操作的时候存

在困难,时间长了也就不了了之,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甚至有些单位领导根本就没有重视过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对监督工作没有管理的意识,所以更不会提升管理的档次。

三、完善会计的监督体系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起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机构,并逐渐的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相关的制度体系,才能够使工作人员在明确的制度规范下,在符合制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定期性的对会计人员,会计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进行检查,当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并且责任落实到人,对应当承担责任的工作人员按照惩罚规定进行惩罚,同样的管理办法,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也要及时的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能为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创造出良好的大环境。

(二)提升会计从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要积极的提升自己单位整体的从业者素质,在会计队伍中也应该如此,对会计从业者要加强监督与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对于财务人员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多,大量的会计人员也就融入到了会计的队伍中,但是这样的现象必然就会使会计队伍出现工作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再就是,会计工作其涉及的方面非常多,例如,单位经过银行来为职工代发工资,以及用公务卡来支付结算等新的支付手段已经被广泛的运用,这样的业务虽然为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另一个方面也为单位的资金以及账户带来了安全方面的隐患。所以一定要经常性的组织相关的会计从业者培训学习活动,增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技能,也提醒其在工作中一定要谨慎小心,用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三)加强事业单位的综合性监督

要加强政府的财政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税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之间的沟通工作,并且对事业单位中相关的财政问题增加监督的力度,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处理,并要求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来进行改进。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点的,新时代下也要充分的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四)落实“三位一体”会计的监督制度

要进一步的强化“三位一体”的监督制度,并且要做好以下的三点工作,一要强化现代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减少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几率,当有问题发生的时候要及时的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补救。二是把事业单位中会计审计监督的权利进一步的进行明确。最后一点,税务监督的作用要进行强化,也就是社会中的税务相关代理组织要与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要对事业单位相关的财务收支进行联合的监督和管理。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治以及文化也都在不断的发展中,在管理方面,尤其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上会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的完善起来。在一个单位中,会计以及相关的工作与一个企业的财政关系十分的密切,所以必须充分的重视。会计监督体制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公款私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可以提升事业单位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提升相关的财务管理水平,并且提升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方面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晨.对目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探讨[1].广东科技报,2011(08).

[2]徐建虎.关于新会计准则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J].中国乡镇的企业会计,2011(10).

[3]顾栋臣.对于目前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问题思考[J].事业单位行政事业资产,2011(12).

资助项目: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项目课题:编写《营销会计技能实训》教材

(项目编号:GZYJG1414)。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监督职能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监督职能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以下简称会计中心)的成立,在进一步规范基层单位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减少了财务支出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但是,由于会计中心与基层单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机构,工作场所分开,也没有上下级管理关系等原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计中心通常只能起到“核算”、“付款”的作用,对基层单位的监督职能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尚需进一步强化。本文分析了目前会计中心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会计中心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中心履行监督职能的主动性不够。普遍是“重核算、轻管理”,一方面由于日常核算任务繁重,疲于应付,没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基层单位实行细致的监督;另一方面是“好老人”思想作怪,一些会计怕得罪人,只停留于原始凭证规范性与否、开支合理性与否等问题的审核把关,没有主动深入去了解每笔经济业务事项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决策程序,对资产的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基层单位对会计责任主体的认识不清。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指的是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银行账户,统一到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办理资金结算、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的一种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管理形式,基层单位所有的财务活动仍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其单位负责人仍为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应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决策和资金使用等问题负总责。但是,在全部帐务集中到会计中心管理后,一些基层单位的人员往往错误地认为会计的责任主体也相应转

移到了会计中心,对财务工作有了较大放松,领导不主动学习更新财务知识,报帐员也缺乏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会计中心的监督工作也得不到基层单位的理解与支持。 (三)基层单位与会计中心的工作相脱节。首先,会计中心对基层单位报送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把握,会计中心的人员没有参与单位的具体业务,虽然对原始凭证等资料进行了审核与监督,但也只能看看票据是否规范、报账发票的手续是否完整等,难以正确判断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其次,会计中心对基层单位的财产物资的监管难以到位,会计中心只负责财产物资的记账与算账工作,具体的东西仍由各单位保管使用,如果单位领导与报账员法制观念淡薄,或因工作疏忽而不提供真实情况,会计中心将无法获知各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再次,会计中心向基层单位反馈的信息不够及时全面,由于报账员不进行具体的账务处理,而会计中心一般只提供月报表资料,使得基层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的往来经济业务尤其是债权债务不能及时、准确掌握,给其日常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四)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比较薄弱。按规定基层单位向会计中心提出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其年度预算指标,但由于目前预算还缺乏科学性,比较粗糙、功能不全,经常调整,造成了支出的随意性大,这也使得会计中心的预算监督约束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二、加强会计中心监督职能的办法思考 (一)会计中心要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每一项财务活动,都需依靠会计人员进行收支、核算与监督,在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确定后,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是由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决定的。因此,要选用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备会计知

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一、单位取得收入核算 1、财政预算内拨款(也就就是国库拨款),根据拨款单作账.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经常性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拨入专项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2、单位收到财政局综合股核拨得各种收费与其她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3、单位取得得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捐赠收入、有价证券及存款利息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 贷:其她收入

4、事业单位上级单位拨非财政补助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 5、单位收到财政部门(职能股室)、上级单位或其她单位拨入得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得专项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专款—-—-按资金来源与项目设明细账 6、事业单位收到附属单位按规定缴来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附属单位缴款 二、单位取得得往来款项核算 1、单位发生得临时性暂存款、应付等待结算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其她应付款--—-按债权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 2、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得有偿使用得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借入款项----按债权单位设置明细账。 三、事业单位按规定取得得应缴款项 1、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上缴国库时 借:应缴预算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贷:现金(银行存款) 2、收到“应缴财政专户款”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贷:现金(银行存款) 3、执收单位开具缴款书,交款单位直接将款项交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得 交入国库: 借:应缴预算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贷:应缴预算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交入财政专户: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按收费项目设置明细账 单位取得得收入必须及时入账,应缴预算与财政专户款必须及时足额上缴,不得坐支、挪用或私设“小金库”.“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年终余额为零 四、单位发生支出核算 1、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各项支出时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目”、“节”级

关于会计监督职能的思考

关于会计监督职能的思考 摘要:通过会计手段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测,是保证企业经济活动合法合理性的一条重要通道。文章拟从我国当前的会计监督不足出发分析,并提出一些克服并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望能够对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会计监督;强化;管理 一、会计监督的法制化和现状简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深化和各类经济活动活跃,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应运而生。特别是自2000年7月1日起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界定了会计监督的范围和种类,详细规定了会计监督的核心内容。监督是会计的重要基本职能之一。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会计信息失真、造假等现象已是不可否认的现象。这种会计监督的不到位以及功能弱化,严重限制了经济活动的有序、健康进行,破坏了经济活动的公平、公正性。会计监督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能够鞭策、引领经济活动合法开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会计材料真实、完整、提高企业决策准确性、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生产质量、提升服务信用、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手段。因此,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不足是一个亟待思考和反思的问题,而探讨克服这些不足和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是一项重要而关键的工程。 二、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在履行监督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监督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建设有待加强。我国的会计监督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等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配套的管理细则和说明都没能跟上,“新制度,老方法”现象屡见不鲜;另外,法律法规等有着一定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之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弊端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人”等原因,使得他们的监督权弱化。比如现行的《会计法》,就忽视了所有者和债权人的监督;再者,会计工作的不够完善使得相关法律约束力弱化。有法不依、有法不从的现象突出,比如会计造假、会计失真,各经营、会计工 三、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措施 1.完善会计监督的制度和法律,提高执法力度。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发展和成熟,会计监督体系也不断地完善。各类法律、规范性文件等,如《中华人民共

事业单位会计分录大全(可直接打印)

201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分录分类整理 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此分录,首先按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分类。然后归纳出月终业务,年终业务。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总说明 三、资产会计业务处理实例 四、负债会计业务处理实例 五、净资产会计业务处理实例 六、收入会计业务处理实例 七、支出会计业务处理实例 八、年初会计业务处理实例 八、月终会计业务处理实例 八、年终会计业务处理实例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 (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五)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九、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档案管理、内部控制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定执行。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事业单位,还应按照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北工业学校赵望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很好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改革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调查,我们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关键词: 会计核算问题危害对策 行政单位是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事业单位是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同为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均以款项的实际收到或者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均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很好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改革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调查,我们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方面: 1、账务处理不及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重申

请和使用资金,轻会计资料的收集与账务处理,导致资金虽已使用,但相对应的会计核算工作长期得不到处理。有的单位账务处理集中在年底进行,记账凭证日期集中在11月或12月,所附原始凭证经济业务发生及签报日期与记账日期不匹配,未做到日清月结,违背了行政、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 2、记账凭证后所附原始凭证不完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原始资料不齐全,不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全貌。 3、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凭证未按照经济业务发生进行序时登记,而是在年终采取分类登记的方法,表现为一本凭证一个支出类型,多笔同类经济业务,只做一张记账凭证,未做到经济业务按照序时、逐笔登记的原则。 4、账、表不一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上年度已在决算中列支的资金,有的记入上年度账、有的记入下年度账(集中表现在上下年度衔接的月份),造成账、表不一致。 5、会计凭证装订不规范。个别单位同类记账凭证连续装订,相对应的原始凭证也连续装订。 6、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划分不清。部分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只做费用支出,未登记固定资产。直接导致单位资产“家底不清”。

会计监督职能现状

管理锦囊 117 会计监督职能的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和单位部门中的会计监督职能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不但会给企业和部门带来很大的危害,严重时还会使国家的经济利益蒙受损失。本文通过对会计监督内容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当前的会计监督现状,针对性的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以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会计监督职能;现状;问题对策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在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综合实力进步的同时,也给企业和职能部门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很多企业部门的会计工作出现了违规违纪以及弄虚作假的现象,给企业,国家和利益相关者带来了损失。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就将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要充分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作用。 1、会计监督职能的内容 对于企业来说,会计具有监督职能,也就是指会计部门和工作者根据各财经法规以及财务制度,用记录、核算分析,以及检查等方式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合法性以及有效性实施监督作用,使企业活动符合既定的目标和要求。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和其中的资金运动,监督内容包括经济活动全部过程,包括a.流动资金的使用,即保障流动资金的使用的完整和合理性;b.对成本以及商品流通所需费用的监督,令其在合理范围内尽量削减,使效益最大化;c.对效益和利润的监督,促利润计划指标的顺利完成;d.对企业资金收入和支出的监督,即对国家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e.对财政政策和纪律遵守自觉性的监督。会计监督遵照各种法规制度,规范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并保证其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可靠性以及可比性,帮助企业实现其效率目标和效益目标。 2、我国会计监督职能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使我国的会计工作开始渐渐和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也被建立并被逐渐完善。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监督现阶段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一些企业因为私人或局部团体的利益,发生违规违纪的现象,使会计工作的秩序遭到严重影响,不但统计数据失真,还对投资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产生损失,影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这些问题的一个共同表现就是会计监督职能没有被充分发挥利用。会计监督的力度严重不足,使会计人员对管理者的个人意志无原则遵从,根本不能发挥其行有效的监督职能;同时,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足,对工作中的一些概念分不清楚,使工作难以进行。比如,在很多企业中对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被混为一谈,使企业会计监督前的监督职能被忽视甚至取消。 3、我国会计监督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会计监督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3.1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会导致会计监督职能无法被充分发挥利用,最终使得监督失去力度。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在新的《会计法》颁布之后,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在会计工作的一些方面出现法律漏洞。 3.2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的企业内部管理以及控制制度大多还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缺乏甚至没有内部监督以及控制机制,即使在存在相应机制的企业中,这些制度也没有被有效执行,因而使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产生徇私舞弊等不良行为。$ 3.3对企业部门领导缺乏约束机制。缺乏对负责人的约束将直接导致会计监督的有效性降低。当前,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为实现个人利益,命令或授权会计部门及人员做假帐,办理违法的会计事项。因此,会计工作被管理者严重影响,无法行使应有的监督职能,阻碍了正常工作。而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单位领导的约束机制不完善,使会计监督职能无法发挥。$ 3.4会计人员素质不足,缺乏职业道德意识。由于早期工作分配等 各种原因,在我国的企业部门中,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缺乏会计工作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意识,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很多失误或为个人利益篡改账目,给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进行造成了很大障碍。 4、针对我国会计监督问题的相关对策$ 4.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在颁布新《会计法》的同时还要强化相关配套法律和相关法规的实施,比如《经济法》和《证券法》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4.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企业会计部门不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内部监督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应加强其内部监督力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要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在经济业务事项中的参与工作人员要彼此分工并相互制约;对于重要的经济事项进行决策执行时要明确各部分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程序;划分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以及组织程序;明确定期内部审计会计资料的规程。 4.3提高企业领导的相关责任意识。作为企业的领导和负责人,必须对部门内的会计工作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树立责任意识负责,监督保障会计机构和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各自的自认,尤其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指使或强迫其进行违法的会计操作,加强企业领导为部门的会计行为责任的主体地位,给会计部门和工作者正确顺利行使其监督职提供保障。另外,为符合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的需求,企业领导还应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但要会管理,还要对业务,财务以及会计等工作有所了解,熟悉有关的经济法律法规,能够对自己和企业以及法律负责。 4.4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会计信息是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反映,是企业的领导掌握局势,正确判断的重要依据。所以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将对会计的输出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他们必须有较强的相关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能够遵守公共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会计人员还要有足够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和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要能够主动学习新的会计知识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另外,国家和社会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物力培养会计人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保障监督职能的发挥。 5、小结 企业单位会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对于其经济活动合理合法性以及国家利益的保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对相关监督制度的完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让会计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使其前进的道路更加平坦,并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张菊莲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830002 参考文献 [1]陈海!.浅谈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03期 [2]朱晓.要强化会计监督[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浅谈会计内部监督职能

浅谈会计内部监督职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更全面、更规范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在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履行会计法定的监督义务,根据监督的内容与要求,结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四个方面对如何把好内部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原始凭证审核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是会计资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与发展,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更全面、更规范的要求。 会计监督体系的结构包括单位内部、政府和社会监督,各层次监督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内部监督的本质是内部控制,是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核算进行的,监督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 一、内部会计监督是法定义务 《会计法》规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会计监督可以定义为:“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由此看出,会计监督的主体应该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而不是会计机构。监督是一种权力机制,会计监督的客体即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人员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手段全面反映企业活动,监督的依据是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对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外部约束力量,监督的直接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服务,最终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 二、会计核算的法定要求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因此,监督的内容应从核算工作开始。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年新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总说明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总说明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 (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 (三)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并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事业单位不得违反本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五)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九、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档案管理、内部控制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定执行。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事业单位,还应按照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执行。 十、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同时废止。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二、负债类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 一、引言 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问题十分关注。因为财政资金来源于纳税人,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行使职能、服务社会的经费保障,其使用效率的高低、用途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也体现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行政效率,与人民对政府等公共组织满意度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监督范围在不断扩大,会计监督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对于以财政拨款为资金全部来源的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其会计监督职能意义重大。首先,财政资金作为维系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理应发挥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性,绝不能成为部分人奢侈享受、贪污腐败的工具。同时,不仅要把资金用到正确的地方,更要合理有效地使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现状 1.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一般包括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此外,也包括中央八项规定等反腐败反浪费各项条例。 当前我国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了会计监督的运行制度,单位内部会计机构及相关人员作为会计监督主体,整个经济活动状况为会计监督对象。要求监督机构和相关人员严格依法履行岗位职责,严禁授意、指使或强令其他人员违法办理、执行相关会计事项。

对违反会计法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依据职权以纠正。发现重大违法情况时,国务院财政部门有权向相关单位进行调查取证。 2.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内容与方式。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主要是针对单位财政的预算、收支、结余以及负债的监督。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模式,通常是由单位内部的财政监督管理部门或上级纪检监督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日常与专项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工作除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会计监督,外部监管也在逐渐开展进行中,外部监管是由具有相关监管资质和权限的机构、中介组织、人民群众等组成的,其监管同时具有较强的独力性、专业的技术水平、参与度广等特点,能够弥补内部会计监督强制性、权威性的不足之处,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和实施发展平台,监督力度不断加大。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监管部门缺乏配合,配套措施不健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自身监督不到位,单位内部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在行政权力、外界压力和经济利益的影响下,监督力度执行不到位,往往无法或不敢对本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加大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风险,各监管部门之间存在监督标准不一致和功能交叉等情况,再加上受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行为分散、权责不明等因素影响,使得各个监管部门之间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建立有效的信息监管网络系统,无

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一、会计监督职能的概念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以国家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企业的财务计划、计划预算等为依据、监督、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行,使其达到预定的目的,它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不仅可以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秩序,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也直到重要作用。具体包括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和理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会计监督与其他形式的经济监督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会计监督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第二,会计监督伴随会计核算同时进行,并作用于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监督控制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第三,会计监督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会计监督体系的内容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各个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

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二)社会监督 会计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依法对受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扎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它是一种外部监督。社会监督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需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向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 (三)国家监督 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主要是指政府关部门如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等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各单位会计行为的国家监督。 三、改进和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职责权限明确的内部监督 1、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内部控制等基础管理制度,确定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制约方法,以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单位负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第三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统称会计制度)等,由财政部根据本准则制定。 第四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 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六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 行为前提。 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八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九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第十条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 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提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类改革后,公益性事业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范围、基础以及固定资产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就公益性事业单位上述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核算的基础;固定资产核算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是在计划经济的特殊背景下形成的,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对事业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走过了近30年的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之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提出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类改革后,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逐步实现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环境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环境也将发生新的变化,本文拟就改革后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范围、基础及固定资产核算等相关问题做一分析。 一、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分析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步建立起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事业单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现行会计准则及制度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基础及固定资产核算均有明确的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按原价反映。上述规定在一定时期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政府采购的不断深入、国库集中支付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逐步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予以调整,以便适应新情况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更加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二、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

浅淡会计监督职能

浅淡会计监督职能 【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稽核等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制度的完善,会计工作的环境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会计工作又经常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设账外账,假造信息;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松弛,经济效益差,上缴利税少,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甚至于一些学校的老师、担任一定职位的学生干部都经常做假账,拼凑各种报销单骗取报销费用,导致会计造假骗费、躲费、漏费的问题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 关键词:会计监督现状案例解决方法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人们对与市场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会计也有了崭新的认识,愈来愈认识到会计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会计被人们看作是各种主体单位经济活动的综合管理者和信息提供者,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监督职能必将更好地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理解会计监督 (一)、会计监督的概念: 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会计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一种监督。狭义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一部分,是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财经政策、会计法规,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的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广义的会计监督是本文所述及的,其内容既包括内部监督又包括外部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内部会计核算制度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着较大区别。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服务,然而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财政资金能否被合理高效运用,还取决于会计监督工作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内部会计监督体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对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会计监督工作依然存在制度不健全、业务处理不规范、资金利用率低、人员素质不足、社会监督不力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提高其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必须从制度、机制、人员、社会等角度入手,切实加强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 关键词:行政事业;会计监督;财政资金

As we all know,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r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hich decides there are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its internal accounting system and enterprise financial accounting system. The main du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is strengthen 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service. However, whether funds are used reasonably and efficiently in the process of serving the people also depends on whether accounting supervision can play a full role.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ts internal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Meanwhile, it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in using financial fund and other aspect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such as not perfect system, nonstandard business process, low utilization of funds, personnel quality lacking, insufficient social supervis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accounting behavior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accounting, we must start from the system, mechanism, and social aspects,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Keywords: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Accounting supervision; Financial fund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监督可以定义为“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会计工作又经常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设账外账,假造信息;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松弛,经济效益差,上缴利税少,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 “监督”,一般理解为监察督促。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反映来进行监察督促,使资金运动符合财经法纪和规章制度。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部分,内部会计监督即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会计监督,是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中心的内部控制;社会会计监督即实施由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即由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等部门在其行政管理职能中所行使的执法监督。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体制不断变革的社会转型期,强化会计监督,规范会计人员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在广大基层单位中,《会计法》的实施情况还不够理想,会计监督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1、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在基层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心目中,许多人把《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等同起来,把《会计法》理解为一般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法》大都只有一个模糊概念,真正掌握其具体内容的人并不多,普遍没有把会计管理工作上升到法律要求的高度,会计监督还没有成为社会性的法制活动。 2 会计管理随意性较强。企事业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有意识地在会计账上作文章,直接违背《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三账”现象屡禁不止。一是“账外账”,为方便自己花钱,把一部分业务正常进账,另一部分业务滞留账外,并把这部分资金暗箱操作,作为自己的“小金库”使用。二是造假账,只搞点“小金库”有时满足不了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的目的,有的就人为地“造”出了不同结果的财务账来,所谓的“假账”就出来了,甚至有的还不止一套假账。 3、财务人员不稳定,财会队伍素质偏低。基层小单位业务量不大,会计业务少,会计工作往往不被重视,财务人员的工作岗位经常被变动,财会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这本身就弱化了会计监督的作用。 4、监督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目前会计监督的手段相对还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事后稽核、会计检查上,定性检查的多,定量检查的少,工作缺乏规范。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正文】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 第三条事业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准则的规定。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和财产均应纳入单位的会计核算。 第四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会计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收支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核算。 第八条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第九条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十条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各项收支情况和结果。 第十一条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 第十二条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同类单位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三条会计处理方法应前后各期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情况、原因和对单位财物收支情况及结果的影响在会计报告中说明。 第十四条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第十五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第十六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 生制。 第十七条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经营支出与相关的收入应当配比。 第十八条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资金,应当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单独核算反映。 第十九条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第二十条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对于重要的业务事项,应当单独反映。 第三章资产 第二十一条资产是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二十三条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现金和各种存款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额记账。 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应收及预付款应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