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给品牌管理带来的契机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给品牌管理带来的契机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给品牌管理带来的契机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给品牌管理带来的契机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给品牌管理带来的契机

在2008年7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19日在兰州提出,200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但下一步我国需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但是这种转变的路程是艰难而遥远的,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国各企业的努力奋斗,因而就会给品牌管理带来很大的契机。

路甬祥是在19日于此间召开的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上作此表示的。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的路甬祥在《新形势、新挑战、新需求、新目标――由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强国》的年会主旨报告中指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30年改革开放发展,使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全球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多种产品产量已列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举世瞩目。但是,,随着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大批制造企业日益成长壮大,特色制造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但我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的低端,创新能力较弱,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大型跨国经营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少,我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依我国的的国情来看,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未来20年制造业的增长,如果单纯依靠数量增长,这是资源能源和环境所不能承受的。因此我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绿色制造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同时,努力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这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自主创新是制造强国的核心支撑,同时要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和培养制造工程人才。我们制造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如下:首先,制造业产出的人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主要是以一些轻工业为主导,重工业的规模非常之小,按人均制造业产品数量比较,我们就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地位。长期如此便造成了低水平制造产品的相对过剩,替代不了高技术含量制造产品的绝对短缺。其次,制造业开发水平相对落后。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一方面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再其次,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集中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最后,制造业的管理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国主要机械制造产品中,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还不到5%。一方面,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产品严重积压、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运用方面,我们的差距则更大。

这样就迫使我国要从制造转型为创造。

之前提到了我过是个制造大国,但存在着很多不足,尤其在技术和专利方面,因此我国的制造业过于死板。而创造的理念便是在制造的同时给其注入了活力,让其生动起来,因而可以提高产品的产出效率和质量我们都知道,品牌是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品牌就等于财富,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相对财富。。现在全球最重要的百大品牌里面,还没有中国的品牌。百大品牌里面,韩国有三个:现代汽车、三星、LG。虽然韩国在1998年金融风暴的时候倒下了,但韩国今天已经成为全世界傲人的一个国家。全世界十大品牌里,亚洲唯一的品牌是日本的TOYOTA汽车,TOYOTA是全球第九大品牌。全第一大品牌是可口可乐,第二大品牌是微软,第三大品牌是IBM,第四大品牌是GE(通用电气),第五大品牌是英特尔,第六大品牌是诺基亚——芬兰的品牌,而芬兰只有几百万人口,甚至比中国的一个地级市还小,却诞生了诺基亚这样的大品牌。诺基亚能够排在今天这个位置上,靠的是创造。芬兰诺基亚手机其实不需

要自己做,在北京就可以生产。那么小的国家,只要掌握创造,就可以具有非常大的财富缔造能力。诺基亚在两个欧洲国家的股票总值,就抵得上香港整个股票市场总值的一半,这是具有多么巨大的品牌价值啊!品牌价值就这样在世界上不断地增长,品牌就是财富,而品牌是被创造出来的,品牌价值也是被创造出来的。单单是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就有675 25亿美元,光卖这块牌子就可以得到这些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努力找到创造品牌好机会的原因。现在经常有中国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并购的消息,如果并购成功,中国品牌就可以进军世界

由此可见年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从制造想创造的转变中,品牌是必可少的,所以就给品牌管理带来了契机。

所谓品牌管理就是建立、维护、巩固品牌的全过程,是一个有效监管控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全方位管理过程,最终形成品牌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行为更忠于品牌核心价值与精神,从而实现品牌常青不坠。要想品牌真正的被世界所熟知和认可,并屹立不倒,那么就应该熟知品牌管理的魅力。

首先,品牌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对企业内部来说,需要有专门的品牌管理部门或业务团队从事此项工作;对企业外部来说,需要有专业的品牌管理公司来辅助筹划此项工作。内外同心,按一定的步骤或方式联合行动,系统地进行品牌管理。例如:宝洁公司首创品牌经理管理系统,其基本原则是,让品牌经理像管理不同的公司一样来管理不同的品牌。品牌经理不仅要关心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而且还要关心产品和产品线的发展,以期利用品牌的知名度,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品牌经理的职责主要是:制定产品开发计划并组织实施;确定产品的经营和竞争战略;编制年度营销计划和进行营销预测;与广告代理和经销代理商一起研究促销方案;激励推销人员和经销商对该品牌产品的支持;不断收集有关该品牌产品的资讯,发起对产品的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其他职能部门围绕该系统展开工作。

其次,品牌管理具有整合性。品牌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概念,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是所有因素的总和。因此品牌管理应是全方位的管理,要做整合性规划。打广告是树立品牌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纯粹只依靠广告狂轰烂炸,是不能保证品牌健康发展的。包装、视觉识别设计、终端行销、公共关系、产品品质与性能、服务等等都会影响品牌的形象。有效的品牌管理还涉及到各职能部门并贯穿于企业整个业务流程当中,在采购、生产、研发、后勤、营销、销售、服务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任一环节的差错都会对品牌造成损害。品牌管理的整合性还体现在处理同一系列品牌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使之配合公司的核心能力,具有价值衍生的潜力。每个品牌都具有明确的角色,与其他品牌互动,形成一种整合的力量。

然后,品牌管理具有持久性。品牌管理不是一个短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长久统一地进行。知名度可以很快打出,建立品牌偏好也能迅速实现,但是获得长盛不衰的美誉度,形成坚定不移的品牌忠诚,则必须打持久战。

最后,品牌管理具有科学性。品牌管理是门科学,进行完善到位的品牌管理就一定要注重科学规律的运用。广义而言,管理就是规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表现,善用各种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者必须善用组织内所有资源;才能达到组织预定的目标。离开科学严谨的管理,是不可能造就消费者心目中的优秀品牌。例如:海尔在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心中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品牌。我们见过海尔自信逼人的广告,但不会有铺天盖地的印象。真正令世人折服的还是海尔的管理、文化、质量及服务。游刃有余地进行科学严谨的管理工作,实现自己对消费者的诸多承诺,海尔人清楚地知道:科学管理是基础,一旦放松,品牌就完了。

所以,综上所述,品牌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运用科学严谨的规律,站在战略

管理的高度,持之以恒、统一细致地进行整合规划,实现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如同木桶原理一样,每一块木板都要精心呵护、管理到位,容不得半点含糊与怠慢,不要以为品牌建立起来以后,一切就万事大吉,任何自满、固步自守的念头都有可能毁掉辛辛苦苦树立的品牌。

如今,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型中,因此,在国外树立品牌对其影响至关重要,而,品牌管理对一个品牌的树立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品牌管理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在中国以后的发展当中,品牌管理的发展也是跟随其蒸蒸日上,因此,社会上对具有良好品牌管理修养的学者的需求也是非常之大的。

所以,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的学习品牌管理的有关知识,以便可以在日后为品牌在世界的树立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可以加速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

09工程管理(20090110030311)李斌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100分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 化深度融合”100分 ?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单选题3 分) o A.美国 o B.德国 o C.日本 o D.中国 ?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o A.日本 o B.法国 o C.中国 o D.美国 ?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 A.计算机操作系统 o 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 C.微软的办公软件 o D.通用数据库系统 ?4.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单选题3分)o A.动物、植物 o B.设备、数据 o C.工人、农民

o D.人、机器、系统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单选题3分) o A.世界设计中心 o B.世界制造工厂 o C.世界维修中心 o D.世界服务中心 ?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单选题3分) o A.机械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化学技术 o D.电气技术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o 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 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 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单选题3分) o A.二手设备 o B.备品备件 o C.金融服务 o D.故障维修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单选题3分)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徐建业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6-09-02 11:37-2016-09-02 11:59 85分 ? 1.()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脉 o B.专利数量 o C.科研资金投入量 o D.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 ? 2.按照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工业4.0是基于()。(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第四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o B.第三次工业革命 o C.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 o D. 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环境 ? 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 4.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机械技术

o B.电气技术 o C.信息技术 o D.交通技术 ?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世界服务中心 o B.世界维修中心 o C.世界设计中心 o D.世界制造工厂 ? 6.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7.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设计 o B.销售 o C.售后服务 o D.制造—加工—组装 ?8.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是因为()。(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o B.人才的限制 o C.政策的限制

干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拓展》下 (90分以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拓展》下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正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正确 3、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正确 4、十六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错误 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正确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正确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正确 8、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正确 9、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正确 10、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正确 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确 1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错误 13、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正确 14、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确 15、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错误 16、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确 17、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正确 18、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正确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正确 20、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正确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正确 2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正确 2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错误 24、改革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错误 2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正确 26、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正确 27、党的十八大报告:“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错误 28、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正确 29、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正确 30、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确

中国与大国关系——中国与澳大利亚在线党课考试答案

中国与澳大利亚 A.澳大利亚的首都是悉尼 B.澳大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人口约有2千万 C.考拉是澳大利亚象征性动物的一种 D.澳大利亚属于英联邦国家 (5.0 分)4. 澳大利亚的自治领地有()。 A.北部领地 B.塔斯马尼亚岛 C.西部领地 D.堪培拉特区 (5.0 分)5. 2004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其原则主要有()。 A.高度互信 B.长期友好 C.互利双赢 D.全面合作 (5.0 分)6. 中国加强地区合作的主要目的包括()。 A.服务于国内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B.在合作发展中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 C.在合作发展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D.支持联合国和提倡多边合作

单选 题目说明: 总共10题,每题4分 (4.0 分)7. 澳大利亚元首的称谓叫()。 A.总统 B.总理 C.首相 D.总督 (4.0 分)8. 澳大利亚的人口约为()。 A.2千万 B.4千万 C.8千万 D.1亿 (4.0 分)9. 澳大利亚的农牧产品、矿产品主要用于()。 A.内部深加工 B.换取外汇 C.存储备用 D.出口 (4.0 分)10.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的主体宗教是伊斯兰教 B.墨尔本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 C.澳大利亚属于东南亚国家 D.澳大利亚盛产羊毛和铁矿石

(4.0 分)11.中国和澳大利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哪一年? A.1971 B.1972 C.1973 D.1974 (4.0 分)12.澳大利亚有几个州和自治领地? A.6个州,2个自治领地 B.5个州,2个自治领地 C.7个州,1个自治领地 D.6个州,1个自治领地 (4.0 分)13.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约为()。 A.约997万平方公里 B.约854万平方公里 C.约770万平方公里 D.约660万平方公里 (4.0 分)14.下列地理信息描述中属于澳大利亚的是()。 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位于南半球 C.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D.热带雨林面积最大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作者姓名:徐玉刚班级:C10机械一班学号:101309131 内容摘要:“制造大国”的称呼,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肯定作用,但现在的事实情况告诉我们,我们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子。“制造大国”已经不是什么美誉了,在数量、质量、产量、结构各个方面下,我们必须求进,我们要成为“制造强国”。欲求变,我们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制造业责任未来 首先我不能不承认的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比重的提升和位次的前移,是必然的结果。但是,这并不代表制造业水平的同步提高,更不代表“制造大国”就是“制造强国”。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但是我国在各个方面总会有不足。 从数量上看,有资料显示: 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已达到15.6%,超过了日本的15.4%。即便与美国相比,也仅仅相差3.4个百分点。按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可以肯定,用不了几年,我们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通视也有一份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值为1.6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8.6%,低于美国的1.717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据该机构预测,中国制造的产值在未来几年内有望赶超美国。 但是,从质量来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 而从产量来看,中国制造业虽然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尤其是钢铁、水泥等行业,早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也接近或超过一半以上。 从结构来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服务型制造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2%。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我过国的制造业正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位置。而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有我国缺乏核心型技术,在中国制造的许多领域里,尤其是一些重大装备制造领域,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得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处于下游,利润也比较薄。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的资源和环境负荷较高,当前,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高速增长的阶段。我国向世界提供了大宗的基础原材料,以及相对低档次的工业品,而生产这些产品的往往都是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大的行业。这使得中国制造的资源、环境负载非常严重。在某些行业,由于我国加工利用技术不成熟,科研积累不足,因此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的现状一直难以改变,并由此带来了工业废弃物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国缺乏大企业集团,缺少世界品牌,缺少高附加值产品,缺少核心技术,制造生产率低下的情况下,又怎么会是“制造强国”呢? 而现在我们现在是要思索的是如何在目前的基础上,努力让我们成为“制造强国”。这一点,地方政府要做的事,放弃对虚假政绩的渴望,对制造业的要求不要满足于投资规模的大小,或对GDP能有多少拉动作用,因为那样做不仅会使占用的土地规模很大,而且消耗的资源数量也会很多、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很大。 除了地方政府,领袖企业更应担任起更多的责任。经北京大学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教授说过:“面对内忧外患,在这关系整个国家制造业向何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领袖企业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最终打造一个响亮的‘中国制造’。”而真实情况下,也正是那些领袖企业在“中国制造”遭遇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过题库

单选题 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D )。(单选 题3分)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D )。 A.日本 B.法国 C.中国 D.美国 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 B )。(单选题3分) A.计算机操作系统 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C.微 软的办公软件 D.通用数据库系统 4.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D )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单选题3分) A.动物、植物 B.设备、数据 C.工人、农民 D.人、机器、系统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B )。(单选题3分) A.世界设计中心 B.世界制造工厂 C.世界维修中心 D.世界服务中心 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B )带动的。(单选题3分) A.机械技术 B.信息技术 C.化学技术 D.电气技术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单选题3分) 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 战 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 手段 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B)。(单选题3分) A.二手设备 B.备品备件 C.金融服务 D.故障维修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A )。 A.核动力航母 B.云计算 C.高级机器人 D.移动互联网 1.(A )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单选题3分) A.信息技术 B.材料技术 C.生物技术 D.冶金技术

中国应如何应对大国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精品文档]

中国应如何应对大国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大国关系”一词,各国有着不同的解释。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尽管莫衷一是,毫无疑问的是,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是世界格局的主要构成和推动力量。 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大国关系也发生了重要的结构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由于苏联解体,两极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其他力量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日益彰显。对于当前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同志如是说:“世界政治日益多极化… …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现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如何时候更要分散。”; 2、美国在大国关系中地位突出。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不仅拥有着超强的综合国力,在国际关系和国际规则制定中占据着优势地位,而且始终坚持推行单极战略。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1、在世界格局中,中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大国呈相对衰落之势,但它们在国际格局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仍具有较大的优势;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开始联合遏制中国崛起。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修昔底德陷阱”; 2、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散,国际经济低迷。然而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增长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 机遇往往和挑战相伴相生。尽管当前中国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同样的,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 1、大国关系稳定发展。西方大国加强了合作、协调,中国和西方大国的关系都有着明显的进展,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更是得到了新的提升; 2、美国虽加强了对华的遏制,但也提升了与华合作,而且合作是主要方面。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始终是美国重大利益所在,而这就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所以,美国在将战略重心移向亚太的同时,又同中国建立了亚太事务磋商机制,加强了与中国的磋商、合作和协调。 从总体上看,当前的大国关系对于我国而言仍是机遇大于挑战的,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1.“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10.0分) A.城镇化和信息化 B.工业化和城镇化 C.农业化和工业化 D.工业化和信息化 2.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是()。(10.0分) A.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 B.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器 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 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 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10.0分) A.农牧业 B.制造业 C.金融业 D.建筑业 1.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哪些种类?(10.0分)) A.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产品研发类软件 B.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经营管理类软件 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PCS)等生产控制类软件 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集成与协同类软件 2.下列技术中,属于华盛顿邮报网站提出的驱动未来经济技术的颠覆性技术的有()。(10.0分)) A.移动互联网 B.物联网 C.云计算 D.知识性工作的自动化 3.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工业系统安全的有()。(10.0分)) A.加强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及其挖掘技术研究 B.进行ICS安全应用行为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研究 C.建立重要ICS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D.引进国外先进工业控制系统,减少对国内工业软件技术研究的投资 1.知识性工作自动化是运用电脑来进行复杂分析、精确判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我国当前的资源利用很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限制因素之一(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错

当前大国关系

当前大国关系 进入21世纪,各大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和平与发展是现时代的主旋律,几乎无例外地都在奉行对内自强不息、对外竞争共处的方针。对内,把经济建设与变革置于首位,借助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外,力求改善自己的处境,以便赢得尽可能多的好处,为本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新阶段,大国关系将以一超和多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称霸与反霸的矛盾、一极与多极的矛盾,将构成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主要大国间直接对抗的可能性较小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大国之间已经形成诸多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其间,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承受相互封锁和相互防范的境况,更难以承受你死我活、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局面。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美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引领大国关系新一轮互动的关键,中美间又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态势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全局的一条主线。 随着经济因素的作用飙升,大国之间的竞争(涉及市场、自然资源、科技和人才)变得日益激烈。同时,各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谋求合作的势头也越来越凸现,这首先是要协调经济利益。调整与磨合的结果,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等等。战略合作而不具结盟性质,这是冷战后的新鲜事物,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构建和谐世界的一种过渡现象。 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

大国关系与未来中国

大国关系与未来中国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和充满希望的变化,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要和平,谋稳定,促合作,求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大国关系正在尽心深刻的调整,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当然,国际形势下的不确定因素也充斥很多。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际战略格局依然是“一超多强”,美国将继续保持其综合国力的全面优势,但其相对下滑的趋势无法改变,它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进一步衰退。欧盟诸强、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东盟等大国或集团的实力将相对上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也进一步提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实力的不平衡发展决定了新世纪大国大国关系的基本特点使竞争与合作、斗争与协调并举。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的关系,对于我国的战略利益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我国与美、俄、日三大国外交关系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 从大方面来说,近些年来,亚洲在美国全球战略的棋局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美国认为,从经济方面看,亚太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从安全方面看,亚太地区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印巴次大陆、南海海域、台湾海峡、朝鲜半岛等四个热点地区仍有可能爆发危机冲突,而亚洲没有北约那样的安全机制来确保地区和平与稳定。更重要的是,加大在亚太地区的投入,可以防止亚太地区出现能够挑战美国的“潜在对手”,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的经济和安全,确保美国在21世纪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其目的不言而喻,矛头直指中国。 一方面,美国强化在亚洲的军事存在,继续在亚太保持10万驻军,并加大武器装备配置上的倾斜,谋求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优势地位。另一方面,频繁进行军事演习,构建军事同盟,构筑美国主导的的集体安全体系。 “9·11”事件后,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美国发动了对阿富汗的的军事打击,将势力渗透到了南亚大陆,填补了其在该地区的势力真空。自此,美国完成了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两面夹击”,对中国形成“全面遏制”态势,对花包围圈逐渐收紧。 从具体方面来说,中美“人权观”分歧、台湾问题、NMD与TMD障碍、经贸摩擦此起彼伏、价值观的差异以及美国从未放弃在对中国的和平演变,这些都对中美关系提出了考验,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考试题

? 1.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制造—加工—组装 o B.售后服务 o C.销售 o D.设计 ? 2.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决定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经济实力 o B.历史文化 o C.国民素质 o D.外交关系 ? 3.“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城镇化和信息化 o B.工业化和城镇化 o C.农业化和工业化 o D.工业化和信息化 ? 4.()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也存在漏洞。(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熊猫烧香病毒 o B.蠕虫病毒 o C.千年虫 o D.震网病毒

? 5.无论“再工业化”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其核心驱动力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政策 o B.资金 o C.科技 o D.人才 ? 6.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o B.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 D.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7.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交通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电气技术 o D.机械技术 ?8.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化工业 o B.农牧业 o C.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o D.房地产行业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15403174.html,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作者: 来源:《新经济导刊》2015年第12期 作为大国经济体,中国不能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财富之源、强国之本。《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认识中国制造业所面对的环境?中国制造业的现状、特点与困境如何?怎样看待和理解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及未来前景如何?中国制造业的路在何方? 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重大变化 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 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其显著特征是速度变化、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在我看来,中国经济新常态符合追赶型后发经济体的一般发展规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正在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经济新常态是工业化进程向后期阶段推进的直接体现,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 应当注意到,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过去那种依靠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直接引进吸收国外的技术、巨大的内部市场、强有力的政府及其资源动员能力等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约束条件不同以往,这些都意味着原来的增长动力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迈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关键在于新旧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平稳接续。 从全球背景看,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制造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最上游的角力场。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比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制造业竞争策略。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如印度、越南等,也利用其相对更低的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推进其工业化进程。 此外,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也深刻影响着全球分工格局。数字信息技术、新材料、3D打印、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改变“发达国家技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高收入国家市场”这一传统分工格局,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生产的分散化、营销的全球化成为新的趋势,处于制造业高端的美、日、德、英、法等国的相对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大国关系与中国外交

一、当今国际形势 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使得我们要正确认清楚当今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的世界毕竟不是美国一家可以独霸天下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还在继续增长,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我们对于国际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仍然是站得住脚的。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多强并列,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西”主导了“东西关系”,“北”主导了“南北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和突出作用。当时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极化的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转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 借助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冲击美国霸权地位,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下降。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G8会议向“G8+5”会议的演变。很多全球政治、经贸和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在G8体制中得到解决,而必须邀请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决策,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议题、发号施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的崛起成为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中一个意义深远的重要因素。国际反华势力从根本上不愿看到我发展壮大,利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乃至利用其占据优势的舆论工具对我进行牵制、遏制。我们要与霸权主义、“台独”分裂势力和邪教组织展开的三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彻底暴露了某些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本质、“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和邪教组织的巨大社会危害,擦亮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满分卷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满分卷(一) 1.我国单纯依靠大规模()获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造成能源资源利用率偏低和环境污染。(单选题3分) A.教育投入 B.资金投入 C.要素投入 D.科技投入 【参考答案:C】 2.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单选题3分) A.机械技术 B.信息技术 C.化学技术 D.电气技术 【参考答案:B】 3.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A.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B.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C.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 D.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 【参考答案:B】 4.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 A.建筑业 B.制造业 C.农牧业 D.金融业 【参考答案:B】 5.下列技术中,潜在的经济影响力最大的是()。(单选题3分) A.新一代基因组技术 B.3D打印 C.知识工作自动化 D.可再生能源 【参考答案:C】 6.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单选题3分) A.电气技术 B.交通技术 C.信息技术 D.机械技术 【参考答案:C】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A.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B.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D.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参考答案:C】 8.()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单选题3分) A.材料技术 B.信息技术 C.冶金技术

大国关系论文

我看大国关系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格局继续在朝着有利于多极而不利于单极的方向演变,这是当前国际关系变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了在强国林立的世界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国都努力的调整着与各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各国之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冲突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怎样在平衡竞争与合作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以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但同样也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处理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尤为应当小心谨慎。以下就是我对当今世界各大国之间关系的一个浅薄理解,其中以中国与各国关系的阐述为重,并附以与中国利益紧密相关的各大国之间关系的概要。 (一)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尽管美国至今在全球力量对比中仍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随着近年来其单极霸权战略的连连受挫,美国的战略地位相对有所下降,其中“软”实力衰退的迹象更是十分明显。从美国自身的状况来看,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来自海外的投资逐年减少,目前已从当年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在国际事务中,美国越来越难以做到独行其是,相反倒是迫切需要其他大国的合作。 战胜全球恐怖主义。而在伊朗和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上,美国同样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合作。从全局来看,美国的战略地位离其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 (二)大国关系的多样化 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的变化。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明确意识到它们在维护世界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合作以及解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共同利益,大国之间合作的增强,并不排除大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当前它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竞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这是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简单地用“合作”、“竞争”或“对抗”这样的概念来说明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恐怕都不够全面。这在中美关系中表现尤为明显。从美国的对华战略来看,它一方面意识到与中国存在着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因此需要与中国建立一种“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由于担心中国的崛起而要把中国看作“未来竞争对手”加以防范与遏制。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演变典型地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多样化这样一种新的特点。 (三)国际体系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几乎惟一和最基本的行为体,因为很难设想还存在组织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其他形式。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形式不仅存在,而且其作用也越来越大。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基辛格将这种变化称作为“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认为“是地质板块式的变化”。世界迎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大国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互相的分歧,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轴。第二,合作和斗争同时存在双边关系中。第三,大国之间的各种组合方兴未艾。第四,世界格局均衡化成为大国关系演变的大趋势。了解大国关系的新特点,更要准确把握大国关系的趋势性变化,深刻认识大国博弈背后的利益。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大国之间既有共同利益,相互依存度加深,在诸多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汇合点在夸大和拓宽,也有各自的核心利益。我们要认识到目前大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出现了新的变化,相互间关系更加复杂,不过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依然是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 首先,是中美关系。近年来,中美关系继续取得积极进展,两国高层保持经常性沟通,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成果举行,各领域务实合作有效1推荐,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了良好沟通和协调,事实表明,中美既是利益攸关方又是建设性合作者,这对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胡锦涛同志曾强调,我们注意到美国政府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所作出的努力,希望有关措施尽快见到实效,恢复投资者信心,阻止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这有利于世界金融稳定发展。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对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金融稳定。 其次,是中俄关系。政治领域方面,中俄领导人机制性的会晤已经成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重要特征。在地区层次上,中俄都支持在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这些合作也充分表明了俄罗斯政府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特殊性、战略性和牢固性。 接着,是中日关系。当前,中日关系总体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局面,受到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中日关系正处于重要时刻,双方应该继续保持两国关系的良好势头,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最后,是中欧关系。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日益扩大。中欧伙伴合作协定谈判工作顺利进行。中欧领导人举行多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我认为,当前中国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前景十分明朗。中国同各大国关系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大国关系调整的重要因素。中国继续把稳定与发展同世界主要大国关系作为外交全局的重要环节,努力增进与各主要大国的战略互信并取得显著成果。首先,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中美举行了多次的战略性经济对话,对两国经济贸易关系乃至整体关系的稳定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美国国防部长访华,中美国防部决定设立军事热性。其次,中日关系持续回暖,战略互惠关系初步确立,高层交流逐步恢复。最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各级别磋商与写作机制日臻健全。中俄国家领导人多次互访,并在其他场合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双边贸易总额年年创下新高。 伴随着中国经济拉动力、政治影响力和发展模式号召力的增强,各大国更加重视中国发展势头,加紧应对,既想从中国发展中获得利益,又不同程度上存在戒备、迟疑和防范。我认为,随着中国与各国深入交往,这些将会慢慢消失,中国同各国的关系会愈来愈紧密。中国愿同友好合作的各大国一道,为人民增加福利,减少战争。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做挑战与困难,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形势与政策讲稿

精心整理 第四讲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口本刊特约报告人龚新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三步走”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把握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思路及路径。深刻理解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国家战略,也2.3.历史证明,当中,1850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来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是制造大国这一事实: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达22.8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35.85%;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过20%,连续5年保持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数量仅次于美国(130多家)。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不断追赶,尤其是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统计

数据来看,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坚实而牢固,但我们离制造强国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国际分工中具有较高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 一是拥 主要体 第四,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瞄准国际的制造业高端来进行创造、创新、开拓,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加强。 二、中国制造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加快发展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平,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新形势,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分析研判,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使中国制造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QQ:361781513 姓名:释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9.8%,超过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已率先于2008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202.0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批制造企业日益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但是,中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创新能力低。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附加值低,并且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问题突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也可以说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我国财政收入中的一半都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尤其是解决就业、创造外汇收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制造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全球制造中心也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2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但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薄弱。在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设计和制造成套设备的能力。我国制造业加工制造能力在国际经济分工中一直处于低位,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制造的是低附加值及高资源投入和高能耗的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部件都依靠进口。 其次,装备制造能力欠缺,制约了制造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但国内市场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专用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每年却需要大量进口。很多人都认为我国市场供大于求,其实正是这种供大于求掩盖了局部的短缺。

中国为什么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中国为什么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目前,如果从工业生产和出口的总额来看,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中国并不是制造强国,她做的还是技术含量极其低下的工作,只能算议价制造工厂,在世界化的经济中并不具有多大的优势。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发展是很迅速的,但是,总体来说技术含量还是较低的,个别集数世界领先,但是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制造业强盛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中国还远非制造强国。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但是,我国在各个方面总会有不足。 从数量上看,经济咨询机构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将于2011年3月14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透露了这一变化。报告估计,去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 但是,从质量上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很显然,处于低端水平、低附加值阶段的中国制造业,起国际竞争力除了劳动成本、资源消耗和影响环境之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市场经济的绝大部分是压榨劳工得来的。由于大多数的产业,真正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我们的企业只能分配到极低的利润,导致

中上游的企业拼命的压榨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让下游的供应企业得不到长足发展,从而不能建立起强大的供应体系,这也是整个产业的供应体系不能密切互动的根本之所在。 从产量上看,中国制造业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而从结构上来看,中国新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有关数据资料显示,美国的服务型知道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2%。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打“大而不强”的尴尬位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制造业水平,向“制造强国”迈进。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地下是制约制造业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企业在推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是第一要素。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宏观上要考虑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引进与自主研发想结合,技术战略与品牌及市场战略相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大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力度,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政府应该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我们必须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科研人员,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就会回之处于全球产业分工中下游,产业工人也不会只是给发达国家制造利润了。 二、加强质量管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