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福柯的权力观1

论福柯的权力观1

论福柯的权力观1
论福柯的权力观1

论福柯的权力观

——读《规训与惩罚》

摘要

本文通过对福柯微观权力的分析,指出福柯是用一个我们所不注意的方式将现代性的反面突出出来,从而达到他所要实现的对于现代性的批判的目的。福柯将权力作为主导要素视为问题的切入点,运用“系谱学”方法将隐藏在“自由”社会本身的微观权力揭示出了,指出的微观权力的隐匿性与生产性的特征。微观权力就隐藏在社会运作体制之中,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生产出了我们所认可的真理与知识,并且形成了规训社会。面对这样的规训社会,我们是否有“自由”可言,作为主体的本真性如何表达出来。因此随后分析了微观权力与反抗的关系,在对福柯的个体的反抗的进一步分析中指出,他的反抗模式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反抗标准模糊的可能性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冲突的可能性,从而在理论上存在危险。同时在实践中,也对福柯提倡的大众生活的日常反抗的实践效果的可行性与个人的审美体验进行了质疑。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表达了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第二部分,着重对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的权力观进行梳理,着重找出福柯认为从酷刑到微观权力产生的历史的原因和为我们揭示出了我们所不注意的、深处其中的微观权力的“系普学”研究方法。然后,着重分析使微观权力得以弥散整个社会的“规训”的技术手段,以及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具有的特点和它与传统权力观的区别;第三部分,权力与自由、权力与反抗的关系,着重从他的微观权力理论与反抗的关系人手,分析福柯的反抗理论的可行性是否存在。

导言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l926—1984)[1]是20世纪西方知识界最引人注目的核心人物之一,福柯与让-保尔·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乔治·冈奎汉姆、路易·阿尔都塞、雅克·德里达、克德·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吉尔·德勒兹等人一起,揭开了法国哲学、美学与政治思潮中革命性的篇章,从60年代到80年代,短短30年时间中产生了辉煌的著作,这些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福柯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则其地位更是突出。

福柯不是一位思想始终如一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始终在变,他的研究对象以及使用的方法也在变化[2]。而在这些研究的变化中,不变的只是他从尼采那里继承下来的对于“人的问题”的思考,即“我们是谁”,并且对于“自我”[3]的追寻是与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相伴随的。福柯认为,在理性复苏之后,人们不是随着主体意识的建立变得更加自明了,而是更加陷入到了现代性的束缚之中,主体不能摆脱现代化发展中给我们加入的制度性的限制,而变得更加没有自我了。

那么,主体如何认识到这种“不自我”的状态呢?如何研究主体问题呢?福柯选择的研究路径是通过权力来研究主体。为什么要从权力入手呢?这里就暗含着福柯对于“权力”不同于传统人们对于权力的认识,即他认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微观权力,它隐藏在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它伴随着规训“机制”浮在我们的面前,并且这些“机制”逐渐地变成我们“理所当然”的东西,所以我们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而福柯就是要将它揭示出来,从而可以达到它对于自我的真正认识,这是福柯一生要达到的目标,也即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所说的:“如果这意味着从现在的角度来写一部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①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规训与惩罚》中的权力思想,因为对于《规训与惩罚》中的权力的研究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此处的权力的思想,代表着福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同时也代表他的思想的大的转折之处,显示出了他对于现代性的批判的新的视角方面,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实践的新的理解与认识。第一章对“现代性”的批判

有人总结福柯的全部研究都是对启蒙和现代性的一种批判。但他并不像其他一些讨论启蒙和现代性的学者和思想家那样去关注诸如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宏大的概念的本质,而是去探讨一些社会“边缘”地带的东西。对于启蒙运动,他在《何为启蒙》这篇论文中清晰地表明:他并不支持全盘否定启蒙运动,相反,他肯定启蒙运动给人们植入了一种批判的精神和态度。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和态度,我们现在才有了对权力、自主性、自由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也才会对我们自身的历史局限性进行分析以及对这种局限性的超越的尝试。而对于何为“现代性”,福柯在《何为启蒙》一文中提到:“人们是否能把现代性看做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我说的态度是指对于现代性的一种关系方式。”①“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由特定人民所做的志愿的选择。是—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就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在相同的时刻,这种方式标志着—种归属的关系并把它表述为—种任务,无疑,它有点象希腊人所称的社会的‘精神气质’。”②福柯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从个体的态度与现代性的关系方式入手,从而绕开了关于现代性那些宏大叙事的表述,进入到了一个微观层次、一些具体领域来讨论现代性的展开过程,并在这种讨论中引入“权力”这一属于福柯核心思想的概念。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福柯将以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他所谓的现代性批判呢?

福柯在《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中谈到,他认为从18世纪起,哲学与批判思想的中心课题一直是,目前也依然是,希望将来也仍会停留在这个问题上:即我们所使用的理性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危险和限制?我们如何作为一个理性动物存在,幸运地献身于被内在的危险所交织的理性实践之中?福柯认为理性是启蒙的产物,是我们所要支持的,而理性总是代表着普遍性。而普遍性的概要性总意味着对人的规训、约束和不自由,福柯对此是批判的。正是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中,福柯引入了“权力”这一概念,具体体现在《规训与惩罚》中权力的思想。在此书中,他用他的独特方法——系谱学,指出了代表传统启蒙以来的权力关系的反面的微观权力,这种微观权力的揭示使得他以后的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更加有了说服力。

第二章权力理论

第一节权力微观化的视角

一、微观权力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微观权力的产生,它有一定的社会条件,也就是说在福柯揭示了的社会中产生微观权力的条件,这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叙述了人们以为启蒙运动的理想(正义、自由、平等、理性)在于改造世界(在监狱、教育和卫生等方而),而事实上,一系列和启蒙理想全然不符的规训手段接管了军队、学校、医院等各种机构的运作,并且也决定了权力在社会中运作的方式。这些新的权力的运作方式在社会的运作中占有地位,需要两个主要环境。

首先是国家运作方式的变化。十七世纪以前,人们把国家视作达到目的而采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何为启蒙》,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534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著,《何为启蒙》,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528页

取的一种手段,权力是自上而下的,它成为一种重在压迫性、惩罚性和奴役性的消极力量。自十七世纪始,人们渐渐把国家本身视为目的。换言之,重要的是国家的实力、财富和权力,而它的人民及其权利义务不再被视为目的,而是被当作资源——人们在他们的日常活动中必须加以利用、管理,以保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当然,为了保障人民的生产力,国家必须要想方设法使他们保持健康、强壮、活跃、勤奋和安全。此时的罪犯被认为不应当作为一个用来消耗国家财富的因素,而被认为是使国家财富得以增加的因素。因此,这时罪犯认为不应当被杀死而应当被教化和规训从而来适应国家的需要,应当将罪犯的身体规训成社会的效用机制的一部分,从灵魂中改造犯罪。

其次,与此相关的,人们认为所要达到“对人的身体的效用的最大化利用”也产生了。随着工业化与科技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效率对于工业化生产的作用,因此“建造一种机制,应能通过其各基本构成因素的协调组合而达到最大的效果”①。“纪律不再仅仅是一种分散肉体,从肉体中榨取时间和积累时问的艺术,而是把单个力量组织起来,以期获得一种高效率的机制。”②如,老师训练学生写字,学生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由头、颈、肩,至于手、脚及腰、背都受到支配,身体的每一个姿势、每一下移动、移动的方向和次序,都要按照指定的方式进行,如有偏差,老师便会纠正学生,甚至给予责罚。整个训练都包含了种种强制,但正是这些强制才产生了效用,限制身体与桌子的距离,可以避免桌子压着胃而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这种强调是对健康产生效用。规定左右手的肘腕位置,可以提高书写速度,并发挥令字体整齐的效用。[5]这种机制的效用性的显现,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的增进是有用的,因而这样的规训的机制进入到了整个社会的每一个部分。

基于以上的原因,18世纪的人道主义改革者开始以“人道”的名义来反对“酷刑”,认为酷刑并不能增进国家的效用。在这一转变中蕴含着权力从传统型向微观权力的转变,人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机制的存在,但是它是有“效用”的,所以人们接受了它。这样的规训技术的发展涉及到了学校、医院与军队等方方面面,“在学校、兵营、医院和工厂的环境中,这种细致的、挑剔的检查,对生活和人身的吹毛求疵的监督,很快将会产生一种世俗化的内容,一种关于这种神秘的无穷小和无穷大计算的经济的或技术的合理性。”通过纪律功能的转换、规训技术和国家对于规训机制的控制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③。“这是一个从封闭的规训、某种社会‘隔离区’扩展到一种无限普遍化的‘全景敞视主义’机制的运动。其原因不在于权力的规训方式取代其他方式,而在于它渗透到其他方式,有时是破坏了后者,但它成为后者之间的中介,把它们联系起来,扩展了它们,尤其是使权力的效应能够抵达最细小、最偏僻的因素。它确保了权力关系细致入微的散布。”④从而也形成了福柯所言的“规训社会”。

二、揭示微观权力的方法学——系谱学

那么,如何将体现在我们身体之上的、流淌于我们血液之中的、在我们生活中不加以觉察的微观权力揭示出来呢?这就要采用一种新的方式,而不能采用传统话语中的传统运作方式,这里福柯主要采用就是他从尼采那里继承而来的“系谱学”(尼采所谓系谱学就是把行为和知识还原为权力意志构型的理论)。福柯认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为只有采用“系谱学”的方法才可以将隐含于现代性的问题和微观权力揭示出来,只有用系谱学的方法将现代性的反面揭示出来。

福柯“系谱学”要做的,就是对被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追问,更为重要的是,它就是要对那些我们所接受的认为无问题的话语进行问题化。“系谱学”的宗旨就是使事物“问题化”。“系谱学”的历史便是“问题化的历史”,福柯的“系谱学”方法便是用来书写“问题化的历史”的。只有回答了和解决这个的问题才可以说是将现代性进行了批判与重构。“系谱学”是福柯的重要哲学方法,也是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微观权力分析

一、微观权力的技术手段——规训

在《规训与惩罚》一开始描述了一个“酷刑”的场面:1757年3月2日,法国激进分子达米安(Damiens)因谋杀国王在巴黎被公开审判,审判的广场上树立起了刑架,刑吏用烧红的铁钳撕裂他的身体,将熔化的铅以及滚开的油脂、松脂、蜡和硫磺的混合物浇人被撕裂的伤口,要求他坦白他的罪行,最后才被五马分尸加以处死①。

而在文章的一开头福柯也呈现了列昂·福歇(Leon Faucher)制定的“巴黎少年犯监管所”规章,这一规章中严格地规定了犯人的作息时间。从犯人每天的起床、吃饭、休息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②。

在这样的两种不同的惩罚的方式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次开处决和一份作息时间表。它们惩罚的不是同一种罪行或同一种犯人。但是它们各自代表了一种惩罚方式。”③即从使用酷刑作为一种惩罚方式到使用一种非肉体的刑罚体系,这代表着权力方式的惩罚性、暴力性向规训目的的转变,这也是福柯批评的“司法一论述性的权力模式”(juridical—discursive mode of power)[4]向他所揭示出的“微观权力模式”(bio-power mode)的转换。这种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规训手段的运用。

规训一词有两个核心的意义,一是给人以惩罚的意义,是种惩罚和强制的消极力量。二是与一个技能知识体系相联,是一种与自我实现和成就联系在一起的积极力量。规训是微观权力运作的技术性手段。在传统权力运作中,权力的运作是采用暴力的方式,对象不是一个积极的客体,它是一种体现权力权威的方式。而在微观权力的运作中,权力的传统对象客体变成了主体的地位,惩罚方式也随即由“酷刑”转变为“规训”。这是一种既不粗暴也不残忍,也不是作用于人的灵魂的惩罚方式,它是借助于一整套的技术、方法、知识、描述、方案和数据,反复作用于被分割的人体,对其训练、规范、创造,并通过一种精心计算的强制力来控制,使之变得驯服。规训“造就”个人,人既是它操练的对象又是它操练的工具。

规训确立了一种封闭的制度,具有控制越轨的消极功能。它逐渐被普遍化,变成一种规训机制,即以普遍化监视为基础,对整个社会构造进行组织,使其变成一种规训社会。福柯指出规训技术“使微观权力的效应能够抵达最细小、最偏僻的因素。它确保了权力关系细致入微的散布”。④边沁所设计的“全景敞视监狱”(panopticon)形象地体现了规训机制的具体运作,验证了福柯对权力的研究。福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何为启蒙》,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著,《何为启蒙》,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著,《何为启蒙》,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著,《何为启蒙》,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页

柯指出狱中的犯人处于全景敞视监狱的各个牢房中。而监视者位于监狱中心的塔。监视者从他的位置可以看到每个牢房里的人,牢房里的人知道有一个监视者随时可以看到自己,却无法知道他此时是否正在监视着自己。因此“监禁的体系却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行了。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这个办法真是妙极了:权力可以如水银泻地般得到具体而微的实施。而又只需花费最小的代价。”①福柯借边沁的这个理论意在影射整个社会正是处在这样一种监视之下,社会全景敞视监狱仅仅是社会规训机制作用下的一个缩影。

二、现代社会微观权力分析

福柯权力理论的一个主题就是对当代社会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淋漓尽致的批判,从微观权力理论出发,揭示现代规训化社会的实质。福柯指出随着权力技术在现代社会以越来越隐蔽的形式运作,社会控制的手段变得越来越高明,成本变得越来越低,社会逐渐演化成为一个规训化社会。微观权力相比于传统权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权力是一种关系。传统的权力观点认为,权力是一种可以通过某种手段而占有的“东西”,就像谁拥有统治权,谁就能够运用这种权力来控制他人。但福柯则认为,权力不能掌握在任何集团或阶级手中,它只是社会各种关系的互动策略,是广泛地散布在社会中的力量网络,每个人都处于相互交错的权力网络之中,“权力不是一种制度,不是一个结构,也不是某些人天生就有的某种力量,它是大家在既定社会中给予一个复杂的策略性处境的名称。”②权力不是行使者或受动者所拥有和行使的东西或力量,而是一种复杂的机制的自动运作,并自动发挥效力。③在现代社会中,权力就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无所不在的罗网,任何人都不能超脱于这个网络之外,这个网就是现实中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复杂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运作。概言之,权力不应被视为某些人可能拥有的特权,而是一种多重力的关系,是“一个永远处于紧张状态和活动之中的关系网络”④。

福柯进一步指出,权力不再等同于国家机器,它是一种微观的多样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无休无止地实践着。传统权力理论认为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例如国王将自己与下层民众区别开来,并通过这种权力对下层民众进行控制和镇压,而福柯的权力分析则是“自下而上”的。但福柯并不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国王和臣民的对立是权力的母体形式,相反,大量的权力关系和权力形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存在于各种生产机构、家庭与团体中,存在于多种多样的差异中。

⑤换言之,“无论是统治阶层、国家机器的控制者.还是最重要的经济决定者,都不能控制社会中运转的整个权力网。”⑥因此,在福柯看来,权力既不是由统治者单方面所独有,也不是由统治者这个中心向整个社会单方面发出的某种力量,而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关系构成的。

第二,权力具有生产性。权力的生产性是福柯权力观的基石,福柯在批评传统的权力观点说:“禁止、拒绝、抑制不仅远远不是权力的根本形式,甚至它们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7—68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⑤征民安著《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⑥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第438页

造成了权力局限性,使权力受挫并走向极端。”①其实,“权力的无所不在并不是由于它具有把一切联合在它那战无不胜的统一性之下的特权,而是由于它在每时每刻地产生,或者说在点与点之间的每个关系上产生。权力的普遍存在并不是因为它包罗万象,而是因为它来自于所有的地方。”②权力可以“生产现实,生产对象的领域和真理的仪式。个人从他身上获得的知识都属于这种生产。”③也就是说,权力不是一个阶级、阶层、集团或个人对另一个阶级、阶层、集团或个人的控制或压制,而是一种生产性的实践。权力往往主动地生产、建构并塑造了它的对象。法国思想家德勒兹将这一观点视为福柯权力观的首要特点。

权力的生产性之所以能渗透于社会的所有层面,并被人们接受而不质疑,主要是因为权力产生知识和真理,这样的知识和真理使得我们“驯从”于这样的权力运作机制中。与权力相结合,得到权力支撑的知识不仅享有真理的权威性而且也有权使自己成为真理。在现代社会中这点表现得尤其明显——专家制度。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专家级的权威人物来制定规范,来管理事物,来维持权力的运行。工厂的管理要专家、生产的操作要专业工人,医院、学校要有专家来管理和运行,监狱中对犯人的改造要有专家指导,出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要成立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来研究处理措施。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专门性的知识,从而给惩罚机制提供了一种知识上正当控制的权力。专家们在专业领域可能是绝对的权威,由此获得人们如同信奉真理般的信仰,如此人们也就自愿受制于他们,听从他们的控制。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福柯不认为是知识产生了权力,而是微观权力产生了知识,是在微观权力的运作机制之下,我们才产生了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知识,而《规训与惩罚》也正是揭示出了这些知识产生的机制性条件。但是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认识也只是微观机制之下的认识,福柯认为他不具有自我的本真性。

第三,权力主体具有隐匿性。福柯一再强调,权力的关键不在于谁(主体)掌握权力,也不在于由谁(主体)实施权力,权力是匿名非主体的。“权力内在于一种机制,而不束缚于某个主体,实际上,任何一个主体,只要利用这个机体,都可以产生权力效应。这表明,权力是以一种机制而发挥效用的,它是这种机制的内在成分,它是匿名的,也是非人格化和非主体化的。”④也就是说,权力主体是匿名的、不确定的,每一个人既是权力的实施者又成为权力实施的对象。

在福柯看来,非主体的匿名的权力实施者越多,那么权力效应将体现的越充分。同时,这种非主体的匿名的权力,也是高度节约成本的,它抛弃了庞大的管理机构,也抛弃了厚霞的铁镣与大锁,它用一种简单的形式实践一种庞杂而持久的监视,展现出了一幅利用最低成本来获得最大效应的权力图式:“它的力量表现在它从不干预,它是自动施展的,毫不喧哗,它形成一种能产生连锁效果的机制。除了建筑学和几何学外,它不使用任何物质手段却能直接对个人发生作用。”⑤

在上面第二部分详细地分析了福柯对于微观权力的隐匿性与生产性之后,我们也就表明了,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与传统的权力观的不同之处。既然微观权力无处不在,而权力就意味着管制和约束,那么人还有自由可言吗?面对如此无孔不入的“微观权力”,人的反抗在何种意义上是有效的?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2—43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218页

④征民安著《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⑤【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页

第三章我对福柯权力哲学的反思

第一节权力与自由

纵观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自由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福柯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权力能够实施在自由的人身上,而不能施加于带着枷锁的奴隶身上。在福柯看来,自由必须在权力关系中存在,所以主体的自由是实施自由的一个前提条件。拒绝受到支配总是跟取得和维持自由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自我不断的反思自己,同时反对遭到支配的危险形式。为了反对遭到控制,自我必须不断的改变,揭示反抗的重要意义,最终反抗本身也就成为差异的一种特定的形式,成为个体差异化的象征。

上文已经探讨过微观权力并不是封闭的、完全压制的,而是流动的、可逆的、和不稳定的,权力关系是可变的,这也意味着权力关系中存在着抵制反抗的可能性,存在反抗也就为自由留下了余地。在福柯看来,传统的宏观权力理论采取统治的模式,权力是自上而下行使的,这造成权力的行使者与权力的承受者之间的根本对立。这种统治和对立的模式意味着传统权力是不能够抵抗的。权力的承受者在压制性权力关系中,只能服从不能反抗,这种统治关系中造成了自由的压制。而在微观的权力关系中,福柯引入新的权力技术。权力关系伴随着规训技术,特别是规训技术和生命权力的现代运用,权力关系变得越来越隐蔽,对人的控制也越来越有效。现代权力基本上不是对立面的冲突或双方的联系,更多的则是管理问题,福柯所说的管理是“个体或团体的行为可能被指导的方式”①。福柯进一步指出,“当人们把权力的行使定义为行为作用于他人的行为的一种方式时.把这些行为的特征描绘为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管理——在这个词的最广义上——时,那么他就包括了一个重要成份:自由。”②而自由在传统宏观权力关系中是不可想象的。

福柯立足于主体和自由在权力关系中的作用,将区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形式。消极的权力关系表面权力关系从外在对权力关系中匿名的主体之间进行控制,反映了人和他人的权力关系,这些主体采取策略性的方式反抗权力关系,追求有限的自由;积极的权力关系表明权力关系从内在对权力关系主体的控制.反映了人与自身之问的权力关系,借助权力关系,主体可以自由地、创造性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福柯反对把权力看成是完全消极的,因此,权力关系不只是对身体进行控制或压制,而且可以创造主体。福柯对“主体”是这样解释的:“因控制和依靠而受制于其他人。因良知和自我认识而维系于自己的身份。”由此,主体最大限度的获得自由的关键,在于主体的自律和批判精神,也即主体能够自觉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自觉反抗社会权力关系。当然,福柯所谓“自由”社会“不在于没有约束的文化是否可能或值得向往。而在于一个使社会发挥功能的约束性的系统是否为个人留下了改造系统的自由……系统的约束对个人来说显得真正不能容忍,是当人们发现它不可改变的时候”③。可以看出现代社会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人真正完全的自由,故而福柯崇尚古希腊城邦式的社会模式——把生活本身也变成艺术品,将“对美好生活的选择”当成我们生活的中心,将艺术带人生活领域。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才可能脱离规训机制的结构而走向一个主体的本真。

第二节权力与反抗

①【美】德赖弗斯·拉比诺著,张建超、张静译:《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②【美】德赖弗斯·拉比诺著,张建超、张静译:《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③【法】米歇尔·福柯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页

福柯“一再强调权力不是一样‘东西’,而是一种关系,是各种势力关系的复合体,是这些势力关系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抗争,改变、增强或颠覆它们的过程”①。社会秩序即由权力网络构成,并在各种权力关系的冲突斗争中得到维系。福柯已经指出这种权力关系采取的是匿名的主体形式,它是流动的,并且是自下而上的运作,因而也是可以反抗的。面对着无处不在的微观权力的存在,主体要脱离这样的从属地位,就必须要斗争与反抗,进行“日常社会生活”反抗的一种新的实践方式。但反抗的目标不是攻击权力制度、团体或阶层,而是攻击一种技术,一种权力形式。我们必须把反抗看成是内在于权力关系中的,“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但是,反抗决不是外在于权力的。”②[6]“权力不仅仅是指国家、专政机构等的权力,更多的应指策略、机制、技术、经济乃至知识、理性所造成的权力,这也是更值得重视的权力,也是更应反抗——因为它真正束缚着人类追求真知的意志——的权力。而且,对这样的权力的反抗,永远应该是从内部进行的。”③

权力关系在各种力量的较量中得到维持,在一定意义上说,权力关系体现在各种力量的相互抵制反抗中,而且抵制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各种类型的抵制可以看作“在各种不平等的和变动的关系的相互作用中运作着”④。

我们这里主要关心的不是福柯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反抗方式,而是要分析福柯的“权力反抗哲学”究竟有没有可行性。从理论上来说,福柯的反抗仅仅是反抗那些具有普遍真理性标志,但对于个体的审美判断却没有一个基础性的标准,实践中也不可能有一个统摄每个个体需求的标准。其次,如果真按福柯所言,个体脱离规训的社会,那如何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毕竟人是一种群体性的动物,整体的和谐是个体和谐的前提。从实践上来说,福柯强调一种“micro-politic”的存在,认为大众性的反抗可能是一种政治上的实践可行之路,日常的反抗可以从家庭开始、从大学课堂开始、从收容所开始等,但在政治实践中,福柯相对却不主张一种“革命”方式,认为这样的方式可能产生“政治的塌方”,如此,规训的社会就不可能彻底颠覆。就福柯个人来言,他一生都用身体来实践着他的个性化的存在,用一种生活来进行美学化的实验,但最终他以艾滋病而使得生命得以终结。因而总体来说,从理论与实践来说,福柯的微观权力之下的反抗仍然中只能是一种探讨,而不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总之,不能说他的反抗不具有可行性就对于他的理论贡献加以否定,福柯能够将不被人注意的机制性权力揭示出来,突破传统权力理论的限制来探讨主体的自我的本真性,这本身就是福柯的伟大之处,从此,近现代哲学史不敢忽略这样一位伟大的、另辟蹊径的哲学家。

①Foucault Live: Interviews 1966-84,.New York, N.Y.:Semiotext(e),1966,P42

②【美】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③【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谢强、马月译《权力与反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④【美】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1]参阅福柯的相关著作,如Michel Foucault,Madness and Civilization: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1973;The birth of the clinic: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1975;The order of things,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1970;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1972;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1978. 以及相关的中文译著:(法国)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法国)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法国)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癫狂与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法国)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临床医学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法国)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法国)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福柯20世纪60年代专注于“考古学”,70年代转向“系谱学”,到了80年代,他的思想方向又发生了一次变化,开始关心伦理学、自我技术和自由。这种思想的转变不是福柯的随意的转变,而是福柯对于现代性批判中所采用的“武器”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并且最终福柯还是在为我们开创了一条他所认同的道路。

[3] "It is not power,but the subject, which is the general theme of my research."see in Michel Foucault, The Subject and Power.

[4] Michel Foucault,The History of Sexuality,London,1997,p.82.

[5](法国)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9页。“学生应该总是‘保持笔直的身体,稍稍向左自然地侧身前倾、肘部放在桌上。只要不遮住视线。可以用手支着下颌。在桌下,左腿应比右腿稍微靠前。在身体与桌子之间应有二指的距离。……’”见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2页。

[6]“where there i s power,there is res istance”in Michel Foucault,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trans.by Allen Lane.London,1997,p95.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何为启蒙》,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包亚明编,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法】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征民安著《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

【美】德赖弗斯·拉比诺著,张建超、张静译:《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Foucault Live: Interviews 1966-84,.New York, N.Y.:Semiotext(e),1966,P42;

【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谢强、马月译:《权力与反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人民出版社;

【法】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法】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癫狂与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临床医学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光斌,童建军著:《权力与自由——福柯微观权力理论探究》,福州,湖南大学、中山大学,2010年;

马广汉著:《论福柯的微型权利理论》,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年;

李怀,牟海云著:《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及其运作技术探析》,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余晓宏,钟曙阶著:《福柯的权力观——由<规训与惩罚>说起》,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辛斌著:《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韩平著:《微观权力分析——读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年;

韩平著:《福柯的权力观》,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5年;

福柯 疯癫与文明 解读

福柯疯癫与文明解读 福柯是后现代思想的领军人物,在当代西方,他以“理性批判者”著称。在《疯癫与文明》中,他将研究对象集中指向疯癫、疾病、犯罪和性等“边缘”领域,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对疯癫中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部分进行了阐释和颂扬,而对所谓的理性精神中隐秘的残忍却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在此书中,福柯通过对理性时代疯癫史的考察,批判了西方社会长期以来以理性名义对非理性(疯癫)的禁闭。他向我们完整的介绍了整个理性时代的疯癫史。照福柯看来,西方社会对疯癫的态度分为三个阶段:1、文艺复兴时期的自觉;2、古典时代的大禁闭;3、现代社会的精神病理学说。 一、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 福柯选择了从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到17世纪)开始。该时期堪称疯癫者的“黄金时代”,他们没有被作为异质分子受到打压,他们表现出的“病症”也因为被看作是一种跟梦幻和想象力紧密相关的现象而成为艺术家的描绘对象。即使在一段时间里疯癫者受到排斥和驱逐,他们也是乘着德国诗人布兰特笔下的“愚人船”过着一种极富浪漫色彩的流放生活。 在这个时期,疯癫是作为一种美学现象或日常现象出现的。“人与疯癫的争执是一种戏剧性辩论,其中人所面对的是这个世界的各种神秘力量;疯癫体验被各种意象笼罩着:人类的原始堕落和上帝的意志,兽性及其各种变形,以及知识中的一切神奇秘密”。在这一时期,用福柯的话说就是“疯癫在各个方面都使人着迷”。首先,疯癫之所以有魅力,在于它就是知识。当有理性、有智慧的人仅仅感受到片断的,从而越发令人气馁的各种知识形象时,天真的愚人却拥有完整无缺的知识领域,疯癫是智慧之身。这在当时的民间传说、滑稽戏中以及各种戏剧人物,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都有充分的表现,疯癫是前古典文学的悲喜剧结构中的重要把戏。在这些戏剧中,疯癫者往往以病态来捉弄人,而后用病态的语言道出事物真相,道出人能知觉的“有关自身的一切真相”。 但福柯同时又认为,“如果说知识在疯癫中占有重要位置,那么其原因不在于疯癫能够控制知识的奥秘;相反,疯癫是对某种杂乱无用的科学的惩罚。如果说疯癫是知识的真理,那么其原因在于知识是荒谬的,知识不去致力于经验这本大书,而是陷于旧纸堆和无益争论的迷津中。正是由于虚假的学问太多了,学问才变成了疯癫”。从这个时期长期流行的讽刺主题也可以看出,疯癫在这里是对知识及其盲目自大的一种喜剧式惩罚。疯癫所涉及的语气说是现实世界,不如说是人和人所能感受到的关于自身的所谓真理,疯癫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完全的道德领域。在15世纪的文学和哲学领域,疯癫经验一般都用道德讽喻来表现的,并以一种持久的形态保存在文学文本之中,不论是浪漫化的疯癫,狂妄自大的疯癫,正义惩罚的疯癫,还是绝望情欲的疯癫,似乎都是在谴责人们的不断行为。 在文艺复兴时期,疯癫的另一吸引人之处是它统治着世上一切轻松愉快乃至轻浮的事情。正是疯癫、愚蠢使人变得“好动而快乐”。“疯癫是社会画面上一个司空见惯的身影。从旧式的疯人团体中,从他们的节日、聚会和交谈中,人们领略到一种新鲜活拨的愉悦”。总之,从任何意义上讲,这个世界在文艺复兴时期对疯癫是特别友善的,“疯癫在人世中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符号,它使现实和幻想之间的标志错位,使巨大的悲剧性威胁仅成为记忆。它是一种被骚扰多于骚扰的生活,是一种荒诞的社会骚动,是理性的流动”。 二、古典时代 文艺复兴使疯癫得以自由的呼喊,但驯化了其暴烈性质,而古典时代旋即用一种特殊的强制行动使疯癫归于沉寂。这种态度的转变源于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对理性的推崇和弘扬。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谈到了疯癫。他认为从他正在怀疑的这个事实足以证明,他不可能是疯子。福柯将这表述为“我思故我未疯”。思想着的主体绝不可能是疯癫的。疯癫被排除出思想——这对于像蒙田这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来说是不可能的——标

《一致行动人协议》条款与释义深度解析

《一致行动人协议》条款与释义深度解析 先说一下什么是一致行动人。顾名思义,广义的一致行动人就是指通过协议等方式各方承诺在某些事情上保持一致行动的自然人或法人(法人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等)。一致行动人协议就是记载各方承诺内容的法律文书。 公司股东签署一个一致行动人协议相当于在公司股东会之外又建立了一个有法律保障的”小股东会“。每次在股东会表决或者协议约定事项进行时,有关各方可以在”小股东会“里面先讨论出一个结果作为各方对外的唯一结果,然后再在股东会里表决或者决定事项是否进行。简单说就是抱起团一致对外。如果有人没有按照协议约定的一致行动,那他会受到一致行动人协议中约定的违约惩罚。惩罚可以是法律所允许的任何形式,比如罚金、赔偿股份等。 公司主要股东按一般理解应该是这些股东的股份加起来超过公司总股份的50%,或者他们的对应的股东会或董事会投票权超过50%。如果这样一伙儿人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那就是在告诉外界:我们几个联合起来做出的决定将会是统一,无法分裂的,也是代表公司的最终决定(除非重大事项需要更多股权的时候,比如三分之二的股权,具体要看公司章程是如何约定的),其他人可以提意见,但基本也就止于提意见了。 公司治理结构强健,适合做一些长远的业务和布局,有利于战略发展。不利的是可能外部投资者或者中小股东觉得自己没有话语权而用脚投票。 从股东层面看,如果一致行动人协议中约定是按照各方股份比例的多少来决策的,对持有股份多的人来说是有利的。如果是按照人头来投票的,则对持有股份少的人是有利的。 另外,如果是上市公司股东在成为一致行动人之前他们各自的股份都没有超过30%,但加起来超过了,则会立刻触发要约收购,这是一个极其重大且后果巨大的动作,详见《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有关章节,内容太多了我就不转了。简单说就是这几个股东将公开要约收购该上市该公司其余股东手里的所有股份(最少不低于5%),除非他们向有关部门申请豁免并得到批准。这种事件属于证券市场里的核爆炸,抢某峰的头条是一定的。 一、一致行动协议要点分析 (1)参与一致行动的股东 (2)该部分股东持股数额 (3)签署一致行动的目的 (4)一致行动意思表示及矛盾解决方式

韦伯与福柯权力观之比较

·总第460期· 2012第1期理论界 □李秀玫 韦伯与福柯权力观之比较 一、韦伯与福柯权力观的出发点不同:合理化VS 解构主义 韦伯生活的时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努力寻求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等方面需要得以充分发展的空间,探求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要求的组织形式是韦伯理论的出发点。 韦伯所有研究的中心就是“西方文化特有的和独具的合理主义”这一主题,他对权力、统治的研究目的也是在于解释西方文明的突出特征。韦伯关于统治或权威类型的分析即是他关于西方合理化进程论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 福柯权力理论的形成与1968年遍及整个西方世界的政治运动有着必然的联系。革命失败的现实迫使理论家们更加深入地分析权力运作的机制,寻找一种革命之外的权力反抗模式,也让福柯陷入了对权力的深刻思考之中。 福柯的权力观体现了他后现代性的理论立场。后现代性反对关于社会的总体化的宏观观点,排斥关于社会的一致性的观念,而主张对社会的多样性、片断性、不确定性的认识方式。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认识采取了“视角主义”、“相对主义”的态度,认为理论只能提供关于对象的片断性的、局部性的、相对性的观点。〔2〕 因此,福柯是从解构 的、微观的角度来解释权力。 二、韦伯与福柯的权力概念及来源不同:政治性VS 多元性 韦伯有关权力的观点与其自身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不无关系。韦伯出生于德国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法学家、当时政界的活跃人物,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名流会集。受父亲影响,他热衷于政治事务,而最后转向学术工作也并非他本心所愿,只是因为他的性情很难适应政治。韦伯对政治的兴趣不仅促使其作过“以政治为业”的讲演,并声明“政治就是追求分享权力或对权力的分配加以影响” ,而且还构成了他深入研究权力、统治和权威类型等政治社会学主题的重要动力。〔3〕 因此,韦伯的权力观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他对统治的关注也更多于权力。但也有学者认为,韦伯只不过是用统治的术语来讨论有关权力的问题。总之,权力和统治是韦伯政治社会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 韦伯将权力定义为“在某种社会关系中贯彻自己的意志并排除反抗的所有机会,不管它是基于什么原因”。统治是指“在所属人员中找到服从某一具体命令的机会”。〔4〕权力和统治之间的区别在于:在第一种情况下,命令并不一定都是合乎情理的,服从也不一定就是一种责任。但在第二种情况下,人们服从为他们所下达的命令。〔5〕 福柯于1926年生于法国普瓦提埃,1984年死于艾滋病。他一生的研究都围绕着权力、知识和主体这几个概念,他的思想很多都是另辟蹊径,与传统权力观不同,他关注像毛细血管般弥漫的权力关系和细微的强制技术。 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正式提出权力分析,但在7年后福柯坦陈这篇文章中对权力问题的分析是不充分的:“到那时为止,我一直接受了传统的有关权力的概念,即把权力看成本质上是一种司法机制,它制定法律,实行禁止和拒绝,产生一系列否定的效果:排除、拒斥、否定、阻碍、掩藏等等。现在我认为这种概念是不充分的。……那是我在1971到1972年同监狱具体打交道的时候。接触了刑罚系统之后,我确信权力的问题不应该过多地从司法的角度来考虑,而应该关心它的技术、战术和战略。于是我在《规训与惩罚》中用技术和战略的分析代替了法律和否定性的概念。 ”〔6〕为更正不充分的传统权力概念,福柯将权力定义为“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在这个场中,产生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237)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比较韦伯和福柯权力观的出发点、概念及来源、核心问题等方面的不同,指出韦伯的权力观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这种权力观的关键词是权力、统治、权威类型,是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权力;福柯的权力观则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微观的、分散性的权力,他的关键词包括权力、知识、主体,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权力。最后,对权力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韦伯;福柯;权力;统治;知识〔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2)01-0028-02 [收稿日期]2011-07-15 [作者简介]李秀玫(1989-),女,安徽亳州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本科生, 研究方向:西方社会学理论。 【政治文明】 028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福柯说了这样一段话,“毕竟,直到19世纪,人们才认清剥削。但人们大概永远不会知道权力是什么。可能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还不足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神秘的、被称作权力的、被到处授与人的东西。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显现的,又是隐蔽的。”这段关于权力的论述多少带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也是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所在。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pouvoir)一语在福柯的著作中占据了中心地位,福柯在权力领域所作的探究,被认为堪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建树相匹,甚至福柯本人,也因而被称为“权力思想家”。但即便是这样,这段话却更像是福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声音,或许在他看来,其实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大概永远不会弄清楚“权力”是什么。 但是,福柯仍然尽量对权力作了最大程度上的体认,这里的“权力”我觉得更倾向于现代意义上的。他指出,权力的隐蔽性的一处重要表现就是: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方面权力的行使无不具有一系列目标和目的,另一方面这又不意味权力产生于某一个人的选择和决定。任何个人或国家机器,都不可能指挥在一个社会中产生作用的整个权力网。这也是福柯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中所谈到的,他说,“实际上人们很不了解:谁在行使权力?在哪儿行使权力?人们几乎已了解到:谁在剥削?利益去哪儿了?然而,权力……很清楚,并不是统治者拥有权力。”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并不仅仅是统治者拥有权力。因为福柯多次批评过传统的权力观念,即视权力为确保奴役一个国家国民的一组机构和机制,或者说,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实施统治的总体系统。他一再强调权力不是一样“东西”,而是一种关系,是各种势力关系的复合体,是这些势力关系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抗争,改变、增强或颠覆它们的过程。在《性史》第一卷中,福柯写道,“权力不是一种机制,不是一种机构,它不是赋予某人的一种力量;它是外借得来的一个名称,用于一个特定社会中某种策略情景。”我觉得,这段话和《知识分子与权力》中的一段话对照来看似乎更明白些,“毫无疑问,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国家机器的传统分析无法穷尽权力运行和实施的领域。……凡是有权力的地方,人们都行使权力。确切地说,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然而,总是一方面的一些人和另一方面的另一些人在一定的方向下共同行使权力。人们不知道谁是掌权者,但是知道谁没有权力。”权力不是一样“东西”,所以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权力不是固定的存在,也不是流动的存在,而是无形的存在,是一种关系,是一

《毛猿》的福柯式解读

《毛猿》的福柯式解读 作者:刘慧敏 内容提要:奥尼尔的剧作《毛猿》主人公扬克的疯癫形象引起不少读者的困惑和思索,长期以来被贴上现代工业化社会异化人群的标签。实际上,扬克看似发疯的言行背后隐藏着一个社会底层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回归人性的期盼。扬克的疯癫透过水、监狱等意象,以及疯子被展示、疯子与自恋等方面与福柯的?疯癫?视点形成映照。对扬克的疯癫解读有助于加深理解奥尼尔剧作体现出的现代悲剧意识。 关键词:扬克疯癫福柯理性 《毛猿》(1922)是尤金〃奥尼尔最令人感兴趣的剧作之一,不分幕,共8场。在关于这出戏的评论中,研究者常从象征主义的某些概念出发,探讨剧本所蕴含的人类生存价值及意义的主题,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的问题。奥尼尔本人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辞中亦强调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对其戏剧创作的影响:?……对于我来说,像尼采在哲学王国一样,他将继续是我们的精神导师……?然而,通过对主角扬克的悲剧命运分析,不难发现扬克的?疯癫?与米歇尔,福柯观念里的?疯癲?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借助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对?疯癫?的理解,《毛猿》可以理解为是一出探索疯癫的悲剧,这场悲剧实质上彰显了扬克完成由沉迷于?原始骄傲和过分自我?到追求真实与自由的心路历程。然而。扬克个人的努力在整个社会机制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企图与兽类进行沟通的美好愿望最终也化为泡影,成为20世纪初又一幕美国悲剧。 一、奥尼尔和福柯的相通性 奥尼尔和福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度,但他们都从悲观哲学家尼采那里得到了几乎相同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对悲剧的相同视点。只不过一个体现在戏剧创作里,一个表述在哲学著述中。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奥尼尔的思想较为复杂,受到希腊悲剧意识、尼采悲观哲学以及东方道教的影响。在诸种影响因素中,尼采悲观哲学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奥尼尔对尼采的接受,其直接原因与奥尼尔的成长经历有关。而且,尼采和奥尼尔对信仰的转变经验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1888年奥尼尔出生在一个笃信天主教的爱尔兰家庭,7岁至13岁在天主教学校度过。奧尼尔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他从小目睹母亲深受毒品戕害,祈求上帝帮助却无济于事,十几岁时父母和大哥相继离开人世。目睹人间悲剧,奥尼尔伤痛不已。他开始憎恨天主教教义的欺骗与伪善,怀疑是否存在万能的上帝。最终,亲人的离去和宗教的迷失让奥尼尔丧失了归属感,陷入了巨大的困惑和悲痛之中。 1907年,奥尼尔放弃天主教已有5年,他思想困惑、对前途感到迷惘,这时尼采的哲学思想进入了他的生命。尼采的思想对奥尼尔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奧尼尔称《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对他思想的影响?超过以前他读过的任何一本书?。此后几年,奥尼尔的境遇每况愈下,他不仅真切体验到了死亡的威胁,同时对人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早先接触的希腊悲剧和尼釆?上帝死了?的观念在年轻的奥尼尔身上潜移默化,终于形成了奧尼尔独特的现代严肃悲剧意识。 无独有偶,从20世纪50年代直至80年代,尼采的思想对福柯的影响几乎贯其一生。在学生时代,福柯就解读过尼釆,并把尼采奉为精神导师。按照福柯的说法,1953年在他

论福柯的权力观1

论福柯的权力观 ——读《规训与惩罚》 摘要 本文通过对福柯微观权力的分析,指出福柯是用一个我们所不注意的方式将现代性的反面突出出来,从而达到他所要实现的对于现代性的批判的目的。福柯将权力作为主导要素视为问题的切入点,运用“系谱学”方法将隐藏在“自由”社会本身的微观权力揭示出了,指出的微观权力的隐匿性与生产性的特征。微观权力就隐藏在社会运作体制之中,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生产出了我们所认可的真理与知识,并且形成了规训社会。面对这样的规训社会,我们是否有“自由”可言,作为主体的本真性如何表达出来。因此随后分析了微观权力与反抗的关系,在对福柯的个体的反抗的进一步分析中指出,他的反抗模式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反抗标准模糊的可能性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冲突的可能性,从而在理论上存在危险。同时在实践中,也对福柯提倡的大众生活的日常反抗的实践效果的可行性与个人的审美体验进行了质疑。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表达了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第二部分,着重对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的权力观进行梳理,着重找出福柯认为从酷刑到微观权力产生的历史的原因和为我们揭示出了我们所不注意的、深处其中的微观权力的“系普学”研究方法。然后,着重分析使微观权力得以弥散整个社会的“规训”的技术手段,以及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具有的特点和它与传统权力观的区别;第三部分,权力与自由、权力与反抗的关系,着重从他的微观权力理论与反抗的关系人手,分析福柯的反抗理论的可行性是否存在。 导言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l926—1984)[1]是20世纪西方知识界最引人注目的核心人物之一,福柯与让-保尔·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乔治·冈奎汉姆、路易·阿尔都塞、雅克·德里达、克德·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吉尔·德勒兹等人一起,揭开了法国哲学、美学与政治思潮中革命性的篇章,从60年代到80年代,短短30年时间中产生了辉煌的著作,这些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福柯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则其地位更是突出。 福柯不是一位思想始终如一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始终在变,他的研究对象以及使用的方法也在变化[2]。而在这些研究的变化中,不变的只是他从尼采那里继承下来的对于“人的问题”的思考,即“我们是谁”,并且对于“自我”[3]的追寻是与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相伴随的。福柯认为,在理性复苏之后,人们不是随着主体意识的建立变得更加自明了,而是更加陷入到了现代性的束缚之中,主体不能摆脱现代化发展中给我们加入的制度性的限制,而变得更加没有自我了。 那么,主体如何认识到这种“不自我”的状态呢?如何研究主体问题呢?福柯选择的研究路径是通过权力来研究主体。为什么要从权力入手呢?这里就暗含着福柯对于“权力”不同于传统人们对于权力的认识,即他认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微观权力,它隐藏在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它伴随着规训“机制”浮在我们的面前,并且这些“机制”逐渐地变成我们“理所当然”的东西,所以我们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而福柯就是要将它揭示出来,从而可以达到它对于自我的真正认识,这是福柯一生要达到的目标,也即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所说的:“如果这意味着从现在的角度来写一部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①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内容提要】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对于权力的定义域理解,古来便是见仁见智。福柯提出了权力-知识的概念,明确表示否定传统的阶级分析和阶级理论。权力不仅来自上面的结构对个人的排它性活动,而且也和知识与话语密切相关。权力和知识是共生体,权力可以产生知识:权力不仅在话语内创造知识对象,而且创造作为现实客体的知识对象。人文科学的主体,并不是由意识形态引起的幻想,而是某种权力关系现实存在的结果。新的人文科学的产生和新的权力结构的建立总是同时出现的。 【关键词】知识、权力、国家 福柯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历史学家,后现代理论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以反中心、反权威、反常规而著称,分析方法独特,研究主题多变,涉及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等众多领域。福柯的权力理论强调文本与历史的关系,把权力当成具有心理意志力的普遍欲望。认为权力是档案负面的社会、政治现实,是一种永远存在、无法摆脱的社会罪恶。知识和权力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每一种话语实践都有一套规则,以潜在的权力形式支配着特定领域的知识、思考和写作。历史写作的话语是在权力斗争中产生的,权力是人们对于事物所实施的暴力。不存在纯粹客观的话语,只有体现或大或小权力的话语。在艺术领域,一如政治、历史中,通过掌握话语而获得权力。福柯认为,权力不是获得的,也不是分享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的一种转换无定的游戏,这些关系涉及经济、政治、知识、情感、性等各个领域。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即便是权力促生了反抗力量,但它也只能存在于权力关系错综复杂的游戏网之中。 自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人们就对权力进行着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权力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到现当代的思想家们都在孜孜求索。然而,权力却是一个在本质上具有争议的概念,又具有多张面孔,学者们见仁见智,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权力问题既是一个政治学的问题,又是一个法学的基本问题,虽然权力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关于权力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而且在这些权力问题的论述中最为关注的是统治权问题,即统治权的合法性问题,谁掌握统治权的问题,统治权问题一直是西方权力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研究就是关于权力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政治学也就是关于权力的学问。 福柯对于权力的定义独树一帜,福柯认为权力是档案社会的政治侧面,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法摆脱的社会事物。1972年他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说:那东西如此神秘,可见有不可见,在场又不在场,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这东西就叫做权力。对福柯而言,权力不只是物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威力,权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权力和知识的关系。“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的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即能够表现出来有知识是权力的一种来源,并引进了“话语”的概念。这里的“知识”有更广泛的含义,即人们对整个世界认知。福柯认为人们只有精通某一领域的知识才具备了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同时,这一领域的知识只有被普遍承认,才能转变成“权力。 福柯悬置了权力的本体论以及权力的合法与非法这一问题,可以得出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法治的着点被悬置了。在传统自由主义看来法律是用来确定权力获得的合法性问题,以及限制权力的滥用的,这些法律的合法性同样也来自更深刻的合法性,在福柯这里传统自由主义的主张变地没有说服力了,甚至是变地不现实了。福柯批判了理性的霸权地位,同样否认法律的全能性与完备性,那种在权力面前无可置疑的法律在福柯看来是不存在的。与启蒙时期的法学家不同,福柯不认同那种对法律进行的客观分析,试图探讨法律的真实处境,运用历史-政治话语来分析法律的起源问题,法律之所以为法律的标准问题,以及法律的中立性问题。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 以“福柯话语理论”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搜相关文献共119篇,分类得与理论相关的文章33篇,用于文学作品与文学人物分析共34篇,与文化相关的共10篇,理论联系现实的共13篇,与翻译中的话语权力有关的文献共11篇,此外与教育有关的有6篇,其他话语理论的学者的文献4,其他学科有8篇,下文将对文献分类整理。 一、福柯话语理论 (一)相关文献资料 编 号 标题作者出处日期摘要 1.“人之死”何 以成为可能 ——试论福 柯的话语主 体理论黄华北京 行政 学院 学报 200 9年 第5 期 福柯的“人之死”提出的背景、话 语/主体——解构主体的方法论、 “人之死”的含义、话语住体理论 的评价 2.“政治解剖 学”——福柯 权力观论略陈缘上海 师范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 200 9年 4月 建构福柯权力哲学的逻辑,即:经 验~知识一权力;身体一主体一权 力;理性一非理性一权力。认识理 性与权力的关系,使规训不再成为 一种压制或奴役的新方式,而是作 为变革现代性缺陷的途径等。

3.从“人之死” 到“作者之 死”——福柯 作者理论探 析董树 宝 江西 社会 科学 200 9年 3月 人是现代知识型形构的产物,作者 也是现代知识型形构的产物。当代 书写还改变了传统书写与死亡的关 系。 4.从福柯对主 体性的批判 看其文学观张娜华东 师范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 200 6年 4月 以福柯批判主体性为出发点,审视 了福柯理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 题:主体、话语和权力,并透过福 柯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哲学论述的思 维方式来探究福柯理论中散现的文 学观点。 5.从批评性话 语分析看福 柯的话语理 论吴继 宁 考试 周刊 200 9年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福柯建 筑于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基础之上 的话语及其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进行 了简要的分析说明。 6.福柯“话语” 概念之解码陶微 希 安徽 大学 学报 200 9年 3月 话语定位于以“异位”为开端的知 识型的空阀构型之中;话语由实践 性的陈述整体构成;来源、间断性 和离散性成为话语的主要原则。在 此概念中,福柯反传统历史现、反 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得到了充分展 现。

(祝搜集整理)语文深度学习解读

语文深度学习解读 一、什么是语文深度学习 (一)什么是深度学习 2016年初,人工智能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围棋五番战成为全球瞩目的火热话题。围棋以其极为丰富的可能性,曾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以攻克的挑战。而AlphaGo 这次之所以能以4:1战胜李世石,取得这场旷世人机大战的胜利,则主要得益于一种全新的机器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科技界顿时掀起了对于深度学习研究的热潮。 其实,在另外一个与人类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领域——教育界,对深度学习的研究已经持续多年,大规模的实践也正在铺开。早在2014年9月,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在借鉴哈佛大学“为理解而教”等国外先进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正式启动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首批实验在10个实验区和北京市海淀区25所学校的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6个学科中展开。 2016年,教育界的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方式遥相呼应,形成了一股可贵的深度学习浪潮。

1.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为基础,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来解释数据。 2.在国内教育界,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3.深度学习是相对应浅层学习而言的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 具有注重批判理解 强调内容整合 促进知识建构 着意迁移运用等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 (二)语文深度学习 语文的浅层学习只停留在对学习内容的机械记忆与简单理解、运用上。 深度学习则是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适切的学习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与批判性理解,同时注重基

以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期刊:点此访问>>> 2007年第5期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作者:金敬红张艳新 字体:【大中小】 摘要: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 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 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霸权的影响,这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 话与交流。弱势文化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介绍自己本民族的优质文化,有利于 抵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 关键词:权力话语;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07)05-0451-05 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这种文化转向强调了翻译与目标语体系中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这使得研究者们越来越深刻地 体会到翻译已不再是一种中性的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纯粹的文字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话语在另一种文化、思想、意 识形态中的改写、变形或再创造。与此同时,异化翻译也逐渐成为当今翻译理论 的热门话题之一。作为文化转向的产物,异化翻译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文学乃至 政治的内涵。在此背景下,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异化翻译进行了客观的 解释。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宏观视角,将社会之维、历史之维 引入翻译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权力话语理论深刻揭示 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背后的操控因素和它在文化建构中的重大作用。因此,采 用权力话语理论的视角,将异化翻译置于广阔的国际政治文化框架内进行审视,注重探讨异化翻译的真正含义及其在文化交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权力话语理论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被公认为是西方结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受 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以及尼采关于真理、知识和权力关系观念的影响,福柯在对文学和哲学领域、精神分析领域、政治经济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了著名的权力话语理论。权力、知识和话语是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而且权力 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1 权力和知识的关系 在权力话语理论中,福柯认为权力是社会理论的重要课题。权力是指一切控 制力和支配力。这其中有有形的,如政权机构、法律条文;也有无形的,如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文化传统与习俗的影响。这些都可以视为权力,它们是一种对人 们思想行为的控制力、支配力。它们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

福柯与马克思: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福柯与马克思: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ichel Foucault and Karl Marx is complicated :their dialogic relevance sometimes embodies the opposite. Marx attaches importance to material practice to explicate the formation of idea on the explanation of historical phenomena ,while Foucault emphasizes on explanation plurality and contradiction ,and the role of paradigm in explaining. Both Foucault and Marx are concerned with the issue of governance on modern types of capitalism. Foucault's understanding of power is relevant to Marx's ,but he focuses on exploring microphysics of power and power's operation strategy ,instead of economic power ,material power and national power on a grand scale. 福柯的学术发端于20 世纪60 年代这一反叛的年代,受到尼采 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尼采对理性、知识、主体、进步观念的质疑,以及 认为求真意志与权力意志不可分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学界所公认的, 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福柯成长和学术思想发生发展的时期,也是马 克思主义在法国影响巨大的时期。他在读大学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便是他的哲学辅导老师。福柯与马克思的关系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西方有

福柯的话语权

傅柯的“话语理论”简述 1、话语权概述 “话语权”成为当代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在国内被人们频繁使用,在许多研究领域都运用傅柯的“话语权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上至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大家似乎都对“话语”和“话语权”的含义甚是了然。不同的学者在他们不同的学术领域中都多次提到对相关“话语”和“话语权”的理解,有人论述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亚裔文学在国外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中国农民的“话语权”,有人论述民间文学的“话语权”,也有人研究建筑设计中的“话语权”,还有很多学者运用“话语权”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来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比如利用话语权来阐述某些特殊翻译现象等等。 话语作为人认识世界的工具,作为人与人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作为与思想直接对应的关系,其存在初期仿佛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随后对话语的认识与研究却越来越丰富和深入,事物各式各样的存在激起人们的思考,而思考又需要一个中介来“想”和“表述”,思考的结果也需要一个承载体来表达和外化。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话语是极其重要的中介,人类所知所晓的一切,人类所建构起来的所有文明,都是通过话语这个中介作为传递手段并最终完成的。独特的话语由个体的出生、家庭背景、文化环境、时代风貌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正是有了独特的话语,才由话语建构起了独特的个体。 国内外学界对于话语是有一番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语言学界对话语做的界定是:“‘话语’通常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是与篇章相对,指口头说出来的一句句话;广义的理解指言语交际行为体现出来的由词句构成的言语表达形式,它既可以是口语体,也可以是书面体。”这种广义的理解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言语”概念较为接近。 2、傅柯的话语权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傅柯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学术研究广泛且深刻,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其影响渗入到社会学、政治学、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但修辞学只研究其著作中以话语为中心的观点。话语以及话语权是傅柯在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傅柯的“权力理论”一直受到学界关注。 由于独特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傅柯对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性错乱等问题感兴趣,他

知识分子与权力 ——福柯与德勒兹的对话

《福柯文选》第8部分 原文:'Les Intellectuels et le pouvoir' (Intellectuals and Power) 译者:吕文江 校者:应星、张广生 字数:8723 说明:本文是福柯与德勒兹的一次对话,最初于1972年3月发表于L'Arc, no.49,后又于同年5月发表于Le Nouvel Observateur,英译本收入了《语言、反记忆和实践》一书中。中文翻译主要依据英译本,并参考了法文本。 知识分子与权力 ——福柯与德勒兹的对话 福柯: 有位毛主义者曾对我说:“我很容易理解萨特站在我们一边的意图。他之所以卷入政治,他的目的何在,这都不难理解。我也能部分地理解您的立场,因为您一直关注的是禁闭(confinement)问题。但德勒兹却是一个谜。”这番评论使我颇感吃惊,因为在我看来,您的立场似乎一直是相当明晰的。 德勒兹: 我们今天或许正在目睹理论与实践之间一种崭新的关系。实践有时被认为是对理论的应用,是理论的后果;有时则具有相反的意义:人们认为它可以激发理论,是创造新的理论形态所不可或缺的。但不管怎样,人们都是从总体化(totalization)的过程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但我们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要局部与零碎得多。一方面,理论总是局部性的(local),它与某个有限的领域联系在一起,它虽然也可以被应用在其它的领域,但这些领域与它或多或少有着距离。理论的应用绝非照猫画虎的(resemblance)关系。不仅如此,从理论进入它适用的领域那一刻起,它就会遭遇到种种的障碍、屏障和堵塞,这一切都要求理论被另外一种类型的话语所替换,(正是经由这种替换后的话语,理论才最终进入了不同的领域)。实践就是一个从一种理论观点到另一种理论观点的“驿站”(relay)系统,而理论则是一种实践与另一种实践之间的一个“驿站”。任何一种理论如果碰不到屏障,就不可能有所发展;而要穿透这一屏障,实践就是必不可少的。譬如,您的研究始于对监禁的社会背景的理论分析,其中着重关注的是某一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病院。在那里,您开始意识到那些被监禁的个体为自己讲话,创建一个“驿站”的必要性(也有可能正相反,您所发挥的作用对他们已经起到了“驿站”的作用)。你在监狱中发现了这种群体——那些在监狱里被囚禁起来的个体。为此,您组织了监狱调查小组(G.I.P.: group of informatam on prisons),1旨在创造让犯人自己能讲话的条件。如果象上面那位毛主义者所暗示的,您通过投身于实践而践行了自己的理论,那就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说法。这并非是对理论的应用,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倡导改革或调查项目。这里所强调的是全然不同的东西:在一个广阔得多的领域里面的“驿站体系”,这个领域由各种复杂多样、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部件构成。在我们看来,进行理论研究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再成其为某一主体,不再成其为某种代表什么或有代表性的意识。尽管某个小集团或工会仍将代表那些行动者和抗争者的意识的权利据为已有,但他们实际上已不再能代表那些人了。究竟是谁在 1“Group lnformation des prisons”:福柯著作《我,皮埃尔·里维埃……》及《规训与惩罚》源自于这一组织。

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下

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下 第一章:政府形象和形象传播的基本概念 政府形象本质: 1.政府组织系统作为有内在结构功能与行为活动的体系在运作中所 产生出来的客观的总体效应; 2.社会公众在对政府组织系统的客观总体熊爱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 出来的综合印象。 政府形象的特征: 政府形象具有综合性、变动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等特征。 政府形象传播的形式: 1.政府的行政过程就是政府形象的传播过程 2.传播媒介及其他专门结构对政府行为的解释 3.政府行为和政府的解释同时并举(最佳模式:做和说) 政府形象传播的特点: 1.传播政府施政理念,解释政府行为,凸显政府职能 2.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信赖度,增强政府的凝聚力 ①政府形象传播对社会公众具有辐射、感染、凝聚和号召作用 ②政府形象传播对政府体系公职人员具有聚合、感召和激励作用 3.拓展政府外部活动空间,优化政府外部合作关系 4.为政府和公众架桥,增进政府对民意的敏感度,为政府导航并提 供咨询 政府传播类型:

1.软形象传播 ①政府的价值理念 ②政府形象识别标志体系 ③政府文化传播 2.硬形象传播 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形象传播举措: 1.组织形象传播 2.传播形象的传播(传播自己和他人) 3.环境形象的传播 4.人员形象的传播 5.标识形象的传播 园区政府公关遵循的原则(栾福田6F原则): 1.事先预测原则:必须对可能发生危机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作出事先 预测和分析,制定2全面、可行的危机预案和计划,在事件发展前期把握态势 2.迅速反应原则:对于危机事件必须保持高度警觉,早发现、早通 报,便于管理者尽快掌握、了解真相,作出决策。 3.尊重事实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用于承担责任,向 公众表现出充分的坦诚,获得公众的同情、理解、信任和支持。 4.承担责任原则:无论谁是谁非,应该主动承担责任。 5.坦诚沟通原则: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体现社会责任感,为危 机应对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维护和树立良好的形象。

福柯与萨义德_从知识_权力到异文化表述

福柯与萨义德:从知识-权力到异文化表述 张兴成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异文化表述或再现问题的讨论来看萨义德与福柯思想之间的联系与断裂。主要分析萨义德在运用福柯的知识—权力话语的“理论旅行”过程中获得的洞见及堕入的方法论陷阱。尤其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话语分析方式给萨义德的东方主义问题带来的矛盾和困境,从而对东方主义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萨义德在论证逻辑上的不足作进一步批评。 关键词 东方主义 知识—权力 表述(rep resentation) 《东方学》自1978年问世以来,已经在许多国 家、语种、学科中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萨义德(Edw ard.W.Said)在书中阐释的“东方主义”(O rientalis m)话语触及到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冲突中的诸多问题,“东方主义”成为讨论殖民时代以后全球状态的“关键词”(key wo rds)。萨义德通过对东方主义话语的分析与批判,“力图提出与探讨人类经验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人们是如何表述其他文化的?什么是另一种文化?文化(或种族、宗教、文明)差异这一概念是否行之有效,或者,它是否总是与沾沾自喜(当谈到自己的文化时)或敌视和侵犯(当谈到其他‘文化’时)难解难分?文化、宗教和种族差异是否比社会经济差异和政治历史差异更重要?观念是如何获得权威、‘规范’甚至‘自然’真理的地位的?知识分子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他是否只是在为他所属的文化和国家提供合法证明?他必须给予独立的批评意识,一种唱反调的批评意识有多大重要性?”①这些问题至今仍纠缠着知识界。本文企图从异文化表述问题出发,对东方主义话语的理论前提与方法问题作批判性探讨,以凸现东方主义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萨义德“理论旅行”的意义。 一 萨义德在《理论旅行》(T raveling theo ry)一文中探讨了理论在不同时空中 的移动问题。他关注一个观念或一种理论从此时此地向彼时彼地运动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一定历史时期和民族文化的理论放在另一时期或环境里,是否会变得面目全非。他强调必须重视理论使用的历史情境,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思想事件所由发生的特定社会历史情境的回应。批评家必须在借鉴理论的同时反思理论,拒绝“不加批评地、重复地、毫无限制地”使用任何一种理论,否则,“看似方法论的突破可能很快就变成方法论的陷阱(雷蒙德?威廉斯)”②。在此,我们要追问的是,萨义德本人在理论的使用中,是获得了“方法论上的突破”,还是堕入了“方法论的陷阱”呢? 萨义德的认识论基本是历史主义的,他承袭了从维科到黑格尔、马克思、狄尔泰、斯宾格勒以来将历史看做是人的创造的观点。在方法论上他采用了  天津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① ②萨义德:《理论旅行》,见《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 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151页。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18页。

福柯 什么是作者

福柯:什么是作者?《福柯文选》原文:Qu'est-ce qu'un auteur? 2008-12-05 22:45:11 来自: queenie(再见Levi-Strauss) 译者:李康张旭校者:王倪 题解:本篇最初发表于Bulletin de la Sociétéfran?aise de Philosophie,第63卷第3期(1969),第73-104页,系福柯于1969年2月22日在法国哲学协会(SociétéFrancaise de philosophie)所做的演讲,由瓦尔(Jean Wahl)教授主持。本篇先据英译本“What is an Author?”译出,译者为Donald F. Bouchard 和Sherry Simon,收入《语言、反记忆与实践》(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第113至138页,并译出文中许多有价值的译注,只对其做了极少量的删减(涉及法英文本对照方面),保留在尾注中;脚注为中译者注。另有一英译文,即“What is an Author?”(其中前两段多未译),译者Josue V. Harari,收入《美学、方法与认识论》(Aesthetics,Method,and Epistemology),第205-222页。但两种英译文均未译后面讨论部分,由张旭根据法文本译出。 什么是作者? 福柯,万塞纳实验大学中心教授。为成为法国哲学学会会员,他提交了以下的报告:“谁说的无关紧要?”这种漠然的态度肯定了一种伦理原则,可能更根本地,它肯定了一个当代写作的伦理原则。对于批评而言,作者的消亡今后会成为一个日常的主题。但是,根本之处不在于再次重申作者的消失。应该将作者看作一个空位,实行作者功能既漠然又有约束的地方。 作者的名称:它不可能被看作一个确定的描述,但也同样不可能被看作一个普通的专有名词。 占用的关系:准确地说,作者既不占有其文本,也不为它负责;既不生产它,也不发明它。那么,可以说出“有个作品”的言语行为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归属的关系:毫无疑问,人们可能把说出的和写出的东西归属于作者。但是,当说到一个已知的作者时,归属很少是判定的结果,而是复杂的批评运作的结果。作品是不确定的。 作者的位置:在书中的作者的位置,如“切换词”的使用,前言的各种功能,手抄人、叙事者、知己和回忆者的虚幻影子。在各种不同的话语类型中,作者的位置,例如在哲学话语中。在话语场中作者的位置,如,一门学科的奠基者是谁呢?在一个话语场的转变中,可以将“返回到某某那里”作为决定性的因素吗? 报告地点:法兰西学院第六号大厅。时间:1969.2.22 ,下午4:45。让?瓦尔主持。 让?瓦尔:我们很高兴今天福柯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已经有点儿着急地等他的到来,为他的迟到感到有点不安了。但现在他就在这儿了。我用不着给你们介绍了。这就是如假包换的福柯,写〈词与物〉的那个福柯,研究癫狂的那个福柯。我把下面的时间交给他来讲话。 福柯:在别的地方我不很确信,但在此我相信,为了你们的审查和批评,向这个哲学协会提交一个完成品的成果,是你们的传统。但不幸的是,我今天提交给你们的却是一个很不成型的东西。我恐怕它有负诸位的垂听。我将提交给你们的是一个计划,一个我还几乎不能勾勒出其主线的分析的尝试。但我觉得应该向你们尽力地追溯这些线索,并请诸位对此裁定、指正。而我将轻松地争取到双重的好处:首先,可以避免这个作品不再受到你们严格的指责;其次,在其诞生之初,不仅可以得益于你们的支持,还受益于你们的建议。 尽管我不太愿意,但我还是想向各位提出我另外一个请求,在你们听我今天所提的各种问题的同时,我将再次指出,特别是在此处,至此对我不可或缺的一个声音的不在场。你们知道这个东西是我的第一要紧的事,这就是我孜孜以求得到领悟的东西。此外,我首先要讲的是我的作品的初始计划。显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