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教案

第五单元备课

___4__月___16日星期_四____

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1~62页例1、例2及“做一做”,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4.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电教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多媒体:射靶)这个游戏同学们喜欢玩吗?今天咱们来比比赛。老师选择大靶,你们选小靶,同意我的安排吗?为什么?

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靶的什么?

师:是指面积。它就是我们这节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1)

二、新课讲授

1、面积。

(1)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老师现在摸的是课本的什么?你能摸一摸你周围物体的表面吗?你们发现这些

物体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大小)

师:(出示多媒体)你能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吗?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国旗面比较小。我们就说国旗面的面积比较小。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你能把这些物体的表面用图形表示出来吗?(动态演示把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都称作封闭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

师: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

(3)概括面积的意义。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指名回答。

(师总结,出示多媒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

(4)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课本封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指哪里?你能指一指吗?(电脑演示)

师: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同学们注意区分。

2、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说说谁的面积大。(出示多媒体)

师:妈妈的手、宝宝的手,谁的手掌的面积大?你们怎么知道的呢?(观察法)师:这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看不出来呀,有别的方法吗?(重叠法)

师:这两个长方形观察和重叠都比较不出大小,这下可怎么办?(方格法:经历方格法的优化选择)

(2)猜猜看。师:你认为谁的面积大?(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3)统一面积单位。

教学教材第61页例2。

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的面积大?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汇报:选择一种图形来比较。

(4)应该用哪种单位表示图形的面积更合适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统一意见:用正方形表示更合适,因为正方形表示最标准。

师:看来,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6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注意:第二、三个图形有的不够一个正方形可以用三角形来拼成一个正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给自己打个分吧!

(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学会反思)

五、课后作业

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板书:

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

教学反思:

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3页例3及“做一做”,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5~8题)。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1、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2、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

3、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

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知识回顾。

什么叫面积?什么叫面积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顾、交流。

(表示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

2、导入。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2)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63页例3:面积单位的探究认识。

(1)1平方厘米。

①在白纸上剪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板书:1平方厘米)

②用手比画大小,闭上眼睛想一想。

③说一说1平方厘米的大小。

④举例。

⑤请你们用这个1平方厘米去量桌面的面积,怎么样?

说一说:要测量笔盒的一条边有多长,应该用什么为单位?要测量笔盒的上面有多大,应该用什么为单位?

(2)1平方分米。

①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板书:1平方分米)

②大家猜一猜它的边长。

③动手量一量,验证。

④说一说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举例。

⑥请你们用这个1平方分米去量地面的面积,怎么样?

(3)1平方米。

①你们还能想到什么面积单位?

②同桌讨论1平方米的大小。(板书:1平方米)

③黑板上的正方形就是1平方米,请四人围一围。

④说一说1平方米的大小。

⑤举例。

⑥估计1平方米的地面可以站多少学生?(多媒体影像展示)

(4)巩固。

判断大小,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还是1平方米?

(5)表示物体的面积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

学生相互讨论后交流,然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课后作业

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5~8题。

教学板书:

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教学反思:

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6~67页中的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合例题要求)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哪些呢?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教师肯定同学们爱动脑,积极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的做法。

(1)提问:要想知道操场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单位面积去测量)要想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

使学生感到:用单位面积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2)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单位面积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二、新课讲授

1.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2.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①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组分别发给每个同学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求学生先用直尺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并做好记录。

②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

③出示教材第66页例4(1)学生摆小正方形的图,得出面积是15cm2。④思考讨论:

a.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长方形的长边摆,一排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摆一排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b.沿着长方形的宽边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排。

c.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活动反馈。

四个小组测量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总结:

每排摆的个数×排数=面积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

三、课堂作业

1.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面积是()A.32平方分米 B.32分米 C.24平方分米

(2)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10厘米,面积是()

A.100厘米

B.40平方分米

C.100平方厘米

(3)长方形长1米,宽3分米,面积是()

A.30平方分米

B.3平方米

C.3平方分米

2.计算操场的面积。操场长50米,宽30米,面积是多少?

3.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

要求:计算数学书本封面的面积。

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

师问:你首先做了什么?(要求长方形面积必须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数学书本长约()厘米,宽约()厘米,面积约是()平方厘米。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感受是什么?(发现的感受、失败的感受、成功的感受、探究的感受)五、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

教学板书:

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第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7页例5,第68页练习十五第1~5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 ;

正方形面积= 。

2.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

让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了什么条件,求什么?(给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本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

(3)教师板书:

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26×18=468(平方厘米)

答:这本数学书封面面积应该是468平方厘米。

老师提示学生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2.练习。

(1)摸摸课桌面的表面,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

三、课堂作业

1.完成第67页“做一做”,估计教室的面积。

2.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3题。

(1)小组议一议:要求面积先做什么?怎样求面积?

(2)学生先测量,再计算交流。

(3)说一说: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利用公式长×宽求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2、3、5题。

教学板书:

第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应该是468平方厘米。

教学反思: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6~10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利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操作的实用性。

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锻炼学生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导入。

那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练习课

二、练习讲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第6题。

锻炼学生估算能力。

(1)让学生读题。

(2)学生先估算,然后测量计算。

(3)交流评价。

2.完成教材第69页第7题。

出示第7题。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围栏,求围栏的长度。

①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②怎样求花坛的占地面积?围栏的长度指的是什么?怎么求呢?

③学生思考、讨论。

④交流、汇报。

解析:花坛的占地面积就是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可知,花坛的占地面积:50×25=1250(平方米);

围栏的长度指的是围栏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50+25)×2=150(米)。

答:花坛的占地面积是1250平方米,围栏的长度是150米。

a)完成教材第69页第8题。

出示第8题情景图。

李小林要从右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只能是长方形的宽,最大为6厘米。

(3)剩下部分是什么形状?怎样求剩下部分的面积?

(4)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操作,讨论、交流。

(5)通过剪下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后,剩下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0-6=4(厘米)宽还是6厘米,所以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可知,剩余的面积:4×6=24(平方厘米)。

(6)引导归纳小结:

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大为长方形的最小边,剩余的部分依旧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它的面积=(长-宽)×宽。

4.完成教材第69页第10题。

(1)出示第10题情景图。

在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呢?

(2)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3)学生按照图示剪下相应的长方形。

(4)思考讨论:正方形原来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现在又是多少?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5)引导分析:这个正方形原来的面积都是10×10=100(平方厘米),剪下一个长方形后面积就减少长方形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所以剩下部分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100-24=76(平方厘米)。

正方形原来的周长是10×4=40(厘米)

按图示1剪下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后,它现在的周长与原来相同还是10厘米;图2增加了长方形的两条宽,也就是4×2=8(厘米),那么就是40+8=48(厘米);图3增加长方形的两条长,也就是6×2=12(厘米),即为40+12=52(厘米)。归纳小结:

比较三种不同剪法,发现问题:剩下部分的面积相同,周长不等。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长都比原正方形长,增加了相应的长或宽。

三、课堂作业

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0厘米,宽都是10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9题。

教学板书:

图一:

剩下部分的面积:10×10-6×4=76(平方厘米)

周长:10×4=40(厘米)

图二:

剩下部分的面积:10×10-6×4=76(平方厘米)

周长:10×4+4×2=48(厘米)

图三:

剩下部分的面积:10×10-6×4=76(平方厘米)

周长:10×4+6×2=52(厘米)

教学反思:

第6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第70~71页例6、例7、“做一做”及第73页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组准备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若干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猜一猜: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分四人小组,猜测,然后反馈: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认为是100……)

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二、新课讲授

1、引导探究,发现新知。

教学教材第70页例6。

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投影出示:

(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

①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②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方法(一):用摆的方法。

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时用的“摆”的方法,主意不错!还有别的想法吗?

方法(二):用直尺量后再求。我们用直尺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果然方便了不少,你们真聪明,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方法(三):推导法。

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这种方法真妙!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同学们真聪明。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知识迁移。

(1)启发: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提出两个问题:

①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板书:1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③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2)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相邻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3、教学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情景图。

(1)下图是一块正方形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含多少平方分米?

(2)思考:这个面积是多少呢?

(3)学生讨论、交流。

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可知,这个标志牌的面积是:80×80=64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那么6400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是多少?学生交流。

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三、课堂作业

1、练习填空:(出示投影片)

1分米=()厘米

1米=()分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教材第71页“做一做”。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评价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3、改错。

7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

1800平方米=18平方分米

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计算练习题

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计算练习题 1、把7个边长3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把一张长60cm,宽40cm的长方形彩纸, (1)剪成边长是5cm 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 (2)如果剪成边长是10cm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 (3)如果剪成边长是15cm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 3、小红家准备在长是8米,宽是4米的客厅铺上方砖,边长是1分米的方砖2元每块,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每块5元,选择哪一种方砖比较便宜?便宜多少钱? 4、有一块长25米,宽9米的长方形草坪,中间留了条1米宽的小路,把草坪平均分成2块,求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 5、如图,四周是四块草地,中间是水泥地. 每块草地都是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 (1)、草地的面积共是多少?10m Array (2)、水泥地的面积是多少?

6、小明想在数学书上贴一些贴画.他的数学书30cm,宽18cm,他有两种贴画, 第一种是边长2cm的正方形贴画,每张1角钱; 还有一种是边长3cm的正方形贴画,每张2角钱. (1)用第一种贴画需要多少张?需要多少钱? (2)用第二种贴画需要多少张?需要多少钱? (3)用哪一种贴画比较划算? 7、某学校的礼堂地面铺上彩砖共需820块,每块彩砖的长为4分米,宽为2分米. (1)、学校礼堂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铺这种彩砖,每平方分米的工料费是5分钱,共需多少钱 8、有一块小麦实验田,长为10米,宽50分米,这块实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12千克,这块小麦实验田一共收小麦多少千克? 9、有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是12米,宽是8米,这块玉米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这块玉米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10、王老师把一张长12分米,宽9分米的彩纸剪成边长是3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剪成多少个?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教案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42—44页.本节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在 活动中体验、体会“面积”的含义.在活动中探索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做 数学”中来理解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我依据这样的教学理念来 设计本课.主要通过摸、比、说、摆、剪、画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从生活中的面积——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 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到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面积”的 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本册教学用书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基于学生对“空间与图形” 领域的认识基础.我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以学生自己的空间知觉和体验为基 础来认识面积的含义.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实践机会.为此.我为学生提供了“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 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依据《数学课标》中提出的“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的要求和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初 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初步的策略意识. 3、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以及热爱生 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数方格.知道面积的大小.为学习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大田上京中心小学三年段数学教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7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例1及练习。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教案(苏教版)

一、认识物体物体表面的大小 1、感受面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生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但是在公主16岁的时候被一名巫师施了法术,从此昏迷不醒,国王非常的着急。后来有两位兄弟打败了巫师解救了公主。国王为了表示感谢,赐给兄弟两人每人一根绳子,让他们各自去圈土地,被谁的绳子圈住的地就归谁所有。哥哥是这样圈的。(电脑出示),弟弟是这样圈的。(电脑出示) 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弟弟圈的地面大 师:弟弟圈的地面比哥哥圈的地面“大”,看来研究“面”的大小是很有价值的。 板书:面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关于“面”的知识。 2.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师:其实,每个物体上都有面,比如(媒体出示:篮板的面,乒乓球桌的面,荷叶的面,美丽的湖面),你还能在教室里找一找其他物体的面吗? 师: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物体的面,你们想摸一摸它们吗?请挑选一个你课桌上的物体,摸一摸它的面。像老师这样五指并拢,认真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 交流:谁来说说你摸了什么物体的面?再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摸的?(3个) 评价:真不错,你把()面的每个地方都摸到了。 问:刚才3个同学摸得面,哪个面比较大?那个面比较小? 师: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各不相同,有的大,有的——(小) 小结:每个面都有自己确定的大小,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称为它们的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3.感受面积的大小 (1)师:刚才我们所说的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那么黑板表面的大小呢? 生: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 媒体出示,生读一读。 师:你还能像这样说一说吗?先同桌互相说说看。(3个) 如:课桌桌面的大小是课桌桌面的面积,文具盒盖面的大小是文具盒盖面的面积。评价:虽然你说的不怎么流利,但老师佩服你的勇气;再试试,相信你一定行;这位同学说的很完整,声音也响亮,为大家树立了好榜样,我们向他学习。(2)师:那你会比较这两个面积的大小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师: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一起说。

2020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题(1) 一、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3、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二、判断 1、一个角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2、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6、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三、选择题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 长度 B 面积 C 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A 16米 B 8米 C 16平方米 4、铁丝的长度是()。 A 1千克 B 1米 C 1平方米 5、至少用()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 形。 A 4个 B 8个 C 9个 6、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A 6平方厘米 B 6平方分米 C 60平方厘米 四、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水稻田,边长是30米,它的边长都增加200分米,现在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4倍,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第5单元面积 第7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

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2、学习教材第72页例8。 出示例8。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位臵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 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 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第五单元面积 新知识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要求: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建议: 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

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计算练习题79114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计算练习题 1、把7个边长3cm 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把一张长60cm ,宽40cm 的长方形彩纸, (1)剪成边长是5cm 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 (2)如果剪成边长是10cm 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 (3)如果剪成边长是15cm 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 3、小红家准备在客厅铺上方砖,选择哪一种方砖比较便宜?便宜多少钱? 4m 1dm (每块2元) 2dm (每块5元) 客厅 4、有一块长25米,宽9米的长方形草坪,中间留了条1米宽的小路,把草坪平均分成2块,求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 9m 25m 5、如图,四周是四块草地,中间是水泥地。 块草地都是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 (1)、草地的面积共是多少? 10m (2)、水泥地的面积是多少? 6、小明想在数学书上贴一些贴画。他的数学书30cm ,宽18cm ,他有两种贴画, 第一种是边长2cm 的正方形贴画,每张1角钱; 还有一种是边长3cm 的正方形贴画,每张2角钱。 (1)用第一种贴画需要多少张?需要多少钱? (2)用第二种贴画需要多少张?需要多少钱? (3)用哪一种贴画比较划算? 7、某学校的礼堂地面铺上彩砖共需820块,每块彩砖的长为4分米,宽为2分米。 (1)、学校礼堂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铺这种彩砖,每平方分米的工料费是5分钱,共需多少钱 8、有一块小麦实验田,长为10米,宽50分米,这块实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12千克,这块小麦实验田一共收小麦多少千克? 9、有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是12米,宽是8米,这块玉米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这块玉米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1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

形象性。因此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发表看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 地图上认识方向…………………………………………………….1课时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页例1和“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方位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3.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计算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计算练习题 1、把7个边长3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把一张长60cm,宽40cm的长方形彩纸,(1)剪成边长是5cm 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 剪成多少个? (2)如果剪成边长是10cm的小正方形,一共 可以剪成多少个? (3)如果剪成边长是15cm的小正方形,一共 可以剪成多少个? 3、小红家准备在长是8米,宽是4米的客厅铺 上方砖,边长是1分米的方砖2元每块,边长 是2分米的方砖每块5元,选择哪一种方砖比 较便宜?便宜多少钱? 4、有一块长25米,宽9米的长方形草坪,中 间留了条1米宽的小路,把草坪平均分成2块,求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 5、如图,四周是四块草地,中间是水泥地。 每块草地都是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 (1)、草地的面积共是多少?10m (2)、水泥地的面积是多少? 6、小明想在数学书上贴一些贴画。他的数学书30cm,宽18cm,他有两种贴画, 第一种是边长2cm的正方形贴画,每张1 角钱; 还有一种是边长3cm的正方形贴画,每张 2角钱。 (1)用第一种贴画需要多少张?需要多少 钱? (2)用第二种贴画需要多少张?需要多少 钱? (3)用哪一种贴画比较划算? 7、某学校的礼堂地面铺上彩砖共需820块,每 块彩砖的长为4分米,宽为2分米。 (1)、学校礼堂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铺这种彩砖,每平方分米的工料费是5 分钱,共需多少钱8、有一块小麦实验田,长为10米,宽50分米,这块实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12千克,这块小麦实验田一共收小麦多少千克? 9、有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是12米,宽是8米,这块玉米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这块玉米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10、王老师把一张长12分米,宽9分米的彩纸剪成边长是3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剪成多少个? 11、一间礼堂长12米,宽8米。用8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完地面,需要多少块地砖? 12.一个长方形菜地宽27米,比长少17米,给这块长方形菜地围上篱笆,要用多少米的篱笆?每平方米可以种10棵白菜,这块菜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白菜? 13.学校操场宽30米,长比宽的2倍还多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4.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长26米,宽14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1 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60分米,如果长方形的长是20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65米,宽50米, 10米,算一算打 ? 算一算教室需要多少块地砖? 9米,宽6米。(1)如果要铺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这间教室需要多少块这种地砖? (2)铺这种地砖的地面,每平方米的材料费是82元,铺一间教室要多少钱? 18.有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的边长分别增加6厘米,做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多多少? 19、小红家的小书房准备铺地砖,有两种方案: 案一: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3元方案二:长2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地砖,每块3元 (1)如果用方案一需要100块地砖,那么这个书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用方案二铺这个书房,需要多少块地砖?

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61-6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图形单位等方法比较测量面积的大小。 2、经历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正方形做面积单位做合适,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比赛用图,方格纸,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涂色比赛,制造冲突 1、进行涂色比赛。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最快涂完的获胜。 (台上)(台下)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

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引出“面”的概念。)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初步认识面积 (1)摸一摸,认识面。 学生边说边摸一摸自己看到的面。 (2)比一比,知大小。 比较自己看到的面。 (3)观察教室中黑板的面和地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积大。(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2)列举其他物体的面积,并比较面积的大小。 (3)比较橘子和足球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比一比使学生感知面积,并理解曲面也有面积) 3、说明封闭图形的面积 (1)如果把桌面画在屏幕上是什么图形? (2)物体的表面还有可能是哪些图形? 出示图形: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 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含义》教案

面积的含义 1、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实例,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成直观形象的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2、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知道用统一的单位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是学习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对面积的概念不清楚,对常用的面积单位没有正确的表象,以后遇到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就容易发生混淆。加上学生本身年龄认识的局限,抽象思维能力很差。为此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际测量,通过多种感官参加教学活动,使学生建立了有关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观察,认识面积的含义。

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为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一)、激趣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1、小竞赛:给学生两张大小差异较大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男生涂大图形,女生涂小图形。 利用小学生最喜欢的比赛游戏引入,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快进入角色。并初步感知面积有大有小。 2、预设会出现两种可能: (1)男女生进行比赛,显然女生肯定赢,引出“面积”的大小。 (2)男生反对,认为不公平,因为男生涂色的黑板“面积”大。 3、引出课题:认识面积 活动2 【讲授】(二)、探索新知——面积的含义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五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看——看,手掌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 摸——摸,数学书封面和课桌面,通过具体的活动充分感知物体都有表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以此促使学生获得对“物体有面”更丰富、更全面的感知经验。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计算

面积的计算 一、填空 1、长方形面积=(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面积=( ),正方形周长=( ) 2、在括号里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约长4()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小明身高约128() 小华腰围约6()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320()一枚邮票的大小是4( )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4、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3、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4、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三、选择: ⑴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比较() A.面积单位大 B.长度单位大 C.无法比较 ⑵一个长为4米,宽为20分米的长方形面积是() A.80平方分米 B.80平方米 C.8平方米 ⑶小明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板量课桌面的面积,沿着长要摆6个,沿着宽要摆4个,课桌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10 B.20 C.24 D.48 ⑷用长20m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它的面积是() A.25米 B.20平方米 C.25平方米 ⑸下图中,长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 A. 周长、面积都相等 B. 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C. 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D. 周长、面积都不相等 ⑹5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A.20平方厘米 B.80平方厘米 C. 100平方厘米 四、解决问题。 1、将一块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布,减去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啊少平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知识点目录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 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 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 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 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

三年级下册,图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围武汉龙文教育学科辅导教案 学生时间教师 星期 学科 时间段 教学目标:掌握图形面积的计算 重点:图形面积在应用题中的转换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图形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要区分开来 教学流程及授课提纲 温故知新 面积:物体表面或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它们的面积。测量或计算面积时要用面积单位,常用 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知识讲解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渗透周长与面积的联系和区别。 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T缓缓地拉出贴有手掌印的黑板)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大小。 二、认识面积,观察比较。 (一)认识面积。 1.课桌的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要大得多。 2.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 3.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要大得多。 (二)观察比较。 1.T: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面,你能找到两个面,用大/小些、大/小得多或者差不多来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吗? 同桌互相说说。(互说指名说)

2.S汇报。 A、若学生直接说到面积。T:真了不起,已经能用今天学的新词语了。 B、若学生只说到面。T: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什么的大小呢?3.(T拿出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上有很多面,你能比一比各个面的大小吗?(让学生用面积) 三、动手探究,培养能力。 (一)引发矛盾。 1.T: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平面图。T:在这个平面图上,每个建筑物都有它们各自的面积。你能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听到差不多这个词,那到底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有没有办法比较差不多大小的两个物体的面积呢?下面我 们就要通过活动找到方法。 (二)动手实践。 1.(两张差不多的纸片)你们有办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活动材料。你们在比较的时候需要什么材料就可以选用什么材料,当然也可以不选用. T:等会在汇报的时候王老师看看哪一组采用的方法比较多。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面积计算练习题

1、一个长方形植物园的面积是24 公顷,这个植物园的宽是400 米,它的长是多少米? 2、一个正方形花园的边长是6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餐桌长120 厘米,宽80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4、小红家的小书房准备铺地砖,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边长 3 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 3 元 方案二:长 2 分米,宽 1 分米的长方形地砖,每块 3 元 (1)如果用方案一需要100 块地砖,那么这个书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用方案二铺这个书房,需要多少块地砖? (3)用哪一种地砖铺这个书房比较便宜? 5、王叔叔家用边长8 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客厅的地面,需要50 块才能铺好 (1)、你知道王叔叔家的客厅地面是多少吗? (2)、如果铺这种地砖每平方米的人工费用是12 元,那么,铺好这个客厅需要多少钱? 6、一张长方形铁皮长32 厘米,宽16 厘米,从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4 厘米的小正方形,剩下的面 积是多少? 7、一块长方形钢板,长8 米,宽6 米。每平方米重70 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 8、李叔叔家的客厅长8 米,宽5 米,现在准备铺地砖,有两种地砖可供选择:第一种:边长2 分米 的正方形地砖,每块 3 元;第二种:边长 5 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 元。 (1)、如果用第一种地砖,需要多少块? (2)、如果用第二种地砖,需要多少块? (3)、用哪一种地砖比较便宜? 9、一台收割机的镰刀宽2 米,按每分钟行驶10 米的速度收割小麦,30 分钟能收割小麦多 少平方米? 10、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 米,高3 米,墙上的黑板面积是3 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 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1 / 6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公 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规范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局部。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同学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

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协助同学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布置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外表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括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和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同学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同学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同学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同学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