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完全竞争下的对外贸易战略推进的最优化路径兼评林毅夫、郭克莎之争

不完全竞争下的对外贸易战略推进的最优化路径兼评林毅夫、郭克莎之争

《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经贸论坛

不完全竞争下的

对外贸易战略推进的最优化路径

——兼评林毅夫、郭克莎之争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兴年

摘要:从理论和经济发展史两方面对后发型国家产业健康发展与对外贸易战略实施之间关系处理的两种主要路径,也就是林毅夫所推崇的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定位及技术选择的模式和郭克莎所主张的——加强政府在产业发展与外贸战略实施中的必要扶持和保护作用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必须要发挥政府在聚合资源、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而不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结构的定位。当然,政府作用的发挥.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不完全竞争;资源聚合;政府作用;市场定位:干中学

在世贸组织规则约束之下,如何选择和制定最优化的对外贸易战略,推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并使之同国内产业结构的尽快升级与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协调一致,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优化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要求与判断选择标准

目前,主流经济学理论基本上都坚持市场竞争的完全性和生产技术的规模收益不变性假设.在这种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就只需要按照价格信号行事即可,不需要考虑资源转移成本以及沉没成本,或者说这些成本不足以影响价格信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自然,也不需要考虑人力资本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不断累积的可能性:即通过干中学的方式而不断地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与数量,进而全面促进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积累出越来越多的且质量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本,在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逐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禀赋结构。因此,从经典理论之中就必然会派生出,“零干预”或者说自由贸易政策,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便是强调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一个国家的技术、产业结构的总体发展水平决定于这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的水平。即资金、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程度。那么,一个国家若要想在技术、产业结构的总体发展水平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先从资源禀赋结构的水平上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极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产业与对外贸易发展的最佳路径就是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业。若如此,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水平的差距;否则,若违反比较优势,就只能欲速则不达,事倍而功半.甚至还会扩大同发达国家的技术与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继续陷其于落后状态。这种理论观点的代表性人物便是林毅夫,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999、2002、2003),试图从理论的逻辑推导与经验实证两方面系统地论证其比较优势理论与战略思想。而林毅夫对其比较优势理论的推导与证明事实上也基本上默认了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前提。

一,一

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

进而推导出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的水平内在地决定了其相应的技术和产业结构的选择及发展路径。更具体一点说,则是在自由、开放、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一个企业实际的利润水平的高低不仅受其经营好坏的影响;而且在给定正常经营条件下。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还决定于其产业和技术选择是否得当。因为当一个经济体中的劳动价格相对较低而资本的价格相对较高时,选择以劳动较密集的技术比选择以资本较密集的技术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更低;反之,若劳动的价格相对较高而资本的价格较低时,选择以资本较密集的技术来进行经营比选择劳动较密集的技术更为可取。假设在一个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给定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一个企业要获得正常的利润水平,就必须具有自生能力。所谓自生能力。林毅夫解释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如果能够获得不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水平,则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反之。若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的预期利润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水平,则不会有人投资于这个企业.这样的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只有依靠政府的扶持才能够生存(林毅夫2002)。一个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必要条件就是使其生产成本必须最小化。这是因为成本最小化要求同企业所选择技术相匹配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密集度,必须反映这个经济体中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定量指标则是主流经济学理论所说的等产量线正好和这个经济体的等成本线相切的点。而在一个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会比较准确地反映这个经济的禀赋结构中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稀缺性,当劳动的禀赋相对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时,劳动的价格将会相对地低而资本的价格将会相对较高:当要素禀赋结构中资本的相对丰富程度提高而劳动的相对丰富程度降低时,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动。这种特征就决定了要使得成本最小化.就需要依据要素禀赋结构中资本和劳动的相对稀缺性,选择与之相一致的产业与技术,而不能够逆其要素的稀缺性去选择不相匹配的产业和技术,若如此。该企业就将不具有自生能力,特别是如果不是由企业自主地按照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进行决策,而是由外在的力量(如政府)出于特殊的目标而干预企业的决

一6一策的话.那么。企业的生产行为就未必能够实现成本的最小化,进而导致这些企业没有自生能力。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说,如果企业不能够按照要素禀赋结构中资本和劳动的相对稀缺性来选择相应的技术与产业,其就难以获得正常的经营利润.也就不具备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自然,如果这种情况在整个经济之中普遍存在.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必然比较缓慢,效益较差。以上可以说是林毅夫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尽管这种理论推导较好地应用了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得出了顺乎理论逻辑的结论。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有意或无意忽略了市场现实的基本特征,即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效益可变化。而这种特征就意味着人力资本的质量与数量可以通过教育、干中学等方式进行加速度积累以及人力资本同相应的资源、技术可以进行不断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个经济的资源利用效益,并在这一过程中螺旋型地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源禀赋结构.尤其是在象中国这样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之中,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自然就需要寻找如何才能够尽可能地利用现实的市场特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的最优化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为越来越多的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知识与技术基础者发挥和增长才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而不是让国家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培养的专业人才大量流往发达国家。尽管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恐怕不可否认的事实则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我们并没有能够为众多的高级专业人才提供发挥其才干的舞台与必要的条件、环境。若让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那么,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就必然会丧失大量优质的人力资本,极类似于一个自然人长期处于慢性失血状态,他就不可能长得骨丰体健.必将会持续地处于赢弱状态:相反.若我们能够尽一切办法吸引住而不是控制住外流的大多数人才,给其创造必要的发挥和增长才干的环境,那么,就能够让我们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持续积累不断增加的、且质量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本。进而以较快的速度提升我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形成产业和技术发展同整个社会的资源禀赋结构升级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使经济发展能够较好地利用规模效益.而不是只依据比较优势与现实的禀赋结构被动地选择技术和产业。毕竟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经贸论坛

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不是说只要依据比较优势.按照价格信号进行资源配置。人力与资本在任何时间、地点的任意组合都可以获得相同或最优的利润水平与经济发展绩效。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既需要人力资本的逐步积累,还需要内生出一套激发人力资本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力的机制。并能够同物质资本充分协调与匹配。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一个较为漫长的摸索和不断试错的过程。因为人力资本的积累,一方面需要国家创造不断优化的环境与条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以便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接受专业技术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则需要给那些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者,创造一个发挥其才干.将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的环境与条件.从而在竞争中形成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与机制,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优胜劣汰。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不可能仅仅通过企业的技术引进或按照比较优势配置资源就可达到。只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才能够使人力资本同其他资源的配置逐步得到优化.进而找到一条人、财、物利用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螺旋型运行路径,这也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资源禀赋结构的改进和进步路径。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的形成或升级,并不是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招之即来,它需要政府与社会有意识地进行培育,不可能从天而降。这恐怕也是郭克莎之所以主张“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大国,有条件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支持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出口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促进战略性产业,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的内在原因。其实质就是要求政府为本国企业的成长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推动产业和资源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作裁判与旁观者。

事实上,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我们将理论推导的前提假设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效益可变.自然更符合实际,那么.就会发现相应的结论就会有较大的不同,即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就不再只是处于附属的地位。政府完全可以运用积极的贸易政策与相应的配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国际竞争格局,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推动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这种情况实际上就说明国家政府完全可以利用其所控制的资源与政策手段。以影响本国企业在进出口中的地位。特别是对象中国这样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又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如果完全由市场自由地发挥作用.政府甘当“守夜人”.那么。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就失去了一个以较快的速度聚合各方力量进行资本积累和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的路径.这就只能导致完全依靠企业自己的资源、技术进行发展和市场竞争.尤其是与拥有技术、品牌和资本优势的跨国公司同场竞技。其结果恐怕只能是本国的优质资源,如高级专门人才、资金与越来越多的市场等会不断加速地进人跨国公司的掌控之中,进一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反,本国企业则会因为优质资源的流失而难以较快地提高竞争力,与跨国公司竞争力水平的差距会不断拉大,进而将大大削减整个国家资源禀赋结构提升的机遇与空间。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它排斥了国家政府利用自己控制的资源和政策,调节不同国家的企业在市场,尤其是在本国市场上竞争力变化的可能。例如。假设生产完全替代产品的一个本国企业和一个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那么,进口关税或者其他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将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提高外国企业的竞争成本。这就表明积极的贸易政策不仅具有利润转移效应,而且还具有反垄断效应,可以说是反垄断政策的替代品,而政府到底执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体现了它在两种效应之间的取舍与权衡。如果彻底追求反垄断效应,执行自由贸易政策,那么,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创造消费者剩余,但同时也会使得本国企业的利润最大限度地下降。其结果只能导致本国企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能力的持续大幅度地削弱。其在现实经济发展中直接而具体的表现形式便是人才的不断流失、技术开发和引进消化能力的削弱,迫使本国企业只能继续从事技术和资本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产业和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当然,如果政府彻底追求利润转移效应,如制定高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市场,那么,虽然本国企业的利润可以最大化,但同时却使消费者剩余最小化。而在这两种极端形式之间,

一-,一

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

本国政府的最优选择就是走中间路线,制定既能够吸引外国企业进入。又能够增进本国福利的关税与相应的政策措施。因为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措施的不同组合.从人才培养、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产品的市场开拓、技术进步等多个方面,给本国企业的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和环境。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技术进步和创新,按照这种理论逻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差距就可以归结为它们之间技术发展水平的差距;若如此.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就完全能够缩小同发达国家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但现实却并不如此: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在继续拉大而不是在缩小。新增长理论所预见的经济增长中的“蛙跳”现象,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如今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技术扩散的规模也在扩大.为发展中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因此,从理论上讲,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幅度会更大.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收敛或趋同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但迄今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并没有能够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人均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现实生活中.很多发展中国家花费了高昂的代价。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却无法用先进技术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即使勉强能够生产,不是实际生产的产品质量、性能、技术指标与使用寿命等离设计要求相差甚远。就是企业生产从技术、设备、原材料,甚至包括一般的技术工人都完全依赖技术提供国,致使其仅仅成为发达经济的一个装配车间,根本无法同本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进行起码的分工与协作.自然其对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基本没有正面的促进作用。那么.出现这种现象和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呢?

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是以中间产品种类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为基本表现形式的。而如今的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都是假定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可以直接无条件地用于生产实践.也就是说实验室开发出什么样的技术。企业就能够生产出相应的产品来。那么.在这种假设之下.经济发展仅仅取决于技术创新的水平和能力,便是这种逻辑发展的必然。这种结论对于发达国家恐怕是合理的.

一8一毕竟发达国家开发的技术必然会比较全面地考虑本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是量身定做,也就是综合考虑其产业发展水平、企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以及资源的禀赋结构等多种因素。以便扬长避短.致使新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难度是比较容易克服的。但若将这种逻辑理所当然地照搬到发展中国家.就难免得出不科学甚至完全荒谬的结论。因为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象发达国家那样开发应用技术所必需的技术、组织、人才、机制和制度环境,引进的技术不论是先进,还是落后,都基本上需要进行必要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活动,方可以进入实际应用。而这种消化、吸收与创新的能力、相应的组织、制度条件与人力资本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必须要有一个不断摸索或积累的过程。特别是相应的制度和人力资本的培育,还要求有一个适宜的环境。这是因为人力资本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均应以必要的实物资本作基础,也就是说应该给掌握了一定科技知识者,以充分施展才华与增长才干的机会及条件。人力资本又必须同必要的机制、实物资本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效益,并通过人力资本持续递增收益的示范效应.促进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加速积累。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从制度环境、政策支持和物质鼓励等多个方面.激发企业开发、利用、积累人力资本的内在积极性,保障其有必要的环境与条件。这是因为在一个日益开放的环境中,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不论是制度的适宜性,还是报酬的吸引力方面,都同发达国家及其企业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自然,在同一个市场上进行竞争,拥有技术、资本与制度优势的跨国公司。对我国的优质资源。如高级专门人才、资金等会有更大的吸引力,直接导致众多的优质资源在国内市场上的大规模流失,而对这种现象的根本扭转是一个企业力所不及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政府通过政策的调整.将更多的人才吸引到国内资本所投资的企业和事业之中去.形成一个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本规模.并以此来推动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协调发展,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进而全面提高我国企业进行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一个国家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不是坐等就可以得到的,而是需要经过国家政府、本国企业、外国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多方博弈。在这一博弈过程中,政府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

《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经贸论坛

位,它可以利用多种政策资源调节博弈的方式和性质.从而使博弈向有利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倾斜。并逐步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均衡。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就是在这种持续的博弈过程之中而实现螺旋型升级的。当然,该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也是在同其国内的产业发展及其相关的博弈不断达到的均衡之中得以实施的;根本不可能仅仅通过企业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各种相应的产业或事业。就可以完成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自然,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的健康持续运行,也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企业如何选择的问题。

毕竟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结构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该国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或企业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只能是该国产业发展和技术开发所提供的产品与劳务。此种特征就说明只有将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同对外贸易战略协同实施,使二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才能够真正推动该国对外贸易战略运行的动态最优化。

二、国际经验:政府强力干预经济发展和贸易战略的实施曾经是发达国家的一致选择

目前。国内学者在论述经济发展战略或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路径时。常常习惯引用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拉美国家的政府因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措施和实施路径,得到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绩效.进而就匆忙得出经济发展战略或外贸战略谁优谁劣的结论。笔者以为,我们完全可以从另外的角度。以同样的资料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事实上,如林毅夫和郭克莎等作者,尽管引用的资料大致相同.而结论却天差地别。那么,为避免引起类似的分歧和问题,能否找到对于某种发展战略、措施和路径的选择,在一系列国家,特别是那些已经是发达国家俱乐部核心成员的国家中都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情况呢?若如此。我们便可以在这种高度一致性中发现具有规律性的发展战略路径。从而对相关问题的解决与论证就可能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例如,政府对经济发展和外贸战略实施进行强有力的干预。这种路径是目前国内理论界不少专家所反对的,比如大力推崇比较优势理论的林毅夫,即是如此。但是,这种发展路径选择却高度一致性地出现在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战略、路径与相关措施的选择之中.并且是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同一条道。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它们如此行事呢?如果我们能够从它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探索出其选择相应的发展措施、路径的内在逻辑同其发展结果之间的有机联系,那么,就可以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科学选择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此之前,它曾经也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其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远不如印度.丝绸则根本无法同中国的产品相比.但纺织业却是当时最为先进的产业。自然.依英国的比较优势决不可能是发展纺织业,而应该是避中印两国产品的锋芒,发展葡萄种植业或畜牧业等。但事实上,英国人却反其后来大力倡导的比较优势理论而行之,政府以强有力的高关税壁垒和行政措施将中印等国产品阻于国门之外,关起门来大力发展纺织业与需要雄厚资本的机械工业。这种政策一直持续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之时.才逐渐终止。

美国和德国的快速壮大则完全得益于其政府对国内产业的保护乃至直接扶持。我们不妨以1965年的美元汇价,粗略估计不同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的人均收入.以观察或判断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是否按照其自身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的,其结果是:英国为227美元(1765一1785年);美国为474美元(1838一1843年);德国为302美元(1850—1859年);法国为242美元(183l—1840年)(曼塞?G?布莱克福德,中译,2001)。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化的国家。领先其他国家半个多世纪.并迅速成为全球的技术开发和制造业中心,其产品更是行销世界,在法国、美国和德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之时.英国已经基本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其他国家无论是从制造技术还是资本积累方面,都只能望其项背。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要求。后发的法、美、德等国恐怕都应该避免同先发的英国产业直接竞争.毕竟技术和资本密集是英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可不论是法国,还是德国、美国均没有依此路径发展;相反,却无一例外地选择同英国最具优势的技术和资本密集的产业相一致的产业结构进行发展.特别是德国还将重点集中到超出英国产业层次的化学、机械制造业上。美国也基本上是如

一9一

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

此。那么.它们以何种方式确保相关产业和企业的成长壮大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呢?其答案只有一个.即各个国家均全面加强了国家在产业发展和保护国内市场上的巨大干预作用,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完全以是否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为中心.而决不是让市场自由地发挥作用。或仅仅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定位,而政府甘当裁判与旁观者。

美国在开始工业革命之时,英国的工业制造产品已经完全占领了其市场,而美国则主要是为其提供原材料与市场。现代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在其选择发展道路之时。美国也曾经出现过比较严重的意见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重点发展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在这些领域美国有比较大的优势,也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比较优势:而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多数人则认为。重点发展原材料和低技术、资本不密集的产业根本不可能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只有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的产业,才能够达到这一目标。而后者则成为美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最终选择。并依此形成了一套理论和政策体系,其核心就是既要便于排斥外国.尤其是英国工业产品的冲击。又可以较好地扶持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其基本措施就是有选择地实施高关税壁垒.打击或阻止外国工业产品的输人。而对本国发展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等,则免税或低税。美国在1861年通过新的关税法案,将本来已经很高的应纳税商品关税税率,再提高到47%,1890年则进一步提高到49%,超过了欧洲国家的关税水平。1913年到其已经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时,其全部进口商品的关税率平均为32%.而制造产品则仍高达44%。正是在这种高度保护的环境之下.美国经济和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到50年的时间.一跃而成为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并将英国很快甩在了身后。而德国更是以美国为榜样.高举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的大旗,认为完全开放国内市场。让外国尤其是英国的产品自由进入,将对德国经济的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李斯特便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探索德国如何从工业上赶超英国的战略时,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可以同英国古典学派提倡的自由贸易学说相提并论,它也是与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相对立的理论。这两种对立的理论对经济战略选择的影响可以进

一10一行如下简单的说明:如果英德两国仅生产和交换棉纱与小麦.并且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假设英国生产l磅棉纱需要2小时劳动,l公斤小麦需要4小时劳动:而德国生产这两种产品都需要8小时,也就是德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都高于英国。那么,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德国可以根据与英国比较成本的差异,出口一种产品.并认为如此安排两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增加各自的经济福利。李斯特并不否认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但他认为,所有参与国从自由贸易中达到福利最大化的证明。只有在生产成本结构具有固定不变特征的短期静态条件下.才是有效的,而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是不适用的。李斯特认为。德国单位棉纱的成本目前可能是英国的4倍,成为德国在棉纱生产上的比较劣势。然而,若对德国建造现代的棉纱厂的工人进行适当培训,德国就能够将其棉纱生产成本降至英国水平的2倍以下。到那时,德国就会从一个出口小麦的农业经济转变为出口象棉纱这样的制造产品的工业经济。实现工业化以后.德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会大大扩张,国民经济福利也将随之有重大改进;相反,在自由贸易之下.德国制造产品市场将会被英国产品继续占领,国内企业家就将不会有条件和机会,同时也没有相应的激励去通过规模经济和培训工人,降低制造产品的成本.发展如棉纱这样的现代工业。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李斯特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诸如关税这样的边境保护措施,使国内工业抵御来自海外的竞争.直到这些幼稚产业能够在自由贸易中生存为止。若能够将增加的关税收入,用于象道路、码头和科技教育这些能够支持工业化的公共产品供给,那么.没有生存能力的产业会在保护中渐渐获得市场竞争力。而有生存能力的产业则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速水佑次郎,中译2003)。由李斯特提倡的对诸如钢铁这样的主要工业产品。征收保护性高关税.是在1879年俾斯麦领导第二帝国时开始应用的。德国推行了有选择性的保护性关税政策,如进口原材料免税,初级产品低税,加工制成品则分别增税。例如,棉花进口免税,棉布进口则征收关税50%。此举的经济绩效极为显著。德国的工业化突飞猛进,产业和技术进步更是日新月异,19世纪末,德国在其根本没有比较优势的技术与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领域超过了英国。

《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经贸论坛

由此可见,政府的保护对后发国家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给本国还不具备竞争优势(或者说比较优势)的产业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使其能够有时间和条件去培训工人。积累较高质量与较大规模的人力资本.通过“干中学”的方式逐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对于这种效应,美国研究人员作过测算,一种型号飞机的累积产量增加一倍。其生产成本就会降低20%。这就意味着,一种产品的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生产历史.历史上生产过的产量越多.其成本就越低:一种产品的生产历史越长,其成本降低的潜力就越小,也就是说,其成本就越接近于最小成本。例如,在飞机制造业中,一种新型飞机的投产。在所有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第2架飞机的生产成本将比第1架低20%;若生产出一万架飞机之后,能够再生产一万架还可以再降低20%的成本。这种下降的成本便是干中学所直接带来的经济和技术效益。若没有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根本不可能产生这种效益。它无法通过按照比较优势进行选择而得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干中学的积累效应十分明显.即实践活动越多,那么,其对现有产业的发展、升级和技术促进作用就越大。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中,“干中学”是一条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经济进步路径。而它又是一个国家在发展任何一项新型产业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学习与摸索阶段。这是因为任何一项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都需要必要的人力资本作基础.而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锻炼两者有机结合的产物,缺一不可,其中尤其不能缺少的是实践技能锻炼,也就是干中学这样一种全面提升理论知识的关键环节;否则,得不到实践检验和锻炼的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恐怕只能是潜在的人力资本,干中学才能够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本。但干中学需要有必要的产业发展与支持环境。很难想象.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能够与青壮年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并且还能够茁壮成长。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发展新型的技术和资本密集产业.就如同婴儿的生存一样,必须要有相应的政府保护措施,如若放任其在市场中自由竞争,无异于以羊投群狼,结果不难预测。如今,在中国经济学界.主张推行自由市场竞争者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已占压倒性的优势.象林毅夫的比较优势理论大行其道,而应由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给予必要扶持(郭克莎)的主张.尽管更符合中国经济与外贸持续和健康发展的运行逻辑,却有被淹没之虞,即是较好的佐证。那么,我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与德国等,在其经济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产业发展弱小之时,却无一例外地全面推行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战略.并能够取得超出人们预料的经济发展绩效;而只是到其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已经远远地将其他国家甩在身后,同时其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为其产业扩张提供空间时,才开始向全世界灌输按比较优势发展各国产业的自由竞争理论呢?这种自相矛盾做法的根源,恐怕在于这样做更符合已经成长壮大起来的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这种需要的满足必须要有其他国家的配合。只有这样,大型跨国公司才能比较自由地优化配置其资源,最大化其利益。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目前照此办理,却成功者寥寥,个中原因何在?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症结恐怕在于环境有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发达国家众多的跨国公司已经控制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键资源,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资源和市场空间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挤压。而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资本之雄厚与技术开发能力之强,往往超出一个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因此,其完全有能力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对那些通过政府的行政措施,影响其自由配置资源的国家所大力发展的各项事业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干扰,甚至有可能使其相关措施无疾而终。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是那些中小规模的发展中国家举全国之力.也很难有能力同大型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若勉强为之,往往只能导致事倍而功半。这种发展前景就迫使其不得不改变发展路径,依本国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的定位。但是,若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定位和资源配置,其结果恐怕是灾难性的。因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最大优势就只能够是廉价且丰富的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便是其首选。如此发展格局就只能够导致各国产业和产品的高度一致,市场完全重合,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各国企业不得不依靠价格竞争来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寻找出路。此种路径只能使各国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资源禀赋结构和产业升级的机遇、及市场空间都

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

不断减少.恐怕还会陷入落后的陷阱而难以自拔。这也是目前我们看到的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但是,对于象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情况则会有质的不同。因为它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并且还有较为可观的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技术基础,完全有条件通过发挥政府在产业保护与开发中的特殊作用,推动产业升级和外贸战略顺利实施之间的良性循环,这恐怕也是目前中国发展经济和推进外贸战略顺利健康实施的必由之路。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林毅夫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存在缺陷的分析,同时也对与之相对立的强调政府发挥积极作用的郭克莎的理论主张作了比较深入的解剖,得出的基本结论便是无论是产业和技术的进步,还是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都必须较好地处理政府对经济与外贸发展战略的干预同市场自由配置资源之间的关系。更具体地说。就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中的强大促进作用,决不能够完全由市场自由地配置资源,也就是说不能够完全由企业按照所谓的比较优势进行发展;若如此,必然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丧失通过干中学的方式,而推动产业升级的机会,致使其只能永远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若均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结构的定位,其结果就只能造成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拥挤在狭小的市场范围内,产品价格必然大幅度下降,利润持续降低甚至出现全面亏损。这种发展路径的必然逻辑便是发展中国家将陷入按照比较优势确定产业发展重点。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陷阱之中.基本无法自拔。例如。纺织与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而中国服装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2003年前三季度,代表中国服装业顶尖水平的15家服装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长了4.16%,而税后利润则下降了45.26%.并且这种发展趋势基本上已蔓延到整个服装业;各企业为了生存还不得不继续进行低价竞争。致使其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的创新还可能使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禀赋优势根本无法产生作用,这也是中国服装业目

一12一前已面临的问题: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服装业,导致日资企业在其国内部分产品的生产成本已低于在中国的生产成本。其已陆续将一部分服装定单转往日本国内。这种情况表明,一国即使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果存在技术和竞争劣势,该国的产业将缺乏国际竞争力。其企业也必将缺乏自生能力.该国不可能从专业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持久的好处。而一国哪怕不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明显,该国在分工中同样具有竞争力.企业和产业都将能够享受到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并能够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向发达经济的收敛。正是对这种发展趋势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英国、法国、美国与德国等发达国家才高度一致地选择政府强力保护国内市场。甚至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因此,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而言,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政策调整:

1.即使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还必须强调政府在产业定位与技术进步中的特殊作用.只不过是政府作用的发挥应该尽量运用市场手段,特别是要发挥政府在聚合全国的各种资源,如政策、人才、资金乃至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动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升级创造一个优越的发展环境。

2.重要产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而不是无条件的、全面同步推进。尽管中国已经加入WTO,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些方面不能够有所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利用反倾销、技术标准甚至环保、卫生检疫等多种形式,抑制跨国公司及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竞争优势的过度膨胀;同时,还可以考虑利用或有计划地制造某些特殊的社会需要和条件,扩大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国内相关产业的成长壮大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使其有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获得干中学的机会与效益。从而增强我国企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开发能力,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f1】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9期。

【2】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11期。

(责任编辑郑宝银)

不完全竞争下的对外贸易战略推进的最优化路径--兼评林毅

夫、郭克莎之争

作者:黄兴年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刊名:

国际贸易问题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年,卷(期):2004,""(6)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2条)

1.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 2003(09)

2.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期刊论文]-国际经济评论 2003(11)

引证文献(7条)

1.鲁丹萍提升温州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思路探讨[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13)

2.黄兴年比较优势战略的锁定效应与对外开放效益评估[期刊论文]-世界经济研究 2006(10)

3.黄兴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贫困增长源于对比较优势战略的过分依赖[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 2006(3)

4.尹浩华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 2005(2)

5.杨柳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及路径选择[学位论文]硕士 2005

6.郭波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及我国对策机制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7.史龙祥亚洲“四小龙”比较优势战略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7863792.html,/Periodical_gjmywt200406001.aspx

授权使用:江汉大学(jhdx),授权号:a4a9bb14-687f-4e60-8d6b-9df300e0c53f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6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