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建工程基础》教案及讲稿,完整版

《土建工程基础》教案及讲稿,完整版

《土建工程基础》教案及讲稿,完整版
《土建工程基础》教案及讲稿,完整版

土建工程基础

(第一课)

0 绪论

第一节土木建筑工程概况

一、土木建筑工程的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会有飞跃式的发展。土木工程历史上有三次飞跃: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

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铁的区别:铁分为生铁和熟铁。熟铁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以碳的含量多少来区别。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用途不广;生铁含碳很多,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粱、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那么,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土木工程也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

十九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二十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土木工程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使土木工程产生了新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设计理论。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是: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

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

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

第二节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一、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

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是指一项工程从设想、计划建设到项目确定,从勘测设计到施工完成、竣工验收、投产使用等全过程应遵守的规定步骤和程序。

根据我国现行的建设程序,大中型项目和额度以上投资项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提出项目建议书

由业主单位提出拟建项目相关内容的设想报告,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

(二)进行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市场上以及对环境、生态等影响作出分析论证,推荐最佳方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选择建设地址

提出选址报告,报主管部门批准。

(四)编制设计任务书

由项目主管单位组织计划部门、设计单位编制设计任务书。

(五)编制项目设计文件

由主管部门或委托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和组织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

(六)进行项目设计

一般项目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进行。

(七)编制建设计划和建设年度计划

按照批准的总概算和建设工期,合理地编制项目建设计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八)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征地、拆迁、工地现场的“三通一平”(水、电、路,平整场地),准备施工图纸,选定施工单位等。

(九)建设实施阶段

项目得以实现的关键阶段。

(十)竣工验收

对一般项目可进行一次性验收,对大中型项目应先进行初验,再进行终验。竣工验收以建设单位为主,组织使用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质检单位进行。

二、工程项目的管理

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以实现项目建设为目标的,按项目规定的程序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包括对建设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及指挥等系统的循环管理工作。因当前工程项目的建设都采用承包方式,所以,项目管理还包括合同管理一项。

三、建设法规

建设法规是值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

我国建设法规地制定,不得在违背国家法律、建设行政法规、国务院部、委规章、并遵守地方性建设法规与地方建设规章。

有了建设法规可以规范指导建设活动的行为、保护合法的建设行为和处罚违法的建设行为。

第三节给水排水工程及其与土木工程的关系

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它是以城市水的输送、净化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城市、城镇建设事业、工业生产、环保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按其服务范围可分为: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工业企业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三类。

一、城镇给水排水工程

由城市给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组成。

(一)城市给水系统

由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净水厂和输配水管网组成。取水构筑物取地面水或地下水,将这些水通过处理工艺除去水中杂质达到符合引用水,再将这些引用水通过管网和泵房输送到用户。

(二)城市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排放。城市排水系统一般由收集(排水灌渠)、

处理(污水厂)、和处置三部分的设施组成。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运行在建筑物和居住小区内的给水排水系统,主要是研究建筑内部的给水以及排水问题,保证建筑的功能以及安全的一门学科。主要分为: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含雨水以及污水,废水),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景观系统,热水系统等。

三、给水排水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关系

在学科上,水是给排水专业的研究对象,工程设施是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所以,二者关系上给排水专业是有别于土建工程的一只独立学科,但它的存在与发展又离不开土建工程的支承,离开土建工程将无法实施给排水工程的工作目标,可以说给排水学科对土建工程而言既独立又依赖,这种依赖关系决定了从事给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既要精通水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有关土木建筑工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判断给排水构筑物是否满足给排水的工艺要求。

介绍一下本书的课程内容设置:

第一章工程材料叙述了土建工程和给排水工程中常遇的一些主要材料的基本性能、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第二章房屋与构筑物的构造,叙述房屋的类型、房屋的结构组成与构造,第三章结构与构件设计,在具备了材料和结构构造知识后,就可以对结构中作为骨架的承重构件进行受力强度的计算,确定截面尺寸;第四章地基基础,本章阐述了建筑物、构筑物最下部承重结构基础的受力与构造以及地基土的性能。

通过这四部分内容的学习,就可以初步完整地了解一个典型土建工程设施——建筑物的组成,各部分的构造、功能和结构设计。

土建工程基础

(第二课)

一、工程材料的分类与基本性质

㈠ 定义与分类

工程材料是指土建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与制品的总称。

1 按化学成分分类:

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材料统称为有机材料。比如木材、塑料、橡胶、油漆等等,简单的说,有机材料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燃烧。而无机材料则不能,比如钢筋、水泥、黏土砖等等。

无机材料: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有机材料:天然合成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

无机与有机合成的材料。比如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

2 按使用功能分类

①承重材料:承受外力或荷载的结构构件的材料。比如混凝土、粘土砖。 ②非承重材料:起维护、分割作用的材料。比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

③功能材料:具有某种特有性能的材料。比如防水、防腐、以及装饰的材料。 ㈡ 材料的物理性质

这里介绍材料的几个主要物理性质:

1 材料的密度

① 密度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m v ρ=

单位:3/g cm

绝对密实的建筑的材料是很少见的,除了钢材和玻璃外,一般的材料都存在孔隙。测量绝对密度,通常是将材料磨成细粉后测定其体积。

② 表观密度(平时称的容重)

在土建工程计算与设计当中,常用的是表观密度。

其定义: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00m v ρ=

单位:3/kg m

因为自然状态材料往往含有水分,所以测定表观密度时须注明含水量。

③ 堆积密度

粒状材料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

0'

0m v ρ=

单位:3/kg m

体积包括颗粒之间的空隙。

②空隙率

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间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它反映了粒状材料内部的疏密程度。

'

'

'000'

00100%1100%v v p v ρρ??-=?=-? ???

3 材料的水性质

①亲水性和憎水性

材料与水接触后能被水湿润并吸入内部的性质称亲水性,比如粘土砖、混凝土等。 材料与水接触后能将水排斥在外的性质称憎水性,比如沥青、塑料等。

②吸湿性和吸水性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吸湿性,其大小用含水率h W 表示:

100%b g

h g m m W m -=?

b g m m 和分别为含水和干燥时材料质量。当空气湿度大并且温度降低时,材料的含水率就大,反之就小。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吸水性,它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它有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两种表示方式,见书P14。

㈢材料的力学性质

1 材料的强度与比强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以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来表示。由于材料受外力种类和方式不同,具体又分为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四种基本强度值。 比强度是单位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

2 弹性与塑性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能够随外力的消失而完全消除的现象称为弹性。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不能随外力的消除而消失的现象称为塑性。 相应的变成称为弹性和塑性变形。

3 脆性与韧性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没有明显的变形特征而突然破坏的性质称为脆性。 韧性:材料在动力荷载作用下,能承受很大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

二、水泥

水泥是一种粉末状水硬性胶凝建筑材料。加水拌合成塑性浆状物后能胶结砂、砖、石料等建材。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增长强度,而且能在水中硬化,增长强度。

它的生产过程一般为“两磨一烧”。把几种原料及燃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磨机中磨成被称作生料的原料,然后入窑煅烧,烧成的料被称作熟料。再把熟料配以适量石膏和混合材在磨机中磨成水泥。按生料制造方法分为湿法和干法(半干法),湿法是把原料加水后在磨机中磨成生料浆;干法是将原料烘干后进入磨机磨成生料粉。按煅烧窑的形式可分为立窑和逥转窑。水泥的分类和命名是这样的:

按其用途和性能分:

(1)通用水泥:用于一般建筑工程的水泥叫通用水泥。它是以所含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加上混合材名称命名。使用广,产量最大。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合硅酸盐水泥等。

(2)专用水泥:专用水泥以它的专门用途命名。在特定范围内使用,充分发挥其特性,取

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如:专门用于油井的油井水泥,专门用于修筑道路的道路水泥等。(3)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加上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它不是专用的,在适用的特性范围内需要时均可使用。其矿物成分多种多样,有硅酸盐、铝酸盐、硫铝酸盐、无熟料等,当然其性能也就各异了。如:快凝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等等。

1.硅酸盐水泥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掺入0-5%混合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硬化:

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的流动浆体后同时产生水化反映形成水化物并放出热量逐步“初凝”、“终凝”而变成一定强度的坚硬水泥石头,这一过程就称为硬化过程。硬化后的水泥石由胶凝晶体、毛细孔和未水化的水泥颗粒组成。

⑴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①凝结时间

凝结分初凝和终凝。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指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固结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初凝不宜过早,以保证施工时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拌和、运输、浇注等工作,也不宜过迟,以便施工完成后尽快硬化产生强度。

国家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小时。

②强度等级

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也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唯强度以MPa 计。各类水泥的强度龄期统一为3 d、28 d。强度的检验方法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GB/ T17671 1999)(简称ISO 法,此标准于1999 年5 月1 日实施)执行。常用各类水泥的强度共设32. 5 、32. 5R、42. 5 、42. 5R、52. 5 、52. 5R、62. 5 和62. 5R八个等级。

不带R是普通型,带R是早强型。

⑵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下面看一下硅酸盐水泥的性能:P19。

优点,缺点。

2.掺有混合物的硅酸盐水泥

为了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节约水泥熟料、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往往在硅酸盐水泥中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料。掺混合物料的硅酸盐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①普通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6—15%混合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普通硅酸盐水泥。

②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ⅰ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20-70%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化胶凝材料称矿渣硅酸盐水泥(P.S)

ⅱ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20-50%火山灰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

ⅲ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20-40%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

其他两种水泥:特性硅酸盐水泥和专用硅酸盐水泥,是指分别满足特殊工程要求和某些

特殊工程要求的水泥,这里不作介绍,课下看看了解一下。

(第三课)

混凝土与建筑砂浆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水泥和一定比例的粗细骨料与水拌和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强度的人工石材。

一、分类

(1)按表观密度分类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大小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重混凝土它是指干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的混凝土,通常是采用高密度集料(如重晶石、铁矿石、钢屑等)或同时采用重水泥(如钡水泥、锶水泥等)制成的混凝土。因为它主要用作核能工程的辐射屏蔽结构材料,又称为防辐射混凝土。

②普通混凝土它是指干表观密度为2000~2600kg/m的混凝土,通常是以常用水泥为胶凝材料,且以天然砂、石为集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它是目前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水泥混凝土。

③轻混凝土它是指干表观密度小于1950ks的混凝土,通常是采用陶粒等轻质多孔的集料,或者不用集料而掺人加气剂或泡沫剂等而形成多孔结构的混凝土。根据其性能与用途的不同又可分为结构用轻混凝土、保温用轻混凝土和结构保温轻混凝土等。

(2)按用途分类

按混凝土在工程中的用途不同可分为结构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洋混凝土、道路混凝上、防水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3)按强度等级分类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分为低强混凝土、中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及超高强混凝土等。

二、普通混凝土

(一)组成与材料要求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是水泥、水、砂子、石子四种材料。

1.细骨料(砂)

一般指0.6—5mm的岩石颗粒,分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有河砂、海砂、山砂;人工砂由岩石破碎筛选而成,起成本较高。工程中一般采用河砂配料拌制混凝土。

2.粗骨料

粗骨料有天然形成的乱石和人工碎石二种,粒径应不小于5mm。

3.水

拌制混凝土的所用的拌和水和养护水一般可使用生活饮用水,不允许使用污水、海水、酸性水等。

4.外加剂

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

(1)减水剂:指能显著减少混凝土拌合水量的外加剂,在保持混凝土流动性和水泥用量的条件下,能提高混凝土15%的强度,同时能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2)早强剂:指加快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能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

(3)缓凝剂: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又不显著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外加剂,主要用于夏季施工和大体积混凝土。

另外还有引气剂、防冻剂、速凝剂、膨胀剂等。

(二)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1和易性的概念

和易性是指新拌水泥混凝土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它与施工工艺密切相关,通常,包括有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三方面的含义。

流动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粘聚性是指新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的性能。

保水性是指在新拌混凝土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综合体现,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常存在矛盾。因此,在一定施工工艺的条件下,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以上三方面性质的矛盾统一。

2 和易性的测定及指标

目前,还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简单测定方法。通常,通过实验测定流动性,以目测和经验评定粘聚度和保水度。混凝土的流动性用稠度表示,其测定方法有坍落度与坍落扩展法和维勃稠度法两种。

3 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a水泥浆的数量与稠度

b砂率

c组成材料的性质

d单位体积用水量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4 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

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技术性质、有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多种强度指标,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抗拉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1/10—1/20。

混凝土强度等级:按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即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龄期,用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Mpa(N/mm2)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分为14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一般混凝土垫层可采用C10;

梁、板、柱与一般框架结构采用C15-C30;

预应力混凝土和大跨、高层结构采用C30以上。

耐久性是指混凝土长期在使用环境下经久耐用的性能。通常包含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抗碳化等。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具体确定1m3混凝土内各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配合比设计步骤:

P35 例6

讲解

土建工程基础

(第4课)

一、建筑砂浆

1.定义:

建筑砂浆是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在组成上与混凝土不同的是不含粗骨料。

2.分类:

按用途分主要有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砌筑砂浆用于砌筑砖石块体,起到传递力的作用;抹面砂浆主要用于建筑物面层的抹涂,起到保护基层、装饰美观的作用。

按胶凝材料材料分,常用有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石灰砂浆。

3.组成:

与混凝土相近,砂浆也包含水、水泥、砂、外加剂,此外多了一项石灰。

4.砂浆的技术性质

①砂浆的和易性

是指砂浆施工时能否在粗糙的砖石面上方便地铺设成均匀的薄层,并且与底层良好粘结,保证足够的强度。通常用流动性和保水性来衡量和易性的好坏。

流动性和保水性分别为流动的性能和保存水分的能力。

②砂浆的强度

砂浆强度等级共分为M2.5、M5、M7.5、M10、M15五个等级。抗压强度是用边长70.7mm 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天龄期测定的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5.抹面砂浆

材料组成基本同砌筑砂浆,防止砂浆层开裂,常掺加一些纤维材料。在性能上,抹面砂浆比砌筑砂浆更好,同时为了增强与基层的粘结力,其胶凝材料用量多余砌筑砂浆。二、烧结砖

凡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原料,经成型和高温焙烧而制得的用于砌筑承重和非承重墙体的砖统称为烧结砖。

1.普通烧结砖

烧结普通砖的外形为矩形,长、宽、厚为240、115、53。普通烧结砖强度级别按抗压强度分M30、M25、M20、M15、M10共5级。

烧结砖按材料分有黏土砖、煤矸石砖、页岩砖、粉煤灰砖,烧结砖中绝大多数是黏土砖,

但黏土砖破坏农田环境、自重大、能耗也大,现在我国逐步取缔了粘土实心砖的使用,而由多孔砖替代。

2.烧结多孔砖

是以黏土、页岩或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承重砖。多孔砖的规格有190*190*90(M型)和240*115*90(P型)两种,M型比P型节省材料,但是施工不便。P型砖可与普通的烧结砖配套使用。

多孔砖砌体结构房屋层数、P型砖宜控制在8层及一下,M型砖宜控制在7层及以下。另外,多孔砖不宜用在冻胀地区的地面以下和防潮层以下的墙体和基础等部位。

三、建筑钢材

建筑钢材指用于工程建设的各种钢材,包括钢结构的各种型钢、钢板和各种钢筋、钢丝。钢材的优点是强度高、塑性好可进行焊接以及装配,缺点是容易发生锈蚀、不耐火还有成本高。

刚才的化学成分是以铁元素为主,并含少量的碳、锰、硅、磷、硫等元素。由于钢是铁碳合金的晶体,所以碳含量的多少对刚才的性能影响很大。碳含量在8%以下时,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材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当碳含量大于1%时,硬度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强度、塑性和韧性都降低,刚才变脆,可焊性降低。

(一)钢材分类:钢结构用钢和混凝土用钢

1.钢结构用钢

①碳素结构钢:

按屈服点划分为五个牌号:Q195、Q215、Q235、Q255、Q275,没个牌号由4部分组成,依次是屈服点字母、屈服点强度值、质量等级(ABCD四个等级)、脱氧方法。P46介绍,表格。

在工程中最常用的是Q235,它即有较高的强度又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②低合金结构钢

低合金结构钢是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添加少量合金元素后冶炼而成的钢材,相比碳素钢,它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屈服点。广泛用于各种房屋和桥梁结构的制作和钢筋的原料。

它也分为五个牌号:Q295、Q345、Q390、Q420、Q460,低合金刚主要用于轧制各种型钢、钢板、管材和钢筋。

③型钢和钢板:主要用于钢结构构件。

2.混凝土结构用钢

①热轧钢筋

热轧钢筋是由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在高温下热轧而成的,根据表面形状看有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热轧钢筋按抗拉强度大小分为:由Q235低碳钢制成的光圆钢筋I级HPB235,由普通低合金钢制成的带肋钢筋Ⅱ级HRB335和Ⅲ级HRB400。

②余热处理钢筋

普通低合金钢热轧后立即穿水,经表面冷却,用钢筋自身芯部余热完成回火处理的钢筋。目前使用的是新三级钢RRB400.

(P49上述两类钢筋中:待补充)

③冷加工钢筋

为了节约钢筋、提高强度,常对热轧钢筋进行冷拉和冷拔。实际工程中这两种方法应用已经很少,因为经过这样处理后虽然钢筋强度提高了,但是塑性却降低了,构件破坏没有明显预兆,对工程不利。

(二)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1.拉伸性能

建筑钢材的主要受力性能是拉伸性能,通常用低碳钢杆件的拉伸过程应力应变的变化关系来说明钢材的拉伸性能:

(如图1—12. P51 待补充)

2.塑性:指钢材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钢材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冷弯性能、焊接性能。

①伸长率:公式P51

②冷弯性能:反映钢材承受弯曲变形的塑性能力。冷弯是将起层现象。

3.疲劳强度

指各种称为疲劳强度。P52

4.钢材的防腐

简单介绍一下钢材的防腐,钢材的腐蚀是指P52。

防止腐蚀的主要方法:1、2、3.

(三)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目前经常使用的是沥青及其制品。另外,高聚物改性沥青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也广泛得到应用。

沥青是一种有机质胶凝材料,它不透水、不导电、耐腐蚀,热软冷硬,并且能与各种材料牢固的粘结在一起,所以,广泛的用于防水、防潮和防腐部位。

沥青一般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类,工程中常用的是石油沥青,少量的为煤沥青。

石油沥青指石油蒸馏提炼出产品。

煤沥青是烟煤在干馏过程的挥发物,经冷凝与分馏加工提取的工业用油后的残渣即煤沥青。

1.聚合物改性沥青

为了改善沥青材料在低温下硬脆冻裂两类:橡胶改性沥青和树脂改性沥青P55阐述两种沥青的概念。

2.防水卷材

建筑工程中的防水卷材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新型的防水卷材。

1.沥青防水卷材

2.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P56 详细阐述)

2010年9 月1日总第 1课时课题:走进园艺世界——我们身边的园艺本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描述、列举、展示身边的园艺作品,了解花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能力目标 说出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园艺作品和最欣赏的园艺作品。 初步了解我国以及国外的花卉园艺业基本情况。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园艺的热情,鼓励学生成为园艺爱好者,进而成为园艺设计者、实施者。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了解园艺、喜欢园艺、乐于参加、愿意设计并实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园艺的兴趣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1、同学们,愉快的暑假刚刚过去,经过两个月的休息和调整,大家以充足饱满的精神迎来了新学期。 在暑假里,除了在家休息你们有没有去过风景秀丽的地方放松一下呢?这些地方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感到惬意无比,心情一下放松起来了呢?回忆一下,谁来说说? 原来让大家感到惬意舒适的还是我们的大自然,就是那些充满生机的花草树木。那么就让我们跟这些花草树木来一次亲密接触,本学年我们劳技课我们就以《园艺》为内容。 让我们先走进园艺世界看看园艺到底是什么? 2、这些图片漂亮吗?这些图片和我们本学期要学的《园艺》有何联系呢?到底什么是园艺呢? 《园艺》是指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繁育技术和生产经营方法。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我们书本上的是狭义的园艺,它指观赏园艺。 园艺起源于石器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园艺在意大利再次兴起并传至欧洲各地。中国周代园圃开始作为独立经营部门出现。历代在温室培养、果树繁殖和栽培技术、名贵花卉品种的培育以及在园艺事业上与各国进行广泛交流等方面卓有

教案教案与大纲讲稿区 别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电子科技大学课程《教案》编写基本要求 关于教案整理的通知 各学院(部):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安排,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对院系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的宏观控制 和指导,保证教学各环节规范进行并达到相应质量标准,努力提 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教务处将组织专家于六月初对各学院教师教 案进行检查。教案的编写要求以及格式见附件。对于已有教案的 教师,可保留原来格式,参照要求进行补充,对部分没有教案的 教师,请按照给定编写格式执行。 教务处 电子科技大学课程《教案》编写基本要求 教案是教学大纲、课程方案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 框架 ,是教师以教材章节和课时为单位编写的教学具体方案,是 课堂讲授的重要依据,认真编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 施。因此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接受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授课之前均 须认真编写好所任课程的教案。 一、教案编写的原则 1、尊重规律性: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是 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重要保证。教案一 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课时的教学目的、课程的类型、课程的 进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作业、师生活动设计)、教具等。

2、符合科学性、富于独特性: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 3、注重差异性:教案既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等同于讲稿(或讲课提纲)。教学大纲是对课程的总体要求,而教案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讲稿(或讲课提纲)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这些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要充分考虑如何实现教案中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4、考虑变化性、加强创新性: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科发展情况、教学要求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时补充、修改、重新编写授课教案,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 1、课程名称,授课学期、课程类型、课程时数。 2、授课对象:包括适用年级、专业、层次。 3、授课教师姓名、职称、学年、学期,编写时间。 4、教案编写首先应以章为单位,然后再按每一章中各节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编写每一课时单元的授课教案。 三、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1、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应反映知识的深度、广度、教学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要求。 2、每章各节教学内容(列出节名)及学时分配; 3、章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4、章节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闻建龙主编的《工程流体力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1 物质是按什么原则分为固体和液体两大类的? 解:从物质受力和运动的特性将物质分成两大类:不能抵抗切向力,在切向力作用下可以无限的变形(流动),这类物质称为流体。如空气、水等。而在同等条件下,固体则产生有限的变形。 因此,可以说:流体不管是液体还是气体,在无论多么小的剪应力(切向)作用下都能发生连续不断的变形。与此相反,固体的变形与作用的应力成比例,经一段时间变形后将达到平衡,而不会无限增加。 1-2 何谓连续介质假设?引入连续介质模型的目的是什么?在解决流动问题时,应用连续介质模型的条件是什么? 解:1753年,欧拉首次采用连续介质作为流体宏观流动模型,即不考虑流体分子的存在,把真实的流体看成是由无限多流体质点组成的稠密而无间隙的连续介质,甚至在流体与固体边壁距离接近零的极限情况也认为如此,这个假设叫流体连续介质假设或稠密性假设。 流体连续性假设是流体力学中第一个根本性假设,将真实流体看成为连续介质,意味着流体的一切宏观物理量,如密度、压力、速度等,都可看成时间和空间位置的连续函数,使我们有可能用数学分析来讨论和解决流体力学问题。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连续介质假设是不成立的,例如:航天器在高空稀薄气体中飞行,超声速气流中激波前后,血液在微血管(1μm )内的流动。 1-3 底面积为2 5.1m 的薄板在液面上水平移动(图1-3),其移动速度为s m 16,液层 厚度为mm 4,当液体分别为C 020的水和C 0 20时密度为3 856m kg 的原油时,移动平板 所需的力各为多大? 题1-3图 解:20℃ 水:s Pa ??=-3 10 1μ 20℃,3 /856m kg =ρ, 原油:s Pa ??='-3 102.7μ 水: 23 3 /410 416 101m N u =??=? =--δμτ N A F 65.14=?=?=τ

说课稿与教案的区别联系 1.说课说什么? 说课的内容一般说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⑴说课标 说课标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作为本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 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 说课标,可以结合到说教材中去进行。 ⑵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说课的首要环节。 说教材的要求有: 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 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③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④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⑶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具体要说清两大问题: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倒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⑷说教法 说教法,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

《统计学》 教 学 大 纲 郑州大学商学院

绪论 内容 绪论中所阐述的内容,是对课程全面的概括和归纳,学习好绪论中的有关概念和思想,对本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考核知识点 1、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1)了解:统计学的概念。 (2)理解: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统计方法与数量规律性的关系。 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了解:统计学的三个源头。 (2)理解:统计学的发展原因。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了解: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2)理解: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内容 统计数据是我们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那么,我们从哪里取得所需的统计数据呢?在取得统计数据之后,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适合于我们分析的需要呢?本章所讲述的就是有关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的计量与类型、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的方法等问题。

学习本章时,应在了解数据的计量尺度和类型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统计调方案的内容,并能根据特定的调查内容设计具体的调查方案;掌握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重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及显示方法,能够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将原始数据整理成适当的频数分布表,并能利用图形显示统计数据;掌握统计表的构成内容和设计方法。 (一)考核知识点 1、数据的计量尺度 (1)数据的计量尺度。 (2)数据的类型。 2、统计数据的搜集 (1)统计调查方案。 (2)统计调查方法。 (3)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3、统计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数据的审核。 (2)统计分组与频数分布。 (3)频数分布的图示和类型。 (4)统计表。 (二)考核要求 1、统计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1)数据的计量尺度 ① 了解:四种数据计量尺度的含义。 ② 理解:四种数据计量尺度的区别和特征。 (2)数据的类型 ① 了解:数据两种类型的含义。 ② 理解:数据两种类型的区别和应用。 2、统计数据的搜集 (1)统计调查方案 ① 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作用。 ② 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③ 掌握: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变量、变量值的涵义。 (2)统计调查方法 ① 了解:统计报表、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的涵义。

花卉培训基本知识 一.花卉的分类: (一)根据栽培方式分类 1.切花花卉:整枝切取鲜花用于插花装饰的花卉。这类花卉包括切枝和切叶。如菊花、月季、唐菖蒲、银芽柳 2.盆花花卉:运用盆栽而达到生长、发育至开花观赏的花卉。如仙客来、君子兰、蒲包花 3.露地栽培:花卉的整个或主要生长发育阶段是在露地自然条件下完成的。这类花卉包括:露地以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以及部分球根花卉、木本花卉。如三色堇、翠菊、紫茉莉、一串红、鸢尾、唐菖蒲、郁金香、牡丹、月季等 4.无土栽培:运用营养液,水,基质代替土壤栽培的生产方式 5.促成栽培:为满足花卉观赏的需要运用人为技术处理,能提前开花的生产栽培方式 6.抑制栽培:为满足花卉观赏的需要运用人为技术处理,能延迟开花的生产栽培方式 (二)根据生态条件分类 耐寒花卉: 低温花卉: 中温花卉: 高温花卉:

冷室花卉 阴生花卉: 湿生花卉 (三)根据观赏器官分类 1.观花类:指以观赏花色、花形为主的花卉,一般花色鲜艳而美丽,如菊花、月季、牡丹、大丽花、扶桑、君子兰、茶花、杜鹃等。 2.观叶类:这类花卉的叶形奇特,形状不一,挺拔直立,叶色翠绿,以观叶为主的花卉。如龟背叶、花叶万年青、苏铁、变叶木、蕨类植物等。 3.观茎类:这类花卉的茎奇特,变态为肥厚的掌状或节间极度短缩呈连珠状,以观茎为主的花卉。如仙人掌、佛肚竹、文竹等 4.观果类:这类花卉果实形状奇特,果色鲜艳,挂果期长,以观果为主的花卉。如冬珊瑚、观赏辣椒、佛手、金桔、乳茄等。 5.观根类:这类花卉主根呈肥厚的薯状,须根呈小溪流水状,气生根为呈悬崖瀑布状,以观根为主的花卉。如根榕盆景、薯榕盆景、龟背竹等。 6.其他类 (四)根据生物学性质分类 1.草本花卉:植物的茎为草质,木质化程度低,柔软多汁易

讲稿和教案的区别 讲稿,有的教师也叫备课笔记。它属于教师备课工作的文字结果之一,是个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文件。讲稿一般以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的教材为基本线索,按篇、章、节逐一书写,但它决不是教材本身的全文照录,而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时数、经过适当梳理确定的基本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讲稿有点像一本简化了的讲义。当然,讲稿在教学内容的取舍、讲法、编排顺序上也不一定完全拘泥于原教材的格局;也就是说,教材上的内容不是必须纳入讲稿,而教材以外的内容也不是不能纳入讲稿。另外,当原教材存在某些缺陷时,还应遵循科学的原理作必要的纠正,记录在讲稿上,适时告诉学生,如某些概念的偏差和某些数据的偏差。可见,讲稿是经过教师本人多方学习、深刻理解教材后确定的教学内容,涵盖较广,文字较多。有同志形容讲稿是个人讲课的资料库,这个比喻很好。 教案,按字面可理解为授课的方案。它大致包含以下要素: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授课题目、教学目的、授课类型、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 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是教案的关键,因为在这一部分,要写出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时间分配,还要写出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尤其对如何突出重点,分解难点,都应有一定的说明和交待;另外,对板书布置、例子选择、教具

展示、作业数量,以及如何引导、教育学生等等,都要作出考虑。 归结起来,讲稿与教案的主要区别在于:讲稿侧重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与撰写,而教案则偏于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上的设想与构思。倘若从影视艺术的角度打比方,讲稿类似于剧本,而教案则犹如策划,像导演的分镜头脚本。 讲稿和教案,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必须通过恰当的方法和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有讲稿,又要有教案。 讲稿与教案的区别 1.教案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设施等特点,以课题为单位对教学进程进行的设计组织,它所承载的基本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而讲稿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的阐述,它所承载的基本是知识信息,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 2.教案的思路形成,主要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而讲稿的思路形成,主要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 3.教案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是科学性与思想性兼

重 庆 能 源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 授课时间 2013 年 3 月 授课教师: 年 月 日 授课对象 系 别 油气储运系 本次课学时 年级班次 章节题目 第三章 压力管路和孔口、管嘴的水力计算 目的要求(含技能要求) 掌握压力管路的分类、水力计算,掌握薄壁小孔出流的特征 本节重点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及薄壁小孔出流 本节难点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及薄壁小孔出流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例举例相结合。 教学用具 PPT 。 问题引入 以实例引入。 如何突出重点 多次重复及字体区别。 难点与重点讲解方法 实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加深印象。 内容与步骤 简单长管的水力计算 复杂长管的水力计算 沿程均匀泄流管路 短管的水力计算 定水头孔口和管嘴泄流 变水头泄流 压力管路中的水击 本次课小 节 课程小结 本章着重讨论运用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对实际工程管路进行水力计算,总结出实用的计算方法。 教后札记 讨论、思考题、 作业(含实训作业) 1、何为管路特性曲线,有何用途? 2、串并联管路各有何特点?在输油管上有哪些应用? 3、分支管路应如何进行水力计算?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 压力管路 介绍压力管路在工程实际中的主要应用。(10分钟) 压力管路的分类(10分钟) 长管的水力计算(20分钟) 复杂管路的水力计算(50分钟) 复杂管路的水力计算(60分钟) 短管的水力计算(30分钟) 孔口出流 介绍孔口出流在工程实际中的主要应用和研究方法。(10分钟) 孔口出流的分类 本节主要讨论孔口出流的一些基本概念:薄壁孔口、厚壁孔口、大孔口、小孔口、自由出流、淹没出流。重点介绍薄壁孔口和厚壁孔口的主要技术特征。(20分钟) 薄壁小孔口自由出流 分析推导薄壁小孔口自由出流时的各个特征参数计算公式。(60分钟) 水击现象 日常生活中,快速开关阀门、停泵或突然断电 一、水击的产生 1、水击现象(水锤) 在有压管路内,由于流速急剧变化,引起管内压强突然变化,并在整个管长范围传播的现象,称水击。 当急剧升降的压力波波阵面通过管路时,产生一种声音,犹如冲击钻工作时产生的声音或用锤子敲击管路时发出的噪音,称之谓水击,亦称水锤。 2、水击压力:突然变化的压力称为水击压力(管路中出现水击现象时所增加或降低的压力 ) 值p 3、发生水击现象的物理原因: (1)外因:管路中流速突然变化 (2)内因:液体具有惯性和压缩性。

2018《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掌握数据的基本类型,正确地理解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应用范围,从大的方面、从体系和主线上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这是学习《统计学》的起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特征;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分;统计 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研究方法 内容设置: 1.1统计学的性质及其种类 1.2统计的应用领域 1.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4 统计研究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显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特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据调查方式和方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为以后各章学习统计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体系;统计分组;频数分布与变量数列 的编制;全距、组距与组数的关系 难点:统计分组;频数分布数列的编制方法与技巧 内容设置: 2.1数据的采集 2.2数据的整理 2.3频数分布 2.4数据的显示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数据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测度,重点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并能加以灵活运用,了解数据分布形状(即偏度与峰度)及其测度。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离散程度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 内容设置: 3.1集中趋势的测度 3.2离散趋势的测度 3.3偏度和峰度的测度(自学) 3.4 相对位置的测度及异常值的检测 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时间数列的定义、种类,掌握计算时间序列的水

园林花卉学教案 第二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10) 1、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把以前学过的植物生理基础知识和花卉的栽培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个连接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掌握今后以后栽培技术中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的理论基础。 2、授课的内容纲要: 第一节草本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开花----结实----死亡(一二年生花卉)或休眠----萌发(多年生) 花的形成过程: 1 花发生:顶端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芽,而是向成花方向发展,出现花原基,成为花芽. 2 花芽分化:花原基进一步分化,生长发育为花的各部分. 3 开花:分化发育完全的花芽,在适宜条件下花萼和花瓣打开的过程. 4 花芽分化的理论 (1)营养物质论:如碳—氮比(C/N)学说; 碳—氮比学说,即认为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是植物体内醣类的积累,并以C—N 率来表示。这种学说认为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与同化醣类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花芽分化的要关键,当醣类含量比较多,而含氮化合物少时,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中外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从多数试验结果和事实证明:C—N率对于花芽分化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在同化养分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花芽分化将不能进行,即使有分化其数目少。一些花序花数较多的种类,特别是一些无限花序的花卉,在开花过程中,通常基部的花先开,花形也最大,愈向上部,花形渐小,至最上部,花均发育不全,花芽停止分化,这说明同化养分的多少决定花芽分化与否和开花的数目。同化养分的多少,也决定花的大小,如在菊花,芍药、香石竹的栽培中,为使花朵增大,常将一部分花芽疏去,以便养分集中于少数花中,使花朵增大。 C/N学说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一学说有如下缺点:(1)缺乏具体比例数据,而且四种C/N比例关系与一些化学分析数据相矛盾。(2)只笼统地说明碳水化合物与氮素化合物的平衡(或比例)关系,而不能具体地指出多种碳水化合物与多种氮素化合物的具体平衡关系对花芽形成的影响。(3)完全排除了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的内源激素、遗传物质和高能物质的作用。 (2)成花物质论或成花激素论: “成花素”(也可称开花激素)学说则认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花素的作用,认为花芽的分化是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基础的,而花原基的发生则是由于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趋于平衡所导致。形成花原基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主要受营养和激素所制约。综合有关的研究和报道,目前都广泛认为花原基的发生与植物体内的激素有

说课稿、教案说课与讲课这三者的区别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誊写在教学笔记簿上,供教学时使用。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三者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教案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仅是事先的准备。 第二、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统计学课程教程教案(1)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统计学(statistics)课程代码:62251020(62251030) 学时:54 学分:3 适用专业:税务财务管理会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参考教材:《统计学基础》陈仁恩、厦门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目的、任务 统计学是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教学中,对统计知识的需求不一样,因此有的内容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将在各章的教学内容中加以说明。 在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容按“了解、一般了解、重点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指标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分析方法等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学习《统计学》课程,总的要求是要熟悉统计学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学生初步掌握对统计信息资料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 主要教学环节安排:理论教学45学时,实验教学9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本课程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同时组织相应教辅材料、教学活动以配合本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教学内容中的粗体字),同时组织相应统计实验(以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为标准)、统计习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实践报告 三、课程教学重点 1、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 2、统计实践活动的环节; 3、统计基本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难点 统计调查方式理解与选择;统计资料的分组整理;统计分析指标及统计分析方法。

说课是什么?以及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一、说课的意义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二、说课的特点 1、简易性与操作性。 2、理论性与科学性。 3、交流性与示范性。 三、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一)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1、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 (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3)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2、不同点: (1)概念内涵不同。 (2)对象不同。 (3)目的不同。 (4)活动形式不同。 (5)基本要求不同。 (二)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上课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说课与上课要求不同。 2、说课与上课的对象不同。 3、说课与上课的评价标准不同。 从下面的表中可以看出,说课与上课的目的、形式、内容、评价、也有很大差异。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四、说课的内容 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1、说教材 说课,首先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 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 (2)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2、说教法、学法 小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

2018《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述

、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掌握数据的基本类型,正确地理解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应用范围,从大的方面、从体系和主线上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这是学习《统计学》的起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特征;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研究方法 内容设置: 1.1统计学的性质及其种类 1.2统计的应用领域 1.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4统计研究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显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特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据调查方式和方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为以后各章学习统计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体系;统计分组;频数分布与变量数列的编制;全距、组距与组数的关系 难点:统计分组;频数分布数列的编制方法与技巧 内容设置: 2.1 数据的采集 2.2 数据的整理 2.3 频数分布 2.4 数据的显示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数据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测度,重点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并能加以灵活运用,了解数据分布形状(即偏度与峰度)及其测度。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离散程度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 内容设置: 3.1 集中趋势的测度 3.2 离散趋势的测度 3.3 偏度和峰度的测度(自学) 3.4 相对位置的测度及异常值的检测 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时间数列的定义、种类,掌握计算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分析法与速度指标分析法,了解时间序列的各项构成因素,掌握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分析法、速度指标分析法,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方法。

教案、讲稿、讲义的区别与编写 一、关于教案、讲稿、讲义的内涵 教案:是依据教学日历的进度要求,为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准备的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实施方案。教学方案是落实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具体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授课的题目(教学章、节标题)、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授课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后小结、作业、讨论、辅导答疑等课后延伸、参考资料。 讲稿:也叫讲课稿,是对全部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是讲授内容的文字描述,要求尽可能详细、全面。讲稿可以摘录教材,但不能是教材的翻版。教师在编写讲稿时,可根据学生的层次、专业、知识面、知识的连续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同时应加进学科前沿的知识。 讲义:为讲课教师自己编写的未正式出版的、可供学生使用的教材。 二、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1、二者的关系 教案和讲稿均是教师教学思维与教材结合的具体化过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反映教师讲授的内容和不同特色。 2、二者的区别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1)教案的基本内容体现的是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讲稿的基本内容体现的是教学的知识信息;即教案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讲稿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2)教案是骨架,讲稿是血肉,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3)在表现形式上,教案字少,显得简单,讲稿篇幅则较长。 三、教案和讲稿的编写 1.教案的编写 (1)教案编写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进度表来编写,通过教案的基本构成要素来体现授课的详细实施步骤和主要内容。 (2)撰写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具体章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课程体系、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的相关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发展方向,对课程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第三,要了解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 (3)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它反映教师的自身素质、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授课时间2013 年 3 月 日

重 庆 能 源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教学内容 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主要内容 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两种流态 实际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N -S 方程) 因次分析方法、相似原理 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一、基本概念 1、 湿周:管子断面上流体与固体壁接触的边界周长。以 χ 表示。 单位:米 2、水力半径:断面面积和湿周之比。 χA R = 单位:米 例: 圆管: 44 2 d d d R = =ππ 正方: 442a a a R == 圆环流: 明渠流: ()() ()4 4 2 2 d D d D d D R -= +-= ππ 42212a a a R = =

3、绝对粗糙度:壁面上粗糙突起的高度。 4、平均粗糙度:壁面上粗糙颗粒的平均高度或突起高度的平均值。以Δ表示。 5、相对粗糙度:Δ/D (D——管径)。 二、阻力产生的原因 1、外因: (a)管子的几何形状与几何尺寸。 面积:A1=a2 A2=a2 A3=3a2/4 湿周: a4 1 = χa5 2 = χa4 3 = χ 水力半径:R1=0.25a > R2=0.2a > R3=0.1875a 实验结论:阻力1 < 阻力2 < 阻力3 水力半径R,与阻力成反比。R↑,阻力↓ (b)管壁的粗糙度。Δ↑,阻力↑ (c)管长。与h f 成正比。L↑,阻力↑ 2、内因: 流体在流动中永远存在质点的摩擦和撞击现象,流体质点由于相互摩擦所表现出的粘性,以及质点撞击引起速度变化所表现出的惯性,才是流动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沿程阻力:粘性造成的摩擦阻力和惯性造成的能量消耗。 局部阻力:液流中流速重新分布,旋涡中粘性力做功和质点碰撞产生动量交换。 三、阻力的分类 1、沿程阻力与沿程水头损失 (1)沿程阻力:沿着管路直管段所产生的阻力(管路直径不变,计算公式不变)(2)沿程水头损失:克服沿程阻力所消耗的能量∑h f=h f1+ h f2+ h f3 2、局部阻力与局部阻力损失 (1)局部阻力:液流流经局部装置时所产生的阻力。 (2)局部水头损失:∑h j=h j1+ h j2+ h j3 3、总水头损失:h w=∑h f+∑h j

统计学基础教亲 哈尔滨金融髙等专科学校管理系 第一章总论 学习重点: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主要讲述统计学的对象和方法、统计的作用和统讣学的基本概念,难点是统计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看了上面的资料,你能说出什么是统计吗?你能否体会到统计已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索现象数量差异的本质极其规律的方法,是人们进行明智决策的一门艺术,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统计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统计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统计”这一术语。一提到统计,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统讣工作,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已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最初,统计只是一种讣数活动,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需要而搜集资料,通过统计计数以弄清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然而在今天,"统计”一词已被人们赋予多种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已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 请思考:下列资料中"统计” 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1)小王是学统计的 (2)他已搞了儿十年统计了 (3)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物价指数出现负增长 (4)请找统计登记一下 (5)请统计一下今天的销售量 那么,把统讣作为一种专业用语,其含义到底是什么?目前,在国际统计理论界,关于统计?一词的含义比较趋于一致的解释为:统计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统计工作,即统讣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等活动的总称。一个完整的统汁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环节。 统计工作是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如银行的讣划统计科,每月编制项LI报表,这个过程就是统计?工作。乂如: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要经过方案设计、入户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总结和资料公布等一系列过程都是统计工作。在我国, 各级政府机构基本上都有统计部门,如统讣局,它们的职能主要就是从事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二是统计资料(统计信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如: (1)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顷,其中山地约320万平方公顷,高原约250 万平方公顷,平原约"5万平方公顷,丘陵约95万平方公顷。 (2)2003年我国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7.0%。工业产品销售率98.1%,比上年提i?0.1个白分点。 这些山文字和数字共同组成的数字化的信息就是统汁资料,是统计提供数据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统计工作的直接成果。 统计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整理后的资料即次级资料。例如企业各车间的统计抬帐、人口普查时初次登记的资料就是原始资料,而统讣公报、调查分析报告等现实和历史资料就是次级资料。统讣资料的表现形式有统计表、统计图、统计分析报告、统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走进教室闻到什么香味了吗? 生:花香。 师:谁想近距离的闻一闻?这些花都有香味吗? 生:这枝不香 师:为什么这枝没有香味呀?没错,因为这枝花是老师自己做的。以假乱真的吧?快到母亲节了,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束康乃馨送给我们的母亲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做 一束不会枯萎的花儿,让他们带着爱的味道,永远盛开。 这样的导入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触觉、嗅觉、视觉等方式,感受以假乱真的纸艺 花卉,以更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理论探究 1.花语文化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下列四种鲜花分别有什么寓意或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组长负责记录并 汇总讨论结果。讨论结束后,派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1)荷花:荷花是神圣高洁的代名词。荷花从尘土中出来,却不沾染任何淤泥。重点强调周 敦颐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次,荷花是友谊的信使和象征。我国古代人就有 通过采集莲花来想念友人的习惯;还有,荷花是清廉为官的象征,青莲让人自然联想到清廉。为 官清廉才能得民心;拓展:荷花还是济宁的市花。以上关于荷花的寓意引导学生回答并深入感受。 (2)百合:百合具有百年好合、伟大的爱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意义。百合花以其宁静内敛 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百合独特安静,象征着女性的一些特性诸如独立自强。 (3)向日葵:向日葵别名太阳花,又叫朝阳花,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它是向往光明 之花,象征着健康、快乐、活力,追求积极的人生。 (4)康乃馨:不同颜色的康乃馨有不同的寓意。红色康乃馨祝福母亲健康长寿,粉色康乃 馨祝福母亲永远年轻美丽。黄色康乃馨表示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一环节对花语文化进行了探究,课前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可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知识, 既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师:同学们,我们说到的各种花的寓意,其实就是花的花语,花语是人们根据各种植物,

教案、教学设计与说课稿联系与区别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三维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作业布置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三者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教案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仅是事先的准备。 第二、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三、说课稿,是教师面对同事或领导说课的书面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编写难点相对较大,除了具有它们二者具有的内容之外,还应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学法选择等。 1

中国画——花卉写生(百合花) 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2. 了解中国画中花卉写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并提高学生写生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用水笔、毛笔线描的方法,勾画花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绘画工具,花卉写生作品、四瓶百合花;学生:绘画工具(笔、纸、墨),分为四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绘画工具。 二、导入。展示课件《花卉写生及作品》。 三. 新授课 1. 板书课题: 花卉写生 2.写生的含义:写生简而言之就是对物写形,在中国画中“写生”则有着双重意义,除了逼真地对物写出其形之外,还有着写出其生意的含义。 4. 出示花卉百合花照片和写生范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知道摄影花卉与写生花卉之间的主要区别和不同艺术效果,同时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线条的变化等特征。 5.用笔与用墨分析: 用笔:可以有中锋、侧锋,也有顺锋与逆锋。 用墨:毛笔要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轻。要根据不同的质感和画面层次的需要,用墨色的浓淡干湿来丰富线条的表现力。如白色、粉色、黄色的花朵用淡墨来勾勒,用重墨勾大红、紫色等深色花,用焦墨勾勒花的老干等。 6.教师示范运笔的方法,讲解绘画步骤:

a) 仔细观察花卉,了解花卉的特点与生长结构。一枝,一般会有3-4朵花苞,盛开状态的百合为六瓣,喇叭形,三大三小,每片花瓣中间有明显的双凹线。草本茎,叶对出,长卵形。 b) 对照实物,用铅笔进行骨架的大致定位。在铅笔稿上用水笔或毛笔勾画。一般从花头开始,再根据生长的关系画枝干和叶子。 c) 画花头。先画前面的花瓣,再画后面的,最后再画花苞。画花蕊。蘸墨不要太多,把笔尖在碟上理顺,细心地描画花蕊,线画得要匀细而平行。画花梗。线描得比叶子稍细一些。 d) 画叶子与枝干。中锋用笔描画叶子,先画前面的叶子,行笔要顺手,自上而下, 自左而右,线要光滑流畅,转折清楚。 四.学生练习: A . 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分析研究每一根线条的起止以及运笔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才能画出想要的效果。 B .要求学生描线时不要看一笔画一笔,应理解线描是根据花卉结构、透视变化用笔的。要认真读画,下笔前对每部分的用笔要心中有数、落笔大胆,行笔勾勒时,才能使线条活而不板。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用毛笔线描的方法勾画花卉。我们初步掌握了白描线条的用墨特点和运笔方法,希望大家课后多多练习,画出较好的作品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