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3章 光的干涉习题参考答案

第13章 光的干涉习题参考答案

第13章 光的干涉习题参考答案
第13章 光的干涉习题参考答案

第13章光的干涉习题参考答案

13-3 某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频率、波速、波长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解: 不变,为波源的振动频率;变小;变小.

13-4 什么是光程? 在不同的均匀媒质中,若单色光通过的光程相等时,其几何路

程是否相同?其所需时间是否相同?在光程差与位相差的关系式_中,光波的波长要用真空中波长,为什么?

解:.不同媒质若光程相等,则其几何路程定不相同;其所需时间相同,为

因为中已经将光在介质中的路程折算为光在真空中所走的路程。

13-5 用劈尖干涉来检测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当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题12-5图所示,每一条纹的弯曲部分的顶点恰与左邻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试说明工件缺陷是凸还是凹?并估算该缺陷的程度.

解: 工件缺陷是凹的.故各级等厚线(在缺陷附近的)向棱边方向弯曲.按题意,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与左邻的直线部分连线相切,说明弯曲部分相当于条纹向

棱边移动了一条,故相应的空气隙厚度差为,这也是工件缺陷的程度.

题13-5图题13-6图

13-6 如题13-6图,牛顿环的平凸透镜可以上下移动,若以单色光垂直照射,看见条纹向中

心收缩,问透镜是向上还是向下移动?

解: 条纹向中心收缩,透镜应向上移动.因相应条纹的膜厚位置向中心移动.13-7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0.20mm,缝屏间距=1.0m,试求:

(1)若第二级明条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为6.0mm,计算此单色光的波长;

(2)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 (1)由知,,

(2)

13-8 在双缝装置中,用一很薄的云母片(n=1.58)覆盖其中的一条缝,结果使屏幕上的第七级明条纹恰好移到屏幕中央原零级明纹的位置.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5500,求此云母片的厚度.

解: 设云母片厚度为,则由云母片引起的光程差为

按题意

13-9 洛埃镜干涉装置如题13-9图所示,镜长30cm,狭缝光源S在离镜左边20cm 的平面内,与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0mm,光源波长7.2×10-7m,试求位于镜右边缘的屏幕上第一条明条纹到镜边缘的距离.

题13-9图

解: 镜面反射光有半波损失,且反射光可视为虚光源发出.所以由与发出的两光束到达屏幕上距镜边缘为处的光程差为

第一明纹处,对应

13-10 一平面单色光波垂直照射在厚度均匀的薄油膜上,油膜覆盖在玻璃板上.油的折射率为1.30,玻璃的折射率为1.50,若单色光的波长可由光源连续可调,可

观察到5000 与7000 这两个波长的单色光在反射中消失.试求油膜层的厚度.

解: 油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为,由反射相消条件有

当时,有

当时,有

因,所以;又因为与之间不存在满足

即不存在的情形,所以、应为连续整数,

由②、③、④式可得:

可由②式求得油膜的厚度为

13-11 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3800 的肥皂膜上,设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试问该膜的正面呈现什么颜色?背面呈现什么颜色?

解: 由反射干涉相长公式有

, (红色)

, (紫色)

所以肥皂膜正面呈现紫红色.

由透射干涉相长公式

所以

当时, =5054 (绿色)

故背面呈现绿色.

13-12 在折射率=1.52的镜头表面涂有一层折射率=1.38的Mg增透膜,如

果此膜适用于波长=5500 的光,问膜的厚度应取何值?

解: 设光垂直入射增透膜,欲透射增强,则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光应满足干涉相消条件,即

令,得膜的最薄厚度为.

当为其他整数倍时,也都满足要求.

13-13 如题13-13图,波长为6800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0.12m长的两块玻璃片上,两玻璃片一边相互接触,另一边被直径=0.048mm的细钢丝隔开.求:

(1)两玻璃片间的夹角?

(2)相邻两明条纹间空气膜的厚度差是多少?

(3)相邻两暗条纹的间距是多少?

(4)在这0.12 m内呈现多少条明条纹?

题13-13图

解: (1)由图知,,即

故(弧度)(2)相邻两明条纹空气膜厚度差为

(3)相邻两暗纹间距

(4)条

13-14 用_5000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劈形薄膜的上表面,从反射光中观察,劈尖的

棱边是暗纹.若劈尖上面媒质的折射率大于薄膜的折射率(=1.5).求:

(1)膜下面媒质的折射率与的大小关系;

(2)第10条暗纹处薄膜的厚度;

(3)使膜的下表面向下平移一微小距离,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若=2.0 m,原来的第10条暗纹处将被哪级暗纹占据?

解: (1).因为劈尖的棱边是暗纹,对应光程差,膜

厚处,有,只能是下面媒质的反射光有半波损失才合题意;

(2)

(因个条纹只有个条纹间距)

(3)膜的下表面向下平移,各级条纹向棱边方向移动.若μm,原来第条暗纹处现对应的膜厚为

现被第级暗纹占据.

13-15 (1)若用波长不同的光观察牛顿环,=6000,=4500,观察到用

时的第k个暗环与用时的第k+1个暗环重合,已知透镜的曲率半径是190cm.求用时第k个暗环的半径.

(2)又如在牛顿环中用波长为5000的第5个明环与用波长为的第6个明环重合,求未知波长.

解: (1)由牛顿环暗环公式

据题意有

∴,代入上式得

(2)用照射,级明环与的级明环重合,则有

13-16 当牛顿环装置中的透镜与玻璃之间的空间充以液体时,第十个亮环的直径由=1.40×10-2m变为=1.27×10-2m,求液体的折射率.

解: 由牛顿环明环公式

两式相除得,即

13-17 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可测量单色光的波长.当移动距离为0.322mm 时,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数为1024条,求所用单色光的波长.

解: 由

13-18 把折射率为=1.632的玻璃片放入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观察到

有150条干涉条纹向一方移过.若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_5000,求此玻璃片的厚度.

解: 设插入玻璃片厚度为,则相应光程差变化为

习题册第十三章光的干涉

第十三章 光的干涉 1、一束单色光射在两个相距为d=0.2mm 的狭缝上。在狭缝后D=1.0m 处的屏上,从第一级明条纹到同侧第四级明条纹的间距l =7.5mm ,求此单色光的波长。 解:根据双缝干涉明条纹关系λ==θ=δk D x d sin d 可得 d D k x λ= )14(d D x x 14-λ= - D 3xd ?=λ∴ )nm (5000 .13102.0105.73 3 =????=-- 2、在双缝实验中,两缝相距5.0mm ,缝距离屏1.0m ,在屏上可见到两个干涉花样。一个是由480nm 的光产生,另一个由600nm 的光产生。问在屏上两个不同花样的第三级干涉明条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双缝干涉明条纹中心位置λ=d D k x ,所以同级而不同波长的光在屏上的间距为 )(d D k x x x 1212λ-λ=-=? ) m (102.710)48006000(100.513 5 10 3 ---?=?-?=

3、已知杨氏实验中d = 0.40mm ,D=50cm ,λ= 640nm 。求: (1)第一级明条纹与中央明条纹的间距; (2)如P 点离中央明条纹为0.2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位相差; (3)P 点的光强和中央明条纹的强度比。 解: cm 10810 4.050 104.6d D x )1(21 5---?=???=λ=? cm 106.150 02 .004.0D x d )2(5-?=?==δ 210 4.6106.12255π=??π=δλπ=?--=1.57 2:1)2 2(I 42c o s I 4I I )3(20 20==? ?= 中 4、在双缝实验中,用一很薄的云母片(n=1.58)覆盖其中的一条狭缝,这时屏幕上的零级明条纹恰好移到屏幕原来第七级明条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550nm ,试问此云母片的厚度是多少? 解:法一:以原来第七级明纹处为观测点 原来第七级明纹的光程差为λ=-7r r 12,放入云母片后第七级明纹变为中央明纹,其光 程差为 0)nd d r (r 12=+-- λ=-=-7)1n (d r r 12 法二:以原来的中央明纹为观测点 .:,:点为第七级明条纹云母片插入后点为中央明条纹云母片插入前o o [])1(,)1(11-=?-+'→'n x n x r r δ 即

第十三章2光的干涉

第十三章 2 光的干涉 杨氏干涉实验 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两束光在一定的条件下应该发生干涉。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演示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在暗室中用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色激光照射金属挡板上的两条平行的狭缝(图13.2-1甲),在后面的屏上观察光的干涉情况(图13.2-1乙)。 如图13.2-2,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 1和S 2的挡板上,狭缝S 1和S 2相距很近。如果光是一种波,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这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现象:光在一些位置相互加强,在另一些位置相互削弱,因此在挡板后面的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图13.2-2 杨氏双缝干涉的示意图 图13.2-1 用氦氖激光器做双缝干涉实验

杨氏实验证明,光的确是一种波。 杨氏那时没有激光。他用强光照亮一条狭缝,通过这条狭缝的光再通过双缝,发生干涉。如今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亮度大,便于观察。 决定条纹间距的条件 如图13.2-3所示,S 1和S 2相当于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它们到屏上P 0点的距离相同。由于S 1和S 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P 0点的路程一样,所以这两列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时到达P 0点。在这点,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叠加、波谷与波谷叠加,它们在P 0点相互加强,因此这里出现亮条纹。 再考察P 0点上方的另外一点,例如P 1。它距S 1比距S 2远一些,两列波到达P 1点的路程不相同,两列波的波峰或波谷不一定同时到达P 1。如果路程差正好是半个波长,那么当一列波的波峰到达P 1时,另一列波正好在这里出现波谷。这时两列波叠加的结果是互相抵消,于是这里出现暗条纹。 对于更远一些的点,例如P 2,来自两个狭缝的光波的单色光路程差更大。如果路程差正好等于波长λ,那么,两列光波的波峰或波谷会同时到达这点,它们相互加强,这里也出现亮条纹。距离屏的中心越远,路程差越大。每当路程差等于λ,2λ,3λ,…时,也就是每 当路程差等于2λ2,4λ2,6λ2,…时两列光波得到加强,屏上出现亮条纹;每当路程差等于1λ2 ,3λ2,5λ2 ,…时,两列光波相互削弱,屏上出现暗条纹。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说,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即恰好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列光在这点相互加强,这里出现亮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光在这点相互削弱,这里出现暗条纹。 “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包括了“距离之差为零”这种情况。这时在P 0点出现亮条纹。 做一做 可以用自制的器材来观察双缝干涉现象。取经过曝光的黑色摄影胶片,放在玻璃板上。 图13.2-3 距离中心P0点越远的点,两条狭缝射来的光的路程差越大。

第12章(1) 光的干涉答案

P 1.52 1.75 1.52 图中数字为各处的折射率 图16-23 λ 1.62 1.62 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 一、选择题 【C 】1.(基础训练2)如图16-15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 n 1 < n 2 > 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 2πn 2e /(n 1λ1) (B )[4πn 1e / ( n 2λ1)] + π (C ) [4πn 2e / ( n 1λ1)] + π (D )4πn 2e /( n 1λ1) 解答:[C] 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关系n 1 < n 2 > n 3,判断,存在半波损失,因此光程 差2/2λδ+=e n 2,相位差πλ πδλ π ??+= = e n 422。 其中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换算成介质1n 中的波长即为11λλn =,所以答案选【C 】。 【B 】2.(基础训练6)一束波长为 λ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A ) λ/4 (B ) λ/(4n) (C ) λ/2 (D ) λ/(2n) 解答:[B] 干涉加强对应于明纹,又因存在半波损失,所以 光程差()()()2/221/4()/4nd k d k n Min d n λλλλ?=+=?=-?= 【B 】3.(基础训练8)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A ) 向右平移 (B ) 向中心收缩 (C ) 向外扩张 (D ) 静止不动 (E ) 向左平移 解答:[B] 中央条纹级次最低,随着平凸镜缓慢上移,中央条纹的级次增大即条纹向中心收缩。 【A 】4.(基础训练9)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解答: [A] 当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劈尖角θ增大,由条纹的间距公式θ λ ?sin 2L = 可知间距变小; 又因为劈棱处干涉级次最低,而随着膜厚增加,干涉级次越来越大,所以波板转逆向转动时,条纹向棱边移动。 【D 】5.(自测提高5)在如图16-23所示的由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 处形成的圆斑为() (A )全暗 (B )全明 (C )右半部明,左半部暗 (D )右半部暗,左半部明 解答:[D] 对左半边而言,介质折射率1.52<1.62<1.75,没有半波损失,因此,出现明 纹;对右半边而言,介质折射率1.52<1.62>1.52,产生半波损失, 因此, 出现暗纹。 图16-22 e n 1 n 2 n 3 λ1

大学物理13章光的干涉习题答案

第13章习题答案 13—7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的间距为mm 5.0,照亮狭缝S 的光源是汞弧灯加上绿色滤光片。在m 5.2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mm 2。试计算入射光的波长。 解:已知条纹间距32210-==?x mm m ?,缝宽4 05510-==?d .mm m ,缝离屏的距离25=D .m Q =D x d ?λ ∴ 43751021041025 ---?==??=?d x m D .λ? 13—8用很薄的云母片(58.1=n )覆盖在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这时屏幕上的零级明条纹移到原来的第七级明条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nm 550,试问此云母片的厚度为多少 解: 设云母片厚度为e ,则由云母片引起的光程差为 e n e ne )1(-=-=δ 按题意 λδ7= ∴ 610 106.61 58.1105500717--?=-??=-=n e λm 6.6=m μ 13—9 用包含两种波长成分的复色光做双缝实验,其中一种波长nm 5501=λ。已知双缝间距为mm 6.0,屏和缝的距离为m 2.1,求屏上1λ的第三级明条纹中心位置。已知在屏上1λ的第六级明条纹和未知波长光的第五级明条纹重合,求未知光的波长。 解:屏上1λ的三级明纹中心的位置 m 103.31055010 6.02.133933---?=????==λd D k x 依题意屏上1λ的第六级明条纹和波长为λ的第五级明条纹重合于x 处 则有 λλd D k d D k x 516== 即 λλ516k k = m 106.6105505 679156--?=??== λλk k

第十三章 3 光的干涉

3光的干涉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和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知道光是一种波.2.理解明暗条纹的成因及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 一、杨氏干涉实验 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人们开始认识到光具有波动性. 2.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过程: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现象. (2)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3)实验结论:光是一种波. 二、决定条纹间距的条件 1.干涉条件:两波源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都相同. 2.出现明暗条纹的判断 (1)亮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出现亮条纹. (2)暗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产生两束相干光.(√) (2)频率不同的两列光波也能产生干涉现象,只是不稳定.(×) (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相干光源做双缝干涉实验时,从两个狭缝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亮条纹.(√) (4)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相干光源做双缝干涉实验时,从两个狭缝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2.如图1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 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_______(填“亮条纹”或“暗条纹”).

图1 答案暗条纹 一、杨氏干涉实验 如图2为双缝干涉的示意图,单缝发出的单色光投射到相距很近的两条狭缝S1和S2上,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向右传播,在后面的屏上观察光的干涉情况. 图2 (1)两条狭缝起什么作用? (2)在屏上形成的光的干涉图样有什么特点? 答案(1)光线照到两狭缝上,两狭缝成为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 (2)在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等间距的干涉条纹.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 图3 (2)单缝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也可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 (3)双缝的作用:将一束光分成两束频率相同且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大学物理第12章光的干涉测试题(附答案及知识点总结)

v1.0可编辑可修改 11 第12章习题精选 试题中相关常数: 1(im 10 m , 1nm 10 m ,可见光范围(400nm~760nn ) 1、在真空中波长为 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 A 沿某路径传播到 B,若A 、 B 两点相位差为3n ,则此路径 AB 的光程为: (A ) 1.5 ? (B ) 1.5 /n ? (C 1.5n ? (D ) 3 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2.5,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B )变为暗条纹. (D )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 单色光 I M 11空气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 (A) 传播路程相等,走过光程相等. (C )传播路程不相等,走过光程相等. 的单色光在空气中与在玻璃中: (B) 传播路程相等,走过光程不相等. (D )传播路程不相等,走过光程不相等. 3、如图所示,折射率为 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 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 n 1和匕,已知n 1 n 2匕.若用波长为 的单 的光程差是: (A ) 2n ?e . (B ) 2n 2e /2 . (C ) 2n 2e (D ) 2n 2e /(2nJ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 [: ,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 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 (A )仍为明条纹. (C )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光 第3节 光的干涉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

第3节光的干涉 1.下列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频率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 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相干光源 C.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暗条纹 D.在光屏上能看到光的干涉图样,但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却没有干涉发生 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缝的作用是获得一个线光源,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相干光源,故选项A错误,B正确。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处出现暗条纹,选项C错误。两列光波只要相遇就会叠加,满足相干条件就能发生干涉,所以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也会发生光的干涉,用光屏接收只是为了肉眼观察的方便,故选项D错误。 答案:B 2.一束白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除中央白色条纹外,两侧还有彩色条纹,其原因是( ) A.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不同 B.各色光的速度不同,造成条纹的间距不同 C.各色光的强度不同,造成条纹的间距不同 D.各色光通过双缝到达一确定点的距离不同 解析:各色光的频率不同,波长不同,在屏上得到的干涉条纹的宽度不同,各种颜色的条纹叠加后得到彩色条纹,故A正确。 答案:A 3.煤矿中的瓦斯危害极大,容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矿工伤亡。 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含有瓦斯的气体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的折射率,于 是他根据双缝干涉现象设计了一个监测仪,其原理如图1所示:在双缝 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A、B,容器A与干净的空气相通,图1 在容器B中通入矿井中的气体,观察屏上的干涉条纹,就能够监测瓦斯浓度。如果屏的正中央O点变为暗纹,说明B中气体( ) A.一定含瓦斯B.一定不含瓦斯 C.不一定含瓦斯D.无法判断 解析:如果屏的正中央O变为暗纹,说明从两个子光源到屏的光程差发生变化,所以B 中气体一定含瓦斯,A正确。 答案:A

项目工程光学-郁道银-第12章光的干涉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1λ第十二章 习题及答案 1。双缝间距为1mm ,离观察屏1m ,用钠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 =589.0nm 和2λ=589.6nm ,问两种单色光的第10级这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 解:由杨氏双缝干涉公式,亮条纹时: d D m λα= (m=0, ±1, ±2···) m=10时, nm x 89.51 1000105891061=???=-, nm x 896.511000106.5891062=???=- m x x x μ612=-=? 2。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 ,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 ,当用一 片折射率 1.58的透明薄片帖住其中一个小孔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cm ,试决定试件厚度。 2 1r r l n =+??2 2212? ?? ???-+=x d D r 2 2222? ? ? ???++=x d D r x d x d x d r r r r ??=?? ? ???--??? ???+= +-222))((2 2 1212mm r r d x r r 22112105005 12-=?≈+??= -∴ , mm l mm l 2 210724.110)158.1(--?=?∴=?- 3.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 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λ=656.28nm,空气折射率为000276 .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0008229.10005469.0000276.130 1028.6562525)(6 00=+=??= -=-?-n n n n n l λ

第13章 光的干涉习题答案

思 考 题 13-1.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则( ) (A )频率、波长和波速都将变小 (B )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都变大 (C )频率不变,波长波速都变小 (D )频率、波长和波速都不变 答:频率ν不变,n λλ = ,v c n = ,而水空气n n <,故选(C ) 13-2.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上,薄膜上下两边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3,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光束的光程差是( ) (A)2en 2。 (B) 2en 2+2 λ 。 (C) 2en 2-λ。 (D) 2en 2+ 2 2n λ。 答:由n 1n 3可知,光线在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时有半波损失,故选(B)。 13-3 来自不同光源的两束白光,例如两束手电筒光,照射在同一区域内,是不能产生干涉花样的,这是由于( ) (A) 白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 (B) 来自不同光源的光,不能具有正好相同的频率。 (C) 两光源发出的光强度不同。 (D) 两个光源是独立的,不是相干光源。 答:普通的独立光源是非相干光源。选(D )。 13-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使屏靠近双缝。 (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思考题13-5图 e n 1n 2n 3 λ 思考题2图

答:由条纹间距公式a f x λ 2= ?,可知选(B )。 13-5.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如以过双缝中点垂直的直线为轴,将缝转过一个角度α,转动方向如图所示,则在屏幕上干涉的中央明纹将(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动 (D)消失 答:中央明纹出现的位置是光通过双缝后到屏幕上光程差为0的地方,故选(A ) 13-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条缝,若玻璃纸中的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 (A) 仍为明条纹 (B) 变为暗条纹 (C) 既非明条纹,也非暗条纹 (D) 无法确定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答:明条纹和暗条纹光程差 2 λ ,故选(B)。 13-7.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 的劈尖上表面。当水平坐标为x 时,该劈尖的厚度bx e e +=0,e 0和b 均为常数,则劈尖表面所呈现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应是( )。 (A) nb 2λ (B) b n 2λ (C)n 2λ (D)b λ2 答:条纹间距为θ λ ?sin 2n l = ,b tg =≈θθsin ,故选(A ) 13-8.两块平板玻璃构成空气劈尖,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板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 (A)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答:由2 λ θ= l , 增大,条纹间隔l 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选(A )。 13-9.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 2的劈尖薄膜(如图),图中各部分折射率的关系是n 1< n 2

物理人教版高二选修预习导航第十三章光的干涉含解析

预习导航 1.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和干涉条件,并能从光的干涉现象中了解光是一种波。 2.理解杨氏干涉实验中亮暗条纹产生的原因。 3.了解相干光源,掌握产生干涉的条件。 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光既然是波,也有波动,也应该能够产生干涉现象,为什么光的干涉实验直到1801年才做成功? 提示:机械波的干涉实验很容易做成,但光的干涉实验直到1801年才由托马斯·杨做成功,这是因为光波的波长很短,要得到满足相干条件的两个独立的光源是非常困难的。 1.杨氏双峰干涉实验 (1)史实: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实验过程:让一束____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两条狭缝相距很____。如果光是一种波,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两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____,发生干涉现象:来自两个光源的光在一些位置相互____,在另一些位置相互____。 (3)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________的条纹。 (4)实验结论:证明光是一种____。 (5)现象解释: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________时(即恰好等于波长的______时),两列光在这点相互加强,这里出现______;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________时,两列光在这一点________,这里出现暗条纹。 2.决定条纹间距的条件 (1)相干光源:如果两个光源发出的光能够产生干涉,这样的两个光源叫做________。激光器发出的光就是相干光源。 (2)干涉条件:两列光的________相同,振动方向相同,________恒定。 思考:两盏普通白炽灯发出的光相遇时,我们为什么观察不到干涉条纹? 答案:1.(1)托马斯·杨(2)平行近叠加加强削弱 (3)明暗相间(4)波(5)偶数倍整数倍亮条纹半波长的奇数倍相互削弱 2.(1)相干光源(2)频率相位差

精选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教学案:第十三章 第3节 光的干涉含答案

第3节 光_的_干 _涉 一、杨氏干涉实验 1.物理史实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开始让人们认识到光的波动性。 2.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过程:让一束平行的完全相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两个光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 (2)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3)实验结论:证明光是一种波。 二、光发生干涉的条件 1.干涉条件 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2.相干光源 发出的光能够产生干涉的两个光源。 3.一般情况下很难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的原因 由于不同光源发出的光的频率一般不同,即使是同一光源,它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光也不一定有相同的频率和恒定的相位差,故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1.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于1801年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双缝干涉图样:单色光——明暗相间的条纹。 3.干涉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4.出现明纹与暗纹的条件:两光源到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出现亮条纹,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直接用强光照射双缝,发生干涉。(×) (2)若用白光作光源,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 (3)若用单色光作光源,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缝屏的作用是为了获得一个线光源。(√) (5)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束在空间相遇,能否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提示:不能。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束在空间相遇,不满足光发生干涉的条件,不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入射光用白光,在两条狭缝上,一个用红色滤光片(只允许通过红光)遮挡,一个用绿色滤光片(只允许通过绿光)遮挡。试想:屏上还有干涉条纹吗? 提示:屏上不会出现干涉条纹,因为双缝用红、绿滤光片遮挡后,透过的两束光频率不相等,就不是相干光源了,不会再发生干涉。 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理解 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如图13-3-1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 图13-3-1 2.单缝屏的作用 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 3.双缝屏的作用 平行光照射到单缝S上,又照到双缝S1、S2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率相同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第12章 光的干涉习题

第12章 光的干涉习题 【12-1】 某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频率、波速、波长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解】 ν为波源的振动频率,不变;/n n λλ=空变小;n u λν=变小. 【12-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作如下调节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 (1)使两缝之间的距离变小; (2)保持双缝间距不变,使双缝与屏幕间的距离变小; (3)整个装置的结构不变,全部浸入水中; (4)光源作平行于1S ,2S 联线方向上下微小移动; (5)用一块透明的薄云母片盖住下面的一条缝. 【解】由λd D x = ?知,(1)条纹变疏;(2)条纹变密;(3)条纹变密;(4)零级明纹 在屏幕上作相反方向的上下移动;(5)零级明纹向下移动. 【12-3】 什么是光程? 在不同的均匀媒质中,若单色光通过的光程相等时,其几何路程是否相同?其所需时间是否相同?在光程差与位相差的关系式 ?λ π ??2= 中,光波的波长要用真空中波长,为什么? 【解】nr =?.不同媒质若光程相等,则其几何路程定不相同;其所需时间相同,为/t c ?=?.因为?中已经将光在介质中的路程折算为光在真空中所走的路程。 【12-4】如题12-4图所示,A ,B 两块平板玻璃构成空气劈尖,分析在下列情况中劈尖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 (1) A 沿垂直于B 的方向向上平移[见图(a)]; (2) A 绕棱边逆时针转动[见图(b)]. 题12-4图 【解】 (1)由l 2λ θ= ,2 λ k e k =知,各级条纹向棱边方向移动,条纹间距不变; (2)各级条纹向棱边方向移动,且条纹变密. 【12-5】用劈尖干涉来检测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题12-5图所示,每一条纹的弯曲部分的顶点恰与左邻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试说明工件缺陷是凸还是凹?并估算该缺陷的程度.

大学物理13章光的干涉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13章光的干涉习题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第13章习题答案 13—7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的间距为mm 5.0,照亮狭缝S 的光源是汞弧灯加上绿色滤光片。在m 5.2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mm 2。试计算入射光的波长。 解:已知条纹间距32210-==?x mm m ?,缝宽4 05510-==?d .mm m ,缝离屏的距离25=D .m =D x d ?λ ∴ 43751021041025 ---?==??=?d x m D .λ? 13—8用很薄的云母片(58.1=n )覆盖在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这时屏幕上的零级明条纹移到原来的第七级明条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nm 550,试问此云母片的厚度为多少? 解: 设云母片厚度为e ,则由云母片引起的光程差为 e n e ne )1(-=-=δ 按题意 λδ7= ∴ 610 106.61 58.1105500717--?=-??=-=n e λm 6.6=m μ 13—9 用包含两种波长成分的复色光做双缝实验,其中一种波长nm 5501=λ。已知双缝间距为mm 6.0,屏和缝的距离为m 2.1,求屏上1λ的第三级明条纹中心位置。已知在屏上1λ的第六级明条纹和未知波长光的第五级明条纹重合,求未知光的波长。 解:屏上1λ的三级明纹中心的位置 m 103.31055010 6.02.133933---?=????==λd D k x 依题意屏上1λ的第六级明条纹和波长为λ的第五级明条纹重合于x 处 则有 λλd D k d D k x 516== 即 λλ516k k = m 106.6105505 679156--?=??==λλk k 13—10平板玻璃(5.1=n )表面上的一层水(33.1=n )薄膜被垂直入射的光束照射,光束中的光波波长可变。当波长连续变化时,反射强度从nm 500=λ时的最小变到nm 750=λ时的同级最大,求膜的厚度。 习题13-10图

第12章(1)-光的干涉答案

图中数字为各处的折射率 图16-23 一、选择题 【C 】1.(基础训练2)如图16-15 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 n 1 < n 2 > 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 2πn 2e /(n 1λ1) (B )[4πn 1e / ( n 2λ1)] + π (C ) [4πn 2e / ( n 1λ1)] + π (D )4πn 2e /( n 1λ1) 解答:[C] 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关系n 1 < n 2 > n 3,判断,存在半波损失,因此光程 差2/2λδ+=e n 2,相位差πλ πδλ π ??+= = e n 422。 其中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换算成介质1n 中的波长即为11λλn =,所以答案选【C 】。 【B 】2.(基础训练6)一束波长为 λ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A ) λ/4 (B ) λ/(4n) (C ) λ/2 (D ) λ/(2n) 解答:[B] 干涉加强对应于明纹,又因存在半波损失,所以 光程差()()()2/221/4()/4nd k d k n Min d n λλλλ?=+=?=-?= 【B 】3.(基础训练8)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A ) 向右平移 (B ) 向中心收缩 (C ) 向外扩张 (D ) 静止不动 (E ) 向左平移 解答:[B] 中央条纹级次最低,随着平凸镜缓慢上移,中央条纹的级次增大即条纹向中心收缩。 【A 】4.(基础训练9)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解答: [A] 当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劈尖角θ增大,由条纹的间距公式θ λ ?sin 2L = 可知间距变小; 又因为劈棱处干涉级次最低,而随着膜厚增加,干涉级次越来越大,所以波板转逆向转动时,条纹向棱边移动。 【D 】5.(自测提高5)在如图16-23所示的由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 处形成的圆斑为() (A )全暗 (B )全明 (C )右半部明,左半部暗 (D )右半部暗,左半部明 解答:[D] 对左半边而言,介质折射率1.52<1.62<1.75,没有半波损失,因此,出现明 纹;对右半边而言,介质折射率1.52<1.62>1.52,产生半波损失, 因此, 出现暗纹。 图16-22 n 3

第12章(1) 光的干涉答案

图中数字为各处的折射率 一、选择题 【C 】1.(基础训练2)如图16-15 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 n 1 < n 2 > 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 2πn 2e /(n 1λ1) (B )[4πn 1e / ( n 2λ1)] + π (C ) [4πn 2e / ( n 1λ1)] + π (D )4πn 2e /( n 1λ1) 解答:[C] 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关系n 1 < n 2 > n 3,判断,存在半波损失,因此光程 差2/2λδ+=e n 2,相位差πλ πδλ π ??+= = e n 422。 其中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换算成介质1n 中的波长即为11λλn =,所以答案选【C 】。 【B 】2.(基础训练6)一束波长为 λ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A ) λ/4 (B ) λ/(4n) (C ) λ/2 (D ) λ/(2n) 解答:[B] 干涉加强对应于明纹,又因存在半波损失,所以 光程差()()()2/221/4()/4nd k d k n Min d n λλλλ?=+=?=-?= 【B 】3.(基础训练8)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A ) 向右平移 (B ) 向中心收缩 (C ) 向外扩张 (D ) 静止不动 (E ) 向左平移 解答:[B] 中央条纹级次最低,随着平凸镜缓慢上移,中央条纹的级次增大即条纹向中心收缩。 【A 】4.(基础训练9)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解答: [A] 当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劈尖角θ增大,由条纹的间距公式θ λ ?sin 2L = 可知间距变小; 又因为劈棱处干涉级次最低,而随着膜厚增加,干涉级次越来越大,所以波板转逆向转动时,条纹向棱边移动。 【D 】5.(自测提高5)在如图16-23所示的由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 处形成的圆斑为() (A )全暗 (B )全明 (C )右半部明,左半部暗 (D )右半部暗,左半部明 解答:[D] 图16-22 n 3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第3节光的干涉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4

第3节光_的_干_涉 1.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于1801年成功地观察到 了光的干涉现象。 2.双缝干涉图样:单色光——明暗相间的条纹。 3.干涉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 相位差恒定。 4.出现明纹与暗纹的条件:两光源到屏上某点的距 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出现亮条纹,奇数倍时 出现暗条纹。 一、杨氏干涉实验 1.物理史实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开始让人们认识到光的波动性。 2.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过程:让一束平行的完全相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两个光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 (2)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3)实验结论:证明光是一种波。 二、光发生干涉的条件 1.干涉条件 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2.相干光源 发出的光能够产生干涉的两个光源。 3.一般情况下很难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的原因 由于不同光源发出的光的频率一般不同,即使是同一光源,它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光也不一定有相同的频率和恒定的相位差,故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直接用强光照射双缝,发生干涉。(×) (2)若用白光作光源,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 (3)若用单色光作光源,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缝屏的作用是为了获得一个线光源。(√) (5)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束在空间相遇,能否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提示:不能。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束在空间相遇,不满足光发生干涉的条件,不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入射光用白光,在两条狭缝上,一个用红色滤光片(只允许通过红光)遮挡,一个用绿色滤光片(只允许通过绿光)遮挡。试想:屏上还有干涉条纹吗? 提示:屏上不会出现干涉条纹,因为双缝用红、绿滤光片遮挡后,透过的两束光频率不相等,就不是相干光源了,不会再发生干涉。 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理解 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如图13-3-1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 图13-3-1 2.单缝屏的作用 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 3.双缝屏的作用 平行光照射到单缝S上,又照到双缝S1、S2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率相同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大学物理第12章光的干涉测试题(附答案及知识点总结)

第12章 习题精选 试题中相关常数:m 10μm 16-=,m 10nm 19-=,可见光范围(400nm~760nm )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 B 两点相位差为π3,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λ5.1. (B )n /5.1λ. (C )λn 5.1. (D )λ3. [ ]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与在玻璃中: (A )传播路程相等,走过光程相等. (B )传播路程相等,走过光程不相等. (C )传播路程不相等,走过光程相等.(D )传播路程不相等,走过光程不相等. [ ] 3、如图所示,折射率为2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1n 和3n ,已知321n n n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e n 22. (B )2/22λ+e n . (C )λ+e n 22. (D ))2/(222n e n λ-. [ ]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 ]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λ5.2,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A )仍为明条纹. (B )变为暗条纹. (C )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D )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 [ ] 3

第13章 光的干涉习题答案教学内容

第13章光的干涉习 题答案

思 考 题 13-1.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则( ) (A )频率、波长和波速都将变小 (B )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都变大 (C )频率不变,波长波速都变小 (D )频率、波长和波速都不变 答:频率ν不变,n λλ = ,v c n = ,而水空气n n <,故选(C ) 13-2.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上,薄膜上下两边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 知 n 1n 3,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光束的光程差是( ) (A)2en 2。 (B) 2en 2+ 2 λ 。 (C) 2en 2-λ。 (D) 2en 2+22n λ。 答:由n 1n 3可知,光线在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时有半波损失,故选(B)。 13-3 来自不同光源的两束白光,例如两束手电筒光,照射在同一区域内,是不能产生干涉花样的,这是由于( ) (A) 白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 (B) 来自不同光源的光,不能具有正好相同的频率。 (C) 两光源发出的光强度不同。 (D) 两个光源是独立的,不是相干光源。 答:普通的独立光源是非相干光源。选(D )。 13-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使屏靠近双缝。 (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答:由条纹间距公式a f x λ 2= ?,可知选(B )。 13-5.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如以过双缝中点垂直的直线为轴,将缝转过一个角度α,转动方向如图所示,则在屏幕上干涉的中央明纹将(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动 (D)消失 答:中央明纹出现的位置是光通过双缝后到屏幕上光程差为0的地方,故选(A ) 13-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条缝,若玻璃纸中的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λ,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 (A) 仍为明条纹 思考题13-5图 e n 1n 2n 3 λ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张静)

第十二章光的干涉 一、教学内容: 光的单色性;相干光源;光程和光程差;分波阵面法,双面镜、双棱镜、洛埃镜,杨氏双缝干涉。分振幅法,薄膜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劈尖。牛顿环;迈克耳逊干涉仪,相干长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陈述光学的发展历程和光的本性,陈述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本质,陈述几种重要的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陈述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获得相干光的方法,用自己的话理解光程的概念以及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干涉的明暗纹条件和条纹特点。【应用】根据双缝干涉的知识,在已知双缝的间距,双缝到屏的距离,以及明(暗)条纹间距的条件下,能够测量光的波长、介质的折射率以及微小的长度和长度的微小变化;根据光程和薄膜干涉的知识,在已知入射光波波长和薄膜折射率的条件下,能够测量薄膜的厚度;根据劈尖干涉与牛顿环的知识,在已知入射光波波长和两暗环半径条件下,能够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并检查透镜的质量。 三、学时分配:8学时 四、教学重点: 光程、双缝干涉、薄膜等厚干涉。 五、教学难点: 光程差(特别涉及半波损失)的计算。 六、相关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第三册):光的传播和光的波动性 大学物理学(上册):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七、学生起点能力: 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全反射、干涉、衍射、偏振有定性了解学生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相关知识都有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相结合。 九、教学思路: 通过设问对高中干涉现象及其条件的回顾导入本课,讲解获得相干光的两种方法后,讲透光程概念。再介绍光程差、相位差以及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讲解干涉的明暗纹条件。 分波阵面的干涉着重介绍杨氏双缝干涉。介绍劳埃德镜的目的在于引出半波损失的概念。 分振幅干涉重点讲解薄膜等倾干涉和尖劈等厚干涉,在此基础上讲授牛顿环和迈氏干涉仪,通过讨论和应用举例加深其理解。 十、主要参考书: 1.《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3.《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大学物理学》(第二版),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清华版,2000年。5.《新概念物理教程》,赵凯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十一、练习:《大学物理习题集》 十二、教学过程:(见后面教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