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雌猴的生殖生理特性

雌猴的生殖生理特性

雌猴的生殖生理特性

雌性猴是颜色多样的动物,有黑色,灰色,红褐色,棕色等多种

颜色。雌性猴的身体长度从12英尺长可达35英尺,体重介于90磅到180磅。它们的体重和体型与雄性猴大致相同,只有少数雌性猴体重轻得多。

调控雌性猴生殖生理功能的激素主要为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

主要负责雌性猴性成熟,性刺激,配偶寻找,孕前准备等。孕激素主

要是调节孕妇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保证孕期的健康发育。

雌性猴的性成熟和受精的期限与体型有关。由于雌性猴的大体型,通常为每4个月至多6个月受精一次。通常,受精发生在7月与10月

之间,妊娠期则持续9个月才能产仔。

此外,雌性猴还具有良好的母乳生产能力。除此之外,雌性猴可

在出生后立即使用胡须,用于探讨环境中其他猴子的气味,以此判断

自己是否可以结交。

从上述可以看出,雌性猴的生殖生理特性复杂多变,它们的体型,受精季节,孕期,母乳产的特性都会影响其受精,性成熟和生育能力。因此,雌性猴及其生殖生理特性应受到重视,以确保猴科野生动物的

生殖健康和持续可持续发展。

猴的饲养方法

猴的饲养方法 猴的饲养方法猴是一个俗称。灵长目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 猴猴类也称是灵长类,它是动物界里最进化的一类。猴大脑发达,四肢可以使用简单工具和抓取食物,手趾可以分开,有助于攀爬树枝和拿东西,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是大猩猩,体重可达275千克,最小的是倭狨,体重只有70克 [‘悟空’,为幼年猕猴] 本目包括11科约51属180种,一般猴按区域或鼻孔构造分布,如按地域一般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大多栖息林区。 猴的生活习性刚出生的猴子总会缠着猴母亲的手或脚,而缠着猴母亲对于幼猴是重要的,因为猴妈妈会用它们的手脚在树上攀爬,因此要缠得好才不至于在攀爬时跌下。猴子有较长的童年,有时长达三年。当它们年幼时,总会跟着它们的母亲。 而猴妈妈也会用尾巴抓着幼猴,以免它们迷失或有意外。当猴子长大,开始会和其他同年的猴子玩。通过一起玩,猴子学会如何过群体生活,和一些天然技能,例如攀爬树木。猴具有社会行为,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的姿态,当群体受到攻击,为首的猴子会先站出来抗敌。

猴大多为杂食性、吃植物性或动物性食物。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如指猴善于抠食树洞或石隙中的昆虫。猩猩的食量很大,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活动时间用以觅食。疣猴科胃的构造特殊,大部种类吃粗纤维多的植物性食物。 不同物种的猴子会吃不同的食物,但主要是水果、植物的叶子、种子、坚果、花、昆虫、蜘蛛,动物的蛋和小动物。虽然多数猴子是素食者,但其中的狒狒却会偶然吃肉,有机会的话,它们更会偷走黑猩猩或其他动物的幼兽来吃。 虽然这样,狒狒不会像狮子和野狗般有准备地去猎食动物。而毛臀叶猴则主要吃叶子和其他植物部份,但也喜欢吃水果、花、种子和昆虫。西非洲产的大狒狒除了吃水果,花外,也吃叶子,树皮、草、树茎、昆虫、鸟蛋和蜥蜴。 猴子梳理毛发不是为了找虱子,而是猴子吃的食物中缺少电解质的东西,它们毛发产生盐的结晶,它们互相梳理毛发是为了找盐粒吃(这也是它们的觅食习惯)而且这样可以增进团体直接感情。 绝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营不同形式的树栖或半树栖生活,只有环尾狐猴、狒狒和叟猴地栖或在多岩石地区生活。通常以小家族群活动,也结大群活动。多数能直立行走,但时间不长。多在白天活动,夜间活动的有指猴、一些大狐猴、夜猴等。大倭狐猴和倭狐猴在干热季节夏眠数日至数周。 猴的繁殖规律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数可多到3仔。幼体生长比较缓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体胸、腹部或骑在母背上,由母带着活动。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经,雄性能在任何时

动物繁殖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生殖功能、结构特点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力争把我国人中控制在12亿以内,此项任务十分艰巨。如果人口控制不住,就会影响经济振兴,影响现代化,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更多、更安全的、使用方便的节育措施。为了寻找更多的有效措施来控制人类的生育,保证避孕药物或其他节育措施的有效和安全,必须首先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因此,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和了解实验动物生殖和发育等特点,是十分重要。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繁殖周期特点 计划生育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兔狗、恒河猴等,各种动物的性周期、排卵时间及妊娠期都各不相同。如狗是季节性单发情,猫季节性多次发情,而鼠、豚鼠全年都有动情周期的循环,灵长类有月经周期,但只有一定季节才排卵(见下页表10-37)(二)常用实验动物排卵和性周期特点 哺乳动物的排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般动物是按一定的周期进行排卵的,这类动物不交配也可正常排卵,此称为自发排卵或非刺激性排卵;而兔子、猫、雪貂(白鼬)、水貂等,只有经过交配的刺激才能进行排卵,此称为诱发排卵,也称刺激性排卵或反射性排卵。例如兔子的卵巢几乎连续不断地产生卵子,但成熟的卵泡只有经过雄兔交配后才能排卵。这是因为雌兔受到雄兔爬跨时,垂体受到兴奋而引起的刺激,这种刺激出现在交配后1小时,此时垂体释放排卵素(黄体生物素),在促排卵素的影响下大约在交配后10~12小时发生排卵。如果没有交配刺激,成熟的卵泡自行退化,经10~16小时逐渐被吸收,而新的卵泡又开始成熟。 雌性哺乳动物的性周期可分为三型 第一型包括狗、马、牛以及其他哺乳动物的性周期。该型性周期又可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前半期由雌激素所控制,雌激素的效果逐渐变强,至发情期达到最高程度。这个时期,卵巢内卵泡成熟,随后便引起排卵,随着排卵,雌激素的作用逐渐减弱,以后即转入以孕激素所控制的后半期。如果没有妊娠,黄体退化,则又转为由雌激素所控制的新的性周期。总之,在这一性周期中,雌激素作用的期间和孕激素作用的期间是相继出现的,在两期之间排卵。第一型是基本型。

金丝猴的繁殖行为1

班级:工商1502 姓名:王华 学号:1080215226

摘要 1959年刘诗峰首次发现金丝猴在树上交配,继而史东仇等(1982)和戚静芬(1986)分别描述了金丝猴交配时的神态和姿态。现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金丝猴的发情交配再作进一步的观察。 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Rhinopithocu、orxellanae)是金丝猴的指名亚种。繁殖行为学资料显示,川金丝猴属季节性繁殖动物,在秋季与初冬季节处于繁殖旺盛期,其它季节繁殖则相对弱化。繁殖行为的季节性变化是动物体内生殖功能季节性变化的外在表现,内分泌系统是动物体内调控生殖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其调控作用主要是通过性腺分泌的性腺激素来实现的。研究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是了解动物生殖功能直接且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动物繁殖生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年来,根据粪便与血液中性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通过测定粪便中性腺激素水平来反映动物体内性腺激素水平的这一方法己在多种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得到应用。 关健词(Keywords):金丝猴交配行为繁殖 研究地点 研究地点在上海野生动物园,该园地处上海浦东南汇县三灶镇镜内,占地205 公顷(3100 亩),距上海市中心约 35 公里,于 1995 年 11 月 18 日正式对外开放。引进饲养各种珍稀野生动物近 200 种,并按照展出的不同需要把园子分为圈养区和散放区。该园在建立初期就引进了金丝猴、大熊猫等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园中由于金丝猴展馆的建制规模的限制,把金丝猴(22~25 只)分成对外展出群(13 只)和一个被常年关养的全雌群(5 只),只是在每年的10 月~11 月期间雌性受孕期放入一只健壮雄性合笼交配,随后又隔离该雄性个体恢复全雌群体状态,这种做法一致持续到 2000 年 7月才组成稳定的一雄多雌的繁殖群模式,并于 2001 年 6 月开始外放到新辟出的一个散放场展出。其余的都是成年雄性个体,它们被常年单独关在较小的笼舍中。对外展出群,从一开始就按照金丝猴野生种群组成模式,包括两个小亚群:一个是一雄多雌的繁殖群或叫

实验动物学资料

填空或选择 1.实验动物,目前公认,进行生命科学研究需要4个基本条件,即“AERI”,“A” 即animal(实验动物),“E”即equipment(设备),“I”是information(信息),“R”是reagent(试剂) 2.实验动物按遗传学分类,可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封闭群系(远交系)和杂交 群3类。 3.我国国标对动物的分类:小鼠、大鼠:清洁级、SPF级、无菌级;家兔、豚鼠、 地鼠: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犬、猴:普通级、SPF级(可能是问答) 4.实验动物环境的分类: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 5.实验动物的分类: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无菌级动物、 悉生级动物 6.屏障环境指标:温度控制在20~26摄氏度,日温差小于等于4,相对湿度控制 40%~70%,换气数控制在10~20次/小时,空气洁净度7级 7.小鼠:①解剖学特点:尾长与体长相近;脊椎55-61个,肋骨12-14对,胸骨6 块,下颌骨形态稳定,遗传监测的重要指标上颌骨;骨髓:红骨髓,无黄骨髓,终生造血;肝脏4叶;胰腺分散;左肺单叶,右肺分四叶;雌鼠为Y型双子宫; 卵巢有系膜包绕,不与腹腔相通;乳腺发达,乳头5对、胸部3对、腹部1对、腹股沟1对;肠道短、盲肠不发达;淋巴系统发达,但无腭或咽部扁桃体,脾脏有明显的造血功能;皮肤无汗腺,靠尾巴散热。②生理学特点: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全年多发情,性周期明显【产后24小时发情,产后妊娠,边哺乳、边怀孕,可以提高产量;性周期分四个时间(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

情间期,课本80页)机械刺激宫颈可产生假性妊娠,转基因或克隆动物常利用此特性】体温和水调节能力差。③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药物研究;肿瘤学研究(自发肿瘤、诱发性肿瘤、人癌细胞移植);传染病学的研究;遗传学及遗传学疾病研究;生殖学研究;内分泌疾病的研究;老年病学研究(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免疫学研究;其它疾病研究(呼吸系统:小鼠是研究镇咳药的首选动物)。④第一个近交系小鼠:DBA 1909年 8.大鼠:①对环境因素刺激敏感,湿度要求严格;高分贝噪声刺激下,常发生母 鼠吃仔现象,寿命短:大鼠寿命一般约为2.5-3年,最长寿命为5年;②解剖学特点:门齿终身生长;胃:分为前胃和胃体,嵴接近食管,因收缩时堵住贲门,故不会呕吐(小鼠也不会呕吐);肝:分6叶,再生能力极强,被切除60-70%后仍可再生;盲肠发达,无胆囊,胰腺分散;生殖系统:乳头6对,胸腹部各3对; 大鼠皮肤缺少汗腺,汗腺仅分布于爪垫上,主要通过尾巴散热。③生理学特点: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全年多发情动物,具有产后发情、产后妊娠的特点;无呕吐反射;大鼠血压对药物的反应敏感;视觉灵敏,对光照较敏感,嗅觉灵敏,对噪音敏感,适宜做条件反射实验;对湿度要求高:空气中的湿度低于30%,大鼠尾巴易发生坏尾病。④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内分泌疾病的研究(去垂体模型、高脂血症、应激性胃溃疡);药物研究(药物毒性和安全性评价实验); 行为学研究(迷宫试验、奖励和惩罚试验、成瘾性药物的行为学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研究);营养代谢病研究;肿瘤学研究(自发性肿瘤);传染病学的研究(支气管炎、副伤寒,但不宜作为钩体病的研究);老年病学研究(大鼠比小鼠可得到更多的血量和体液);心血管疾病研究;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研究(大鼠对空气污染非常敏感,特别是重金属污染方面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

食蟹猴

食蟹猴 灵长目猴科猕猴属 灵长类是哺乳动物中最聪明的动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大而发达的脑子,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人属的身上。从祖系来说,灵长类与食虫类关系最密切。 东半球猴——猴科所有产在东半球的猴都属于这一科,本科包括14属约66种猴,都是昼行性的。 东半球的猴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生有32颗牙齿,齿式为2123/2123.本科中有许多种猴有颊囊,可暂储食物。它们的耳朵是圆形的,鼻孔间距离近,鼻孔朝前向下。手足均有五个指、趾,适于抓握,拇趾与其它四趾相对,指、趾止均生有扁平的指甲。尾巴几乎都不具有缠绕性,有些种猴没有尾巴。臀部的胼胝垫往往颜色鲜明,在雌性发情时期性皮肤肿胀。 本科的猴子都有良好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它们都能直立起来。一般都是小家族一起活动,有时也结成50只或更多的大群。雌猴有固定的27至52天的月经周期,全年均可繁殖,每产一仔或二仔,孕期5-9个月。 猕猴属有12种,分布在亚洲南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只有蛮猴产在北非和欧洲直布罗陀。有一个古老

的迷信说法,预言当蛮猴离开直布罗陀时,英国在该处的统治也随之结束。 猕猴躯体粗壮,平均身长约为50厘米,有些猕猴的尾巴比躯体略长些,有些猕猴则没有尾巴。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 猕猴分布非常广阔,在各种类型地方都有,草原至红树沼泽地,从落叶树林到常青树林。它们适应的气候条件也是多种多样,从热带到温带,自海岸边地带至海拨4000米的高山处都有猕猴活动。 猕猴大多白天在地面活动,夜晚退到树上去睡觉。主要用四肢一起行走,但也能用后腿走路或奔跑,尤其是当手中拿着东西或食物时。 它们吃各种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有果子、树叶、昆虫、鸟卵等。 猕猴是群居性动物,成十余只乃至数百只一群。它们在地面上同在树上同样敏捷,而且善于游泳。相互之间联系时会发出各种声音;还会做手势及摆出不同架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互相之间梳毛也是它们的一项重要社交活动。 猕猴每产一仔,有时产二仔,孕期为5个半月至7个月。幼猴出生时体重约450克,需要母猴哺乳一年。约4岁时性成熟,它们的寿命约30年。

7.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

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 1、大、小鼠的性别鉴定 离乳仔鼠性别鉴定主要以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的距离长短及肛门与生殖器有无被毛为标志。识别要点是:①雄性的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的距离较远,雌鼠较近;②雄性的生殖器与肛门之间有毛;③雄性的生殖器突起较雌鼠大;④雌鼠乳头较雄鼠明显。成熟后,雄性可见阴囊,雌性乳头明显而易于区分。 2、豚鼠的性别鉴定 豚鼠的性别鉴定主要是通过生殖器形态来判断。雌性外生殖器阴蒂突起比较小,用拇指按住阴蒂突起,余指拨开大阴唇的皱褶,可见阴道口呈”V”形(注意发情间期的闭锁现象,即一种除了发情和分娩时外,关闭阴道口的细胞结构);雄性外生殖器有包皮覆盖的阴茎小隆起,用拇指按住其基部包皮,可见龟头向外突出。 3、兔子的性别鉴定 幼兔的性别鉴定主要以尿道开口部与肛门之间的距离及尿道开口部的形状来判别。哺乳期仔兔,雄性尿道开口部与肛门之间的距离较远,为雌性的1.5-2倍,雌性较近。雌性尿道开口扁形,大小与肛门同;雄性圆形,略小于肛门。1月龄仔兔,雄性生殖孔呈圆形,翻出可见呈圆柱体的突起;雌性生殖孔呈Y形,翻出仅见有裂缝,裂缝及于肛门。3月龄以上成年兔,雄性阴囊明显而雌性无阴囊;雄性头大短而圆而雌性头小略呈长形。 4、猫的性别鉴定 幼猫的性别是根据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来判断。距离远者为雄性,距离近者为雌性。 5、猴类的性别鉴定 猴类性别的区分较为困难。首先检查尿道开口,许多雌性动物有较大的阴蒂,其腹侧形成沟状通向尿道口,而雄性动物的尿道开口在阴茎头上。触摸阴囊内是否有睾丸是确定其雌雄的最可靠办法。 6、鸟类的性别鉴定 鸟类在第二性征如肉冠、羽毛、发声出现前,区分性别极为困难,但可以通过孵出时24小时内进行外翻泄殖腔鉴别。雄性中可观察到微小而能勃起的孔突上有输精管开口,但此法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准确性常难以保证。 7、鱼类

雌猴的生殖生理特性

雌猴的生殖生理特性 雌猴是灵长目猴科动物类的一种,又称雌性猴,它们体型通常小于雄性猴,但远远强于其他同类及其他猴科动物。本文将对雌猴的生殖生理特性进行探讨和总结,帮助对这类动物形态有更进一步的掌握和理解。 1、生殖器官的发育 雌猴的生殖器官发育比雄性猴低,其外生殖器官结构单一。但是与其他类似科动物相比,雌猴的性情更强烈,因此其生殖器官的发育更为可观。雌猴的外生殖器官包括阴道、阴毛、外阴、尿道口、会阴及前庭等,它们的形态外观比雄性的更加完整、整齐。在正常情况下,雌猴的阴道多为三角状,呈V型;而雌猴的阴毛更加密集,毛色也比雄性猴更加鲜艳。 2、受精能力 雌猴受精能力十分强大,尤其是当雌猴处于雌性发情期时,受孕概率更具优势。自然环境下,雌猴每年通常会进入一个发情期,其受孕概率在这段时间内将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受孕期数也比其他类似猴科动物要多,这是由于雌猴的体型和受精能力的组合作用导致的。 3、繁殖能力 雌猴繁殖能力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重要特性。雌猴每一次产仔多达三四只,但在正常情况下,卵子每次受孕仅能取得一只新生仔。与此同时,受孕期也非常短暂,200天就能从怀孕到新生仔出生,这一独特的特性大大提高了雌猴的繁殖能力,极大的促进了其种群的壮大

和更新。 4、存活能力 雌猴的存活能力也很强,其新生仔死亡率低于其他同类及类似科动物,通常可以在200天内长成婴儿猴,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回归自然生活状态。同时,它们的新生仔抗病能力也很强,几乎能够抵御住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影响,而不至于失去活力。 综上所述,雌猴的生殖生理特性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课题,它不仅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这类动物、深入到它们的外生殖器官结构及功能、了解其受精和繁殖能力以及存活能力,而且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科研数据,这对于动物人类工作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生育知识

受精过程中的卵子受精 人类在胚胎六个月的时候,生殖()细胞的数目最多,大约700万个。但在出生之后,由于退行性变,仅仅有100万个幸存,女性到了青春期继续减少。人类的繁衍,必不可少的要数卵子了。卵子还是人体最大的细胞,也是女性独有的细胞,是产生新生命的母细胞。 卵子是由我们通常所说的女性性腺——卵巢产生的,这个人体最大的细胞,成熟卵泡的直径约为18mm。卵巢的主要功能除分泌女性必需的性激素外,就是产生卵子。女孩在胚胎时期约3--6孕周时既已形成卵巢的雏形。出生前,卵巢中已有数百万个卵母细胞形成,经过儿童期、青春期,到成年也就只剩10万多个卵母细胞了。卵母细胞包裹在原始卵泡中,在性激素的影响下,每月只有一个原始卵泡成熟,成熟的卵子再从卵巢排出到腹腔。一般来讲,女性一生成熟的卵子约为300-400个,其余的卵母细胞便自生自灭了。 一个卵子排出后约可存活48小时,在这48小时内等待着与精子相遇、结合。若卵子排出后由于多种原因不能与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便在48-72小时后自然死亡。失去这次受精的机会,就要等到1个月后另一个卵子成熟并被排出,重复同样的过程。左右两个卵巢通常是轮流排卵,少数情况下能同时排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子。如果分别与精子相结合,就出现了双卵双胞胎和多卵多胞胎。……精卵相爱前10大注意事项在受精过程中,精子需要经过“长途跋涉”,与卵子完成“生命之吻”,实现孕育的目的。精子随精液射到阴道中,经过宫颈、子宫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一过程之所以顺利进行,与精子的活动性及女性生殖道的生理条件有密切关系。……精子与卵子的自由恋爱 精子进入阴道:性交时精液射进阴道后,大部分积存在阴道后穹窿,宫颈口正好浸泡在这个精液池中。在正常情况下,数分钟后精子可以进入子宫颈管。正常阴道内环境呈酸性,这种环境对于阴道的自洁作用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但不利于精子的活动和生存。不过,由附睾、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分泌液混合而成的精浆呈碱性,可以对阴道

实验动物知识点

1.我国实验动物政策法规及管理条例有:1988年科委2号令《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02年修订;1989年卫生部55号令《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1990年,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办法》 2.小鼠的生物学特性: ①齿式1003/1003=16,门齿终身生长,染色体20对;②无汗腺,尾有散热、平衡、自卫等功能; ③淋巴系统发达;④血配(产后发情)假性妊娠(×未发育♂鼠) ⑤雌性为双子宫,乳腺发达,繁殖力强,生长期短,成熟早,为全年多发情动物; ⑥性情温驯,对环境敏感,喜黑暗安静环境⑦骨髓为红髓,终身造血 品种品系:封闭群:KM、ICR、NIH;近交系:C57BL/6、C3H/HE、BALB/C、DBA/2、CBA、A、AKR、TAI、TA2、615 2.大鼠的生物学特性: ①齿式1003/1003。②性情温顺,易于调教,嗅觉发达,味觉差,对营养缺乏敏感(Va), ③喜安静,噪声和不适光照对繁殖影响大,对环境敏感。④染色体12对,寿命2.5—3年。 ⑤汗腺不发达(仅爪垫上有汗腺,尾巴是散热器官,唾液);相对湿度低于40%时,易患环尾病⑥肝再生能力强(肝脏多叶),不能呕吐(有胆管无胆囊)。 ⑦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发达,对噪音敏感,应激反应强烈,行为表现多样。 ⑧能合成Vc ⑨一昼夜血液内激素和酶水平具有动态性变化。 ⑩大鼠子宫也是双子宫型;大鼠与小鼠一样,心电图中没有明显的S-T段,甚至有的导联无T 品系:封闭群:SD、Wistar。近交系:F344、ACL、SHR及WKY 高血压品系大鼠,如SHR/Oka大鼠,血压常180-200mmHg,其生育力、寿命尚可。正常对照组WKY大鼠,血压140-150mmHg 3.豚鼠的生物学特性 ①染色体数目为2n=64 ②严格的草食动物③普赖反射(听觉耳动反射) ④性情温顺、较少斗殴,极少咬伤操作人员⑤胃壁很薄,盲肠发达,嚼肌发达 ⑥胚胎发育完全⑦母鼠泌乳能力强,仅一对乳房,互相哺乳 ⑧肺部淋巴结具有高度的反应性,在少量机械或细菌刺激时,很快发生淋巴结炎。 特殊的:①自身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豚鼠耐低氧 ②白细胞中有一种独特的单核白细胞,称为“福-库二氏细胞”或“Kurlo ff小体”。 ③具有速发型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④豚鼠体内缺乏左旋葡萄糖内脂氧化酶,其自身不能合成Vc。 ⑤豚鼠对麻醉药物很敏感,麻醉死亡率较高。 4.仓鼠的特性 ①胆小,极其警觉,运动时腹部着地并不敏捷②好斗凶猛,牙齿十分尖硬,可咬断细铁丝 ③嗜睡习惯、冬眠④封闭群内的地鼠个体之间皮肤相互移植均可存活,不同群则不可 ⑤特殊的颊囊:位于口腔两侧,由一层薄而透明的肌膜组成,其颊囊可充分扩张,贮藏能力极大,容易牵引翻脱。用于运输和贮藏食物。颊囊缺乏腺体和完整的淋巴灌流通路,无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免疫特殊区。易于生长接种的肿瘤组织。 ⑥人的精子能穿透金黄地鼠卵子的透明带,完成授精过程,便于生殖生理和计划生育研究。 ⑦妊娠期仅14-17天,是哺乳类实验动物最短的 ⑧成熟期时除发情期以外雌鼠不许雄鼠靠近 ⑨近交系中国地鼠易发生自发性遗传性糖尿病⑩中国地鼠无胆囊、睾丸很大 5.沙鼠 ①每天排尿很少,只有几滴,粪便干硬②肾上腺大 ③后肢与掌部被以细毛,趾端有变锥形长而有力的爪,适于掘洞 ④脑底动脉环后交通支缺损,没有连接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底动脉系统的后交通动脉,不能构成完整的Willis动脉环 6.兔的特性 ①夜行性嗜眠性、胆小怕惊②群居性差、喜穴居、怕潮湿、怕高温 ③喜啃咬、草食性、吞噬软粪④感觉器官灵敏——听觉和嗅觉灵敏。

动物的雌激素与繁殖生理

动物的雌激素与繁殖生理 动物的繁殖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 雌激素是一种关键的激素,对动物的繁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 将以雌激素在动物繁殖生理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主题,探讨其对动 物繁殖的影响。 一、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雌激素是一类存在于动物体内的雌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在动物繁殖期间,雌激素发挥着多种重要作用,包括卵巢发育、雌性 性征形成、子宫发育和功能、生殖道粘膜变化等。 首先,雌激素在卵巢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卵巢是雌性动物的重要 生殖器官,其中包含多个卵泡。雌激素能够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通过对卵泡壁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控,雌激素促进了卵泡的发育和 排卵过程。 其次,雌激素在雌性性征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雌激素能够促进雌 性动物的次生性征的发育,如乳房的增大、声音的改变等。这些性征 的表现对于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雌激素对子宫的发育和功能也具有重要影响。在雌性动物的 子宫内膜中,雌激素能够促进内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其适合着床 和胚胎发育。同时,雌激素还能够调节子宫肌肉的收缩,为胚胎的顺 利嵌入提供有利条件。

最后,生殖道粘膜的变化也受到雌激素的调控。雌激素能够促进生殖道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使其保持湿润、光滑的状态,为精子的顺利通过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雌激素的调控机制 雌激素的产生和释放受到复杂的调控机制控制。在雌性动物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调控雌激素水平的一个重要机制。 首先,下丘脑是调控雌激素释放的关键区域之一。下丘脑中的神经元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经由门脉系统传导到垂体,刺激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 其次,垂体是雌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的主要器官之一。垂体中产生和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卵巢,刺激卵巢产生雌激素。 最后,卵巢是雌激素的主要合成和释放器官。在卵巢中,卵泡颗粒层和黄体是雌激素的主要产生区域。卵泡颗粒层细胞在受到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通过合成和分泌来产生雌激素;而黄体则通过产生孕酮来维持黄体功能和雌激素水平。 除此之外,雌激素的调控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体内的内分泌调控、季节变化、环境因素和疾病状态等。 三、雌激素与动物繁殖的关系 雌激素对动物的繁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正常的雌激素水平对于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繁殖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 知识梳理

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知识梳理

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 育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⒈动物的生殖系统一般由生殖腺、生殖导管和附 腺组成。生殖系统的演化过程是由不完善到完善,由雌雄同体到雌雄异体,如涡虫是雌雄同体动物,而长颈鹿是雌雄异体动物。 ⒉动物的生殖类型 动物的生殖方式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三 类。 1)卵生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孵化成新个体的有性生殖方式,如鱼,鸟,鳄鱼 等动物的生殖。 2)胎生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母体产生胎儿的有性生殖方式,如袋鼠,山羊, 猴子等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胎生可以为胚胎提供良好的营养和温度恒定的发育条件,以 及良好的结构保护,使环境的不良影

⑴和不完全变态。 胚后发 育类型 特点典型动物 不变态发育幼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方式与成体相似,不需 要经过明显的变化就可 直接长成成熟的个体。 羊、兔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从卵孵化至成虫的过程 中,没有明显的蛹期蟑螂、蝉等 完全变态发育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 虫,蛹和成虫三个阶段 蚊、蜂等。 二、人的生殖与发育 ⒈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有睾丸,输精管,阴囊,阴茎, 前列腺等器官组成,睾丸是主要的男性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有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器官组成。卵巢是与主要的女性生殖器官,能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⒉人的生殖过程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 卵,这是生命的起点。 ⑵怀孕。受精卵发育成胚泡,最后植入子宫内膜 (即胚泡着床)就使母亲开始怀孕。 ⑶胚胎发育。胚泡中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 胎,一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和氧气全部由母体供给,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排出体外。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人类的怀孕期(也叫妊辰期)约为280天,即40周左右。 ⑷分娩。胎儿连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就完成 了分娩。 ⒊青春期的生长发育 ⑴人的五个发育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 青春期和青年期,七年级的同学,一般已经过了婴儿期,幼儿期和儿童期,三个发育期,开始进入了青春期。 ⑵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①身高和体重增长迅速。

六昆虫的生殖生理与昆虫繁育

昆虫繁育是昆虫生产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获得预期的昆虫生产数量并保证质量,都必须通过繁殖予以实现。因此,了解昆虫繁殖的基本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保障昆虫生产的顺利进行。 昆虫生产学的重要基础是昆虫能够大量繁殖后代,依赖于其生殖系统的生理机能。首先是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而且一般昆虫的生殖能力都很大;其次是生活史较短,完成整个生活周期所需时间比较短;此外,昆虫的体躯一般较其他动物小,仅需少量营养物质即可完成其生长发育,并能继续繁殖后代。 第一节昆虫雌雄生殖器官 昆虫的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 是产生卵子和精子,进行交配和种族繁衍的器官。生殖系统位于腹部内,构造比较复杂,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吸收营养物质,供生殖细胞(性细胞:卵子或者精子)生长发育。一般地讲,只有成虫期才具有比较完善的生殖器官,性细胞才迅速生长发育。 生殖系统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即外生殖器和内部生殖系统。前者主要由腹部末端的几个体节和附肢组成。内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由中胚层发育的生殖腺和附属腺,外胚层发育的输送和贮藏性细胞的管道。雌、雄两性生殖系统各对应部分有着共同起源和功能。 昆虫雌性生殖器官的基本构造,主要包括1对起源于中胚层的卵巢(ovary)、与卵巢相连的两条侧输卵管(lateral oviduct ) 和下方1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中输卵管(median oviduct)。 昆虫雄性生殖器官包括起源于中胚层的对精巢(testes),1对输精管和来源于外胚层的1条射精管及附腺等。此外,有些昆虫的输精管基部还膨大成贮精囊。生殖孔一般位于阳茎上或射精管穿过阳茎而位于其顶端。 第二节昆虫的交配受精 引起昆虫两性交配的因素很多,如蜉蝣目、毛翅目和双翅目的长角亚目雄虫成群飞舞吸引雌虫;蟋蟀、蝗虫和蝉雄虫以鸣声吸引雌虫;萤科雌虫以发光吸引雄虫;鳞翅目雌、雄虫散发性外激素作为吸引异性的刺激物。有些昆虫在交配时还常常表现特殊的习性,如蝎蛉( Panorpa )雌虫在交配时取食雄虫唾腺的分泌小球;树蟋蟀( Oecanthus )雌虫在交配时取食雄虫后胸背板内腺体的分泌物。这些特殊取食,一般认为是准备产卵的雌虫需要蛋白

昆明地区恒河猴、食蟹猴种群繁殖规律和繁殖性能研究

昆明地区恒河猴、食蟹猴种群繁殖规律和繁殖性能研究 王宏;付学魏;陈智岗;宗发梁;李鹤龄;韦秋奖 【摘要】目的探索昆明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种群的繁殖规律及繁殖性能,为恒河猴和食蟹猴繁育基地建设、生殖生物学研究及生物资源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昆明某规模化实验猕猴饲养基地饲养的150只恒河猴繁殖群(20只雄 猴,130只雌猴)和900只食蟹猴繁殖群(120只雄猴,780只雌猴)全年12个月的繁殖规律及繁殖性能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地区恒河猴种群产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食蟹猴种群产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恒河猴种群的妊娠率、繁殖率、仔猴成活率分别是76.15%、69.23%和90.70%;食蟹猴种群的妊娠率、繁殖率、仔猴成活率分别是78.98%、74.87%和94.81%;恒河猴的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分别是(28.80 ± 2.33)d和(165.87 ± 7.52)d;食蟹猴的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分别是(29.35 ± 3.05)d和(157.93 ± 5.42)d;恒河猴仔猴平均出生体重和幼猴平均断奶体重分别是(425.00 ± 100.50)g和(1491.67 ± 172.35)g;食蟹猴仔猴平均出生体重和幼猴平均断奶体重分别是(314.33 ± 61.18)g和(1013.50 ± 115.50)g.结论明确了昆明地区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的繁殖规律,详实地报道了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繁殖性能参考值,为昆明地区恒河猴和食蟹猴的繁殖及开展实验猴生殖生物学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数据.%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pulation reproductive regularity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rhesus and cynomolgus monkeys in Kunming area,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hesus and cynomolgus monkey breeding base,reproductive biology research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protection.Methods The reproductive regularity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a rhesus monkey population of 20 males and 130 females,

猕猴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猕猴的生活特点介绍

猕猴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猕猴的生活特 点介绍 猕猴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及暖温带阔叶林,从低丘到3000~4000米高海拔、僻静有食的各种环境都有栖息,是现存灵长类中对栖息条件要求较低的一种。喜欢生活在石山的林灌地带,特别是那些岩石嶙峋、悬崖峭壁又夹杂着溪河沟谷、攀藤绿树的广阔地段,往往是猴子最理想的生活场所。那么,猕猴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呢?今天本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猕猴的习性 猕猴往往数十只或上百只集群生活,由猴王带领,群居于森林中,常爱攀藤上树,喜觅峭壁岩洞,其活动范围很大。猴群在集体行动时,会有一“哨兵”站在高处放哨,若发现异常情况,即会发出信号,招唤猴群迅速转移。如果情况紧急,猕猴凭借攀崖越险的熟练本领,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性情躁动时爱举石掷人。 二、猕猴的繁殖

猕猴一般于11月至12月发情,次年3月至6月产仔,或3年生2胎,每胎产一仔,妊娠期平均为5个月左右,哺乳期约4个月。雌猴2.5~3岁性成熟,雄猴4~5岁性成熟,但最早于6~7岁参与交配,在饲养条件下寿命长达25~30年。 三、猕猴的食性 猕猴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甚至蚯蚓、蚂蚁。采食野果贪婪嗜争,边采边丢,只食甜熟果子,未熟果却丢弃,故猴群过处往往遍地断枝弃果,因而对野果的可利用程度较低,必然要扩大觅食范围,活动时间也往往较长。 四、猕猴的争王 1、在现实生活中,每群猴子都有猴王。猴王是从众多优秀的雄猴中“竞选”而来。因此,猴王的尾巴往往翘得老高,以显示它尊贵的身份,而其他猴子则是不敢随便翘尾巴的。与美国总统选举一样,猴王也是每4年一“换届”,也可以连任。 2、猴子的王位是强者之间通过激烈的拼搏、打斗而产生的。当每届猴王任期快满时,那些觉得有竞争实力的雄猴便跃跃欲试,当着猴王的面翘尾巴,向猴王挑战,随之与猴王厮打,若打败猴王,再与

实验动物学习题总结

i第一章绪论 2。实验动物有那三大特点? (1)人为遗传限定 人工培育 遗传背景明确 来源清楚 (2)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 对动物自身的控制 对环境的控制对饲料、水的控制 (3)应用于科学实验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 5。请叙述支系的概念。 通过各种非自然繁育技术(包括:人工哺乳、其它品系带奶、受精卵移植等、卵巢移植、冷冻保存)处理的品系称之为支系。 6. 请叙述重组近交系、重组同类系的概念 (1)重组近交系: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再经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培育成的近交系, (2)重组同类系: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子代与两个亲代近交系中的一个近交系进行数次回交(通常回交2次),在不对特殊基因进行选择的前提下,再近亲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 7。试述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 ①从有资质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处采购动物 ②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 ③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④彻底消灭饲养室内外的野鼠 ⑤大动物接种疫苗 (2)控制措施 ①重要传染病感染要及时捕杀、消毒、隔离 ②大动物隔离治疗 ③不明死亡原因要剖检明确诊断 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控制 2。环境温度变化对实验动物有哪些影响? 实验动物的最适环境温度为18—29℃,大小鼠屏障系统控制温度为20-25 ℃。 恒温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温度变化范围内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 环境温度偏离动物最适温度过大,或温度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动物的健康影响很大。 ①影响代谢 ②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 ③影响生理功能 ④影响健康和抗感染能力 ⑤影响实验结果:脏器重量、血液生化指标、药 物反应 3。空气洁净度和换气次数的定义是什么? (1)空气洁净度:以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和粒径大小为指标,并以达到多少级来表示,级数越小表示净化度越高。用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含有≥0.5um尘埃粒子数表示,如1万级指的是每立方英尺空气中≥0。5um 尘埃粒子数为10 000个。 一般分为10万级、1万级和100级。屏障系统要求洁净度达到1万级。 (2)换气次数:单位时间的风量/室内容积 5。什么叫屏障环境?屏障环境是通过控制什么,避免各种可能的传染因子传入屏障环境内? (1)屏障环境:是专门为清洁级、SPF级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设计的环境。 (2)通过控制:气流、人流、物流和动物流,形成控制微生物进入的屏障。通过对温湿度、噪声和换气次数等各种理化因子的控制,给动物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章实验动物营养学 (2)8种必需氨基酸简易谐音记忆法:(一两色素,本来淡些) 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2。什么叫必需脂肪酸?实验动物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有哪些? (1)必需脂肪酸: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 (2)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4.什么叫全价营养配合饲料? 全价营养配合饲料:是将各种饲料原料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均衡,能够完全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不需添加任何其它成分就可以直接饲喂,并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大鼠、小鼠、家兔和豚鼠都采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 5.试述颗粒饲料的优点。 ⑴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营养素加热易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①加热有烧煮作用,能将粉料湿润软化,并促使组织细胞破裂,纤维撕碎; ②能使生淀粉糊化,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③能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蛋白质溶解性,增强蛋白食感优良性。 ⑵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还具有以下作用:①杀菌作用,使颗粒饲料细菌数减少,烘干后提高了饲料质量和保存期,保证了动物健康生长; ②加热能去除对生理代谢有害的物质。例如在未经煮

实验动物考试集锦

一、名词解释 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鉴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2.近交系动物:是指至少经过20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其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鼠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3.杂交优势:杂种一代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强,寿命较长,容易饲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近交衰退现象的优越性。 4.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5.诱发性动物模型:是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性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6、免疫缺陷动物:是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的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缺陷的动物。 7、转基因动物:基因组中稳定的整合有以转基因技术导入的外源性或特定DNA片段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 8、动物实验:是以科学实验研究为目的,在动物福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对动物进行各种处理,获得新的、科学的实验数据。 9、重组近交系动物:是由连个近交系杂交以后,经过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

10、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治病和对科学试验干扰的大的病原。这一类动物饲养在屏障系统中 11、实验动物模型(laboratory animal model):是指用于正常生物和行为学研究或病理过程研究的动物模型,其研究内容至少有一方面是与人类或其他动物时相似的。 11、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理及建立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 12、动物福利是指人为地给动物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和采用的行为方式,要保证动物在健康舒适的状态下生存,使动物处于生理和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 13、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通过对比较医学的研究,达到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控制动物和人类的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的目的 14、杂种优势(hybrid vigor):主要是优良显性基因的互补和群体中杂合子频率的增加,从而抑制或减弱了更多不良基因的作用,提高了整个群体的平均显性和上位效应,表现为生活力、繁殖力提高,畸形、致死现象减少。 15、远交系(outbred strain)是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是在不从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繁殖四代以上的群体。特点:杂合性;相对稳定性;繁殖力、抗病力强。 16、全价营养配合饲料:是将各种饲料原料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均衡,能够 完全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不需添加任何其它成分就可以直接饲喂,并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大鼠、小鼠、家兔和豚鼠都采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