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统文化与社会

传统文化与社会

传统文化与社会
传统文化与社会

传统文化与社会

一,九州和五服指什么?

答:1,九州:世界由九个大州组成,每个州由瀛海环绕,九州又由九个小州组成,每个小州由稗海环绕,中国只是这九九八十一个州中的一个州,成为“赤县神州”。

2,五服的两个含义:

a,《尚书》中记录的天下的概念之一:畿为中心,天下由内到外包括: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b,丧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二,为什么佛教关于世界的观念没有对古代中国人产生根本的影响?

答:因为佛教有三个中国人完全不能接受的观点:

1,宗教的权利能与皇权平起平坐,甚至凌驾于皇权。

2,宗教的价值观优先于世俗的价值观。

3,佛教认为文明的中心在印度,认为最杰出的人物、最高的真理、最好的生活在佛教。三,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后,中国人的天下观有什么变化?

答:1,人类生活的世界不是平面,而是圆的。

2,世界很大,中国很小,中国只是亚洲的五分之一,亚洲只是世界的五分之一。

4,中国人观念中的天下四夷是不能成立的。

四,为什么古代中国人特别重视丧礼?

答:丧礼包含了对家庭、家族亲疏差异的认识,亲疏和差异包含了同时也衍生出社会的等级秩序,等级和秩序规定了家庭甚至是国家的基本结构。

五,三亲指什么?

答:宗亲:父系亲戚。外亲:母系亲戚。妻亲:妻子的直系亲属。

六,中国人关于亲族称谓的用途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

答:用途:区分身份和关系。

原则:a,男女有别:父党与母党的差别。

b,长幼有序: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分清排行。

七:家族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祠堂祭祀、乡约族规、家谱家法是中国社会法制的基础,这在中国古代法律不是很细的情况下,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到,党国家力量强大时,家族就要起到抵消国家对个人生活的直接干预的隔离层的作用;国家动乱时,家族成为民间社会,来维持社会稳定。

八,怎样看待中国古代“国”与“家”的关系?

答:中国人把国和家连在了一起。国是放大了的家。中国人关于国的价值观念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上的。中国人生活的基础、认同的首先就是家。中国古代很多伦理观念和维护秩序的观念都是从家族引申出来的。它们的合理性,来自人们对家的普遍认同,进而发展为普遍的国家制度。

九,为什么说儒家特别重视礼仪和服饰的象征意义?

答:是社会秩序的确认。对人欲望的制约。

十,佛教的“三学”“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这是个概念的内涵。

答:三学:乃学佛者所必修之戒、定、慧三学。又作三胜学,全称戒定慧三学。

四谛: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即真理的意思,因此四谛也就代表着佛教对于凡尘以及修行的基本观念,代表着对我们三千世界的真理看法。

八正道:道谛的内容意义。八正道即:正见:正当的见解。

正思:正当的思想。正语:正当的语言。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正当的生活。正勤:正当的努力。正念:正当的意念。正定:正当的禅定。

十二因缘: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十一,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观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身朽神存。人的神识会向薪尽火传一样转到来世,依附到另一个肉体,继续另一个新的人的生与死,只是一个轮回,人都要经历前世今生。

2,地狱与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3,善恶与报应。

4,时空拓展。时空是无限的。“空间:“三千大千世界”。小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一千个)-大千世界。时间:“无量天边劫”,天地毁灭一次为“一劫”。

十二:《神秀》、《慧能》两首偈语的象征意义。

答:《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意义:一方面:神秀:佛教盛行的传统观念,法有我空,即法体永恒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也是实实在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不会永恒的存在。这首偈语即说明了如何脱离世俗世界进入超越世界:即是回到内心世界,内心如明镜,需要时时擦洗修炼。慧能: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既没有像菩提(即智慧)一样的树,也没有像明镜一样的心。“法我皆空”,把佛教“空”的理论推到了极致,为中国式的理解。

二者反映了对“空”的不同的理解。

方面二:二者的修行方式不同。神秀:人心往往被世俗的东西污染,要清除就要不断擦洗清除,通过修行达到渐悟,慢慢地达到解脱。慧能:污染也是虚幻的,所以不用抵御,不存在污染不污染的问题。把自我约束、修行、戒律抛弃,达到心境上的解脱,意念上的转化,没必要修行。回头一看,此岸即彼岸,达到意念上的顿悟,即意念上的转化即可达到大彻大悟,追求自然地立场。

方面三:修行的必要性被取消,信仰者互相监督修行的组织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家家可修行,组织信仰者的寺院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南禅出现一种自我互解的趋势。

十三:南禅的教义是什么?

答:性本自净。解脱超越的关键在自己拯救自己。

无念、无相、无往。

不立文字。文字是对现象的命名,信仰佛教就是要在一种轻松地环境中体验终极境界,而终极境界是不可言说的,在理解佛教终极境界时,不要依靠于文字。

顿悟。禅宗强调的人的解脱靠自己,而人“性本自净”,所以人可以在一刹那间有意念的转化,最后成佛。

十四,老子的“道”与庄子的“道”有什么区别?

答:老子的“道”:不仅把道用于社会治理,也用于保养生命。一方面:针对生命,特别是针对生存。生命与生活需要人们去重视,要保护生命。如何保护生命,使生命保持良好的状态?老子认为:人要模仿道去生活,才不会伤害生命。老子看来,道就是无,人应该恬淡无欲地生活,就像道一样虚静。另一方面:人世间充满了尔虞我诈、兵戎相向,这是因为社会太发达、富足,从而使分配不公。犯罪的人太多,是因为禁令太严,人不自由,人为自由而犯科。治理国家也要模仿道,“无为而治”才能达到天下大治,治国应该像道一样回到本源状态,即“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状态。

庄子的“道”:更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社会的态度更看重人的精神自由。强调道的本源意义,也强调道就是自由,道就是自然。超越的境界就是绝对的自由,即“无悻”。人要达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的精神才能达到道的境界。如何达到道的境界?1,抛开知识、贪欲。2,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安时而顺处”。十五:道家和道教有什么区别?

答: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总价,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想法,也深深影响中国社会。道教是一种宗教,由一些要素构成:如思想信仰、宗教团体、沟通天人神鬼的方法、对神的崇拜。是一种信仰,是不能够怀疑的,是对信仰的理解,要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道家:一种思想学说,是谈哲理的,是分析宇宙社会和人的存在的。讨论宇宙、社会、人生的问题,因而可以讨论反驳。

十六:内丹和外丹指的是什么?

答:外丹:即炼丹。用黄金和丹砂,经过阴阳调和,练成九转金丹,能使人长生不老。

内丹:从本质上讲就是气功,通过“食气服气味”补充元气使人长寿。

十七:什么是“三清”?

答:道教中最高的神。玉清:元始天尊,众神之神。太清:灵宝天尊。上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本形为老子。

十八:道教沟通人、神、鬼的仪式、法术由那些?

答:1,神咒。2,符箓。(画符)3,用剑、印(北极驱魔院印、北极杀鬼印、太上老君救印)、镜。4,堪舆:五个步骤:寻龙辨脉-察砂-观水-点穴-立向

十九:中国民众宗教信仰的基本观念是什么?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观念: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因果必报,有求必应。

途径:1,固定的寺庙法会和临时性的民间法事其中有吸引人的表演,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知。

2,渗透着宗教伦理思想的民间文艺形成报恩、还愿、阴笃等观念输入民众头脑

中,包括社戏、祠堂戏、目连戏、西游戏、跳天常等。

3,常备经文中的教义及其中的伦理思想。

二十,怎样理解儒学是一门关于秩序的学问?

答:儒学的主要内容即是关于秩序的。

1,从家族仪式的礼,到社会伦理的理,再发展到国家制度化的理法。(差异格局)2,从仪式的仪和分,道社会等级之间的正名,再到国家阶层的身份亲理。

3,从仪式中对神灵的敬,到社会上对他人的仁,再到国家内部的和睦稳定。

二十一: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二十二:为什么观音传入中国后会出现性别、到场、形象的人为变化?

答:有人认为,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就像母亲呵护儿女一样对待芸芸众生,所以显现的是慈祥端庄的女身相;还有人认为,南北朝时期女性佛教徒日益增多,而佛教四大菩萨中,惟有观世音菩萨最具女性心肠;另外,“男女授受不亲”,在家修行的女性教徒供奉男性菩萨,也不成体统,于是观世音菩萨就变成女身了;也有人认为,观音与净土宗信仰与西方宗教信仰有关,在西亚有母神那那衣亚,直到现在仍留存于以色列犹太教的礼仪之中。她手执带叶柳枝作为繁殖的象征,据认为与中国的杨柳观音、水月观音的观念有关。中国的观音变为女性,也应与此有关。思想传播的载体迎合受众框架的重要性

二十三:道教的神仙谱系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答:南朝陶弘景

二十四:古代中国人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联系前三题)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 3.1复习笔记 一、社会与社会系统 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概念 (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也称作“社会系统”。 ②区别 社会是最为本源的概念,它等同于“人类社会”,更侧重于人群的聚集、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系统更侧重于社会是一个体系,强调社会的“有机体”特点,强调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2)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的两大主要派别 ①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代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法国的涂尔干等。 ②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尔德等。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本书的观点) ①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一种关系。

②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③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④社会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本质,正是在这种运行中,产生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不同时代。 2.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社会活动的发起者、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社会过程的推动者。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人与人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横向联系,即同一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纵向联系,即历史联系,表现为人类文明前后相继的无止境发展过程。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创造出原来自然界中没有的文化与文化体系,文化形成后又成为社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使社会按一定的文化模式组织起来。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活动,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础和本质。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人类社会创造出了一系列的语言、文字、符号及多种非本能的通讯方法,这反过来又加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六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圣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一、概念题 1.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堕距 答:“文化堕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3.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 答:(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文化相对主义是对文化模式评价的一种倾向,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5.文化震惊[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得当的话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文化?它有哪些特征? 答:(1)文化的含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后天习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语言、符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并具备多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随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愈演愈烈,现代人更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对传统社会进行研究,并认真思考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社会文化特质当代社会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4.1复习笔记 一、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1.文化的含义 (1)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按照这个定义,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2)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各种能力与习惯。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3)学者对文化所做定义的共性: ①文化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近似于前述的普芬多夫定义); ②文化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近似于前述的泰勒定义)。 (4)本书的观点。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 文化的超生理性或超生物性,指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的、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任何文化

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或创造的,而不是通过生物遗传获得的,遗传学上也从未发现过文化的遗传因素。 人类学习文化主要依靠符号性学习和意义性学习。 ①符号性学习是将事物、知识、技能用符号来替代,通过知识的符号化,人们可以将其储存和积累起来,然后通过教育和传授实现代代相传。 ②意义性学习指人们是在把握和了解各种事物及行为的意义基础上而习得文化的。在文化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某些事物本身,而且要理解它们之于生活的意义。意义性学习使人类的文化学习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多样性。 (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超个人性也被称为文化的共享性。个体、个人虽具有接受文化或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文化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即为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3)文化的象征性 象征性是指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文化的象征性为价值观的确立和秩序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4)文化具有全括性 文化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会行动或社会现象,都包含了文化的因素。同时,文化既抽象又具体。抽象即它体现在所有的社会行动或现象之中;具体即可以将狭义文化看做各种具体行动或现象。 (5)文化具有整体性 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每一种文化在生态环境、生计策略、观念、语言、艺术、习俗和制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员工共有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以来,历经近2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打造,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 一、企业文化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的母体而单独存在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员工生活于社会,就职于企业,社会文化自然会渗透到企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这是企业的文化环境问题。因此企业文化有地缘特性,深圳的企业与北京的企业、国内的企业与国外的企业往往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反过来,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 (一)社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泉 企业文化脱胎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母体,因此企业文化离不开社会文化。同时,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地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地域文化的支撑,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应是与行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对接部分,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地融入行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之中,企业才能得以生存,行业才能得以发展,如果企业文化没有行业的特色,看不出地域特色,那这种建设必然是失败的。 (二)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立的分支,其目标是追求利润和价值创造,企业文化是直接参与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去的,这种价值创造是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其次,优秀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等都会在企业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建设产生良好的影响作用。作为一种经济文化和管理文化,它能够对社会文化会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提升社会文化品味,营造良好的文化软环境,并与经济发生积极的互动关系,从而推进社会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其三,优秀的企业文化会成为人类文化的基本牵引力或原动力。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的变革无不是从社会的微观层面发生的,在工业化和新经

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社会历史,就是指人类活动进程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类生活的社会所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等等都包含在其中。 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是全面的,包括经济、科技、文化、艺术、政治等。那么什么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呢?因素有很多,如生产力,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人民群众,英雄人物。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历史的发展。生产力代表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也就是一个国家能创造的财富。所以说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代表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会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一、经济基础通过决定政治、文化来决定社会历史。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出发: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了其他一切活动。 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哲学、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都是社会各阶级之间斗争的表现;而这一些阶级的产生、存在,及他们之间的冲突,都是由他们的经济发展程度所制约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些生产关系原本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但此时变为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关系的进步与生产力是不可能同步的,所以束缚关系的产生是必然的,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所以我们说,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变革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变革产生的,即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存在着重要的相关性。 谈到经济学研究的交叉领域,人们可能会想到政治、哲学和数学等,从经济学的起源来看,这种流行观念是有道理的。但是,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同样存在重要的相关性。 回顾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凡是对经济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都是在对前人的思想或经济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其理论创新的。例如萨缪尔森曾这样评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是一部具有吸引力的编年史,充满了睿智的见解和生动的历史事实。人们能够读懂,并且确实被广泛阅读。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它,而且,不考虑它的影响,就无法理解议会的立法和公众的意见。”西方伟大的经济理论学家在提出其理论时都严重依赖社会历史知识。在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卡尔·马克思、索尔斯坦·凡勃伦、克拉克和威斯利·米切尔等理论家的著作中,对历史的这种依赖显而易见,同时在那些精通数学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包括奥古斯汀·古诺、斯坦利·杰文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欧文·费雪等人,亦是如此。 历来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活动,它的运行和绩效是检验经济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而能够被拿来用作检验实例的,只有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即历史。一种经济学理论如果获得了历史的证明,那么它的说服力大大增加就将是毫无疑义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指出:“新经济史”的研究者——其代表人物是罗伯特·福格尔和道格拉斯·诺思——通过他们的杰出工作,“证明了经济分析中加入历史因素的需要”。当人们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审视时,历史不仅不再遥远,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它的认知价值。 综上所述,经济基础通过决定政治、文化来决定社会历史,而社会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又存在着重要的相关性,所以,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历史的进步。 有意识地思考和研究自身的历史,是人类的特点。人离开狭义的动物越远,就越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人类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关注,长期创造形成了一种产物,就是

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 一、大众传媒与文化 1.现在新闻学界公认的关于大众传媒四大职能(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无一不以其表征时代精神作为前提。其中传媒“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个职能,往往被当事的传媒和受众所忽略,但是它们实实在在、每日每时在有意无意中传承着文化,影响社会的力度日复一日地累增。本民族的文化,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新成果、新形态,通过传媒不间断地出版和播出,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融合。而且,与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相比,报纸、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人们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以及学校教育结束之后,通过这种方式融入更大的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文化的接受者。因为传媒是文化的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传媒就是活动着的历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天然地与文化的传承、批评、扩散和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战以后的世界,尽管局部冲突不断,但世界整体上处于和平时期,在观察社会变动的同时,人们需要精神的放松和享受。战后的传媒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社会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文化类、消闲类的产品,于是传媒逐渐成为人们精神娱乐的一个重要领域,提供娱乐越来越成为传媒的一种独立职能。特别是在电视成为第一传媒的时代,传媒娱乐成为一种巨大的产业。 2.我们的传媒在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一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通过传媒而成为社会的楷模;社会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也与传媒日复一日地报道各种类型的法治案例、组织法律专家讨论问题直接相关;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显然与传媒多年来持续报道世界和我国的环保问题、组织环保与人类生存的讨论有关。 但是,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谈不上代表先进文化,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落后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吹捧者。传媒所具有的强大而无形的传承文化的作用,使得这类传播内容迅速扩散,在观念上严重妨碍了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因而长远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先是图书界《厚黑学》、《中华权谋》、《权谋大全》、《历史上的智谋》等等一版再版,大谈中国古代帝王统治权术;接着便是各种以清宫戏为主的权谋电视剧,宣扬帝王的“清明”、“德政”(实际上是人治)。《康熙王朝》的主题歌词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企望皇帝万寿无疆;《雍正王朝》的主旋律是“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何惧身后骂名滚滚来”,将一个历史上最为残暴、专制的皇帝写成社会的大救星。所谓康雍乾“盛世”的年代,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的回光返照。正当欧洲的市场经济向全球扩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文化与社会运行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 一、填空题 亚文化可以分为、、等类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答案】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二、选择题 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此点突出表明文化的下述哪种特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B.复合性 C.象征性 D.传递性 E.变迁性 【答案】C 三、概念题 1.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中财2008年研)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堕距(人大2006年研;吉林大学2003年研) 答: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3.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 答:(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华中农大2010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章节题库-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一、填空题 亚文化可以分为、、等类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答案】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二、选择题 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此点突出表明文化的下述哪种特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B.复合性 C.象征性 D.传递性 E.变迁性 【答案】C 三、概念题 1.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中财2008年研)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堕距(人大2006年研;吉林大学2003年研) 答: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3.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 答:(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华中农大2010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 答:文化相对主义是对文化模式评价的一种倾向,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4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课后重点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1、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成果。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其特点是人类后天习得,并为人类所共有。 2、文化可以区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补充]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般了解) 文化比文明的产生要早,文明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 文明只反映人类所创造的具有进步和积极意义的成果。文化包揽一切。 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发展状态。文化是文明存在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进步表现,具有积极的行为意义。 [补充]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主文化,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不与主文化抵触或对抗。 主文化,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占次要地位,与现有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作用。 主文化与亚文化区分不绝对,发展过程中,两者可相互转化。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该认真研究与对待亚文化。 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 3、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全括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超过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范围,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不同要素构成,按照一定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 传递性。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变迁性。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4、文化构成: (1)从文化要素角度理解文化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社会规范;物质文化(2)从文化分层角度理解文化构成,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区域;文化模式。“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1 体味文化 【学习指导】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的内涵。 2、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学习的重点、难点 文化的涵义 【自主学习】——准确的记忆和规范的表达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途径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到现代社会的“”,。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等,。 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不同的,有不同的,也有不同的。无论身处繁华的、新兴的,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相对。其中,既包括、、等,又包括和、和文字等。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纯粹“”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特别是通过参与、接受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人们在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获得和享用文化。

4、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载体。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信仰、、教育、、文学、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都是。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的历史中。 【反馈练习】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申办2008年奥运会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③参加元旦文艺晚会④买车购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B.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C. 文化以物质为载体 D. 文化素养是自然形成的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百多年来,它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 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C. 文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 D. 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4、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5、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6.下列不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红色旅游B.参观历史博物馆 C.看电视、听音乐D.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7、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 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 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8、“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概述 什么是文化?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从孔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到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可得到明确印证。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六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 答:(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文化的类型也存在差别,主要包括: ①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a.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因自然规律的作用,物质文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 b.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精神文化可区分为理念文化(或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理念文化是还处在思想、观念状态的文化,还没有变为社会规范。制度文化则是已成为多数人遵循的规范,它反过来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非物质文化可以反复被使用而不损耗。 ②主文化与亚文化 a.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b.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c.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文化与反文化 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 a.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b.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④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根据不同民族文化比较,可将文化分为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 a.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包括优性文化和劣性文化。人们对于它的态度明确,即吸收和发展优性文化,剔除和抛弃劣性文化。 b.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中性文化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内聚力。 2.什么是文化的基本特性? 答:文化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 文化的超生理性或超生物性,指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的、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人类学习文化主要依靠符号性学习和意义性学习。 (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超个人性又被称为文化的共享性。个体、个人虽具有接受文化或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文化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1)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3 活动背景 背景一: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背景二: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进人小康社会后群众的文化消费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到xx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盯上我国巨大的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如果不抓紧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总体实力,很难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就会给国外文化产品进人我国留下巨大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文化单位的产业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面向市场、创新发展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蓬勃发展,对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活力,对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有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当前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等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一路上扬,居民文化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据统计,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包括旅游)己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对其他行业和整个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专家认为,我国社会消费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当前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背景三:随着文化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比重的增加,对文化消费.需要加强引导。目前文化消费依然存有不少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家庭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在许多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物质建设”占绝对优势,“精神建设”少得可怜。(2)文化消费的品位有待提高。目前,儿童图书五花八门,电子游戏更是品种繁多,但其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却令人忧虑,其中不乏暴力、色情污染。(3)对文化消费的狭隘理解。文化、消费应走出单纯由书、电脑的狭小范围,要到科技馆;博物馆中去,到大自然中去,扩展文化消费的领域。

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联

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联 作者:陈克钧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善卷中学教师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教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它既包括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文化;同时也包括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范、语汇、价值观念等,这是一种有别于成人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学校亚文化。”[1]而社会文化,笔者认为: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群体生活的需要创造并稳定下来的对群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影响力的各种生活观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各种生活准则的总和,根据人们的认可程度又分为主流文化和泛文化。笔者认为,这两种文化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原本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的一对矛盾共同体。 首先,学校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以社会文化为基础。从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来讲,是对已有的社会文化按照学校特殊的组织要求进行选择性的吸收或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种文化现象经过加工体验而形成的。正如前面所讲:“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文化。”从实际生活来说,如果某一种学校文化脱离了社会文化的支持和认可,那么,这种文化只能是

仅以被欣赏的空中楼阁或者是被人们唾弃的文化糟粕。比如说,我们教学中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文化思想,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一种最理想的文化而存在,但现在已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被一种“一日为师,终生为友”的新的文化思想所代替,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脱离了现代社会的文化思想,所以我们只能将之搁置高阁;另外,像“板子青青竹,不打书不熟”之类的学校文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是教育的至理名言,但现在却是一种糟粕文化,同样是因为这种思想已经不符合社会现实或者说违背了社会文化的主流思想而被人们唾弃。所以,学校文化只有牢牢地依附在社会文化的潮流中,顺应其发展的方向而向前发展。学校文化又排斥着社会文化并极力地想摆脱社会文化的束缚。比如,学校文化排斥社会文化中雅俗共存的文化格局,认为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绝对健康或者相对纯洁的社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牵涉到社会的阴暗面时,都要用一种超越意识加以处理,让学生在感受到愤慨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还是希望,其目的就是维护学校文化中对社会理想的诠释。那么,在学生认识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时,我们既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现象做简单评价,也不能把它当做一个特殊个案尽情谩骂,我们必须要做超越化的处理:告诉学生们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种现象将最终消亡。也正是学校文化中的超越思想,让我们的学生总是沉浸在美妙的遐想之中。当他们真正接触到现实社会生活时,复杂的社会会让他们有一种“风霜雪雨严相逼”的感觉,由此笔者认为,当今年轻的大学生村官自杀的真正原因还是两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