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企油漆通用技术标准(非常完整)

外企油漆通用技术标准(非常完整)

外企油漆通用技术标准(非常完整)
外企油漆通用技术标准(非常完整)

1 目的

指导操作人员正确按公司油漆技术标准进行油漆喷涂施工,确保油漆质量合格。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回转驱动装置表面油漆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我公司的所有回转驱动装置产品。

凡产品图样、技术协议或订货合同中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执行。

3 引用标准

JB/T 5000.12-2007

JB/T 5946-1991

4 职责

4.1工艺组负责本标准的编制和管理。

4.2油漆作业操作者负责严格按本技术标准及相应的工艺文件要求正确操作。

5 技术要求

5.1 油漆前表面处理

所有需要进行油漆的工件表面在油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5.1.1 喷(抛)射除锈用的弹丸可采用钢丸粒、钢丝切丸等。经喷丸和手工除锈、动力工具除锈后的待漆表面,应立即喷涂厚浆型环氧富锌底漆,其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0分钟(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的环境区域,其间隔时间不得大于15分钟),漆膜厚度为40-50μm。涂漆前表面不得出现返锈和污染现象。实际操作时,涂底漆前,必须用砂纸把需涂漆的加工表面打磨毛糙再用气枪吹掉铸件表面浮沉。

5.1.2 工件表面除锈采用喷(抛)射,除锈等级:ISO8501-1 1988 Sa2.5级。

5.1.3补漆前,必须先用除油布沾专用除油剂擦除工件表面的油脂、污垢,再用砂纸打磨表面。

5.1.4 对于使用已喷涂面漆的铸件需要更改颜色的情况,要把原面漆打磨掉或清洗掉,再重新施涂一道底漆。在底漆上施喷所需颜色的面漆,底漆和面漆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5.1.5 对用于样品的铸件,需要把铸件表面的飞边、毛刺打磨平整,然后清洗,施喷底漆。底漆干透后要用腻子把所有涂漆面通补一遍。

5.1.6 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以厚度为30um~40um 的底漆;在加工、装配或焊接过程中损坏的漆面,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和涂装。

5.1.7 装配后无法靠近或无法涂装的部位,应在装配前完成涂漆。

5.1.8有涂漆要求的有色金属表面,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相适应的底漆、面漆。

5.1.9 涂料要求

凡产品图样、技术协议或订货合同中无特殊要求时,油漆由底漆和面漆组成。涂装所用的底漆、腻子、面漆、固化剂、稀释剂,必须配套使用;也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另行配套选用;但所选用的涂料不是同一类时,要具备良好的配套性。涂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化工部标准或有关标准的规定。

5.2底漆

5.2.1铸铁件与铸钢件等黑色金属,采用厚浆型环氧富锌底漆和配套固化剂、专用环氧稀释剂,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5.3涂层部位与涂层颜色

产品机身外部表面的面漆颜色按合同要求执行;漆膜颜色应符合RAL标准或GSB 05-1426标准的规定。

产品机身的涂层部位的一般原则为:

一、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进行涂装。

a)产品或部件与混凝土接触或埋入混凝土中的部位、紧贴耐火材料的部位;

b)机械加工的配合面、工作面、摩擦面;

c)配管的各种阀、泵及法兰表面;

d)不锈钢制件表面;

e)钢丝绳、地脚螺栓及其底板;

f)电镀表面、无特殊要求的有色金属表面;

g)非金属制件表面;

h)电动机等外购机电配套件表面。(特殊情况例外)

二、需要涂装的场合

a)产品外壳铸件的铸造表面;

b)需要防护的非有色金属、非不锈钢的钣金件

当该产品合同有特殊要求时,以合同要求为准。

5.4 面漆

面漆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5.5 腻子

采用H07-5灰环氧腻子或其它配套腻子。对于工件表面存在的许可缺陷(沙眼、凹坑、裂纹、碰伤 或划伤),可以涂刮腻子予以修补。涂刮腻子须在涂底漆并干燥后进行。涂刮腻子一般进行1~2次, 每次腻子层厚0.5~1mm 。局部最大厚度不得超过5mm 。干燥后,腻子表面须打磨,打磨后的腻子 表面应平整、牢固,无裂纹。 6 油漆作业

6.1 作业流程(采用HB-2厚浆型环氧富锌漆和各色聚氨脂丙烯酸哑光磁漆)

铸件

前期处理 清砂、去毛边、除锈、打磨需油漆的加工面

清洁 表面无污物、杂尘 喷涂底漆 干膜厚度均匀60~80um

喷涂面漆 干膜厚度均匀60~80um

自然干燥4小时/23℃或60℃烘干30分钟 注意:烘干前油漆流平时间不少于10分钟

成品 漆膜总厚度120~160um

6.2 油漆施工要求 6.2.1 施工环境要求

一般情况下,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5%R.H 。雨、雪、雾天气及风力超过4级时,禁止在户外施工。当涂装表面有结霜、结露的,不许施工。

6.2.2 涂装及固化过程中,涂装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 ℃。禁止漆膜在烈日下暴晒。 6.2.3 施工区域必须保持空气流通。涂装及固化过程中应无粉尘及其他异物飞扬。 安全作业参见油漆喷涂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6.2.4 施工要求

底漆配漆时主漆和固化剂按76:24(容积比)准确调配,面漆配漆时,按油漆说明书准确调配,底漆和面漆都是按用多少配多少,现配现用的原则调配,并充分混合均匀,待气泡消失后喷涂。

对于固化已久的漆膜的返工或重涂,须用200#以上砂纸打磨至粗糙度适中后,方可进行后道面漆涂装。修补层与周围涂层的搭接宽度不少于50mm(或破坏面积较小时,修补的面积应比被破坏的面积大1倍以上),补涂部位的颜色、涂层厚度应与周围的颜色、涂层厚度相一致。

喷涂二道 间隔4~5钟 1.按油漆说明书调配油漆,搅拌均匀; 2.用专用稀料调节面漆粘度至23~28值,实际操作以适合喷枪作业为准)。

按甲:乙=76:24比例(容积比)

调配油漆,搅拌均匀;

涂前对产品不涂装的部位进行遮盖,以防漆雾污染。

6.2.5 施工前,如发现涂料出现胶化、结块等现象,应停止调配及施工,并需更换涂料。

涂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各种施工方法对漆膜的影响。要尽量保证漆膜的均匀,不可漏涂。对于边、角、夹缝、螺钉头、铆接缝、焊缝等部位要先涂刷,然后再大面积涂装。

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其相互连接处的油漆面必须平整。缝线应明显,不得出现漆膜崩落、界线不分或漆成一片等现象。

产品的最后一道面漆应在总装试车完成后再进行涂装。

6.2.6 涂装方法

正常作业采用空气喷唋,局部少量补漆允许采用手工刷涂。

6.2.7 当用户对油漆有特殊要求时,按相应油漆的使用说明书作业。

7 表面质量要求

7.1 回转驱动装置表面不露底漆。

7.2 表面油漆应不流挂、不起泡、不起皱、不泛白、无粘物、无明显的砂纸道痕、桔皮等缺陷。

7.3 漆膜厚度应均匀,表面平整、光滑、细腻,光泽均匀,无明显色差,外观整洁。

8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环境需要空气流通;

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及吸入喷雾;

如不慎皮肤接触,应立即用温水、肥皂彻底清洗;

若不慎入眼,立即用水清洗并迅速就医;

因产品含有易燃物,应严格杜绝火星及明火。涂装区域禁止吸烟。

9涂装质量控制与检测

9.1 涂料质量的检测按涂料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

a)涂料说明书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b)对于配套漆系中的涂料,若其说明书中无检测项目或指标,而使用厂防腐蚀工程师认

为确有必要了解的,则涂料供应商应无条件提供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该项目或指标的检测报告。

9.2 涂料供应商在向使用厂提供涂料时,必须附带本批次涂料的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否

则涂料使用厂有权拒收。

9.3 使用涂料的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对涂料供应商提供的涂料产品质量负有日常监督职

责。

9.4 涂料的调配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和要求进行。

9.5 施工时,应经常用湿膜测厚仪测定漆膜厚度,以便更准确地控制干膜厚度。

9.6 漆膜的干膜厚度检测,应在涂料说明书规定的干燥时间以外进行。

9.7 漆膜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底漆、面漆漆膜不允许有针孔、气泡、裂纹、渗色、漏涂、

流挂、局部剥落等缺陷;面漆表面应平整均匀、漆膜丰满、色泽一致。检查方法可用目测后用五倍放大镜观察。

9.8 漆膜厚度的检测方法:用电磁测厚仪检测,每10m2(漆膜面积不足10m2的按10m2计)

作为一处,管路等细长体每3~4m长作为一处,每处测3点~5点。每处所测各点厚度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规定涂层总厚度的90%,且不高于120%。每处所测各点厚度中的最小值不得小于规定涂层总厚度的

70%。

10 涂层脱离底材的抗性平定

涂层脱离底材的抗性评定按一下方法进行:选6块规格为200*200的试板,经表面处理后,涂上与产品相同的涂层漆系。抗性评定在漆膜实干后进行,最终的评定可采用画叉法或划格法进行。

画叉法:用锋利的刀片或保险刀片在试板表面划一个夹角为60°的叉,刀痕要划至钢板,然后贴上宽度为25mm的专业压敏胶带,使胶带贴紧漆膜,然后用手迅速扯起,刀痕两边的涂层被揭下的总宽度不超过2mm即为合格。

划格法:按GB/T 9286的规定进行评定。其评定结果应不低于附录C.1中的2级要求

表面外观0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1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

不能明显大于5%

2 在切口交叉处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5%,但不能明显大于15%

3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15%,

但不能明显大于35%

4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35%,

但不能明显大于65%

5 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11 自发放之日起生效。

外企快速消费品业务员薪酬制度研究文件修订记录

页脚内容6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要求 规范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机械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2.范围 适用所有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 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可以看到的表面。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997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 GB/T145-2001中心孔 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 GB/T103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568-2008键技术条件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249-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公差原则 GB/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Q/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机柜半成品钣金件下料技术要求 5.术语和定义 GB/T1182-2008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切削加工 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钻孔、扩孔、铰孔、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工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 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亦称“非传统加工”或“现代加工方法”,泛指用电能、热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声能及特殊机械能等能量达到去除或增加材料的加工方法,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公司现有的特殊加工方法有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水切割加工。 公差带 有一个或几个理想的几何线或面所限定的、由线性公差值表示其大小的区域。 6.技术要求 加工原则 1)“基准先行”原则

喷涂三防漆作业标准

1.目的:对本公司PCB板喷涂三防漆作业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PCB板喷涂三防漆的工艺参数要求和控制。 3.控制要求: 3.1 喷涂环境要求: 所有涂覆作业应不低于16℃及相对湿度低于30%的条件下进行。如温度过低可采用在烘箱40度加热30分钟后再进行喷涂,最佳使用温度30 o C。湿度过高也是采用同样方法及同等条件加热。 PCB板要求: 所要喷涂的PCB板需经测试、检验、调试合格,并彻底进行清洁处理干净后进行(焊锡、松香、灰尘、油污、助焊剂及其残渣),不允许涂覆的器件,需提供一种快干易剥遮蔽胶带,保护相关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连接器,IC插槽,可调电位器、大功率散热器、连接点) 作业人员防护要求: 作业人员需佩戴防溅式护目镜和隔离手套,并佩戴防毒面罩。 4作业流程: 确认PCB板防护及清洁已达要求,环境及作业人员防护均已达到要求。 喷涂:使PCB板喷涂面一定要平放,可使用夹具等工具,使用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进行喷涂,喷口距离目标20--30cm均匀喷涂,保持涂层轻薄而均匀。保证喷涂面需完全覆盖三防漆,可使喷涂面和目光在一个水平面察看是否完全涂覆。步骤:PCB板涂刷喷A面表干30分钟涂刷B面室温固化。 在第一遍三防漆完全晾干后(1小时)进行二次喷涂,喷涂步骤参照。 5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一定要佩戴防护装置。 喷涂后没有使用完的三防漆在喷涂完毕后将罐身倒置并按动喷钮,直到只有气体喷出为止以清洁喷射阀门。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内含有压力气体,需远离热源和明火;不得刺穿、撞击或焚烧气雾罐。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含有轻微的气味,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性,若不慎溅入眼睛,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仍有不适须到医院检查;皮肤接触后请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 规范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1.1 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1.2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机械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2.范围 适用所有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 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能够看到的表面。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然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997 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 GB/T 145- 中心孔 GB/T 197- 普通螺纹公差 GB/T 103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118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568- 键技术条件 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24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公差原则 GB/T 5796.4- 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Q/JS Jxx.xx-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JS Jxx.xx- 机柜半成品钣金件下料技术要求 5.术语和定义 GB/T 1182- 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1切削加工 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钻孔、扩孔、铰孔、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工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 5.2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亦称“非传统加工”或“现代加工方法”,泛指用电能、热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声能及特殊机械能等能量达到去除或增加材料的加工方法,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公司现有的特殊加工方法有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水切割加工。 5.3公差带 有一个或几个理想的几何线或面所限定的、由线性公差值表示其大小的区

三防漆使用工艺

三防漆使用工艺在涂装前,须先将欲涂物件表面的灰尘,水份(潮气)和油污除净,如有水份,建议烘板条件:80°C,10分钟,在烘箱中自然冷却后才能取出来涂覆。1、刷涂工艺:(1)刷涂面积应比器件所占面积大,以保证全部覆盖器件和焊盘;(2)刷涂时电路板尽量平放,刷涂后不应有滴露,刷涂应平整,也不能有裸露的部分,0.1-0.2mm之间为宜;(3)刷涂后平放在支架上,准备固化,需要用加热的方法是涂层加速固化。如果涂层表面不平或含有气泡,在放入高温炉内固化应在室温下多放置些时间以便让溶剂闪蒸出来。 2、喷涂工艺: (1)共性覆膜产品可用的专用稀释剂稀释,稀释剂的加入量大,胶的粘度低,涂胶的厚度薄;反之,胶的粘度高,涂胶的厚度厚。稀释剂的加入量建议为1:0.7-1。保证稀释的产品充分搅拌,侍气泡消后,即可使用。(2)将稀释后的胶装入喷壶中,进行喷涂。 (3)喷涂结束后使用稀释剂清洗喷壶。 3、浸涂工艺: (1)同2(1)线路板组件应垂直浸入涂料糟中。连接器不要浸入,除非经过仔细遮盖,(2)将稀释后的胶装入浸桶中,线路板组件应垂直浸入涂料糟中,线路板或元器件浸入速度不宜太快,以免产生气泡。 (3)浸涂结束后再次使用时,若表面有结皮现象,将表皮除去,可继续使用。注:1、如果希望得到较厚的涂层,最好通过涂两层较薄的涂层来获得——且要求必须在第一层完全晾干后才允许涂上第二层。2、在往PCB上涂涂料时,一般连接器、软件插座、开关、散热器、散热区域、插板区域等是不允许有涂覆材料的。 六、三防漆涂覆时的环境和安全主意事项: 大部分三防漆产品含有可燃溶剂;应避高温和避明火;应具备足够的通风条件;避免长时间吸入蒸气和长时间或反复与皮肤接触;固化后的加工件基本上对人体无害。涂覆操作注意安全和防护,环境应通风,员工应带防护面具。 七、修复已经涂覆的器件方法: 如果修复已经涂覆的器件,只需将焊接电烙铁直接接触涂层就可去掉该元器件。然后装上新的元器件,再将该区域用刷子或溶剂清洗干净;也可溶剂清洗干净;干燥后重新用涂料涂覆好。 1楼 三防漆定义 三防漆(喷涂VT-380) [1]什么是三防漆?威泰三防漆有多种叫法,如三防胶、防潮胶、绝缘胶、防潮漆、保 护漆、防护漆、披覆胶、涂覆胶、防水胶、防潮油、三防油、三防剂、保护剂、防潮剂、保形涂料、敷型涂料、共形覆膜、共性涂覆,英文名Conformal Coating。三防漆是一种 特殊配方的涂料,用于保护线路板及其相关设备免受坏境的侵蚀,从而提高并延长它们 的使用寿命,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现实条件下,如化学、震动、高尘、盐雾、潮湿与高温等环境,线路板可能产生腐蚀、软化、变形、霉变等问题,导致线路板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机构篇

一.结构可靠 1.结构件各自分工,功能确定;机构稳定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2.机构定位准确; 3.重复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4.机架、机座及零部件刚性足够,工作时不致于变形(如气缸座等); 5.运动无干扰 A在零件的所有自由度内(360°旋转、摆动、上下、左右)无碰撞、阻挡(包括电线、气管等),应预留尽可能大的空间; B必要时,螺丝采用沉头或平头。 二.安全措施 1.设计防止意外事故的防护罩(如皮带、运动机构); 2.必要时,设计双手操作按钮(如冲床等运动机构); 3.必要时,设置安全光栅; 4.设置极限位置限位器(机械限位与Sensor限位双保险); 5.必要时,马达装扭力限制器,防止过载烧毁; 6.必要时Senso加保护罩。 三.安装调试方便 1.精度要求高的较大机架,不便加工的,基座面板采用可调支承(大直径细牙螺柱),降低成本; 2.螺纹联接部位要预留尽较大的安装维修空间; 3.有定位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应尽可能延伸到基座面板上,不可直接安装在焊接机架上。 四.气(油)管线要求 1.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穿留管线孔,减少安装现场开孔的困难; 2.对大流量气动元件,要考虑供气管直径是否足够,并在必要时设置储气罐; 3.需旋转的气管应采用旋转接头; 4.对于长距离,多管路系统,为方便维修,应采用可拔插的对接式接头。 五.电气线路要求 1.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留马达及S e n s o r穿线孔,需往复长距离移动部位应采用拖链;

2.Sensor座要可调; 3.对于小电流低压电器,为方便维修,可采用对接式接头; 4.必要时,电线应采取防油防爆措施(套金属软管)。 六.滑动转动部位的润滑措施 1. 导轨等滑动部位,及轴承等转动部位,应设计润滑结构,装注油咀。 2.必要时,设置防尘结构(如采用带密封盖轴承,装密封圈等)。 七. 其他要求 1. 机器结构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便于制造; 2. 结构简明; 3. 符合经济性要求; 4. 符合美学原理; 5. 符合噪声要求(如同步带传动比齿轮传动噪声低); 6. 符合环保要求(防尘、无污染)。 非标设备设计装配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机械部分 一.机加工件 1. 机加工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2.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乾淨,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著色剂和灰尘等. 3. 关键部件(主要有运动部件如:线运动模组,气缸,马达等;高精度需求的量测装置如激光头&工业相机等)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和螺栓头部不得损坏,并且需要用黄色油漆笔进行刻画. 4.设计人员会先提2D图纸(PDF),机加件BOM,机械标准件BOM用于生采购物料,如有必要,须提供3D文档 5.有标明使用防静电材料的零件需符合10^6~10^8 ohms 规格. 二.钣金件 1. 钣金加工件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表面的缺陷,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表面油漆(粉)均匀,颜色统一不得有色差及它明显的缺陷,将以厂商提供的色板作为验证依据. 2. 整机外观钣金件装配完成后需确认依设计需求装配整齐一致,不得有明显的断差,及外露部分不得出现锐角对人产生伤害.

三防漆刷涂作业要求规范

三防漆刷涂作业规范 一、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本公司所有PCBA板卡刷三防漆的操作规范、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二、使用材料、工具 三防漆、装漆盒、橡胶手套、口罩或防毒面具、毛刷、高温胶纸、镊子、通风设备晾干架、烤炉 三、技术要求 1、刷三防漆保护前须在组装前测试、检验合格并处理干净后进行。 2、使用的毛刷要保存清洁,禁止用于其他作业;毛刷刷漆时要注意不要滴漏到其他不须涂刷的部分,使 用后的毛刷须用稀释剂等清洗干净。 3、涂覆层要透明,并且覆盖PCB和元器件表面,色泽和稠度保持一致。 4、工艺步棸为:涂刷A面晾干涂刷B面室温固化 5、涂刷厚度:0.1mm-0.3mm 6、所有涂覆作业不应低于16℃及相对适度低于75℃的条件下进行.PCB作为复合材料会吸潮,如不去潮, 三防漆不能起保护作用,预干、真空干燥去除大部分湿气。 四、刷三防漆工艺要求 1、清洁和烘板,除去潮气和水分。刷涂前必须将PCBA表面的灰层、潮气和松香除净,使三防漆有效的詹 在线路板表面。烘板条件:60℃ 30-40分钟,在烘箱中取出趁热涂刷效果更佳。 2、按照尺寸及板面元件布局正确使用毛刷,将三防漆倒入容器内,然后用毛刷沾适当的胶液对线路板均 匀的涂刷。 3、涂刷面积因比器件面积大,以保证覆盖器件和焊盘。 4、刷涂时尽量保持PCBA表面平放,刷涂时不应有滴漏,刷涂应平整,也不能有裸露部分。刷涂厚度在 0.1mm-0.3mm之间为宜。 5、刷涂后插式元件多的一面向上水平摆放在风干架上待表面固化(用加热的方法使表面固化)。 6、在往PCB表面刷涂三防漆时,所有连接接插器件、插座、开关、散热器(片)、散热区域等(不可涂三 防漆元件见备注)是允许涂刷三防漆的,须使用高温胶纸遮盖保护。如下图1-图6是不可刷涂三防漆元件图示说明。 7、如果希望得到较厚的涂层,可通过涂刷两层较薄的涂层获得(要求在第一层凉干厚才允许涂上第二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为统一普通钢结构焊接件在工厂全过程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2.范围 如顾客未对焊接件产品的加工及检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含规范和图纸)、或已给出的规定不全时,在技术文件编制、加工制作、性能试验、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检验等环节须执行本规范的要求。 3.一般要求 3.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3.2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 3.2.1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2.2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进厂时应按照材料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2.3对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3.2.4原材料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否则应予以矫正或另作他用(矫正可下料前校正,也可下料后校正),使之达到要求。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留有明显的损伤。 3.3焊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形位公差 3.3.1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 手工气割的板材、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3.2.2零件形位公差 3.2.2.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 表2 mm

3.2.2.2型材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歪扭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 mm

3.2.2.3板材与型材零件切割边棱对表面垂直度,不得大于表5规定。 图1 L—边棱长度;t—直线度 3.2.2.4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见图 2)。 t≤Δ 图2 3.2.2.5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以及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见图3)。 图3 3.2.2.6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角和弯角,(≥5mm钢板)应符合表6规定。

油漆通用技术规范

油漆通用技术规范 编制人: 审核人: 会签: 批准人: 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油漆通用技术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委外油漆处理的产品,是产品油漆相关工艺和质量通用规范的执行准则,当客户或技术没有明确的美工技术规范输入时,以本技术规范为准;当客户或技术有明确的美工技术规范输入,则以客户或技术的美工技术规范为准 二、参照标准及规范:

三、技术要求 3.1 预处理 3.1.1焊接后的处理 首先需要清除焊接后残余的氧化皮、焊渣、焊接飞溅,此工艺可和除锈工艺合并处理。 3.1.2碳钢表面处理前预处理 3.1.2.1 除油 3.1.2.1.1 轻微油污可和除锈工艺合并处理; 3.1.2.1.2 重度油污 采用低碱液除油脂,利用低碱对植物油的皂化作用,形成溶于水的皂化物以除去油污。低碱液使用温度为室温~80℃,PH值为9~12,处理试件为5~20 分钟。 3.1.2.2除锈 3.1.2.2.1执行标注 根据标准GB8923,锈蚀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除锈等级分为Sa1、Sa2、Sa2.5、Sa3四个等级,若使用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等级则为St1、St2、St2.5、St3。 3.1.2.2.2手工或动力工具除锈 若喷射处理易造成薄板的变形或零件尺寸较小时,可使用不锈钢丝刷或颗粒度60~80的砂轮打磨除锈。除锈等级应达到St3。 3.1.2.2.3喷射除锈。 喷射除锈前,应去除厚的锈层,以及油污和污垢。除锈等级应达到Sa2.5;对特殊性能和特殊加工要求的覆盖层,如喷镀锌、粘贴等应为Sa3。处理结束后,表面的浮尘和碎屑应予以清除。喷射除锈后的钢件表面粗糙度Ra12.5~50mm(铸件除外),表面粗糙度按GB 6060.5 规定的比较样块进行对照检查。

机加工零件的通用技术要求

外协机加工规范 1.目的 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2.范围 适用所有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 3.1 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可以看到的表面。 3.2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3.3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机加工的要求 4.1机加工件材料要符合图纸,选用的材料的符合国家标准,具体要求见公司制定的相关技术资料。 4.2机加工件图纸未注尺寸公差参考国家标准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参考下面附表。5.机加工质量的控制 5.1 零件加工按照图纸加工,对图纸有标示不清、模糊、错误和对图纸产生疑问的与公司技术人员联系。 5.2 零件加工按照工艺流程去做。 5.3零件加工过程中遇到加工错误或尺寸超出公差范围要与公司工艺人员联系,公司工艺人员将会确认零件可以采用或不可采用。 5.4 需要划线加工的零件,加工后不允许有划线的痕迹。 5.5 所有机加工的零件要去毛刺、钻孔后要倒角、棱角要倒钝(特殊要求除外)。 5.6 碰到零件加工错误不应该擅做主张对零件进行修改,应与公司工艺人员联系获得技术支持。 6.机加工外观的控制 6.1 机加工中由于控制不力和操作不当造成机械碰伤、表面划伤的不允许存在A级表面,允许存在B,C 级表面.。 6.2 变形、裂纹不允许存在A,B,C级表面。 6.3 需要表面处理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氧化层、铁锈、凹凸不平的缺陷。 7.机加工质量检验 7.1 外观检验: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7.2 材料的检验:材料厚度符合国家标准,具体见公司制定 7.3 尺寸及公差的检验:零件的尺寸和公差符合图纸的要求。 7.4 螺纹、孔的检验:采用牙规、塞规检验或用螺钉检验,螺纹的底孔不大于标准底孔的0.1mm。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培训文件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钳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钳工差不多操作和钳工装配工序应遵守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加工件、焊接件的钳工操作和装配。专门产品或部件的装配应单独制订装配工艺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DZQ 161-2004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通用技术要求 Q/DZQ 162-2004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3 钳工差不多操作 3.1 錾削(铲削) 3.1.1 錾削时,躯体应避开錾削方向,以免錾屑飞出伤人。 3.1.2 錾削脆性材料时应从两端向中间錾削。 3.1.3 錾子的锲角应依照被錾削的材料按表1选用。 表1 錾子的锲角

3.2 锯削 3.2.1 锯条安装的松紧程度要适当。 3.2.2 装夹时,工件的锯削部位应尽量靠近钳口,以防振动。 3.2.3 锯削薄壁件时,必须选用细齿锯条锯割,薄板两侧还必须加垫木板。锯削时锯条相对工件平面倾斜角应小于45°。 3.3 锉削 3.3.1 依照工件的材质选用锉刀,有色金属选用单纹锉刀,钢件应选用双齿纹锉刀。 3.3.2 依照工件的加工余量、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选择锉刀,见表2。 3.3.3 不得用一般锉刀锉削有氧化皮的毛坯及工件氧化表面。 3.3.4 锉刀不得沾油,若锉刀刃面有油渍,可用煤油或清洗剂清洗后再用。 表2 锉刀的选用

3.4 刮研 3.4.1 通过刨、铣和锉削等机械加工的滑动表面,假如平面度达不到0.03mm/m2,表面粗糙度达不到Ra1.6以上时,需进行手工刮研,以提高几何精度和滑动表面接触率。 3.4.2 平面刮研量见表3。 表3 平面刮研量 mm 3.4.3 平面刮研接触点的检验要求见表4。 表4 接触点的检验要求

三防漆刷涂作业要求规范标准

三防漆刷涂作业规 一、容及适用围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本公司所有PCBA板卡刷三防漆的操作规、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二、使用材料、工具 三防漆、装漆盒、橡胶手套、口罩或防毒面具、毛刷、高温胶纸、镊子、通风设备晾干架、烤炉 三、技术要求 1、刷三防漆保护前须在组装前测试、检验合格并处理干净后进行。 2、使用的毛刷要保存清洁,禁止用于其他作业;毛刷刷漆时要注意不要滴漏到其他不须涂刷的部分,使 用后的毛刷须用稀释剂等清洗干净。 3、涂覆层要透明,并且覆盖PCB和元器件表面,色泽和稠度保持一致。 4、工艺步棸为:涂刷A面晾干涂刷B面室温固化 5、涂刷厚度:0.1mm-0.3mm 6、所有涂覆作业不应低于16℃及相对适度低于75℃的条件下进行.PCB作为复合材料会吸潮,如不去潮, 三防漆不能起保护作用,预干、真空干燥去除大部分湿气。 四、刷三防漆工艺要求 1、清洁和烘板,除去潮气和水分。刷涂前必须将PCBA表面的灰层、潮气和松香除净,使三防漆有效的詹 在线路板表面。烘板条件:60℃ 30-40分钟,在烘箱中取出趁热涂刷效果更佳。 2、按照尺寸及板面元件布局正确使用毛刷,将三防漆倒入容器,然后用毛刷沾适当的胶液对线路板均匀 的涂刷。 3、涂刷面积因比器件面积大,以保证覆盖器件和焊盘。 4、刷涂时尽量保持PCBA表面平放,刷涂时不应有滴漏,刷涂应平整,也不能有裸露部分。刷涂厚度在 0.1mm-0.3mm之间为宜。 5、刷涂后插式元件多的一面向上水平摆放在风干架上待表面固化(用加热的方法使表面固化)。 6、在往PCB表面刷涂三防漆时,所有连接接插器件、插座、开关、散热器(片)、散热区域等(不可涂三 防漆元件见备注)是允许涂刷三防漆的,须使用高温胶纸遮盖保护。如下图1-图6是不可刷涂三防漆元件图示说明。 7、如果希望得到较厚的涂层,可通过涂刷两层较薄的涂层获得(要求在第一层凉干厚才允许涂上第二层)。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DOC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1.1 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1.2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机械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2.范围 适用所有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 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可以看到的表面。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997 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 GB/T 145-2001 中心孔 GB/T 197-2003 普通螺纹公差 GB/T 103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568-2008 键技术条件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249-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公差原则 GB/T 5796.4-2005 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Q/JS Jxx.xx-201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JS Jxx.xx-2012 机柜半成品钣金件下料技术要求 5.术语和定义 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GB/T 1182-2008. 5.1切削加工 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钻孔、扩孔、铰孔、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工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 5.2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亦称“非传统加工”或“现代加工方法”,泛指用电能、热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声能及特殊机械能等能量达到去除或增加材料的加工方法,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公司现有的特殊加工方法有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水切割加工。 5.3公差带

喷涂三防漆作业标准

PCB 板喷涂三防漆作业标准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版次 制定 审核 批准 1 / 1 1. 目的:对本公司PCB 板喷涂三防漆作业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PCB 板喷涂三防漆的工艺参数要求和控制。 3. 控制要求: 3.1 喷涂环境要求: 所有涂覆作业应不低于16℃及相对湿度低于30%的条件下进行。如温度过低可采用在烘箱40度加热30分钟后再进行喷涂,最佳使用温度30 o C 。湿度过高也是采用同样方法及同等条件加热。 3.2 PCB 板要求: 所要喷涂的PCB 板需经测试、检验、调试合格,并彻底进行清洁处理干净后进行(焊锡、松香、灰尘、油污、助焊剂及其残渣),不允许涂覆的器件,需提供一种快干易剥遮蔽胶带,保护相关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连接器,IC 插槽,可调电位器、大功率散热器、连接点) 3.3作业人员防护要求: 作业人员需佩戴防溅式护目镜和隔离手套,并佩戴防毒面罩。 4作业流程: 4.1 确认PCB 板防护及清洁已达要求,环境及作业人员防护均已达到要求。 4.2喷涂:使PCB 板喷涂面一定要平放,可使用夹具等工具,使用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进行喷涂,喷口距离目标20--30cm 均匀喷涂,保持涂层轻薄而均匀。保证喷涂面需完全覆盖三防漆,可使喷涂面和目光在一个水平面察看是否完全涂覆。步骤:PCB 板涂刷 喷A 面 表干30分钟 涂刷B 面 室温固化。 4.3在第一遍三防漆完全晾干后(1小时)进行二次喷涂,喷涂步骤参照4.2。 5注意事项: 5.1作业人员一定要佩戴防护装置。 5.2喷涂后没有使用完的三防漆在喷涂完毕后将罐身倒置并按动喷钮,直到只有气体喷出为止以清洁喷射阀门。 5.3 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内含有压力气体,需远离热源和明火;不得刺穿、撞击或焚烧气雾罐。 5.4 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含有轻微的气味,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性,若不慎溅入眼睛,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仍有不适须到医院检查;皮肤接触后请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

油漆喷涂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在深圳市威宏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金属零件和组合件进行粉末喷涂的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1.2本规范适用于粉末喷涂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鉴定。 1.3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金属基结构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但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可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754-1988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11186.2-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6739-1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13452.2-1992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3.术语 3.1主视表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电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3.2局部厚度: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3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4. 工艺鉴定要求 4.1 总则 生产者的工艺装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第4节的要求。 4.2 设计要求 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经威宏志公司正式批准的设备、工艺和检验文件。 4.3 喷涂设施要求 4.3.1喷涂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污染。 4.3.2喷涂间的温、湿度应能控制在以下范围: 温度:15~35℃湿度:30~80% 4.3.3喷涂间最好设有单独的零件进、出通道,尤其是要控制进入喷涂间的零件不会受到污染。 4.3.5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操作者可用压缩空气对着干净的镜子吹2~3min,检查镜子上应无油、水痕迹)。 4.3.6烘房内温度应保持均匀,有效烘烤区的温差应控制在±5℃以内;温度控制,显示仪表的精度不低于1级 4.4 喷涂操作要求 4.4.1操作者必须带上干净手套接触待喷涂零件。 4.4.2表面处理后的零件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喷涂处理(打砂后应在8小时内喷涂)。 4.4.3喷涂前无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对基本材料无腐蚀作用的溶剂进行清洗,且不待溶剂挥发立即用干燥的布擦干,干燥后立即喷涂。 4.5 鉴定程序 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实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

RY2201-14 塑料件油漆涂层通用技术条件

Q/RY 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RY2201-14塑料件油漆涂层通用技术条件 2014-10-10发布 2014-10-10实施 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布

目录 前言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4) 4底材 (5) 5油漆(施工) (5) 6 技术要求 (5) 7 试验方法 (8) 8 检验 (11) 9 包装、标识、运输、储存 (13) 10 变更要求 (13)

前言 本标准以产品标准为前提,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瑞阳科技所有的塑料喷漆件的技术要求。用于塑料件的喷漆,例如:按键、面板等装饰和防护目的。 本企业标准由范围、引用标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出厂验收等部分组成。 本条例是企业的法规性文件。 本条例由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提出。 本条例由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编制。 本条例主要起草人:陈琦、卿仕军 本条例于2014年10月10日首次发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所有塑料底材,应用不同表面涂装(喷漆、丝印、移印、镭雕)零件的(以下简称喷涂件)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喷涂件,它是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安装、验收、使用、质量检验和制定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如遇客户针对某喷涂件有特殊要求与本规范冲突或相异时,请以客户具体要求为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4618-2006 色漆和清漆.术语和定义 GB 5206.1 色漆和清漆词汇第一部分通用术语 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百格测试 GB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GB-T_27630-2011_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GB/T 1734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 GB1345.2 漆膜厚度测定法 GBT6739-2006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 TL 226 大众汽车内部配件材料施漆技术要求 WSS-M2P188-A01 福特汽车内部塑料基材喷漆性能 GM 4350M 通用汽车零部件涂层性能要求 GY-TY-23-2013 长安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技术规范 PV3952 塑料内饰件耐划伤测试 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 FLTM BI104-01 涂漆件和面板的水浸试验方法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要求 规范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机械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2.范围 适用所有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 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可以看到的表面。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997 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 GB/T 145-2001 中心孔 GB/T 197-2003 普通螺纹公差 GB/T 103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568-2008 键技术条件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249-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公差原则 GB/T 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Q/JS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JS 机柜半成品钣金件下料技术要求 5.术语和定义 GB/T 1182-2008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切削加工 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钻孔、扩孔、铰孔、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工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 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亦称“非传统加工”或“现代加工方法”,泛指用电能、热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声能及特殊机械能等能量达到去除或增加材料的加工方法,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公司现有的特殊加工方法有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水切割加工。 公差带 有一个或几个理想的几何线或面所限定的、由线性公差值表示其大小的区域。 6.技术要求 加工原则

油漆技术规范书

目录 1、标准技术参数表 (1) 2.1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2) 2.2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 2.3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2) 2.4气象环境环境条件表 (2) 2.5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3) 3.1投标人技术响应及技术差异表 (3) 3.2该产品销售运行业绩表 (4) 3.3投标人需提供的设备图纸及资料 (4) 3.4主要部件材料表 (4)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表1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正常运行条件下标准化参数,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响应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如有差异,请投标人填写表10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1 标准技术参数表 表1 标准技术参数表 1.2物料对应特定技术参数表 表2 物料对应特定技术参数表 2 项目单位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4所列单位。卖方向买方最终提供的资料、图纸及试验报告接收单位见表5。 表4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2.4 气象环境条件表 表5 气象环境条件表

注 1. 最高气温超过40℃的需要提供气象部门证明。 2. 污秽等级为Ⅳ级的需提供该地区的污秽等级图。 2.5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3.1 投标人技术响应及技术差异表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表1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标准参数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10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差异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差异值;若无技术差异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技术差异表中填写“无差异”。 表8 投标人技术参数差异表

三防漆通用工艺规范

三防漆通用工艺规范要求说明书

操作规范 一、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本公司所有类型PCBA板卡刷涂三防漆的操作规范、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 二、使用材料、工具 三防漆、装漆盒、橡胶手套、口罩或防毒面具、毛刷、防焊胶、镊子、通风设备、晾干架、烤箱 三、技术要求 1.刷三防漆保护须在PCBA组装前经测试、检验合格并彻底清洁干净后进行。 2.使用的毛刷要保持清洁,禁止再用于其他作业;毛刷涂漆时要注意不要滴漏到不需涂漆的部分;使用后的毛刷要用稀料等清洗干净。 3. 涂覆层要透明,并且均匀覆盖PCB板和元件,色泽和稠度均匀一致。 4.工艺步骤为:涂刷A面→表干→涂刷B面→室温固化 5.喷涂厚度:喷涂厚度为:0.1mm—0.3mm 6. 所有涂覆作业应不低于16℃及相对湿度低于75%的条件下进行。PCB作为复合材料会吸潮,如不去潮,三防漆不能充分起保护作用,预干、真空干燥可去除大部分湿气。 四、刷涂三防漆工艺要求: 1.清洁和烘板,除去潮气和水分。刷涂前必须先将要刷涂PCBA板表面的灰尘、潮气和松香除净,使三防漆很好地粘着在线路板表面。烘板条件:60°C,30—40分钟,在烘箱中取出后趁热涂敷效果更佳。 2.按产品尺寸及板面元件布局正确选择使用毛刷,将三防漆倒入容器内,然后用毛刷粘适当胶液对线路板进行均匀刷涂。 3.刷涂面积应比器件所占面积大,以保证全部覆盖器件和焊盘。 4.刷涂时PCBA板尽量平放,刷涂后不应有滴露,刷涂应平整,也不能有裸露的部分,刷涂厚度在0.1-0.3mm之间为宜。 5.刷涂后插式元件多的一面向上水平摆放在风干架上表干固化(用加热的方法可使涂层加速固化)。 6.在往PCB上涂三防漆时,所有连接接插器件、插座、开关、散热器(片)、散热区域等(不可涂三防漆元器件见备注)是不允许刷涂三防漆的,在涂刷时需使用防焊胶遮盖保护。如下图1—图6是不可刷涂三防漆元件图示说明。 7.如果希望得到较厚的涂层,可通过涂两层较薄的涂层来获得(要求必须在第一层完全晾干后才允许涂上第二层)。 图1红色方框内元件不能刷涂三防漆图2红色方框内元件不能刷涂三防漆 操作规范

外企油漆通用技术标准非常完整

1 目的 指导操作人员正确按公司油漆技术标准进行油漆喷涂施工,确保油漆质量合格。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回转驱动装置表面油漆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我公司的所有回转驱动装置产品。 凡产品图样、技术协议或订货合同中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执行。 引用标准 3 JB/T 5000.12-2007 JB/T 5946-1991 4 职责 4.1工艺组负责本标准的编制和管理。 4.2油漆作业操作者负责严格按本技术标准及相应的工艺文件要求正确操作。 技术要求 5 5.1 油漆前表面处理 所有需要进行油漆的工件表面在油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5.1.1 喷(抛)射除锈用的弹丸可采用钢丸粒、钢丝切丸等。经喷丸和手工除锈、动力工具除锈后的待漆表面,应立即喷涂厚浆型环氧富锌底漆,其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0分钟(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的环境区域,其间隔时间不得大于15分钟),漆膜厚度为40-50μm。涂漆前表面不得出现返锈和污染现象。实际操作时,涂底漆前,必须用砂纸把需涂漆的加工表面打磨毛糙再用气枪吹掉铸件表面浮沉。 5.1.2 工件表面除锈采用喷(抛)射,除锈等级:ISO8501-1 1988 Sa2.5级。 5.1.3补漆前,必须先用除油布沾专用除油剂擦除工件表面的油脂、污垢,再用砂纸打磨表面。 5.1.4 对于使用已喷涂面漆的铸件需要更改颜色的情况,要把原面漆打磨掉或清洗掉,再重新施涂一道底漆。在底漆上施喷所需颜色的面漆,底漆和面漆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5.1.5 对用于样品的铸件,需要把铸件表面的飞边、毛刺打磨平整,然后清洗,施喷底漆。底漆干透后要用腻子把所有涂漆面通补一遍。 5.1.6 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以厚度为30um~40um 的底漆;在加工、装配或焊接过程中损坏的漆面,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和涂装。 5.1.7 装配后无法靠近或无法涂装的部位,应在装配前完成涂漆。 5.1.8有涂漆要求的有色金属表面,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相适应的底漆、面漆。 5.1.9 涂料要求 凡产品图样、技术协议或订货合同中无特殊要求时,油漆由底漆和面漆组成。涂装所用的底漆、腻子、面漆、固化剂、稀释剂,必须配套使用;也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另行配套选用;但所选用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