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条。就建筑服务业而言,高质量的把项目服务好,共同与建筑企业把质量做好,是企业管理的价值所在,也是重点要做的事情。

现在的市场是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竞争市场,因此,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手段与措施是确保各相关方实现共赢的保证。

一、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围绕着业主单位制定的工程质量等级目标要求,我公司监理人员将首先组织施工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及现场勘察工作,充分熟悉了解工程图纸及外部施工环境的特点和要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控制方案;督导施工单位按照要求组建施工项目管理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其正常有效工作;通过监理单位人员的工作,对施工投入、施工过程、产品结果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资质、材料和设备质量、施工机械和机具状态、施工方案和方法、施工环境实施全面监控。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为: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合格标准要求。

二、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第一,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第二,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中,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第三,对工程项目的人员、物料、技术、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质量监控,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第四,严格落实承包单位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做到

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机件及设备不会在工程上使用。

第五,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的,不签字确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三、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依照批准的《监理规划(细则)》完善项目监理机构自身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的前提下展开工作。

1.监理项目部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建立或完善监理项目部的质量监控体系,做好监控准备工作,使之能适应准备开工的施工项目质量监控的需要。

(2)在施工前由监理项目部组织业主、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开工前熟悉和掌握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如设计图纸、有关资料、规范、标准、编制质量控制方案等。

(4)编制质量控制方案,明确质量控制方法、要点。

2.核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监理部必须做好施工单位人员资质审查与控制工作,重点是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资质与管理水平,以及重点岗位、特殊专业工种和关键的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操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1)检查工程施工单位主要技术负责、管理人员资格、到位情况。

2)审查施工单位承担任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

要求。经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方可上岗施工,对于不合格人员,专业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撤换。

3)总包单位如选择分包单位,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认,确认其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够完成工程施工后,方可允许进场承担施工任务。

4)核查工程使用的设备、材料的质量。监理工程师从设备、材料的进场、存放、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监督与控制。

5)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法或工艺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合理、可行、完善。

6)审查施工单位对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前对施工环境条件及相应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7)审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并能够有效运转。

监理项目部经过对现场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由总监理

工程师发布书面的开工指令。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对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监控

1)对施工单位质量控制自检系统进行监督,使其能在质量管理中始终发挥良好作用。

2)监督与协助施工单位完善工序质量控制,使其能将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自始至终都纳入质量管理范围;督促施工方对重要的和复杂的施工项目或工序要做为重点,设立质量控制点,加强控制,及时检查与审核施工方提交的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对于重要的工程部位或专业工程,监理单位还要再进

行试验和复核。

(2)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跟踪监控

1)项目监理部定期检查施工单位的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的技术状况。

2)监理工程师随时对现场巡视,并安排监理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旁站和检查,具体内容如下:

是否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是否使用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人员是否到岗到位。

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工艺要求,特种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已施工部位是否存在质量缺陷。

3)施工单位完成隐蔽工程作业并自验合格后,应填写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报送项目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经过现场查验合格予以签认后,施工单位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在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中,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可安排监理员进行旁站。对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签认,并要求施工单位禁止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对于施工过程中已经出现的一般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达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提出处理方案,经审核同意后,施工单位负责返修直至合格。

5)建立施工质量监理档案,真实记录施工作业的整个监控过程并做到

即时性和可追溯性。

6)施工过程中的成品质量控制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资料进行审核,符合

要求的予以签认;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分部工程和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监理工程师

均应按照国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查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质量。

(3)实行旁站监理、巡视检查和平行检验

旁站监督是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因此旁站监理人员对所监督的施工过

程所采用的方法和过程有透彻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心中有数,能做到预

控管理。现场巡视是监理行为中为获取综合信息和全面掌握工程现场动态的有

效途径,是对施工现场的工作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具有多次轮回性和目

标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巡视,可以有效掌握影响质量的各因素的状态,如:1)施工方人员状态:如承包商的管理人员是否到位,质检员、技术员是否能及时发现问题,现场管理是否有序等。

2)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和适应状态。如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严格招待其性能及数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有无可能造成质量隐患和进度隐患等。

①材料质量、有效、使用及供应状态,由于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品种各异,外观较难看出质量的差异,容易放松对不同批次的质量检验,通过巡视可以随时发现不同批次的材料进场情况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承包商进行核对,同时在巡视过程中还可以对承包商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如材料的存放和使用情况是否合理,用量能否达到规定要求等。

②施工方法状态,承包商必须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如果随意更改或抄近道“走短路”,降低质量,监理通过巡视就可以发现问题,进行制止。

③影响质量的环境状态,如通过巡视,可对质量环境,如技术环境、管理环境进行有效监理,比如,由于承包商缺乏技术指导和交底,一线工人多次返工,造成多次浪费,由于管理人员不到位,造成质量多次失控等。

以上诸多影响质量的因素,通过巡视,可及时发现质量低劣的先兆或许多警告信号,及早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或采取预防措施。

平行检验强调的是项目监理机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某些工程部位、试验、材料等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进行质量判断的能力。由于工程建设监理不是单一的管理专业,还必须有必要的验证性的具体工程建设实施行为,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针对某些工程部位、试验、材料等,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检测手段,进行检测验证,达到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为加强质量过程控制提供有力依据,实现监理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保证监理工作的高水平,高效率。

平行检验针对的检验项目主要是对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规定的建筑工程中那些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作用的“主控项目”和部分“一般项目”。其检验项目应是可重复的,即对检验项目的性能能够进行再次地测量、检查、试验等,如运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建筑物方位的复核测定,使用先进的无损伤设备,对焊接质量的复核检验,运用计算机对某些关键部位进行结构验算或工艺设计的复核等,此外还有对某些结构部位标高、尺寸、偏差、位置等的复核检验等。

(4)实行技术复核工作

技术复核工作是监理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贯穿于整个的施工过程中。

凡涉及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基准和依据的技术工作,都应该严格进行专人负责的复核性检查,以避免基准失误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难以补救的或全局性的危害。技术复核在承包单位的本工序已完成且班组自检合格后,施工单位的复核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复验确认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在目前材料供应商竞争较激烈的环境下,我方非常重视对原材料、设备等进场的复核,对原材料及设备进场申报资料的审查不仅要复核生产厂家的资质及生产许可,还要审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或出厂检测报告,且出厂合格证或检测报告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标准等。现场验收检查除外观检查外,规范规定需要进行抽样二次检验的,必须按程序见证取样进行二次检验;对一些特殊成品材料(比如排烟道等),规范未规定必须进行抽样二次检验的,现场外观检查除检查外观尺寸、四角钢筋、两端的厚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外,可在中间部位取点钻孔进一步检测厚度是否符合要求,如仍无法确认质量情况如何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建设单位沟通,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抽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二次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该项目的设计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及有关单位专业质量管理人员等组成检验小组。其中分包单位专业质量管理人员应参加涉及分包项目的分部、分项检验。

2)检验前应按照要求编制检验方案。方案应确定具体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部位,并制定相应的分部、分项检验记录表。

3)检验按已编制的方案逐项进行检验。检验的操作与测量应按照设计文件和国家、省、市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和规程进行。

4)检验中发现不符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有关规定或设计文件要求的,应书面责成施工单位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整改、复查情况应相应做好记录。

(2)组织施工单位对工程实体进行预验收

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竣工资料及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对重要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请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参加;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试验报告并督促施工单位搞好成品保护和现场清理。

经监理机构对竣工资料及实物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出质量评估报告。

(3)组织正式验收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4、工程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1)保修期监理的工作内容

项目监理部依据监理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保修期监理工作的时间、范围和内容开展工作。在承担质量保修监理工作时,项目监理部安排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确定责任归属,对施工单位进行修复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予以签认。

(2)保修期监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

1)安排监理专人负责协调工程保修阶段的有关工作。工程进入保修阶段,承包商已撤离现场,而监理单位则应根据工程项目大小(可以不设项目监理机构)宜在参加该项目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中保留必要的人员。

2)认真搜集并保管好工程保修监理依据,如《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工程质量验评标准等,以便保修问题出现或发生时可及时处理、面对。

3)为了确保保修及时、保证质量,施工合同还应规定工程质量的保修金额(一般为工程总造价的5%)和保修金的预留与支付方法以及保修金的利率。建议业主方与承包商协商,签订专项工程保修合同,以便监理实际操作。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时,督促承包商向业主方提交《质量保修书》,其内容为具体保修项目,期限以及有关承诺。

4)监理人员要与业主方密切联系,关注工程使用状况是否正常,随时听取用户意见。同时,与有关承包商保持电话联系,并且要求承包商指定一名联系人。

5)组织承包商对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质量回访,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为宜,并在气候突然变化(台风、冬季低温)如台风暴雨过后组织使用单位进行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按单位工程进行登记。

6)工程保修期的计算。工程的保修期限应依据监理单位与业主方签订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文件中规定的期限。监理合同中规定的是监理工程缺陷服务期限,而施工合同规定的是承包商对工程负责保修的期限,但必须符合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章建设工程质量保修的规定。

7)在监理工程缺陷服务期即将到期的前1-2个月,由监理人员组织业主方以及承包商共同对工程进行全面目测检查。发现的问题及需要维修的内容按单位工程列表登记。

8)监理人员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和以上质量回访与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与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并确定质量缺陷的事实和责任。比较严重的质量缺陷应由监理人员组织业主、设计人员和承包商共同研究确定原因。关键是要确定该工程质量缺陷是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的。因为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工程存在的质量缺陷均应由承包商负责,无条件保修。监理人员及时发出《工程维修通知书》要求承包商在接到通知书十日内派人进行维修。比较重大的质量缺陷,如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屋面、地下室渗漏等质量问题要求责任方提出缺陷的处理方案,经过监理、设计人员、业主方共同审批后,由监理人员监督实施处理。

9)承包商若不能按监理人员要求及时进行维修,监理人员应书面通知业主,可由业主委托其他承包商完成。(同时,监理人员要与原承包商沟通)其维修处理发生的费用依据施工合同规定在质量保修保证金中扣除。

10)当监理合同约定的监理工程缺陷服务期过期后,承包商应按施工合同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仍需对工程继续履行质量保修义务。

四、质量控制的程序

1、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流程框图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流程框图

2、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控制监理工作程序框图

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控制监理工作程序框图

五、质量控制的措施

为了确保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单项工程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施工及安装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为了达到全过程、全方位、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项目监理部在施工阶段在质量控制上将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1)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度

工程项目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全权代表监理单位履行委托监理合同,承担监理合同中所规定的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任务,总监对外向业主负责,对内向监理单位负责,确保监理合同的全面履行。

(2)监理月报制度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日、周、月的工作报告。工程报告应包括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监理单位每周、每月向业主提交监理周、月报,监理报告应包括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

各施工单位在每月25日前向监理提交月报资料(计量、质量、进度、计划)。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及时编制监理月报,将本月发生的工程质量、实际进度、投资情况、安全文明施工情况及相应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做出简要分析,对本月监理工作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下月监理工作打算,在下月5日前报送业主和监理公司。

(3)工程开工申请制度

1)施工单位填写开工报告并附上施工组织设计及材料报验单;

2)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

3)总监理工程师审核;

4)下达开工令。

(4)工地现场例会制度

1)每周总监召开监理部全体监理人员工作会议,总结上周工作,布置下周监理要求,讨论和解决监理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2)工地每周召开一次工地例会,由业主、设计(如果能参加)施工、监理参加,例会的主要内容是检查上一次例会讨论的工作完成情况,分析未完成原因,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落实措施,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检查分析本周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等,解决工地现场出现的有关问题,协调各方关系,安排下步工作,例会由监理方主持召开并形成会议纪要。

(5)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及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审查监督制度

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方针政策、质量目标、宣言、质量要求、质量工作计划和指示、质量检查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程序、质量标准和关系。

审查施工单位对本项目的质量方针政策、质量目标、质量要求、质量工作计划和指示、质量检查的规定、质量工作程序是否满足项目目标实现的需要,审查项目质量体系是否反映在合同、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管理计划和工作计划中。

(6)施工图会审及设计交底制度

在设计交底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各专业、各分项目之间的配合有无不协调的问题;

图纸各部分尺寸、标高是否统一、准确;

有无难以实现的结构、难以提供的材料和设备。

监理人员应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设计人员对建筑特点、结构特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作详细介绍,便于施工单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科学地组织施工和合理安排工序,避免发生技术指导错误和操作错误。

总监理工程师应对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进行签认。

(7)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报审制度

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向监理申报施工组织设计。在每一个分部工程和主要分项工程、重要部位,以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组织施工时,均不得擅自施工。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工程承包单位根据施工图纸及实际施工条件负责编制。它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的经济效益,包括施工顺序、使用的机械及相应的保证措施。施工单位在每一个工程开工前都必须向监理方申报施工组织设计,在每一个分部工程和主要分项工程和重要部位以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组织施工时均应报审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未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施工。专业监理工程师重点应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所使用的施工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是否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工程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合同进度的要求、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准确、各节点的完工时间是否与业主的要求相一致;

所采用施工顺序、方法和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

所采用的工程质量标准是否符合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规定和操作规程的要求;

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有无工程质量方面的潜在危害;

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有无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

(8)工程材料、半成品质检制度

审查建筑材料、设备订货和核定其性能。订货前,施工方应提出样品、厂家资质证明和单价,经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业主研究同意后(必要时进行封样处理)方可订货;到货后及时将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技术资料报送监理审核;

主要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如有疑问,监理可重新抽样送检。工程材料、半成品必须经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准用于工程。

(9)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隐蔽工程验收,必须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好隐检单(专职质检人员签字并附有关材料证明),经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合格签署意见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方一般应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验收内容、时间和地点)。

(10)工程变更签证制度

业主、设计院提出的设计变更及修改通知须经监理工程师会签后交施工方执行。

施工方提出的技术核定,要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签字后向业主和设计院提出。

对于提出的设计变更、修改通知及技术核定,监理工程师应侧重于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是否有不利影响进行审查,并及时向业主汇报。

(11)施工工艺样板先行制度

对于装修阶段有条件的施工工序(如粉刷、管道及电气安装等部分工序)应要求施工单位按照监理的要求提供样板施工;由施工单位、监理(有必要时也可邀请业主参加)对样板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直至样板施工复合要求;大面积施工对照样板检查、展开。

(1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如施工单位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商按国家有关规定,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呈报书面报告。承包商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对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工程,监理工程师要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对出现不合格工程,监理工程师将依据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来处理。必要时可以下停工令,令其停止施工。对不合格的工程,在承包商按规定修补或返工重做,达到合格标准以后,专业监理工程师才能予以验收和计量,否则应继续指令其返工,直至建议撤销其承包资格。由于承包商责任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修补和返工所发生的费用由承包商自负。

(13)工程停工/复工制度

对多次出现不合格工程,监理工程师将依据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来处理,必要时可以下达停工令,令其停止施工。对不合格工程,承包商按规定修补或返工重做达到合格后,监理工程师才能予以验收和计量,否则继续返工,直到建议撤消其承包资格。

(14)质量评估报告制度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对承包单位报送竣工资料进行审查,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对存在问题应及时要求承包单位整改。整改完后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

(15)内部管理工作制度

1)每周工作例会

主要听取各监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工作体会,大家讨论后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合理运用;有时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施工验收规范以及国家和地方发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提高监理人员素质,保证了现场质量监控的力度。

2)巡查、互查

综合组每周抽出2-3天时间到现场巡查,同时要求现场监理人员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到他人监理区域进行互查,发现问题及时与主监人员沟通,一方面可以更全面地监控工程质量,使质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另一方面通过互查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监理业务水平。

3)监理人员考查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公司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监理岗位责任制,制定一套合理的考核指标,使之既能反映出工作业绩也能反映出劳动过程,并定期进行考核和检查,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大了工作责任心。

2、技术管理措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人、机、料、法、环”是工程质量控制五大要素。其中人是起决定因素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员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工程所用原材物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原材物料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是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带有计量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使其达到额定的性能,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稳定性是因人工操作所致,而不确定性是指工程施工不是一个用模块可以固化出来的一种产品。工程施工工程量大,共同操作的人员之多及交叉施工的存在,使施工的工序具有连续的相互搭接的特征,控制好工序质量,就要做到对每道工序,每个工作全面实施监督操作、检验把关、预防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控制方法。

产成品保护养护在施工周期长和多工种交叉作业的项目中,决定了工程施工产成品保护的重要性。分项工程的完成对单位工程来说仅仅是产品完成过程中的一个工序,对已完成分项工程的保护养护对整个工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严格按照规范及操作要求保护养护好已完成的分项工程。

1)审查施工单位人工、材料、设备、施工工艺落实情况

①检查工程施工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员到位情况;审查施工单位承担任

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项目要求;审查分包单位、供货单位、试验单位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否符合项目要求。监督与协助施工单位完善工序质量控制,使其能将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自始至终都纳入质量管理范围;督促施工方对重要的和复杂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做为重点,设立质量控制点加强控制,及时检查与审核施工方提交的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对于重要的工程部位或专业工程,监理单位还要再进行试验和复核。

②检查工程所用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投入情况:

凡运至施工现场供工程使用的材料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并由施工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或测试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使用。对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监理工程师拒绝签认,并签发监理通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撤出现场。当监理工程师对供货方所提交的有关产品合格证明以及施工单位提交的检验和试验报告有疑问时,监理工程师可以再行组织复检或抽样试验,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允许使用。

对于施工单位所准备的各种材料、设备等的存放条件及环境,事先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确认。如存放、保管条件不良,专业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其加以改善并达到要求,方予以确认。

对于现场配置的制品,要求施工单位事先进行试配,达到现行规范、规程要求方准进行施工配制。

③审查施工单位所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

料。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 方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5.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5.1.1掌握材料质量标准 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是材料质量标准,它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质量。 5.1.2材料质量的检(试)验 1)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的信息。 2)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一般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3)根据材料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材料质量检验程度分为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 4)材料质量检验通常进行的试验为“一般检验项目”;根据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为“其他试验项目”。 5)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6)材料抽样一般适用于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鉴定。 7)对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不问的检验标准,而检验标准则是用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的依据。 5.1.3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故必须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5.2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主要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在定货前,承包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同意后,方可定货; 2)监理工程师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22104030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复习要点 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 (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质量控制。 (2)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分为共同性依据和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3)施工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包括质量文件审核和现场质量检查。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开工前的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的检查;停工后复工的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以及成品保护的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试验法又分为理化试验和无损检测。 2.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施工质量控制的准备工作包括工程项目划分与编号以及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 (2)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包括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以及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 (3)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把好采购订货关、进场检验关以及存储和使用关。 (4)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包括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以及使用操作要求。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技术交底书应由施工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交底的形式有:书面、口头、会议、挂牌、样板、示范操作等。 (2)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3)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包括施工生产时的投料计量、施工测量、监测计量以及对项目、产品或过程的测试、检验、分析计量等。其主要任务是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 (4)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和工序施工质量效果控制。 (5)特殊过程是指该施工过程或工序的施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而得到充分验证,或万一发生质量事故则难以挽救的施工过程。其质量控制除按一般过程质量控制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6)成品保护的措施一般包括防护、包裹、覆盖、封闭等方法。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规定和方法 (1)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内容包括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验收和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2)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验收,是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3)施工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可分为验收的准备、初步验收(预验收)和正式验收。 一单项选择题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方案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条。就建筑服务业而言,高质量的把项目服务好,共同与建筑企业把质量做好,是企业管理的价值所在,也是重点要做的事情。 现在的市场是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竞争市场,因此,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手段与措施是确保各相关方实现共赢的保证。 一、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围绕着业主单位制定的工程质量等级目标要求,我公司监理人员将首先组织施工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及现场勘察工作,充分熟悉了解工程图纸及外部施工环境的特点和要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控制方案;督导施工单位按照要求组建施工项目管理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其正常有效工作;通过监理单位人员的工作,对施工投入、施工过程、产品结果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资质、材料和设备质量、施工机械和机具状态、施工方案和方法、施工环境实施全面监控。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为: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合格标准要求。 二、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第一,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第二,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中,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第三,对工程项目的人员、物料、技术、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质量监控,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第四,严格落实承包单位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做到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机件及设备不会在工程上使用。

第五,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的,不签字确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三、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依照批准的《监理规划(细则)》完善项目监理机构自身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的前提下展开工作。 1.监理项目部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建立或完善监理项目部的质量监控体系,做好监控准备工作,使之能适应准备开工的施工项目质量监控的需要。 (2)在施工前由监理项目部组织业主、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开工前熟悉和掌握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如设计图纸、有关资料、规范、标准、编制质量控制方案等。 (4)编制质量控制方案,明确质量控制方法、要点。 2.核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监理部必须做好施工单位人员资质审查与控制工作,重点是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资质与管理水平,以及重点岗位、特殊专业工种和关键的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操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1)检查工程施工单位主要技术负责、管理人员资格、到位情况。 2)审查施工单位承担任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经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方可上岗施工,对于不合格人员,专业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撤换。

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措施 一、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一)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二)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三)对工程项目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四)严格要求承包单位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 (五)坚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上使用。 (六)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 (一)质量控制应以事前控制(预防)为主。 (二)应按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 (三)应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

(四)应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理。 (五)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六)应建议撤换承包单位不称职的人员及不合格分包单位。 三、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事前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单位为正式施工进行各项准备、创造开工条件的阶段。施工阶段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往往是由于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不充分而引起的。因此,项目监理部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将十分关注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项目监理部将通过抓住工程开工审查关,采集施工现场各种准备情况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实施预防。 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监理部采取预控制方法进行监理,具体控制要点及手段主要有: (1) 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每个施工承包单位都应有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并设施工员、质量员和资料员、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施工工序的自检验收制度。 (2) 对施工队伍及人员控制 审查承包单位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程质量是企业走向市场的立足之本。争创国内一流水平的意识将永远激励我们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精美的建筑产品。 下部施工是本标段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下部结构的形成是上部结构施工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公司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公司贯彻执行的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实际情况,由公司总部成立本标段后方技术支持组,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方案、技术问题、科研攻关项目进行论证审查。我们有义务、有信心、有能力确保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优良以上。 一、质量目标 使用材料合格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重大质量责任事故0案次/每年;顾客满意度90%以上;工程竣工验收质量优良。 质量管理方针:科学管理,规范操作,严格控制。 对本工程项目实行“项目法管理”,严格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制定完善的质量手册等法律性质量文件(包括组织网络、各级责任制、资源配备、管理程序),制订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创优计划,用法律文件确保工程质量。 提高全员业务素质,使全体员工树立“工程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观念,增强质量意识,调动职工积极性,人人各司其职,用全员的工作质量来确保工程质量;确立创优质工程目标,积极开展争创优质工程活动。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和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工程技术、质检、试验、测量监控四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为质检、测量体系配备职业道德良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和技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工程质量。 二、质量管理机构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质量检查工作。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每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作业班组实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对主要项目、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襁褓之中。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方案实施 3.1货物质量 1)所有材料的采购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的品牌、型号、规格等进行控制; 2)采购前应对供货商所提供的品牌、型号、规格、产品合格证书、质量检验报告等进行仔细校对,由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会同材料人员对产品使用性能、供应能力进行评价,并由上级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确定合格的供货厂家; 3)已确定的合格供应厂家,在采购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厂家,采购的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一级品及以上等级,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及产品使用证明书并经过监理及上级单位认可后方可使用; 4)制材料采购计划,按设计和施工要求,必须明确材料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数量、技术参数要求、供货时间等,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复查,项目经理批准。 3.2进货检验和试验 1)材料进库前,由材料专职检验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共同验证,核对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填写验收单、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书和质量保证书等,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库,并填写“材料入库记录”; 2)属甲供材料、设备,应会同监理人员进行质量确认,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及时通知甲方采购人员,请求及时解决; 3)需要试验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进行批量抽验; 4)设备的验收,应对其外观、包装以及设备随机文件和产品合格证进行验收和确认。 3.3实施方案质量保证措施 要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首先要确保深化设计方案质量、产品选型质量、设备材料采购质量等。在此基础上,施工质量才有前提条件。 3.4深化设计方案质量 依据招标文件的各项技术要求,结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深入了解工程现场情况,充分了解和听取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深化设计工作,全面完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全套技术文件经过多方会审通过后,方能作为施工方案。

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方法是保证产品质量并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它通过研究、分析产品质量数据的分布,揭示质量差异的规律,找出影响质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消除或控制产生次品或不合格品的因素,使产品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正常的、理想的进行,最终使产品能够达到人们需要所具备的自然属性和特性,即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 特点与作用 本法是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休哈特在1924年首先提出,后于1931年由他与同一研究所的道奇和罗米格两人一起研究进一步发展,成为创始人。它有3个特点:一是运用数量统计方法;二是着重于对生产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三是广泛运用各种质量数据 图。 本法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使设计、制造和检验3方面的人员在质量管理中得到协调和配合;可以使质量管理从单纯的事后检验发展成为对生产全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控制;可以观察记录在管理图上的数据,及时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便迅速采取措施,消除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使生产处于稳定状态。 步骤 运用本方法控制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分为以下3个步骤:

(1)订立质量标准。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首要条件。质量标准,一般分为质量基础标准、成品质量标准、工艺质量标准、工艺装备质量标准、零部件质量标准、原材料和毛坯质量标准6类。 (2)收集质量数据。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同时任何质量的特性、差异性都必须用数据来说明。进行质量控制离不开数据,质量的数据分两大类,即计量数据和计件数据。计量数据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来,通常可以获得在小数点以下的数值数据;计件数据则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即使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0一、1一、2一、3一、4……的自然数的数据。 (3)运用质量图表进行质量控制。这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变化的有效手段。控制质量的图表有以下几种,即:分层图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散布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以及关系图法、KJ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 法、网络图法。这些图表,在控制产品质量的过程中相互交错,应灵活运用。 控制方法 1.分层法 分层法又名层别法,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按照同一性质或同一条件进行分类,从而找出其内在的统计规律的统计方法。常用分类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一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一 【本讲重点】 排列图 因果分析法 对策表方法 分层法 相关图法 排列图法 什么是排列图 排列图又叫巴雷特图,或主次分析图,它首先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Pareto)用于经济分析,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将它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之中,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之一。 排列图中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柱状图和一条自左向右逐步上升的折线。左边的纵坐标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为频率或称累积占有率。一般说来,横坐标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问题或项目,纵坐标表示影响程度,折线为累计曲线。 排列图法的应用实际上是建立在ABC分析法基础之上的,它将现场中作为问题的废品、缺陷、毛病、事故等,按其现象或者原因进行分类,选取数据,根据废品数量和损失金额多少排列顺序,然后用柱形图表示其大小。因此,排列图法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我们找到影响生产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可以将积累出现的频率百分比累加达到70%的因素成为A类因素,它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排列图能够从任何众多的项目中找出最重要的问题,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大小顺序,能了解该项目在全

体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效果、调查产生缺陷及故障的原因。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排列图的绘制,并将其应用到质量过程中去。 一般说来,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图7-1所示,即:确定调查事项,收集数据,按内容或原因对数据分类,然后进行合计、整理数据,计算累积数,计算累积占有率,作出柱形图,画出累积曲线,填写有关事项。 图7-1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排列图的应用实例 某化工机械厂为从事尿素合成的公司生产尿素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上面共有成千上万个焊缝和焊点。由于该厂所生产的十五台尿素合成塔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焊缝缺陷,由此对返修所需工时的数据统计如表7-1所示。 表7-1 焊缝缺陷返修工时统计表 序号项目返修工时fi 频率 pi/% 累计频率 fi/% 类别 1焊缝气孔14860.460.4A 2夹渣5120.881.2A 3焊缝成型差208.289.4B 4焊道凹陷15 6.195.5B 5其他11 4.5100C 合计245100 缝成型差、焊道凹陷及其他缺陷,前三个要素累加起来达到了89.4%。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绘制出如图7-2所示的排列图:横坐标是所列举问题的分类,纵坐标是各类缺陷百分率的频数。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5.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是材料质量标准,它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质量。 1)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的信息。 2)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一般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3)根据材料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材料质量检验程度分为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 4)材料质量检验通常进行的试验为“一般检验项目”;根据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为“其他试验项目”。 5)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6)材料抽样一般适用于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鉴定。 7)对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不问的检验标准,而检验标准则是用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的依据。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故必须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5.2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主要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在定货前,承包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同意后,方可定货; 2)监理工程师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

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5.3施工阶段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等都将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织部分,所以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也应当是进行全过程和全面的控制,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进场、存放、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监督与控制。 1)凡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设备等,在采购定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对于重要的材料,还应提交样品,供试验或鉴定,有些材料则要求供货单位提交理化试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发出书面认可证明后,方可进行定货采购。 2)供货厂家是制造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和器材等的主体,所以优选良好的供货厂家,是保证采购、定货质量的前提。 3)某些材料(诸如一些装饰材料)定货时最好一次订齐和备足货源,以免由于分批而出现花色差异质量不一。 4)供货厂方应向需方(订货方)提供质量保证文件,用以表明其提供的货物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质量控制的内容、措施和方法

按照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和程序,根据SL27-91《水闸施工规范》对水闸施工 质量进行控制。 1. 事前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1)、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的内容 1)核查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 2)审查分包单位的资格,签发《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3)查验承包单位的测量放线,签认承包单位的《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 4)检查材料的质保资料;签认工程中使用材料的报验。 5)签认工程中使用建筑构配件、设备报验。 6)检查进场的主要施工设备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7)审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8)施工前应报出创优计划和通病防治措施。 (2)、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的原则 1)以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2)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3)对工程项目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3)、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的方法事前控制工作首先要注意对承包商所做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控制;另一方面应组织好有关工作的质量保证,还要设置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 1)核查承包单位的机构、人员配备、职责与分工的落实情况。 2)督促各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的配备。

3)检查承包单位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4)审查分包单位的资格及业绩情况。 5)审查检验承包单位测量验放线成果。 6)审查确认承包单位的材料报验及新材料、新产品的确认文件。 7)审核签认建筑构配件、设备报验并检查进场主要施工设备。 8)审定承包单位开工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9)参与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4)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的措施 4.1 事前控制的组织措施 1)针对本工程重要性的特点,我公司将组成由专家组成的高层次的顾问组,对工程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公司领导和顾问组不定期经常对工程进行巡视、检查,听取业主对监理工作的意见,对现场工作给予指导。 2)现场的监理组织健全,职责分工清楚,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督促、帮助施工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优计划和通病根治措施。 (5)事前控制的技术措施 1)坚持样板引路。每一工序均要先确定一个样板块(段),由施工单位的普通的施工班组施工;样板经甲方、监理方检验同意后,总结出最低的质量标准、施工方法和操作规程,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观摩、学习,并充分掌握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监理公司按样板工程的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这个样板,不仅成品是施工的样板,而且施工工具、操作程序都是样板。 2)中标后即进行编制指导监理工作的监理规划;对监理工作进行科学的目标规

服务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及措施方案

服务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及措施 1、质量控制保证体系流程图如下: 质量控制保证体系流程图 2、工程造价咨询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共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技术措施三部分:2.1组织措施

2.1.1组建以项目负责人为管理核心的独立项目部。选派公司高层管理及优秀的骨干人员为本项目部负责人。公司总工室将设立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牵头的专业审核小组对项目部所有编审业务进行实时监督; 2.1.2由项目部负责人提名,组建一个富有经验、责任心强、业务精干的专业服务团队,从人员素质上把好第一关,这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选派服务团队的人员以不少于5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为主,尤其注重有较强责任心、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 2.1.3保证参与项目工作的所有专业人员均做到持证上岗,全部具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或建委颁发的预算员岗位证书,保证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员均具有与其承办工作相适应的工作能力; 2.1.4建立项目负责人责任制,明确参与人员的职能分工; 2.1.5由项目部编制各个具体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计划并对所有造价业务均制订针对性的工作流程图及实施方案; 2.1.6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检验程序开展工作,做到每一份成果文件均要经过三级复核,确保承接的工程造价业务的高质量完成; 2.1.7强化规服务,使用各种标准技术质量手册,强调成果文件质量,严格推行校审制度,以提高服务质量,杜绝差错。 2.2 经济措施 公司对项目部负责人、项目组长及项目组成员按《项目部检查评比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填写《项目部工作人员考核表》,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一定的经济奖惩

2.3 技术措施 2.3.1在接到业主提供的工程资料后,及时细阅,做好相关交底工作,统一咨询业务的技术标准与原则。 2.3.2严格执行公司的业务质量控制程序和委托方的管理制度。建立编制、复核、会审和审定多级把关程序。造价编制人将所计算的成果经过自查整理,形成初稿;由复核人对初稿进行检查复核,然后由编制人进行修正,再提交项目负责人组织会审,并征询业主意见,最后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 2.3.3复核人员主要复核计算成果的依据和计量是否正确,容是否齐全、有无漏项,采用的技术经济参数与标准是否恰当,计算与编制的原则、方法是否正确合理,各专业的技术经济标准是否一致,审核成果说明是否规,论述是否通顺,容是否完整正确,检查关键数据及相互关系。 2.3.4审核人员发现的问题在复核记录单上列出,交造价成果原编制人员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再复核。 2.3.5对咨询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委托方主管人员汇报并经常组织会审,会审主要是对重要子目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会审确定。对重大问题及时请示相关领导。 2.3.6每阶段的咨询业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资料归档和信息化处理工作。 2.3.7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腐败现象。虽然防止腐败不是造价管理的畴,但腐败现象会象蛀虫一样人为地破坏造价管理工作,其危害之大更可令造价控制前功尽弃。加强职业教育,完善部监督机制。在服务过程中,如果需要与承包方沟通,坚持做到先征得委托方同意或有委托方在场。确保公正、诚信,自觉维护业主的合法利益。

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做法和措施情况说明

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做法和措施情况说明 我公司总经理严把质量关,成立了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贯穿至各个项目部乃至工人,从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至竣工验收都质量控制工作做里重要指示,必须做好质量工作。 公司严格贯彻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质量必须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质量标准的评定以国家或行业的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所有工程质量验收达到合格,争取达到大连市优良标准。 2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2.1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项目部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2.2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2.3对工程项目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项目部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2.4严格要求项目部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 2.5坚持不合格的绿化苗木材料、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上使用。 2.6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3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3.1质量控制应以事前控制(预防)为主。 3.2应按施工规划、施工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3.3应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 3.4应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进行旁站施工。 3.5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3.6应建议撤换项目部不称职的人员及不合格分包单位 4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4.1事前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单位为正式施工进行各项准备、创造开工条件的阶段。施工阶段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往往是由于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不充分而引起的。因此,项目施工部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将十分关注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项目施工部将通过抓住工程开工审查关,采集施工现场各种准备情况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实施预防。 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部采取预控方法进行施工,具体控制要点及手段主要有: 1)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每个施工项目部都应有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并设施工员、质量员和资料员、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施工工序的自检验收制度。 2)对施工队伍及人员控制

质量控制方法及手段

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制定工程质量目标:优良工程。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建立相应的质量制度,明确质检人员职责和检测手段,使每个项目、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质量负责人和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以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如下: 一、建立质量自检体系:在项目经理领导下,项目质检负责组织各专业施工队配备专职质检员,各作业组配备兼职质检员,形成一个三级质量网络。质检组织机构框图见下: 二、建立健全质量自检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从管理体系上、管理制度上做好质量自检保证。 1、质检工程师一票否决制:质检部全面独立主持质检工作,质检人员工作目标是确保在各个分项工程施工中每道工序进行严格管理,达到整体工程优良目标,质检人员的工作职权要充分体现权威,对质量管理有一票否决

制的权力,建立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隐患的分项工程有权做出暂停施工、整顿施工队伍决定的有关制度。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对进场作业人员都应事先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各个班组在交接时都应有技术交接,并有交接记录,做到事事管理落实到人,责任明确。 3、加强对成品、半成品材料检验建立数据制度:任何外购材料或自产材料都应在采购、储运、保管全过程进行质检、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抽检,建立质检数据资料,以数据说明问题,将合格的产品申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确认后进库保管或投入使用。 4、采取项目挂牌制度:在经理部、施工队及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质检负责、试验负责、安全员、施工员等,均应挂牌上岗。施工现场等主要材料及施工工艺要挂牌明示。 5、开展质量教育及技术培训制度:认真做好质量教育工作,提高质量意识,使全体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预防为主”的观点。对关键项目或工艺委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把关。 6、质量技术分析会议制度:质检科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定期就每个分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技术分析,特别是针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或技术问题,通过技术分析会议制度健全质量管理措施,使投入的作业人员健全质量意识。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质量事故的发生。 7、质量奖惩制度:质检人员的奖金与产生效率脱钩,仅与目标质量实绩挂钩。质检人员的工作成果就是使生产作业提供产品优质结果,要充分发挥质检人员潜在的管理能力,激励其责任心。对不胜任的质检人员坚决调离工作岗位。 三、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制度:设立工程质量检查小组,配备专职质检人员和试验人员,施工中每个环节、工序按技术规范要求,认真检验,保证在施工全过程有质量检查和控制。通过中心试验室对工程的全面检测,提供正确的数据,客观、真实地反映工作实质,建立完善的各工序质量三级检查制,即班组自检,专职人员二检,认为合格后提请业主及监理工程师进行三检验

项目质量管理措施方案

1、质量管理体系 1.1、项目质量目标概述 我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质量活动规范有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质量方针 规范受控,贯彻始终,质量第一,确保履约。 (2)质量目标 ①保持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②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③杜绝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1.2、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项目组织依存于其顾客的需求。因此,项目组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领导作用。 (2)、领导作用:在这里要突出项目经理的作用,以项目经理为组织核心并协调各个部门来开展工作。 (3)、全员参与:产品质量是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企业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把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上自厂长、下至工人人人关心质量问题,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4)、过程方法:过程方法实际上是对过程网络的一种管理办法,它要求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 (5)、管理的系统方法:在质量管理中采用系统方法,就是要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对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持续改进: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7)、以事实为决策基础: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指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它要求尊重客观事实,尽量用数据说话。 1.3、项目质量管理原理: (1)系统原理; 项目是由不同的环节、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要素所组成的,项目的各环节、各阶段、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因此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应运用系统原理进行系统分析,用统筹的观念和系统个的方法对项目质量进行系统的管理,使得项目总体达到最优。 (2)PDCA循环管理; PDCA循环可分为四个阶段 图

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一、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严格贯彻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质量要求,所有工程质量验收达到合格。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2.1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2.2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2.3对工程项目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2.4严格要求承包单位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对进场材料必须先见证送检,检验合格方可用于工程,设备的使用必须定期维保,未及时维保的发出安全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2.5坚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上使用。 2.6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三、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3.1质量控制应以事前控制(预防)为主。 3.2按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 3.3应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 3.4应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理。 3.5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3.6应建议撤换承包单位不称职的人员及不合格分包单位 四、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4.1事前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单位为正式施工进行各项准备、创造开工条件的阶段。施工阶段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往往是由于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不充分而引起的。因此,项目监理部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将十分关注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项目监理部将通过抓住工程开工审查关,采集施工现场各种准备情况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实施预防。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监理部采取预控方法进行监理,具体控制要点及手段主要有:

质 量 控 制 的 四 大 方 法

质量控制的四大方法 1、质量成本控制法 质量成本是指为提高产品质量而投入的企业资源。它是以质量标准为参照的一种投入,其投入以使产品质量指针上升为目的。 在企业市场地位既定条件下,质量标准只能在一个额定的幅度内变动,过高或过低都将于企业的既定的市场地位相背离。因此,在额定的幅度内,应是质量标准最高,而对应的质量成本最低,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 ~. Z8 j m' Y 控制质量成本的主要方法: A、根据企业市场地位的需要,确定企业“质量标准”摆动最大允许幅度,并根据而确定“质量成本”的理论之正常波动范围,使所有管理者都认清楚降低质量成本有什么样的数据参考,从而有的放矢地去进行管理作业。 B、在企业管理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范围内,分析研究企业在保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降低质量成本的可能性与主要途径,督促管理人员去积极实施。 C、广泛而积极地开展企业的创新活动,也可以降低质量成本作为专项开展的创新活动,既取得降低质量成本的可能条件,又增加了全员的质量意识。 2、质量问题追溯法 质量问题追溯是指对于企业经营有关的一切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就其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地点与范围,解决的方法与途径,解决后还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的探讨与实践。 质量问题追溯法,是指追溯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思维形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如何才能有效地符合工作程序,符合成本原则,其解决的具体行为即为所“追溯”的标准行为,也就是方法。任何企业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过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如果不进行追查及寻找解决方法,以后就有可能出现类似问题或更大的问题,最终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质量追溯的方法有: (1)沿流上溯法 是从质量问题产生的工段、工序、工种点或管理作业点沿既定作业流程的逆向上溯,逐个工种点、逐个工段逐个作业点地盘查、清理、直找到问题的发生源,并将以清查过程的逐次影响因素记录在案,与发生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常规的、思路较清晰的,也是管理者容易接受的方法,其优点较为明显;缺点是工作量较大,管理成本较高。 (2)顺流而下法! 是依生产流程或管理流程顺序而下,逐个作业点进行盘查,直到查清楚全部问题为止的一种方法。 (3)随机抽查法 是对待较复杂的复合型作业流程可采用这种方法,其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随机样板要具有代表性,比符合数理统计的随机性原则 (4)图上作业法) 是在全套流程图上根据质量问题的具体表现,如特征、性质、程度等估测可能发生问题的工序,根据估测资料针对性地对估测点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5)成品分析法 是对出现的不合格成品进行品解剖,分析质量问题是由何处造成、何处引起、何处结束,做出详细地解剖纪录,再根据解剖的结果在作业在线进行修正作业的一种方法。 (6)产品对比法 是一种利用同行业优质产品进行质量对比的方法。

监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详细]

监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1、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 1)、审核承包商的资质证明文件,控制承包商的质量体系; 2)、审批承包商的开工申请,检查核实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3)、审批承包商的施工方案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障; 4)、审批承包商提交的有关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或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等,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5)、审核承包商提交的工序施工质量的动态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6)、审核承包商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检查、自检、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资料,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7)、审批有关工程变更、修改设计等,确保设计、施工的质量; 8)、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鉴定书,审批其应用申请报告,确保新技术应用的质量; 9)、审批有关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质量; 10)、审批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2、旁站监理 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特点,制定具体的旁站项目及部位,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活动. 3、见证取样

见证取样工作重点依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其系列标准所规定的见证取样项目、数量、予以实施. 4、平行检验 为完成各项预定平行检验工作,监理机构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材料通过见证取样方式实现平行检验. 5、巡视检查 巡视是监理人员的重要日常工作内容,为避免在报验验收过程中才发现问题,且有些问题在报验验收工作中已无法挽回的情况,巡视工作将实行制度化,监理人员的现场巡视工作将保持一定的频率,重要的非旁站点、见证点的工序在巡视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比例. 6、指令文件与一般管理文书 指令文件的使用具有相当的弹性空间,一些指令性文件如《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使用过频会导致承包商麻木不仁,过少又无法达到监理控制的效果. 1)、口头通知,对一般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事项,口头通知承包商整改或执行,并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形式予以确认. 2)、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联系单提醒承包商注意事项,用监理工作联系单形式. 3)、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在巡视旁站等各种检查时发现的问题,用监理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商,并要求承包商整改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4)、工程暂停令:对承包商违规施工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有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PDCA循环法 一、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制定计划(方针、目标) 执行(组织力量去实施) 检查(对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 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形成标准,或找出失败原因重新制定计划) PDCA循环法的特点: 1. 四个顺序不能颠倒,相互衔接 2.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 3. 不停地转动,不断地提高 4. 关键在于做好总结这一阶段 二、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的八个步骤 1. 找出存在的问题 2.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3. 找出影响大的原因 4. 制定措施计划 5. 执行措施计划 6.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7. 总结经验进行处理 8. 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质量管理的数理统计方法 一、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1. 特点 (1)抽样检查 (2)伴随生产过程进行 (3)可靠直观 2. 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优点 (1)防止废次品产生(防患于未然) (2)积累资料,为挖掘提高产品质量的潜力创造了可能 (3)为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提供可靠数据 (4)减少了检验工作量,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与效率,节省了开支 3. 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 (1)必须具备相对稳定的生产过程(完备的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严格的工艺纪律、岗位责任制,完好状态的设备等) (2)培训人员,掌握方法,明确意义 (3)领导重视,创造条件给予支持 (4)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齐心协力 二、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 频数、频率和概率 概率的几个性质 产品质量变异和产生变异的原因:

1. 偶然性原因(随机误差) 对质量波动影响小,特点是大小、方向都不一定,不能事先确定它的数值。 2. 系统性原因(条件误差) 对质量波动影响大,特点是有规律、容易识别,可以避免。 随机误差与条件误差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前者可变为后者。 观察和研究质量变异,掌握质量变异的规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应严格控制。 三、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母体(总体N )–提供数据的原始集团 子样(样品n)–从母体中抽出来的一部分样品(n ≥1) 抽样- 从母体中随机抽取子样的活动 1. 数据的收集过程 (1)工序控制半成品→子样→数据 (2)产品检验产品→子样→数据 (3)子样的抽取方法 ①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表法) 机会均等,子样代表性强,多用于产品验收 ②按工艺过程、时间顺序抽样 等间距抽取若干件样品 2. 数据的种类 (1)计量值数据 连续性数据,可以是小数,如:长度、重量 (2)计数值数据 非连续性数据,不能是小数 ①计件数据(不合格数) (统计分析方法和控制图) 生产过程质量数据信息质量控制 分析整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