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经病的传变顺序

六经病的传变顺序

六经病的传变顺序
六经病的传变顺序

六经病的传变顺序

六经病的传变顺序

一般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但也有不经此顺序的情况,或直中,并病等。厥阴病是最危重的阶段。

★太阳病

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太阳经证

分为三型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

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太阳腑证

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太阳又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

能达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面恶寒。卫气行于脉外,功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风寒外袭,卫气受伤,温煦外御功能降低,是以恶寒(包括中风)。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

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阳明病

伤寒六经病之一。为阳气亢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证候性质属里实热。

《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

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总结

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病理机制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伤寒论》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中医诊断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少阳病

伤寒六经病之一。外感病邪在半表半里所致的证候。以口苦,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多呕,默默不欲食为特征。少阳病或来自太阳;或起病即为少阳病的,乃因气血衰弱,邪气内入,与正气相搏于少阳经所致。有在经、在腑之分。少阳经证为邪气侵入少阳经所表现的证候。多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少阳腑证为邪气侵犯胆腑所表现的证候。多见呕吐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治宜和解少阳,通腑泻热,方用大柴胡汤。

《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

概括: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病变。

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胆而逆(影响)在胃,故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气机不爽即发生胸胁苦满。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则往来寒热。

1.少阳正治法

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若汗则耗伤津液,反使病邪内传);无阳明之里实证,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惊);胸中无邪实,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则伤阳成悸)。所以少阳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少阳病的治疗原则,应以和解表里为主(即不发汗的解热法),然而,少阳病多是有兼表兼里,可在和解的基础上,兼用太阳汗法,或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

因为少阳病是邪居半表半里,有和解表里作用的小柴胡汤为少阳病的正治方。

2.少阳兼证治法

(1)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是少阳兼太阳病,可用柴胡桂枝汤。

(2)少阳证而复见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用大柴胡汤。

(3)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啬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复,而少阳病证不减,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4)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是邪热陷于少阳,水饮不化,当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宣饮。

(5)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痛不可转侧,是邪入少阳正虚神浮,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热气(胃热)上逆呕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热下寒,用黄连汤清上温中。

★太阴病

《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

外感病病程中,病邪入阴的第一阶段,为中焦阳气虚衰,脾胃机能减退,寒湿不运所表现的证候。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故呕吐。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1.太阴病正治法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性质:里虚寒。太阴病的成因,一为传经,三阳病而中气虚者,

每易转为脾胃虚寒的证候;二为直中,由于里阳素虚,起病即见虚寒证候;三为误治,苦寒泻下太过克伐里阳。主要临床表现:下利,泻下物多为清稀,可呈水样,也可见白色粘液,腹胀腹痛呈间歇性,喜温喜按,纳差,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腻,脉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寒湿侵袭,脾胃虚弱为特征。寒湿之邪侵袭,脾胃之气虚弱,健运失职,肠道传化失司,则下利,泻下物多为清稀,呈水样或见白色粘液,说明本证之下利为虚寒性下利;寒湿中阻,脾胃虚弱,气机阻滞坝IJ腹胀腹痛呈间歇性,且喜温喜按;寒湿中阻,健运失职则纳差;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腻,脉弱为虚寒之象。

★少阴病

伤寒六经病之一。外感病病程中,心肾阳虚,虚寒内生或心肾阴亏,阳热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少阴病的形成,或来自传经之邪,或心肾阴虚,外邪直中,或汗下太过,内夺肾阴。邪犯少阴,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但就伤寒而言,阳虚的寒证占主要地位。少阴寒化证为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呈现出全身性的虚寒征象。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治宜急温少阳,方用四逆汤。若脉微欲绝,反不恶寒,

甚至面赤,为阴盛格阳,治宜回阳救逆,方用通脉四逆汤。少阴热化证为少阴阴虚阳亢,从阳化热的证候。多见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黄连阿胶汤。甚而阴液欲竭者,急下存阴。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阳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症状。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法。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1.寒化证

本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多见的,其症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治疗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宜四逆汤。

2.热化证

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为主:

①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②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3.少阴兼太阳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药如方名)。

4.少阴兼阳明里实证

口燥咽干,腹胀鞭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厥阴病

六经病之一。从证候分析,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的证情。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方剂。厥阴病发厥者,当辨析其寒热以决定治法。厥阴病之厥,由阴阳气不相承接所致。如热邪传入厥阴,症见烦满消渴,舌卷囊缩,谵语便秘,手足乍温乍凉,脉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之。

《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厥阴病证治法

(1)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热错杂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

(2)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本证也是上热下寒,证情比较复杂,故也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如方名)治之。

(3)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有很高的疗效。

(5)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最为适用。

(6)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用吴茱萸汤。

厥阴病变证治法

(1)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

汤和解之。

(2)下利谵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厥逆证治法

(1)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2)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3)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为蛔厥主方。

六经病

三阴三阳脉证《伤寒六书》 经云∶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伤寒,则发热恶寒。伤风,则鼻塞恶风。然伤风有汗,伤寒无汗。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又曰不恶寒而作渴,皆为在经。不恶寒反恶热,自汗出,大便难。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而呕。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咽干,或腹痛手足温,自利不渴。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恶寒,口中和,默默欲寐,时时腹痛,又咽痛三证。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唇青舌卷,筋急,或渴,不欲食,即吐蛔。此三经皆受病也,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此皆自阳经传来者,故宜下而去之。非若阴经自中之寒,此则为真阴证矣,当用四逆汤辈温之。 六经病欲解时: 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 点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 点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大约凌晨1点——7点“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 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 21:00_23:00 三焦经 23:00-1:00 胆经(要上床睡觉) 1:00-3:00 肝经 3:00-5:00 肺经 5:00-7:00 大肠经(起床要喝水) 7:00-9:00 胃经(要吃早餐) 9:00-11:00 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 11:00-13:00 心经(开心快乐) 13:00-15:00 肠经 15:00-17:00 膀胱经 17:00-19:00 肾经 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

《诊断学》 第一章 诊断疾病的步骤

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 诊断疾病的程序,应有四个步骤:①搜集临床资料;②分析、评价、整理资料;③提 出初步诊断;④确立及修正诊断(图6-1-1) (一)搜集临床资料 1.病史 症状是病史的主体。症状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与演变情况,对于形成诊断起重要作用。详尽而完整的病史大约可解决近半数的诊断问题。但症状不是疾病,医生应该透过症状这个主观感觉异常的现象,结合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来认识和探索客观存在的疾病特点。病史采集要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病史要反映出疾病的动态变化及个体特征。 2.体格检查

在病史采集的基础上,应对病人进行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的体格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和阴性表现,都可以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体格检查结合病史资料大约可解决半数以上的诊断问题。在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核实和补充病史资料,因此,应边查边问,边查边想,使获得的资料具有完整性和真实性。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无疑会使临床诊断更准确、可靠。在选择检查时应考虑①检查的意义;②检查的时机; ③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④安全性;⑤成本与效果分析等。 (二)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对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所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是非常重要但又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疾病表现是复杂多样的,病人因受神经类型、性格特点、文化素养、知识层次、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所述病史常常是琐碎、凌乱、不确切、主次不分、顺序颠倒、甚至有些虚假、隐瞒或遗漏等现象。因此,医生必须对病史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使病史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的病史,才能为正确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结果必须与病史资料和体格检查结

精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由疾病转变成癌症发展的七个过程(阶段)

由疾病转变成癌症发展的七个过程(阶段)核心提示: 癌症哪里来?癌症是因人的正常细胞在电磁场平衡中出现失调,进而细胞的微胶粒被破坏,病变成细菌,并且继续进而生成外毒素和霉茵毒素。 一、乏力: 人的能量在睡眠中得以恢复,出现乏力的第一个警告信号是疲惫、困倦。而表明身体不适最常见的一个征兆就是食欲不振。消化食物需要能量,如果体内存在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那么身体就会本能地降低食欲,把原本用于消化的能量用到其它更需要能量的地方去。如果我们不加注意,疾病会带着有毒物质在主人不知情下进入第二阶段。 二、毒血症: 当人的体内未被排出的有毒物质渗入到血液、淋巴结及其他身体组织中。身体会意识到这点,并马上采取补救措施。由此,人体全面排毒开始了。就是说,当人体无法承受这种毒素围攻时,只能依靠自身热量来排毒,它的方式就是“发烧”。通过发烧,进入血液,然后再输送到各个器官,由这些器官负责排毒。若排毒不行,疾病则进入第三阶段。 三、过敏: 过敏状况是身体启动防御机制的显现,它加速内部运转以排出累积的毒素,具体表现是尿急或便急等。其中瘙痒现象最为显著。皮肤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而且也是排毒器官,人体通过从头到脚所有皮肤上的40亿个毛孔来排出毒素。如果身体上哪块皮肤出现痛痒,那就表示这个区域正在排毒。如果排毒现象不被重视,那么疾病会进入第四个阶段。

四、发炎: 发炎时,体内的毒素通常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器官区域里,以便被身体大规模地清除出去。由于不断受到这些有毒物质的刺激,这个区域开始发炎。可悲的是,人们往往不采取积极行动,找出病因,而是依靠药物来抑制疼痛。药物只能暂时压住病情,如果不找出病症,疾病会进入第五个阶段。 五、溃疡: 这时的身体受到毒素旷日持久的攻击,大量细胞和组织遭到破坏,免疫力大不如从前。由于暴露了神经,身体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在体内或体外会出现伤口或溃疡。体内出现溃疡的典型病症就是胃溃疡。虽然身体内的毒素是利用胃溃疡来排毒,但只要血液中的毒素回到合理水平范围,身体也会马上治愈溃疡。也就是说:溃疡发生后,身体会立即采取措施治疗伤口。如果排毒失败,疾病会进入第六个阶段。 六、硬化: 结痂是硬化的一种形式,就是使组织变硬或填补由溃疡等因素而受损的组织。它的目的就是将有毒物质隔离起来,使其停留在一个地方而不会在体内四处散播。这种硬*就是肿块。它常常被诊断为癌症,其实不然。硬化阶段是身体仍能控制细胞的最后阶段。如果任由导致疾病发展到这一阶段的恶习继续,那么细胞就会开始“发疯”。发疯的细胞就像寄生虫一样,会拼命吸引所有能吸收的营养,它猛吸特吸,却对身体没半点回报意思。当细胞的基因编码被改变,它们就会变得不受约束,这种疯狂状态发展的细胞就被称为:癌症。人体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入第七阶段。 七、癌症: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传变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传变概念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病机里面的脏腑病机,以脏腑病机为重点,讲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以后,它产生的基本病理变化。那么病理变化是指在病因作用下机体气血阴阳失调以后所发生的变化,因此疾病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由于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在病因作用下,一旦机体发生了病理改变,它就有一个传移和变化的规律,就是它的动态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把这种规律,中医学经过长期的总结归纳,最后提升为理论,形成一个中医学的疾病的传变理论。所以第五节,我们讲疾病的传变。这种理论肇始于《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逐渐地系统起来、完善起来,它是中医病机学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节疾病的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概念。 所谓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之间的传移和变化。传是指病理变化的传变,循着一定的趋向传移。注意这里面,按照一定的趋向,循着一定的规律发生部位的变移;变,是指病变在某种条件下的性质变化。变,又可以称变化,既有位置的改变,也有病变性质改变。把疾病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脏腑经络之间的位置的变化和病变性质的变化,概括起来称之为疾病的传变。疾病的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表现,它反映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过程。这样一个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而且

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推断疾病的预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的传变。传移和变化,传变。有病位的传变;有性质的传变。第一个讲病位的传变。这里所谓的病位是指病变的部位,具体病变的部位;所谓病位的传变是指在病理变化的发展过程中,病变部位发生相对传移的过程。换句话说,某一个部位的病变,它可以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引起另外一个部位发生病变。人体的组织、脏腑经络、官窍肢体、气血津液都可以称之为疾病发生的场所。因此,无论某一脏腑、某一经络、某一形体官窍发生疾病,它都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位置的改变。它体现了疾病的变化过程,也体现了疾病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二)疾病传变的规律。无论是外感疾病、内伤疾病,它们既有相同的传变规律,它们也有不同的传变规律。总体来说,传变规律,不外是由浅入深;或者由深浅出。无论是外感、内伤,都可以按照疾病的传变规律,都可以概括为这样一种基本规律。所以我们这里把基本规律用表里出入来概括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的它基本的传变规律。传统讲内伤疾病是按照脏腑经络传变、气血津液的传变。脏腑经络也有深浅之分、也有表里之分,所以这里的表里出入,体现了病变的部位由浅入深、由深出浅这样一个规律。表里传变,表示了病变部位的浅深,标志着病理变化的趋势,总的传变规律可以这样来理解。 这要讲两个概念:一个是表邪入里(表里出入的形式叫表邪入

(2)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2)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通过阴阳鱼的构图,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内容。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年中的具体表现,“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以北半球黄河流域及周边为参照),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阳鱼也逐渐从一个小尾巴点开始扩张;夏至日白昼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渐短,夜晚渐长,阴鱼开始扩张。阴阳互相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六经病欲解时:人体经络循行动画图和主治疾病 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 15点——21点()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 和子午流注图: 子午流注图 “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

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 21:00_23:00 三焦经 23:00-1:00 胆经(要上床睡觉) 1:00-3:00 肝经 3:00-5:00 肺经 5:00-7:00 大肠经(起床要喝水)

7:00-9:00 胃经(要吃早餐) 9:00-11:00 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 11:00-13:00 心经(开心快乐) 13:00-15:00 肠经 15:00-17:00 膀胱经 17:00-19:00 肾经 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 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和五行地支与子午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传染病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一、感染、抗感染免疫及易感性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2、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3、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 4、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传染病的特点 1.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二、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 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猪肺疫、马腺疫等)。 3、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4、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5、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

6、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 7、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8、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脓创)。 9、全身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全身感染。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学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 10、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者(如:马腺疫-颌下淋巴结肿大、猪瘟-肠纽扣状溃疡等)。 11、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其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如:非典型性鸡新城疫) 12、良性感染:该传染病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称为良性感染。 13、恶性感染:该传染病能引起病畜大批死亡,称为恶性感染。(如口蹄疫,良性其病死率小于2%,恶性则大大超过。) 14、最急性: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1天内突然死亡,症状的病变不显著。(如牛养炭疽、巴氏杆菌病、绵羊快疫、猪丹毒等)。 15、急性:病程较短,自几天到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如急性炭疽、猪瘟、猪丹毒等)。 16、亚急性感染:病程稍长,症状比较缓和(如疹块性猪丹毒和牛肺疫等)。 17、慢性感染: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显或者甚至

中医诊断:六经病的传变

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某些阶段性的表现,也是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系发生紊乱而依次传递的表现。一般认为:“传”是指疾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发生性质的转变。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故一经的病变常常会涉及到另一经,从而表现出合病,并病及传经的病证候。 1、合病 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出现相应的证候。而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太阳经病证和阳明经证同时出现,称“太阳阳明合病”;三阳病同病的为“三阳合病”。 2、并病 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少阳病未愈,进一步发展而又涉及阳明,称“少阳阳明并病”。 3、传经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取决于体质的强弱,感邪的轻重,治疗的当否三个方面。如邪盛正衰,则发生传变,正盛邪退,则病转痊愈。身体强壮者,病变多传三阳;体质虚弱者,病变多传三阴。此外,误汗、误下,也能传入阳明,更可以不经少阳,阳明而经传三阴。但三阴病也不一定从阳经传来,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有: (l)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人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阻,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 (2)越经传: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 (3)表里传: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少阳传入厥阴,阳明传入太阴,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含义不同。 4、直中 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三阴征候的为直中。 以上所述,都属由外传内,由阳转阴。此外,还有一种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阴病转阳证。所谓阴病转阳,就是本为三阴病而转变为三阳证,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中医论疾病的传变:阳实→阴虚→阳虚→阴实

导读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虚实向来是论道中医的重点难点,本文JT叔叔讲述疾病的传变规律,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之余,让人了知疾病的秘密,从此大家不再害怕学习中医啦! 倪海厦老师: 内经有云: 能知阴阳者,可以为医。整部伤寒与金匮就是在讨论阴阳。 当温病家遇到伤寒家时,最大的差异点就是一般南方温病学说只能诊断到阴虚,他们不了解阴虚失治后将产生阳虚,而阳虚之后又失治,于是才会进入阴实的阶段,当出现阴实症状时,就是现代所谓的癌症了,金匮云: 阴实者死,就是指这里了,现在几乎所有的大陆中医临床教授,当他们在敎学生时,最多也只能跟学生们谈到阴虚的阶段,也只能做出阴虚的诊断,所以开出的中药都是滋阴的中药,因此学生们每天听到的都是病人是阴虚,学习到的都是如何使用滋阴的中药,中国大陆的中医并不了解当病人出现阴虚时,光是使用滋阴的中药是无济于事的,不但无法将病治好,病人反而会因为滋阴过多而使得阳虚的阶段提前到来。 阴阳本来就是互生的,也就是说阴虚时如果使用阳药,则阴将自回,而阳会固守阴,使其不再流失,如此阴阳相合就是正常,温病派中医不知阴虚之后将出现阳虚,也不知道阳虚失治后才会产生阴实,这就是我一直在骂温病派中医的主要原因所在,也就是说如果中医

知道当病人出现阴虚时就立刻使用阳药,不但可以立刻治好病,同时可以预防阳虚的现象出现,没有阳虚就没有阴实,也就是说阴实阶段中医是可以预防的,如果我们使用西医的名辞来说明这个阴实阶段的话,就是现代西医所谓的癌症了,因此传统中医学是可以预防阴实发生的,当然病人必须是遇上经方家时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 所以由于温病派的中医比伤寒家少掉两个阶段的诊断与用药,就是他们不知何谓阳虚与阴实的定义,因此千年以来我国就出现二派天南地北完全不同想法的中医派别,这就是温病派与伤寒家的差异所在。 西方医学完全不了解阴阳的观念,所以做出来的医疗方式都很容易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说他们喜欢使用维他命来滋补身体的不足,而维他命就是阴,殊不知如此一来人体内的阴就会累积起来,日积月累之后就会产生阴实,而他们喜欢使用的西药如抗生素与止痛药还有许多控制性的药物都会造成病人阳虚,而阳虚失治之后就是阴实,这是癌症的来源,所以他们一直在制造癌症中而不自知,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了。 经方家皆善用阳药,因为阳行则阴不积,几乎所有的癌症都是阴积造成,而会如此皆因阳不足造成的,所以我们绝对不可以阳虚。JT论疾病传变 疾病传变.人体劣化过程:阳实→阴虚→阳虚→阴实

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

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 2014-09-22 09:35:15 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六经病欲解时: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在于其创立了三阴三阳(后世也广泛称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十分重视对伤寒六经的研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正如恽铁樵所言:“《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在《伤寒论》六经病中,仲景除了列出每一经病的“提纲证”——即“××之为病,……”,此外便给出了每一经病的欲解时间。因此,六经病的“欲解时”自然也成了古今《伤寒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历史上多数医家主要是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从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长规律及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来进行论述,但笔者认为尚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阐而未发,发而未明,故拟从对三阴三阳时序性的认识出发谈谈对六经病“欲解时”的一些体会。一. 三阴三阳的时序性1. 二阴二阳的时序阴阳的时序概念,首先来源于古人对天地阴阳变化的认识。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素问·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夫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些论述均指出了人与天地相应,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与天地自然保持同步,如是则二者相应而相合,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古人在论述天地阴阳变化时常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者,阴阳也,四象者,太少阴阳也。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两仪之阴阳相贯,阴连阳处为少阳,阳连阴处为少阴。如《汉书·律历志》:“太阴者,北方,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见图1。同样的道理,一日之中,阴阳也是在消长中取得动态的平衡。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见图2。古人为言明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根据阴阳的多寡,将阴阳再分阴阳,即两仪生四象,成为“二阴二阳”。如是,通过“二阴二阳”,就把天地自然的阴阳变化特点准确地概括了出来。图1 一年四时太少阴阳变化示意图图2 一日昼夜阴阳变化示意图 2 .

3疾病的经过和转归(精)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疾病从发生至结束的整个过程称为疾病的经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损伤和抗损伤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使疾病出现不同的阶段性。由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传染病,其病程经过的阶段性表现更为明显,通常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临床明显期和转归期四个发展阶段。 一、潜伏期 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机体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之前的阶段称为潜伏期。传染病由于病原微生物的特性不同,机体所处的环境及本身的情况不同,潜伏期的长短不一。例如猪瘟一般为7—10d;猪丹毒是3~5d。潜伏期的长短与机体特性和致病因素毒力强弱有关。一般地讲,致病因素毒力强、机体抵抗力弱时,潜伏期短,反之则长。有的疾病的潜伏期与致病因素的作用部位有关。如狂犬病时,病毒入侵部位与中枢越近,潜伏期越短。在潜伏期,机体动员一切防御力量与侵入机体的致病因素做斗争。如果机体的防御力量能战胜致病因素,则机体可不发病。反之,则疾病继续发展而进入下一期。 二、前驱期 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疾病的主要症状出现之前的阶段称前驱期。在这一阶段中,机体的机能活动及反应性均有所改变,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体温升高等。 三、临床明显期 疾病的特征性症状表现出来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中,患病动物抗损伤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机体的病理性损伤变化更加明显,患病动物呈现出疾病的特征性症状。因此,研究此期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转归期 疾病的结束阶段。 疾病的转归可分为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种情况。 1、完全康复 完全康复是指机体完全恢复了健康,通常称为痊愈。此时,致病因素的作用停止,临

《六经病欲解时图》

《六经病欲解时图》 通过阴阳鱼的构图,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内容。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年中的具体表现,“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以北半球黄河流域及周边为参照),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阳鱼也逐渐从一个小尾巴点开始扩张;夏至日白昼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渐短,夜晚渐长,阴鱼开始扩张。阴阳互相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六经病欲解时: 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大约凌晨1点——7点 和子午流注图: “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 21:00_23:00 三焦经 23:00-1:00 胆经(要上床睡觉) 1:00-3:00 肝经

3:00-5:00 肺经 5:00-7:00 大肠经(起床要喝水) 7:00-9:00 胃经(要吃早餐) 9:00-11:00 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 11:00-13:00 心经(开心快乐) 13:00-15:00 肠经 15:00-17:00 膀胱经 17:00-19:00 肾经 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 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和五行地支与子午 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六经病欲解时”蕴含着天人相应 六经病欲解时属于时间病理学的范畴,时令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病程的影响是外因,而人体的正气是内因,这与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理论是一致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不断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必须随时适应自然规律,才能与环境保持协调而出于健康状态。 六经病均有一个欲解时,如《伤寒论》第9条、193条、272条、275条、291条、328条,说明六经各有一个欲解的时辰,而这些不同的时辰,代表大自然阳气的盛衰,紧密关系着六经的气血盛衰,它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其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这段话对理解六经病欲解时很有帮助。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是指各种疾病过程中一些普通存在的共同的基本规律。 (一)损伤与抗损伤 损伤与抗损伤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例如,烧伤,高温引起的皮肤、组织坏死,大量渗出引起的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变化属损伤性变化,与此同时体内出现白细胞增加、微动脉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等属抗损伤反应。损伤与抗损伤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双方作用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当损伤性变化占优势时,病情就恶化,甚至造成死亡,反之,病情趋向缓解或痊愈。 损伤与抗损伤之间无严格的界线,有些变化可有双重作用,并且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烧伤早期的血管收缩有助于维持动脉血压具有抗损伤意义,而持续收缩,就会加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甚至造成组织的坏死和器官的功能障碍。 (二)因果交替 因果转化是指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种损伤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作为结果,同时又作为新的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原因、结果交替出现,互相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现以外伤性急性大出血为例: 大出血→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反射性小血管收缩→组织缺氧→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加重组织缺氧→大量血液瘀积在微循环内→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如此循环,致使每一次因果转换均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疾病中因果交替规律的发展,常可形成恶性循环(viciouscycle),从而使疾病不断恶化、直到死亡。但如经过恰当的治疗,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也可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机体的康复。 (三)局部与整体 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任何疾病都有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在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例如,肺结核病的病变主要在肺,但一般都会出现发热、盗汗、乏力及血沉加快等全身反应。如肺结核病变越重,全身反应也会越大,反之,肺部病变轻,全身反应也会小;另一方面,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时,肺部病变可以局限化甚至痊愈,抵抗力下降时,肺部病变可以发展,甚至扩散到其它部位。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疾病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无误地采取有效措施。

脉诊在六经病中.

脉诊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 作者:徐剑秋徐迪华 关键词:脉诊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 摘要本文解析了仲景在《伤寒论》六经辨证过程中,运用脉诊的思想方法,有七个要点:一是根据六经病病理而确定的主症主脉,以此展开六经病经证、府证、正局、变局、合病、病的辨证;二是注意脉象动态变化,及时了解病情的趋向和传变;三是以脉析证,确定可否汗、下的治疗原则;四是掌握脉的阴阳属性和组合规律,确定病因之异和虚实寒热之变;五是掌握寸、关、尺脉的个性与共性,判断不同的病位与病证。六是分析脉与症的内在联系,发现五脏间的生克乘侮病理;七是重视脉症相反时的脉象,判断阴阳气血乖戾的原因所在。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其运用六经辨证之成就,一定程度上是仲景成功地运用平脉辨证的方法。为此,作者对《伤寒论》脉诊的特点作一探讨。 1掌握六经病主症主脉,进行六经病辨证 《伤寒论》的六经,既是伤寒热病序变中的六个阶段,又是多种疾病所表现的六个病域。六经病各有自身的病理特点,并有着与病理相应的主症主脉。据此就能对六经病作出诊断与鉴别。如:太阳病风寒束表证,既有恶寒无汗,头身疼痛专主症,又有浮紧或紧数的主脉;阳明病中焦实热证,既有壮热出汗、面赤口渴专主症,又有洪大或数的主脉;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既有寒热往来、胸胁痞满等主症,又有弦数的主脉;少阴病肾阳衰微,既有神疲欲寐、四肢厥冷等主症,又有沉细或微细的主脉。《伤寒论》正是掌握了六经病的主症主脉,从而展开了识别六经病经证、府证、正局、变局、坏证、合病、病、传变等性变。例如同为太阳病的两个病例,均有恶寒头身疼痛的症状,但前者有浮紧脉,后者却为沉细脉,此时前者是风寒表实证,宜用辛温解表的麻黄汤治疗;后者为既有风寒在表,又有寒伤肾阳的太阳少阴合病证,宜用发表温肾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此种诊断即是根据患者具有太阳病的主症主脉和少阴病的主症主脉而展开的。《少阴疡》篇云:“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法谷者,四逆汤主之。”本条是根据浮脉主表热、迟脉主里寒而作的诊断,治则当先治里寒。在太阳病和阳明病由实转虚或由热转寒的演变中,平脉辨证亦起重要作用。太阳病风寒表实证的阶段是浮紧脉,得行之后若浮紧转为浮缓,犹恶风寒,已转变为风寒表虚证,当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治疗;若脉变沉迟,则邪去正虚,荣卫虚寒,当用温补荣卫的新加汤治疗。在阳明病实热证的阶段,多为洪数脉或滑数有力之脉,宜用清热的白虎汤治疗;虽有实热症状,若脉不洪而芤,或滑数无力,是阳明病热耗气津,实中有虚,宜选既能清热又益气津的人参白虎汤治疗;若脉沉数有力,又有腹满便闭等症状,是阳明热结胃肠,宜用通腑泄热的承气汤治疗。 2观察脉象的动态,及时了解病证的趋向和传变 脉象是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除特殊情况下,脉象总是如实地反映着机体的病理状态。因此,观察脉象的动态,可及时了解病情的趋向和传变。《伤寒论.太阳篇》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亡,脉弱为不传,颇欲吐,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症状……其人不呕,清

伤寒论六经欲解时象数原理揭示

伤寒论六经欲解时象数原理揭示 伤寒论里面有六经病欲解的说法, “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此为日中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大约15点——21点此为哺时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此为平旦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此为人定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此为夜半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大约凌晨1点——7点,此为鸡鸣 但是对于张仲景依据什么提出的欲解时,很多学医的都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张仲景的术数模型 李保柱先生解释道:《扁鹊阴阳脉法》所云的“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太阴,夜半曰少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阳三阴时也”。对此仲景亦云“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以日中曰阳明故也。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以晡时曰少阳故也。少阳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以黄

昏曰太阴故也。太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以夜半曰少阴故也。少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以鸡鸣曰厥阴故也。厥阴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以平旦曰太阳故也。但是黄昏为戌时,无论如何亥至丑上对不上昏时,亥时是人定之时,太阴也非解于子至寅,故而此解说有问题。《伤寒钤法》中有汗瘥定时歌,此即伤寒欲解时700)this.width=700;" >图片:六经欲解时.jpg《外经微言》有关于欲解时的解说, 奢龙问于岐伯曰:阳病解于戌,阴病解于寅,何也?岐伯曰:阳病解于戌者,解于阴也。阴病解于寅者,解于阳也。然解于戌者不始于戌,解于寅者不始于寅,不始于戌者由寅始之也,不始于寅者由女始之也。解于戌而始于寅,非解于阴乃解于阳也,解于寅而始于亥,非解于阳乃解于阴也。奢龙曰:阳解于阳,阴解于阴,其义何也?岐伯曰:十二经均有气王之时,气王则解也。奢龙曰:十二经之王气可得闻乎?岐伯曰:少阳之气王寅卯辰,太阳之气王已午未,阳明之气王申酉戌,太阴之气王亥子丑,少阴之气王子丑寅,厥阴之气王丑寅卯也。奢龙曰:少阴之王何与各经殊乎?岐伯曰:少阴者,肾水也。水中藏火,火者阳也。子时一阳生,丑时二阳生,寅时三阳生,阳进则阴退,故阴病遇子丑寅而解者,解于阳也。奢龙曰:少阴解于阳,非解于阴矣。岐伯曰:天一生水,子时水生,即是王地,故少阴遇子而渐解也。奢龙曰:少阳之解始于寅卯,少阴厥阴之解终于寅卯,又何也?岐伯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老百姓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真实地反映了人们最希望和最不希望拥有的两种情况,在许多场合我们会听到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愿身体健康,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健康的强烈愿望。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健康、亚健康、疾病,这三种状态中度过的,健康是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而与之对立的那是疾病,处于两者之间的是亚健康,所谓亚健康,就是平时觉得经常乏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头晕、稍一活动就感觉心慌气短,经医生检查却查不出病来,它是连接健康和疾病的桥梁,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健康,向坏的方向转化就是疾病,目前我国人口的相当部分生活在亚健康之中,所以一定要清楚疾病不是突然俯身降临夺走人的健康,而是由于长期疏忽和糟蹋身体才引发的疾病,,从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到第九个阶段的细胞发生错乱,癌症要经过相当长的积累才会发生,因此在任何一个阶段你都可以制止疾病的继续及恶化,同时消除一切疼痛和不适,这些疼痛和不适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就是他们不断的警告我们,才会使我们做一些必要的改变,否则症状将进一步恶化。只要你了解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征,你就能控制自己的健康,你可以驾御自我,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影响。当然每一个阶段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每个阶段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几十年才能进入下个阶段。 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打喷嚏或呕吐

打喷嚏的现象是指在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如灰尘、细菌、病毒、花粉等)驱赶时出现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异物进入以后,位于鼻粘膜上的三叉神经向作用于肺部的呼吸肌肉发出指令,猛烈地排出空气(打喷嚏的速度为每小时177公里)将异物驱除出境。喷嚏反射,俗称"打喷嚏"或"打嚏喷",是鼻黏膜受刺激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动作。 很少人会把打喷嚏当成是疾病,打喷嚏代表身体非常灵敏,随时进行着自我清洁。如果你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打喷嚏了,那就代表着你的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失灵了,失效了。举个例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防线,那里都有边防哨所,驻扎着自己的边防部队。一旦有敌人入侵,他们就会立即投入战斗,将敌人挡在国门外。如果这第一道关卡没有挡住敌人,被敌人冲破,那整个国家就从和平建设的状态立刻转为战争状态。 人的身体也一样,在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打喷嚏,如果感觉有灰尘、细菌、病毒、花粉入侵,身体会立即启动喷嚏反射,用强大的风速将它们排出体外。在消化道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呕吐,一旦有有害的东西从消化道进入体,比如变质的食物和身体不能消化利用的食物,身体也会立即启动呕吐程序将将有害物质呕吐出体外。

最新六经病的传变顺序

六经病的传变顺序 六经病的传变顺序 一般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但也有不经此顺序的情况,或直中,并病等。厥阴病是最危重的阶段。 ★太阳病 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太阳经证 分为三型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太阳腑证 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太阳又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面恶寒。卫气行于脉外,功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风寒外袭,卫气受伤,温煦外御功能降低,是以恶寒(包括中风)。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

疾病传变

疾病传变 疾病传变,是指病变部位在脏腑经络等之间的传递转移,以及疾病性质的转化和改变。 从本质上讲,传变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层次上机体阴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代谢失调等病理矛盾的复杂联系和变化,是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衔接、重叠和转化,反映了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演变发展规律。 (一)传变的形式 病疾的传变,不外两种形式:一是病位传变,二是病性转化。 1.病位传变 病位,指疾病发生的部位或场所。病位传变,是指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病变部位发生相对转移和变化的病理过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脏腑经络、肢体官窍,以及精、气、血、津液等,都可以成为病变所在的部位,但不同类别的疾病或具体的病症,各有其不同的病位转变规律。从总体上讲,病位传变涉及病邪的表里出入和具体病变部位的传递转移等。一般而言,外感病发于表,其病位主要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或里病出表,故外感病的主要传变形式是表里之间的传变,表邪入里后也可引起内脏之间的传变。内伤病起于脏腑,常由有病脏器波及其他脏腑,故其传变形式主要是内脏之间的传变,也常见脏腑与经络、内脏与形体之间的传变。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临证时运用动态的观点对待疾病,在疾病已发而未深,微而未甚之时,便能见微知著,掌握病变发展的趋势,从而抓住最佳时机进行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将疾病治愈在初期阶段。 (1)表里出入:又称表里传变、内外传变,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正气与之抗争所出现的表邪入里或里病出表的病理过程,反映了病变部位的深浅,标志着病理变化的趋势。表与里相对而言,所指部位并非固定不变。从整体而言,皮肤、毛窍、肌肉为表,脏腑、骨髓等组织器官为里;以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以脏与腑相对而言,腑为表,脏为里;就经络而言,三阳经为表,三阴经为里; 在三阳之中,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但作为辨证纲领的表证与里证,一般指肌肤和脏腑而言。 ①表邪入里:是指在外感疾病中,留于肌肤的外感邪气,在一定条件下内传入里, 影响脏腑功能的病理传变过程。常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和中期,是疾病向纵深发展的标志。造成表邪入里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为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疾病初起失治、误治等,以致表邪不解,迅速传变入里。如外感风寒之初失治,使在表之风寒邪气不解,可内传入里,影响肺胃功能,出现高热、口渴、喘咳、便秘等病症,即为表邪入里。其二是正气不足,抗邪能力减退,不能阻止病邪的深入,遂内传入里。如肺卫素虚,复感外邪,传入于里,伤及脏腑,而见多种病症,亦为表邪入里。病邪由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