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练习(I)卷

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练习(I)卷

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练习(I)卷
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练习(I)卷

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练习 (共7题;共42分)

1. (2分)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第一次操作,取它四边的中点连接而成一个较小的正方形(见图1);第二次操作,取里面这个较小正方形四边的中点连接而成一个更小的正方形(见图2);第三次操作(见图3)……以此类推。

(1)第3次操作后,里面最小的正方形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2)第________次操作后,里面最小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

2. (1分) ________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________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只想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比较好。

3. (10分)国际上通常用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即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如下表:

恩格尔系数50%~59%40%~49%30%~39%

生活水平温饱小康富裕

张亮家2018年平均每月的支出为5000元,其中服装支出780元,文化教育支出1700元食品支岀2100元,其他支出420元。

请按照恩格尔系数,通过计算来说明张亮家的生活处于什么水平?

4. (2分) (2020六上·大田期末) 我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km2 ,其中山地面积约是317km2 ,高原面积约是250km2 ,盆地面积约是182km2 ,平原面积约是115km2 ,丘陵面积约是96km2 .陈东同学想统计我国各种地形所占百分比情况,他应该制成()比较合适.

A . 扇形统计图

B . 折线统计图

C . 条形统计图

D . 单式统计表

5. (7分) (2019三下·青原期末) 小华、小光、小红、小军在儿童节互相问候,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几次电话?如果互相赠一张贺卡,需要几张贺卡?

6. (15分)(2020·惠阳) 下图是某养殖场饲养的鸡、鸭、鹅的统计图。

己知鸭比鸡多9600只,鸡、鸭、鹅各多少只?

7. (5分)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填出空格里缺少的数。

参考答案一、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练习 (共7题;共42分)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7页例1和例2及第108页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与形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借助相关图形的操作与剪拼等情境,实现数与形之间的转化。 3. 通过数与形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重点难点: 通过数与形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 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一般形式如下: 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记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

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而这样一个三角在我们的奥数竞赛中也是经常用到,最简单的就是找规律。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奇妙无穷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板书:数与形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出示课件: (1)提问: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下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把算式补充完整。 1=()2 1+3=()2 1+3+5=()2 生: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 图一:1 图二:1+3 图三:1+3+5 生:右边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1=(1)2 1+3=(2)2 1+3+5=(3)2 (2)尝试练习。 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写吗?如果有困难,可以画图。

广州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广州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淘气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淘气的行为。 A. B. C. D. 2.下面各图中表示了x,y两种变量,其中两种变量成正比例的是()。 A. B.

C. 3.“龟免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兔子跑得快,但太骄傲,在途中睡了一觉;乌龟跑得慢,但一直不停地跑,结果乌龟先抵达终点,赢得胜利。下面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比赛的过程?()。 A. B. C. D. 4.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A. B.

C. D. 5.实验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学校5km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出馆后休息0.5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学校.下面几幅图中描述了他们的这一活动行程的是() A. B. C. D. 6.乐乐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茶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第一天她参加采茶叶体验活动.上午采茶叶2小时,吃过午饭后接着采茶叶3小时.下面能较准确地描述这件事的是图()

A. B. C. D.

7.,,,,…,这一列数中的第10个数应该是( )。 A. B. C. D. 8.按1,中的规律接下来应填( ) A. B. C. D. 9.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1 2 4 8 16() A. 32 B. 24 C. 64 D. 20 10.下面各图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根据前三个图形表面积的排列规律,第五个图形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 20 B. 22 C. 24 11.把正方形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所得到的图形周长是原图形周长的倍,面积是原图形的倍.() A. 2,4 B. 2,1 C. 2,2 D. 4,4 12.甲与乙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如下,则正确的是()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

数与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章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帮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与形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帮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法,探讨法。 教具准备: 挂图,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解决办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说得很好,你们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勇敢面对,并且想方设法去解决。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问题,看看大家是否能像自己说的那样去做。

2、设疑。 (1)按规律填空: ○1 5 10 15 20 ()○2 1 3 6 10() ○3 2 3 5 6 9 10 14 15 ()() (2)计算: 100+101+102+103+…+2018=() (3)填空:(出示挂图) 小明用吸管和图钉钉三角形形状(如图,线段表示吸管,黑点表示图钉)。 如果小明钉100个三角形,那么又需要_____个图钉和_____根吸管。3、教师小结:以上问题,如果用常规方法,解决起来会很困难和繁琐,但是如果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能使问题更简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形结合的方法。 4、板书:数形结合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例题1——数转为图形。 1、计算。 1+3=() 1+3+5=() 1+3+5+7=() 1+3+5+7+9+11+13+15+17+19=() 观察这些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连续自然数) 2、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下面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把算式补充完整。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5)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5) 一、选择题 1.小华骑车去离家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看书,观察下图,小华到图书馆用了()时。 A. 1 B. 1.5 C. 2 D. 3 2.星期天,林林从家出发到书店看了一会儿书,然后回到家里,下面第()幅图描述的是林林的行为。 A. B. C. 3.实验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学校5km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出馆后休息0.5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学校.下面几幅图中描述了他们的这一活动行程的是() A. B. C. D. 4.十二生肖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小刚今年9岁,属狗,他姐姐今年13岁,应该属( )。 A. 马 B. 兔 C. 虎 D. 羊

5.按规律填空 1,3,7,13,21,( ),43 A. 25 B. 31 C. 36 D. 41 6.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第几幅图大致表示汽车油箱中剩余油量的变化() A. B. C. D. 7.图是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货车的运行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出发时货车在面包车前50千米处 B. 经过2小时货车追上面包车 C. 货车平均速度为37.5千米/小时 D. 面包车平均速度为12.5千米/小时8.某装满水的水池按一定的速度放掉水池的一半水后,停止放水并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注水,水池注满后,停止注水又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放完水池的水,若水池的存水量为V(立方米),放水或注水的时间为t(分钟),则V与t关系的大致图像只能是() A. B. C. D.

9.小强与小亮参加100米赛跑,比赛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强跑得快 B. 小亮跑得快 C. 小强、小亮同时到达终点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0.,,,,…,这一列数中的第10个数应该是( )。 A. B. C. D. 11.照这样排下去,第六个图形里会有( )个小三角形。 …… A. 25 B. 30 C. 36 D. 47 12.星期六小明和家人从家中出发,乘车0.5小时后,来到离家10千米远的植物园,游览1小时后,走出植物园,休息1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家中。下面的折线统计图中,()描述了这一活动的过程。 A.

《数与形》教案6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学设计 执讲教师:高凤琴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07页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例1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3.体验数形结合方法的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教学难点:借助数形之间的联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调节气氛,缓解紧张 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新的一周开始了,很高兴看到精神焕发的你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说反话”。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说“我看天”,你就回答“我看地”;我说“我朝左”,你就回答“我朝右”。听懂了吗?谁想来试一试?(请一名男生)准备好了吗? ①我看天②我朝左③我张嘴④我越活越年轻⑤我是大美 女 师:谁还想试一试。 ①我站着②我举左手③我是女生④我越来越漂亮 师:有的同学可能觉得不公平了,刚才游戏中有个人总占便宜,谁呀?(老师)想不想反过来?你们先说,我再说。(想)说来试一试。 二、探究新知

1.过渡导入 师:同学们开心吗?(开心)快乐吗?(快乐)带着开心、放松的心情,我们开始上课好吗?(好。上课!)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数与形的世界。请看。(播放课件,课件出示松果螺线排列图、玫瑰花、海螺)植物果实顺时针、逆时针两条螺线的交错排列,让我们感叹大自然中数与形的完美结合,玫瑰花瓣的排列绽放着数与形合璧的美丽,海螺平滑的弧线中蕴藏着数与形结合的神奇与奥妙。在数学学习之旅中,数与形的结合是我们的好助手。一年级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小棒和计数器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我们刚刚学习的分数乘除法,直观的形使抽象的分数问题变得一目了然。线段图的使用让复杂的数量关系清晰可见。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数与形总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好搭档!那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数与形又将进行怎样的对话?我们去一同去探究。(板书:数与形) 2.探究例1。 ①师:老师带来几幅图形。 依次出示: 图1 图3 总个数吗? 生:1、1+3=4、1+3+5=9。(要求学生边指边说,从形中抽象出数) ②师:如果老师继续往下摆,(师在黑板板依次摆出 1、3、5的小正方形)猜一猜,第4个图形至少再添上几 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就能拼成更大的正方形? 生:至少再填7个。 问:为什么是7个。 生可能:因为我看到前面几幅图,后一个加数总比前一个多2,比5多2是7,所以至少添7个小正方形。 生也可能:我发现前面的加数都是1、3、5连续的奇数,所以这次应该添7个。 师:我们摆摆看(教师依次摆出7个绿色的),的确是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八单元数与形单元目标 教材分析: 《数与形》是本册教材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作为教材新增的内容,我们考虑最多的还是目标的定位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例2以及后面编排的几道习题都属于思考题甚至竞赛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对普通学生来说要求偏高。现在教材作为例题编写,在教学中究竟该达到怎样的要求?我们把握不定。尽管在以前的学习中,曾经出现过一些有关数与形的练习,学生结合“形”来分析问题有一定的基础。如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形,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但纵观教材并没有系统的教学数与形结合的内容,所涉及的练习也比较分散。因此,我们理解的这节课的意图是:试图通过一道特殊的分数加法的计算,让学生体会进一步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形”沟通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及理解“无限接近1”。并能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迁移到解决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了解数与形之间密切的联系,知道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究等活动,加深对数与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再现杨辉三角形、三阶幻方及古今中外数学家等史料,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为达到以上目标,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借助图形沟通关系,体验数形结合的好处 2.重视利用图形来分析题意,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选学习材料,适度处理和拓展教材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卷(1)及答案

学校 _ _____________________年 级 _ ________班 别 _ __________姓 名_ ____________________检 测 号 _ _________2018—2019学年度六数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第八单元测试题一、填空。(每空3分,共39分) 1.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根据此规律,第8个图形中有()个圆。2.某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学校离家3000m ,途中因自行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学校。下图描述的是他离家的距离和离家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根据下图解决问题。(1)自行车发生故障时离家距离为()m ;(2)到达学校时共用时间为()分钟;(3)修车时间为()分钟。3.下图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如果按照以上规律继续摆下去,那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第四、五个“上”字分别需要用()和()枚棋子; (2)第十个“上”字需用()枚棋子。4. 如果照这样排列下去,第 5个图形中涂色的小三角形有()个;第10个图形中涂色的小三角形有()个,没有涂色的小三角形有()个。

5.如图, 是小明用小棒搭房子,他搭3间房子用13根小棒。照这样,搭10间房子要用( )根小棒;搭n 间房子要用()根小棒(用含有 n 的式子表示)。6.(2015年陕西西安碑林区小升初校级模拟)我国著名数 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如 图,在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板上,依次贴上面积为 21,41,81 ,…,n 21 的矩形彩色纸片(n 为大于1的整数)。请你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依数形变化的规律,计算n 21814121 =()。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用小棒按照如下方式摆图形,摆n 个八边形需要()根小棒。 A.8n B.8n -1 C.7n +1 D.8(n +1) 2.父亲节,学校“文苑”专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小诗: “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 表示父亲和学生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t 表示离家的时间,那么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象是()。 3.乐乐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家庭象棋比赛,每两人要赛一盘。到现在为止,爷爷已赛了 4盘,爸爸已赛了3盘,妈妈赛了2盘,奶奶只赛了1盘,那么乐乐赛了( )盘。A.1 B.2 C.3 D.4 4.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

数学广角数与形的教案

数学广角数和形的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数学广角--数和形》 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数和形(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107—p108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规 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提高计算技能。 2.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经 历猜想和 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猜想验证,灵活运用知识的 能力。 3.情感和态度:通过以形想数的直观生动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感受数学 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规律,正确的运用 规律进行 计算。 难点:经历探索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师:观察这几组数有什么特点?你能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1+3+5+7= 1+3+5+7+9+11+13= 1+3+5+7+9+11+13+15+17=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算出“从1开始,连续几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 1.通过拼摆小正方形,初步感受数和形的联系。 师:说一说,每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的? 师:想一想,要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要增加几个小正方形? 师:议一议,用算式表示出每个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 师:观察这几个图形和计算的得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根据这个规律,想一想第7幅图是怎样的?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第9 幅图呢?第100幅图呢?第n幅图呢? (设计意图:通过拼摆学具,引导学生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联系,感受到在 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问题。) 2.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可借助学具摆一摆) ①1+3+5+7+9+11+13=( )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测试卷(一)A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测试卷(一)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一填。 (共8题;共16分) 1. (6分) (2019一下·枣庄期中) 找规律填一填、画一画。 (1) 60、65、________、75、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1分)(2015·陕西) 把 2015 名学生排成一排,按 1,2,3,4,5,6,7,6,5,4,3,2,1,1,2,3,4,5,6,7,6,5,4,3,2,1…循环报数,则第201名学生所报的数是________. 3. (1分) (2019六上·嘉兴期末) 观察下图,按此规律,第十幅图下面的数应该是________。 4. (2分)摆一个需要4根小棒,摆需要7根小棒,摆需要10根小棒…,像这样摆n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根小棒,当n=20时,需要________根小棒. 5. (1分) (2012·广州) 把化成循环小数是0.428571428571……,这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第50位上的数字是________。 6. (2分)把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按如图的规律拼成长方形; ①用6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________厘米; ②用n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________厘米.

7. (2分)不计算,找规律写得数. ①99×99=9801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80001 99999×99999=________ ②11×11=121 1111×111=12321 1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________ 8. (1分)小游戏. 把123、124、125三个数分别写在A、B、C三个圆圈里,然后按下面的游戏规则修改这三个数. 第一步:把B中的数改成A、B中两个数的和; 第二步:把C中的数改成B中(已改过)的数与C中两个数的和; 第三步:把A中的数改成C中(已改过)的数与A中两个数的和;再回到第一步,循环做下去.如果在某一步做完后,A、B、C中的3个数都变成了奇数,则停止运算.为了尽可能多算几步,124应填在哪个小圆圈内?________ 二、选一选。 (共5题;共10分) 9. (2分)体育课上同学们从头开始报数,1、2、3、4、1、2、……最后一个同学喊“3”,请你算一算,这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问题导入。 1 ?课件出示问题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数与形”。根据教材例题的具体内容及形式,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 ?重视“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与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 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 “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例2时,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得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3 ?通过举一反三,培养数学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纸卡若干

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 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时20分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爸爸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上面几幅图哪幅是描述妈妈离家的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哪幅是描述爸爸的?哪幅是描述小兰的? 2 ?学生讨论、回答。 (图2是描述妈妈的,因为妈妈在健身中心没停留;图1是描述小兰的,因为她回家路上用了5分钟;图3是描述爸爸的) 3 ?揭示课题。 借助图形不但能帮我们直观了解小兰离家时间与离家距离的关系,还可以帮我们解决复杂的代数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与形”。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与图形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关注图形与数学的关系,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 (1) 课件出示例题。 师:一起来看看这些图,图中图1到图2有什么变化?图2到图3又有什么变化? (图1到图2增加了3个,图2到图3增加了5个) 1 1+3 1+3+5 动动脑,尝试一下还能用什么算式来描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 (1=1 2X2=4 3X3=9) 现在,我们把不同的算式综合起来 1二(1 )2 1 + 3=( 1+3+5=( 在这里"形"能直观解释"数"的计算,同学们想一想,按照这样的规律"图4"会是什么样子?同桌两人合作,依照黑板上算式,一人说等号左边部分怎么写,一个说等号右边部分怎么写?可以在草稿上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算术与图形的转化 1.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3.在研究例题的数形结合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1.介绍有关数学史。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二是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如边长、角度等。 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老师不要加以限制。 1课时 算术与图形的转换 教材第107~111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2.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3.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重点:感受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难点:寻找和发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数与形的转化,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实物投影。 投影出示。 计算下面的算式 1+2+3+4+5+6+7+6+5+4+3+2+1=?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尝试独立完成。 (3)介绍解题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能够想出来好的解题方法,就让他们说一说他们的解题思路,老师加以点拨、归纳。 1.出示例1。 (1)学生读题,教师整理。 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把图形与算式一一对应起来,找出图形和算式存在的相互关系。 1=( )21+3=( )21+3+5=( )2 (2)老师:先填一下算式括号。 1=(1)21+3=(2)21+3+5=(4)2 提问①: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连续的奇数) 提问②:算式左边的加数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我们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提问③: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是图形构成小正方形的个数)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答案解 析)(1)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图中表示了x,y两种变量,其中两种变量成正比例的是()。 A. B. C. 2.下图是某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与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那么下图能表达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3.乐乐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茶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第一天她参加采茶叶体验活动.上午采茶叶2小时,吃过午饭后接着采茶叶3小时.下面能较准确地描述这件事的是图() A. B. C. D.

4.明明用石子摆出了图中的图案,根据规律判断第6个图案中石子总数为( )。 A. 12 B. 16 C. 20 D. 24 5.周日早晨,张昊到离家800米的体育馆练习羽毛球,走路用了10分钟,然后用20分钟时间练习羽毛球,练完球后跑步回家,用了5分钟。下图中,正确描述张昊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关系的是( ) A. B. C. D. 6.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1 2 4 8 16() A. 32 B. 24 C. 64 D. 20 7.按规律1,8,27,, 125,括号中的数应为()

A. 30 B. 64 C. 80 D. 100 8.观察101001000100001……的排列,第5和第6个1之间应排( )个0. A. 1 B. 2 C. 4 D. 5 9.观察已给数列,括号中应填入所缺的数为:1,1,2,3,5,8,13( ),34,…… A. 15 B. 17 C. 21 D. 30 10.某装满水的水池按一定的速度放掉水池的一半水后,停止放水并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注水,水池注满后,停止注水又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放完水池的水,若水池的存水量为V(立方米),放水或注水的时间为t(分钟),则V与t关系的大致图像只能是() A. B. C. D. 1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图像,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像大致是( ). A. B.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与形之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握好数形结合的度,就可以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引进新知、建构概念、解决问题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之和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借助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例2时,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入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若干张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纸卡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1.课件出示问题。 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m远的健身中心,用了20分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用了5分钟跑步回到家中,而爸爸用了15分钟走回家中。上面几幅图中,哪幅图可以用来描述妈妈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之间的关系?哪幅图可以用来描述爸爸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之间的关系?哪幅图可以用来描述小兰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之间的关系? 2.学生讨论、回答。 (图2可以用来描述妈妈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之间的关系,因为妈妈在健身中心没停留;图1可以用来描述小兰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之间的关系,因为她用了5分钟跑步回到家中;图3可以用来描述爸爸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之间的关系,因为他用了15分钟走回家中)

数学广角——数与形(一)(I)卷

数学广角——数与形(一)(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数学广角——数与形 (共4题;共26分) 1. (5分)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n张餐桌可坐多少人? (1)列表试试看.

(2)摆10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 (3)有62人用餐,需要摆多少张桌子? 2. (10分) (1)如果上圆表示1,请在圆中用阴影表示 + + + 。 (2)通过上图,你发现可以怎样非常简便计算 + + + 的和?写出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3)如果在上图中继续你的操作,会发现是 + + + + ……的和越来越接近于________。 3. (5分)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填出空格里缺少的数。

4. (6分)阅读材料: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地,如下图。 (1)请填表: 图形①②③④…… 瓷砖总块数1…… 黑砖总块数1…… 白砖总块数0……(2)照这样铺下去,第8个图形的瓷砖一共有________块,其中黑砖有________块。(3)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第n个图形的黑砖总块数吗? 你能用两种不同式子表示出第n个图形的瓷砖总块数吗?

参考答案一、数学广角——数与形 (共4题;共26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答案:2-3、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广角—数与形》优秀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7—108页《数与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2、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规律,正确地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 电子白板、小正方形纸片 教学设计: 一、回顾感知数形结合的应用 (1)课件展示一年级到六年级学过的一些数形结合的例子。[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2)总结: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今天我们来深入研究“数”与“形”(板书) 【揭示课题】 二、通过拼摆小正方形,初步感受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1、出示问题情境

电子白板出示1个小正方形、3个小正方形、5个小正方形,可以共同拼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图,有规律地呈现这些图,让学生说出前后两个大正方形图形相差多少个小正方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正方形图和加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说出每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每行或每列各有几个小正方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写出等号右边的括号里的数,是几的平方】 3、想象一下,下一幅图会是什么样子呢?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 4、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记录单。 预设:1=1×1=(1)2 1+3=2×2=(2)2 1+3+5=3×3=(3)2 1+3+5+7=4×4=(4)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 5、汇报交流结果 生1: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7”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凑巧是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生2:左边加法算式里加数都是奇数。 生3:有几个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生4: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6、思考:第10个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第100个图中呢?第n幅呢?【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详尽的例子找到数与形之间蕴藏着的大凡的规律】 7.学生汇报,师总结: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学习中我们利用计算求出图中小正方形个数,反过来直观的图形也更好地帮助我们计算各数的含义。 三、总结:

数学广角——数与形

本讲主线 1、等差数列的数形结合。 2、几个特殊的数列。 知识要点屋 1、等差数列, ⑴求和:()2=+?÷和首项末项项数 =?和中间项项数 ⑵()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 【课前小练习】(★) (1)数列3711L ,,,, 第18项是 。 (2)数列4914L ,,,, 其中254是这个数列的第 项。 (3)数列4812160,L ,,,,这个数列共有 项。 【例1】(★★) 已知数列16111621146L ,,,,,,,问: ⑴这个数列中第20个数是多少? ⑵81是这个数列的第几个数? ⑶这个数列一共有几项? ⑷将数列中所有的数加起来,和是多少? 【例2】(★★) 7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7,其中最大的奇数是几呢?

【拓展】(★★) 8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和是164,其中最小的数是多少? 一、探究新知 ( )13+= ( )135++= ( )1357+++= ( )135791113151719+++++++++= 二、常见数列求和 ⑴123n ++++=K ⑵1231011109321+++++++++++=K K ⑶()135791113151719+++++++++= 【例3】(★★)运用计算规律算一算。 ⑴ ()135791113++++++=

⑵( )1357959++++++=K ⑶()135797531++++++++= 三、常用计算公式 ⑴ ()()22a b a b a b -=+- ⑵ ()2 222a b a b ab +=++ 【例4】(★★★)计算 ⑴22121119- ⑵10109988772211?-?+?-?++?-?L 【巩固】(★★☆) ()20078.58.5 1.5 1.5101600.3??-?-?÷÷-?? 【例5】(★★★)计算 111111248163264+++++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有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服装厂制作一批新款女式短裙,下图是制作短裙的数量和所用布料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用660米布料可以制作()条这样的短裙。 A. 500 B. 400 C. 550 D. 600 2.下面各图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根据前三个图形表面积的排列规律,第五个图形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 20 B. 22 C. 24 3.找规律填空3、5、8、10、13、( )、18、20. A. 14 B. 15 C. 16 D. 17 4.图是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货车的运行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出发时货车在面包车前50千米处 B. 经过2小时货车追上面包车 C. 货车平均速度为37.5千米/小时 D. 面包车平均速度为12.5千米/小时5.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图像,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6.小强与小亮参加100米赛跑,比赛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强跑得快 B. 小亮跑得快 C. 小强、小亮同时到达终点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甲、乙、丙住同一个单元,甲家在一楼,乙家在三楼,丙住五楼。昨天下午,甲先到乙家,等乙扫完地后,他们去找丙;刚上五楼就遇到抱着篮球的丙,于是三人立即一起下楼去玩。下面( )比较准确地描述了甲的活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达标测试卷

数与形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按规律填数。 (1)4,10,16,22,28,( ),( ),46。 (2)1,9,25,49,( ),( ),169。 (3)1,1,2,3,5,8,( ),21,( ),55。 2. ,按这样的规律画下去,第10个图案是( ), 第2015个图案是( )。 3.如图,在线段AB 上,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画2个不同点,可得6条线段;画3个不同点,可得10条线段;照此规律,画4个不同点,可得( )条线段,画10个不同点,可得( )条线段。 4.观察下面的图形,想一想:后面的第15个方框里有( )个点,第( )个方框里有201个点。 5.现有▲和△共200个,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有( )个,△有( )个。 6.找规律,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 7.观察下面的等式并根据规律填空。 23-25=23×25 38-311=38×311 45-49=45×49 59-( )=59 ×( ) 8.用火柴棒按下列方式摆图形,照这种方式摆下去,第5个图形用( )根火柴棒,第10个图形用( )根火柴棒。 二、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12,34,56,78 ,…,这一列数中的第10个数应该是( )。

A.910 B.1920 C.1110 D.1718 2.已知121=112,12321=1112,1234321=11112,…,那么12345678987654321等于( )。 A .111111111 B .111111112 C .1111111112 D .11111111112 3.甲、乙、丙住同一个单元,甲家在一楼,乙家在三楼,丙住五楼。昨天下午,甲先到乙家,等乙扫完地后,他们去找丙;刚上五楼就遇到抱着篮球的丙,于是三人立即一起下楼去玩。下面( )比较准确地描述了甲的活动。 A . B . C . D . 4.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第2015个图形是( )。 A .□ B .△ C .○ D .无法确定 5.一种浮萍,每天长大一倍,长到第20天时长满整个河面,它长到河面一半时要用( )。 A .10天 B .5天 C .19天 D .15天 三、算一算。(1题8分,2题15分,3题7分,共30分) 1.直接写出结果。 910×89 = 67×32= 98÷34= 313×2637= 1821×79= 2324×869= 914×21= 65 ÷1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517+517×33 813÷7+17×513 12-4×14 ÷4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数与形”。根据教材例题的具体内容及形式,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与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例2时,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得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3.通过举一反三,培养数学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纸卡若干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1.课件出示问题。

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 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时20分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爸爸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上面几幅图哪幅是描述妈妈离家的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哪幅是描述爸爸的?哪幅是描述小兰的? 2.学生讨论、回答。 (图2是描述妈妈的,因为妈妈在健身中心没停留;图1是描述小兰的,因为她回家路上用了5分钟;图3是描述爸爸的) 3.揭示课题。 借助图形不但能帮我们直观了解小兰离家时间与离家距离的关系,还可以帮我们解决复杂的代数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与形”。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与图形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关注图形与数学的关系,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题。 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 1=( )21+3=( )21+3+5=( )2 (2)看图与算式,总结发现。 ①观察、讨论。 仔细观察,看一看上面的图形和算式左边有什么关系? ②汇报发现。 发现一:算式左边的加数的个数与对应的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 发现二: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 发现三:算式左边的加数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