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文化价值观角度看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

从文化价值观角度看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

从文化价值观角度看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
从文化价值观角度看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

从文化价值观角度看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

[摘要]试图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对迪斯尼动画《木兰》和国产电影《花木兰》所塑造的花木兰形象进行探讨和分析,解读木兰从本土—海外—本土这一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转变,并从文化价值观和刻板印象角度探讨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花木兰;形象;文化;价值观

1998年,根据中国传统叙事民谣《木兰辞》改编的迪斯尼动画《木兰》在美上映,其塑造的极具女性主义色彩的木兰形象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2009年,国产电影《花木兰》问世,再次引发人们对木兰形象塑造的热议。国内外关于花木兰题材的研究很多,大部分从历史传说角度、女性主义视角或传播学角度出发,对两部影片的对比分析主要停留在故事情节差异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很少有学者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分析两部影片对木兰形象的塑造所反映的文化深层结构差异。本文试图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和刻板印象为理论依据,从人物外形、性格特征、故事情节、叙事主题等方面探究不同版本的花木兰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差异。

1.中国花木兰与迪斯尼木兰的形象比较

尽管迪斯尼版《木兰》和中国电影《花木兰》都取材于《木兰辞》,两部影片对木兰形象塑造却在人物外形、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1.1人物外形

两部影片各自展现了对美的不同定义和诠释。鹅蛋脸、丹凤眼、长身细腰,樱桃小嘴、皮肤偏黑、说话爱耸肩的迪斯尼木兰形象大获西方人的青睐。中国电影人则认为浓眉大眼、端庄清秀、秀外慧中,生活中和声细语,战场上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此外,迪斯尼影片中虚构了木须龙和小蟋蟀这两个角色,成为花木兰行军中的守护神和不可分割的幸运同伴,增添了木兰形象的传奇色彩和幽默效果。

1.2性格特征

国产电影中的花木兰依旧是一个任劳任怨、含蓄隐忍、善良勇敢、忠孝两全的传统东方女子形象。从军前操持家务,军旅中奋勇杀敌,看见血染沙场心有不忍,痛苦万分,遇到爱情却将感情深藏在心,最终为了国家利益毅然舍弃爱情。迪斯尼版的木兰却给大家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大胆泼辣,情感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她带着有关“三从四德”问题的小抄去相亲,用自己的才智计谋救出皇帝,主动接触并帮助自己的心上人,想要保家卫国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东方女子的容貌下藏着一颗美国少女心。

1.3故事情节

迪斯尼动画和国产影片均充分肯定了女主人公的才智和英勇。然而,两部影片却展现了两国文化对英雄主义的不同理解。不同于中国古代的军事集训和集体作战,迪斯尼版木兰更像经历了美国特种部队的训练,从一个普通士兵训练成了一名威武神将。国产电影中的花木兰尚有失策之时,而迪斯尼影片神话了木兰,她每战必胜,突显了个人力量对全局的至关重要性,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十分浓厚。

1.4叙事主题

两部不同版本的花木兰题材影片在对故事主旨的表达上基本一致。木兰“进”可替父从军,驰骋沙场,保家卫国;“退”可辞官还乡,回归田园,赡养双亲。通过木兰的“进”与“退”体现了影片所弘扬的“忠”与“孝”的中国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然而,“忠孝”并非迪斯尼影片《木兰》的核心主题,女权主义儒家思想形成鲜明对比。不同于国产影片所彰显的“忠孝两不渝”的传统儒家思想,好莱坞的木兰故事带有浓重的女性主义色彩。木兰在受到挫折后说道“也许我不是为了我爹,也许我只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希望当我揽镜自照时,就会觉得对得起自己”。

可见,美版木兰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木兰的女性身份被突出强调,以女儿身拯救天子和国家,重新定位了女性的地位和价值。

2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在价值观上的体现

霍夫斯泰德(1983)提出了用国家文化维度模型来解释不同文化背景对员工价值观的影响,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和男性化/女性化。他指出,所有的文化价值差异都可追溯到这些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因此,本文试从霍氏理论的四个维度来探析两部影片所塑造的花木兰形象差异根源。

2.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在霍夫斯泰德的四维文化理论中,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社会是更关注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在这一维度的指数衡量中,美国人与中华文化背景的群体形成鲜明对比。在国产电影中,花木兰始终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为了国家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哪怕是生命。“我们大魏将士,永不屈服,绝不退让!身后就是家乡,我们要拼死守护她!今天,我们将血染沙场……将军可以叛我,士兵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美国则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迪斯尼版木兰单枪匹马拯救整个国家,体现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皇帝在动画片开头“一粒米便可使天平

倾斜,一个人便可决定胜负”的独白便传达了这一理念。中美主流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木兰形象的差异。

2.2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一个社会考虑自身利益受到不确定事件和模棱两可的环境威胁时,通过正式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指数高的国家,试图通过建立更多规则或制度来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及模糊情境,以提供一个更有保障、更安全的社会环境。“兵营军规,自相窃盗,不计多少,斩!侵欺百姓,奸居人子女,带妇人入营,斩!……”国产电影中这种军令如山、生死命悬一线的封建社会大背景对花木兰坚忍的性格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花木兰对国家的高度信仰也成就了她忠贞不渝的可贵品质。相比之下,迪斯尼版木兰少受外部环境的约束,更联合其助手木须龙伪造军令,命将军李翔前去救父。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偏低的美国,塑造了一个大胆活泼、灵动的美国式木兰。

2.3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指的是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弱势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期待和接纳程度。在低权力距离的国家里,上下级、长幼间的关系被看做是平等的,而高权力距离的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在高权力距离的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组织往往权力集中、监管严密、等级森严。在国产电影《花木兰》中,当魏国大军被单于围困,文泰将军主动泄露其七皇子的身份,为救花木兰和众将士的性命,甘愿为人质。单于说“用一个皇子换千名士兵,值得”,可见等级观念在中国封建社会根深蒂固。在迪斯尼《木兰》影片的结尾处,木兰拯救了皇帝和整个国家,皇帝在百姓面前向木兰鞠躬致谢,全城官员及百姓亦跪谢木兰。这一场景打破了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的时代想象,这一部分的演绎被当代化了,融合了美国的自由思想和平等观念。

2.4男性化

男性化倾向/女性化倾向的维度表明性别对一个社会中男性和女性扮演什么角色的决定程度。在男性化倾向的社会里,社会性别角色非常明确,男人被认为总是武断的、坚强的、注重物质成就的;而女人被认为是更谦和、更温柔和更关心生活质量。美国和中国属于偏男性气质的国家。两部影片中的木兰形象都表现出共同的特征,即女性只有乔装成男性才能进入社会生活空间展一技之长。然而,性别角色对社会角色的影响程度在迪斯尼动画电影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同于国产影片中男主人公对木兰的信任跨越性别角色的转变,在迪斯尼版本中,男主人公虽然在为木兰所救后信誓旦旦说道“从现在起,你是我的亲信”,但在得知木兰女儿身后,拔剑呵斥“我欠你一命,现在扯平了”。此外,不同于花木兰回家仅为尽孝的初衷,迪斯尼版木兰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爹爹,我给您带来单

于的剑和皇上赐的信物,替花家光宗耀祖”,突显了“荣耀”作为男性社会文化的重要标志。此外,迪斯尼版更强调木兰自我身份的寻求,最终以女性身份的外衣拯救了国家,从而正面认定了女性价值,具有更深刻的女性主义内涵,因此,迪斯尼《木兰》被视为“美国宣扬女权主义而竖起的一面隐形的旗帜”。

3.刻板印象

沃尔特·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国内研究刻板印象的学者也很多,陈国明认为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度简单、过度概括或夸张,并往往滞后于社会现实的概括性的看法。可见,刻板印象就是一种思维定势,一种定型化效应。

刻板印象既包含着一定的社会真实,又附带着失真的片面性。一旦形成,便产生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和顽固性的影响。尽管迪斯尼动画成功展现了众多中国特色文化元素,但对中国元素的过度渲染导致了偏离事实的刻板印象的产生。针对中美两个版本的花木兰形象的对比分析,大部分国内观众普遍不满意美国版木兰,认为人物外形特征与西方美女特质更相吻合,并不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在木兰答媒婆问的场景中,关于妇女四德的回答设计,更显示出迪斯尼动画对中国传统女子相亲过程的僵化印象。总之,刻板印象所包含的社会真实有助于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事物的总体特征或概括性内容,但与此伴随的僵化印象往往会阻碍人们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获得新的社会真实。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增强对异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显得尤为重。

4.结束语

每部影视作品都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迪斯尼动画巧妙地将现实的内在立意与经典的东方传说相结合,在本土—海外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力求获得不同文化、不同地域观众群的普遍接受,以达到其全球化的目的。国产影片使木兰回归,加深了中国的宝贵民间传奇故事题材的文化内涵并保障了木兰精神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木兰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西文化融合取得的巨大成功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在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推广过程中,要确立全球意识的传播观念,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充分利用传媒资源,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3]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与组织:软件心理的力量(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李祥林.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说开去──从性别文化视角考察“木兰从军”故事[J].上海艺术家

[5]李晓庆.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片花木兰[J].文学教育上2007(1)146-147 [6]王沛.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J].心理科学,1992

[7]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从《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111810952.html, 从《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作者:周娉 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7期 摘要:当今美国的动画在世界上大行其道,我国动画在题材和技术表现手法上还处于落后阶段,鉴于此本文透过《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节、表现手法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实际简短地对中国动画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美动画艺术表现形式《宝莲灯》《花木兰》 1.什么是动画 动画是19世纪末以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绘画艺术结合的产物。“动画”一词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当时日本将用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称为“动画”;二战后,开始将用木偶、线绘等形式制作的影片统称为“动画”。①动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从其确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普遍应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大量的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动画作品和优秀动画家。 2.中美动画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分析 以下从《宝莲灯》和《花木兰》的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节、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 2.1动画的民族性 艺术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的艺术,总是要打上自己民族的文化烙印,每个艺术家总要表现出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个性特点。② 具有民族特性的作品《宝莲灯》,歌颂了人类最高尚的母子之爱,充分体现了中华古老的民族精神。 美国因其历史短暂,本土原创题材少,曾借用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进行动画再创作,制作了动画片《花木兰》。迪斯尼公司的《花木兰》,充分展开想象能力,借用中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形象,演绎出具有美国式传统独立、好强、叛逆精神的人物内核,将现代理念融入古老的传说中,重新塑造出一个善良、勇敢、独立的美国式花木兰形象,大受欢迎。

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原因

第八章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及原因 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 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即在特定的时间!地 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价值观不仅可以影响个人的 行为,还会影响到群体行为"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即使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人 们在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价值观是人们后天习得而来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人们形成了截 然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价值观反映的也正是时代精神"价值观也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各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当跨文化交际发生时,价值观的差 异必然会带来文化冲突,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由于历史发展的道路和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各自的价值观在本质上存在着极大差异"而我们知道, 价值观构成了文化的核心与社会结构的基干,人们可以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 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第一节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及原因 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小农经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 于古代生产力低下,以集体农耕为主,人们很少迁徙,产生了氏族制度,并慢慢 产生了封建家族制度"血缘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成员居住得比较集中,三代甚至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是最常见的家庭结构"因此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家庭制度之上,以/家0为基础"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家庭是 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结构"/古代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离不开日积月累 的生产经验,,有没有丰富的农时农事经验,对于农业收成的丰欠多寡,起着十 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农业社会,老人既是德的楷模,更是智的化身"后 辈敬重和爱戴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长者,年轻者服从!侍奉老年人,乃是顺理成 章的事,对有生产经验的长者的尊从,对父亲!曾祖父的服从,内化为心理情感 第二节美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及原因 美国开放性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和航海业!工商业的发展对美国文化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新的个体生产取代了原始的集体协作生产,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法治公平意识,人们迅速摆脱了血缘关系的束缚,家庭成员居住得比较分散,家 庭结构多为核心家庭,人们更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从历史来看,美国人民原本来自世界各地,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 在长期的共存中逐渐融合而成的"17世纪以前,美国的原著民多为印第安人, 但在经历了百余年的移民之后,这里己成为来自欧洲各国人民的新家园,最主要的是英国人建立的13州殖民地"后来为脱离英王的殖民统治而进行的独立战争(1754一1784)结束后,美国人民组成了新政府,以立法形式表达了他们的政治 观念,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制衡而防止中央权力过大"19 世纪初期,为寻求更好的生活,开拓者们向西扩张(1820一-1949)"之后,经历 了南北冲突(1850一1%9)的美国全国各地不再实行奴隶制度,,美国工业化与改革(1870一1916)开始,美国由一个农村化的国家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机器代 替了手工,工商业经营扩大"#美国因为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君主!等级!效忠概念,文化中的个人意识相对强烈,占据了文化的主流"

中美文化差异十要点

中美文化社会差异十要点 中国跟美国在有些文化及社会差异上是根深蒂固的,下文提出我观察到的一些例子。笔者在这里要强调这些观是一般性的,当然仍有个别之变易。 一、个人主义: 美国人相当崇尚个人主义,东方社会(当然包括中国人)则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及有影响力的分别,下之中有数点跟它也有关联。美国人崇尚个人特质的例子很多,父母较少伸手干预子女的发展。 二、隐私权: 美国人通常很尊重别人的隐私。就是知己之间也很少问到别人太“切身”的问题,例如年龄、薪水,及婚姻状况等。也应当少谈论第三者的事情。不请自来的访客(包括父亲)是绝对不受欢迎的。 三、不拘礼: 美国人在衣着娱乐方面,都比较随便。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比较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这方面的例子多不胜数,例如很多学生对教授,及晚辈对老人家都直接称呼first name可见一斑。这种“越代”,“越身份”的不拘礼表现,在很多东方人眼中则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四、开放与直接: 美国人是相当开放和直接的,尤其在专业的讨论,往往秉持着不同意见而争论(注意:是争论,不是拍桌子,摔麦克风的吵架)。相反地,东方人往往不会直接冲突,而是婉转地透地位比较高的第三者来疏通。 五、独立性: 美国人通常较不喜欢依靠别人,甚至父母的帮忙也不一定乐于接受,而父母亦鼓励子女早早离家,独立的生活与发展。我国青少年在这方面就发展得较慢。对留学生来说,要注意到指导教授非常重视研究生能够独立做研究的能力。而对英文不灵光的留学生来说,当你向美国人借笔记时如被拒绝,不一定表示他们讨厌你,极有可能是他们将心比心,认为你应该独立而已。 六、竞争性: 美国社会的发展依靠竞争来作为推动力。“Work hard, play hard”是大部份人的作风。他们在言语争辩时都喜欢压倒对手,这种“g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作风当然是竞争性的一种表现。他们的竞争挑战精神也显露在体育比赛方面,即使是他们所谓的“playing for fun”时也是蛮认真的。一般美国人对于捧一个球队都十分狂热,往往藉此发泄情绪。例如校队比赛时校警常常要检查进场的观众,不让他们带酒进场。球赛比赛时,观众都喧哗冲天,往往乱抛东西。有些助兴表演也有点莫名其妙,例如有一招是将一个女啦啦队员,从观众席的底层抛起,一级级的人将她接着又再抛上去,直到最高层又再抛下来;偶然也有失手受伤的事情发生。笔者也算是球迷,但都是在家看电视,免得在现场活受罪。而且要算准时间,当球赛完时避免走在路上,因为球迷在赢时欢天喜地(如果你

2020年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提要】“生活的最高成就,是想象力的成就。”(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伊格诺贝尔奖的目的正是西方鼓励各种有些并不 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奇思妙想。反观中国的科技奖励,多是经世致用,为现世社会做出直接贡献的发明。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对待想象力和 创造精神有不同的标准。这归根到底是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导致的,本文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心态文化与行为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产 生差异的原因,并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中西文化价值观。 一、综艺节目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国奇葩说与美国艾伦脱口秀的异同 《奇葩说》由马东主持,开播以来邀请到蔡康永、金星、罗振宇、张泉灵、高晓松担任导师。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 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辩论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备受争议的 话题,通过辩论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思考。《艾伦秀》是美国由CBS电

视台推出的一档热门脱口秀,主持人艾伦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 受青睐,2003年9月3日首播,自开播以来,该节目结合了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已获得33个日间艾美奖,成就显著。两档 节目都以轻松幽默作为节目的特点。下面从两档节目内容形式、主持 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异同点的对比,从此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两档节目的相同点:1.内容形式。从内容上艾伦脱口秀和奇葩 说多选用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作为节目内容。艾伦脱口 秀邀请奥普拉?温弗瑞、贾斯汀和帕丽斯?希尔顿等名人。《奇葩说》 同样邀请在媒体领域比较有名的人物作为节目导师。《艾伦脱口秀》 和《奇葩说》每期的话题多是贴近生活,是当下热点,也是广大群众 所关心的问题,如“没钱要不要生孩子”“小朋友被欺负了是应该鼓 励打回去还是告老师”“伴侣的钱是不是我的钱”等,这些话题很容 易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观众的真实生活以节目的方式呈现 并进行探讨,给观众一种很近的感觉,能抓住观众的心。摆脱了以往 节目以道理说教模式。而不是趾高气扬地在大谈阔谈在很高端的东西,开启说教模式。2.主持风格。主持人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受青睐,《艾伦秀》里的笑话和明星采访,几乎都是节目组的原创,加入 艾伦的个人生活。 《奇葩说》也一向因幽默而深受观众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把生 活中的问题拿到台面上辩论,是在幽默愉悦且大胆的辩论中将观点说出,从而起到道德引导等作用。3.商业宣传。《艾伦秀》,艾伦会在 节目中大篇幅做广告,但做得不叫人反感。艾伦不仅明目张胆地跟全 世界人做广告,而且她做得大家都想看。这无疑体现了西方的开放。 这与中国许多植入广告就有明显不同。在广告植入这一块奇葩 说也比其他节目做得好,为中国节目的广告植入开辟了一个先河,应

从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女性主义形象视角对比中美女性社会角色的差异性

从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女性主义形象视 角对比中美女性社会角色的差异性 Acknowledgements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completed without numerous people’s invaluable help and support. To whom,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show my heart-felt gratitude. First, I am especially grateful to my supervisor, Miss. Zhao Zhilan. She has offered me constructive and helps me complete this thesis, from the initial draft to the final paper. Besides, I extend my thanks to Professor Li Qiang and every teacher who has helped me with useful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My immense thanks also go to my friends who supported me with their help.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warmest gratitude to my family for their unconditional love and support.

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范畴, 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 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 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它为一个语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 也为这个语言社会所独有[ 1] 。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 是世界上两个伟大的民族, 有各自文化体系。下面主要总结一下:中美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中美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美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 (1)中美民族性格的差异。 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 是世界上两个伟大的民族, 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勤劳、勇敢、热情而又积极进取。然而中美民族性格上是有差异的, 它是中美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 注重整体价值。个人应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 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 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 因此, 便形成了传统的公私义利的观念。美国人强调的是个人意识, 注重个人价值。美国的个人主义表现在: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 就不会有人去干涉, 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这一点有其明显优越性, 它使美国家庭比中国家庭民主、平等得多, 父母很少为孩子决定什么事情, 而是与其协商或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2)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 傅雷曾经说过:“中国人和西方人之思维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而西方人重分析, 细微曲折的挖掘惟恐不尽, 描写惟恐不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综合的, 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个体的、抽象的、独特的。 中美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1)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影响。 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和“内向性主体精神”与美国人的“征服欲望”和“外显性客体精神”是由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而成的。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 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 强调等级与和谐;而美国不完全依赖于农业, 他们对工商业的依赖较大, 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 所以与此相适应, 美国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 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 (2)民族历史的影响。 中国历朝历代推行的是一种“重农抑商”的政策, 农业经济增长缓慢, 不像商品经济下的财富积累暴起暴落, 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分化和差异不那么显著。人们之间的连结容易趋于稳定, 再加上小农生产的特点, 形成了个人对于群体的依存关系, 这些都与中国人的群体意识的形成不无关系。与此相反, 美国人看重的则是个体的人。另外, 美国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社会, 人口流动性比较大, 人与人之间在生存、生活方面的依赖性逐渐削弱。 (3)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上的内陆文化, 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与平衡。孔子主张“允执其中”,“过犹不及”。美国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传统之上的海洋文化, 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为特征, 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 是一种以个人主义

中美两国国民消费习惯差异调查分析报告

中美两国国民消费习惯差异调查分析报告任何一种消费者行为的产生都是与其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息息相关的。而中美之间的内、外部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中美两国的居民消费者行为特征自然会有很大的不同。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GDP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国家,从表面上来看应该说是一件喜事,但是其实际意义不大,而且我们中国政府对此反应也相当低调。中美两国作为对全球局势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强国,但两个国家国民的消费习惯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为此,我展开了调查。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美两国国民消费习惯之间的差异,指导人们更加合理地消费。 二、调查方式 由于可用资源有限,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资料调查法。三、调查结果 中国人不习惯于超前消费,而是喜欢存钱,而美国人习惯于超前消费,甚至把明后两天的钱都花没了。 四、结果分析 首先,文化习俗方面。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其文明从发源以来至今从未中断过,其他三个国家是没有过的。灿烂的文明使我们为之自豪。五千年来悠久文明使得中国人就形成了一种以“勤劳节约光荣,铺张浪费耻辱”的意识。有很多诗歌谚语之类的文化作品都能反映出来,例如古代诗歌《悯农》的“谁知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就清晰地描绘出了古人那种节约意识。并且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教育的是人们怎么修身养性。中国消费者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个人的物质欲望往往受到压抑。如中国传统观念主张“谦、良、恭、俭、让”,在其影响下,勤俭消费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所奉行的消费观念,这一观念虽然在现在受到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但它依然是中国消费者所普遍持有和坚持的观念。在勤俭节约的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下,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高档奢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及其增长会相对受到限制,消费者在购买中也会更多地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效用和价值,反对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而美国人不是这样,至少美国人敢花钱,他们崇尚消费,他们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美国人向众多西方人那样有着勇敢和冒险的鲜明特点(这并不是说我们中国人就不勇敢)。他们受之前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巨大影响。美国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自我观念,信奉的是为自己而活,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因此,美国人挣钱的动力是为了享受生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美国国民的观念中并不存在勤俭这一意识。因此美国国民的收入大部分都是用于消费,储存的比例小,消费倾向高,甚至有时通过借贷提前消费,花将来的钱来满足现在的消费需要和欲望。 其次,历史发展方面。我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骄傲的同时也为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史而遗憾。为什么这样说呢?封建君主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统治老百姓,采取各种手段禁锢人们的思想。例如,秦朝的焚书坑儒和康雍乾三代时期的文字狱。人们长期以来被地主阶

从中美电影《花木兰》看我国电影不足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办法 ——通过中国电影《花木兰》与美国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对比 【摘要】: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实现跨文化发展同时也应该注重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本文从中美电影《花木兰》的经济效益切入,具体分析其各自的制作、运行方式,反映出我国电影产业的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问题,从而探索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完善办法。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ilm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cross-cultur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our country the film industry development deficiency. This article from the film "huamu Lan" economic benefits cut,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ir respective production, operation mode, reflecting China film industry culture resource advantage not give full play to the problems, so a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movi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perfect way. 【关键词】: 电影产业、花木兰、文化转换、文化资本 film industry, hua mu Lan, cultural transition, cultural capital 【正文】: 一、电影产业的跨文化发展 近年来,中美电影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电影产业的跨文化发展和文化转换、逆向文化转换现象。“所谓文化转换,是指不同文化相遇时,一个文化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其他文化,将其据为己用的过程。所谓逆向文化转换的现象是本土的文化变成了外国的文化,反过来又重作用于原文化,促成逆向文化转换。”1 但是在电影产业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即我1陈韬文:《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C],《传播学论文选粹》,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从文化层面分析中美消费观的差异毕业论文

从文化层面分析中美消费观的差异毕业论文 Contents Abstract ............................................................. I 摘要................................................................ II 1 Introduction (1) 1.1 Significance and Aim of the Paper (1) 1.2 Organization of the Paper (1) 2 Literature Review (2) 2.1 The Defini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ion (2) 2.2 Related Researches Abroad and at Home (2) 3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3) 3.1 Conservatism and Adventurism (3) 3.2 Future Consumption and Excessive Consumption (4) 3.3 Frugality and Enjoyment (5) 3.4 Practicability and Form (5) 3.5 Collectivity and Individuality (6) 4 The Influenc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6) 4.1 The Influences of Geography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7) 4.2 The Influenc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7) 4.3 The Influences of Values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8) 4.4 The Influences of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9) 4.5 The Influences of Entertainments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10) 5 Some Inspira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Correct Concept of Consumption 10 5.1 Living within Our Means and Moderate Consumption (10) 5.2 Avoiding Blind Obedience and Rational Consumption (10) 5.3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 Consumption (11) 6 Conclusion (12)

论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

论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 同是表现女勇士的成长经历,《花木兰》和“MuLAN”却表现了女勇士不同的成长经历。 在动画性的情节中,木兰未从军前在家过得无忧无虑,虽然调皮好动,但也学些毛笔字画,到了婚嫁的年龄被父母逼着去相亲以求给家里带来好运。总的说来,木兰成长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战事爆发后,木兰见父亲腿瘸不能作战,最终隐瞒家人代父从军,一展自己的抱负。在家族的守护神木须和好运蟋蟀的的扶助下,木兰顺利进入军营。进入紧张的新兵训练阶段,花木兰凭借自己的天赋由一个柔弱的女子变成了一个勇武的士兵,并在训练中萌发了对校尉的爱慕之情。在上前线抗击强悍的单于部队时,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木兰表现了女勇士特有的机智勇敢,用雪崩换来了战场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并奋不顾身地救了陷入雪崩中的校尉李翔,两人关系更亲密了。木兰在雪崩后因受伤暴露了女儿身份要被处决时,校尉李翔却仁慈地放她而去。木兰的女勇士梦将要破碎时,被埋的单于的军队意外出现再次激活了女勇士的卫国热情。花木兰赶往京城报信。木兰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征服了众战友的不信任感,成功破坏了单于绑架皇帝的阴谋,救了皇上。并在家族神龙木须的帮助下,女勇士最终击败了凶悍的单于。作为一个弱女子,在和高大强悍令人畏惧的匈奴人战斗中,木兰的女勇士形象再次高大起来,最终连最高统治者皇上也向她一个民间的女子致敬,京城的百官、百姓也向她致敬。皇上要以宰相之位封赏她时,女勇士以不愿做官但愿回乡见父母。结局的幸福爱情故事更是给人留下了女勇士形象的无限遐想。 在中式《花木兰》中,木兰是一个穷苦家的单亲孩子,在乡下里跟多病在身的父亲相依为命。作为军户出身的花弧,女儿在他的影响下喜欢舞刀弄枪,在邻居大爷的影响下习得一身打仗的本领,虽然也学些女孩织布之事。柔然犯境,战事爆发后,病弱的花弧应征,并嘱托女儿找个好人家。花木兰不愿病弱的父亲战死沙场,于是她灌醉父亲,前去军营应征。在好友小虎的帮助下,木兰成功混入男人的军营。刚到军营不久,木兰因偶然机会结识了文泰,两人一见如故。面对军营的黑暗,木兰表现了男儿的刚烈,狠狠教训了营主霸道的侄儿,显示了木兰的英武。后因玉佩之事,木兰被抓并向前来探望的文泰透露了女儿身。文泰在第二天柔然来犯时私放了木兰。营主在战斗中牺牲了,在危急的关头,木兰挺身而出,杀掉了敌方将领,扭转了局势。女勇士形象自此凸显

中美家庭价值观对比-英文版

Differences of Family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family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US, which appeared in many fields, for instance, the American emphasis the individualism but Chinese focus on the collectiv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members and their attitudes to each other are also quite different,the life style influenced by family values are varied.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are complex, including different customs, cultures and social backgrounds and so on. Key words: family values, life styles, cultures, differences. Ⅰ.Introduction Family is the most basic unit of all human society. It reflects the ethical values of a society,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nique features of a nation. People begin to learn anything about the world and their culture through the family they are brought up in. What you think, how you act, even your language, are all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family from the wider cultural context. Family values are the core in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values, and it has a huge influence on people’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So if we want to get a glimpse of the cultures of two different countries,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eir different family values. 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ze family valu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the decisive family values, the attitude to the family memb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the influences of family values. Ⅱ.The differences of family values. A.The individualism VS. the collectivism The American emphasize the personal independence, while Chinese emphasize on the whole family, not any individual member. Children in America have more freedom than that in China. Their parents rarely interfere with their private affairs, and usually try to enhance children’s all-around abilities when they are young. They

中美电影市场对比分析

中美电影市场对比与青少年电影消费习惯的矫正 一、湖北电影市场做的好的方面 从我1个多月在湖北省的调研来看,做的好的地方主要原因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会员制度和团体营销做的好;第二,广告收入、卖品收入、票房收入等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卖品收入快速营销做的好;第三,上的影片质量和排序做的好,进口片相对受欢迎;第四,吃穿住等一条龙,整个商场甚至商圈的整体优势打造的很好,影院场地尤其是大厅的场地利用的很好,鄂州就是其中比较好的。 二、湖北电影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省市县影院的关系问题,省市县的影院各搞各的,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院线基金跟下面也只是供片的关系,怎么把省市县影院的资源整合,打造一个整体优势;第二,省市县乡镇影院的分成问题,目前省市县乡镇影院的分成比例(院线基金45%、电影基金5%),省市县乡镇的营收情况和成本情况不同,应按不同比例征收。国家先征收后通过补贴的方式不容易形成企业的优势,反而会形成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和寻租腐败行为,国家应改变扶持方式,“变输血”为“造血”,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第三,乡镇文化站等文化资源相对独立,文化资源利用率低,需要将乡镇文化站等资源进行整合;第四,建立地方特色问题,湖北省有黄梅戏,河南省有豫剧,还有一些科技片和生活片,但县市只是单纯的放电影,并没有结合地方特色建成一个完整的电影放映节目;第五,政府政策模糊问题,补贴政策模糊、标准不统一和资金不到位问题;第六,影院价格协调和竞争协调,主管部门协调问题。工商局基本不管竞争事务,进口片涉及低成本、低价格进入市场,工商局的回复居然是给老百姓做好事,这对整个电影产业都是有害的,税务局只管收税,不管其他的,电影市场急需主管部门整合职能,完善市场监管;第七,影院费用控制问题,影院的支出相对随意,没有形成严厉的支出制度;第八,消费习惯培育问题,培养消费者看电影的习惯,尤其是对学生和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培育,减少玩麻将等赌博性行为;第九,税收优惠问题,电影设备和其他设施的折旧和进项税问题(电影设备更新快,成本高,进项税抵扣更多和折旧折更多更好);第十,政府诚信问题,政府的规划很好,但新上来一个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第一章: 第一节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选择第二节文化—文明,一对术语的探源第三节 “文化” 释义第四节文化的性质与特征第五节跨文化比较方法论第六节我们的比较观 一、什么是文化? 广而言之,文化可以包容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一般有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人类的经验。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示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 二、“文化”释义? 1.把文化看作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4.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三、文化的性质与特征? 首先,我们赞成把文化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其次,我们把民族性和地域性看作文化的重要特征。其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其四,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第二章:寻根 第一节河的赐于与海的磨砺第二节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第三节家国与城邦

从中美送礼习俗分析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2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3 浅析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4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5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6 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 7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开题报告+论) 8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9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10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对策 11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 12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13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 14 浅析英文商务信函的写作格式与文体风格 15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 16 商标的特征及其翻译的分析 17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 18 分析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9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20 Hip-Hop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21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22 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类的欲望——悲剧的根源 23 从关联-顺应理论视角研究旅游文本英译 24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25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 26 The Application of Games in English Teaching for Young Learners 27 中学英语老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8 从《大卫科波菲尔》的女性人物塑造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29 哈里的迷惘与自我救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哲学解读 30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31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32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 33 体态语和跨文化交际—体态语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作用 34 《苍蝇》的叙事艺术及悲剧主题探究 35 论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36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 37 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和听学的角度 38 科技英语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探析 39 从电影《阿甘正传》分析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40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41 浅析美剧台词中幽默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

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研究

SRT 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研究 院(系) 统计学院 专业经济分析 辅导老师马立平 组长孟昊 成员唐潇鹤王睿钱伊乔

目录 摘要 (3) 关键字 (3) 引言 (3) 一、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整体分析 (3) 1、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目的 (3) 2、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意义 (4) 二、中美两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对比 (4) 1、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后对于商品的舒适度,个性,价格,品牌的 关注程度变化: (4) 2、大学生购物去向以及对网络的利用程度: (7) 3、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率: (10) 4、父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11) 5、大学生的经济来源: (11) 6、大学生在各项消费上的投入比例: (12) 三、从消费行为学角度分析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 (13) 1、消费行为学概述 (13) 2、从消费心理对比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 (15) 3、对比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15) 参考文献 (17)

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分析、多项应变量分析等方法,了解被调查对象的消费行为。针对当代中美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特点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在教育全球化的潮流下中美两国消费行为差异,有助于帮助赴美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圈子。 关键字:中美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中国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本科生,甚至中学生倾向于出国留学深造。尤其是美国,作为科技、经济强国,多数学生愿意到美国发展,然而,由于出国留学的门槛降低,许多赴美留学生没有做好准备,也由于中美国家的政治文化差异,导致一些华人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里不入流,缺乏对当地人当地文化的沟通和了解。正出于此,我小组在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上立项调查,希望借此反映出当下两国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与来源,及消费取向上的异同。 一、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整体分析 1、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目的 近年来,在国内留学生中有一股“留学热”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人在毕业时都希望到国外继续深造,美国是中国留学生输出的留学大国,它以优良的教育背景和实力成为留学生的首选之地,而在留学过程中我们无可避免的要面临消费,所以在这里,我们选择美国大学进

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色彩与造型及中美文化渗透初探

论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中的角色造型并中美文化渗透初探[摘要] 1998年,迪斯尼经典动画《花木兰》从题材本源、角色、色彩等,多处洋溢着中国传统元素的渗透,美国动画设计师究竟从哪些中国传统美学中挖掘了创作该片的动画设计灵感,并用美国价值取向成功阐释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古典女性励志传说,本文以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为切入点,对影片中的造型设计与角色塑造进行探究和分析。并且从其中初步探索《花木兰》中有关中美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与渗透。 [关键词] 动画电影花木兰中国传统美学中美文化冲突 [正文] 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 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勇战沙场,最 终载誉而归的故事。1998年美国迪斯尼根据这一故事打造的一部经典动画 电影《花木兰》一上映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迪斯尼公司又一动画经典。 该影片不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改编的,而是在花木兰这个角色上倾 注了大量美国人的想法,从西方人的视觉和审美,再现这一中国传奇故事。 虽然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电影也极力通过很多中国元素努力打造一个中国化 的外包装,但是影片从人物塑造到语言风格无不彰显着西方文化色彩。无论 从剧情设计还是语言使用上,这部影片都有很浓厚的美国情怀和特色。影片 无论从内容还是表达手法上都渗透着美国文化的特征,其实是借中国元素外 衣传递着西方的文化观念。并且,其跨文化、中西合璧的身份使得这部电影 表现出了美国那种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当中国 观众在欣赏该作品时,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幽默风趣的美式表达,更应从跨 文化的维度思考中西方文化碰撞时表达方式的特点。尤其是在当前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如何从中国人的立场向西方阐释中国传统文化 更是动画学习者和从业者的重要职责。 一、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角色塑造

中美核心价值观比较

中美核心价值观比较 童海玲222009313011026 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经济核心价值观、政治核心价值观、文化核心价值观、生态核心价值观、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人本核心价值观。美国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包括经济价值观、政治核心价值观、文化核心价值观、生态核心价值观、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及人本核心价值观。中美两国除了在生态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共同点之外,其他的核心价值观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美国核心价值观比较 中美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其中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了解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势在必行。下面我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人本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1、经济核心价值观比较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最高抽象是“发展”和“富强”,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主线是“富裕”和“私有”。发展和富强是现今中国的主题,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所追求的富强,包括富裕和强大,美国式的“富裕”也隐含着发展,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两者有着原则上的差别。首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发展的,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础之上的发展,这是两者之间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高度社会化发展这一必然要求上来看,中国社会生产力必将比美国式生产力发展得更高更快。中国不仅要强调发展生产力,同时也强调消灭阶级,消灭剥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美国资本主义的“私有”性质则决定了美国式富裕是有差别的富裕,这是两者的根本界限所在。 2、政治核心价值观比较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和灵魂是“民主”和“法治,美国资本主义政治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要求是“民主”和“人权”。民主法治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所系。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又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中国的民主法治与美国的“民主”“人权”虽然从字面上看意思差不多,但是两者的实质有着很大的差异。美国的民主,固然尤其进步的一面,但它却是以私有制为前提、以资本为前提的民主,人民的话语权往往被资本的话语权所淹没,是金元政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它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以公有制为前提、以平等为前提的民主,是真正代表了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它从制度和情理上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而美国式的“人权”,则是具有两面性、欺骗性和反动性的人权,代表的是整个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资产阶级的人权,是典型的美国式虚伪民主和政治幌子。 3、文化核心价值观比较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主题和内在要求是“文明”和“先进”,美国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